一种灯泡灯头的工艺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20564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泡灯头的工艺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灯泡灯头的工艺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机动车辆灯泡灯头的制造。属于电光源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用于道路机动车辆灯泡灯头的壳体一般采用钢、铝合金或黄铜制造,先通过落料拉伸、镀镍工序,再切口、浇玻等成型。电光源行业所使用的金属灯头其壳体均使用的是普通碳素结构冷轧钢带、铜带或铝带来生产制造,这已成为该行业的思维定势。但是,目前以钢带、铜带或铝带生产的灯头存在很多缺陷。一方面是由于钢带、铜带或铝带表面易氧化,生产时需要对灯头表面进行电镀或化学处理,而电镀工艺需耗用大量的有害化工材料,同时又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另一方面,采用铜或铝为灯头材料,原材料比较贵,导致灯头的成本较高。还有,铜或铝质的灯头机械强度较低,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因此,该行业迫切期特有一种新的技术克服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械强度高、成本低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的用于道路机动车辆灯泡灯头的生产工艺技术。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落料:采用厚度为0.18mm,宽度为104_的不锈钢材料,经过冲床加工成直径为18.8_,深度为13_的坯料;拉伸:将落料后的坯料放入振动料斗中,再逐一经过冲床进行拉伸成为直径15.05mm,高度17mm的筒状壳体,并在壳体底部加工一个直径为7.5mm的孔,同时将壳体上部多余的边料切除;挤定位销:在距离壳体的底部4mm处由内向外对称挤出直径为2mm,深度为1.1mm的两个定位销;去油清洗:将灯头与木屑一起放入滚筒内滚动1.5小时,再放入专用清洗剂溶液煮10分钟后脱水烘干;切口:在灯头口部切一宽度为0.4mm,深度为2mm的开口 ;浇玻:在灯头底部浇入融熔的玻璃水,冷却后成为玻璃体,在玻璃体下部有接触片与玻璃体相连,形成灯头;清洗抛光:首先对浇玻后的灯头进行酸洗,再经过清水清洗后放入抛光筒内球磨抛光2小时,再用清水清洗,脱水后烘干。
[0005]本发明采用的上述工艺,由于采用不锈钢材料,提高了灯头的机械强度,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不容易产生变形;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采用球磨抛光工序,可以消除不锈钢壳体上的挤压纹、以及氧化所形成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0006]实施例:落料:材料采用409不锈钢,厚度为0.18mm,宽度为104mm,经过冲床加工成直径为18.8mm,深度为13mm的坯料,一次加工数量可以为5只;拉伸:将落料后的坯料放入振动料斗中,再逐一经过冲床进行拉伸成为直15.05mm,高度17_的筒状壳体,并在壳体底部加工一个直径为7.bmm的孔,同时将壳体上部多余的边料切除;挤定位销:在壳体的底部距离4mm处由内向外对称挤出直径为2mm,深度为1.1mm的两个定位销;去油清洗:将加工过程中使用润滑油清洗掉,方法为将灯头与木屑一起放入滚筒内;切口:在灯头口部切一宽度为0.4_,深度为2_的开口,开口可以保证焊接时对灯泡玻壳部位不产生过热引起玻壳的冷爆;浇玻:在灯头底部浇入融熔的玻璃水,并使用模具使成冷却后成为规定的形状的玻璃体,在玻璃体下部有接触片与玻璃体相连,形成灯头;清洗抛光:由于灯头经浇玻后表面会氧化,为保证灯头表面清洁,对浇玻后的灯头进行清洗,首先进行酸洗,再经过清水清洗后放入抛光筒内球磨抛光2小时,再用清水清洗,脱水后烘干。
【主权项】
1.一种灯泡灯头的工艺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落料:采用厚度为0.18mm,宽度为104mm的不锈钢材料,经过冲床加工成直径为18.8mm,深度为13mm的坯料;拉伸:将落料后的坯料放入振动料斗中,再逐一经过冲床进行拉伸成为直径15.05_,高度17_的筒状壳体,并在壳体底部加工一个直径为7.5mm的孔,同时将壳体上部多余的边料切除;挤定位销:在距离壳体的底部4mm处由内向外对称挤出直径为2mm,深度为1.1mm的两个定位销;去油清洗:将挤定位销后的壳体与木屑一起放入滚筒内滚动1.5小时,再放入专用清洗剂溶液煮10分钟后脱水烘干;切口:在去油清洗后的壳体口部切一宽度为0.4_,深度为2mm的开口 ;浇玻:在切口后的壳体底部浇入融熔的玻璃水,冷却后成为玻璃体,在玻璃体下部有接触片与玻璃体相连,形成灯头;清洗抛光:首先对浇玻后的灯头进行酸洗,再经过清水清洗后放入抛光筒内球磨抛光2小时,再用清水清洗,脱水后烘干。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灯泡灯头的工艺技术,包括以下步骤:落料、拉伸、挤定位销、去油清洗、切口、浇玻以及清洗抛光。本发明采用的上述工艺,由于采用不锈钢材料,提高了灯头的机械强度,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不容易产生变形;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采用球磨抛光工序,可以消除不锈钢壳体上的挤压纹、以及氧化所形成的缺陷。
【IPC分类】H01J9-00
【公开号】CN104637757
【申请号】CN201310548734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顾曰田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