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2791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能减小结构并提高电池外壳和电装部件的冷却性能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进气管道(30)具备:上游侧进气管道(40),配置于电池包(10)的外部,具有冷却风取入口(41);和下游侧进气管道(50),配置于电池包(10)的内部,上游侧端部连接到上游侧进气管道(40),下游侧端部连接到电装部件(14)和电池外壳(13)。下游侧进气管道(50)具有:分支部(51),其在电装部件和电池外壳(13)的上游侧分支成两股;第1冷却通路(52),其从分支部(51)向电装部件(14)延伸,向电装部件(14)输送冷却风;和第2冷却通路(55),其从分支部(51)向电池外壳(13)延伸,向电池外壳(13)输送冷却风。
【专利说明】
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特别是涉及在电池包的内部收纳有电池外壳和电装部件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车辆具备:对行驶用电动机供应电力的大容量的电池;以及具有逆变器的电装部件。电池和电装部件一体形成电池包,通过使冷却风在电池包的外壳的内部流通而冷却电池包。
[0003]作为以往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已知专利文献I记载的冷却结构。专利文献记载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在电池包的内部在冷却风流动方向排列配置有电池外壳和电装部件外壳,已将电池外壳冷却的冷却风对下游侧的电装部件进行冷却。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1203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8]但是,以往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因为在冷却风流动方向串联地排列配置电池外壳和电装部件外壳,所以需要使冷却风从电池外壳流向电装部件的中间管道。另外,为了使冷却风在中间管道内顺利地流动,需要增大中间管道的曲率半径,因此在电池包的内部需要用于处理中间管道的格外的空间。
[0009]另外,以往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由于在冷却风流动方向串联地排列配置电池外壳和电装部件外壳,所以冷却风的压力损失变大。因此,使冷却风流入的冷却风扇的要求性能会高出冷却风的压力损失的量,需要使冷却风扇大型化。
[0010]因此,以往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有如下问题:由于需要设置中间管道、中间管道的处理需要空间、以及需要使冷却风扇大型化,从而电池包大型化。
[0011 ]而且,现有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如如下问题:由于冷却电池外壳而变热的冷却风流入到电装部件,所以电装部件外壳的冷却性能降低。
[0012]本发明是着眼于如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其使结构小型化,并且能提高电池外壳和电装部件的冷却性能。
[001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4]本发明是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具备:电池包,其收纳内置有电池模块的电池外壳和电装部件;进气管道,其与上述电池包连结,将冷却风导入到上述电池包;以及冷却风扇,其通过上述进气管道向上述电池包内输送冷却风,在上述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中,上述进气管道具备:上游侧进气管道,其配置于上述电池包的外部,具有冷却风取入口;以及下游侧进气管道,其配置于上述电池包的内部,其上游侧端部连接到上述上游侧进气管道,并且其下游侧端部连接到上述电装部件和上述电池外壳,上述下游侧进气管道具有:分支部,其在上述电装部件和上述电池外壳的上游侧分支成两股;第I冷却通路,其从上述分支部朝向上述电装部件延伸,向上述电装部件输送冷却风;以及第2冷却通路,其从上述分支部朝向上述电池外壳延伸,向上述电池外壳输送冷却风。
[0015]发明效果
[0016]这样,根据本发明,能由下游侧进气管道的分支部将在上游侧进气管道内流动的冷却风分流到第I冷却通路和第2冷却通路,能使其分别流到电装部件和电池外壳。
[0017]因此,不会如以往那样使冷却电池外壳而变热的冷却风流过电装部件,能使从冷却风取入口取入的低温的冷却风直接流入到电装部件和电池外壳,能提高电池外壳和电装部件的冷却性能。
[0018]另外,使下游侧冷却通路分支为第I冷却通路和第2冷却通路,因此能缩短下游侧进气管道的全长,所以能使电池包简化和小型化。
[0019]而且,与以往相比,能减少下游侧进气管道中的冷却风的压力损失,所以不必为了考虑压力损失、提高冷却风扇的性能而使冷却风扇大型化。因此,能使结构小型化。其结果是,能使结构小型化,并且能提高电池外壳和电装部件的冷却性能。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的一实施方式的图,是从车辆右方观看搭载于车辆后部的地板面板的电池包的侧视图。
[0021]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的一实施方式的图,是从车辆后方观看搭载于车辆后部的地板面板的电池包的后视图。
[0022]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的一实施方式的图,是从车辆上方观看搭载于车辆后部的地板面板的电池包的主视图。
[0023]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的一实施方式的图,是电池包的立体图。
[0024]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的一实施方式的图,是电池包的后视图。
[0025]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的一实施方式的图,是电池包的侧视图。
[0026]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的一实施方式的图,是图6的VII—VII向视截面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0:电池包;12:电池模块;13:电池外壳;14:电装部件;15:散热器;16:内部冷却通路;17:隔热板;20:冷却风扇;30:进气管道;40:上游侧进气管道;41:冷却风取入口; 42:第I上游侧进气管道;43: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43A:上侧壁面;44:凸状弯曲面;45:凹状弯曲面;46:倾斜部;464:轴线(倾斜部的轴线);47:水平部;474:轴线(水平部的轴线);48:交叉部;50:下游侧进气管道;51:分支部;52:第I冷却通路;53:限流部;54:第I冷却风导入口; 55:第2冷却通路;56:第2冷却风导入口; 57:分隔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至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的图。
[0030]首先,说明构成。在图1、图3中,在车辆I的车辆后部2,且在地板面板4的上表面设有后座3,在该后座3的后方形成有行李箱5。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坐在车辆I的驾驶座上的驾驶员观看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
[0031]在行李箱5内的地板面板4上配置有电池包10、进气管道30以及冷却风扇20。电池包10配置于后座3的靠背3A的下方。
[0032]在进气管道30的上游侧端部设有冷却风取入口41,进气管道30的下游侧端部与电池包10连结。冷却风取入口 41配置于后座3的座面3B的下方。进气管道30将从冷却风取入口41取入的冷却风导入到电池包10。
[0033]冷却风扇20设于进气管道30的中途,通过进气管道30向电池包10内输送冷却风。车辆I利用从电池包10供应的电力驱动未图示的电动机而行驶。
[0034]在图5、图7中,电池包10具有外壳11,在该外壳11的内部收纳有:内置电池模块12的电池外壳13;以及电装部件14。电池模块12构成为多个电池单元12A(参照图7)连结而成的组电池。电装部件14包括逆变器等高压电装部件。电装部件14由支撑构件14A从下方支撑。
[0035]在图5?图7中,进气管道30具备上游侧进气管道40和下游侧进气管道50。上游侧进气管道40配置于电池包10的外部,在上游侧端部具有冷却风取入口 41。冷却风取入口 41配置于后座3的座面3B的下方。
[0036]下游侧进气管道50配置于电池包10的内部。下游侧进气管道50的上游侧端部连接到上游侧进气管道40。下游侧进气管道50的下游侧端部连接到电装部件14和电池外壳13。
[0037]下游侧进气管道50具有在电装部件14和电池外壳13的上游侧分支成两股的分支部51。另外,下游侧进气管道50具有从分支部51朝向电装部件14延伸、向电装部件14输送冷却风的第I冷却通路52。另外,下游侧进气管道50具有从分支部51朝向电装部件14延伸、向电池外壳13输送冷却风的第2冷却通路55。
[0038]由此,在下游侧进气管道50中,冷却风由分支部51分流,利用第I冷却通路52输送到电装部件14,并且利用第2冷却通路55输送到电池外壳13。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对电装部件14和电池外壳13并列地输送冷却风的所谓的并列冷却结构。
[0039]在图7中,在电池外壳13的内部形成有内部冷却通路16。
[0040]内部冷却通路16与第2冷却通路55连通,使从第2冷却通路55导入的冷却风流过多个电池单元12A。电装部件14配置于内部冷却通路16的下游侧端部的上方。
[0041]在电装部件14的底部安装有向第I冷却通路52内延伸的散热器15。散热器15具备未图示的散热片,利用散热片释放电装部件14的热。在电池外壳13与散热器15之间设有隔热用的隔热板17。
[0042]在图5、图7中,在第I冷却通路52的上游侧端部的附近形成有通路截面积小于下游侧的通路截面积的限流部53。第I冷却通路52从限流部53朝向下游侧缓缓地扩径。
[0043]在图2、图4、图5、图7中,上游侧进气管道40具有第I上游侧进气管道42和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43。作为第I上游侧进气管道42的一端部的上游侧端部形成冷却风取入口 41。另夕卜,作为第I上游侧进气管道42的另一端部的下游侧端部连接到冷却风扇20。
[0044]作为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43的一端部的上游侧端部连接到冷却风扇20。作为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43的另一端部的下游侧端部连接到下游侧进气管道50的上游侧端部。
[0045]在图3、图4中,第I上游侧进气管道42在前后方向延伸,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43在左右方向延伸。具体地,第I上游侧进气管道42从冷却风取入口 41向后方延伸,连接到冷却风扇20的上部,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43从冷却风扇20的左侧面向左方,即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侧延伸,连接到电池包1的上部的右侧面。
[0046]在图5、图7中,在下游侧进气管道50的第I冷却通路52的上游侧端部设有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该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开设于电池包10的上方。在第2冷却通路55的上游侧端部设有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该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与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并列地配置。
[0047]另外,在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43的下游侧端部的上侧壁面43A形成有凸状弯曲面44。凸状弯曲面44呈朝向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43的外方突出的弯曲形状,连接到下游侧进气管道50的上侧部。
[0048]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比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更靠近凸状弯曲面44侧而配置。另外,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的开口面积设定为小于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的开口面积。
[0049]在图7中,在第I冷却通路52的上游侧端部与第2冷却通路55的上游侧端部之间设有分隔壁57,该分隔壁57延伸到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和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
[0050]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43具有倾斜部46,倾斜部46的轴线46A从冷却风扇20朝向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延伸。另外,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43具有水平部47,水平部47的轴线47A从倾斜部46的下端部向水平方向延伸,水平部47覆盖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和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的上方侧。另外,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43具有倾斜部46的轴线46A和水平部47的轴线47A交叉的交叉部48。
[0051]在交叉部48的上侧壁面43A形成有朝向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43的内方,即下方侧弯曲的凹状弯曲面45。倾斜部46倾斜成使得该倾斜部46的轴线46A通过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
[0052]在将沿着倾斜部46的上侧壁面43A并且从上侧壁面43A延伸到第2冷却风导入口56侧的平面作为假想平面43C的情况下,倾斜部46的上侧壁面43A倾斜成使得假想平面43C通过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
[0053]凸状弯曲面44具有使冷却风的流动方向急剧变化的小的曲率半径。凹状弯曲面45的曲率半径设定为大于凸状弯曲面44的曲率半径。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43的下侧壁面43B与上侧壁面43A保持大致平行地延伸。
[0054]接着说明作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进气管道30具备上游侧进气管道40和下游侧进气管道50,上游侧进气管道40配置于电池包10的外部,具有冷却风取入口 41,下游侧进气管道50配置于电池包10的内部,其上游侧端部连接到上游侧进气管道40,并且其下游侧端部连接到电装部件14和电池外壳13。
[0055]另外,下游侧进气管道50具有:分支部51,其在电装部件14和电池外壳13的上游侧分支成两股;第I冷却通路52,其从分支部51朝向电装部件14延伸,向电装部件14输送冷却风;以及第2冷却通路55,其从分支部51朝向电池外壳13延伸,向电池外壳13输送冷却风。
[0056]由此,能由下游侧进气管道50的分支部51将在上游侧进气管道40内流动的冷却风分流到第I冷却通路52和第2冷却通路55,能使其分别流到电装部件14和电池外壳13。
[0057]因此,不会如以往那样使冷却电池外壳13而变热的冷却风流过电装部件14,所以从冷却风取入口 41取入的低温的冷却风能直接流入到电装部件14和电池外壳13,能提高电池外壳13和电装部件14的冷却性能。
[0058]另外,因为使下游侧冷却通路分支成第I冷却通路52和第2冷却通路55,所以能缩短下游侧进气管道50的全长,能使电池包10简化和小型化。
[0059]而且,因为与以往相比能减少下游侧进气管道50中的冷却风的压力损失,所以不必为了考虑压力损失、提高冷却风扇20的性能而使冷却风扇20大型化或者设置多个冷却风扇20。因此,能使结构小型化。
[0060]其结果是,能使结构小型化,并且能提高电池外壳13和电装部件14的冷却性能。
[006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中,电池外壳13在其内部具有与第2冷却通路55连通的内部冷却通路16,电装部件14配置于电池外壳13的内部冷却通路16的下游侧端部的上方。
[0062]根据该构成,通过将比电池外壳13小的电装部件14配置于电池外壳13的上方,能有效利用电池外壳13的上方空间,能防止电池包10大型化。
[0063]另外,因为能将电装部件14和电池外壳13在上下方向重叠地配置,所以能防止电池包10在水平方向(车辆前后方向或者车辆宽度方向)扩大。
[0064]另外,因为电装部件14与电池外壳13内的电池模块12相比发热量多,所以通过将电装部件14配置于电池外壳13的内部冷却通路16的下游侧端部的上方,在电池外壳13的上游侧的区域能不易受到电装部件14产生的热的影响。其结果是,能使不会受到电装部件14产生的热的影响的冷却风在电池外壳13内的内部冷却通路16中从上游侧流到下游侧,能提高电池模块12的冷却性能。
[006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中,在电装部件14的底部安装有向第I冷却通路52内延伸的散热器15,在电池外壳13与散热器15之间设有隔热用的隔热板17。
[0066]根据该构成,因为电装部件14产生的热被隔热板17阻隔,所以能减少从电装部件14传导到电池外壳13的热。
[0067]由此,因为收纳电池模块12的电池外壳13不易受到电装部件14的热的影响,所以能提高电池的输出性能。
[0068]另外,通过第I冷却通路52的冷却风沿着隔热板17流动,由此能使冷却风直接吹到散热器15,所以能可靠地提高电装部件14的冷却性能。
[006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中,第I冷却通路52在其上游侧端部的附近具有通路截面积比下游侧的通路截面积小的限流部53。
[0070]根据该构成,从分支部51导入到第I冷却通路52内的冷却风在限流部53处流速变高,所以能使冷却风容易流向比限流部53靠下游侧的电装部件14。由此,能提高电装部件14的冷却性能。
[007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中,上游侧进气管道40具有:第I上游侧进气管道42,其一端部形成冷却风取入口41,并且另一端部连接到冷却风扇20;以及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43,其一端部连接到冷却风扇20,并且其另一端部连接到下游侧进气管道50的上游侧端部。
[0072]另外,在下游侧进气管道50中,在第I冷却通路52的上游侧端部设有在电池包10的上方开口的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在第2冷却通路55的上游侧端部设有与第I冷却风导入口54并列配置的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
[0073]而且,在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43的下游侧端部的上侧壁面43A形成有呈弯曲形状、连接到下游侧进气管道50的上侧部的凸状弯曲面44,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比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更靠近凸状弯曲面44侧而配置,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的开口面积设定为小于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的开口面积。
[0074]根据该构成,因为在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43的下游侧端部的上侧壁面43A形成凸状弯曲面44,所以冷却风在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43的下游侧端部吹到凸状弯曲面44后,沿着凸状弯曲面44加快流速,流向下游侧进气管道50。
[0075]另外,因为第I冷却风导入口54比第2冷却风导入口56更靠近凸状弯曲面44侧而配置,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的开口面积设定为小于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的开口面积,所以能使通过沿着凸状弯曲面44流动而加快流速的冷却风经由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流入到第I冷却通路52。
[0076]另一方面,在离开凸状弯曲面44的位置上,能使流速比沿着凸状弯曲面44流动的冷却风慢的冷却风经由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流入到第2冷却通路55。
[0077]因此,能使流速快的冷却风吹到比电池外壳13温度高的电装部件14,并且能使更多的冷却风流入到电池外壳13,所以能使冷却风均等地流入到各电池模块12。
[0078]其结果是,能同时有效地冷却电池外壳13和电装部件14。
[0079]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在第I冷却通路52的上游侧端部与第2冷却通路55的上游侧端部之间设有分隔壁57,分隔壁57延伸到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和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
[0080]根据该构成,能防止在下游侧进气管道50的上游侧端部处,流入到第I冷却通路52的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的冷却风和流入到第2冷却通路55的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的冷却风混合而使流动紊乱。
[0081]由此,能使流速快的冷却风可靠地经由第I冷却风导入口54流入到第I冷却通路52。
[0082]其结果是,能使冷却风顺利地流入到第I冷却通路52和第2冷却通路55两者,能提高电装部件14和电池外壳13的冷却性能。
[008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中,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43具有:倾斜部46,其轴线从冷却风扇20朝向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延伸;水平部47,其轴线从倾斜部46的下端部朝向水平方向延伸,上述水平部47覆盖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和第2冷却风导入口56的上方侧;以及倾斜部46的轴线和水平部47的轴线交叉的交叉部48。
[0084]并且,在交叉部48的上部形成有朝向下方侧弯曲的凹状弯曲面45。另外,以倾斜部46的轴线46A通过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的方式使倾斜部46倾斜。
[0085]根据该构成,能使流过倾斜部46的冷却风中脱离凹状弯曲面45的冷却风流入到开口面积比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的开口面积大的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
[0086]除此之外,通过使从凹状弯曲面45沿着水平部47的上侧壁面43A流动的冷却风沿着凸状弯曲面44流动而加快流速,并使其流入到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
[0087]由此,在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43中,能将冷却风分为流速快的冷却风和流速慢的冷却风,能对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和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适当地分配各自所需的量的冷却风并使其流入到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和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
[008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中,在设定沿着倾斜部46的上侧壁面43A并且从上侧壁面43A向第2冷却风导入口56侧延伸的假想平面43C的情况下,以假想平面43C通过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的方式使倾斜部46的上侧壁面43A倾斜。
[0089]根据该构成,能使沿着倾斜部46的上侧壁面43A流动、从凹状弯曲面45离开的冷却风可靠地流入到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
[0090]由此,能防止从凹状弯曲面45离开、流速下降的冷却风流入到第I冷却风导入口54。
[0091 ]另外,能防止在开口面积小的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的附近,流速快的冷却风和流速慢的冷却风碰撞而使流动紊乱,所以能使流速快的冷却风流到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并且能使流速慢的冷却风较多地流入到第2冷却风导入口 56。
[0092]其结果是,能使流速快的冷却风流入到比电池外壳13温度高的电装部件14,能提高电装部件14的冷却性能。
[0093]另外,能使更多的冷却风流入到需要大量的冷却风的电池外壳13,能使所需的量的冷却风流到多个电池模块12,能提高电池外壳13的冷却性能。
[009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中,凸状弯曲面44具有使冷却风的流动方向急剧变化的曲率半径,将凹状弯曲面45的曲率半径设定为大于凸状弯曲面44的曲率半径。
[0095]根据该构成,因为凹状弯曲面45成为平缓的弯曲面,所以能抑制从凹状弯曲面45离开的冷却风的量,能使冷却风的一部分可靠地沿着凹状弯曲面45流动。
[0096]另外,因为凸状弯曲面44成为陡的弯曲面,所以能利用凸状弯曲面44使沿着凹状弯曲面45流动来的冷却风的流速加快,并且能使冷却风的流动方向朝向第I冷却风导入口54,所以能使冷却风顺利地流入到开口面积小的第I冷却风导入口 54。
[0097]虽然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应明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施加变更。意图将所有的这种修改和等同物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主权项】
1.一种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具备: 电池包,其收纳内置有电池模块的电池外壳和电装部件; 进气管道,其与上述电池包连结,将冷却风导入到上述电池包;以及 冷却风扇,其通过上述进气管道向上述电池包内输送冷却风, 上述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的特征在于, 上述进气管道具备: 上游侧进气管道,其配置于上述电池包的外部,具有冷却风取入口 ;以及下游侧进气管道,其配置于上述电池包的内部,其上游侧端部连接到上述上游侧进气管道,并且其下游侧端部连接到上述电装部件和上述电池外壳, 上述下游侧进气管道具有: 分支部,其在上述电装部件和上述电池外壳的上游侧分支成两股; 第I冷却通路,其从上述分支部朝向上述电装部件延伸,向上述电装部件输送冷却风;以及 第2冷却通路,其从上述分支部朝向上述电池外壳延伸,向上述电池外壳输送冷却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池外壳在其内部具有与上述第2冷却通路连通的内部冷却通路,上述电装部件配置于上述电池外壳的上述内部冷却通路的下游侧端部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电装部件的底部安装有向上述第I冷却通路内延伸的散热器,在上述电池外壳与上述散热器之间设有隔热用的隔热板。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I冷却通路在其上游侧端部的附近具有通路截面积小于下游侧的通路截面积的限流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游侧进气管道具有: 第I上游侧进气管道,其一端部形成上述冷却风取入口,并且另一端部连接到上述冷却风扇;以及 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其一端部连接到上述冷却风扇,并且另一端部连接到上述下游侧进气管道的上游侧端部, 在上述下游侧进气管道的上述第I冷却通路的上游侧端部设有在上述电池包的上方开口的第I冷却风导入口, 在上述下游侧进气管道的上述第2冷却通路的上游侧端部设有与上述第I冷却风导入口并列配置的第2冷却风导入口, 在上述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的下游侧端部的上侧壁面形成有呈弯曲形状、连接到上述下游侧进气管道的上侧部的凸状弯曲面, 上述第I冷却风导入口比上述第2冷却风导入口更靠近上述凸状弯曲面侧而配置, 上述第I冷却风导入口的开口面积设定为小于上述第2冷却风导入口的开口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I冷却通路的上游侧端部与上述第2冷却通路的上游侧端部之间设有分隔壁,上述分隔壁延伸到上述第I冷却风导入口和上述第2冷却风导入口。7.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上游侧进气管道具有: 倾斜部,其轴线从上述冷却风扇朝向上述第2冷却风导入口延伸; 水平部,其轴线从上述倾斜部的下端部向水平方向延伸,上述水平部覆盖上述第I冷却风导入口和上述第2冷却风导入口的上方侧;以及 交叉部,其由上述倾斜部的轴线和上述水平部的轴线交叉形成的, 在上述交叉部的上部形成有朝向下方侧弯曲的凹状弯曲面, 上述倾斜部倾斜成使得该倾斜部的轴线通过上述第2冷却风导入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将沿着上述倾斜部的上侧壁面并且从上述上侧壁面延伸到上述第2冷却风导入口侧的平面作为假想平面的情况下, 上述倾斜部的上述上侧壁面倾斜成使得上述假想平面通过上述第2冷却风导入口。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凸状弯曲面具有使冷却风的流动方向急剧变化的曲率半径, 上述凹状弯曲面的曲率半径设定为大于上述凸状弯曲面的曲率半径。
【文档编号】H01M10/625GK105826631SQ201610022118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3日
【发明人】竹内智, 竹内智一
【申请人】铃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