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真空间隙灭弧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52894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真空间隙灭弧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真空间隙灭弧室。
【背景技术】
[0002]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规的真空间隙灭弧室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真空间隙灭弧室主要由触发电极1、导电杆2、电极3、电极4,导电杆5和真空外壳6组成。正常情况下电极3和电极4之间的真空间隙承受电压,当需要导通电极3和电极4时,由触发电极I释放一个电火花,引起电极3和电极4之间的真空间隙击穿,从而贯通导电杆2、电极3、电极4、导电杆6之间的电流贯通。
[0003]由于这个贯通电流由经过电极3和电极4之间的真空电弧的连接,因此这个真空电弧对电极3和电极4的烧蚀非常严重,通常这个真空间隙灭弧室的寿命很短,大约烧蚀几十次到几百次不等。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真空间隙灭弧室,用以延长真空间隙灭弧室的寿命。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真空间隙灭弧室,包括:触发电极、第一导电杆、第一电极、外接导线、第二电极、第二导电杆和绝缘包覆层,其中:
[0006]所述触发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连,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导电杆相连,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导电杆相连,所述外接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电杆或所述第二导电杆相连,所述绝缘包覆层将所述第一导电杆、所述第一电极、所述触发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导电杆包覆在其内,所述外接导线埋设在所述绝缘包覆层中,并且所述外接导线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的真空间隙外部螺旋缠绕,形成线圈。
[0007]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包覆层的材质为固体绝缘材料。
[0008]本实用新型将与第一导电杆或第二导电杆连接的外接导线埋设在真空间隙外包覆绝缘材料中,外接导线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形成的真空间隙外部螺旋缠绕,形成线圈,当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真空间隙在触发电极的作用下导通时,这个贯通电流由经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真空电弧的连接,同时这个贯通电流流过螺旋缠绕在外的导线,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真空间隙中形成磁场,这个磁场作用于间隙中的真空电弧,可大大降低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烧蚀情况,延长真空间隙灭弧室的寿命。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规的真空间隙灭弧室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新型真空间隙灭弧室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新型真空间隙灭弧室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新型真空间隙灭弧室包括:触发电极7、第一导电杆8、第一电极9、外接导线10、第二电极
11、第二导电杆12和绝缘包覆层,其中:
[0014]触发电极7与第一电极9相连,第一电极9与第一导电杆8相连,第二电极11与第二导电杆12相连,外接导线10与第一导电杆8或第二导电杆12相连,绝缘包覆层(如材质可为环氧树脂等固体绝缘材料)将第一导电杆8、第一电极9、触发电极7、第二电极11、第二导电杆12包覆在其内,外接导线10埋设在绝缘包覆层中,并且外接导线10在第一电极9与第二电极11形成的真空间隙外部螺旋缠绕,形成线圈。
[0015]上述实施例中,将与第一导电杆或第二导电杆连接的外接导线埋设在真空间隙外包覆绝缘材料中,外接导线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形成的真空间隙外部螺旋缠绕,形成线圈,当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真空间隙在触发电极的作用下导通时,这个贯通电流由经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真空电弧的连接,同时这个贯通电流流过螺旋缠绕在外的导线,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真空间隙中形成磁场,这个磁场作用于间隙中的真空电弧,可大大降低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烧蚀情况,延长真空间隙灭弧室的寿命。
[001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0017]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001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真空间隙灭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电极、第一导电杆、第一电极、夕卜接导线、第二电极、第二导电杆和绝缘包覆层,其中: 所述触发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连,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导电杆相连,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导电杆相连,所述外接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电杆或所述第二导电杆相连,所述绝缘包覆层将所述第一导电杆、所述第一电极、所述触发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导电杆包覆在其内,所述外接导线埋设在所述绝缘包覆层中,并且所述外接导线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的真空间隙外部螺旋缠绕,形成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真空间隙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包覆层的材质为固体绝缘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真空间隙灭弧室,包括:触发电极、第一导电杆、第一电极、外接导线、第二电极、第二导电杆和绝缘包覆层,触发电极与第一电极相连,第一电极与第一导电杆相连,第二电极与第二导电杆相连,外接导线与第一导电杆或第二导电杆相连,绝缘包覆层将第一导电杆、第一电极、触发电极、第二电极、第二导电杆包覆在其内,外接导线埋设在绝缘包覆层中,并且外接导线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形成的真空间隙外部螺旋缠绕,形成线圈。
【IPC分类】H01H33-664
【公开号】CN204360997
【申请号】CN201520095388
【发明人】王世孝
【申请人】北京思威驰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