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套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59513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套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套组件。
【背景技术】
[0002]插座是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通过线路与铜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来达到最终达到该部分电路的接通与断开。
[0003]插座通常包括上盖、下盖、以及插套,传统的插套为由铜片折弯形成的U型结构,其具有一定的弹性与导电性,但是其弹性非常容易产生疲劳,经过插头一定次数的插拔操作后,会造成在使用时插片与插套间的接触不良,从而导致整个插座的报废,降低插套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插座的使用成本,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0004]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形式的插套,通过在插套的外部设置卡簧来对插套进行预紧,卡簧直接夹紧于插套外部,在长时间使用后,插片的多次插拔操作很可能导致卡簧滑落,影响插套的预紧。
[0005]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插套组件,实现对插套的有效预紧,保证抱紧预紧的稳定性,使得插片与插套间的有效接触,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等问题,实现连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有效增加插套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且安全性好。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套组件,通过在插套本体外部设置预紧元件,预紧元件的底部固定于插套本体上,在实现对插套本体有效预紧的同时,也保证了抱紧预紧的稳定性,使得插片与插套间的有效接触,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等问题,实现连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有效增加插套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且安全性好。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的一种插套组件,所述插套组件包括插套本体,与用以抱紧所述插套本体的预紧元件,所述预紧元件为U型结构,所述预紧元件设置于插套本体上一端,所述预紧元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插套本体上,所述预紧元件的端部压紧于插套本体的两侧,对插套本体的入口处进行预紧。
[0008]优选的,所述插套本体上一端设置有用以固定所述预紧元件的卡槽,所述预紧元件的底部卡接固定于所述卡槽内,所述预紧元件的端部压紧于插套本体的两侧,对插套本体的入口处进行预紧。
[0009]优选的,所述预紧元件一体成型于所述插套本体的一端,所述预紧元件的端部压紧于插套本体的两侧,对插套本体的入口处进行预紧。
[0010]优选的,所述预紧元件为U型双层卡簧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U型双层卡簧结构的两端部分别向内侧收紧。
[0012]优选的,所述U型双层卡簧结构由封闭环结构一体折弯成型。
[0013]优选的,所述预紧元件为U型簧片,U型簧片的两端部分别向内侧收紧。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套组件,包括插套本体,与用以抱紧插套本体的预紧元件,预紧元件为U型结构,预紧元件设置于插套本体上一端,预紧元件的底部固定于插套本体上,预紧元件的端部压紧于插套本体的两侧。
[0015]通过在插套本体外部设置预紧元件,预紧元件的底部固定于插套本体上,在实现对插套本体有效预紧的同时,也保证了抱紧预紧的稳定性,避免出现长时间插拔后预紧元件滑落的问题。
[0016]通过设置预紧元件使得插片与插套间的有效接触,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等问题,实现连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有效增加插套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且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预紧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插套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插套组件的装配图。
[0021]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0022]10、插套本体20、预紧元件
[0023]1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传统的插套为由铜片折弯形成的U型结构,其具有一定的弹性与导电性,但是其弹性非常容易产生疲劳,经过插头一定次数的插拔操作后,会造成在使用时插片与插套间的接触不良,从而导致整个插座的报废,降低插套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插座的使用成本,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形式的插套,通过在插套的外部设置卡簧来对插套进行预紧,卡簧直接夹紧于插套外部,在长时间使用后,插片的多次插拔操作很可能导致卡簧滑落,影响插套的预紧。
[0025]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插套组件,通过在插套本体外部设置预紧元件,预紧元件的底部固定于插套本体上,在实现对插套本体有效预紧的同时,也保证了抱紧预紧的稳定性,使得插片与插套间的有效接触,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等问题,实现连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有效增加插套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且安全性好。
[0026]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请一并参见图1至图3,如图所示,一种插套组件,插套组件包括插套本体10,与用以抱紧插套本体10的预紧元件20,预紧元件20为U型结构,预紧元件设置于插套本体10上一端,预紧元件20的底部固定于插套本体10上,对插套本体10的入口处进行预紧。通过设置预紧元件使得插片与插套间的有效接触,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等问题,实现连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有效增加插套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且安全性好。
[0028]由于预紧元件的底部固定于插套本体上,在实现对插套本体有效预紧的同时,也保证了抱紧预紧的稳定性,避免出现长时间插拔后预紧元件滑落的问题。
[0029]插套本体10上一端设置有用以固定预紧元件的卡槽11,预紧元件的底部卡接固定于卡槽11内,预紧元件20的端部压紧于插套本体的两侧,对插套本体的入口处进行预紧。通过将预紧元件卡接固定避免出现长时间插拔后的滑落问题,提高插套组件的连接稳定性。
[0030]预紧元件20 —体成型于插套本体10的一端,预紧元件20的端部压紧于插套本体的两侧,对插套本体的入口处进行预紧。通过将插套本体与预紧元件一体设置,有效保证预紧元件与插套本体的一体性,以及相互抱紧的稳定性。
[0031 ] 其中,预紧元件可为U型双层卡簧结构。U型双层卡簧结构的两端部分别向内侧收紧,用以对插套本体的入口处进行预紧。
[0032]其中,U型双层卡簧结构可由封闭环结构一体折弯成型。具体结构形式及成型方式不做限制。
[0033]此外,预紧元件20还可为U型簧片或U型铁皮等,U型簧片的两端部分别向内侧收紧,可实现插套本体开口处的预紧即可,具体形式不做限制。
[0034]本申请中的插套的开口方向与插销插入方向可设侧面或上面,具体不做限制。
[003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套组件,包括插套本体,与用以抱紧插套本体的预紧元件,预紧元件为U型结构,预紧元件设置于插套本体上一端,预紧元件的底部固定于插套本体上,预紧元件的端部压紧于插套本体的两侧。
[0036]通过在插套本体外部设置预紧元件,预紧元件的底部固定于插套本体上,在实现对插套本体有效预紧的同时,也保证了抱紧预紧的稳定性,避免出现长时间插拔后预紧元件滑落的问题。
[0037]通过设置预紧元件使得插片与插套间的有效接触,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等问题,实现连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有效增加插套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且安全性好。
[003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插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组件包括插套本体,与用以抱紧所述插套本体的预紧元件,所述预紧元件为U型结构,所述预紧元件设置于插套本体上一端,所述预紧元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插套本体上,所述预紧元件的端部压紧于插套本体的两侧,对插套本体的入口处进行预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本体上一端设置有用以固定所述预紧元件的卡槽,所述预紧元件的底部卡接固定于所述卡槽内,所述预紧元件的端部压紧于插套本体的两侧,对插套本体的入口处进行预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元件一体成型于所述插套本体的一端,所述预紧元件的端部压紧于插套本体的两侧,对插套本体的入口处进行预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元件为U型双层卡簧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双层卡簧结构的两端部分别向内侧收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双层卡簧结构由封闭环结构一体折弯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元件为U型簧片,U型簧片的两端部分别向内侧收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套组件,包括插套本体,与用以抱紧插套本体的预紧元件,预紧元件为U型结构,预紧元件设置于插套本体上一端,预紧元件的底部固定于插套本体上,预紧元件的端部压紧于插套本体的两侧。通过在插套本体外部设置预紧元件,预紧元件的底部固定于插套本体上,在实现对插套本体有效预紧的同时,也保证了抱紧预紧的稳定性,避免出现长时间插拔后预紧元件滑落的问题。通过设置预紧元件使得插片与插套间的有效接触,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等问题,实现连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有效增加插套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且安全性好。
【IPC分类】H01R13/40
【公开号】CN205069964
【申请号】CN201520883148
【发明人】陈德伦
【申请人】苏州璟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