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便携式发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00342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便携式发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发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基于煤炭、薪材等可燃物燃烧尾气及余热运行的便携式燃料电池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智能移动设备和家用电器的不断增多,伴随着其高功能化,用电量也越来越多,而大多数的家用电器和智能移动设备在没有电的情况下都不能正常使用。在供电基础设施覆盖不完善的农村地区和山区野外,这对家用电器和智能移动设备的推广和使用造成了巨大的困难。虽然使用干电池可以迅速充电的便携式电源在市场上已有销售,但由于干电池是一次性产品因而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而且存在成本高的问题。另外,虽然也提出了使用太阳能电池板的便携式发电装置方案,但存在容易受天气左右的问题。
[0003]目前,公知的便携式发电装置有微型内燃发电机、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等,但现有的微型发电机存在体积大、重量大、噪音高等缺点,现有的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板存在受天气影响大等缺点,给实际的便捷使用带来困难。近年来,提出了燃料电池发电的模式构想方案,但现有方案的便携性并不强。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发电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新型便携式发电装置,包括保护壳、燃料电池组件与支撑管。其中燃料电池组件由燃料电池阳极层、燃料电池电解质层和燃料电池阴极层依次由内至外涂制印刷在多孔的支撑管外壁,同一个支撑管上的多个燃料电池组件之间通过连接体串联。燃料电池组件上设置有取电导线,并在支撑管外壁未涂刷燃料电池组件的区域涂刷封接材料。其中燃料电池组件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支撑管为多孔结构,保护壳为致密结构。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便携、直接运用于煤炭、薪材等民用燃烧明火,利用余热和燃烧尾气方便、快捷、环保的发电。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新型便携式发电装置的立体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个新型便携式发电装置的纵剖面构造图。
[0011 ]图3为燃料电池涂层局部纵剖面构造图。
[0012]图中:卜支撑管,2-燃料电池组件,3-保护壳,4-取电导线,5-燃料电池阳极层,6-燃料电池电解质层,7-燃料电池阴极层,8-封接材料,9-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便携式发电装置,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点更清楚、明确,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便携式发电装置,包括支撑管1、燃料电池组件2与保护壳
3。其中燃料电池组件由燃料电池阳极层5、燃料电池电解质层6和燃料电池阴极层7依次由内至外涂制印刷在多孔的支撑管I外壁,同一个支撑管I上的多个燃料电池组件2之间通过连接体9串联。燃料电池组件2上设置有取电导线4。并在支撑管I外壁未涂刷燃料电池组件2的区域涂刷封接材料8。
[0015]当装置工作时,煤炭或薪材未完全燃烧的燃烧尾气经由支撑管I内径和保护壳3外部排放,而支撑管I外壁,即燃料电池组件2表面只有空气而并无燃烧尾气。燃料电池组件2两侧的气体氛围不同,加之燃烧余热对燃料电池的加温,使得燃料电池达到工作条件,产生电能。并由取电导线4将电能导出装置。
[001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指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作出的任何等同替代方式,或明显变型方式,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便携式发电装置,包括支撑管、燃料电池组件与保护壳,其中燃料电池组件由燃料电池阳极层、燃料电池电解质层和燃料电池阴极层依次由内至外涂制印刷在多孔的支撑管外壁,同一个支撑管上的多个燃料电池组件之间通过连接体串联,燃料电池组件上设置有取电导线,并在支撑管外壁未涂刷燃料电池组件的区域涂刷封接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发电装置,其特征是:燃料电池组件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发电装置,其特征是:支撑管为多孔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发电装置,其特征是:保护壳为致密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便携式发电装置,包括保护壳、燃料电池组件与支撑管。其中燃料电池组件由燃料电池阳极层、燃料电池电解质层和燃料电池阴极层依次由内至外涂制印刷在多孔的支撑管外壁,同一个支撑管上的多个燃料电池组件之间通过连接体串联。燃料电池组件上设置有取电导线,并在支撑管外壁未涂刷燃料电池组件的区域涂刷封接材料。其中燃料电池组件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支撑管为多孔结构,保护壳为致密结构。利用煤炭、薪材等物质燃烧尾气和余热通过燃料电池反应发电,具有便携、环保等特点。
【IPC分类】H01M8/22
【公开号】CN205211854
【申请号】CN201520940194
【发明人】王宇豪, 韩宗盈, 韩敏芳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