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贮备式锂亚硫酰氯电池激活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贮备式锂亚硫酰氯电池,特别是电池激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贮备式锂亚硫酰氯电池通过激活装置将贮液器与干态电池之间的隔离金属膜连通,通过外力使电解液进入电池内与电极接触从而激活电池。由于贮备式锂亚硫酰氯电池中的锂、亚硫酰氯遇水会剧烈反应,电池堆和电解液必须与外界进行气密性隔离,电池堆壳体、贮液器、激活装置需采用全密封结构设计,而亚硫酰氯电解液腐蚀性极强,可用的密封材料只有不锈钢、镍、玻璃、聚四氟乙烯。此外,亚硫酰氯是正极活性物质,在放电过程中会不断消耗,如果加注量不足,不仅会引起电性能降低,严重时会造成局部干区,引发电池安全问题,因此,贮备式锂亚硫酰氯电池激活装置非常重要。基于上述原因,贮备式锂亚硫酰氯电池不能采用常规贮备电池的激活与密封技术。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贮备式锂亚硫酰氯电池激活装置,以解决常规贮备电池激活装置不耐腐蚀、不密封等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贮备式锂亚硫酰氯电池激活装置,包括外管,外管的一端通过接头与直管相连,外管的另一端通过螺钉与底座连接,外管内设置有内管,内管的一端通过激光焊与底座连接,另一端与管状刀具相连,管状刀具一端为金属密封膜,外管与内管之间有气腔。所述管状刀具是指呈管状且端部尖锐锋利的结构件。
[0005]内管与管状刀具连接处设置有O型密封圈,管状刀具与外管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
[0006]气腔与气体发生器连通。
[0007]底座,外管,内管和管状刀具均采用不锈钢。
[0008]O型密封圈采用氟橡胶。
[000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激活装置结构件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密封O型圈采用氟橡胶材质,不锈钢可以耐受电解液腐蚀,氟橡胶在激活及工作时间等短时间内可以耐受电解液腐蚀;激活装置采用气体发生器作为动力源,激活前接入电激活信号,气体发生器提供气源,在密闭的空腔内形成气压;刀管(管状刀具)气管采用独特的“嵌套式”设计(嵌套式是指管状刀具套在内管外侧,再插入外管中),即刀管(管状刀具)通过O型圈套在内管上,并装配在外管内,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密闭的气腔,在气压驱动下使刀管(管状刀具)移动,推动管状刀具刺穿隔离膜,该“嵌套式”设计结构紧凑,有利于小型化。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左视图;
[0012]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如图1?图3所示,贮备式锂亚硫酰氯电池激活装置主要由底座1、外管2、内管3、0型密封圈4、金属密封膜5、管状刀具6、接头7、直管8、气体发生器9、螺钉10等组成,一只气体发生器9同时驱动四路刀管(管状刀具6),内管3通过激光焊与底座I连接,将管状刀具6及相应的O型密封圈4装入内管3,并套上外管2,然后通过螺钉10将外管2与底座I连接,最后安装气体发生器9。激活时,先接入电激活信号,气体发生器9作用产生气源,在密闭的空腔内形成气压,通过气腔11推动管状刀具6移动并刺穿金属密封膜5,使贮液器与干态电池之间的管路连通,在外力作用下就能使电解液进入电池内与电极接触从而激活电池。
【主权项】
1.一种贮备式锂亚硫酰氯电池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2),外管(2)的一端通过接头(7)与直管(8)相连,外管(2)的另一端通过螺钉(10)与底座(I)连接,外管(2)内设置有内管(3),内管(3)的一端通过激光焊与底座(I)连接,另一端与管状刀具(6)相连,管状刀具(6)—端为金属密封膜(5),外管(2)与内管(3)之间有气腔(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贮备式锂亚硫酰氯电池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管(3)与管状刀具(6)连接处设置有O型密封圈(4),管状刀具(6)与外管(4)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贮备式锂亚硫酰氯电池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气腔(11)与气体发生器(9)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贮备式锂亚硫酰氯电池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I),外管(2),内管(3)和管状刀具(6)均采用不锈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贮备式锂亚硫酰氯电池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0型密封圈(4)采用氟橡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贮备式锂亚硫酰氯电池激活装置,包括外管(2),外管(2)的一端通过接头(7)与直管(8)相连,外管(2)的另一端通过螺钉(10)与底座(1)连接,外管(2)内设置有内管(3),内管(3)的一端通过激光焊与底座(1)连接,另一端与管状刀具(6)相连,管状刀具(6)一端为金属密封膜(5),外管(2)与内管(3)之间有气腔(1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常规贮备电池激活装置不耐腐蚀、不密封的问题。
【IPC分类】H01M6/32
【公开号】CN205231177
【申请号】CN201521056528
【发明人】姚兰浩, 钱顺友, 魏俊华, 王庆杰, 石斌, 万伟华, 赵洪楷, 陈艳秋, 张云朋
【申请人】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