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78822阅读:1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其包括第一挤出模芯、第二挤出模芯和第三挤出模芯,三层供给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挤出模芯内部的小模芯和用于将小模芯顶入第一挤出模芯内部的顶入管,小模芯允许通过的导体比第一挤出模芯允许通过的导体体积小,第一挤出模芯、第二挤出模芯和第三挤出模芯设置在三层共挤装置的轴线上,并且第二挤出模芯以不接触的方式包围在第一挤出模芯的外侧,第三挤出模芯以不接触的方式包围在第二挤出模芯的外侧。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需要停机的情况下连续生产相邻规格电缆,避免了因停机更换模具带来的材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交联电缆通常是指绝缘层采用交联材料制备出的电联,最常用的绝缘材料是交联聚乙烯,因此交联电缆通常也是聚乙烯绝缘电缆的简称。因其优异的电气性能,良好的运行安全性能和热过载机械特性以及安装运行维修简便等优点被广泛运用,并且逐步取代传统的电缆电线。
[0003]—般的交联电缆通常包括导体、内屏蔽层、绝缘层和外屏蔽层。电联的内屏蔽层和绝缘层的接触表面是电缆场强最高的地方,此面上的任何缺陷都最容易引起电场强度的高度集中。为了防止电缆生产过程中对内屏蔽层表面造成损伤,目前大多数生产厂家都采用三层共挤方法来避免内屏蔽层表面缺陷的产生。
[0004]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资源节约已经成为必然和社会共识。各种生产设备及相关配置越来越朝向节省能源、使用方便、节约空间、安全高效、一机多能、一模多用等特点的方向发展。通常的交联电缆的绝缘挤出时采用内屏蔽层、绝缘层、外屏蔽层三层共挤,在生产一种规格产品时必须按照工艺要求进行配模。当需要生产相邻规格时,必须进行停机更换模具,这样造成了大量的导体、绝缘材料、屏蔽材料、电能、人工成本的浪费。
[0005]目前,现有的三层共挤机头的模具都是固定在模芯和模套座上的,进行相邻规格生产时,无法做到不停机生产,必须停机后更换模具,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其能够在不需要停机的情况下连续生产相邻规格电缆,避免因停机更换模具带来的材料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尚生广效率。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其包括第一挤出模芯、第二挤出模芯和第三挤出模芯,三层供给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挤出模芯内部的小模芯和用于将小模芯顶入第一挤出模芯内部的顶入管,小模芯允许通过的导体比第一挤出模芯允许通过的导体体积小,第一挤出模芯、第二挤出模芯和第三挤出模芯设置在三层共挤装置的轴线上,并且第二挤出模芯以不接触的方式包围在第一挤出模芯的外侧,第三挤出模芯以不接触的方式包围在第二挤出模芯的外侧。
[0009]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小模芯为包括圆柱端和锥形端的筒体结构,其中,圆柱端保持在第一挤出模芯的第一挤出端口内,并且圆柱端的高度与第一挤出模芯的端口深度相匹配,锥形端的外表面与第一挤出模芯的内表面紧密贴合。
[0010]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顶入管的端口与小模芯的锥形端保持相匹配的形状和尺寸,顶入管的外表面与第一挤出模芯的内表面紧密贴合。
[0011]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顶入管包括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第一半圆管与第二半圆管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彼此嵌入。
[0012]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半圆管的靠近第一半圆管的内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内侧面与第一半圆管的内表面位于同一个圆周上。
[0013]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半圆管的靠近第二半圆管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的外侧面与第二半圆管的外表面位于同一个圆周上。
[0014]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三层共挤装置还包括:
[0015]设置在第一挤出模芯和第二挤出模芯之间的内屏蔽层流道;
[0016]设置在第二挤出模芯和第三挤出模芯之间的绝缘层流道;以及
[0017]设置在第三挤出模芯和装置本体之间的外屏蔽层流道。
[0018]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内屏蔽层流道连通第一挤出模芯,绝缘层流道连通第二挤出模芯,外屏蔽层流道连通第三挤出模芯。
[0019]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内屏蔽层流道、绝缘层流道和外屏蔽层流道均为半环形流道。
[0020]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挤出模芯的第一挤出端口、第二挤出模芯的第二挤出端口和第三挤出模芯的第三挤出端口以及三层共挤装置的出线口保持彼此相互匹配的圆形,并且第一挤出端口的半径与第二挤出端口的半径相差l_3mm,第二挤出端口的半径与第三挤出端口的半径相差2_5mm,第三挤出端口的半径与出线口的半径相差3-8mm ο
[002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002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通过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挤出模芯内部的小模芯和用于将小模芯顶入第一挤出模芯内部的顶入管之间的配合,使得当正在进行生产的规格的导体即将生产完时,通过小模芯,连续接入即将生产的下一个小一个或两个规格的导体,并通过顶入管将连接有导体的小模芯顶入第一挤出模芯内部,实现了三层共挤装置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挤出相邻规格的电缆,从而达到不停机连续生产的目的。并且,精密的小模芯加工工艺,保证了小模芯与第一挤出模芯的完美结合,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松动、偏差,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002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挤出模芯内增加了与之紧密配合的小模芯和顶入管,就能实现相邻规格导体之间的不停机连续生产,避免了因停机更换模具带来的材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操作简单,只需将即将生产的小一个规格或两个规格的导体套上小模芯后与原有的导体焊接,并通过顶入管将小模芯顶入第一挤出模芯内部就可以实现不停机连续生产。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的剖视图;
[00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的小模芯的剖视图;
[002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2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的顶入管的剖视图;
[003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的顶入管的剖视图;
[0031]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小模芯的剖视图;
[0032]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0033]图中:
[0034]三层共挤装置100、200;第一挤出模芯101;第二挤出模芯102;第三挤出模芯103;小模芯104a、104b;顶入管105a、105b;调节螺杆106;导热油管107;入线口 109;出线口 110;内屏蔽层流道111;绝缘层流道112;外屏蔽层流道113;装置本体114;导体115;
[0035]第一挤出端口 201;第二挤出端口 202 ;第三挤出端口 203 ;
[0036]圆柱端301;锥形端302;
[0037]第一半圆管401;第二半圆管402;第一凸台411;第二凸台412;
[0038]外螺纹501。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40]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1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4]实施例1
[0045]参见图1,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100,其包括第一挤出模芯101、第二挤出模芯102、第三挤出模芯103、小模芯104a、顶入管105a、调节螺杆106、导热油管107、装置本体114、入线口 109和出线口 110。
[0046]第一挤出模芯101、第二挤出模芯102和第三挤出模芯103置在三层共挤装置100的轴线上。即,第一挤出模芯101、第二挤出模芯102和第三挤出模芯103的轴线与三层共挤装置100的轴线相重合。第二挤出模芯102以不接触的方式包围在第一挤出模芯101的外侧。第三挤出模芯103以不接触的方式包围在第二挤出模芯102的外侧。
[0047]小模芯104a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挤出模芯101的内部,小模芯104a的外表面与第一挤出模芯101的内表面紧密贴合。小模芯101允许通过的导体比第一挤出模芯101允许通过的导体体积小。即,穿过小模芯104a的导体比穿过第一挤出模芯101的导体的小一个或两个规格。
[0048]顶入管105a用于将小模芯104a顶入至第一挤出模芯101内部。当小模芯104a随穿过其内部的导体被带入至第一挤出模芯101内时,为了使小模芯104a能够与第一挤出模芯101紧密贴合,需要通过与小模芯104a精密配合的顶入管105a将其顶入。
[0049]多个调节螺杆106分别设置在三层共挤装置100的两侧,即靠近入线口109的一侧和靠近出线口 110的一侧。调节螺杆106用于控制导体进入三层共挤装置100的速度以及完整挤出工序而形成的交联电缆离开三层共挤装置100的速度,使得导体或电缆在整个制备过程中被稳定牵引,并且始终保持在三层共挤装置100的轴线上,不偏离轴心,不产生晃动,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
[0050]多个导热油管107彼此独立地设置在三层共挤装置100内,用于连通温度控制器,通过流经导热油管107的导热油来实现均匀控温。
[0051]三层共挤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挤出模芯101和第二挤出模芯102之间的内屏蔽层流道111;设置在第二挤出模芯102和第三挤出模芯103之间的绝缘层流道112;设置在第三挤出模芯103和装置本体114之间的外屏蔽层流道113。
[0052]图2是在图1的基础上放大后的局部剖视图。如图2中所示,内屏蔽层流道111连通第一挤出模芯101。绝缘层流道112连通第二挤出模芯102。外屏蔽层流道113连通第三挤出模芯103。内屏蔽层流道111、绝缘层流道112和外屏蔽层流道113均为半环形流道。并且大致对称的分布在三层共挤装置100轴线的两侧。
[0053]第一挤出模芯101的第一挤出端口 201、第二挤出模芯102的第二挤出端口 202和第三挤出模芯103的第三挤出端口 203以及三层共挤装置100的出线口 110保持彼此相互匹配的圆形。
[0054]优选地,第一挤出端口 201的半径与第二挤出端口 202的半径相差l-3mm。相应地,由本实用新型的三层共挤装置100挤出的交联电缆的内屏蔽层的厚度为1-3_。
[0055]优选地,第二挤出端口 202的半径与第三挤出端口 203的半径相差2-5mm。相应地,由本实用新型的三层共挤装置100挤出的交联电缆的绝缘层的厚度为2-5_。
[0056]优选地,第三挤出端口 203的半径与出线口 110的半径相差3_8mm。相应地,由本实用新型的三层共挤装置100挤出的交联电缆的外屏蔽层的厚度为3-8_。
[0057]参见图3,小模芯104a为包括圆柱端301和锥形端302的筒体结构。
[0058]参见图4,圆柱端301保持在第一挤出模芯101的第一挤出端口 201内。圆柱端301的高度与第一挤出模芯101的端口深度相匹配。锥形端302的外表面与第一挤出模芯101的内表面紧密贴合。顶入管105a的端口与小模芯104a的锥形端302保持相匹配的形状和尺寸。顶入管105a的外表面与第一挤出模芯101的内表面紧密贴合。如图4所示出的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第一挤出模芯101、小模芯104a和顶入管105a彼此以形状配合的方式紧密接触,通过对第一挤出模芯101的内表面、小模芯101的外表面、小模芯101的端面、顶入管105a的外表面以及顶入管105a的端面进行表面光洁度的高精度加工,使得相互之间在没有采用任何固定连接件的情况,达到无缝隙接触。同时,小模芯104a和顶入管105a的尺寸同样通过高精度加工,使之与第一挤出模芯101紧密接触。在将顶入管105a插入第一挤出模芯101内时,恰好彼此接触,不留有缝隙。
[005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顶入管105a的沿轴线的剖视图。
[006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顶入管105a沿截面的剖视图。从图6中可以看出,顶入管105a包括第一半圆管401和第二半圆管402。第一半圆管401与第二半圆管402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彼此嵌入。
[0061]第一半圆管401的靠近其管体内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台411。第一凸台411的内侧面与第一半圆管401的内表面齐平并保持相同的弧度。
[0062]第二半圆管402的靠近其管体外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台412,第二凸台412的外侧面与第二半圆管402的外表面齐平并保持相同的弧度。
[0063]通过第一凸台411和第二凸台412,第一半圆管401和第二半圆管402彼此嵌入,并构成圆形管一一顶入管105a。本实用新型的顶入管105a为两个半圆形管,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在需要挤出下一规格导体时,不同需要将导体穿过顶入管105a,而可以直接将两块半圆形管,即第一半圆管401和第二半圆管402彼此扣合即可。更重要的是,当顶入管105a将小模芯104a顶入第一挤出模芯101之后,方便顶入管105a从导体上取下。
[0064]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0065]当正在进行生产的规格的导体即将生产完时,在放线区域将要接着生产的小一个规格或小两个规格的导体套上小模芯104a后,再将这个规格导体与正在生产的导体进行焊接。焊接好后,用绝缘胶带将小模芯104a固定好。小模芯104a与即将进行绝缘挤出的小一个规格或两个规格的导体共同进入到第一挤出模芯1I的第一挤出端口 201处。当小模芯104a快进入第一挤出模芯101时,将固定用的胶带去除,然后将顶入管105a将小模芯104a顶至第一挤出模芯101的第一挤出端口 201处。然后调整好线速度,便可进行接下来要绝缘挤出的导体。
[0066]实施例2
[0067]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现只对改进部分进行说明,其他未在本实施例中明确指出的部分应当理解为包含在本实施例内。
[0068]本实施例主要是对小模芯104a和顶入管105a作了进一步改进,具体为对小模芯104a和顶入管105a的连接方式做了改进。
[0069]参见图7,实施例1中的为筒体结构的小模芯104a被加工成如图5所示的两块。并且在锥形端302的开口处设置有外螺纹501。与之相配合的,如图8所示,顶入管105b的任意一端设置有内螺纹(图中未示出)。小模芯104b与顶入管105b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固定。
[0070]根据图中未出示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锥形端302的开口处设置有内螺纹,顶入管105b的任意一端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外螺纹。
[0071]优选地,小模芯104b与顶入管105b之间的螺纹连接方式可以被替换成卡扣连接方式。
[0072]本实施例将小模芯104b和顶入管105b连接固定,能够防止小模芯在生产时松动,
确保产品质量。
[0073]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0074]当正在进行生产的规格的导体即将生产完时,在放线区域将要接着生产的小一个规格或小两个规格的导体套上小模芯104b后,再将这个规格导体与正在生产的导体进行焊接。焊接好后,用绝缘胶带将小模芯104b固定好。同时,将小模芯104b与顶入管105b通过彼此配合的螺纹结构连接固定紧。小模芯104b、顶入管105b与即将进行绝缘挤出的小一个规格或两个规格的导体共同进入到第一挤出模芯1I的第一挤出端口 201处。当小模芯104b快进入第一挤出模芯101时,将固定用的胶带去除,然后将顶入管105b将小模芯104b顶至第一挤出模芯101的第一挤出端口 201处。然后调整好线速度,便可进行接下来要绝缘挤出的导体。
[007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其包括第一挤出模芯、第二挤出模芯和第三挤出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供给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挤出模芯内部的小模芯和用于将所述小模芯顶入所述第一挤出模芯内部的顶入管,所述小模芯允许通过的导体比所述第一挤出模芯允许通过的导体体积小, 所述第一挤出模芯、所述第二挤出模芯和所述第三挤出模芯设置在所述三层共挤装置的轴线上,并且所述第二挤出模芯以不接触的方式包围在所述第一挤出模芯的外侧,所述第三挤出模芯以不接触的方式包围在所述第二挤出模芯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模芯为包括圆柱端和锥形端的筒体结构,其中, 所述圆柱端保持在所述第一挤出模芯的第一挤出端口内,并且所述圆柱端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挤出模芯的端口深度相匹配, 所述锥形端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挤出模芯的内表面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入管的端口与所述小模芯的所述锥形端保持相匹配的形状和尺寸,所述顶入管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挤出模芯的所述内表面紧密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入管包括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所述第一半圆管与所述第二半圆管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彼此嵌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管的靠近所述第一半圆管的内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半圆管的所述内表面位于同一个圆周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圆管的靠近所述第二半圆管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半圆管的外表面位于同一个圆周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共挤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挤出模芯和所述第二挤出模芯之间的内屏蔽层流道; 设置在所述第二挤出模芯和所述第三挤出模芯之间的绝缘层流道;以及 设置在所述第三挤出模芯和装置本体之间的外屏蔽层流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屏蔽层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挤出模芯,所述绝缘层流道连通所述第二挤出模芯,所述外屏蔽层流道连通所述第三挤出模芯。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屏蔽层流道、所述绝缘层流道和所述外屏蔽层流道均为半环形流道。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用于交联电缆的三层共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出模芯的所述第一挤出端口、所述第二挤出模芯的第二挤出端口和所述第三挤出模芯的第三挤出端口以及所述三层共挤装置的出线口保持彼此相互匹配的圆形,并且所述第一挤出端口的半径与所述第二挤出端口的半径相差l-3mm,所述第二挤出端口的半径与所述第三挤出端口的半径相差2-5mm,所述第三挤出端口的半径与所述出线口的半径相差3-CO
【文档编号】H01B13/14GK205564396SQ201620360382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6日
【发明人】黄荣波, 张关东, 刘金生
【申请人】湖南华力通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