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组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座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组合。该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金属屏蔽片、部分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屏蔽内壳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屏蔽外壳,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体及自所述基体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呈两排设置,所述金属屏蔽片位于所述两排导电端子之间,所述屏蔽内壳设有卡持部,所述绝缘本体基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持部配合的卡持壁。通过屏蔽内壳上设有与绝缘本体上的卡持壁配合的卡持部,通过二者的配合使得屏蔽内壳稳定固持于绝缘本体上,使得插座连接器具有稳定的防电磁干扰能力。
【专利说明】
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组合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高速传输的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0002]2014年8月份USB协会发布的USB Type-C类型接口,最大的特点是支持正反插,最高速度可高达lOGbps,逐渐引领市场,在手机、笔记本等轻薄型电子产品中越发常见。Type-C类型接口体积小巧,端子数量多,端子间距小,各端子间的信号干扰严重,容易产生杂讯,导致高频信号传输效率低下,与此同时,外部的电磁干扰及本身的信号泄漏也是导致高频信号传输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
[000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CN204304072U揭示了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两个端子模组、金属片、金属内壳及金属外壳体,绝缘本体包覆成型于端子模组与金属片的外侧,金属内壳套设于绝缘本体上并共同收容于金属外壳内。金属片位于舌片内,并位于两端子模组的端子组之间,降低两端子组之间的信号干扰,金属内壳套设在绝缘本体的凸出部外,同时环绕在该两端子模组外侧,用以屏蔽外界的电磁干扰及降低该两端子模组的信号泄漏。然而,上述金属内壳仅套设于绝缘本体的凸出部外,当与插座连接器对接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上插拔若干次后,当插头连接器从插座连接器拔出后,插座连接器内的金属内壳有脱离绝缘本体的风险,从而使得插座连接器防电磁干扰的能力下降,并进一步导致高频信号传输效率低。
[0004]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组合,以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电磁干扰能力稳定并使信号传输效率高的插座连接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金属屏蔽片、部分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屏蔽内壳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屏蔽外壳,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体及自所述基体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呈两排设置,所述金属屏蔽片位于所述两排导电端子之间,所述屏蔽内壳设有卡持部,所述绝缘本体基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持部配合的卡持壁。
[0007]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本体基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持壁相邻的限位凹槽,所述屏蔽外壳设有收容于所述限位凹槽并抵接所述卡持部的限位卡片。
[0008]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内壳包括上屏蔽内壳及下屏蔽内壳,所述卡持部设于所述上屏蔽内壳及下屏蔽内壳。
[0009]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屏蔽片与所述绝缘本体一体成型。
[0010]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内壳还包括包覆部分舌板的包覆本体及包覆部分基体的抵接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基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两侧向后延伸的保护部,所述主体部与保护部围设形成收容区域。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延伸至绝缘本体舌板上下表面的接触部及位于所述收容区域内的焊接脚。
[0013]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外壳包括相互卡持连接的上屏蔽外壳及下屏蔽外壳。
[001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防电磁干扰能力稳定的插座连接器组合。
[0015]—种插座连接器组合,其包括如前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及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电性连接的电路板。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组合内的屏蔽内壳上设有与绝缘本体上的卡持壁配合的卡持部,通过二者的配合使得屏蔽内壳稳定固持于绝缘本体上,使得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组合具有稳定的防电磁干扰能力而使信号传输效率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组合降低了现有技术屏蔽内壳容易脱落而使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组合防电磁干扰能力降低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插座连接器组合的立体组合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插座连接器组合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插座连接器组合内插座连接器与立电路板分离的立体视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插座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0022]图5为图4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优选施例提供的插座连接器移除屏蔽外壳后,端子模组与屏蔽内壳未组装的立体图;
[0024]图7为图6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组合,所述插座连接器组合可以包括插座连接器100和与插座连接器100电性连接的电路板200。
[0027]请参阅图3至图7,所述插座连接器100可以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于绝缘本体I内的两排导电端子2和金属屏蔽片3、部分包覆绝缘本体I的屏蔽内壳4及包覆于绝缘本体I外的屏蔽外壳5。金属屏蔽片3位于两排导电端子2之间。绝缘本体1、导电端子2及金属屏蔽片3可以视为一个端子模组。
[0028]请参阅图3至图7,所述绝缘本体I设有基体11及自基体11向前延伸的舌板12。所述基体11包括主体部111及自主体部111两侧向后延伸的保护部112。所述主体部111与保护部112共同围设形成一个收容区域(未标示),该收容区域用于收容导电端子2的焊接脚22。所述保护部112用于从两侧对导电端子2的焊接脚22进行保护,避免某些外力直接作用于导电端子2的焊接脚22上,以影响导电端子2与电路板200之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所述主体部111上下两侧靠近舌板12部分设有卡持壁1111。所述主体部111上侧临近卡持壁1111形成有限位凹槽1112。所述主体部111左右两侧部还设有让位凹槽1113。
[0029]请参阅图4至图7,所述导电端子2呈两排对应设置,且包括固持部、连接于固持部(未图示)一端的接触部21及连接于固持部另一端且弯折设置的焊接脚22。所述导电端子2的固持部固持于绝缘本体I的主体部111中,所述接触部21固持于舌板12中且延伸至舌板12的上下表面。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排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1的上表面可以低于舌板12的上表面。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排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1的上表面可以高于舌板12的上表面。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排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1的上表面可以与舌板12的上表面齐平。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2在某一或某些位置设有倒刺,以进一步保证导电端子2与绝缘本体I的稳定固持。
[0030]请参考图6及图7,所述金属屏蔽片3埋设于绝缘本体I中且设置于两排导电端子2之间,用于减小或避免两排导电端子2之间的信号干扰。所述金属屏蔽片3部分凸设出舌板12且位于让位凹槽1113中并与屏蔽内壳4接触。
[0031]请参考图2及图5,所述导电端子2的焊接脚22分成两排设置,以便获得足够的焊接空间,进一步保证导电端子2与电路板200之间焊接的可靠性。所述金属屏蔽片3设有位于其后段两侧且延伸出绝缘本体I的接地脚(未标示),所述接地脚与电路板200电性连接,进一步保证金属屏蔽片3接地,从而实现插座连接器100具有防止电磁干扰的能力。
[0032]—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2与金属屏蔽片3都埋设成型于绝缘本体I内。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屏蔽片3埋设成型于绝缘本体I内,而导电端子2组装于绝缘本体I内。所述导电端子2、金属屏蔽片3与绝缘本体I的组合为端子模组。
[0033]请参阅图6及图7,所述屏蔽内壳4包括对应设置的上屏蔽内壳41及下屏蔽内壳42。所述上屏蔽内壳包括包覆本体411、经二次弯折连接于包覆本体411的抵接部412及自抵接部412向下弯折形成的卡持部413。所述包覆本体411部分包覆舌板12,所述包覆本体411与凸设出舌板12的一部分金属屏蔽片3电性连接。所述抵接部412部分包覆基体U。所述卡持部43卡持于绝缘本体I基体11的卡持壁1111,以保证上屏蔽内壳41与绝缘本体I之间的稳定固持。详参图5及图6,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412设有向上凸伸的凸起部4121,所述凸起部4121部可以为凸包或向上延伸的弹片等。所述凸起部421可以用于抵接屏蔽外壳5,从而实现屏蔽内壳4与屏蔽外壳5电性连接。
[0034]所述下屏蔽内壳42对应于上屏蔽内壳41,所述上屏蔽内壳包括包覆本体421、经二次弯折连接于包覆本体421的抵接部422及自抵接部422向下弯折形成的卡持部423。所述包覆本体421部分包覆舌板12,所述包覆本体421与凸设出舌板12的一部分金属屏蔽片3电性连接。所述抵接部422部分包覆基体11。所述卡持部423卡持于绝缘本体I基体11的另一个卡持壁1111,以保证下屏蔽内壳42与绝缘本体I之间的稳定固持。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抵接部422设有向上凸伸的凸起部4221,所述凸起部4221可以为凸包或向上延伸的弹片等。所述凸起部4221可以用于抵接屏蔽外壳5,从而实现屏蔽内壳4与屏蔽外壳5电性连接。
[0035]在具体组装时,所述上屏蔽内壳41自上而下卡扣于绝缘本体I,所述下屏蔽内壳42自下而上卡扣于绝缘本体I。通过上、屏蔽内壳41,42上的卡持部413,423,屏蔽内壳4可以稳定的固持于绝缘本体I上。屏蔽内壳4设置端子模组的外侧,用以屏蔽外界的电磁干扰及降低端子模组的信号泄漏。
[0036]请参考图4及图5,所述屏蔽外壳5可以呈分体式设置。所述屏蔽外壳5包覆于绝缘本体I外,所述屏蔽外壳5形成一个供对接插头连接器(未图示)插入的插接口。所述舌板12、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1都位于所述插接口内。当插头连接器插入插接口时,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1与插头连接器内的导电端子(未图示)电性连接。所述屏蔽外壳5分为上屏蔽外壳51和下屏蔽外壳52。所述上屏蔽外壳51设有向内弯折的限位卡片511。所述限位卡片511位于限位凹槽1112中,且与卡持部413抵接,实现电性连接,进一步保证屏蔽效果。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屏蔽外壳51与下屏蔽外壳52可相对设置卡扣结构(未标示),以进一步保证上屏蔽外壳51和下屏蔽外壳52与绝缘本体I的稳定固持,同时所述卡扣结构可焊接于电路板200上,从而实现插座连接器100机械及电性连接于电路板200上。
[003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组合内的屏蔽内壳上设有与绝缘本体上的卡持壁配合的卡持部,通过二者的配合使得屏蔽内壳稳定固持于绝缘本体上,使得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组合具有稳定的防电磁干扰能力而使信号传输效率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组合降低了现有技术屏蔽内壳容易脱落而使插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组合防电磁干扰能力降低的风险。
[0038]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金属屏蔽片、部分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屏蔽内壳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屏蔽外壳,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体及自所述基体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呈两排设置,所述金属屏蔽片位于所述两排导电端子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内壳设有卡持部,所述绝缘本体基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持部配合的卡持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基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持壁相邻的限位凹槽,所述屏蔽外壳设有收容于所述限位凹槽并抵接所述卡持部的限位卡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内壳包括上屏蔽内壳及下屏蔽内壳,所述卡持部设于所述上屏蔽内壳及下屏蔽内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片与所述绝缘本体一体成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内壳还包括包覆部分舌板的包覆本体及包覆部分基体的抵接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两侧向后延伸的保护部,所述主体部与保护部围设形成收容区域。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延伸至绝缘本体舌板上下表面的接触部及位于所述收容区域内的焊接脚。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外壳包括相互卡持连接的上屏蔽外壳及下屏蔽外壳。9.一种插座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及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电性连接的电路板。
【文档编号】H01R12/71GK205609815SQ201620243653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8日
【发明人】李永全, 赵树强, 许晓晖
【申请人】安费诺(天津)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