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光效led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88135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光效led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光效LED,包括有芯片、基板、反射杯以及用于密封反射杯的环氧树脂层;所述芯片设于反射杯的底部;所述反射杯的底部与基板连接;所述反射杯设有多个用于使由芯片发出的光产生漫反射的凸棱;所述环氧树脂层的顶部设有荧光粉;所述芯片包括有Si衬底;所述Si衬底上依次设有缓冲层、未掺杂氮化镓层、n型氮化镓层、多量子层、p型铝镓氮层、p型氮化镓层以及接触层。由于反射杯设有多个使得光线产生漫反射的凸棱,使得在工作时,光线照射在反射杯上可以产生多次反射,而经过多次反射的光线射出后可以产生均匀的发光效果;通过将荧光粉设置在环氧树脂层的顶部,能够有效地提高了LED的散热性,增加了发光效率。
【专利说明】
一种高光效LED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光效LED。【背景技术】
[0002]LED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灯具之一,具有节能、寿命长等优点;现有的白光LED,大多数都是通过蓝光芯片穿透荧光粉来实现白光效果的;而这种LED的原理是先由蓝光芯片发出蓝光后,光线经过反射杯的反射后,进入荧光粉,蓝光穿透荧光粉后发出白光;而这种 LED存在发光不均匀的问题;同时,由于目前的结构上是将荧光粉均匀地设置在环氧树脂层上,由于荧光粉的散热性差,造成了 LED的工作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光效LED。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高光效LED,包括有芯片、基板、反射杯以及用于密封反射杯的环氧树脂层;所述芯片设于反射杯的底部;所述反射杯的底部与基板连接;
[0005]所述反射杯设有多个用于使由芯片发出的光产生漫反射的凸棱;
[0006]所述环氧树脂层的顶部设有荧光粉;
[0007]所述芯片包括有衬底;所述衬底上依次设有缓冲层、未掺杂氮化镓层、n型氮化镓层、多量子层、P型氮化铝镓层、P型氮化镓层以及接触层。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板包括有第一导热银胶、导热板以及第二导热银胶;所述导热板的一端通过第一导热银胶与反射杯连接;所述导热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热银胶连接。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ED封装结构还包括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通过第二导热银胶与导热板连接。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装置设有多个散热翅片;相邻两个散热翅片的间距相等。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板上设有高导热环。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板上设有散热孔。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所述凸棱的间距相等。
[00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触层连接有p电极、所述n型氮化镓层连接有n电极。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当芯片工作发出光线后,由于反射杯设有多个使得光线产生漫反射的凸棱,使得在工作时,光线照射在反射杯上可以产生多次反射,而经过多次反射的光线射出后可以产生均匀的发光效果;通过将荧光粉设置在环氧树脂层的顶部,能够有效地提高了 LED的散热性,从而增加了 LED的发光效率。【附图说明】
[0017]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芯片的结构示意图;[0〇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20]图1至图2附图标记说明:
[0021]1-芯片;11-Si衬底;12-缓冲层;13-未掺杂氮化镓层;14-n型氮化镓层;15-多量子层;16-p型铝镓氮层;17-p型氮化镓层;18-接触层;2-反射杯;21-凸棱;3-环氧树脂层;31-荧光粉;41-第一导热银胶;42-第二导热银胶;5-导热板;51-高导热环;52-散热孔;6-散热翅片;71-p电极;72-n电极。【具体实施方式】
[0022]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3]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光效LED,包括有芯片1、基板、反射杯2以及用于密封反射杯2的环氧树脂层3;所述芯片1设于反射杯2的底部;所述反射杯2的底部与基板连接;所述反射杯2设有多个用于使由芯片1发出的光产生漫反射的凸棱21;所述环氧树脂层3的顶部设有荧光粉31。所述芯片包括有Si衬底11;所述Si衬底11上依次设有缓冲层 12、未掺杂氮化镓层13、n型氮化镓层14、多量子层15、p型错镓氮层16、p型氮化镓层17以及接触层18。所述接触层18连接有p电极71、所述n型氮化镓层14连接有n电极72。具体地,基板用于固定反射杯2与芯片1的位置,当芯片1工作发出光线后,由于反射杯2的内壁上设有多个使得光线产生漫反射的凸棱21,使得在工作时,光线照射在反射杯2的内壁上可以产生多次反射,而经过多次反射的光线射出后可以产生均匀的发光效果;通过用环氧树脂层3将芯片1与反射杯2进行封装,能够保护LED内部结构,同时能够将反射杯2反射的光汇聚后出射; 相比于传统的将荧光粉31均匀地设置在环氧树脂层3上,由于荧光粉31的散热性差,造成了 LED的工作效率降低,本实施例通过将荧光粉31设置在环氧树脂层3的顶部,能够有效地提高了LED的散热性,从而增加了LED的发光效率;由于Si衬底11在使用的时候容易形成无定形的SixNy层,大大影响了LED的发光效率,故通过在Si衬底11上依次设有缓冲层12、未掺杂氮化镓层13、n型氮化镓层14、多量子层15、p型铝镓氮层16、p型氮化镓层17以及接触层18能够防止外延片形成SixNy层,对LED起到保护作用。[〇〇24]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光效LED,所述基板包括有第一导热银胶41、导热板5以及第二导热银胶42;所述导热板5的一端通过第一导热银胶41与反射杯2连接;所述导热板5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热银胶42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导热银胶41、导热板5以及第二导热银胶42能够增强芯片1的散热性能,提高了 LED的发光效率。
[0025]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光效LED,所述LED封装结构还包括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通过第二导热银胶42与导热板5连接。通过设置散热装置能够增强芯片1的散热性能, 提高了 LED的发光效率。
[0026]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光效LED,所述散热装置设有多个散热翅片6;相邻两个散热翅片6的间距相等。根据实验可得,通过等间距设置散热翅片6能够增强芯片1的散热性能,提高了 LED的发光效率。
[0027]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光效LED,所述导热板5上设有高导热环51。通过在导热板5 上设置高导热环51,能够提高导热板5的导热性,从而加快芯片1的散热,提高了LED的发光效率。
[0028]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光效LED,所述导热板5上设有散热孔52。通过在导热板5上设置散热孔52,能够提高导热板5的散热性,从而加快芯片1的散热,提高了 LED的发光效率。 [〇〇29]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光效LED,相邻两个所述凸棱21的间距相等。通过实验可得,通过等间距设置凸棱21,能够有利于光线产生漫反射,使得出射光更加均匀。
[0030]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高光效LED,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芯片(1)、基板、反射杯(2)以及用于密封反射杯 (2)的环氧树脂层(3);所述芯片(1)设于反射杯(2)的底部;所述反射杯(2)的底部与基板连 接;所述反射杯(2)设有多个用于使由芯片(1)发出的光产生漫反射的凸棱(21);所述环氧 树脂层(3)的顶部设有荧光粉(31);所述芯片(1)包括有Si衬底(11);所述Si衬底(11)上依次设有缓冲层(12)、未掺杂氮化 镓层(13)、n型氮化镓层(14)、多量子层(15)、p型铝镓氮层(16)、p型氮化镓层(17)以及接触 层(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光效LED,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有第一导热银胶 (41)、导热板(5)以及第二导热银胶(42);所述导热板(5)的一端通过第一导热银胶(41)与 反射杯(2)连接;所述导热板(5)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热银胶(4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光效LED,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 置通过第二导热银胶(42)与导热板(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光效LED,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设有多个散热翅 片(6 );相邻两个散热翅片(6 )的间距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光效LED,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5)上设有高导热环(51)〇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光效LED,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5)上设有散热孔(52)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光效LED,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凸棱(21)的间距相等。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光效LED,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层(18)连接有p电极 (71)、所述n型氮化镓层(14)连接有n电极(72)。
【文档编号】H01L33/60GK205680703SQ201620575065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3日 公开号201620575065.3, CN 201620575065, CN 205680703 U, CN 205680703U, CN-U-205680703, CN201620575065, CN201620575065.3, CN205680703 U, CN205680703U
【发明人】严其艳, 刘勇求, 谭汉洪, 王华荣
【申请人】广东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