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的安装在din导轨上的连接器的电路断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4109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改进的安装在din导轨上的连接器的电路断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电路断续器(interrupter),更具体一些,涉及用于将一断续器安装在一DIN导轨上的DIN导轨连接器。
现有技术外壳模制的电路断路器(breaker)和断续器(interrupter)在本技术中是以知的,其例子有美国专利No.4503408,1985年3月5日公布,授予Mrenna等人;美国专利5910760,1999年6月8日公布,授予Malingowski等人,上述专利的每一个都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在此处结合,作为参考。
在许多应用中,一电路断续器装在传统的DIN导轨上。为此目的,一DIN轨道连接器通常都连至断续器的底座的底部上。这种DIN导轨连接器通常包括一滑板,它可在一个后插板的导轨中滑动。在后插板中常常设置一稳定器,以有助于防止滑板在导轨中沿侧向倾翻。在滑板与后插板之间连有一弹簧,以沿与闭合的位置对应的方向偏压滑板,其中,滑板与后插板协作,与DIN导轨接合。使用一止挡机构来限制滑板沿前述方向移动。滑板可抵抗弹簧的拉力沿相反的方向被拔出,以便得到一打开位置,其中,提供一间隙,以在进行接合之前将连接器定位在DIN导轨上。
不幸的是,现有技术的DIN导轨连接器包括稳定器,它们要求将后插板材料成形、弯曲或做成曲线形,以便能进行设置。后插板材料的这种加工提高了该后插板的加工和制造费用。此外,现有技术的DIN导轨连接器包括止挡机构,该机构需要多个构件和附加的材料,以便能使用。此外,现有技术的DIN导轨连接器要求安装人员必须用于手握持滑板以抵抗弹簧拉力,以便在连接器正确地相对于DIN导轨定位时保持打开位置。
鉴于如上所述,如果现有的DIN导轨连接器有有效的稳定器,该稳定器可以容易而方便地在后插板中做出,而不需要成形、弯曲或作成曲线等工艺,则将是有利的。如果现有的DIN导轨连接器有有效的止挡机构,该机构采取较少的构件并且不需要附加的材料,也是有利的。如果现有的DIN导轨连接器不需要安装人员在整个安装过程中用于手握持滑板以处于打开位置,则更是有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电路断续器(interrupter),它满足所有上述要求。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用于电路断续器的DIN导轨连接器,它包括一包含两个导向构件和两个基本为平面的稳定翼片的后插板。后插板进一步包括第一弹簧安装区。一滑板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向构件和稳定翼片之间,并包括一第二弹簧安装区。一弹簧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弹簧安装区之间,以用于沿第一方向偏压滑板。
本发明的这一目的和其它目的及优点将联系附图阅读优送的实施例的下列说明而变得明白。


图1为实施本发明的外壳模制的电路断续器的正交图。
图2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底座,主盖和副盖的分解图。
图3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内部的立面侧视图。
图4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内部的正交图,没有底座和盖子。
图5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内部的正交图,包括操作机构。
图6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操作机构的局部切去的立面侧视图,触头与把手处于切断位置。
图7为操作机构的局部切去的立面侧视图,触头与把手处于接通位置。
图8为操作机构的局部切去的立面侧视图,触头与把手处于脱扣(跳闸)(Tripped)位置。
图9为操作机构在复位操作时的局部切去的立面侧视图。
图10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凸轮座的局部切去的立面侧视图。
图11为凸轮座的又一个局部切去的立面侧视图。
图12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横梁组件的正交图。
图13A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脱扣杆组件的正交图。
图13B为脱扣杆组件的另一正交图。
图13C为脱扣杆组件的另一正交图。
图13D为脱扣杆组件的另一正交图。
图13E为脱扣杆组件的另一正交图。
图14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一部分的局部切去的正交图,包括脱扣杆组件及其偏压弹簧。
图15为与图14相似的正交图,没有偏压弹簧。
图16为与图15相似的正交图,有偏压弹簧。
图17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锁闩的正交图。
图18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侧板组件的分解的正交图。
图19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内部的侧板组件、脱扣杆组件和横梁组件的正交图。
图20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脱扣杆组件和双用途脱扣致动器的局部切去的正交图。
图21A为双用途脱扣致动器的正交图。
图21B为双用途脱扣致动器的另一正交图。
图22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脱扣组件和双用途脱扣致动器的局部切去的正交图。
图23A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自动脱扣组件的正交图。
图23B为自动脱扣组件的另一正交图。
图24A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脱扣组件的安装结构的正交图。
图24B为安装结构的另一正交图。
图24C安装结构的另一正交图。
图24D安装结构的另一正交图。
图25A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辅助脱扣杠杆的正交图。
图25B为辅助脱扣杠杆的另一正交图。
图26为连至图24A的安装结构上的图25A的辅助脱扣杠杆的正交图。
图27A为与图26相似的正交图,辅助脱扣杠杆倾翻。
图27B为示出脱扣组件的正交图,辅助脱扣杠杆倾翻。
图28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底座中的槽的局部切去的正交图。
图29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主盖的正交图,示出断开区。
图30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主盖和底座的正交图。
图31为图29的断开区的局部切去的正交图。
图32为切去的断开区的局部切去的正交图。
图33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底座和主盖的立面侧视图,示出折断后的断开区。
图34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底座的内部的正交图。
图35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断开区的正交图。
图36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底座的下侧的正交图。
图37为沿图36的37-37线的剖视图,示出底座中的切口。
图38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内部正交图,示出图35的断开区的定位。
图39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锁紧板的正交图。
图40为与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底座相连的锁紧板和主盖的局部切去的正交图。
图41为与图40相似的局部切去的正交图。
图42为沿图36的42-42线的剖视图,示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支承构件。
图43A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主盖中的一个孔与凹座区的局部切去的正交图。
图43B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保持装置的正交图。
图43C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副盖安装螺钉的立面侧视图。
图44A为沿图43A的44-44线的局部切去的剖视图,示出了相对于主盖的孔与凹座的安装螺钉和保持装置。
图44B与图44A相似的局部切去的剖视图。
图45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底座和主盖,连同一螺钉保持板的分解的正交图。
图46为螺钉保持板的正交图。
图47为定位在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主盖的凹座区中的螺钉保持板的局部切去的正交图。
图48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安装螺钉的立面侧视图。
图49为沿图45的49-49线的局部切去的剖视图,示出了图1电路断续器的螺钉保持板和安装螺钉。
图50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主盖的凹座区的剖视图。
图51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底座、主盖和接线端外罩的分解的正交图。
图52为接线端外罩的正交图。
图53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接线端外罩、底座、主盖和副盖的局部分解的正交图。
图54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与接线端外罩相连的接线端外罩盖、底座、主盖和副盖的局部分解的正交图。
图55A为接线端外罩盖的正交图。
图55B示出接线端外罩盖的又一正交图。
图56为接线端外罩盖、接线端外罩、底座、主盖和副盖处于整个装配状态的正交图。
图57为沿图56的57-57线的局部切去的剖视图,示出电线密封结构。
图58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正交图,其上连有一DIN导轨连接器。
图59为DIN导轨连接器的正交图。
图60为DIN导轨连接器的后插板的正交图。
图61为DIN导轨连接器的滑板的正交图。
图62为沿图59的62-62线的局部切去的剖视图,示出一止挡机构。
图63为处于锁住-打开状态的DIN导轨连接器的正交图。
图64为图1的电路断续器的底座和主盖的分解的正交图,侧板定位在底座中。
现在特别参看图1和2,示出了一外壳模制的电路断续器(interrupter)的或断路器10。电路断路器10包括一与主盖14机械地互连的底座12。放置在主盖14顶上的是一辅助盖或副盖16。取下副盖16时使电流断路器的某些内部便于维修等,而不需要拆开整个电路断路器。底座12包括外侧板18和19,以及内相(位)壁20、21和22。在主盖14上设置孔或开口23A,以用于接纳进入底座12中的相应的孔或开口23B中以将主盖14紧固在底座12上的螺钉或其它固定装置。在副盖16中设置孔或开口24A,以用于接纳进入主盖16中的相应的孔或开口24B中以将副盖16紧固在主盖14上的螺钉或其它固定装置。副盖16上的孔27A和主盖14上相应的孔27B是用于固定将在下面描述的外部附件的。孔28也用于固定将在下面描述的外部附件(只固定在副盖16上)。馈通副盖16、主盖14进入底座12(其一侧示出孔25)的孔25提供电路断路器10的电接线端区的出入口。馈通副盖16的孔26A对应于馈通主盖14和底座12的孔26,并且是为了将整个电路断路器组件安装在墙上,或安装在DIN导轨后插板或载荷中心(load center)或类似物上面设置的。副盖16的表面29和30用于在电路断路器10上放置标签。主盖14包括空腔31、32和33,以用于放置电路断路器10的内部附件。副盖16包括一副盖把手开口36。主盖14包括主盖把手开口38。一把手40(图1)穿过开口36和38伸出,并按传统方式用于用手工打开和闭合电路断路器10的触头,并在断路器处于脱扣(跳闸)状态时复位电路断路器10。把手40也可以设有表示电路断路器10的状态的标记,由此,把手40的位置对应于在把手开口36附近副盖16上的符号(未示出),该符号清楚地表明,电流断路器10是接通(触点闭合)、切断(触点打开)或脱扣(跳闸)(触点由于例如过载电流状况而打开)。副盖16和主盖14分别包括一矩形开口42和44,一用于按钮脱扣(跳闸)致动器的按钮的顶部46(图1)通过该开口伸出。还示出底座12中的负载导线开口48,它们屏蔽和保护负载接线端50。虽然电路断路器10是作为四相电路断路器来描述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四相操作。
现在参看图3,它局部切去地和局部用点划线示出一电路断路器10的立面侧视纵向段,该段有一负接线端50和一线路将线端52。图中示出一等离子弧加速室54,它包括一齿槽电机组件56、灭弧器组件58。还示出了一个接触组件60,一个操作机构62和一个脱扣(跳闸)机构64。尽管在附图3中不可见,电路断路器10的每相有其自己的负载接线端50和线路端52,离子弧加速室54,齿槽电机组件56、灭弧器组件58,和触头组件60,这将在下面示出并说明。为了简单起见,此外只引用了这组元件的一个及其组成。
再次参看图3并且现在还参看图4,图4示出没有底座12和盖子14和16的电路断路器10的内部工作区的立面侧视图,每个齿槽电机组件56是作为包括单独的上齿槽电机组件56A和单独的下齿槽电机组件56B示出的。上齿槽电机组件56A包括一上齿槽电机组件箱66,其中并排叠置U字形上齿槽电机组件板68。同样,下齿槽电机组件56B包括一下齿槽电机组件箱70,其中并排叠置下齿槽电机组件板72。板68和72都由磁性材料组成。
每个灭弧器组件58包括一灭弧沟74,其中放置互相隔开的、大体平行的、或一角度错开的灭弧沟隔板76和一上弧流道76A,如同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所了解的即样,灭弧器组件58的功能为接纳并消除在电路断路器触头分开时产生的电弧。
现在参看图5,它示出电路断路器10的内部的正交图。每个触头组件60(图3)作为包括一在其上支承一移动触头80的移动触头臂78和一在其上支承一固定触头84的固定触头臂82示出。每个固定触头臂82与一线路接线端52电连接,而且,虽然未示出,每个移动触头臂与一负载接线端50电连接。还示出一横梁组件86,它横过电路断路器10的宽度并且可旋转地放置在底座12(未示出)的内部上,操作机构62的按下面要详细描述的方式的致动使横梁组件86和移动触头臂76转入至一将移动触头80放入与固定触头84电连通的位置,或使横梁组件和移动触头臂转出至一将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脱离电连通的位置。横梁组件86包括一用于每个移动触头臂78的移动触头凸轮座88,在每个座88中放置一摆动销90,在其上可旋转地放置一移动触头臂78。在正常情况下,在横梁组件86通过操作机构62的作用而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移动触头臂78将与横梁组件86(和座88)的旋转一致。不过,应当指出,每个移动触头臂78是独立于横梁组件86的旋转而自由旋转的(在限度内)。特别是,在某些动态的电磁状态,每个移动触头臂78可在大的磁力的影响下绕摆动销90向上旋转。还称之为“吹开(blow-open)”作业,并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说明。
继续参看图5并再次参看图3,后者示出了操作机构62,操作机构62在结构上与功能上与1999年6月8日公布,授予Malingowski等人的标题为“Circuit Breaker with Double Rate Spring”的美国专利5910760和1999年8月公布的标题为“Circuit Interrupter with a TripMechanism Having Improved Spring Biasing”的美国专利申请系列No.、Eaton Docket No.99-PDC-279所示并描述的相似,这两个专利的公开内容均在此处予以结合,作为参考。操作机构62包括一把手臂或把手组件92(与把手40相连)、一成形板或摇板94,一上肘节杆96、一互连的下肘节杆98和一将上肘节杆96和摇板94相互连接的上肘节摆动销100。下肘节杆98通过中间肘节杆摆动销102与上肘节杆96可摆动地互连,并且通过摆动销90和横梁组件86相连。设置一摇板摆动销104,该销沿横向并可旋转地设置在平行的、互相隔开的操作机构支承构件或滑板106之间。摇板94可经由摆动销104自由旋转(在限度内)。还设置一把手组件滚子108,该滚子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把手组件92中并由其支承,以致在电路断路器10如下所述进行“复位”操作时,与摇板94的背部区110弧形部分机械接触(滚靠)。在侧板106之间沿横向布置一主挡杆112,该挡杆对摇板94的逆时针运动提供一限制。
现在参看图6,它示出了电路断路器10的特别与操作机构62有关的那部分的立面图,电流断路器10处于切断位置。触头80和84按脱开或打开位置示出。一中间锁闩114在其锁住位置示出,其中,锁闩紧靠在摇板94的锁闩切口区118的下部116上。如同在美国专利No.4523408中所示的那样,在把手组件92的顶部与中间肘节摆动销102之间设置一对并排对齐的压缩弹簧120(图5)。弹簧120的张力有一种将摇板94的下部压靠在中间锁闩114上的倾向。在图6所示的打开位置,尽管有弹簧张力,锁闩114仍然被防止与摇板94脱开,因为它的另一端是由脱扣机构64的可旋转的脱扣杆组件122固定就位的。如同要在下面更详细地说明的那样,脱扣杆组件122是用弹簧沿逆时针的旋转方向朝着中间锁闩114偏压的。除去下面要说的脱扣位置外,这是电路断路器10在所有位置得到的标准锁闩布置。
现在参看图7,它示出了电路断路器10处于接通位置时的操作机构62。在此位置,触头80与84是闭合的(彼此接触),由此,电流可从负载接线端50流至线路接线端52,为了得到接通位置,把手40以及因而是固定地安装的把手组件92沿逆时针方向(向左)旋转,从而使中间肘节杆摆动销102受到固定在其上以及固定在把手组件92的顶部的张紧弹簧120(图5)的影响。弹簧120的影响使上肘节杆96和下肘节杆98位于如图7所示的位置,这使得产生与横梁组件86在摆动点90的摆动互连以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横梁组件86。横梁组件86的这一旋转使移动触头臂78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并最终将移动触头80推入一与固定触头84用压力相靠的位置,还应当指出,在受到脱扣机构64的影响时,摇板94仍然保持被中间锁闩114锁住。
现在参看图8,它示出了电路断路器10处于脱扣位置时的操作机构62。脱扣位置(除去如下所述的进行手动的脱扣操作)涉及电路断路器10的自动打开,该自动打开是由脱扣机构64的由热或磁诱发的、对在负载导线50线路导线52之间流过的电流的大小的反应引起的。脱扣机构64的操作在下面详细描述。此处由于环境的原因如负载电流在其大小超过预定的阈值时,将使脱扣机构64顺时针转动脱扣杆组件122(克服沿相反方向偏压组件122的弹簧力)并离开中间锁闩114。锁闩114的这种松开就松开摇板94(该板在锁闩切口区118下部保持就位)并使之能在张紧弹簧120(图5)的影响下逆时针方向旋转,该弹簧在把手组件92和中间肘节杆摆动销102之间相互作用。所得到的肘节布置的瓦解使摆动销90顺时针并向上旋转,从而使横梁组件86同样转动。横梁组件86的旋转使移动触头臂78顺时针旋转,造成触头80和84分开。动作的上述顺序导致把手40被放置在一处于其切断位置(如图6所示)和接通位置(如图7所示)之间的中间位置。一旦处于脱扣位置,电路断路器10不能再次到达接通位置(触头80与84闭合),直至它经由一复位操作第一次“复位”,这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现在参看图9,操作机构62按电路断路器10处于复位操作示出。它在触头80和84保持打开时发生,并且如上面有关图8所述,在脱扣操作发生以后,通过把手40的强迫移至右边(或沿顺时针方向)来示例。当把手40这样移动时,把手组件92相应地移动,使把手组件滚子108与摇板94的背部区110接触。这种接触迫使摇板94绕摇板摆动销104顺时针旋转,并抵抗位于把手组件92的顶部与中间肘节杆摆动销102之间的弹簧120的张力(图5),直至锁闩切口区118的上部124靠在中间锁闩114的上臂或端部上。这种倚靠迫使中间锁闩114旋转至左边(或沿逆时针方向),以使其底部转至一与脱扣杆组件122互锁的位置,其方式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以后,当靠在把手40上的力松开时,把手40沿一小的角度增量转至左边,使锁闩切口区118的下部116被迫地靠在现在已经以其下端靠在脱扣杆组件122上的中间锁闩114上。以后,电路断路器10就处于图6所示的切断位置,而把手40以后就可逆时针(向左)朝图7所示的接通位置移动(锁闩结构不受干扰),直至触头80和84处于彼此强制电接触的位置。不过,如果过载电流状况仍然存在,则上面关于图8所示并描述的这种脱扣操作将再次发生,造成触头80和84再次打开。
再次参看图3、4和5,上齿槽电机组件56A和下齿槽电机组件56B在结构上与功能上与在1999年6月8日公布的,授予Malingowski等人的美国专利5910760中所描述的相似,而其板68和72则在触头80和84的附近形成一基本闭合的电磁路径。在触头打开操作开始时,电流继续在移动触头臂78中流动并在触头80和84之间产生一电弧。此电流诱发一磁场,成为分别由上齿槽电机组件56A和下齿槽电机组件56B的上板68和下板72提供的闭合磁回路。此磁场与电流以这样的方式彼此发生电磁作用,以致加速了移动触头臂78沿打开方向的运动,由此,触头80和84更快地分开。在电弧中流动的电流的量值越大,则相互的磁力作用越强,触头80和84分开地越快。对于非常大的电流(过载电流状况),上述过程提供了所述的吹开操作,其中,移动触头臂78被迫绕摆动销90向上旋转,并将触头80和84分开,这种旋转是与横梁组件86无关的。此吹开操作在1974年6月4日公布的,授予Spoelman的美国专利No.3815059中所示并作了说明,并且在此处结合以作为参考,它提供比上面联系图8所述的通常由于脱扣机构64所产生的脱扣操作快的触头80和84的分开。
现在参看图10、11和12,图10中所示的是操作机构62的一部分的侧视图,该机构包括横梁组件86的凸轮座88中的一个。凸轮座88包括一设置在其中的凸轮从动件126,一压缩弹簧128连接在凸轮从动件126和座88的底部88A之间。座88的形状做成允许凸轮从动件126抵抗弹簧128垂直运动。在凸轮座88的外侧一体地形成一挡板130(还可参看图12),它从座88的底部88A伸出并面向触头80和84的方向。
在如上所述的吹开操作时,移动触头臂78如图11所示绕摆动销90顺时针旋转。在此移动中,触头臂78的底部78A同样旋转,使它靠在凸轮从动件126的顶部并将从动件126向下推,从而压缩弹簧128。凸轮座88的侧面上的开口88B(图10)使触头臂78的底部78A可以进行这一旋转运动(对它提供间隙)。开口88B的尺寸最好限制为仅仅是为了实现此运动所必需的,所得到的尺寸确定了挡板130从座88的底部88A向上伸出有多远。凸轮从动件126被向下推,直至它如图11所示差不多与挡板130的顶部130A等高。挡板130的定位于是就基本而有效地保护弹簧128和凸轮从动件126,使其不受常常在这样的吹开操作中形成并从触头80和84的方向流向挡板130的热气和碎片的影响。以后,当横梁组件86在后继的“正常”的、由脱扣机构64产生的脱扣操作中顺时针旋转时,凸轮座88的底部88A与挡板130合作,由此,此保护得以继续。除去提供这种保护以外,挡板130有利地增强了凸轮座88的结构。在图12中最清楚地看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挡板130包括顶部的130B和底部的长形开口130C,该开口仅仅是为了有利于凸轮座88的模制。
现在参看图13A、13B、13C、13D和13E,它们示出了脱扣机构64的脱扣杆组件122。该组件122包括一脱扣杆或脱扣轴140,在其上连有热力脱扣杆或热脱扣叶片142、磁力脱扣杆或磁力脱扣叶片144、一多用途脱扣构件146和辅助脱扣杠杆148A和148B,它们的每一个的功能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磁力脱扣杆144的形状做成带坡度的,并且与脱扣轴140一体地模制。由于下面要讨论的原因,如同在图13E中最清楚地看到的那样,多用途脱扣构件146包括一按钮脱扣式致动突起或致动区146A、一互锁脱扣致动突起或致动区146B和一脱扣接口表面或接口区146C。如同在图13A中最清楚地看到的那样,脱扣杆组件122还包括一具有突起或升高区152和一具有表面154A的切口区或下降区154的中间锁闩界面150。连在脱扣轴140上的还有一接触区156,它包括一在其下侧形成的凹穴156A(图13D)。
现在参看图14、15和16,图14中所示的是底座12的一部分,其中插有电路断路器10的内部部件的一部分。可旋转地布置在底座12的外侧壁18和19之间(图2)的脱扣杆组件122在侧板106的部分200和底座12的内相壁20、21和22的边缘之间延伸并被垂直地夹持(为了简单起见,只示出一个相壁20,因而只有一个边缘202)。如同在图15和16中最清楚地看到的那样,其中,为了便于说明,一部分脱扣杆组件122已经被切去,在内壁20的边缘202上形成一凹穴204,在凹穴中座靠压缩弹簧206的一端。弹簧206的另一端表示与脱扣杆组件122的接触区156(为了便于说明,部分地切去)接触,它座落在凹穴156A(图13D)中。弹簧206在如此定位以后,就在脱扣杆组件122上提供一逆时针的和一致的旋转偏压力,其目的将在下面描述。壁20的边缘202定位成离开脱扣杆组件122的接触区156足够远,以便边缘202不致在如下所述的脱扣操作中妨碍组件122的顺时针旋转(抵抗由弹簧206提供的偏压力)。如同在图15中最清楚地看出的那样,凹穴204有一形成敞开端的侧面的长的开口208,使边缘202与凹穴204能易于模制。开口208有一小于弹簧206的直径的宽度W1,以使弹簧206不会从侧面从凹穴204中出来。
弹簧206易于在安装脱扣杆组件122之前通过垂直滑入凹穴204中而被装配在电路断路器10中。这样就提供了一个“视线”装配,它有利地使装配人员容易看到,是否弹簧206已经正确定位。弹簧206在基本定位在内相壁20中以后,就不会占据宝贵的内部空间,并且不会直接曝露在可能在电路断路器10中产生热气中。这种气体将在内相壁20与底座12的侧壁之间沿箭头“A”的方向流动(图16),采用这种运动方向,就使气体基本从旁边流过而不进入弹簧206。由于弹簧206为压缩弹簧,故它容易制造,导致有较精确地保持的公差,从而有较一致的弹簧力。
现在参看图17,它示出了中间锁闩114。锁闩114包括一具有端部212的主构件210,该端部彼此相向地弯曲并且在其中做有孔或者开口。一上锁闩部分216和一下锁闩部分218从主构件210伸出,锁闩部分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沿直线方向彼此错开。下锁闩部分218包括一具有一底面220A的突出区220和一切口区222。
还参看图18和19,在图18中示出中间锁闩114,它沿横向布置在侧板106之间。锁闩114的孔或开口214与侧板106中的相应的圆形突起或凹口224相配,提供一用于锁闩114的摆动的摆动区。侧板106中的突起或凹口226提供一用于限制锁闩114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止挡,这种旋转在下面要描述的脱扣操作中发生。
图19联系电路断路器10的内部工作(部件)的一部分示出脱扣杆组件122,图中特别包括了图18中所示的部分。如上所述,脱扣杆组件沿横向并可旋转地放置在底座12的外侧板18和19之间,并且沿逆时针方向被弹簧206可旋转的偏压(图14)。图19示出可在除去脱扣位置以外的所有位置得到的锁闩布置。锁闩114的下锁闩部分218在示出时是用脱扣杆组件122的中间脱扣界面150固定就位的(为了易于表示,脱扣杆组件122的一部分被部分地切去)。特别是,锁闩114的切口区222在示出时是与界面150的突起152相配的,锁闩114的突出区220的底面220A与界面150的表面154A处于相靠的接合关系。锁闩114的上锁闩区216在示出时紧靠在摇板94的锁闩切口区118的下部116上。由于锁闩114通过下锁闩部分218的与中间锁闩界面150的接合而被防止逆时针旋转,上锁闩部分216与摇板94的相靠防止了摇板94的逆时针旋转,尽管摇板沿该方向受到弹簧张力(见上述)。不过,在如下所述的脱扣操作中,脱扣杆组件122顺时针旋转(克服由弹簧206提供的弹簧压力),使中间锁闩界面150的表面154A旋转,脱离它的与中间锁闩114的突出区220相靠的接合关系。这种脱开使摇板94受到的弹簧力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锁闩114,从而中断上锁闩部分216与摇板94之间的紧密相靠,并松开摇板,使之能被前述弹簧逆时针转动,直至操作机构62处于上述联系图8所描述的脱扣位置。
有几种类型的能使脱扣杆组件12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松开摇板94的脱扣操作。一种类型是手工脱扣操作,其功能是于图20中。图20示出电路断路器10在底座12中的内部工作部件的一部分,底座已经部分地被切去,以提供更好的可视性。图中示出脱扣杆组件122和其双用途脱扣构件146。沿着底座12的外侧壁18,有一脱扣机构64的一体模制的双用途脱扣致动器230,其定位要使之能向上或向下移动。
现在还参看图21A和21B,双用途脱扣致动器230由其有肩部234的曲线形的杆状构件232组成,该肩部界定按钮46的一个顶部。与杆状构件232相连的是一具有一第一侧236A和一第二侧236B的体部构件236。体部构件236在其底部包括一倒圆的部分238。体部构件236还有一第一翼片构件或按钮脱扣构件240,和一第二翼片构件或副盖互锁构件242。双用途脱扣致动器230的上述构型可以有利地模制,而不需要复杂的模制工艺例如旁路模制(bypass-molding)或侧拉模制(side pull molding).
当双用途脱扣致动器230被装配在电路断路器10中(如图20所示)时,压缩弹簧244的一端与倒圆的部分238接触,并在致动器230与底座12的一个边缘246之间延伸。这样,弹簧244就在致动器230上提供一向上的偏压力。按钮46经过副盖16(图1和2)的矩形开口42伸出,以其肩部234向上靠在盖16的底面上,以便限制致动器230垂直向上移动。如图20所示,双用途脱扣致动器230要如此定位,以使体部构件236的第一侧236A与脱扣杆组件122的多用途脱扣构件146相邻,而第二侧236B则与底座12的外侧壁18相邻。在此位置,按钮脱扣构件240刚好位于多用途脱扣构件146的按钮脱扣致动器突起146A的上方。
当往下压按钮46时,所得到的致动器230的运动使按钮脱扣构件240与按钮脱扣致动突起146接触,并使其向下移动,从而使脱扣杆组件122沿顺时针方向(例如在图6中看去)旋转。如上所述,组件122的这一旋转松开摇板94并造成图8所示的脱扣位置。当在按钮25的顶部25A上的力不再作用时,弹簧244使双用途脱扣致动器230回到其初始位置。
除去上述用手的(或按钮脱扣)脱扣操作外,双用途脱扣致动器230还提供一副盖互锁脱扣操作,其作用示于图22中。图20示出电路断路器10的一部分,底座12已经部分切去,以提供更好的视线。致动器230与多用途脱扣构件146定位成这样的关系,以使副盖互锁构件刚好位于多用途脱扣构件146的互锁脱扣致动区146B的下方。如果取下副盖16,致动器230的肩部234在压缩弹簧244(为了简单起见,在图22中未示出)的影响下,向上没有东西可以贴靠。这样就使致动器230向上移动,使副盖互锁构件246与互锁脱扣致动区146B接触并使其向上移动,从而在图22中看去,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脱扣杆组件122(或例如在图6中看去,沿顺时针方向)。如上所述,组件122的这一旋转松开摇板94并形成图8所示的脱扣位置。
电路断路器10包括自动的热力脱扣和磁力脱扣操作,它们同样可使脱扣杆组件12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从而松开摇板94。用于提供这种附加的脱扣操作的结构可在图7中看出,该图示出了处于其接通(非脱扣)位置的电路断路器10,锁闩114紧靠在摇板94的锁闩切口区118的下部116上,而锁闩114则被脱扣杆组件122的中间锁闩界面150(图13A)保持就位。还示出脱扣机构64的自动脱扣组件250,它定位在脱扣杆组件122的贴近处。对电路断路器10的每个相设置一个自动脱扣组件250,每个组件250都与脱扣杆组件122的一个热力脱扣杆142和一个磁力脱扣杆144接合,这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现在还参看图23A和23B,它们用分离图示出一自动脱扣组件250及其各个部件。自动脱扣组件250及其部件的结构和操作的详细描述已在美国专利申请系列No.,Eaton Docket No.99PDC-279中公开,该专利于1999年8月申请,题为”Circuit Interrupter With a Trip MechanismHaving Improved Spring Biasing”,其全部公开内容在此处予以结合,以作为参考。简单地说,组件250包括一磁轭252,一双金属片254,一磁舌或衔铁256和一负载接线端50,该衔铁有一用弹簧257与磁轭分开的底部256A.负载接线端50包括一基本为平面形的部分258,从其上按大致垂直的方式伸出一底部连接器部分260,以用于用一装置如一自夹持肩环与一外导线连接.连接器部分260包括一切口261,其理由将在下面讨论。
当如图7所示用在电路断路器10中以后,就操作自动脱扣组件250,使脱扣组件122顺时针旋转,从而松开摇板94,每逢在接通位置存在经过与自动脱扣组件250有关的相的超载电流条件时,就导致上面联系图8所述的脱扣位置。在如图7所示的接通位置,电流(沿着下面的方向或相反方向)从负载接线端50,经过双金属片254,从双金属片254至可动触头臂78,经过焊接在其间的导线芯262(在图3中示出),经过闭合的触头80和84,并从固定触头臂82至线路接线端52流动。自动脱扣组件250对流经它的非所希望的高的电流起反应,同时提供热力脱扣操作和磁力脱扣操作。
自动脱扣组件250的热力脱扣操作可归因于双金属片254对在其中流动的电流的反应。双金属片254的温度与电流的量值成正比。当电流的量值加大时,在双金属片254中产生的热有使底部254A朝左面(在图7中看去)挠曲(弯曲)的倾向。当存在非超载电流时,此挠曲为最小。不过,在超过预定的电流水平时,双金属片254的温度将超过阈值温度,由此,双金属片254的挠曲使底部254A与脱扣杆组件122的热力脱扣杆或构件142接触。此接触迫使组件12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松开摇板94,它导致进入脱扣位置。造成此热力脱扣操作的预定电流水平(超载电流)可按传统方式通过改变双金属片254的尺寸和/或形状来进行。此外,调节可通过有选择地拧穿过底部254A的开口的螺钉264(图23B)来调节,以使螺钉突出一定程度穿过另一侧(朝热力脱扣构件142)。这样突出的螺钉264就定位成在双金属片254挠曲时更容易与热力脱扣杆142接触(从而旋转组件122),从而有选择地减少引起热力脱扣操作所必需的挠曲量。
自动脱扣组件250还提供一磁力脱扣操作。当电流流经双金属片254时,在磁轭252中产生一磁场,磁场的强度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此磁场产生一吸力,该吸力有将磁舌256的底部256A朝磁轭252拉的趋向(抵抗弹簧257的力)。当存在非超载电流的条件时,由弹簧257提供的弹簧张力防止舌256有任何大的旋转。不过,在超过预定的电流水平时,就产生一阈值水平磁场,它克服弹簧力,压缩弹簧257,并使舌256的底部256A被迫地逆时针朝轭252旋转。在此旋转中,舌256的底部256A与磁力脱扣叶片或构件144中的一个接触,该构件如图7所示,部分地定位在舌256与轭252之间。此接触使磁力脱扣构件144移至右面,从而迫使脱扣杆组件12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这导致如上联系图8详细描述的脱扣位置。同采用热力脱扣操作一样,造成此磁力脱扣操作的预定电流水平可以调节。调节可通过使用不同尺寸或张力的弹簧257来完成,该弹簧连接在舌256的底部256A和负载接线端50之间。
电路断路器10包括提供辅助脱扣操作的能力,该操作同样可使脱扣杆组件12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松开摇板94。现在再次大致地参看图2,主盖14包括空腔32和33,其中可插入用于电路断路器10的内部附件,这种传统的内部附件的例子包括一欠电压松开装置(UVR)和一闭锁脱扣(shut trip)。每个空腔32和33包括一向右的开口(未示出),该开口提供进入底座12的出入口并面向脱扣机构64。特别是,空腔32中的开口对辅助脱扣杠杆148A提供致动接近口,而空腔33中的开口则对辅助脱扣杠杆148B提供致动接近口(见图13A)。当一合适的例如位于空腔33中的辅助装置按传统方式操作,由此确定应当启动电路断路器10的脱扣操作时,则一柱塞或类似物从该装置中出来,并经过空腔33中的朝右的开口伸出,而且与辅助脱扣杠杆148B的接触表面160接触。这种接触使脱扣杠杆148B移至右面,从而造成脱扣杆组件122的顺时针旋转(在图7中看去),这就导致上面联系图8所详细描述的脱扣(跳闸)位置。
电路断路器10的内部部件如自动脱扣组件250或主盖14的一部分,可能在任何类型的脱扣操作中(按钮脱扣、热力脱扣、磁力脱扣等)在脱扣杆组件122顺时针旋转时阻碍辅助脱扣杠杆的顶部的旋转运动。这在具有内部空间约束的电路断路器中特别如此。这种阻碍可阻止杠杆148继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本发明的电路断路器可按下面要描述的方式保证脱扣杠杆组件122在脱扣操作中继续充分地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尽管有辅助脱扣杠杆148的这种阻碍。
再次参看图13A,脱扣杆组件包括一体地模制的安装装置或结构166,它们将辅助脱扣杠杆148A和148B连至脱扣杆组件122上。现在还参看图24A,24B,24C,24D,安装结构166的每个都包括一向后的壁形构件168,它与一第一前支承结构170和一第二前支承结构172隔开一段距离。在壁形构件168和支承结构170与172的每一个之间,为一垂直地凹入的连接壁171。在支承结构170和172之间和连接壁171之间都存在凹穴或切口区169。在支承结构170和172的顶部分别划出突起部分或止挡构件174和176。突起部分176在其内角上包括一切口区或倒角区177。壁形构件168的顶端包括一面向内的切口区或倒角区178。在前支承结构172的底部附近有一切口区或倒角区180,它导至一倚靠表面182。在第一前支承结构170的下方,有另一切口区或倒角区184和一倚靠表面185。与倚靠表面182相邻的是一个间隙区或切口区186,它包括一表面187和一切口188。安装结构166的上述构形可以有利地模制在脱扣杆组件122中,而不需要复杂的模制工艺例如旁路模制或侧拉模制。
现在参看图25A和25B,所示为一辅助脱扣杠杆148。辅助脱扣杠杆148(如前所述)包括一具有接触表面160的主体部分189。杠杆148有切口区在190和191,它们形成一颈部192并划出一头部194。头部194包括臂195A和195B,它们与颈部192联合,形成一倒T字形。臂195A有一后倚靠表面193A,而臂195B则有一前倚靠表面193B。与颈部192的顶部相邻的是切口区或倒角区196A和196B。在倒角区196A和196B的贴近处,主体部分189在其相反侧包括倚靠表面197A和197B。在主体部分189的一侧有一切口198,用作其它内部部件的间隙。
辅助脱扣杠杆148A和148B插入安装结构166中,以便与脱扣杆组件122相连。现在还参看图26,插入过程从脱扣杠杆148的切口区191插入固定构件166的凹穴169中开始,直至颈部192定位在凹穴169中,并且直至壁196B的边缘197与结构166的表面187接触。以后就将脱扣杠杆148逆时针(在向下朝凹穴169看去时)旋转,直至臂195A和195B分别座落在倚靠表面182和切口188的附近,此时,脱扣杠杆148的倒角区196A和196B座落在连接壁171的顶上。其结果示于图26中。用于杠杆148的旋转运动的机械间隙是分别通过杠杆148的倒角区196A和196B与安装结构166的倒角区177和178的配合作用而提供的。此外,倒角区180对臂195A提供旋转至应有位置上的间隙,而倒角区184连同切口区186则对臂195B提供旋转至应有位置上的间隙。辅助脱扣杠杆148的前述定位对杠杆148提供一比较可靠的与安装结构166的接合,并按下面要描述的方式在其中提供受限制的摆动。
辅助脱扣杠杆148安装结构166上的固定可使杠杆148移动至右面(当在图7中看去时),从而在通过上述辅助装置中的一个启动辅助脱扣操作时使脱扣杆组件122顺时针旋转。当接触表面160开始被这种辅助装置移动时,脱扣杠杆148被定位,因此,臂195B的倚靠表面193B基本与安装结构166的倚靠表面185接触。此外,脱扣杠杆148的倚靠表面197B基本与安装装置166的壁形结构168接触。这些部分的接触使脱扣杠杆148的运动直接转换成脱扣杆组件122的运动。
现在参看图27A和27B。为了考虑到辅助脱扣杠杆的前述阻碍,但是仍能使脱扣杆组件122继续充分地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脱扣杠杆48在安装结构166上的固定使其在其间有有限制的摆动。如果发生阻碍,安装结构166的倚靠表面185从臂195B的倚靠表面193B摆开,而安装结构166的壁形构件168则从脱扣杠杆148的倚靠表面197B摆开。安装结构166(以及因而脱扣杆组件122)于是就摆动,直至其倚靠表面182基本与臂195A的倚靠表面193A接触,并且安装结构166的止动元件174和176基本上和脱扣杠杆148的倚靠表面197A接触,见图27A。脱扣元件148和安装装置166的尺寸要如此选择,以便前述摆动范围转换成脱扣杆组件122的充分顺时针附加旋转运动,而不管脱扣元件148的阻碍。为了说明起见,图27B示出了当由于阻碍(未示出阻碍)而产生关于两个互相连接的完全(枢)摆动时,安装装置166与辅助脱扣构件148A与148B的相互连接。
除去与可能定位在主盖14的空腔32和33中的内附件有关的辅助脱扣操作外,电路断路器10还具有方便地提供与外部辅助装置有关的脱扣操作能力。这种外部辅助装置的例子为一剩余电流装置(RCD),它通常采用一螺旋管,以便从外面监控流经电路断续器的电流并确定是否存在漏电,电路断路器10使这种辅助装置产生脱扣杆组件122的旋转,并从而产生脱扣操作。
现在参看图28-33,在图28中示出的是底座12的外侧壁18的一部分和定位在底座12中的脱扣杆组件122的一部分。侧壁18包括一下凹部分270,其中形成一具有后边缘272A的槽或下降部分272。下降部分272紧靠多用途脱扣构件146,并特别是其脱扣界面区146C的位置。在图29中示出包括一突出区274的主盖14,在突出区中形成一开口或切口276,它限定出一断开区278。当主盖14如图30所示装配在底部12的顶上时,突出区274与下凹部分270相配,断开区278从而定位在下降部分272上方。在下降部分272的底部与断开区278的底部之间保留一个开口280。
图31示出,主盖14在断开区278和其切口276附近的下侧视图。如图所示,断开区178在隆起表面282的上面形成,该隆起表面又在主盖14的内表面284上形成。同样在隆起表面282的上面形成一具有后部286A的弯曲的壁形部分286,该壁形部分部分地限定出切口276。
当希望将外部辅助装置如RCD连至一装配好的电路断路器10上,以提供一附加的脱扣操作时,可将像螺丝刀这样的工具插入开口280中(图30)。该工具以后就用于在后面撬断开区278,使该区278朝外弯,并最后断开,其结果如图32所示(单独示出主盖14)。后边缘272A和壁286的后部286A提供用于此撬开过程的杠杆作用,并与朝外的撬开力合作,使折断的断开区278留在电路断路器的外面,而不是在其里面。边缘272A和后部286A还有助于防止工具在撬开过程中无意地进入电路断路器10的主要的内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断开区278用与主盖14的其余部分相同的材料模制。断开区278模制成足够薄,并且有急转的角(以建立应力区),以便有助于此折断而不致损伤主盖14或底座12的周边区域。
如图33所示,断开区278的断离在装配好的电路断路器10中建立一个开口288,它提供了对脱扣结合表面146C的便利的接近口。以后,外部的辅助装置(未示出)可以装在电路断路器10上,该装置最好包括与安装区290(图33)相配的安装部分,以便保证正确的定位。由此,外部的辅助装置的合适的脱扣构件或轴(未示出)可以插入开口288中,并定位在脱扣接合表面146C附近。这种脱扣件使之能确定希望有脱扣操作时(例如当测出有漏电时)水平地移入脱扣接合表面146C。开口288的尺寸做成足够大,以便接纳脱扣件的这一水平移动。这种与表面146C的接触使脱扣杆组件122在从图28看去时逆时针旋转(在从图7看去时为顺时针),从而松开摇板94,并产生一脱扣操作,以分开触头80和84。
由于脱扣界面区146C是构件146的一部分,该构件也提供一按钮脱扣兼互锁脱扣操作,故在电路断路器10中节省了内部空间。还有,断开区278使电路断路器10只是在需要时才适于与外部辅助装置一起使用。此外,断开区278和脱扣界面区146C要如此定位,以使电路断路器10可有效而方便地在DIN导轨安装状况下与一外部辅助装置接合。
电路断路器10还使之便于将其用于实施一摆动梁(walking beam),其中,一个电路断路器的触头的闭合可更精确地与另一断路器的触头的打开同步。电路断路器10可方便地用作摆动梁组合的开始时“接通”的断路器或开始时“切断”的断路器。
现在参看图34和35,所示为底座12的俯视图,其中没有内部部件。在底座12的底部17的内表面17A上形成的是断开区300和302,它们分别与内相壁20和21相邻。如图35所示,每个断开区300和302包括一下凹的底面区304,它比底部17的其余部分薄。在每个下凹的底面区304的中部设置有一隆起部分306,该隆起部分在差不多与包围断开区300和302的底部17部分的相同的位置对底部17提供一个厚度并有一急转的角(以建立应力区)。断开区300和302的每一个还包括一沿其侧面之一延伸的长的开口30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开口308在宽度方向是很薄的。
现在参看图36-38,在图36中示出的是底座12的下侧。底部17的外表面17B包括长的切口310和312,它们如下所述基本分别定位在断开区300和302的附近,如同沿图36的37-37线的横剖面图37所示,切口310有一向内进入底部17、直至形成断开区300的长的开口308的坡度。切口312同样有一向内进入底部17,直至形成断开区302的长的开口308的坡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切口310和312的每一个有一倾斜的坡度区314,它们的构形是彼此相反的。每个倾斜的坡度区314在向相关的断开区的方向向内倾斜。
如果希望采用摆动梁,就将像螺丝刀这样的工具插入切口310和312中的一个。切口的选择取决于电路断路器10的定位,该定位对摆动梁的一端提供接近口是必需的。例如,在断开区300能对摆动梁提供最好的接近口的情况下,就将工具插入切口310中并推入开口308中,其中,工具用于将断开区300撬开并向外离开底座12的底部17。这样就使断开区300断开或折断,其结果如图38所示。如图所示,断开区300的折断在底座12的底部17形成一个开口316,开口316的尺寸足以允许摆动梁的一端可以穿过它插入。倾斜的斜坡区314对此撬开过程提供一杠杆作用,并沿正确的方向引导工具,由此,产生断开区300的朝外推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断开区300和302用与底座12的其余部分相同的热固性材料模制。断开区300和302模制得足够薄并具有应力区,以便有利于此(折)断开而不致对底座12的其它区域产生损伤。
如图38所示,该处为了说明起见,底座12已部分地切去,断开区300(在此视图中折断(去))和302在装配好的电路断路器10中定位成与横梁组件86的底部后面相邻。如此定位以后,由断开区300和302之一而提供的开口例如开口316就处于正确的位置上,以便正确使用摆动梁,而不管电路断路器10摆动梁组的开始时设置成为“接通”的断路器,还是开始时为“切断”的断路器。如果电路断路器10是摆动梁组的开始时为“切断”的断路器,则摆动梁的端部在断路器处于如图6所示的切断位置时垂直插入开口316中。此插入使摆动梁的端部靠在横梁组件86的一个凸轮座88的背部318(见图10上)。这种倚靠防止处于其如图6所示的旋转位置的横梁组件86逆时针旋转并防止闭合触头80和84,即使把手40随后执行闭合操作。不过,这种闭合操作的启动将使操作机构62的其余部分处于接通位置,由此,电路断路器就按要求处于这种触头闭合的边缘上。此后,如果取下摆动梁(通常通过操作摆动梁组的另一个开始时为“接通”的电路断路器),则横梁组件86将迅速逆时针旋并闭合触头80和84。在此情况下提供的快速闭合使电路断路器10的触头的闭合能更紧密地与形成摆动梁组的另一半的开始时为“接通”的电路断续器的触头打开同步。
如果电路断路器10为摆动梁组的开始时为“接通”的电路断路器,则横梁组件86处于其“接通”位置并如图7所示旋转,用一个凸轮座88的底部88A(图10)防止摆动梁的一端插入开口316中。不过,当开始时为“接通“的电路断路器的触头80和84由于把手40的打开操作或脱扣操作而打开时,则横梁组件86顺时针旋转并使摆动梁的端部插入开口316中而且靠在横梁组件86(如上所述)的特别的凸轮座88的背部318上(见图10)。如同熟悉本技术的人都知道的那样,摆动梁插入摆动梁组的开始为“接通”的电路断路器中,造成摆动梁的另一端被从该组的另一开始时为“切断”的电路断路器的开口中取出,从而如上所述快速闭合开始时为“切断”的电路断路器的触头。
现在再次参看图36,其中示出了在模制的底座12中形成的负载导线开口或空腔48。每个空腔48包括一对锁紧表面或倚靠壁330,该对壁的每个彼此位于空腔48的相对侧(只有一个或左面的倚靠壁330可在图36中看到)。在图36中还示出槽或通道332,在其中,在装配好的电路断路器10中插入负载接线端50的侧面,每个负载接线端50的底部连接部分260(图23B)座落在在底部12上形成的用于每个空腔48的边缘334上。
现在还参看图39-41,在图39中示出了负载接线端锁紧板或锁紧片336。板336包括一用一弯曲区或曲线形区342与下区340相连的上区338。上区338包括两个位于其相对侧的尖角区344。下区340还包括一在其底部的中间的插入区或插入翼片346和一开口348。锁紧板33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用钢制造。锁紧板336用于如下所述将负载接线端50夹持在底座12中。
在底座12和主盖14的一部分已经部分地切掉的图40和41中,可以看到锁紧板336在电路断路器10中的使用。示出一个接线端50如上所述插入底座12中。一锁紧板336被示出以其插入翼片346插在负载接线端50的连接部分260的切口261(图23B)中并与之接合。尖角区344被示出位于下方并与倚靠壁330很贴近(在被(部分)切去的图中只示出了空腔48的一个倚靠壁或右边的倚靠壁330。在锁紧板336处于此位置时,弯曲区342于是就可以被向内推,使板336基本拉直,从而使尖角区344穿刺倚靠壁330并与之接合。所得到的锁紧板336与底座12(经由尖角区344)和接线端(经由一个插入翼片346)的互连方便而有效地将负载接线端50夹持或锁在底座12的通道334中。锁紧板336还用于帮助保护接线端50,使之不受外部环境影响。
锁紧板336可以方便地插在负载导线空腔48中,以便如图40和41定位。这种插入即使在电路断路器10为装配好的形式,主盖14和副盖16都定位在底座12顶上时也能实现。如果需要取下锁紧板336,可将一钩子或其他工具插入空腔48并插入板336的开口348中。当工具在板336后面工作并有足够的接合时,工具可以被向外拉,由此,尖角区344变成与倚靠壁330脱开。锁紧板336于是可容易地被从空腔48中取出。开口348也可以用于将锁紧板336拧在或用别的方法固定在负载接线端50上。
再次参看图36,并且现在还参看图42(它是沿图36的42-42线的侧面横剖视图),底座12作为包括底脚或支座构件349示出,该构件在底部17的外表面17B上形成。支座构件349有利地对底座12提供精确的接触区,以便于正确而稳定地安装电路断路器10。底座12的底部17也作为包括支承构件或肋350而示出,该肋沿外侧壁18和19并在其下方延伸。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承构件350用同样的模制材料在模制的底座12上一体地形成,并且有与支座构件349大致相同的高度。
当发生高额电流中断时,形成能在电路断续器10的外壳上作用相当大的压力的气体。特别是,这种压力可如图12中用箭头标记的“F”所示在模制的底座12的侧壁18和19上作用相当大的朝外的力。此朝外的力还有在侧壁18和19的连接底座12的底部17的那些部分上作用向下的压力的趋向(底部的“角部”区在图42中示出)。支承构件350基本与电路断续器10的安装表面接触,对侧壁18和19提供下支承,从而基本防止底部的“角部”区通过前述力不恰当地受到应力和弯曲。这样就防止在这些区域的可能引起底座12的结构损伤的开裂。
如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示,支承构件350并不在负载导线空腔48的外壁48A或线路导线空腔49的外壁49A的下方延伸,并且不在侧壁18和19的那些直接与外壁48A和49A相邻的部分的下方延伸。这样,在这些区的底部和电路断续器10的安装表面之间存在空气间隙。这些空气间隙有利地在这些区中提供增大的电绝缘。
现在再次参看图2,副盖16包括孔24A,以用于接纳进入主盖14的相应的孔24B中的螺钉或其它固定工具,以便如上所述将副盖16紧固在主盖14上。现在还参看图43A、43B、43C、44A和44B,在图43A中示出主盖14中的一个孔24B的放大的俯视图。还可在图43A的沿44-44线的剖视图44A和44B中看出,孔24B在一具有底面360A的圆形凹座360中形成。而凹座360本身又在具有底面362A的较大的圆形凹座362中形成。
图43B示出一保持装置或垫圈364,它有一直径为m1的开口366。直径m1要选择成小于副盖安装螺钉368(图43c)的螺纹的直径m2,但是仍能使螺钉368从其拧过。螺钉368的直径m2大于孔24B的直径(为了在其中提供螺纹拧入作用),但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则小于在副盖16中的孔24A的直径(为了不在其中提供拧入作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螺钉368没有任何未做出螺纹的部分。在安装过程中,当副盖16被紧固在主盖14上时,在螺钉368已经穿过一个孔24A插入副盖16中以后,垫圈364被旋转至螺钉368的螺纹上。以后螺钉368就如图44A所示完全拧入孔24B中。在此位置,垫圈364定位在圆形凹座362中并靠在副盖16的底面370上。
当副盖16随后要从主盖14上取下时,就将螺钉368拧出孔24B外。在进行此事时,通过螺钉368和孔248之间的“拧出”相互作用产生的向上力将螺钉368往上推。当螺钉368向上移动时,垫圈364靠在副盖16的底面370上,使垫圈364被向下拧在螺钉368上。不过,当螺钉368完全从孔24B中拧出,以便如图44B所示,使其底部368A进入较小的圆形凹座360时,则作用在螺钉368上的“拧出”力就停止(螺钉368不会穿过副盖16中的孔24A拧出)。此时,螺钉368的进一步正常旋转将使螺钉368和垫圈364刚刚自旋(spin),使垫圈364距离螺钉368的底部368A保持一特殊的距离。此距离主要由较小的凹座360的高度决定。当所有副盖安装螺钉368都从其有关的孔24B中拧出时,副盖16就可与主盖14分离,而螺钉368则通过垫圈364与盖16的底面370之间的倚靠而有效地和方便地保留在副盖16的通孔24A中。为了能被取下,螺钉368必须被向上拉并旋转,以使垫圈364被拧下。在垫圈364用尼龙、硫化纤维材料或橡胶制造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螺钉368与垫圈364之间的密配合也可以通过简单地将螺钉368用力拉过孔24A而结束。
虽然在上面关于主盖14中的一个螺钉368和一个孔24B描述了螺钉保持结构。但是具体最好对于所有副盖安装螺钉368及其有关的孔24B而实施该结构。在垫圈364用尼龙制造的实施例中,垫圈346有一大致为0.0302英寸的厚度。
现在参看图45--47,在图45中所示的是有主盖14定位在其顶部的底座12。在主盖14的凹入区401中有用于接纳螺钉如螺钉400的孔23A,以将主盖14紧固在底座12上。在凹入区401中也有孔26,它(们)穿过主盖14和底座12延伸。孔26对应于副盖16的孔26A(见图2),并用于接纳一安装螺钉如螺钉402,以便将整个电路断路器10安装在壁上或DIN导轨后插板或类似物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安装螺钉402的头部402A有一直径,它小于副盖16的孔26A的直径,但是大于主盖14中的孔26的直径。
在图45中还示出一螺钉保持板404,它可以方便地放在一个或更多的凹座区401中。如同在图46中最清楚地看到的那样,螺钉保持板404包括一第一孔406和一第二孔408,第二孔408有一直径d1。螺钉保持板404插入凹座区401中,由此,底面404B与表面401A接触,而孔406和408则分别定位在主盖14的孔23A和26的上方。当使用螺钉400将主盖14紧固在底座12上时,螺钉400拧入孔406并进入主盖14的孔23A中,而螺钉400的头部400A则如图47所示靠在板404的顶面404A上。这种倚靠将板404可靠地固定在凹座区401中。
还参看图48,它示出示例性实施例的安装螺钉402。螺钉402包括一做出螺纹的部分410和一未做出螺纹的部分412。做出螺纹的部分410有一直径d2,未做出螺纹的部分412有一直径d3。为了在下面讨论的目的,做出螺纹的部分410的直径d2选成比孔408的直径d1大,但是仍然使部分401能被拧入通孔408。未做出螺纹的部分412的直径d3选成比孔408的直径小。孔26的直径选成大于直径d2和d3的每一个。
现在还参看图49,所示为图45的沿49-49线的侧面横剖视图和局部切除的图。当电路断路器10安装在一表面上时,安装螺钉402被插在板404的孔408中,螺钉402的做有螺纹的部分410(有一直径d2,它大于孔408的直径d1)完全拧过孔408,以后,螺钉402就容易地经过孔26向下滑,直至其底部到达安装表面。以后就用螺丝刀这样的工具转动螺钉402,直至头部402A靠在板404的表面404A上,由此,做有螺纹的部分410就拧入安装表面中。
板404在断路器未安装在表面上时保证方便、廉价而有效地将安装螺钉402保持在电路断路器10中。这种保持在将电路断路器10装运给顾客,以使安装螺钉可以定位在其适当的孔中而又不致于丢失时特别需要。当螺钉402处于做有螺纹的部分已经拧过孔408的上述位置时,它不能掉到电路断路器10的外面。特别是,螺钉402可通过使做有螺纹的部分410的顶部410A(图48)如图49所示靠在板404的底面404B上而防止向上垂直移动。螺钉402的向下垂直移动自然可通过头部402A(在图49中未示出)与板404的表面404A的相靠来防止。为了能被取下,螺钉402必须旋转,直至做有螺纹的部分410被向上拧并从孔408出来。
板404及其所提供的保持特征有这样的灵活性,即可根据情况容易地放入电路断路器10中或容易地从其中取出。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持板或装置404用粘结的纤维材料如硫化的纤维板(有时称为“鱼鳞纸“)形成,并且大致为0.015英寸厚。这种材料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并且足够结实,以便即使在螺钉已经拧入其中或从其拧出时也能保持其形状。还有,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板404的孔406的直径d4与孔408的直径d1相同,而螺钉400的做出螺纹的部分400B(图49)与安装螺钉402的做出螺纹的部分410的直径d2相同。
现在参看图50。示出的是主盖14的凹座区401之一的放大的俯视图。如上所述,其孔23A用于接纳一螺钉,以将主盖14紧固在底座12上(连同其它的孔23A)。穿过主盖14和底座12的孔26用于接纳一个安装螺钉如附图48中所示的螺钉402,以将整个电路断路器10安装到一个安装表面(和其他孔26一起)。如图50所示,每个孔26有目的地做成不完全地圆,特别是,孔26是长的或沿侧向拉长的,形成每个有一长度Z1的小平面区或直线区450。孔26的这一长形穿过主盖14和底座12延伸。如此构形之后,孔26可接纳具有不同大小的直径的安装螺钉402。这种灵活性常常是有用的,例如当电路断路器10可能用在一采用英制计量单位的环境中,或用在一采用米制计量单位的环境中。在这种情况下,“英制”安装螺钉402可能有一做有螺纹的部分410,其直径d1(见图48)略大于或略小于“米制”安装螺钉402的做有螺纹部分410的直径d2。孔26可有利地使上述螺钉402的任一种都能有效地被放入。
由平面区450提供的拉长后的距离Z3(图50)对要插入的直径尺寸较大的螺钉402提供额外的空间,而平面区450之间的距离Z2则要如此选择,以使较大的螺钉刚好能配合。这样做,直径尺寸较大的螺钉402实际上在平面区450之间(沿Z2方向)实际上就不会有“游隙”,但是,由于孔26在长向(沿Z3方向)的长形,在该方向将会有某些水平的“游隙”。自然,直径尺寸较小的螺钉402可同样配合在孔26中,并且会有比直径尺寸较大的螺钉402略大的垂直“游隙”(虽然仍然是最小的)和水平“游隙”。
在有利地并方便地接纳直径尺寸不同的螺钉402的同时,孔26还有利地将这种螺钉的垂直“游隙”保持为最小。由孔26向直径尺寸较大和较小的安装螺钉提供的水平“游隙”的优点在于,可以方便地使螺钉402可变地定位,由此,电路断路器10可以安装在具有不同的安装表面孔间距(沿水平方向或Z3方向)的表面上。再有,此灵活性常常是有用的,例如,当电路断路器10可以用在英制计量单位环境中或米制计量单位环境中时。
在一个实施例中,孔26的形状要做成使距离Z2大致为0.168英寸,距离Z3大致为0.188英寸,而长度Z1则大致为0.020英寸。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具有大致0.164英寸的直径d2(图48)的较大的安装螺钉402可有效地被装入,而具有大致0.157英寸的直径d2的较小的安装螺钉402也可被有效地装入。
现在参看图51-53,在图51中示出的为一底座12,在其顶上定位有主盖14。在底座12和盖14的组合的线路接线端端部和负载接线端端部有槽500,它们如图1所示从盖14的顶部延伸至底座12的底部。接线端外罩504的接合壁502可以垂直地插入槽500中,直至槽500中的内边缘靠上挡块502A,造成在外罩504与槽500之间的燕尾状接合(图53)。这种外罩504可方便地使用,以便对电路断路器10的操作人员提供加大的保护,防止受到有电作用的接线端的伤害,并且可以与线路接线端52和/或负载接线端50(见图3)共同使用。为了便于说明,只与电路断路器10的线路接线端端部共同示出一个接线端外罩504。接线端外罩504包括一开口505A和一开口505B,其理由将在下面讨论。
如图52和53所示,接线端外罩504还包括保护翼片或突起506,每一个都在接线端外罩504接入槽500中时向外张开并最终在底座12的相反侧基本与F切口或安装区290(图51)配合。保护翼片506基本覆盖底座12的切口或安装区290,以保证工具或其它外部装置不能插入其中并与有电作用的接线柱接触。为此目的,翼片506有足够的刚性,以使它们不容易向内弯曲。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线端外罩504(包括翼片506)用热塑性材料模制。示例性实施例的保持翼片506并不想用于协助通过与切口290的倚靠性接合将接线端外罩504固定在槽500中,而是为了有助于接线端外罩504槽中向外取出,每个翼片506最好包括一倒角区506A,它在外面在切口290的上边缘290A(图画1)附近协助引导或导向翼片506,从而使其与上边缘的干涉为最小。
如图53和54所示,副盖16可在接线端外罩504完全插入槽500中以后定位在主盖14的顶上。如图所示,副盖16的区16A包括外罩504与槽500之间的燕尾接合(防止在未首先取下盖16时取下外罩504),并与外罩504的顶部504A齐平。在副盖16如此定位以后,接线端外罩盖508可如此定位,以使它如图56所示重叠盖16的区16A和外罩504的顶部504A。如图55B所示,盖508的底面508B包括肋状的保持突起514,它与副盖16和主盖14中的孔25A(图54)接合,并提供与该孔的过盈配合。当盖508如此定位时,共顶面508A最好要与副盖16的顶面16B齐平。此外,盖508完全覆盖副盖16的区16A中的孔(图54),并覆盖外罩504的顶部504A的电线槽509。这样,就防止从外部接近这些区域,从而提供对电路断路器10的操作人员的附加保护,并从而还防止不首先取下外罩盖508就能取下副盖16。如图55A和55B所示,外罩盖508包括分别位于接线端外罩504的开口505A和505B的顶上的开口510和512,其目的在下面描述。盖508还包括一长的切口部分或折断线511,该线可用于折断去一个区域513,以便将一特殊的盖508与电路断路器10的负载接线端端部一起使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线端外罩盖508由热塑性材料模制而成。
现在还参看图57,它示出图56的沿57--57线的剖视图。外罩盖508的开口510和512在示出时分别定位在接线端外罩504的开口505A和505B的上方。一凹穴516在开口505A和505B之间延伸。凹穴516在一座结构518中形成,后者模制在外罩504中。如图57所示,一电线520穿过开口510和512并穿过凹穴516延伸,使之能方便而有效地使用电线密封(wireseal)。这种电线密封是一个窜改显示装置(tamper-evident device),它在正常检查时可以表明,是否为了从图56所示的位置取下接线端外罩盖508而被动过。
现在参看图58和59,图58中所示的为一带一DIN导轨连接器550的电路断路器10定位成用于用对应于电路断路器10中的安装孔26(图2)的孔552连接在底座12的底部上。这种连接器用于使电路断路器10能固定在传统的DIN导轨上。如图59所示,连接器550包括一与一滑板556接合的后插板(backplate)55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后插板554和滑板556用冲压的钢制造。后插板554包括传统的与DIN导轨接合的翼片558,和加强后插板554与DIN导轨的接合的稳定性的稳定翼片559。
现在还参看图60,后插板554还包括引导部分或引导臂560,其目的在下面描述。与臂或导向构件560相邻的是开口或切口562,每个都有一底部边缘564。矩形的稳定翼片566设置在臂560的上方,每个有一倚靠表面566A,它基本与臂560的底部560A成一直线,稳定翼片566可用简单的切缝工艺(Lancing Process),容易而方便地冲压在后插板554中,该工艺不需要将材料作任何的成形、弯曲或做成曲线。在后插板554上还做出一弯曲的突起568,它具有止挡区568A和上弹簧安装区568B。
现在还参看图61。滑板556包括一具有长的弯曲的构件572的板区570。每个弯曲的构件572包括一上区574和一下接合区576。每个接合区576包括一缺口或切口578,其理由在下面讨论。滑板556的板区570还包括一止挡突起579和一下弹簧安装区580。一把手区581连接至板区570,它包括一向下弯曲的止挡构件582。
如同后插板554和滑板556处于装配好的状态的图59所示,板区570基本定位在后插板554的引导臂560之间。这样,引导臂560将在滑板556试图向侧面倾翻时靠在弯曲的构件572的一部分上。与引导臂560合作的是稳定翼片558,后者在滑板556试图向侧面倾翻时提供在弯曲的构件572(它未定位在引导臂560之间)的上区574上的倚靠。稳定翼片558这样就对后插板554与滑板556之间的连接提供了加强的稳定性。示出一弹簧584,它连接在后插板554的上弹簧安装区568与滑板556的下弹簧安装区580之间。这样定位以后,滑板584就被弹簧沿向下的方向偏压,使滑板556的止挡板构件582与后插板554的止挡区568A如图62的剖视图所示相靠,对滑板556相对于后插板554的向下运动提供一个限制。图59示出处于其闭合位置的DIN导轨连接器550,其中,DIN导轨可被可靠地接合在滑板556的下接合区576的下方和后插板554的翼片558的下方。
在使用时,连接器550放置在打开位置,以便使连接器550能在采取闭合位置之前正确地定位在DIN导轨上。打开位置通过抵抗由弹簧584提供的弹簧张力向上拉把手部分581来达到。这样,就使滑板556向上滑动。拉把手部分581,直至滑板556的下接合区576已经朝后插板554的引导部分556充分地向上移动,以使DIN导轨能与表面586稳固接触。此后,就松开把手部分581,使滑板556的下接合区576骑在DIN导轨上,造成上面所说的并在图59中示出的闭合位置。
现在参看图63,所示的为处于锁住打开位置的DIN导轨连接器550。该位置通过向上拉把手部分581直至下接合区576大致在切口562的底部边缘564的上方来达到。以后,把手部分581就从后插板554翻离,从而使下接合区576的缺口578座靠在底部边缘564上。滑板556的止挡突起579防止下接合区576在开始此座靠过程中经过切口562下落,缺口578的座靠防止滑板556向下滑动,从而使把手部分581能被松开。在此锁住打开位置,连接器550可以方便而有利地定位在DIN导轨上,而不需要在相对于表面586的离开位置用恒定的手工压力去握持滑板556。一旦已经达到了DIN导轨上的定位,可朝后插板554拍打把手部分581,从而使缺口578与底部边缘564脱开,这样就可导致图59所示的闭合位置。
再次参看图15和18,电路断路器10的优选的实施例中的每个侧板106沿其顶面106A包括,一尖角区或隆起区600和一尖角区或隆起区60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尖角区或突起600的形状做成略与尖角区或突起602不同。
现在还参看图64,示出了电路断路器10的底座12和主盖14的分开的视图,侧板106在底座12中插入成装配好的位置。为了清楚起见,电路断路器10的其它内部构件,包括那些与侧板106有关的部件,均未示出。每个侧板106在示出时与内相壁20、21和22之一配合。特别是,每个侧板106垂直地滑入其相应的相壁中的槽或通道(未示出)中,由此,得到一与其平行的定位。主盖14包括内相壁602、603和604,它们分别对应于底座12的内相壁20、21和22。特别是,内相壁602、603和604的底面设计并构形成大体匹配,并在装配过程中在主盖14定位在底座12顶上时,分别与内相壁20、21和22的顶面配合在一起。此外,在侧板106定位在底座12中的地方,内相壁602、603和604的底面设计并构形成相匹配并与侧板106的顶面106A配合在一起,而不必考虑由于在其上有尖角区600和602的存在而使顶面106A的高度增加。这种配合在一起是重要的,因为侧板106和与其有关的内部部件构成一“浮动”机构,它必须在底座12中充分夹持在应有位置上,以便保证正确的定位和功能性。
当侧板106滑入底座12的各个相壁中时,其尖角区600和602突出并超出其顶面106A的其余部分,并且定位成在主盖14定位在底座12顶上时与内相壁602、603和604底面接触。特别是,尖角区600A、600B和600C分别与基本平直的接触表面605A、605B和605C接触,而尖角区602A、602B和602C则分别与基本平直的接触表面606A、606B和606C接触。尖角区600和602对侧板106的顶面106A提供足够的附加高度。由此,它们保证顶面106A在装配过程中为底座12中被主盖14的内相壁接触的第一区,由此保证得到一个侧板106的合适的接合。这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在模制过程中,各部分的变化和微小的畸变可使盖14的内相壁不完美地与底座12的内相壁和侧板106的顶面106A相配,有可能使侧板106不能充分接合并保持在应有位置上(如果尖角区600和602不存在的话)。当尖角区600和602与其各自的接触表面接触时,它们协助主盖14通过挖入或刺入接触表面而进一步下降至底座12上(当盖子14被拧入至应有位置上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侧板106(包括尖角区600和602)用钢制造,而主盖14则用热固性塑料制造。
虽然以一定程度的特殊性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但是可以在形状和细节上作出各种改变而不脱离本发明的后面在权利要求书中规定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用于电路断续器的DIN导轨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一包含两个导向构件和两个基本为平面的稳定翼片的后插板,所述后插板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弹簧安装区;一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构件和所述稳定翼片之间的滑板,所述滑板包括一第二弹簧安装区;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弹簧安装区之间以用于沿第一方向偏压所述滑板的弹簧。
2.如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其特征为,所述稳定翼片是通过(lance)切缝而成的。
3.如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其特征为,所述稳定翼片的形状基本是矩形的。
4.如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其特征为,所述后插板包括一表面,以及每个所述稳定翼片包括一基本与所述后插板表面相邻的倚靠表面。
5一用于电路断续器的DIN导轨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一包括导向构件和一个突起的后插板,所述突起包括一止挡区和一第一弹簧安装区;一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构件之间并包括一第二弹簧安装区的滑板,所述滑板进一步包括一止挡构件;以及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弹簧安装区之间,以用于沿一第一方向偏压所述滑板的弹簧,所述止挡构件用于倚靠所述止挡区,以在所述第一方向限制所述滑板的移动。
6.如权利要求5的连接器,其特征为,止挡区和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区设置在所述突起的相反侧,
7.如权利要求5的连接器,其特征为,所述止挡构件为一向下弯曲的突起。
8.如权利要求5的连接器,其特征为,所述滑板包括一切口,以及所述止挡构件和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区在所述切口的侧面形成。
9.如权利要求8的连接器,其特征为,所述止挡构件和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区在所述切口的相反侧形成。
10.一用于电路断续器的DIN导轨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一后插板,它包括一导向构件、一倚靠部分和一第一弹簧安装区;一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构件之间并包括一第二弹簧安装区和一切口的滑板;一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弹簧安装区之间以用于沿一第一方向偏压所述滑板的弹簧;以及其中,所述切口用于在所述滑板沿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时与所述倚靠部分接合。
11.如权利要求10的电路断续器,其特征为,所述滑板包括一用于与一DIN导轨接触的接合构件,以及所述切口在所述接合构件上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1的电路断续器,其特征为,所述后插板包括一形成一边缘的开口,以及所述边缘包括所述倚靠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2的电路断续器,其特征为,所述滑板包括一靠在所述后插板上并在所述滑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防止所述接合构件进入所述开口的止挡突起。
14.如权利要求10的电路断续器,其特征为,所述后插板包括一形成一边缘的开口,以及所述边缘包括所述倚靠部分。
全文摘要
一用于电路断续器的DIN导轨连接器,它包括一具有两个导向构件和两个基本为平面的稳定翼片的后插板。后插板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弹簧安装区。一滑板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向构件和稳定翼片之间,并包括一第二弹簧安装区。一弹簧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弹簧安装区之间,以用于沿一第一方向偏压滑板。
文档编号H02B1/052GK1413371SQ00812197
公开日2003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30日
发明者M·J·斯庞勒, D·B·丹格尔兹, G·R·芬克, R·W·海姆斯, D·C·特纳, E·R·伯格唐 申请人:伊顿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