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力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782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磁力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通过磁力传递动力的磁力传动装置,用于中空玻璃内窗帘的操控力 的传递。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对中空玻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中空玻璃内安装各式窗 帘的产品也不断涌现,中国专利号为97211572.2名称为《磁驱动式加层伸縮 帘幕》和专利号为98210257.7名称为《全封闭式百叶窗》美国专利号为 US5396944等的设计均采用了磁传动方式带动中空玻璃内的窗帘,但这类设 计很少有在实际应用中推广的,主要原因之 一 是缺乏 一 种有效的磁力传动装 置。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用于驱动中空玻璃内窗帘的磁力传动装置主要是依 靠磁铁的吸引力传递动力,这种设计的传动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一、 磁铁的吸引力会产生相应的移动摩擦力,吸引力越大,其摩擦力也越大,因 此其驱动效果被大打折扣,使窗帘很难移动。二、这种结构有一个特性,如 果两块磁铁之间在移动中产生错位,那么错位距离越大,它们的吸引力就越 小,错位到一定程度,窗帘就会松脱,导致故障。为了能从中空玻璃外有效 的向中空玻璃内的窗帘传递较大的驱动力,专利号为00118442.3和02152520 以及专利号为02287918.8的设计很有效,它们采用的都是用转动方式传递驱 动力。
本实用新型主要依靠磁铁的排斥力传递直线运动的驱动力,这种结构的 特点是如果两块磁铁之间有错位,那么错位距离越大,其排斥力也越大, 这样就可以保证窗帘很难脱落,有效的减少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磁力传递动力的磁力传动装置,用于 中空玻璃内窗帘的操控力的传递。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在阻隔物①的两侧各排列 一 组磁体组,被外力驱动的磁体组称为主动磁 体组②,另一组磁体组靠主动磁体组带动,称为被动磁体组③,在同一磁力
传动装置的两组磁体组中至少包含有3个磁体(A ) ( B ) ( D ),每组磁体组中 的磁体被磁力、粘结材料或壳体④⑤组合在一起,主动磁体组②中的磁体隔 着阻隔物①与被动磁体组③中的磁体对应,它们的极性交叉错开排列,每一 对相互交叉错开排列的磁体相对应端的极性相同,相互排斥,形成一组排斥 力偶,在同 一 磁力传动装置的两组磁体组中至少组成两组排斥力偶, 一 组排 斥力偶提供正向运动力的传递,称为正力偶,另一组排斥力偶提供反向运动 力的传递,称为负力偶,由于这两组力偶的作用,不管主动磁体组②正向或 反向运动,被动磁体组③都会跟着移动,磁体组移动的区域称为导轨,两组 磁体组被磁力及导轨的几何形状约束在各自的导轨范围内移动。
在同一磁力传动装置中可以设置多个正力偶,也可以设置多个负力偶,这 样,可以使传动力更大,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上述所指的磁体是指具有磁性的物体,比如永磁体、电磁铁等,在同一个 磁休内只包含一对S、 N极,有多个磁体组成的物体称为磁体组,若一个物体 内有3对S、 N极,它就应该算作是一个包含3个磁体的磁体组,磁体组内至 少包含 一 个磁体。


图(1)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应用实例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 第二个应用实例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应用实例示意图,图 (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应用实例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 个应用实例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应用实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 一 歩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 一 个实例,这个实例中由阻隔物①、主动磁体组②、被动 磁体组③、主动壳体 、被动壳体⑤、辅助磁体⑥、牵引杆⑦构成,阻隔物①的两侧各 排列着主动磁体组②和被动磁体组③,在主动磁体组②中包含磁休(B) (D)和辅助磁 体⑥,在被动磁体组③中包含磁体(A),主动磁体组②安装在主动壳体 中,主动壳 体④被制成f柄的形状,b」以用手推动,被动磁体组③安装在被动壳体 中,牵引杆 ⑦连接在被动壳体⑤卜.,用来带动窗帘,在这个磁体组合中,磁体(A)和磁体(D) 相对应端的极性相同,均为S极,形成 一 组排斥力偶,当主动磁体组②向上移动 时,这个排斥力偶推动被动磁体组③向上移动,称为正力偶,磁体(A)和磁体(B) 相对应端的极性相同,均为S极,形成 一 组排斥力偶,当主动磁体组②向下移动 时,这个排斥力偶推动被动磁体组③向下移动,称为负力偶,辅助磁体⑥用来吸引被 动磁体组③紧靠在阻隔物①的表面,不至于脱落,因此阻隔物①的表面就同时成为了导轨。
辅助磁体⑥可以是具有磁性的物体,也可以是没有磁性但能被磁化的物体,这视所需 要的吸引力大小而定。
本实例中只包含2组排斥力偶,为了提高磁力传动装置的传动能力,也可以安装更多的 磁体,组合出更多组这样的排斥力偶。但最少不能少于3个磁体(不算上辅助磁体⑥),这 称为基本单元组合。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这个实例中由阻隔物①、主动磁体组②、 被动磁体组③、牵引杆⑦、导轨⑨构成,阻隔物①的两侧各排列着主动磁体组②和被动磁体 组③,在主动磁体组②中包含磁体(B) (C) (D),它被制成手柄的形状,可以用 手推动,在被动磁体组③中包含磁体(A) (E) (F),主动磁体组②和被动磁体组③分 别用粘结材料把各自的磁体粘结在 一 起,牵引杆⑦连接在被动磁体组③上,用来带动窗 帘,主动磁体组②和被动磁体组③分别在各自的导轨⑨内移动,在这个磁体组合中,磁体(A ) 和磁体(D )相对应端的极性相同,均为S极,形成 一 组排斥力偶,当主动磁 体组②向上移动时,这个排斥力偶推动被动磁体组③向上移动,称为正力偶,磁体(A) 和磁体(B)相对应端的极性相同,均为S极,形成一组排斥力偶,当主动磁 体组②向下移动时,这个排斥力偶推动被动磁体组③向下移动,称为负力偶,同理, 磁体(E)和磁体(C)形成一组正力偶,磁体(F)和磁体(C)形成一组负力 偶,因此本实例中包含了2组正力偶,2组负力偶, 一共4组排斥力偶。
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本实例中磁体的数量和排斥力偶的数量可以任意增减,但最少不 能少于4个磁体,每组磁体组各2个,这称为基本单元组合。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这个实例中由阻隔物①、主动磁体组②、被动磁体组③、主动壳体④、被动壳体⑤、牵引杆⑦、驱动杆⑧、导轨⑨构成,阻隔物 ①的两侧各排列着主动磁体组②和被动磁体组③,在主动磁体组②中包含磁体(B) (C)
(D),在被动磁体组③中包含磁体(A) (E) (F),主动磁体组②安装在主动壳体④ 中,被动磁体组③安装在被动壳体 中,主动壳体④通过驱动杆⑧与外部的驱动机构连 接,获得动力,牵引杆⑦连接在被动壳体⑤上,用来带动窗帘,主动磁休组②和被动磁体 组③分别同它们的壳体④⑤一起在各自的3轨⑨内移动,在这个磁体组合中,磁体(A) 和磁体(D )相对应端的极性相同,均为S极,形成 一 组排斥力偶,当主动磁 体组②向上移动时,这个排斥力偶推动被动磁体组③向上移动,称为正力偶,磁体(A) 和磁体(B )相对应端的极性相同,均为N极,形成 一 组排斥力偶,当主动磁 体组②向下移动时,这个排斥力偶推动被动磁体组③向下移动,称为负力偶,同理, 磁体(E)和磁体(C)形成一组iT.力偶,磁体(F)和磁体(C)形成一组负力 偶,因此本实例中包含了2组正力偶,2组负力偶, 一共4组排斥力偶。
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本实例中磁休的数量和排斥力偶的数量可以任意增减,但最少不 能少于4个磁体,每组磁体组各2个,这称为基本单元组合。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这个实例中由阻隔物①、主动磁体组②、 被动磁体组③、主动壳体④、被动壳体 、牵引杆⑦、驱动杆⑧、导轨⑨构成,阻隔物 ①的两侧各排列着主动磁体组②和被动磁体组③,在主动磁体组②中包含磁体(B) (C)
(D),在被动磁体组③中包含磁体(A) (E) (F),主动磁体组②安装在主动壳体④ 中,被动磁体组③安装在被动壳体 巾,主动壳体④通过驱动杆⑧与外部的驱动机构连 接,获得动力,牵引杆⑦连接在被动壳体⑤上,用来带动窗帘,主动磁体组②和被动磁体 组③分别同它们的壳体④⑤一起在各自的导轨⑨内移动,在这个磁体组合中,磁体(A) 的上端和磁体(C )的下端的极性相同,均为N极,形成 一 组排斥力偶,当主 动磁体组②向上移动时,这个排斥力偶推动被动磁体组③向上移动,称为正力偶,磁体
(A)的下端和磁体(C)的上端极性相同,均为S极,形成组排斥力偶, 当主动磁体组②向下移动时,这个排斥力偶推动被动磁体组③向下移动,称为负力偶, 同理,磁体(E)和磁体(B)形成一组正力偶和一组负力偶,磁体(F)和磁体
(D)也形成一组正力偶和一组负力偶,因此本实例中包含了 3组正力偶,3组负力偶, 一共6组排斥力偶。
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本实例中磁体的数量和排斥力偶的数量可以任意增减,但最少不 能少于4个磁体,每组磁体组各2个,这称为基本单元组合。
图(5 )是本实用新型的另 一 个实例,这个实例中由阻隔物①、主动磁体组②、 被动磁体组③、主动壳体④、被动壳体⑤、牵引杆⑦、驱动杆⑧、导轨⑨构成,阻隔物① 的两侧各排列着主动磁体组②和被动磁体组③,在主动磁体组②中包含磁体(B ) ( C ) ( D ): 在被动磁体组③中包含磁体(A) (E) (F),主动磁体组②安装在主动壳体④中,被 动磁体组③安装在被动売体(D中,土动壳体④通过驱动杆⑧与外部的驱动机构连接,获 得动力,牵引杆⑦连接在被动壳体⑤上,用来带动窗帘,主动磁体组②和被动磁体组③分 别同它们的壳体④⑤一起在各自的导轨⑨内移动,在这个磁体组合中,磁体(A)和磁体 (D)相对应端的极性相同,均为S极,形成一组排斥力偶,当主动磁体组②向 上移动时,这个排斥力偶推动被动磁体组③向上移动,称为止力偶,磁体(A)和磁 体(B )相对应端的极性相同,均为N极,形成 一 组排斥力偶,当主动磁体组② 向下移动时,这个排斥力偶推动被动磁体组③向下移动,称为负力偶,同理,磁体(E ) 和磁体(C)形成一组正力偶,磁体(F)和磁体(C)形成一组负力偶,因此本实 例中包含了2组正力偶,2组负力偶, 一共4组排斥力偶。
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本实例中磁体的数暈和排斥力偶的数量可以任意增减,但最少不 能少丁'4个磁体,每组磁体组各2个,这称为基本单元组合。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这个实例中由阻隔物①、i动磁体组②、被动磁体组③、主动壳体@、被动壳体⑤、辅助磁体(D、导轨⑨、窗帘⑩构成,阻隔物 ①的两侧各排列着主动磁体组②和被动磁体组③,在主动磁体组②中包含磁体(B) (D) 和辅助磁体⑥,在被动磁体组③中包含磁体(E) (F)和辅助磁体⑥,主动磁体组② 安装在主动壳体④中,被动磁体组③安装在被动壳体⑤中,主动壳体④被制成手柄 的形状,可以用手推动,窗帘⑩直接连接在被动壳体⑤上,主动磁体组②和被动磁体组 ③分别同它们的壳体④⑤一起在各自紧靠在阻隔物①的表面并同歩移动,因此阻隔物①的表 面就同时成为了导轨,在这个磁体组合中,磁体(E)的上端和磁体(B)的下端的 极性相同,均为N极,形成一组排斥力偶,当主动磁体组②向上移动时,这个排 斥力偶推动被动磁体组③向上移动,称为正力偶,磁体(E)的下端和磁体(B)的 上端极性相同,均为S极,形成一组排斥力偶,当主动磁体组②向下移动时,这 个排斥力偶推动被动磁体组③向下移动,称为负力偶,同理,磁体(F)和磁体(D) 也形成一组正力偶和一组负力偶,因此本实例中包含了 2组正力偶,2组负力偶, 一共4 组排斥力偶。
辅助磁体⑥是一对极性向对的两个磁体,它们的相互排斥力部分抵消了其它几个磁体 之间的吸引力,使阻隔物①和主动磁体组②及被动磁体组③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移动更加方 便。
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本实例中磁体的数量和排斥力偶的数量可以任意增减,但最少不 能少于4个磁体(不算上辅助磁体⑥),每组磁体组各2个,这称为基本单元组合。辅助 磁体⑥的数量也可以按实际需要调整,这大大增加了磁力传动装置设计的灵活性。
辅助磁体⑥可以是具有磁性的物体,也可以是没有磁性但能被磁化的物体,这视所需 要的吸引力大小而定。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六个实例,也是一些最基本的组合方式,假定把这些组合方式中的 全部或部分基本单元组合排列在一起,就可以变化出无数的排列组合,但万变不离其宗,其 排列的唯一原则是要组合成正力偶和负力偶,并且根据需要设置辅助磁体◎。
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动磁体组和被动磁体组是相对而言的,假定窗帘拉开时用手推动主动 磁体组,那么被推动的磁体组就是主动磁体组,另一个就是被动磁体组,但在窗帘收紧时可 能是由于弹簧的弹力牵引的,那么被牵引的磁体组就是主动磁体组,原来的主动磁体组变成 了被动磁体组。
由于磁体组中磁体之间间距的存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正力偶和负力偶不一定同时形 成的,如果磁体之间的间距比较大,当正力偶存在时负力偶就不存在或者很小,同理,也可 能当负力偶存在时正力偶就不存在或者很小。
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壳体是一种把磁体约束在一定范围内的物体,比如塑料外壳。
权利要求1.一种通过磁力传递动力的磁力传动装置,由阻隔物、主动磁体组、被动磁体组及导轨组成,主动磁体组和被动磁体组分别位于阻隔物两侧,每组磁体组中的磁体被磁力、粘结材料或壳体组合在一起,磁体组移动的区域称为导轨,两组磁体组被磁力及导轨的几何形状约束在各自的导轨范围内移动,其特征是主动磁体组中的磁体隔着阻隔物与被动磁体组中的磁体对应,它们的极性交叉错开排列,每一对相互交叉错开排列的磁体相对应端的极性相同,相互排斥,形成一组排斥力偶,在同一磁力传动装置的两组磁体组中组成至少一组正力偶和一组负力偶,磁体排列中至少组成一个基本单元组合。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传动装置,其特征是在主动磁体组或被动磁体组中还 包含有一个或若干个辅助磁体,用以调节两磁体组之间的吸引力或排斥力 的大小。
专利摘要一种通过磁力传递动力的磁力传动装置,由阻隔物、主动磁体组、被动磁体组及导轨组成,主动磁体组和被动磁体组分别位于阻隔物两侧,每组磁体组中的磁体被磁力、粘结材料或壳体组合在一起,磁体组移动的区域称为导轨,两组磁体组被磁力及导轨的几何形状约束在各自的导轨范围内移动,主动磁体组中的磁体隔着阻隔物与被动磁体组中的磁体对应,它们的极性交叉错开排列,每一对相互交叉错开排列的磁体相对应端的极性相同,相互排斥,形成一组排斥力偶,在同一磁力传动装置的两组磁体组中至少组成两组排斥力偶,一组排斥力偶提供正向运动力的传递,称为正力偶,另一组排斥力偶提供反向运动力的传递,称为负力偶,由于这两组力偶的作用,不管主动磁体组正向或反向运动,被动磁体组都会跟着移动。
文档编号H02K51/00GK201138780SQ20072007661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3日
发明者(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人:吕孟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