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绝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9992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子绝缘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绝缘结构,属于电机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电机转子的线圈绕组两端多采用绝缘纸加压环的结构起到绝 缘作用,上述结构存在如下缺点其一,由于需要在线圈绕组的两端设置多片 绝缘纸,因此绕制过程较为繁琐;其二,线圈整形较为困难,同时,线圈之间 的间距较小,散热效果较差。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绕制和整形较为方便,线圈的散热效果 较好的转子绝缘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绕制过程较为繁琐,线圈整形较 为困难,散热效果较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它包括转子 轴和装配在转子轴上的铁芯、线圈绕组,所述铁芯两端分别设有绝缘罩,其中 一绝缘罩外端设有换向器,所述绝缘罩由与转子轴装配的定位筒和若干沿圆周 方向间隔设置形成杯形的绝缘片构成,所述绝缘片由径向向外延伸的径向部和 自径向部外端沿轴向延伸的轴向部构成,所述线圈绕组的两端位于绝缘罩的绝 缘片围成的杯形结构内。其中,采用绝缘罩对线圈绕组两端进行绝缘,而避免 了设置绝缘纸的繁琐操作,简化了线圈的绕制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 面,绝缘罩的绝缘片将线圈绕组隔开,起到了一定的整形作用,同时,提高了 线圈绕组的散热效果,延长了转子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片的径向部和轴向部内侧呈弧形过渡而两者外侧呈直角过渡。其中,绝缘片的径向部和轴向部内侧呈弧形可利于线圈绕组的绕制, 而外部呈直角过渡则利于线圈绕组的绝缘。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罩的定位筒底部形成有环形连接部,所述绝缘片的径 向部自环形连接部的圆周向外延伸。其中,环形连接部可加强绝缘片与定位筒 之间结合的可靠性,提高了绝缘罩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罩的定位筒底部内壁形成有定位台阶。其中,定位台 阶可便于绝缘罩在转子轴上的定位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绝缘片相邻两者之间的间距相等,以利于线圈绕组的均匀 绕制。作为优选,所述定位筒的高度为绝缘片高度的1.5-2倍,从而有效保证线圈 绕组两端与轴承或端盖等部件之间的绝缘。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线圈绕制和整形较为方便,线圈的散热效果较好等 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绝缘罩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绝缘罩的一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 说明。实施例l:如图l、图2和图3所示,转子轴1上装配有铁芯2,铁芯2上 绕制有线圈绕组3,铁芯2两端分别设有绝缘罩4,其中一绝缘罩4外端设有换 向器5,绝缘罩4由与转子轴1装配的定位筒41和多个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形 成杯形的绝缘片42构成,,定位筒的高度为绝缘片高度的1.5倍绝缘片42由径向向外延伸的径向部421和自径向部421外端沿轴向延伸的轴向部422构成, 线圈绕组3的两端位于绝缘罩4的绝缘片42围成的杯形结构内。绝缘片42的 径向部421和轴向部422内侧呈弧形过渡而两者外侧呈直角过渡,绝缘罩的定 位筒41底部形成有环形连接部43,绝缘片42的径向部421自环形连接部43 的圆周向外延伸,绝缘罩的定位筒41底部内壁形成有定位台阶411,相邻绝缘 片42之间的间距相等。
权利要求1、一种转子绝缘结构,包括转子轴和装配在转子轴上的铁芯、线圈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两端分别设有绝缘罩,其中一绝缘罩外端设有换向器,所述绝缘罩由与转子轴装配的定位筒和若干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形成杯形的绝缘片构成,所述绝缘片由径向向外延伸的径向部和自径向部外端沿轴向延伸的轴向部构成,所述线圈绕组的两端位于绝缘罩的绝缘片围成的杯形结构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的径向部 和轴向部内侧呈弧形过渡而两者外侧呈直角过渡。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的定 位筒底部形成有环形连接部,所述绝缘片的径向部自环形连接部的圆周向外延 伸。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的定 位筒底部内壁形成有定位台阶。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相邻 两者之间的间距相等。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筒的高 度为绝缘片高度的1.5-2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绝缘结构,属于电机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它包括转子轴和装配在转子轴上的铁芯、线圈绕组,所述铁芯两端分别设有绝缘罩,其中一绝缘罩外端设有换向器,所述绝缘罩由与转子轴装配的定位筒和若干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形成杯形的绝缘片构成,所述绝缘片由径向向外延伸的径向部和自径向部外端沿轴向延伸的轴向部构成,所述线圈绕组的两端位于绝缘罩的绝缘片围成的杯形结构内。它线圈绕制和整形较为方便,线圈的散热效果较好,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绕制过程较为繁琐,线圈整形较为困难,散热效果较差等问题。
文档编号H02K3/32GK201126986SQ200720311708
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7日
发明者周爱美, 阮小丁 申请人:许晓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