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电池充电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98207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电池充电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ii/[言4页i或,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合电池充电
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带有可充电电池的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可 重复4吏用的充电电池(即,组合电池)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方面,
它可以作为i殳备在断电情况下的备用工作电源,另一方面,它可以
减少一次性电池的^f吏用,对环境保护有积才及意义。
目前的组合电池具有成本〗氐、环〗呆无污染、无充电记忆效应和 较高的体积能量比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中。由于电 池的特性,在充电过程中,电池的电化学作用会^f吏电池内部温度、 电压及压力随时间相应变化。因此,需要由充电4空制电路来完成充 电程序,适时地终止充电和开启充电。
通信系统要具有高可靠性, 一些应用于其中的小型终端设备由 于连续不断电工4乍的要求,需要配备可充电电池《且作为备用电源。 在对可充电电池组的配备过程中, 一方面是对高可靠性和性能要求, 另 一 方面是终端i殳备面对的成本压力。
目前,出现的充电控制电路有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1. 采用大电流快速充电,这种方式优点是充电时间比较短,电 池电量恢复比较快,但是,由于电池初始状态不同、以及温度的骤 升会缩短电池的寿命。
2. 采用小电流慢速充电,这种方式虽然消除了大电流快速充电 的的弱点,但是,充电时间过长导致使用不便。
3. 采用大小电流结合的方法充电,这种方式的电i 各结构复杂, 导致成本比较高,并且很难控制电池寿命的温度,进而会降低充电 器的可靠性;此外,这种方式的充电电流采用固定化^:计,不^_于 使用。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组合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如图 1所示,电源分别为DC/DC恒流專争才炎电路和MCU电源电路提供电 源,单片机(Micro Controller Unit ,简称为MCU )电源电路用于驱 动MCU, DC/DC恒流4争才奂电^各用于llT出充电电流。电池连4妄到该 充电控制电路后,电压采样电路采取电池的电压信号送到MCU, MCU根据电压采样信号判断电池,然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DC/DC 恒流转换电路开关,同时,电流反馈电路对DC/DC恒流转换电路 的输出电流信号进行采样并反馈给MCU, MCU根据电流反馈信号 调整控制DC/DC恒流转换电路的控制信号,从而调整输出电流的 大小。当MCU根据采样电压信号计算出电池已经充满,则停止输 出控制DC/DC恒流转换电路的控制信号。通过在MCU预先写入的 控制程序,对电池状态进行判断,对充满的电池及时关断充电电流, 并实施小电流充电;对低压电池,先进行预充电(脉沖充电),待电 压上升至正常^直,再进4于大电流充电。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目前的组合电池充电控制电^各采用专门 的MCU来控制电池充电,预充电时以脉冲形式充电,输出电^各包 括二极管、电感电路,但是,这种组合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的结构比较复杂,并且没有快/慢充电的电流调节、温度保护、过流保护等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纟支术的组合电池充电控制电^各存在无过温保护、快/ 慢充电流固化、电路设计复杂的问题而提出本实用新型,为此,本 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电池充电控制装置,以解决 上述问题至少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电池充 电控制装置。
才艮据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电池充电控制装置包括电源緩启电路, 用于接受并输出由电源提供的充电电流;温度及电压反馈电路,用 于采集并反馈组合电池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充电控制电路,连 接于电源緩启电路和温度及电压反馈电路之间,用于调节充电电流, 并根据温度及电压反馈电路反馈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对组合电池 进行保护。
优选地,电源緩启电^各包括电源滤波部,用于对输入的充电 电流进行滤波;电源緩启动部,连接于电源滤波部和电源提供部之 间,用于延迟充电的开启时间,并将经过电源滤波部滤波的充电电 流提供给电源提供部;电源提供部,用于将经过电源滤波部滤波的 充电电出到充电4空制电^各。
优选地,充电控制电^各包括开关控制部,用于控制充电的开 启和关闭;电流调节部,连4妾至开关4空制部,用于调节充电电流; 充电指示部,连接至开关控制部,用于指示是否充电;过流保护部, 连接于开关控制部和充电指示部之间,用于在充电电流过高时,对 组合电池进行保护;输出控制部,连接至开关控制部,用于对输出到组合电池的信号、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进行滤波;信号检测部, 连接于开关控制部、电流调节部和输出控制部之间,用于检测温度 信号和电压信号。
优选地,温度及电压反馈电路包括电压反馈部,用于釆集組 合电池的电压信号并进行反馈;温度反馈部,用于采集组合电池的 温度信号并进行反馈。
优选地,电源滤波部包括电容C1、电容C3,其中,电容C1 和电容C3并联连接,且电容C3的一端连接至电源DC VIN,另一 端才妾i也GND;电源纟爰启动部包4舌三极管VT3、电阻R1、电阻R9, 其中,电阻R1和电阻R9串联连接,且和电容C3并联连接,电阻 Rl的第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T3的基极,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至三 极管VT3的发射极,电阻R1的第一端为与电阻R9相连接的一端; 电源4是供部包4舌电阻R17、电容CIO、电阻R15、 二才及管HL1, 其中,电容CIO、电阻R15和二极管HL1并联连接,且二极管HL1 的正极通过电阻R17连接至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二极管HL1的 正极连接至电源VCC , 二极管HL1的负极接地GND。
优选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控制部、电流调节部、充电 指示部、过流保护部、输出控制部、信号4企测部,其中,开关控制 部包括PNP三极管VT1、 NPN三极管VT2、电阻R3;电流调节 部包括电位器RP1和电位器RP2;过流保护部包括电阻R7和 PNP三极管VT4;其中,PNP三极管VT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7连 接至电源DC VIN, PNP三极管VT1的基极通过电位器RP2连接至 NPN三极管VT2的集电才及,NPN三极管VT2的基极通过电阻R3 连接至二极管HL1的正极,NPN三才及管VT2的发射极通过电位器 RP1 二极管HL1的负极,PNP三才及管VT4的发射极连接至电源DC VIN, PNP三极管VT4的基极连接至PNP三极管VT1的发射极, PNP三极管VT4的集电极连接至PNP三极管VT1的基极;充电指示部包括电阻R2和二极管HL2,其中,二极管HL2的正极连接 至电阻R2的 一端,二极管HL2的负极连接至NPN三极管VT2的 集电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PNP三极管VT4的发射极;输出 控制部包括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8、电容C9;信 号检测部包括带回差的双电压比较器D1;其中,电容C4和电容 C5并联连接,且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至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电 容C4的第二端接地GND,电容C6的一端连接至双电压比较器Dl 的第3脚,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GND,电容C8的一端连接至双 电压比较器D1的第6脚,且电容C8的第一端接电源VCC,电容 C8的第二端接地GND,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至双电压比较器Dl 的第1脚,电容C9的第二端4妄地GND,双电压比專交器Dl的第5 脚连接至三极管VT2的发射极,双电压比较器Dl的第2脚接地 GND,双电压比较器Dl的第4脚连接至三极管VT2的基极。
优选地,温度及电压反4t电路包括电压反馈部和温度反馈部, 其中,电压反々贵部包4舌电阻R5、电阻R6,其中,电阻R5与电阻 R6串if关连^妾,且与电容C5并联连4妄,电阻R5的第一端连4秦至组 合电池的电源端,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至双电压比较器D1的第1 脚,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至组合电池的地端,其中,电阻R5的第 一端连4妄至PNP三纟及管VT1的集电一及,电阻R5的第二端连4秦至电 阻R6,电阻R6的第一端接地;温度反馈部包括负温度系数热壽文 电阻和电阻R12,其中,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电阻R12串联连接, 热负温度系数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双电压比较器Dl的第3脚,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组合电池的检测端,负温度系 ^t热壽文电阻的第一端为连4矣至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第一端 连接至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至电源VCC。
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i殳置电源纟爰启电^各、充电控制电路、温 度及电压反馈电路的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的组合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存在无过温保护、快/慢充电流固化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电池充电 的可靠性。


此处所i兌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申请的 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
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组合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电池充电控制装置的示意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组合电池充电控制装置的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相克述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的组合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存在的无过温保 护、快/慢充电流固化、电路设计复杂等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是 供了 一种具有电池温度控制,充电时间控制及快/慢充电流调节功能 的组合电池充电控制装置,其中,该装置包4舌电源緩启电路、充电 控制电路、温度及电压反馈电路,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采用简单分立器件及比较器,实现简单,预充电 时以恒压小电流充电,并具备多种^f呆护功能,更加可靠。需要说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 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 明本实用新型。
装置实施例
才艮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纟是供了 一种组合电池充电控制装置。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电池充电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电源緩启电路ll、充电控制电路12、温 度及电压反々赍电3各13。
其中,电源緩启电^各11,用于接受并输出由电源4是供的充电电 流;温度及电压反馈电路13,用于采集并反馈组合电池的电压信号 和温度〗言号;充电控制电^各12,连4妄于电源1£启电路11和温度及 电压反馈电路13之间,用于调节充电电流,并根据温度及电压反馈 电^各反々贵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对组合电池进行保护。
在该装置中,电源向电源緩启电路11和充电控制电路12提供 电源,充电控制电路12控制组合电池充电,组合电池通过温度及电 压反馈电路13向充电控制电路12反馈组合电池的充电信息,这里 的充电信息可以包括温度信息和电压信息。
图3是才艮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组合电池充电控制装置的 示意图,如图3所示,
电源緩启电路ll包括电源滤波部、电源緩启动部、电源提供 部,其中,电源滤波部用于对^T入的充电电流进^亍滤波;电源纟爰启 动部,连^妾于电源滤波部和电源^是供部之间,用于延迟充电的开启 时间,并将经过电源滤波部滤波的充电电流4是供纟合电源4是供部;电 源提供部,用于将经过电源滤波部滤波的充电电流输出到充电控制 电路。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电源-爰启电3各11包^舌Cl、 C3、 VT3、 Rl、 R9、 R17、 CIO、 HL1及其所有连接。其中,Cl、 C3作为入电 源滤波;VT3、 Rl、 R9作为Dl的电源的緩启动电路;R17、 CIO、 HL1为Dl纟是供电源。下面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电源滤波部包括电容C1、电容C3,其中,电容C1和电容 C3并联连接,且电容C3的一端连接至电源DC VIN,另一端接地 GND。
电源乡爰启动部包4舌三才及管VT3、电阻R1、电阻R9,其中, 电阻Rl和电阻R9串写关连接,且和电容C3并联连接,电阻Rl的 第一端连4妄至三极管VT3的基极,电阻R1的第二端连4妄至三4及管 VT3的发射才及,电阻R1的第一端为与电阻R9相连4^的一端。
其中,VT3、 Rl、 R9组成的电路作用原理为只有当DCVIN 输入直流电压建立到一定电平时,才开启Dl的电源,可以适当延 迟该充电电^各的开启时间,减少电源对D1的冲击。当Dl电源建立 后,HL1自然亮起,HL1端电压即为Dl的电源。
电源提供部包括电阻R17、电容CIO、电阻R15、 二极管HL1, 其中,电容CIO、电阻R15和二极管HL1并联连接,且二极管HL1 的正极通过电阻R17连接至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二极管HL1的 正才及连接至电源VCC, 二极管HL1的负极接地GND。
充电控制电路12包括开关控制部、电流调节部、充电指示部、 过流保护部、输出控制部、信号检测部,下面对各结构进行描述。
开关控制部,用于控制充电的开启和关闭;电流调节部,连4妄 至开关控制部,用于调节充电电;危;充电指示部,连4妄至开关控制 部,用于指示是否充电;过流4呆护部,连4妻于开关控制部和充电指 示部之间,用于在充电电流过高时,只于组合电池进4亍4呆护;llr出控制部,连接至开关控制部,用于对输出到组合电池的信号、电压信
号和温度信号进4于滤波;信号4全测部,连4妄于开关控制部、电流调
节部和llr出控制部之间,用于才企测温度信号和电压信号。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充电控制电路12包括Dl、 VT1、 VT2、 R2、 HL2、 VT4、 R7、 RP1、 RP2、 R3、 C4、 C5、 C6、 C8、 C9及 其所有连4姿,其中,PNP三才及管VT1和NPN三才及管VT2 ^空制充电 开启与关闭;RP1、 RP2可分别调节快/个曼充充电电流;R2、 HL2作 为充电指示灯;VT4、 R7作为过流保护;C4、 C5、 C6、 C8、 C9作 为输出滤波及反馈端(即,组合电池)滤波;Dl作为带回差的双电 压比较器,4企测反馈端信号。
开关控制部包括PNP三极管VT1、 NPN三极管VT2、电阻 R3;电流调节部包括电位器RP1和电位器RP2;过流保护部包括 电阻R7和PNP三才及管VT4。
其中,PNP三极管VT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7连4妻至电源DC VIN, PNP三极管VT1的基极通过电位器RP2连接至NPN三极管 VT2的集电极,NPN三极管VT2的基极通过电阻R3连接至二极管 HL1的正极,NPN三极管VT2的发射极通过电位器RP1 二极管HL1 的负极,PNP三极管VT4的发射极连接至电源DC VIN, PNP三极 管VT4的基极连接至PNP三极管VT1的发射极,PNP三极管VT4 的集电极连接至PNP三极管VT1的基极。
充电指示部包括电阻R2和二极管HL2,其中,二极管HL2 的正极连接至电阻R2的 一端,二极管HL2的负极连接至NPN三极 管VT2的集电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PNP三极管VT4的发射极。输出控制部包括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8、电 容C9;信号检测部包括带回差的双电压比较器D1。
其中,电容C4和电容C5并联连接,且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 至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GND,电容C6的 一端连接至双电压比较器D1的第3脚,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GND, 电容C8的一端连接至双电压比较器D1的第6脚,且电容C8的第 一端接电源VCC,电容C8的第二端接地GND,电容C9的第一端 连接至双电压比较器Dl的第1脚,电容C9的第二端接地GND, 双电压比较器Dl的第5脚连接至三极管VT2的发射极,双电压比 较器Dl的第2脚接地GND,双电压比较器Dl的第4脚连接至三 极管VT2的基极。
其中,Dl的第3脚用于检测温度情况,当温度高于设定值,相 应的输出脚第4脚用于输出低阻,控制VT2断开,终止快速充电。 反之,输出高阻,对VT2不进行控制,VT2的状态仅由电压检测输 出脚第5脚决定。电池的电压检测由第1脚输入,当电压高于设定 值,相应的第5脚输出高阻,VT2断开,快速充电终止。反之,第 5脚输出低阻。这里的电池(BATTERY)可以为多节串并联的组合 电池。DC VIN的输入电压需要高于组合电池的电压。VT4、 R7作 为过流保护i殳计,在过流时可以有效断开,避免意外情况导致过流 时,对电池的冲击。电位器RP1为小电流充电时的调节电阻,电位 器RP2为大电流充电时的调节电阻。
温度及电压反馈电路13包括电压反馈部和温度反馈部,其中, 电压反馈部,用于采集组合电池的电压信号并进行反馈;温度反馈 部,用于采集组合电池的温度信号并进行反馈。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温度及电压反馈电路13包括R5、 R6、 R12、负温度系凄t (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简称NTC)热敏电阻及其所有连接。其中,R5、 R6分压网络连接至电池两端, 按照设定的分压比将电压反馈给D1; R12、 NTC作为温度检测,经 过R12的上拉,R12与NTC分压后反4贵给D1。
电压反々贵部包4舌电阻R5、电阻R6,其中,电阻R5与电阻 R6串联连4妄,且与电容C5并联连接,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至组 合电池的电源端,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至双电压比较器D1的第1 脚,电阻R6的第一端连4妄至组合电池的地端,其中,电阻R5的第 —端连接至PNP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至电 阻R6,电阻R6的第一端4妄i也。
温度反々贵部包括负温度系凄t热壽文电阻和电阻R12,其中,负 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电阻R12串联连接,热负温度系数敏电阻的第 一端连接至双电压比较器Dl的第3脚,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第 二端连4矣至组合电池的4企测端,负温度系数热每丈电阻的第 一端为连 接至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至负温度系数热敏电 阻,电阻R12的第二端连4矣至电源VCC。
需要i兌明的是,图3所示的电池(BATTERY)的第1端为电源 端、第2端为4企测端、第3端为;也端。
下面是上述的组合电池充电控制装置的充电控制过程的进行详 会田4苗述
在VCC电源建立后,电源指示灯HL2点亮,R5、 R6分压电路 对电池组(即,组合电池)的电压进4于4企测,VB AT为组合电池的 最高电压值,A点电压阈值为VA(TH)=VBAT ( l+R6/R5 ),当VA<VA (TH)时,Dl的第4脚将为高阻态,第5脚为低阻态,这样,VCC 通过VT2的基极电阻使VT2完全导通。在VT2完全导通之后,集 电极拉低,电流经过R2、 HL2、 RP2,使VT1导通。直接进入快速充电状态,电池组电量可以迅速恢复。快速充电时间可以由RP2来
进行调节,RP2的值可以控制VT1的基极电流,从而控制流过VT1 的电流I。 R7、 VT4作为充电电流过流4呆护,当I*R7>Vbe (VT4 的PN结电压),VT4导通,VT1被旁路掉,直至"R7〈Vbe, VT4 截止,电流重新由VT1流过继续充电过程。
在快速充电之后,电池电压抬升,当VA〉VA(TH)时,充电控制
开始进入慢速充电状态。此时,Dl的第5脚为高阻态,电流完全经 由RPl,因此,慢速充电时间可以由RP1来控制,其原理是通过调 节RP1可以改变VT1的基极电流,从而控制流过VT1的电流I。
在进入慢速充电之后,控制电路会以较小电流緩慢恢复电池的 电量,随之温度也会緩慢升高。该电路对温度的控制通过NTC热敏 电阻在其与R12组成的分压网络上的采样来实现。B点电压阈值为 VB(TH)=VCC ( l+RNTc (常温)/R12 ),随着电池充电的继续,电池 内部温度升高。由于NTC电阻的特性,阻值会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当温度高于设定值即VB〈Vs(TH)时,Dl的第4脚输出低阻,VT2 将祐L彻底关断,电池将终止充电。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组合电池充电控制装置 实现方式简单,成本低,实现了多种实用的控制功能,可以对多节 串/并联的组合电池进行充电控制,并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可 以进行自动检测进入快速充点和慢速充点两种方式,可以对快速充 电和t曼速充点的充电电流进行任意调节,因此,可以才艮据使用情况 方便地设置充电时间;电池的关键参数温度可以监控和管理,明显 延长了电池的寿命、^提高了对电池充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显然,本领域的冲支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各模 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 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
18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 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 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 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 结合。
以上所述〗义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 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电池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缓启电路,用于接受并输出由电源提供的充电电流;温度及电压反馈电路,用于采集并反馈组合电池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充电控制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缓启电路和所述温度及电压反馈电路之间,用于调节所述充电电流,并根据所述温度及电压反馈电路反馈的所述电压信号和所述温度信号对所述组合电池进行保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緩启电路 包括电源滤波部,用于对输入的所述充电电流进4于滤波;电源ll启动部,连4妄于所述电源滤波部和所述电源提供部 之间,用于延迟充电的开启时间,并爿寻经过所述电源滤波部滤 波的所述充电电流提供给所述电源4是供部;所述电源提供部,用于将经过所述电源滤波部滤波的所述 充电电流输出到所述充电控制电路。
3. 4艮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 包括开关控制部,用于控制充电的开启和关闭;电流调节部,连接至所述开关控制部,用于调节所述充电 电流;充电指示部,连接至所述开关控制部,用于指示是否充电;过流保护部,连接于所述开关控制部和所述充电指示部之间,用于在所述充电电流过高时,对所述组合电池进^于保护;输出控制部,连接至所述开关控制部,用于对输出到所述 组合电池的信号、所述电压信号和所述温度信号进行滤波;信号4企测部,连4妄于所述开关控制部、所述电流调节部和 所述输出控制部之间,用于4企测所述温度信号和所述电压信_弓一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及电压反 々贵电^各包^":电压反々贵部,用于采集所述组合电池的所述电压信号并进 行反馈;温度反馈部,用于采集所述组合电池的所述温度信号并进 行反馈。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滤波部包4舌电容(C1)、电容(C3),其中, 所述电容(Cl )和所述电容(C3 )并联连接,且所述电容(C3 ) 的一端连冲妄至电源(DCVIN),另一端4妄》也(GND);所述电源纟爰启动部包4舌三才及管(VT3)、电阻(R1)、电 阻(R9),其中,所述电阻(Rl )和所述电阻(R9)串联连接, 且和所述电容(C3)并耳关连4妄,所述电阻(Rl)的第一端连 ,接至所述三才及管(VT3)的基才及,所述电阻(Rl )的第二端连 4妄至所述三4及管(VT3)的发射才及,所述电阻(Rl)的第一端 为与所述电阻(R9)相连4妄的一端;所述电源4是供部包4舌电阻(R17)、电容(CIO)、电阻 (R15)、 二极管(HL1),其中,所述电容(CIO)、所述电阻 (R15 )和所述二才及管(HL1 )并联连4妄,且所述二才及管(HL1 )的正才及通过所述电阻(R17)连4妄至所述三才及管(VT3)的集 电极,所述二极管(HL1)的正极连接至电源(VCC),所述 二极管(HL1 )的负极接地(GND )。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 包括开关控制部、电流调节部、充电指示部、过流保护部、 输出控制部、信号才企测部,其中,所述开关控制部包4舌PNP三4及管(VT1)、 NPN三4及管 (VT2)、电阻(R3 );所述电流调节部包>^:电位器(RP1)和电位器(RP2);所述过流保护部包括电阻(R7 )和PNP三极管(VT4 );其中,所述PNP三极管(VT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 (R7)连接至所述电源(DCVIN),所述PNP三极管(VT1) 的基极通过所述电位器(RP2 )连接至所述NPN三极管(VT2 ) 的集电4及,所述NPN三极管(VT2)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3 ) 连接至所述二极管(HL1)的正极,所述NPN三极管(VT2) 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位器(RP1 )所述二极管(HL1 )的负极, 所述PNP三极管(VT4 )的发射极连接至所述电源(DC VIN), 所述PNP三极管(VT4 )的基极连接至所述PNP三极管(VTl ) 的发射极,所述PNP三极管(VT4 )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PNP 三极管(VTl )的基极;所述充电指示部包括电阻(R2)和二极管(HL2),其 中,所述二才及管(HL2 )的正才及连4妾至所述电阻(R2 )的一端, 所述二极管(HL2)的负极连接至所迷NPN三极管(VT2) 的集电才及,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4妄至所述PNP三才及管 (VT4)的发射极;所述输出控制部包括电容(C4)、电容(C5)、电容(C6)、 电容(C8)、电容(C9);所述信号4企测部包括带回差的双电压比较器(Dl);其中,所述电容(C4)和所述电容(C5)并联连接,且 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三极管(VT1 )的集电极, 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GND),所述电容(C6)的一 端连4姿至所述双电压比4交器(Dl)的第3脚,所述电容(C6) 的另一端接地(GND),所述电容(C8)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双 电压比4交器(Dl)的第6脚,且所述电容(C8)的第一端4妄 电源(VCC),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接地(GND),所述 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双电压比较器(Dl)的第1 脚,所述电容(C9)的第二端接地(GND),所述双电压比较 器(Dl )的第5脚连接至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所述 双电压比较器(Dl )的第2脚接地(GND),所述双电压比较 器(Dl)的第4脚连接至所述三才及管(VT2)的基极。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及电压反 々责电路包括电压反々责部和温度反々责部,其中,所述电压反々贵部包括电阻(R5)、电阻(R6),其中, 所述电阻(R5)与所述电阻(R6)串联连4妾,且与所述电容 (C5)并联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连4妄至所述組合 电池的电源端,所述电阻(R5)的所述第二端连4妄至所述双电 压比较器(Dl)的第1脚,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至 所述組合电池的地端,其中,所述电阻(R5 )的第一端连接至 所述PNP三极管(VT1 )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5)的第二 端连4妄至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4妄地;所述温度反馈部包括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电阻 (R12),其中,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所述电阻(R12) 串联连接,所述热负温度系数敏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双电 压比较器(Dl)的第3脚,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第二 端连接至所述组合电池的4企测端,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为连4妾至所述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电阻(R12) 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所述电阻(R12) 的第二端连^妄至电源(VCC)。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电池充电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源缓启电路,用于接受并输出由电源提供的充电电流;温度及电压反馈电路,用于采集并反馈组合电池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充电控制电路,连接于电源缓启电路和温度及电压反馈电路之间,用于调节充电电流,并根据温度及电压反馈电路反馈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对组合电池进行保护。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电池充电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H02J7/00GK201360163SQ20092000383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6日
发明者熊振华, 强 郭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