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缆防水套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防水配件,尤其是一种电缆防水套管。
背景技术:
电缆引入地下构筑物内必须穿过构筑物的墙、板,穿破这些部位的防水层, 成为整个建筑结构中防水最薄弱的部位。目前电缆引入地下构筑物内, 一般采 用预埋钢管的方式,电缆穿过钢管,再用密封胶进行密封,采用这种方法,不 能保证水密性能要求,使水沿着电缆进入地下构筑物内,在电缆需要更换时, 更换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性能好,使用方便,可重 复使用的电缆防水套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缆防水套管, 包括套管管体,该套管管体为侧壁开有缝隙的由柔软材料制成的管体,在缝隙 一侧的管壁外侧开有台阶状凹槽,在缝隙另 一侧的管壁内侧开有台阶状凹槽, 两侧凹槽可相互叠加对接,形成管状结构,该套管管体主要由一体的前端和后 端组成,其管体的前端为瓦状支撑,穿入钢管中,用于支撑电缆不与钢管管口 刮蹭,在瓦状支撑与后端管壁相连的管壁外側设有挡水沿,使水沿挡水沿流下, 而不会进入钢管中。
所述瓦状支撑的数量为3个、4个或者5个中的一种,其轴线与管体轴线相 重合,均匀分布于管体前端。
所述挡水沿为伞状挡水沿,其开口方向朝向管壁前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通过在管壁上开缝,并 在缝隙两侧的管壁上设置对接台阶状凹槽结构,在前端设置瓦状支撑,在前端和后端相连的地方设置挡水沿,使电缆穿过钢管时可以避免钢管管口的刮蹭, 管壁对接固定后可以紧紧包住电缆,具有防水性能好,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 可多次重复使用的特点。
图l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新型主要由套管管体构成,该套管管体的材料采用软橡胶 材料,在套管管体的管壁上设有一条贯穿管壁的缝隙4,在缝隙4的一侧管壁的 外侧设有台阶状凹槽3,在缝隙4的另一侧管壁内侧设有与台阶状凹槽3形状相 匹配的台阶状凹槽,缝隙两侧的管壁的凹槽部分可以相互叠加对接在一起,以 紧紧地包住电缆,使其看起来像一个完整的没有缝隙的管壁,当然,两侧的管 壁凹槽部分也可以部分叠接对接,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电缆。该套管管体主要由 制成一体的前端和后端组成,其中前端为瓦状支撑1,该瓦状支撑1可以是3个、 4个或者5个中的一种,本新型采用最佳方案3个,3个瓦状支撑均匀地分布在 管体前端,其轴线与管体轴线相重合,在瓦状支撑1和后端管壁相连的地方设 有挡水沿2,本新型中挡水沿的形状为伞形,其开口方向朝向前端。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瓦状支撑塞至电缆与钢管的空隙中,直至将瓦状支撑 全部塞入为止,将具有台阶状凹槽的管壁叠加对接,包紧电缆并固定,固定可 采用卡箍或者其它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电缆防水套管,包括套管管体,其特征在于该套管管体为侧壁开有缝隙(4)的由柔软材料制成的管体,在缝隙(4)一侧的管壁外侧开有台阶状凹槽(3),在缝隙另一侧的管壁内侧开有台阶状凹槽,该套管管体由一体的前端和后端组成,其管体的前端为瓦状支撑(1),在瓦状支撑(1)与后端管壁相连的管壁外侧设有挡水沿(2)。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缆防水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瓦状支撑(1 ) 的数量为3个、4个或者5个中的一种,其轴线与管体轴线相重合,均匀分布于 管体前端。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缆防水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沿(2)为 伞状挡水沿,其开口方向朝向管壁前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防水套管,包括套管管体,该套管管体为侧壁开有缝隙的由柔软材料制成的管体,在缝隙一侧的管壁外侧开有台阶状凹槽,在缝隙另一侧的管壁内侧开有台阶状凹槽,两侧凹槽可相互叠加对接,形成管状结构,该套管管体主要由一体的前端和后端组成,其管体的前端为瓦状支撑,穿入钢管中,用于支撑电缆不与钢管管口刮蹭,在瓦状支撑与后端管壁相连的管壁外侧设有挡水沿,使水沿挡水沿流下,而不会进入钢管中。
文档编号H02G3/22GK201417916SQ20092010297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31日
发明者张靖霖 申请人:张靖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