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用无刷主轴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0362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车用无刷主轴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轴马达,尤指一种可增加无刷主轴转动的稳定度的电动车
用无刷主轴马达。
背景技术
藉由传动机构而利用马达驱动后轮的电动机车等电动车辆已为公知。请参考图1, 表示习知无刷主轴马达与电动机车传动箱装设间的剖视图;一般所知传输装置是以无刷主 轴马达M为主要动力来源构成的驱动机构,经由传动机构将动力传达到后轮BW,进而得以 行走的电动机车,在车架上利用吊架轴悬吊马达M及传动箱T上的吊架支柱A1,且习知在马 达M上的吊架支柱A2是设置在马达外壳M2上的散热片H。 其中,马达M经由单一的转动轴R1,将产生的动力由此输出,转动轴R1的一端组 立在马达M内部,其后侧端以压配于马达后盖M1的后轴承B1加以支撑,其中间位置以压配 于马达外壳M2上的前端侧前轴承B2予以支撑,前端侧则外露于马达M外侧,并穿设到传动 箱T内,在传动箱T的箱壳Tl上设置有外轴承B3以支撑转动轴Rl外露的前端侧,且前端 侧穿设在传动驱动元件D上,且在传动驱动元件D上装设一连动件,由连动件连接后侧的传 动驱动元件P及离合器装置K,再由驱动轴R2支撑,因此当马达M转动时所产生的动力经由 转动轴Rl传达至传动驱动元件P、离合器装置K及驱动轴R2。图标揭露传动驱动元件D、P 为皮带轮组件,以及前述连动件为传动皮带。 由于上述结构将二轴承B1、B2设置在后盖及马达外壳M1、M2内,另一轴承B3设置 在传动箱壳Tl上,各在不同结构上形成,因此在结合时必须再做校准,难免会产生偏差,而 在转动轴Rl进行组装穿设,若是校准误差过大,在转动时容易产生偏转振动,同时,由于轴 承B3的牵制,造成马达M与传动箱壳间拆、装不易;而在马达M上的吊架支柱设置在散热片 H上,容易影响散热片的散热效果,且二吊架支柱间的距离较小,会降低机车车体的稳定度; 另,马达M的电线W是由后盖M1出线,当马达M装设在车体上时会导致电线外露,不但影响 外观,且容易造成电线拉扯与断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设置有轴承的马达外壳延伸一颈部,使支 撑无刷主轴转动的轴承支点更接近驱动元件,以便稳固无刷主轴的转动的电动车用无刷主 轴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在马达外壳内同时设置三轴承,以减少其轴心加工的 校准误差,并更加提升无刷主轴转动的稳定度,以及马达与传动箱壳间无其他轴承的牵制 而易于拆、装的电动车用无刷主轴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将第一支架一体成型设置在后盖,避免影响散热片的 散热效果,可减少应力问题增加强度,且因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间的距离加长而增加车体 的稳定度。[0008]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结构一种电动车用无刷主轴马达,其中 包括 —马达外壳,呈中空结构,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该前端朝其主轴方向向外延伸形
成一颈部,该颈部紧邻一驱动元件; —后盖,设置在该马达外壳的后端; —无刷主轴,插设在该马达外壳内的一马达电枢中,且一端穿经马达外盖前端的 颈部而连接该驱动元件; —前端轴承,设置在该颈部内,以邻近驱动元件支撑该无刷主轴;以及 —后端轴承,设置在该后盖内,以支撑该无刷主轴后端侧。 所述马达外壳与一传动箱结合,该传动箱具有一箱壳,所述驱动元件设置在该箱 壳内,所述颈部埋设在该箱壳并紧邻驱动元件。 所述后盖具有一第一支架,该第一支架与后盖为一体成型结构。 该马达外壳的前端具有供电线穿经的至少一穿孔。 包括一第二轴承,设置在邻近该前端轴承,形成有距离的邻近双轴承支撑形态。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的优点 1、将设置有轴承的马达外壳前端的颈部紧邻驱动元件,使前端轴承可以稳固支撑 驱动元件的运转,避免连动件所导致的偏转振动,藉以稳定无刷主轴的转动; 2、藉由三个轴承的结构,得以更加稳定无刷主轴的转动,避免产生偏转振动; 3、将轴承结构均设置马达外壳内,藉以减少其轴心装置时的校准误差,同时提供 马达容易对于传动箱的拆、装作用; 4、马达外壳的前端设置有若干穿孔,可供连接到控制器的电线穿经,以避免马达 装设在车体时电线外露; 5、将第一支架设置在后盖,以避免影响散热片的散热效果; 6、第一支架与后盖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藉以减少应力问题,并增加强度;以及 7、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间的距离加长,藉以增加车体的稳定度。

图1是习知无刷主轴马达装设到传动箱时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三轴承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三轴承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三轴承的实施例的无刷主轴马达装设到传动箱时的剖视 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二轴承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二轴承的实施例装设到传动箱时的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电动车用无刷主轴马达;2马达外壳;21前端;22后端;23散热片;3后盖;31第 一支架;32第二支架;41穿孔;42颈部;5无刷主轴;6前端轴承;7第二轴承;8后端轴承; 9马达电枢;91定子;92转子;10传动箱;101驱动元件;102箱壳;A1支架;A2支架;B1后 轴承;B2前轴承;B3外轴承;BW后轮;D传动驱动元件;H散热片;K离合器装置;M无刷主轴马达;M1马达后盖;M2马达外壳;P传动驱动元件;W电线;R1转动轴(无刷主轴);R2驱动 轴;T传动箱;T1箱壳。
具体实施方式关于本实用新型藉以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手段,兹以下列实施例配合图标于下文 作详细说明。 请同时参考图5及图6所示,分别表示本实用新型具有二轴承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及装设到传动箱时的剖视图。本实施例的电动车用无刷主轴马达1与一传动箱10结合(如 图6),电动车用无刷主轴马达1包括一马达外壳2、一后盖3、一无刷主轴5、一前端轴承6 以及一后端轴承8。 马达外壳2呈中空结构,具有一前端21及一后端22 ;且马达外壳2的外周围处环 设有若干薄片状的散热片23,藉以增加散热面积,进而提升散热效果。 后盖3设置在马达外壳2的后端21 ,后盖3可与马达外壳2呈单一元件的结合,且 后盖3更设置有一第一支架31,该第一支架31与后盖3为一体成型结构,相较于习知将支 架一体成型在马达外壳的散热片处,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并不会影响散热片的散热效果,而 且一体成型的结构可以减少应力的问题,进而增加强度。 另外,由于第一支架31设置在后盖3处,相较于习知将支架A2设置在散热片H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架31与在传动箱10 (如图4所示)上的另一第二支 架32的距离加长,得以增加车体的稳定度。 另,马达外壳2的前端21朝其轴心方向向外延伸形成一颈部42,且前端21更设 置有若干穿孔41,可供连接到控制器的电线W(如图4、图6所示)穿经,相较于习知将电线 W朝马达后盖出线(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电线W朝马达外壳2的前端穿孔41出线, 以避免马达1装设在车体时将电线外露。 无刷主轴5插设在马达外壳2内的一马达电枢9中,且一端(前端侧)穿经马达外 壳2的前端21中心,而无刷主轴5穿经马达外壳2的前端21中心而外露的一端则连结到 一传动箱10内的一驱动元件101 (如图6所示,同时图6显示驱动元件101为一皮带轮); 其中,马达电枢9包括一定子91及一转子92,定子91环设在马达外壳2的内侧壁,转子92 则环设在无刷主轴5上。 前端轴承6设置在颈部42内,以支撑无刷主轴5的前端侧,后端轴承8设置在后 盖3内,以支撑无刷主轴5的后端侧。 由于无刷主轴5的前端侧穿经马达外壳2的前端21而与传动箱10内的驱动元件 101链接(如图6所示),因此转动无刷主轴5以驱动驱动元件101时,藉由前端轴承6以 及后端轴承8的支撑使无刷主轴5得以稳定且顺畅的运转,如图示例所示,尤其是设置在马 达外壳2的前端21的颈部42埋设在传动箱10的箱壳102内,而有前端轴承6形成紧邻驱 动元件101,藉以达到稳定无刷主轴5转动的功效,以避免因连动件(图未示)拉力所造成 的偏转振动,而得以达到最佳的稳定度。 请同时参考图2及图3,分别表示本实用新型具有三轴承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及剖 视图。本实施例的电动车用无刷主轴马达1更包括一第二轴承7。 第二轴承7形成有距离的邻近在前端轴承6,使无刷主轴5的前段为双轴承支撑形
5态,由于无刷主轴5的前端侧穿经马达外壳2的前端21而与传动箱10内的驱动元件101
链接(如图4所示),因此转动无刷主轴5以驱动驱动元件101时,藉由前端轴承6、第二轴
承7以及后端轴承8的支撑,再加上设置在马达外壳2的前端21的颈部42埋设在传动箱
10的箱壳102内,而使前端轴承6可以紧邻驱动元件101,以避免因连动件(图未示)拉力
所造成的偏转振动,藉以更加稳定无刷主轴5的转动,而得以达到最佳的稳定度;再者,由
于前端轴承6、第二轴承7以及后端轴承8均装设在马达外壳2内,相较于习知将其中一轴
承设置在传动箱内,即轴承设置在不同的结构内,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各个轴承的轴心在
加工时的校准误差,和不同的结构间无牵制的容易与传动箱间进行拆、装。 另外,由于前端轴承间为有距离的邻近设置,能支撑无刷主轴5更加稳固,进而增
加马达运转的稳定度。 因此,藉由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的优点 1、将设置有轴承的马达外壳前端的颈部紧邻驱动元件,使前端轴承可以稳固支撑 驱动元件的运转,避免连动件所导致的偏转振动,藉以稳定无刷主轴的转动; 2、藉由三个轴承的结构,得以更加稳定无刷主轴的转动,避免产生偏转振动; 3、将轴承结构均设置马达外壳内,藉以减少其轴心装置时的校准误差,同时提供 马达容易对于传动箱的拆、装作用; 4、马达外壳的前端设置有若干穿孔,可供连接到控制器的电线穿经,以避免马达 装设在车体时电线外露; 5、将第一支架设置在后盖,以避免影响散热片的散热效果; 6、第一支架与后盖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藉以减少应力问题,并增加强度;以及 7、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间的距离加长,藉以增加车体的稳定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揭示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举
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元件的置换仍应隶属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权利要求一种电动车用无刷主轴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马达外壳,呈中空结构,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该前端朝其主轴方向向外延伸形成一颈部,该颈部紧邻一驱动元件;一后盖,设置在该马达外壳的后端;一无刷主轴,插设在该马达外壳内的一马达电枢中,且一端穿经马达外盖前端的颈部而连接该驱动元件;一前端轴承,设置在该颈部内,以邻近驱动元件支撑该无刷主轴;以及一后端轴承,设置在该后盖内,以支撑该无刷主轴后端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无刷主轴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外壳与一传 动箱结合,该传动箱具有一箱壳,所述驱动元件设置在该箱壳内,所述颈部埋设在该箱壳并 紧邻驱动元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无刷主轴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具有一第一 支架,该第一支架与后盖为一体成型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无刷主轴马达,其特征在于该马达外壳的前端具 有供电线穿经的至少一穿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无刷主轴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二轴承,设置 在邻近该前端轴承,形成有距离的邻近双轴承支撑形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用无刷主轴马达,包括呈中空结构的马达外壳,具有一前端及一后端,该前端朝主轴方向向外延伸形成一颈部,该颈部并紧邻一驱动元件;设置在马达外壳后端的后盖;无刷主轴,插设在马达外壳内的马达电枢中且其一端穿经前端颈部而连接该驱动元件;设置在颈部内以支撑无刷主轴并邻近该驱动元件的前端轴承;以及设置在后盖内以支撑无刷主轴的后端轴承;藉以提升无刷主轴转动的稳定度。
文档编号H02K5/04GK201504136SQ20092014991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0日
发明者朱明聪 申请人:爱德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