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压隔流圈及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3546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扩压隔流圈及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扩压隔流圈及发电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发电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的热量,其所包括的风冷系统则起到加速发电机内部空气循环而进行散热的作用。具体地,如图1为现有技术中发电机的局部剖视图所示,现有技术发电机的风冷系统包括风扇11、进风口 12、风通道13和出风口 14;其中,风通道13设置于机座15的壁内,进风口 12和出风口 13均设置于机座的内壁上,该进风口 12和出风口 13分布于风通道 13的两侧,该风扇11则设置于机座15内部、并套设于转轴16上,且对应于进风口 12。在发电机发电的过程中,可通过转轴16受传动而带动风扇11进行高速旋转,进而可实现使发电机内部空气由风扇11经进风口 12导入通风道13,且再经过通风道13从出风口 14出来的高速循环,以对发电机进行风冷。发明人在长期从事发电机技术领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现有技术发电机中的风冷系统至少存在如下缺陷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由于风扇11与进风口 12尺寸相差较大、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且风扇11与进风口 12之间没有过度结构,这就使得通过较大尺寸的风扇11的大量空气,经过较小尺寸的进风口 12进入风通道13时,将在较大的空间内产生涡流;涡流的产生,不但使空气流通不畅,而降低了风冷系统的冷却效率,而且由于发电机需消耗能量克服涡流发电,从而也降低了发电机的发电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压隔流圈及发电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且风扇与进风口没有过度结构,而在风扇与进风口之间产生涡流的缺陷。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扩压隔流圈,其中,包括第一圆环外壳、第二圆环外壳、 蜗舌组和第三外壳组;所述蜗舌组包括多个蜗舌,且多个所述蜗舌均勻地分布于所述第一圆环外壳和第二圆环外壳之间;所述蜗舌为顶部为开放的锐角凹槽,且所述蜗舌的一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圆环外壳,所述蜗舌的另一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圆环外壳;所述第三外壳组包括多个第三外壳,所述第三外壳设置于所述蜗舌的顶部,以密封所述蜗舌。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发电机,包括风冷系统、转轴和机座,所述风冷系统包括风扇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机座的内壁上;所述风扇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进风口相对应,其中,该发电机还包括上述的扩压隔流圈;且所述扩压隔流圈套设于所述风扇上,并位于所述风扇和进风口之间。本发明的扩压隔流圈及发电机,通过扩压隔流圈套设于风扇上,并位于风扇和进风口之间,且该扩压隔流圈所具有的多个蜗舌均勻地分布于第一圆环外壳和第二圆环外壳之间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且风扇与进风口没有过度结构,而在风扇与进风口之间易产生涡流的缺陷,消除了在风扇与进风口之间所产生涡流,因此发电机内部的空气可顺畅流通,提高了风冷系统的冷却效率,而且由于发电机在发电的过程中不再浪费克服涡流的能量,从而达到了提高发电机发电效率的目的。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发电机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扩压隔流圈的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扩压隔流圈的侧视图;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发电机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图2为本发明扩压隔流圈的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扩压隔流圈的侧视图;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扩压隔流包括第一圆环外壳11、第二圆环外壳12、蜗舌组和第三外壳组;其中,蜗舌组包括多个蜗舌13,在本实施例中为6个蜗舌13 (但不仅限于6个蜗舌13),该蜗舌13为顶部为开放的锐角凹槽,该锐角凹槽包括两边板和两侧板;第一圆环外壳11可为一圆环片,第二圆环外壳12为截面为梯形的圆环,截面为梯形的圆环的锥角17的角度可为30度至40度。如图2和图4所示,6个蜗舌13均勻地分布于第一圆环外壳11和第二圆环外壳 12之间,蜗舌13的一侧板连接于第一圆环外壳11,且蜗舌13的另一侧板连接于第二圆环外壳12。具体地,蜗舌13的一侧板连接于圆环的外壁上,且蜗舌13的另一侧板连接于圆环片,蜗舌13的顶部朝向该扩压隔流圈的外围而设置;再者,蜗舌13的顶部可为弧形,且与圆环和圆环片的外轮廓相配合,以形成圆滑的扩压隔流圈的外轮廓;第三外壳组包括多个第三外壳14,每个第三外壳14对应一个蜗舌13,第三外壳14为与蜗舌13的顶部相配合圆弧盖,该第三外壳14可设置于蜗舌13的顶部,以密封蜗舌13并与圆滑的扩压隔流圈的外轮廓成为一体。基于上述结构,在实际应用中,蜗舌13的导风角15为60度至70度,导风角 15为蜗舌13的一边板和第一切线之间的夹角,该第一切线为以第一切点而做的切线,且该第一切点为蜗舌13的一边板与该扩压隔流圈的外轮廓的交接处;蜗舌13的阻风角16为30 度至40度,阻风角16为蜗舌13的另一边板和第二切线之间的夹角,该第二切线为以第二切点而做的切线,且该第二切点为蜗舌13的另一边板与该扩压隔流圈的外轮廓的交接处。在实际应用中,可将本实施例的扩压隔流圈应用于发电机中,该发电机包括风冷系统、转轴和机座,该风冷系统包括风扇和进风口,进风口设置于机座的内壁上;风扇固定套设于转轴上,且与进风口相对应;而本实施例的扩压隔流圈套设于风扇上,并位于风扇和进风口之间。具体地,在发电机发电的过程中,可通过转轴受传动而带动风扇进行高速旋转,在风扇将空气导入经过进风口导入风冷系统所包括的通风道时,可采用本实施例的扩压隔流圈作为过度结构而对空气量进行调节,因此可避免空气在通过风扇且经进风口进入风通道的过程中,由于风扇与进风口尺寸相差较大且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而在该空间内所产生的涡流。本实施例的扩压隔流圈,可应用于发电机中,通过扩压隔流圈套设于发电机所包括的风扇上,并位于风扇和进风口之间,且该扩压隔流圈所具有的多个蜗舌均勻地分布于第一圆环外壳和第二圆环外壳之间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且风扇与进风口没有过度结构,而在风扇与进风口之间易产生涡流的缺陷,消除了在风扇与进风口之间所产生涡流,因此发电机内部的空气可顺畅流通,提高了风冷系统的冷却效率,而且由于发电机在发电的过程中不再浪费克服涡流的能量,从而达到了提高发电机发电效率的目的。实施例二图5为本发明发电机的局部剖视图。本实施例的发电机包括风冷系统、转轴16和机座15,风冷系统包括风扇11、进风口 12、风通道13和出风口 14 ;其中,风通道13设置于机座15的壁内,进风口 12和出风口 13均设置于机座的内壁上,该进风口 12和出风口 13 分布于风通道13的两侧,该风扇11则设置于机座15内部、并套设于转轴16上,且对应于进风口 12,其中,本实施例发电机还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扩压隔流圈17 ;且扩压隔流圈17套设于风扇11上,并位于风扇11和进风口 12之间,该扩压隔流圈17包括上述实施例扩压隔流圈的各结构部件,这里不再赘述。在发电机发电的过程中,可通过转轴106受传动而带动风扇11进行高速旋转,在风扇11将空气导入经过进风口 12导入风冷系统所包括的通风道13时,可采用扩压隔流圈作17为过度结构而对空气量进行调节,因此可避免空气在通过风扇11且经进风口 12进入风通道13的过程中,由于风扇11与进风口 12尺寸相差较大且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 而在该空间内所产生的涡流;进而保证了发电机内部空气由风扇11经进风口 12导入通风道13,且再经过通风道13从出风口 14出来的高速循环,以对发电机进行风冷。本实施例的扩压隔流圈,可应用于发电机中,通过扩压隔流圈套设于发电机所包括的风扇上,并位于风扇和进风口之间,且该扩压隔流圈所具有的多个蜗舌均勻地分布于第一圆环外壳和第二圆环外壳之间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且风扇与进风口没有过度结构,而在风扇与进风口之间易产生涡流的缺陷,消除了在风扇与进风口之间所产生涡流,因此发电机内部的空气可顺畅流通,提高了风冷系统的冷却效率,而且由于发电机在发电的过程中不再浪费克服涡流的能量,从而达到了提高发电机发电效率的目的。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扩压隔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圆环外壳、第二圆环外壳、蜗舌组和第三外壳组;所述蜗舌组包括多个蜗舌,且多个所述蜗舌均勻地分布于所述第一圆环外壳和第二圆环外壳之间;所述蜗舌为顶部为开放的锐角凹槽,且所述蜗舌的一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圆环外壳, 所述蜗舌的另一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圆环外壳;所述第三外壳组包括多个第三外壳,所述第三外壳设置于所述蜗舌的顶部,以密封所述蜗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压隔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外壳为一圆环片,所述第二圆环外壳为截面为梯形的圆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压隔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的一侧板连接于所述圆环的外壁上,所述蜗舌的另一侧板连接于所述圆环片,且所述蜗舌的顶部朝向该扩压隔流圈的外围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压隔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的顶部为弧形,且与所述圆环和所述圆环片的外轮廓相配合,以形成圆滑的扩压隔流圈的外轮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压隔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的导风角为60度至70 度,所述导风角为所述蜗舌的一边板和第一切线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切线为以第一切点而做的切线,所述第一切点为所述蜗舌的一边板与该扩压隔流圈的外轮廓的交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扩压隔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的阻风角为30度至40度,所述阻风角为所述蜗舌的另一边板和第二切线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切线为以第二切点而做的切线,所述第二切点为所述蜗舌的另一边板与该扩压隔流圈的外轮廓的交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压隔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面为梯形的圆环的锥角的角度为30度至40度。
8.一种发电机,包括风冷系统、转轴和机座,所述风冷系统包括风扇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机座的内壁上;所述风扇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进风口相对应, 其特征在于,该发电机还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扩压隔流圈;且所述扩压隔流圈套设于所述风扇上,并位于所述风扇和进风口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压隔流圈及发电机,该扩压隔流圈包括第一圆环外壳、第二圆环外壳、蜗舌组和第三外壳组;蜗舌组包括多个蜗舌,且多个蜗舌均匀地分布于第一圆环外壳和第二圆环外壳之间;蜗舌为顶部为开放的锐角凹槽,且蜗舌的一侧板连接于第一圆环外壳,蜗舌的另一侧板连接于第二圆环外壳;第三外壳组包括多个第三外壳,第三外壳设置于蜗舌的顶部,以密封蜗舌。本发明的扩压隔流圈及发电机,通过扩压隔流圈套设于风扇上,并位于风扇和进风口之间,且该扩压隔流圈所具有的多个蜗舌均匀地分布于第一圆环外壳和第二圆环外壳之间的结构;消除了在风扇与进风口之间所产生涡流,提高了风冷系统的冷却效率,从而达到了提高发电机发电效率的目的。
文档编号H02K9/06GK102195406SQ20101013854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9日
发明者何庆峰, 崔浩, 段志强, 苏莫明, 钟绍辉, 陈晓杰 申请人: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