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型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37600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容型单相感应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主线圈及辅助线圈的电容型单相感应电动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单相感应电动机的一种,通过利用电容,使流向主线圈和辅助线圈的电 流的相位错开,来使定子产生旋转磁场,使转子旋转的所谓电容型单相感应电动机已被公 知。在这样的电容型单相感应电动机中,例如,如日本特开平5-122992号公报的图5所示 的那样,主线圈直接与交流电源连接,另一方面,辅助线圈经电容与上述交流电源连接。由 此,因为流过上述辅助线圈的电流与流过上述主线圈的电流相比,相位提前约90度,所以, 在定子中产生旋转磁场,能够使转子旋转。另一方面,作为将主线圈及辅助线圈缠绕在定子芯上的方法,将主线圈及辅助线 圈缠绕在各自的齿上的所谓集中卷绕和将主线圈及辅助线圈跨多个齿缠绕的所谓分布卷 绕已被公知。在集中卷绕的情况下,因为与分布卷绕的情况相比制造工序简单,所以,能够 谋求通过制造工时削减带来的成本降低。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5-1229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电容型单相感应电动机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因为流向上述主线圈的电流 的相位和流向辅助线圈的电流的相位错开大约90度,所以,在该主线圈和辅助线圈之间产 生与该部分相应的电位差。这里,在通过上述那样的集中卷绕将主线圈及辅助线圈缠绕在齿上的情况下,不 存在缠绕在齿上的主线圈及辅助线圈直接接触的情况。但是,由于主线圈及辅助线圈向齿 的卷绕方法,存在将缠绕在齿上的主线圈彼此相连的跨接线(主线圈跨接线)和将缠绕在 齿上的辅助线圈彼此相连的跨接线(辅助线圈跨接线)接触而短路的可能性。对此,虽然 也可考虑在上述跨接线彼此之间设置绝缘材料,但是,与这部分相应地,材料成本、作业工 序增加,所以,成本上升。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通过集中卷绕将主线圈及辅助线圈缠绕在定子上的电容型 单相感应电动机中,得到能够容易地防止主线圈跨接线和辅助线圈跨接线的短路的结构。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是具备包括围绕轴线配置成大致圆环状的多个齿的定子芯;分别通过集 中卷绕而缠绕在上述多个齿上的主线圈及辅助线圈;将缠绕在上述齿上的主线圈彼此连接 的主线圈跨接线;将缠绕在上述齿上的辅助线圈彼此连接的辅助线圈跨接线,上述主线圈 跨接线配置在上述定子芯的轴线方向的一方侧,上述辅助线圈跨接线配置在上述定子芯的 轴线方向的另一方侧。根据上述结构,因为主线圈跨接线和辅助线圈跨接线分别分开配置在定子的轴线方向的一方侧和另一方侧,所以,能够由简单的结构将两者充分地分离。因此,能够防止电 位不同的主线圈跨接线和辅助线圈跨接线直接接触。由此,能够防止在主线圈跨接线和辅 助线圈跨接线之间产生短路。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在通过集中卷绕将主线圈及辅助线圈缠绕在齿上的电容型单相感应 电动机中,因为将主线圈跨接线和辅助线圈跨接线分开配置在定子芯的轴线方向的一方侧 和另一方侧,所以,能够由简单的结构防止主线圈跨接线和辅助线圈跨接线的短路。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容型单相感应电动机的概略结构的纵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容型单相感应电动机中的定子的侧视图。图3是图2中的定子的俯视图,是从收纳辅助线圈跨接线的第二线轴部侧看的图。图4是概略地表示将图1所示的电容型单相感应电动机的主线圈及辅助线圈连接 到交流电源及电容上时的回路结构的回路图。图5是模式地表示主线圈及辅助线圈向图2所示的定子中的齿的缠绕顺序的图, 分别为(A)是缠绕主线圈的齿的俯视图,(B)是收纳主线圈跨接线的线轴部的延伸部的侧 视图,(C)是收纳辅助线圈跨接线的线轴部的延伸部的侧视图,(D)是缠绕辅助线圈的齿的 仰视图。图6是将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电容型单相感应电动机连接到交流电源及电容上的 情况下的与图4相当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下面的实施方式实质上是好 的例示,而不是意图对本发明、其适用物或其用途的范围进行限制的。整体结构图1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容型单相感应电动机1的概略结构。此电容 型单相感应电动机1是所谓的内转子型的电动机,具备缠绕了并联连接的两种线圈8、9的 大致圆筒状的定子2和配置在该定子2的内方的大致圆柱状的转子3。上述电容型单相感 应电动机1如图4所示,上述定子2的线圈8、9的一方直接与单相的交流电源17连接,并 且,该线圈8、9的另一方经电容18与该交流电源17连接。由此,能够利用电容18,使流向 上述定子2的线圈8、9的电流的相位错开,使该定子2内产生旋转磁场。而且,通过该旋转 磁场,在上述转子3内产生感应电流,该转子3因此感应电流和旋转磁场的作用而旋转。上述定子2具备在内周侧具有12个齿Tl T12的大致圆筒状的定子芯5 ;分别 配置在该定子芯5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部的一对线轴部10、20 ;缠绕在上述齿Tl T12上的 作为上述两种线圈的主线圈8及辅助线圈9。上述定子芯5,如图2所示,通过将多张由硅钢板构成的规定形状的薄板部件5a叠 层而构成。即,在这些薄板部件5a上分别设置了 T字状的齿部,通过叠层该薄板部件5a,被 叠层的齿部构成定子芯5的齿Tl T12。这些齿Tl T12,围绕轴线P,在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上述线轴部10、20是以覆盖定子芯5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部的方式配置的大致圆筒 状的树脂部件,分别是一体形成了以覆盖上述齿Tl T12的方式形成的多个绝缘部11、21 和以从该绝缘部11、21的齿基端侧向上述定子芯5的轴线P的轴向外方呈大致圆筒状地延 伸的方式形成的延伸部12、22的部件。在上述延伸部12、22上,形成了在该延伸部12、22的外周面上在圆周方向遍及规 定长度地延伸的引导槽13、14、23、24和将该延伸部12、22的一部分从延伸端部到上述弓I导 槽13、14、23、24呈槽状切掉的切口部15、16、25、26。在上述引导槽13、14、23、24内,如后 所述,收纳将缠绕在齿Tl T12上的线圈8、9彼此相连的跨接线8a、9a。关于这些引导槽 13、14、23、24及切口部15、16、25、26的详细的结构将在后面阐述。上述主线圈8及辅助线圈9,通过集中卷绕,交替地缠绕在由上述线轴部10、20的 绝缘部11、21覆盖的齿Tl T12上。S卩,上述主线圈8及辅助线圈9相对于上述齿Tl T12隔一个地缠绕。另外,上述主线圈8及辅助线圈9,分别相对于上述齿Tl T12,从齿前 端侧看以在顺时针旋转方向缠绕的齿和在逆时针旋转方向缠绕的齿交替的方式缠绕。因此,上述主线圈8及辅助线圈9相对于上述齿Tl T12隔一个地缠绕,并且其 缠绕方向相对于缠绕同一线圈的齿也以隔一个地成为相同方向的方式缠绕。具体地说,在图5的例中,上述主线圈8相对于齿T2、T6、TlO从齿的前端侧(图 5(A)中的上方侧)看在逆时针旋转方向缠绕,并且相对于齿T4、T8、T12从齿的前端侧看在 顺时针旋转方向缠绕。同样,辅助线圈9相对于齿Tl、Τ5、Τ9从齿的前端侧(图5(D)中的 下方侧)看在逆时针旋转方向缠绕,并且相对于齿Τ3、Τ7、Τ11从齿的前端侧看在顺时针旋 转方向缠绕。另外,为了简化说明,在下面有关线圈的缠绕方向的说明中,从齿的前端侧看将顺 时针旋转方向简称为顺时针方向,将逆时针旋转方向简称为逆时针方向。进而,上述主线圈8及辅助线圈9,以相对于齿Tl Τ12的卷绕开始侧及卷绕结 束侧由该主线圈8及辅助线圈9集中地定位在定子芯5的轴线方向的各自的端部的方式, 缠绕在该齿Tl Τ12上。具体地说,主线圈8以相对于齿的卷绕开始侧及卷绕结束侧位于 定子芯5的一端侧(图1及图2的上方侧)的方式缠绕。另一方面,辅助线圈9以相对于 齿的卷绕开始侧及卷绕结束侧位于定子芯5的另一端侧(图1及图2的下方侧)的方式缠 绕。由此,能够将分别将缠绕在齿上的主线圈8彼此及辅助线圈9彼此相连的主线圈 跨接线8a及辅助线圈跨接线9a分开配置在定子芯5的轴线方向的两端侧。因此,能够由 简单的结构将上述主线圈跨接线8a及辅助线圈跨接线9a充分地分离。另外,上述主线圈 8及主线圈跨接线8a由一系列的主线圈线40构成,并且,上述辅助线圈9及辅助线圈跨接 线9a由一系列的辅助线圈线41构成。这里,如图2所示,在上述线轴部10、20中的一方的线轴部20上,设置了与其延伸 部22的延伸端部(图2的下侧)相比向轴线P的轴线方向外方突出的棒状的销端子35a、 35b、35c。在这些销端子35a、35b、35c上连接了上述主线圈8及辅助线圈9的至少一个端 部,并且也连接了与交流电源17相连的导线(省略图示)。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上述主线圈8的一端侧与销端子35a连接,另一端侧与销端子35c连接。另一方面,上述辅助线圈9的一端侧与销端子35b连接,另一端侧与销端子 35c连接。而且,在上述销端子35a和销端子35b之间,由未图示的导线连接了电容18。艮口, 在上述销端子35a、35c上并联连接了主线圈8和串联连接的电容18及辅助线圈9。进而, 在上述销端子35a、35c上由未图示的导线连接了交流电源17。由此,能够得到上述主线圈8和上述串联连接的辅助线圈9及电容18相对于交流 电源17并联连接的回路结构。通过做成这样的回路结构,能够通过上述电容18使流向上 述辅助线圈9的电流的相位相对于流向上述主线圈8的电流的相位提前90度。因此,主线 圈8及辅助线圈9能够使被缠绕的定子2内产生旋转磁场,使该定子2内的转子3旋转。上述定子2由封闭树脂封闭,由此,形成了由该封闭树脂构成的有底圆筒状的壳 体4。在该壳体4的底面的中央部附近,形成了向该壳体4的外方鼓出的鼓出部4a,在该鼓 出部4a的内侧,以朝向壳体4的内方开口的方式配置了有底圆筒状的金属制的托架33。在 此托架33的内侧配置了轴承34。另一方面,上述壳体4的开口部由形成为大致圆板状的金属制的托架30覆盖。在 该托架30的中央部分,形成了向上述壳体4的外方鼓出的鼓出部30a。在此鼓出部30a的 中央部,形成了用于插通后述的旋转轴7的贯通孔31。另外,在上述鼓出部30a的内侧配置 了轴承32。上述转子3具备大致圆筒状的转子芯3a ;配置在遍及该转子芯3a的外周面的全 周等间隔地设置的槽(slot)上的由铝或铜构成的导体3b;在轴线方向的两端使这些导体 短路的短路环3c。在该转子3的转子芯3a的中心以插通的状态固定了棒状的旋转轴7。此 旋转轴7由上述轴承32、34可旋转地支承。另外,上述旋转轴7的一端侧贯通形成在上述 托架30上的贯通孔31而向壳体4外突出。由此,能够将转子3的旋转向外部传递。定子端部的结构接着,基于图2、图3及图5,详细说明上述定子2的轴线方向的端部的结构。如上 所述,在上述定子2的轴线P方向的两端部,分别配置了大致圆筒状的线轴部10、20。这些 线轴部10、20中的第一线轴部10以覆盖上述定子芯5的一端侧(图2的上侧)的方式配 置。另一方面,第二线轴部20以覆盖该定子芯5的另一端侧(图2的下侧)的方式配置。这些线轴部10、20分别具备向轴线P方向外方呈圆筒状地延伸的延伸部12、22。在 此延伸部12、22的侧面的前端侧及基端侧分别形成了在圆周方向延伸的多个外引导槽13、 23及内引导槽14、24。详细地说,在上述延伸部12、22的侧面的前端侧,分别在圆周方向并 列地设置了多个外引导槽13、23。另一方面,在上述延伸部12、22的侧面的基端侧,分别在 圆周方向并列地设置了多个内引导槽14、24。上述引导槽13、14、23、24的一端形成在与缠绕在某个齿上的线圈8、9的卷绕结束 部分对应的延伸部12、22的圆周方向位置。另一方面,上述引导槽13、14、23、24的另一端 形成在与接着上述齿地缠绕线圈8、9的齿的、线圈8、9的卷绕开始部分对应的延伸部12、 22的圆周方向位置。即,上述引导槽13、14、23、24以具有从线圈8、9的相对于某个齿的卷 绕结束部分到线圈8、9的相对于下一个缠绕线圈8、9的齿的卷绕开始部分的长度的方式形 成。另外,在设置了上述销端子35a、35b、35c的延伸部22上,形成了用于收纳与该销 端子35a.35b.35c连接的辅助线圈9的内引导槽24a及外引导槽23a、23b。
在形成于上述延伸部12上的外引导槽13及内引导槽14内,配置将缠绕在齿T2、 T4、T6、T8、T10、T12上的主线圈8彼此相连的主线圈跨接线8a。另一方面,在形成于上述 延伸部22上的外引导槽23及内引导槽24内,配置将缠绕在齿T1、T3、T5、T7、T9、T11上的 辅助线圈9彼此相连的辅助线圈跨接线9a。这样,通过将上述主线圈跨接线8a和辅助线圈跨接线9a分别分开收纳在形成于 第一线轴部10上的引导槽13、14内和形成于第二线轴部20上的引导槽23、24内,该第一 线轴部10配置在定子芯5的一端侧,该第二线轴部20配置在该定子芯5的另一端侧,能够 充分离开地配置主线圈跨接线8a和辅助线圈跨接线9a。因此,能够防止该主线圈跨接线 8a和辅助线圈跨接线9a接触、短路。而且,因为形成了上述引导槽13、14、23、24的延伸部12、22与上述线轴部10、20 的绝缘部11、21 —体形成,所以,不用设置形成了用于收纳线圈跨接线8a、9a的引导槽13、 14、23、24的新的部件,就能够将线圈跨接线8a、9a分开配置在定子芯5的一端侧和另一端 侧。由此,因为没有必要将设置了引导槽13、14、23、24的部件作为其它的部件进行组装,所 以,与这部分相应地,能够防止作业工时的增加。这里,如上所述,主线圈8及辅助线圈9以相对于齿Tl T12交替地反复进行向 逆时针旋转方向缠绕和向顺时针旋转方向缠绕的方式缠绕。在此情况下,若相对于齿Tl T12分别依次卷绕线圈8、9,则如图5所示,线圈8、9的相对于各齿Tl T12的卷绕开始部 分的位置和卷绕结束部分的位置交替地替换。于是,在主线圈跨接线8a及辅助线圈跨接线 9a上分别产生重叠的部分。另外,主线圈跨接线9a将相对于齿T2、T4、T6、T8、T10、T12缠 绕的主线圈8彼此连接,辅助线圈跨接线9a将相对于齿T1、T3、T5、T7、T9、T11缠绕的辅助 线圈9彼此连接。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分别与相对于齿在逆时针旋转方向缠绕的主线 圈8的卷绕开始侧和卷绕结束侧相连的主线圈跨接线8a、以及分别与相对于齿在顺时针旋 转方向缠绕的辅助线圈9的卷绕开始侧和卷绕结束侧相连的辅助线圈跨接线9a分别相互 重叠(图5中的A部分)。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图5所示,将上述主线圈跨接线8a及辅助线圈跨接 线9a以与齿的卷绕开始侧相连的跨接线8a、9a和与卷绕结束侧相连的跨接线8a、9a位于 各自的引导槽13、14、23、24内的方式配置。具体地说,将与相对于齿在逆时针旋转方向缠 绕的主线圈8的卷绕开始侧相连的主线圈跨接线8a配置在内引导槽14内,并且将与该主 线圈8的卷绕结束侧相连的主线圈跨接线8a配置在外引导槽13内。另一方面,将与相对 于齿在顺时针旋转方向缠绕的辅助线圈9的卷绕开始侧相连的辅助线圈跨接线9a配置在 内引导槽24内,并且将与该辅助线圈9的卷绕结束侧相连的辅助线圈跨接线9a配置在外 引导槽23内。如上所述,在主线圈跨接线8a彼此及辅助线圈跨接线9a彼此的重叠部分(图5 中的A部分)中,将与线圈8、9的相对于齿的卷绕开始侧相连的跨接线8a、9a和与卷绕结 束侧相连的跨接线8a、9a配置在各自的引导槽13、14、23、24内。由此,跨接线8a、9a也同 样被配置在引导槽13、14、23、24内,能够防止产生短路。进而,通过做成上述的那样的跨接 线8a、9a的配置,在相对于齿Tl T12缠绕线圈8、9时,能够在后述的长切口部16、26内 防止与线圈8、9的相对于齿的卷绕开始侧相连的跨接线8a、9a和与卷绕结束侧相连的跨接 线8a、9a干涉。
在上述延伸部12、22上,分别形成了在轴线P方向从其延伸端部(延伸方向的前 端部分)延伸到上述引导槽13、14、23、24的槽状的切口部15、16、25、26。详细地说,在上述 延伸部12、22上,形成了从该延伸部12、22的延伸端部延伸到上述外引导槽13、23的端部 的短切口部15、25和从该延伸部12、22的延伸端部延伸到上述内引导槽14、24的端部的长 切口部16、26。S卩,上述短切口部15、25及长切口部16、26以使收纳跨接线8a、9a的引导槽 13、14、23、24的两端部与上述延伸部12、22的轴线P方向外方连通的方式形成为槽状。这里,上述引导槽13、14、23、24以它们的端部与成为各齿Tl T12的宽度方向一 侧或另一侧的线圈8、9的卷绕开始侧或卷绕结束侧对应的方式形成。因此,延伸到该端部 的切口部15、16、25、26也与各齿Tl T12的宽度方向一侧或另一侧对应地形成。上述短切口部15、25及长切口部16、26被构成为能够插通配置在上述引导槽13、 14,23,24内的线圈跨接线8a、9a。由此,配置在上述引导槽13、14、23、24内的跨接线8a、 9a,相对于缠绕在齿Tl T12上的线圈8、9的卷绕开始侧及卷绕结束侧,分别插通上述短 切口部15、25或长切口部16、26的任意一个地相连。S卩,根据上述的结构,如图5所示,齿Tl T12的相对于设置在引导槽13、14、23、 24的端部的切口部15、16、25、26的位置关系确定。因此,插通该切口部15、16、25、26的跨 接线8a、9a定位在规定的齿的规定位置。因此,在将主线圈线40及辅助线圈线41相对于各齿Tl T12缠绕时,将缠绕在 齿上的线圈8、9彼此相连的跨接线8a、9a能够被正确地引导至预定的引导槽13、14、23、24 内。而且,如上所述,上述切口部15、16、25、26和各齿11 112的位置关系确定。因 此,若使上述主线圈线40及辅助线圈线41插通于该切口部15、16、25、26,则能够将线圈线 40,41配置在确定的齿的确定的位置。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线圈8、9的相对于各齿Tl T12的绕线作业。实施方式的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将主线圈跨接线8a配置在设置于线轴部10上的引导 槽13、14内,该线轴部10安装于定子芯5的一端侧。而且,将辅助线圈跨接线9a配置在设 置于线轴部20上的引导槽23、24内,该线轴部20安装于定子芯5的另一端侧。由此,能够 充分离开地配置该主线圈跨接线8a和辅助线圈跨接线9a。因此,能够由简单的结构防止两 者接触、短路。S卩,相对于齿Tl T12,以主线圈8的卷绕开始侧及卷绕结束侧位于定子芯5的一 端侧的方式缠绕该主线圈8。然后,以辅助线圈9的卷绕开始侧及卷绕结束侧位于定子芯5 的另一端侧的方式,缠绕该辅助线圈9。由此,能够像上述那样充分离开地配置主线圈跨接 线8a及辅助线圈跨接线9a。这里,像本实施方式的这样,在主线圈8及辅助线圈9的相对于齿Tl T12的缠绕 方向交替地不同的情况下,如上述图5的A部分所示,产生跨接线8a、9a彼此重叠的部分。对此,在线轴部10、20的延伸部12、22上分别设置外引导槽13、23及内引导槽14、 24。由此,由于能够将主线圈跨接线8a彼此及辅助线圈跨接线9a彼此重叠的部分配置在 各自的引导槽13、14、23、24内,所以,能够防止跨接线8a、9a彼此接触。另外,在上述重叠的部分中,将与线圈8、9的相对于齿的卷绕开始侧相连的跨接线8a、9a配置在内引导槽14、24内。而且,将与线圈8、9的相对于齿的卷绕结束侧相连的 跨接线8a、9a配置在外引导槽13、23内。由此,在缠绕线圈线40、41时,能够在形成于该内 引导槽14、24的两端部的长切口部16、26内防止跨接线8a、9a彼此干涉。另外,上述引导槽13、14、23、24形成在具备用于对齿Tl T12和缠绕在该齿Tl T12上的主线圈8及辅助线圈9进行绝缘的绝缘部11、21的线轴部10、20上。因此,不用 设置新的部件就能够将主线圈跨接线8a及辅助线圈跨接线9a分别配置在定子芯5的两端 侧。因此,与没有必要进行新的部件的组装作业的部分相应地,能够防止制造成本的增大。进而,上述引导槽13、14、23、24与其两端被缠绕在齿上的线圈8、9的卷绕结束部 分及线圈8、9的相对于接着该齿地缠绕线圈8、9的齿的卷绕开始部分对应地形成。而且, 与该引导槽13、14、23、24的两端部对应地形成了切口部15、16、25、26。由此,在绕线作业 时,能够防止将主线圈跨接线8a及辅助线圈跨接线9a配置在错误的引导槽内。而且,根据 此结构,因为能够相对于齿Tl T12将主线圈线40及辅助线圈线41配置在规定的位置, 所以,能够顺畅地进行绕线作业。其它的实施方式有关本发明的电容型单相感应电动机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包含此外的各种结 构。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线轴部10、20上,与外引导槽13、23及内引导槽14、24的 两端部对应地形成了具有不同切口深度的切口部15、16、25、26,但是,不局限于此,例如也 可以以所有的切口部延伸到内引导槽14、24的深度的方式设置。另外,在线轴部10、20上 设置了引导槽13、14、23、24,在该引导槽13、14、23、24内配置了跨接线8a、9a,但是不局限 于此,也可以在其它的部件上设置引导槽,在该引导槽内配置跨接线8a、9a。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线轴部10、20上分别设置了两层引导槽(外引导槽 13、23及内引导槽14、24),但是不局限于此,设置在线轴部10、20上的引导槽的层数也可以 是一层,也可以是三层以上。进而,上述引导槽13、14、23、24分别在圆周方向排列地设置了 多个,但是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各形成一个遍及延伸部12、22的外周面的全周延伸的环状 的引导槽。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延伸部12、22上分别设置了引导槽13、14、23、24,但 是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设置引导槽,而是将跨接线分开配置在定子2的两端部的一 方侧和另一方侧。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在圆周方向排列的齿Tl T12,交替地缠绕了主 线圈8及辅助线圈9,但是,只要是该主线圈8及辅助线圈9相对于齿Tl T12集中卷绕的 结构即可。例如,也可以在相邻的多个齿上集中卷绕主线圈或辅助线圈。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相对于缠绕在齿Tl T12上主线圈8及辅 助线圈9,像图4所示的回路图的那样连接了交流电源17及电容18,但是不局限于此,也可 以像图6所示的那样,将主线圈8的卷绕结束部分(图6中的右侧)与销端子35b连接,且 分别将电容18与销端子35a、35c连接,将交流电源17与销端子35a、35b连接。由此,因为 流向上述辅助线圈9的电流的方向相对于上述图4所示的回路图的情况相反(在各个图中 由箭头表示电流的方向的一个例子),所以,从该辅助线圈9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也相反。因 此,能够使在定子2的内方产生的旋转磁场的方向反转,使电容型单相感应电动机1的旋转 方向成为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反的方向。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做成了定子2由树脂进行模制的所谓的模制马达,但 是,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定子2收纳在壳体内的构造。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如上述说明的那样,本发明对于电容型单相感应电动机有用。符号说明1 电容型单相感应电动机;2 定子;3 转子;5 定子芯;8 主线圈;8a 主线圈跨 接线;9 辅助线圈;9a 辅助线圈跨接线;10 第一线轴部(线轴部);11、21 绝缘部;12、 22 延伸部;13,23 外引导槽;14、24 内引导槽;15,25 短切口部;16、26 长切口部;20 第二线轴部(线轴部);Tl T12 齿;P 轴线。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容型单相感应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包括围绕轴线配置成大致圆环状的多个齿的定子芯;分别通过集中卷绕而缠绕在上述多个齿上的主线圈及辅助线圈; 将缠绕在上述齿上的主线圈彼此连接的主线圈跨接线; 将缠绕在上述齿上的辅助线圈彼此连接的辅助线圈跨接线, 上述主线圈跨接线配置在上述定子芯的轴线方向的一方侧, 上述辅助线圈跨接线配置在上述定子芯的轴线方向的另一方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型单相感应电动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主线圈以相对于上述齿的卷绕开始部分及卷绕结束部分位于上述定子芯的轴线 方向的一方侧的方式缠绕在该齿上,另一方面,上述辅助线圈以相对于上述齿的卷绕开始部分及卷绕结束部分位于上述定子芯的轴 线方向的另一方侧的方式缠绕在该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型单相感应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以对上述齿和主线圈及辅助线圈进行绝缘的方式分别配置在上述定子芯的轴 线方向的两端部的一对线轴部,上述线轴部分别具有以覆盖上述齿的方式形成的绝缘部、和在该绝缘部的齿基端侧以 向上述定子芯的轴线方向外方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大致圆筒状的延伸部,在上述线轴部的延伸部的外周面上,分别形成了用于收纳上述主线圈跨接线或辅助线 圈跨接线的引导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型单相感应电动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槽由形成在上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的前端侧的外引导槽和形成在该延伸部 的基端侧的内引导槽构成,收纳在上述外引导槽内的跨接线的至少一部分与线圈的卷绕开始部分或卷绕结束部 分的任意一方相连,收纳在上述内引导槽内的跨接线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线圈的卷绕开始部分或卷绕结 束部分的另一方相连,在上述延伸部上形成了短切口部和长切口部,所述短切口部通过在与缠绕上述线圈的齿中的至少一个齿的基端部的宽度方向一方 对应的圆周方向位置以配置在上述外引导槽内且与上述线圈相连的跨接线能够插通的方 式从该延伸部的延伸方向的前端侧到该外引导槽切掉而构成,所述长切口部通过在与上述至少一个齿的基端部的宽度方向另一方对应的圆周方向 位置以配置在上述内引导槽内且与上述线圈相连的跨接线能够插通的方式从该延伸部的 延伸方向的前端侧到该内引导槽切掉而构成。
全文摘要
一种电容型单相感应电动机,通过集中卷绕将主线圈及辅助线圈缠绕在定子上,得到能够容易地防止主线圈跨接线和辅助线圈跨接线的短路的结构。其中具备包括围绕轴线配置成大致圆环状的多个齿的定子芯;分别通过集中卷绕而缠绕在上述多个齿上的主线圈及辅助线圈;将缠绕在上述齿上的主线圈彼此连接的主线圈跨接线;将缠绕在上述齿上的辅助线圈彼此连接的辅助线圈跨接线,上述主线圈跨接线配置在上述定子芯的轴线方向的一方侧,上述辅助线圈跨接线配置在上述定子芯的轴线方向的另一方侧。
文档编号H02K17/08GK101997351SQ20101020281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7日
发明者佐藤祐介, 大贯裕人, 草野刚 申请人:日本电产芝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