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844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水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盒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和罩侧的防水构造部重合,进行防水的防水
品.O
背景技术
例如,设置在汽车的发动机室的电气连接箱由于具有线束的连接处理零件、继电器、保险丝等电气零件或电子控制单元等电子组装件,所以,在雨天行驶时、高压清洗发动机室时,有必要避免浇上水。由于这种情况,电气连接箱使收容上述电气零件等的盒主体以及覆盖该盒主体的上部开口的罩的每一个具有防水构造,以能够进行防水的方式形成。电气连接箱具有作为防水盒的功能。关于防水盒,已知在设置在盒主体上的防水构造部以及设置在罩上的防水构造部之间夹入填料进行防水的类型的防水盒(例如,参见下述专利文献1)和不使用填料,而是使盒主体的防水构造部以及罩的防水构造部重合,进行防水的类型的防水盒(例如,参见下述专利文献2)。使用填料的类型的防水盒由于是由被夹入各防水构造部之间的填料将间隙堵塞, 所以,能够提高防水性能,反之,具有仅填料的量的部分,使得零件数量以及成本增加这样的问题点。另外,具有花费用于装配填料的工时这样的问题点。由于这样的情况,近年,逐渐使用无填料类型的防水盒。作为无填料类型的防水盒,下述专利文献2公开的防水盒包括具有上部开口的盒主体和覆盖该盒主体的上部开口的罩而构成。防水盒以使设置在盒主体以及罩的接缝部分的各防水构造部重合,能够谋求防水的方式被形成。具体地说,盒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具有被围绕设置在盒主体的周壁的前端位置,成为环状的防水凸部,罩侧的防水构造部具有被围绕设置在罩周壁的前端位置,成为环状的防水凹部。在上述结构以及构造中,若在盒主体的上部开口的上方配置罩,此后,使罩笔直地向下移动,而且,使各防水构造部彼此重合,则此时,防水凹部被防水凸部插入。另外,盒主体以及罩通过设置在罩的防水构造部的U字状的罩锁相对于设置在盒主体的防水构造部的主体锁钩挂而被卡定,据此,形成锁止状态。主体锁以及罩锁被配置在成为防水盒的左右两侧位置(或前后两侧位置)的至少两个部位。该两个部位为分离的配置。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7211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9-216648号公报但是,在无填料类型的防水盒中,具有下面的问题点。即,在有关高压清洗的喷射水压高的情况下,由于向防水盒喷射的清洗水冲击盒主体的周壁,此后,沿周壁上升,而且, 在处于重合的状态的各防水构造部之间的微小的间隙通过,所以,具有水分进入内部这样的问题点。
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情况下,由于在周壁以及罩周壁的与各防水构造部相比的内方围绕设置内壁,所以,即使假设在上述那样的状况下水分进入,也由于内壁的存在,水分不会飞溅到电气零件等。但是,由于在大多已知的防水盒中,存在不能设置内壁的防水盒 (由于还有不能局部设置内壁的防水盒),所以,可以认为有必要采取对盒主体以及罩的各防水构造部有效的对策。近年,还有将铝电线引入防水盒内的防水盒的情况。由于铝电线厌恶水分向该连接部分的附着,所以,防止水分的附着的必要性提高。另外,在无填料类型的防水盒中,还具有下面的问题点。即,在欲解除主体锁以及罩锁的锁止状态的情况下,必须分别解除至少两个部位的锁止状态,具有就操作者、用户而言,成为麻烦的作业这样的问题点。另外,具有为了分别解除两个部位的锁止状态,且进行罩的拆卸,必须在防水盒的上方确保能够使用两手的大的空间这样的问题点。另外,就解决这些问题点而言,当然必须照顾到维持防水性能。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做出的发明,以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防水性能的防水盒为课题。另外,以提供一种能够谋求作业性的提高和省空间化的防水盒为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本发明的防水盒包括具有周壁且在该周壁的内部收容厌恶水分的零件的盒主体和具有罩周壁且对上述盒主体的周壁缘部的开口进行覆盖的罩,且具有被设置在上述周壁缘部的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和被设置在上述罩周壁缘部的罩侧的防水构造部,使这些上述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以及上述罩侧的防水构造部重合,进行防水,其特征在于,在因上述重合而相互面对的上述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的主体侧配合面以及上述罩侧的防水构造部的罩侧配合面中的该罩侧配合面,且是因上述主体侧配合面和上述罩侧配合面的间隙而产生的微小通路的中间位置以及/或者入口附近位置设置成为所希望的大小的空间的盲路。根据具有这样的特征的本发明,由于因相互面对的主体侧配合面以及罩侧配合面的间隙而产生的微小通路,换言之是能够成为水分的通路的微小通路,所以,通过在微小通路的中间位置以及/或者入口附近位置设置盲路,尤其在水压高的情况下,能够使盲路作为缓冲器发挥功能。通过设置盲路,能够降低水分的势头。即使假设水分通过了微小通路的出口,也没有水分的势头,不存在水分飞溅到收容在盒主体的例如电气零件等的情况。另夕卜,通过了微小通路的出口的水分落下,经设置在盒主体的下方的排水口或被组装在盒主体的下部的下罩的排水口向外部排出。技术方案2记载的本发明的防水盒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防水盒中,其特征在于, 将用于相对于上述盒主体,使上述罩转动自由且装拆自由的转动支点部设置在上述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以及上述罩侧的防水构造部。根据具有这样的特征的本发明,罩以转动支点部为支点转动自由。罩能够通过使之转动而覆盖盒主体的开口或进行拆卸。在盒主体以及罩中,使它们成为锁止状态的锁止构造仅设置在与设置了转动支点部的位置的相反侧的位置即可。即,锁止解除仅在一个部位进行即可。根据本发明,通过单手一动作(一个动作)即可进行罩的装拆。技术方案3、4记载的本发明的防水盒是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记载的防水盒中,其特征在于,以从上述盒主体的上述周壁外面向外侧离开的方式配置上述微小通路的入口侧,并且,在与上述微小通路的入口侧的上述主体侧配合面相比的内侧且以和上述周壁外面连续的方式设置成为所希望的大小的空间的第二盲路。根据具有这样的特征的本发明,向防水盒喷射的清洗水冲击盒主体的周壁,此后, 沿周壁上升,进入第二盲路。进入到第二盲路的清洗水其势头降低。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微小通路的入口从盒主体的周壁外面向外侧离开,所以,能够使水分难以浸入。技术方案5、6记载的本发明的防水盒是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记载的防水盒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体侧配合面设置包括该主体侧配合面,且将上述盲路的开口弹性地堵塞的弹簧部。根据具有这样的特征的本发明,盲路的开口被弹簧部弹性地堵塞。据此,水分的通过(浸入)受到限制。即使在假设水分抵抗弹簧部的弹性力欲通过的情况下,也是进入盲路,势头降低。技术方案7记载的本发明的防水盒是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6中任一项记载的防水盒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微小通路上且是与上述盲路相比成为上述微小通路的出口侧的位置,设置产生压入状态的压入部。根据具有这样的特征的本发明,因为通过压入部产生压入状态,所以,水分的通过 (浸入)受到限制。发明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本发明,发挥能够通过在微小通路的中间位置设置盲路, 来降低在微小通路上升的水分的势头这样的效果。因此,根据本发明,发挥即使假设水分通过了微小通路的出口,也可以由于水分的势头降低,所以,能够相对于收容在盒主体的厌恶水分的零件,防止水分的飞溅这样的效果。另外,根据本发明,发挥与以往相比能够提高防水性能这样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本发明,发挥通过设置转动支点部,能够利用单手一动作装拆罩这样的效果。因此,根据本发明,发挥与以往相比能够谋求作业性的提高这样的效果。另外,由于若为单手一动作,则没有必要在罩的上方确保操作者的两手的量的大的空间,所以,发挥能够谋求省空间化这样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3、4记载的本发明,发挥能够通过设置第二盲路来降低沿盒主体的周壁上升的水分的势头这样的效果。因此,根据本发明,发挥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这样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5、6记载的本发明,发挥能够通过设置将盲路的开口弹性地堵塞的弹簧部来限制水分的通过,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这样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7记载的本发明,发挥能够通过设置压入部来限制水分的通过,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这样的效果。


图1是表示在结构中含有本发明的防水盒的电气连接箱的设置例的模式图。图2是电气连接箱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以及罩侧的防水构造部的立体图(包括局部截面)°图4是表示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以及罩侧的防水构造部的剖视图。图5是有关微小通路的图,(a)是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以及罩侧的防水构造部的剖视图,(b)是微小通路的模式图。图6是第三防水部的放大剖视图。图7是第二防水部的放大剖视图。图8是第一防水部的放大剖视图。图9是表示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以及罩侧的防水构造部的其它方式的立体图(包括局部截面)。图10是表示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以及罩侧的防水构造部的其它方式的剖视图。图11是图10的第三防水部以及第二防水部的放大剖视图。图12是图10的第二防水部以及第一防水部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一面参照附图,一面说明实施方式的一例。图1是表示在结构中含有本发明的防水盒的电气连接箱的设置例的模式图。另外,图2是电气连接箱的分解立体图。再有, 图3至图8是有关本发明的防水盒的各种图。图1中,引用符号1表示电气连接箱(R/B 继电器盒、J/B 接线盒、E⑶等车辆用电气零件内置设备)。电气连接箱1虽未被特别限定,但是,是继电器盒,被设置在汽车2的发动机室3上。在发动机室3中,在发动机4的旁边设置蓄电池5。而且,在其旁边设置电气连接箱1。由于电气连接箱1被设置在发动机室3,所以,具有在雨天行驶时、高压清洗发动机室3时,避免水分浇上内部的电气零件等(厌恶水分的零件)的必要性。下面说明的电气连接箱1具有有关本发明的防水盒,即使高压清洗喷射水压是例如为SMI^a 12ΜΙ^那样的高的水压,水分也不会浇上内部的电气零件等。图2中,电气连接箱1具备合成树脂制的防水盒11和被收容在该防水盒11内的功能零件12、13而构成。防水盒11内例如被引入包括铝电线在内的未图示出的线束。功能零件12、13包括继电器等零件(省略继电器等零件的图示。图2中主要表示空腔的图)。 在功能零件12的空腔中设置后述的内壁12a。防水盒11具备成为功能零件12、13的收容部分的盒主体14、覆盖该盒主体14的上部开口的上罩15 (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罩)和与盒主体14的下部嵌合的下罩16而构成。本发明中,盒主体14以及上罩15具有若干特征。作为其特征之一,是具有与是否为无填料无关,能够发挥高的防水性能的防水构造这一点。另外,作为其它的特征,是具有上罩15相对于盒主体14转动自由,通过单手一动作(一个动作)即可进行装拆的构造这一点。下面,包括这些特征,对盒主体14、上罩15进行说明。盒主体14具有周壁17。周壁17被形成为呈框架状的形状。周壁17使多个壁连续,例如被形成为图示那样的形状。这里,若将箭头P定义为上下方向,将箭头Q定义为前后方向,将箭头R定义为左右方向(这里,作为未与发动机室3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一致地定义的方向),则在周壁17中的后侧的壁的外面设置用于使上罩15转动自由且装拆自
6由的转动支点部18 (参见图3)。另外,在周壁17上的前侧的壁的外面,设置用于使上罩15 成为锁止状态的主体锁19。盒主体14能够使上罩15以转动支点部18为转动中心转动自由,且通过主体锁19 将上罩15卡定,成为锁止状态。另外,若将上述的锁止状态解除,且在该解除的同时,使上罩15以提升的方式转动,则能够轻易地进行上罩15的拆卸。在周壁17的上端部,作为用于进行防水的部分,围绕设置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 20。另外,在周壁17的下端部,作为用于使下罩16嵌合的部分,围绕设置嵌合部21。另外, 针对嵌合部21,作为采用公知的构造的嵌合部,这里省略说明。上罩15是与盒主体14的形状相配合地形成的盖部材,具有在防水盒11中成为最上部分的顶壁22和从该顶壁22的周缘部分向下侧延伸的罩周壁23。在罩周壁23中的后侧的壁,设置与盒主体14的转动支点部18 (参见图幻一起成为上罩15的转动中心的转动支点部24(参见图幻。另外,在罩周壁23中的前侧的壁的外面,设置被钩挂卡定在盒主体 14的主体锁19上的罩锁25。在罩周壁23的下端部,作为用于防水的部分,围绕设置罩侧的防水构造部26。下罩16作为采用公知的部件的下罩,省略详细的说明。一面参照图3至图8,一面对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以及罩侧的防水构造部沈进行详细地说明。在图3以及图4中,作为周壁全周中的代表例,表示存在转动支点部18、24 的壁的部分的防水构造。在图3以及图4中,若相对于盒主体14使上罩15转动,而且,使它们成为锁止状态,则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以及罩侧的防水构造部沈像图示那样重合。但是,虽然为了使上罩15转动,而在构造上有必要考虑转动轨迹,然而,遍及全周无间隙地进行重合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以及罩侧的防水构造部沈之间,形成因这些相互面对的面(是配合面,将在后面阐述)的间隙而产生的微小通路 27(图5(b)中表现水分浸入的方向,模式地表示微小通路27)。另外,在微小通路27的范围内防止水分的浸入、使浸入的水分的势头大幅降落等是防水盒11中的防水构造的目标。在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形成主体侧配合面28。另外,在罩侧的防水构造部沈形成罩侧配合面四。这些主体侧配合面28以及罩侧配合面四通过上述的重合而相互面对。关于构成主体侧配合面观以及罩侧配合面四的各面将在后面阐述。在图3至图8中,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如上所述,是设置在周壁17的上端部, 进行防水的部分,具有成为微小通路27的入口侧的第一防水部30、成为微小通路27的中间的第二防水部31和成为微小通路27的出口侧的第三防水部32 (将在微小通路27中,水分从外部最初浸入的部分作为入口)。从第三防水部32开始按顺序说明。第三防水部32被配置在周壁17的上端的位置。第三防水部32以与周壁17相同的厚度形成(决定周壁17的厚度的外面17a以及内面17b沿上述的上下方向形成)。第三防水部32具有与周壁17的上端面一致的上面32a。该上面3 作为构成主体侧配合面 28的一部分的面被形成。另外,以与上面32a正交的方式连续的外面32b也作为构成主体侧配合面观的一部分的面被形成。外面32b相对于周壁17的内面17b平行地形成。上面 32a在与内面17b连续的部分具有小的倒角部32c。第二防水部31被配置形成在第三防水部32之下。第二防水部31以成为具有第三防水部32的大约两倍的厚度的壁的方式被形成(大约两倍的厚度是一例)。第二防水部 31以向外侧突出了比第三防水部32厚的量的方式被形成。第二防水部31的上面31a以与第三防水部32的外面32b正交的方式被连接形成。另外,上面31a相对于第三防水部32 的上面3 平行地形成。上面31a作为构成主体侧配合面观的一部分的面被形成。以与上面31a正交的方式连续的外面31b形成得比第三防水部32的外面32b长。外面31b相对于周壁17的内面17b平行地形成。外面31b作为构成主体侧配合面观的一部分的面被形成。在外面31b的规定位置设置向该外方突出的突起形状的转动支点部18。第一防水部30被配置形成在第二防水部31之下。第一防水部30以与第二防水部31相比进一步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被形成。第一防水部30的上面30a以与第二防水部31 的外面31b正交的方式连接形成。另外,上面30a相对于第二防水部31的上面31a平行地被形成。上面30a形成得比第二防水部31的上面31a长。上面30a作为构成主体侧配合面观的一部分的面被形成。与上面30a连续的外面30b以相对于周壁17的内面17b并非平行,而是倾斜的方式被形成。具体地说,以成为与内面17b的距离随着朝向下侧而逐渐变短那样的锥状的面的方式被形成。在成为锥状的面的外面30b和周壁17的外面17a之间, 以与该外面17a连续的方式形成盲路30c (相当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第二盲路)。盲路30c以下侧开口,上侧成为尽头的方式,另外,具有所希望的大小的空间的方式被形成。盲路30c在其内部具有与周壁17的外面17a —致的内侧的面30d、与内侧的面 30d平行的外侧的面30e、与上面30a平行的进深侧的面30f。盲路30c以上述空间比后述的其它盲路35a、3;3b大的方式被形成(以清洗水进入得更多的方式被形成)。若在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的截面上看从构成主体侧配合面观的第三防水部32 的上面3 到第一防水部30的成为锥状的面的外面30b,则主体侧配合面观被形成为成为台阶的形状,换言之是成为迷宫的形状。即,主体侧配合面观被形成为水分难以浸入那样的形状。另一方面,罩侧的防水构造部沈如上所述,是设置在罩周壁23的下端部,进行防水的部分,具有成为微小通路27的入口侧的第一防水部33、成为微小通路27的中间的第二防水部34和成为微小通路27的出口侧的第三防水部35,以成为向外侧打开的大致裙状的壁的方式被形成。第一防水部33以与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的第一防水部30对应的方式被配置形成。另外,第二防水部34以与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的第二防水部31对应的方式被配置形成。进而,第三防水部35以与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的第三防水部32对应的方式被配置形成。从第三防水部35开始按顺序说明。第三防水部35具有在与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中的第三防水部32的上面32a 相向的面(能够构成罩侧配合面四的面)的位置开口那样的盲路35a。盲路35a以下侧开口,上侧成为尽头的方式,另外,以具有所希望的大小的空间的方式被形成。盲路3 在其内部具有内侧的面35b、与该内侧的面3 平行的外侧的面35c、将内侧的面35b以及外侧的面35c相连那样的进深侧的面35d。内侧的面35b以相对于盒主体14中的周壁17的内面17b位于其正上方的方式被配置。盲路35a以在罩周壁23的下端部配置内侧的面35b 的方式被形成。就盲路35a的配置以及微小通路27的出口位置而言,若以盲路3 的开口和内侧的面35b的交点位置为出口基准36进行设定,且以周壁17的内面17b和第三防水部32的上面3 的交点位置为出口基准37进行设定,则这些出口基准36、37被设定成存在于同一平面上。即,以使微小通路27的出口尽量小,使水分难以从出口出来的方式设定出口基准 36以及37 (出口基准36越是与出口基准37相比位于盒内侧,出口的宽度越大,水分容易从微小通路27的出口出来)。第三防水部35具有与盲路3 连续且笔直地向下延伸的壁状的部分35e。该壁状的部分3 具有与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中的第三防水部32的外面32b相向的内面35f。 内面35f作为构成罩侧配合面四的一部分的面被形成。内面35f在与第二防水部34连续的部分具有小的倒角部35g(倒角部35g也作为构成罩侧配合面四的一部分的面被形成)。第二防水部34被配置形成在第三防水部35之下。第二防水部34作为具有与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中的第二防水部31的上面31a相向的下面3 和与外面31b相向的内面34b的壁状的部分被形成。下面34a以与第三防水部35的倒角部35g连续,且内面34b 与其相反侧连续的方式被配置形成。内面34b以相对于下面3 正交的方式,另外,以笔直地向下延伸的方式被形成。这样的内面34b在与第一防水部33连续的部分具有小的倒角部34c。下面34a、内面34b以及倒角部3 作为构成罩侧配合面四的一部分的面被形成。第一防水部33被配置形成在第二防水部34之下。第一防水部33具有与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中的第一防水部30的上面30a相向的下面33a。在下面33a设置在该位置开口那样的盲路33b。盲路33b以下侧开口,上侧成为尽头的方式,另外,以具有所希望的大小的空间的方式被形成。盲路3 在其内部具有内侧的面33c、与该内侧的面33c平行的外侧的面33d、将内侧的面33c以及外侧的面33d相连那样的进深侧的面33e。内侧的面 33c以相对于第一防水部30中的上面30a正交那样的朝向被形成。第一防水部33具有与盲路3 连续且笔直地向下延伸的壁状的部分33f。该壁状的部分33f具有成为锥状的面的内面33g。内面33g以与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中的第一防水部30的成为锥状的面的外面30b相向的方式,且以在上罩15欲向上方移动时抵接外面30b并啮合的方式被形成。内面33g以及该上方的各面作为构成罩侧配合面四的一部分的面被形成。第一防水部33除上述之外,还具有成为上罩15的最下端的下面3 和与该下面 33h以及内面33g连续的倒角部33i。设置在罩侧的防水构造部沈上的转动支点部M具有能够将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 20中的突起形状的转动支点部18插入的贯通孔(省略图示)和被配置形成在该贯通孔的两侧的一对保护壁Ma。一对保护壁2 是成为肋状的形状,以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被形成。返回图2,在功能零件12中的空腔设置内壁12a。该内壁12a以从盒主体14中的周壁17的内面17b开始,按照规定的间隔配置的方式被形成。内壁12a以其前端12b位于罩周壁23的基端侧的方式被突出地形成。内壁12a以其前端12b与微小通路27的出口位置相比位于上方的方式被突出地形成。内壁1 有别于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以及罩侧的防水构造部26,作为用于相对于电气零件等(厌恶水分的零件)避免浇上水分的部分形成。为了相对于电气零件等(厌恶水分的零件)避免浇上水分,通过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以及罩侧的防水构造部沈就足够,但是,可以说形成内壁1 在提高可靠性方面有效。在图4中,上罩15具有以与盒主体14中的周壁17的内面17b相向的方式延伸的内壁38。内壁38以与罩周壁23的下端部连续的方式被设置。内壁38被设置在存在成为上罩15的转动中心的转动支点部M的壁以外。其理由是,由于上罩15转动自由,所以,照顾到转动轨迹,设置在上述壁以外。在存在转动支点部M的壁中,以与微小通路27的出口位置相比的前端位置成为下方的方式设置锥部39。锥部39虽然微小,但具有作为内壁的功能。在上述结构以及构造中,若一面用单手持有上罩15,一面将该上罩15的转动支点部M插入盒主体14的转动支点部18,而且,使上罩15以转动支点部18、24为支点转动, 则上罩15的罩锁25被钩挂卡定在盒主体14的主体锁19上(形成锁止状态)。盒主体14 的上部开口被上罩15覆盖,此时,若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以及罩侧的防水构造部沈重合,则完成图4以及图5所示那样的防水构造的形成。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以及罩侧的防水构造部沈通过该重合,使得主体侧配合面观以及罩侧配合面四相互面对。若进行高压清洗,则向防水盒11喷射的清洗水冲击盒主体14的周壁17(的外面 17a),此后,清洗水沿周壁17上升。沿周壁17上升了的清洗水进入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 中的盲路30c,据此,势头被降低。盲路30c具有作为缓冲器的功能,势头被降低了的清洗水落下。由于微小通路27的入口离开盒主体14中的周壁17的外面17a地配置,另外,大部分清洗水的势头降低,所以,冲击微小通路27的入口的清洗水量减少,成为水分难以浸入的状态(若清洗水没有极其精确地冲击微小通路27的入口,则水分难以浸入)。若清洗水冲击上罩15中的第一防水部33的下面33h (成为上罩15的最下端的下面33h),上罩15向箭头S方向移动,S卩,在上罩15产生吹起(上浮),则此时,第一防水部 30以及33中的成为锥状的面的外面30b以及内面33g抵接并啮合,微小通路27的入口侧被堵塞。据此,水分的浸入(通过)受到限制。若假设水分在成为锥状的面的外面30b以及内面33g的啮合之前浸入,则因为该水分的行进方向为外面30b以及内面33g的延展方向,所以,水分进入盲路33b,势头降低。另外,若假设水分从盲路33b向前浸入,则由于微小通路27成为具有多个台阶 (弯曲角)的迷宫形状,所以,由该迷宫形状限制水分的浸入(通过)。另外,若假设水分浸入至第三防水部32以及35的外面32b以及内面35f之间,则由于该水分的行进方向为外面32b以及内面35f的延展方向,所以,水分进入盲路35a,势头降低。盲路3 具有作为缓冲器的功能,势头降低的水分落下。由于微小通路27的出口如上所述,以成为尽量小的方式被设定,所以,进入盲路 3 且势头降低了的水分难以出来。即使假设水分从微小通路27的出口出来,该水分也以沿周壁17的内面17b的方式落下,从下罩16的未图示出的排水口被排水。接着,一面参照图9至图12,一面对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以及罩侧的防水构造部的其它方式进行说明。图9是立体图,图10是剖视图。另外,图11是图10的第三防水部以及第二防水部的放大剖视图,图12是图10的第二防水部以及第一防水部的放大剖视图。 在图9以及图10中,作为周壁全周中的代表例,表示存在转动支点部的壁的部分的防水构造。另外,仅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以及罩侧的防水构造部与图3至图8所示的方式不同,其它的部分相同(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在图9以及图10中,若相对于盒主体14,使上罩15转动,而且,使它们成为锁止状态,则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以及罩侧的防水构造部26像图示那样重合。在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形成主体侧配合面28。另外,在罩侧的防水构造部沈形成罩侧配合面四。这些主体侧配合面观以及罩侧配合面四因上述的重合而相互面对。 在它们之间产生微小通路27。有关构成主体侧配合面观以及罩侧配合面四的各面将在后面阐述。在图9至图12中,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是被设置在周壁17的上端部,进行防水的部分,具备成为微小通路27的入口侧的第一防水部50、成为微小通路27的中间的第二防水部51、成为微小通路27的出口侧的第三防水部52。下面,从第三防水部52开始按顺序说明。第三防水部52被配置在周壁17的上端的位置。第三防水部52以与周壁17相同的厚度形成。第三防水部52具有与周壁17的上端面一致的上面52a。该上面5 作为构成主体侧配合面28的一部分的面被形成。另外,以向与上面52a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外面52b 也作为构成主体侧配合面观的一部分的面被形成。外面52b相对于周壁17的内面17b平行地形成。上面5 在与内面17b连续的部分具有小的倒角部52c。另外,上面5 在倒角部52c的相反侧也具有倒角部52d。在外面52b形成向外侧突出的压入部52e。该压入部 5 作为产生压入状态的部分被形成。压入部5 在本方式中以在上下方向排列多个截面大致三角形状的肋的方式被形成(压入部52e的肋的数量是一例)。第二防水部51被配置形成在第三防水部52之下。第二防水部51以成为具有第三防水部52的大约两倍的厚度的壁的方式被形成(大约两倍的厚度是一例)。第二防水部 51以向外侧突出了比第三防水部52厚的量的方式被形成。第二防水部51的上面51a以与第三防水部52的外面52b正交的方式被连接形成。另外,上面51a相对于第三防水部52 的上面5 平行地形成。上面51a作为构成主体侧配合面观的一部分的面被形成。以与上面51a正交的方式连续的外面51b形成得比第三防水部52的外面32b长。外面51b相对于周壁17的内面17b平行地形成。外面51b作为构成主体侧配合面观的一部分的面被形成。在外面51b的规定位置设置向该外方突出的突起形状的转动支点部18。第一防水部50被配置形成在第二防水部51之下。第一防水部50以与第二防水部51相比进一步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被形成。第一防水部50的特征是具有作为将后述的盲路53b的开口弹性地堵塞的弹簧部50e的功能这点。第一防水部50的上面50a以与第二防水部51的外面51b正交的方式连接形成。另外,上面50a相对于第二防水部51的上面 51a平行地被形成。上面50a形成得比第二防水部51的上面51a长。上面50a作为构成主体侧配合面28的一部分的面被形成。经倒角部50c与上面50a连续的外面50b相对于周壁17的内面17b平行,且以在上下方向变短的长度被形成。第一防水部50除上述之外,还具有成为阶梯差形状的下面50d。第一防水部50为了作为弹簧部50e具有弹力性,而以从上面50a到下面50d,其厚度变薄的方式被形成。若在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的截面上看从构成主体侧配合面观的第三防水部52 的上面52a到第一防水部50的外面50b,则主体侧配合面观被形成为成为台阶的形状,换言之是成为迷宫的形状。即,主体侧配合面观被形成为水分难以浸入那样的形状。
11
另一方面,罩侧的防水构造部沈是设置在罩周壁23的下端部,进行防水的部分, 具有成为微小通路27的入口侧的第一防水部53、成为微小通路27的中间的第二防水部M 和成为微小通路27的出口侧的第三防水部55,以成为向外侧打开的大致裙状的壁的方式被形成。第一防水部53以与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的第一防水部50对应的方式被配置形成。另外,第二防水部M以与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50的第二防水部51对应的方式被配置形成。进而,第三防水部阳以与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的第三防水部52对应的方式被配置形成。下面,从第三防水部阳开始按顺序说明。第三防水部55具有在与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中的第三防水部52的上面52a 相向的面(能够构成罩侧配合面四的面)的位置开口那样的盲路阳3。盲路55a以下侧开口,上侧成为尽头的方式,另外,以具有所希望的大小的空间的方式被形成。盲路5 在其内部具有内侧的面^b、与该内侧的面5 平行的外侧的面55c、将内侧的面55b以及外侧的面55c相连那样的进深侧的面55d。内侧的面55b以相对于盒主体14中的周壁17的内面17b位于其正上方的方式被配置。盲路55a以在罩周壁23的下端部配置内侧的面55b 的方式被形成。另外,就盲路^a的配置以及微小通路27的出口位置而言,与图6所示的盲路3 等相同。第三防水部55具有与盲路5 连续且笔直地向下延伸的壁状的部分55e。该壁状的部分5 具有与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中的第三防水部52的外面52b相向的内面55f。 内面55f作为构成罩侧配合面四的一部分的面被形成。另外,内面55f还作为第三防水部 52的压入部5 成为压入状态的部分被形成。内面55f在与第二防水部51连续的部分具有小的倒角部倒角部^g也作为构成罩侧配合面四的一部分的面被形成)。第二防水部M被配置形成在第三防水部55之下。第二防水部M作为具有与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中的第二防水部51的上面51a相向的下面5 和与外面51b相向的内面Mb的壁状的部分被形成。下面Ma以与第三防水部55的倒角部55g连续,且内面Mb 与其相反侧连续的方式被配置形成。内面Mb以相对于下面5 正交的方式,另外,以笔直地向下延伸的方式被形成。这样的内面54b在与第一防水部53连续的部分具有较大的倒角部Mc。下面Ma、内面Mb以及倒角部5 作为构成罩侧配合面四的一部分的面被形成。第一防水部53被配置形成在第二防水部M之下。第一防水部53具有与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中的第一防水部50的上面50a相向的下面53a。在下面53a设置在该位置开口那样的盲路53b。盲路53b以下侧开口,上侧成为尽头的方式,另外,以具有所希望的大小的空间的方式被形成。盲路5 在其内部具有内侧的面53c、与该内侧的面53c平行的外侧的面53d、将内侧的面53c以及外侧的面53d相连那样的进深侧的面53e。内侧的面53c以相对于第一防水部50中的上面50a正交那样的朝向被形成。盲路53b由弹簧部 50e(第一防水部50)弹性地堵塞其开口。引用符号53j表示密封部。该密封部53j以与上述开口位置且是外侧的面53d连续的方式被配置形成。密封部53j被形成为凸形状。第一防水部53具有与盲路5 连续的壁状的部分53f。该壁状的部分53f具有内面53g。内面53g以与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中的第一防水部50的外面50b相向的方式被形成。内面53g以及该上方的各面作为构成罩侧配合面四的一部分的面被形成。第一防水部53除上述之外,还具有成为上罩15的最下端的下面53h。
设置在罩侧的防水构造部沈上的转动支点部M具有能够将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 20中的突起形状的转动支点部18插入的贯通孔(省略图示)和被配置形成在该贯通孔的两侧的一对保护壁Ma。一对保护壁2 是成为肋状的形状,以在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被形成。在上述结构以及构造中,若进行高压清洗,则向防水盒11喷射的清洗水冲击盒主体14的周壁17 (的外面17a),此后,清洗水沿周壁17上升。沿周壁17上升了的清洗水推压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0中的第一防水部50的下面50d,盲路5 其开口被作为弹簧部 50e发挥功能的第一防水部50堵塞(由于高压清洗喷射水压施加在下面50d,所以,盲路 5 的开口被堵塞,从微小通路27的入口向前的水分的浸入(通过)受到限制)。由于微小通路27的入口离开盒主体14中的周壁17的外面17a地配置,所以,处于若清洗水没有极其精确地冲击微小通路27的入口,则水分难以浸入的状态。若清洗水冲击上罩15中的第一防水部53的下面53h (成为上罩15的最下端的下面53h),上罩15向箭头S方向移动,即,在上罩15产生吹起(上浮),另外,若即使假设水分浸入,该水分进入盲路53b,势头降低(即使产生吹起,也由于第一防水部50追随,据此, 将盲路53b的开口堵塞,所以,水分的浸入(通过)受到限制)。另外,若假设水分从盲路53b向前浸入,则由于微小通路27成为具有多个台阶 (弯曲角)的迷宫形状,再有,由于具有压入部52e,所以,由这些迷宫形状、压入部5 限制水分的浸入(通过)。另外,若假设水分从压入部52e向前浸入,则该水分进入盲路55a,势头降低。盲路 55a具有作为缓冲器的功能,势头降低的水分落下。微小通路27的出口以成为尽量小的方式被设定。因此,进入盲路55a,势头降低了的水分难以出来。即使假设水分从微小通路27的出口出来,该水分也以沿周壁17的内面 17b的方式落下,从下罩16的未图示出的排水口被排水。上面,通过一面参照图1至图12,一面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可知,本发明发挥与以往相比能够提高防水性能这样的效果。另外,由于上罩15的装拆可通过单手一动作进行,所以,发挥与以往相比,能够谋求作业性的提高和省空间化这样的效果。本发明当然可以在不改变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更。符号说明1 电气连接箱;2 汽车;3 发动机室;4 发动机;5 蓄电池;11 防水盒;12,13 功能零件;14 盒主体;15 上罩(罩);16 下罩;17 周壁;18 转动支点部;19 主体锁; 20 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21 :嵌合部;22 顶壁;23 :罩周壁;24 转动支点部;25 罩锁; 26 罩侧的防水构造部;27 微小通路;28 主体侧配合面;29 罩侧配合面;30、33 第一防水部;31,34 第二防水部;32,35 第三防水部;36,37 出口基准;38 内壁;39 锥部。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水盒,所述防水盒包括具有周壁且在该周壁的内部收容厌恶水分的零件的盒主体和具有罩周壁且对上述盒主体的周壁缘部的开口进行覆盖的罩,且具有被设置在上述周壁缘部的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和被设置在上述罩周壁缘部的罩侧的防水构造部,使这些上述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以及上述罩侧的防水构造部重合,进行防水,其特征在于,在因上述重合而相互面对的上述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的主体侧配合面以及上述罩侧的防水构造部的罩侧配合面中的该罩侧配合面,且是因上述主体侧配合面和上述罩侧配合面的间隙而产生的微小通路的中间位置以及/或者入口附近位置设置成为所希望的大小的空间的盲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盒, 其特征在于,将用于相对于上述盒主体,使上述罩转动自由且装拆自由的转动支点部设置在上述主体侧的防水构造部以及上述罩侧的防水构造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盒, 其特征在于,以从上述盒主体的上述周壁外面向外侧离开的方式配置上述微小通路的入口侧,并且,在与上述微小通路的入口侧的上述主体侧配合面相比的内侧且以和上述周壁外面连续的方式设置成为所希望的大小的空间的第二盲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盒, 其特征在于,以从上述盒主体的上述周壁外面向外侧离开的方式配置上述微小通路的入口侧,并且,在与上述微小通路的入口侧的上述主体侧配合面相比的内侧且以和上述周壁外面连续的方式设置成为所希望的大小的空间的第二盲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盒, 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体侧配合面设置包括该主体侧配合面,且将上述盲路的开口弹性地堵塞的弹黃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盒, 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体侧配合面设置包括该主体侧配合面,且将上述盲路的开口弹性地堵塞的弹黃部。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水盒, 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微小通路上且是与上述盲路相比成为上述微小通路的出口侧的位置,设置产生压入状态的压入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防水性能的防水盒。另外,提供一种能够谋求提高作业性和省空间化的防水盒。本发明中,若清洗水冲击上罩(15)中的第一防水部(33)的下面(33h),上罩(15)产生吹起,则此时,第一防水部(30)以及(33)中的成为锥状的面的外面(30b)以及内面(33g)抵接并啮合,微小通路(27)的入口侧被堵塞。假设水分浸入,则水分进入盲路(33b),势头降低。势头降低了的水分落下。由盲路(33b)降低水分的势头的情况在提高防水性能方面有效。
文档编号H02G3/16GK102460875SQ20108003134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1日
发明者李承石, 铃木康仁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