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278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适合在带照相机手机或小型数码相机等中驱动透镜等的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上述技术领域的驱动装置,已知的驱动装置具备向规定基准线的延伸方向伸缩的机电转换元件;安装在规定基准线的延伸方向上的机电转换元件的一端的驱动轴;摩擦卡合在驱动轴上的被驱动体;支承机电转换元件并具有驱动轴的轴承孔的支架 (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2-142470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7-74889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10-337055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6-311794号公报)。在如上所述的驱动装置中,将具有锯齿状波形的驱动脉冲施加在机电转换元件上,使机电转换元件以伸长速度和收缩速度不同的状态变形。并且,若机电转换元件以慢速度变形,则被驱动体因摩擦相对于驱动轴静止,相反,若机电转换元件以快速度变形,则被驱动体因惯性而相对于驱动轴移动。从而,通过将具有锯齿状波形的驱动脉冲反复施加在机电转换元件上,可使被驱动体以细微的间距间歇性地进行移动。然而,在制造上述驱动装置时,由于在驱动轴的外表面和轴承孔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存在在驱动轴相对规定基准线倾倒的状态下,用于将机电转换元件支承在支架的粘结剂硬化的顾虑。尤其,在带照相机手机或小型数码相机中驱动透镜等时,要求极高的光学性能,因此,驱动轴相对于规定基准线的倾倒,即使是稍许的倾倒,也成为深刻的问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驱动轴相对于规定基准线的倾倒的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规定的基准线的延伸方向上伸缩的机电转换元件;安装在延伸方向上的机电转换元件的一端的驱动轴;摩擦卡合在驱动轴上的被驱动体;支承机电转换元件并具有驱动轴的轴承部的支架;设于轴承部且调整驱动轴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的倾斜调整机构。在此驱动装置中,使用倾斜调整机构,可调整驱动轴相对于规定的基准线的倾斜。 为此,在制造驱动装置时,即使机电转换元件在驱动轴相对于规定的基准线倾倒的状态下被支架支承,也可以修正驱动轴的倾倒。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驱动装置中,机电转换元件优选由支架弹性支承。此时,驱动轴相对于规定基准线的倾倒容易调整,同时,调整后产生在机电转换元件的应力被减轻。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驱动装置中,倾斜调整机构具有第一圆柱部,其嵌合在具有以基准线为中心线形成在支架上的内表面的嵌合部;以及第二圆柱部,其嵌合在形成于驱动轴的至少一端部的中空部,且第一圆柱部的第一中心线和第二圆柱部的第二中心线偏心也可。或者,倾斜调整机构具有圆柱部,其嵌合在具有以基准线为中心线而形成在支架的内表面上的嵌合部;以及圆筒部,其嵌合驱动轴的一端部,且圆柱部的第一中心线和圆筒部的第二中心线偏心也可。在上述情况下,通过使嵌合在具有以规定基准线为中心线而形成在支架的内表面上的嵌合部的圆柱部旋转,可容易且可靠地调整驱动轴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另外,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驱动装置具备机电转换元件,其在规定的基准线的延伸方向上伸缩;驱动轴,其安装在延伸方向上的机电转换元件的一端;被驱动体,其摩擦卡合在驱动轴上;支架,其支承机电转换元件,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在用于将机电转换元件支承在支架上的粘结剂硬化之前,调整驱动轴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的工序。在此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在用于将机电转换元件支承在支架上的粘结剂硬化之前,驱动轴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得到调整。为此,可在防止了驱动轴相对于规定基准线的倾倒的状态下,将机电转换元件支承在支架上。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机电转换元件,其三规定的基准线的延伸方向上伸缩;驱动轴,其安装在延伸方向上的机电转换元件的一端;被驱动体,其摩擦卡合在驱动轴上;支架,其支承机电转换元件,同时具有驱动轴的轴承部;支承部件,其设于轴承部,同时具有固定在支架上的固定部以及嵌合在形成于驱动轴的至少一端部的中空部的嵌合部。在此驱动装置中,设在驱动轴的轴承部上的支承部件的固定部被固定在支架上, 该支承部件的嵌合部被嵌合在形成于驱动轴的至少一端部上的中空部。由此,例如与只用轴承孔支承驱动轴的情况相比,可较长取得基于嵌合部对驱动轴的支承范围。从而,可防止在驱动轴相对于规定的基准线倾倒的状态下机电转换元件被支架支承。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驱动装置中,嵌合部的另一端优选与摩擦卡合在驱动轴上的被驱动体的卡合部移动至一侧尽头时的卡合部的另一端、以及卡合部移动至另一侧尽头时的卡合部的一端之中的任一方相比更位于另一方侧。在驱动轴由于降落等而受到冲击时,存在着如下的顾虑在卡合部移动至一侧尽头时的卡合部的另一端、或是卡合部移动至另一侧尽头时的卡合部的一端,应力集中在驱动轴上而使驱动轴断裂。因此,在嵌合部的另一端,与卡合部移动至一侧尽头时的卡合部的另一端、以及卡合部移动至另一侧尽头时的卡合部的一端之中的任一方相比更位于另一方侧时,嵌合部成为中空部处的驱动轴的芯, 在因降落等而受到冲击时,可防止驱动轴断裂。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驱动装置中,在嵌合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在延伸方向延伸的缺口部,使得驱动轴在至少3处被嵌合部支承。或者,也可在驱动轴的中空部的内表面形成有在延伸方向上延伸的缺口部,使得驱动轴在至少3处被嵌合部支承。在这些情况下,由于嵌合部的外表面和驱动轴的中空部的内表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可使驱动轴相对于嵌合部圆滑地往返移动。并且,通过驱动轴在至少3处被嵌合部支承,驱动轴相对嵌合部而被定位,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驱动轴相对于规定基准线的倾倒。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三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备机电转换元件,其在规定的基准线的延伸方向上伸缩;驱动轴,其安装在延伸方向上的机电转换元件的一端;被驱动体,其摩擦卡合在驱动轴上;支架,其支承机电转换元件,同时具有驱动轴的轴承部;限制部件,其设于轴承部且限制驱动轴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此驱动装置中,通过设在支架所具有的轴承部上的限制部件,限制驱动轴相对于规定基准线的倾倒。因此,可防止在驱动轴相对于规定的基准线倾倒了的状态下机电转换元件被支架支承。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三驱动装置中,限制部件优选安装在作为沟而形成在支架上的轴承部的开口侧。此时,可将驱动轴从其开口侧配置在作为沟而形成在支架上的轴承部中,之后,将限制部件安装在轴承部的开口侧。从而可提高驱动装置的组装性。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三驱动装置中,限制部件优选具有固定在支架上的固定部以及将驱动轴按压在轴承部内表面的按压部,驱动轴在轴承部中在至少3处被轴承部的内表面以及按压部支承。如上所述,驱动轴在至少3处被轴承部的内表面以及将驱动轴按压在其内面的按压部支承,由此,驱动轴被定位。因此,可进一步可靠地防止驱动轴相对于规定基准线的倾倒。此时,按压部可为螺合在固定部上的螺钉,或者,也可为安装在固定部上的弹簧。 在按压部为螺钉时,可由其拧紧情况来调整驱动轴相对于轴承部内表面的按压力。另外,在按压部为弹簧时,可通过改变其弹簧常数来调整驱动轴相对于轴承部内表面的按压力。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可防止驱动轴相对于规定基准线的倾倒。


图IA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IB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IC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A是沿图IA所示的II-II线的部分的剖面图。图2B是沿图IB所示的II-II线的部分的剖面图。图2C是沿图IC所示的II-II线的部分的剖面图。图3是图IA所示的倾斜调整机构的立体图。图4是使图1A、1B及IC所示的压电元件运作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图5是输入至图4所示的驱动电路的输入信号的波形图。图6是从图4所示的驱动电路输出的输出信号的波形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图8是图7所示的倾斜调整机构的立体图。图9是图2B所示的透镜框架的卡合部的纵向剖面图。图1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透镜框架的卡合部的纵向剖面图。图1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透镜框架的
5卡合部的纵向剖面图。图1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透镜框架的卡合部的纵向剖面图。图13是图IC所示的轴承沟附近的主视图。图1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轴承沟附近的主视图。图15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轴承沟附近的主视图。图16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的轴承沟附近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同一或相应部分附上同一符号,省略重复说明。图IA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A是沿图IA 所示的II-II线的局部剖面图。图IB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B是沿图IB所示的II-II线的局部剖面图。图IC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C是沿图IC所示的II-II线的局部剖面图。如图1A、2A、 1B、2B、1C、2C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第二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以及第三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100,是用于沿光轴OA驱动透镜框架(被驱动体)2保持的透镜的装置,例如适用于带照相机手机或小型数码相机等。驱动装置1、10、100具备收容透镜框架2的支架3。支架3支承着在平行于光轴 OA的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上伸缩的压电元件(机电转换元件)4。具体而言,压电元件4 通过由硅酮粘结剂而粘结在支架3上的硅酮帽套5被从相对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的侧方保持,由此,由支架3弹性支承。需要说明的是,在压电元件4设有用于施加驱动脉冲的输入端子4a、4b。在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上的压电元件4的一端,以沿基准线FL延伸的方式,由粘结剂固定有驱动轴6(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中空的驱动轴6由粘结剂7固定)。驱动轴 6例如由石墨碳等强固地复合黑铅结晶而成的黑铅复合体,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圆筒状,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圆柱状。另一方面,在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上的压电元件4的另一端,由粘结剂固定有锤部件8。锤部件8是用于通过赋予压电元件4的另一端负荷,而防止在压电元件4中另一端比一端更大变位。作为锤部件8,为了将压电元件4的伸缩有效地传达至驱动轴6,优选比驱动轴6质量大。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驱动轴6的一端部间隙配合在形成于支架3所具有的隔离部11上的轴承孔(轴承部)lla。另一方面,驱动轴6的另一端部插通形成在支架3所具有的隔离部12上的贯通孔12a。由此,驱动轴6可沿基准线FL往返移动。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驱动轴6的一端部配置在形成于支架3所具有的隔离部211 上的轴承沟(轴承部)211a内。另一方面,驱动轴6的另一端部配置在形成于支架3所具有的隔离部212上的轴承沟(轴承部)212a内。由此,驱动轴6可沿基准线FL往返移动。
在驱动轴6上摩擦卡合有由隔离部11 011)、12 012)限制其间的移动区域的透镜框架2的卡合部加。具体而言,固定于卡合部加的剖面V字状的板部件13以及通过被卡合部加卡合的板弹簧14被施力向板部件13侧的剖面V字状的板部件15夹持驱动轴6,由此,卡合部加以其移动时产生一定的摩擦力的方式被安装在驱动轴6上。需要说明的是, 在支架3上沿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架设有配置在透镜框架2所具有的剖面U字状的沟内的轴9。S卩,驱动轴6还作为透镜框架2的引导轴起作用,轴9作为透镜框架2的止转轴起作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IA及图2A所示,在隔离部11的轴承孔Ila设有调整驱动轴6相对于基准线FL的倾斜的倾斜调整机构20。倾斜调整机构20具有圆柱部(第一圆柱部)21,其从一方侧过盈配合在具有以基准线FL为中心线形成在隔离部11的内表面 Ilc的嵌合部lib上;以及圆柱部(第二圆柱部)22,其从一方侧间隙配合在驱动轴6的中空部6a上。在圆柱部21的另一端面和驱动轴6的一端面之间设有间隙,使得它们在压电元件4最大伸张时也不接触。倾斜调整机构20通过利用形成在圆柱部21上的沟21a等, 可以以基准线FL为中心线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圆柱部21的中心线(第一中心线)CLl和圆柱部22的中心线(第二中心线)CL2,只偏心例如l/100mm。在如以上构成的驱动装置1中,在倾斜调整机构20中,圆柱部21的中心线CLl和圆柱部22的中心线CL2偏心。为此,通过使在具有以基准线FL为中心线而在隔离部11上形成的内表面Ilc的嵌合部lib上嵌合的圆柱部21旋转,可以容易且可靠地调整驱动轴6 相对于基准线FL的倾斜。从而,在制造驱动装置1时,既使在驱动轴6相对基准线FL倾倒的状态下,压电元件4被支架3支承,也可补正驱动轴6的倾倒。由此,在例如带照相机手机或小型数码相机等中驱动透镜等时,可获得极高的光学性能。需要说明的是,若在修正了驱动轴6的倾倒后,将圆柱部21粘结固定在支架3上,则可维持调整了驱动轴6相对于基准线FL的倾倒的状态。更进一步,由于可使用倾斜调整机构20调整驱动轴6相对于基准线FL的倾倒,因此,仅设置轴9作为透镜框架2的止转轴,可将驱动轴6作为透镜框架2的引导轴。由此, 不用在驱动轴6之外另行设置透镜框架2的引导轴,例如在带照相机手机或小型数码相机等中驱动透镜等时,还可以防止光学性能的劣化。另外,压电元件4通过硅酮帽套5由支架3弹性支承。因此,驱动轴6相对于基准线FL的倾斜容易调整,同时调整后产生在压电元件4上的应力被减轻。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使压电元件4弹性支承在支架3时的硬度(例如硅酮帽套5的硬度),优选肖氏硬度在 A90以下,更优选肖氏硬度为A20 60。然而,在制造驱动装置1时,也可在用于使压电元件4支承在支架3上的(即,用于将保持压电元件4的硅酮帽套5粘结在支架3上的)硅酮粘结剂硬化之前,调整驱动轴 6相对于基准线FL的倾斜。根据上述驱动装置1的制造方法,可在防止了驱动轴6相对于基准线FL的倾倒的状态下,使压电元件4支承在支架3上。并且,上述驱动装置1的制造方法,即使不是如硅酮粘结剂那样的弹性粘结剂,而是使用硬化时成为高刚性的粘结剂时也有效。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IB及图2B所示,在隔离部11的轴承孔Ila上设有支承驱动轴6的支承部件120。支承部件120具有固定在支架3上的矩形板状的固定部121以
7及从一方侧间隙配合在驱动轴6的中空部6a上的嵌合部122。在固定部121的另一端面和驱动轴的一端面之间设有间隙,使得它们在压电元件4最大伸张时也不接触。嵌合部122 的另一端12 比摩擦卡合于驱动轴6的卡合部加移动至一侧尽头时的卡合部加的另一端2b、以及卡合部加移动至另外的一侧尽头时的卡合部加的一端2c的任何一个都更位于另一方侧。需要说明的是,如图9所示,在嵌合部122的外面,由向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延伸的3个缺口面形成有缺口部122b,使得驱动轴6在3处被嵌合部122支承。在如以上构成的驱动装置10中,设在隔离部11的轴承孔Ila中的支承部件120 的固定部121被固定在支架3上,支承部件120的嵌合部122被嵌合在驱动轴6的中空部 6a中。由此,例如与只用轴承孔支承驱动轴6的情况相比,可较长设置由嵌合部122对驱动轴6的支承范围。从而,可防止在驱动轴6相对于基准线FL倾倒的状态下,压电元件4被支架3支承。由此,例如在带照相机手机或小型数码相机等中驱动透镜等时,可获得极高的光学性能。更进一步,由于由支承部件120防止驱动轴6相对于基准线FL的倾倒,因此,作为透镜框架2的止转轴只设置轴9,即可将驱动轴6作为透镜框架2的引导轴。由此,即使不在驱动轴6之外另行设置透镜框架2的引导轴,例如在带照相机手机或小型数码相机等中驱动透镜等时,也可防止光学性能的劣化。另外,嵌合部122的另一端12 比摩擦卡合于驱动轴6的卡合部加移动至一侧尽头时的卡合部加的另一端2b、以及卡合部加移动至另一侧尽头时的卡合部加的一端 2c中的任何一个都更位于另一方侧。由此,嵌合部122成为中空部中的驱动轴6的芯,可在由降落等而受到冲击时防止驱动轴6断裂。其理由是因为,若驱动轴6由降落等而受到冲击,则存在着在卡合部加移动至一侧尽头时的卡合部加的另一端2b、或是卡合部加移动至另一侧尽头时的卡合部加的一端2c,应力集中在驱动轴6而使驱动轴6断裂的顾虑。另外,在嵌合部122的外表面,由在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3个缺口面形成有缺口部122b,使得驱动轴6在3处被嵌合部122支承。此时,由于嵌合部122的外表面和驱动轴6的中空部6a的内表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可使驱动轴6相对于嵌合部122 圆滑地往返移动。并且,通过驱动轴6在3处被嵌合部122支承,驱动轴6相对嵌合部122 而被定位,因此,可可靠地防止驱动轴6相对于基准线FL的倾倒。然而,在制造驱动装置10时,也可在用于使压电元件4支承在支架3上的(S卩,用于将保持压电元件4的硅酮帽套5粘结在支架3上的)硅酮粘结剂硬化之前,使支承部件 120的固定部121相对于支架3的一端面的固定位置变化,来调整驱动轴6相对于基准线 FL的倾斜。根据上述驱动装置10的制造方法,可在防止了驱动轴6相对于基准线FL的倾倒的状态下,使压电元件4支承在支架3上。并且,上述驱动装置10的制造方法,即使不是如硅酮粘结剂那样的弹性粘结剂,而是使用硬化时成为高刚性的粘结剂时也有效。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IC及图2C所示,在轴承沟211a、212a的开口侧设有限制驱动轴6相对于基准线FL的倾斜的限制部件220,且安装在支架3上。限制部件220具有固定在支架3上的固定部221、以及将驱动轴6按压在轴承沟211121 的内表面上的按压部222。按压部222对驱动轴6施力向轴承沟211a、2Ua的内表面,以使力作用在与基准线 FL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如图13所示,驱动轴6在轴承沟211a中,被形成为剖面V字状的2 个内表面211b及按压部222的内表面22 在3处支承。上述构成在轴承沟21 中也相同。需要说明的是,相对于轴承沟211a、212a内表面的驱动轴6的按压力为不阻碍沿基准线FL的驱动轴6的往返移动的程度的大小。在如以上构成的驱动装置100中,通过设在支架3所具有的轴承沟211121 上的限制部件220,限制驱动轴6相对于基准线FL的倾斜。更具体而言,驱动轴6在3处被各轴承沟211a、212a的2个内表面以及将驱动轴6按压在其内面的按压部222支承,由此,驱动轴6被定位。从而,可可靠地防止在驱动轴6相对于基准线FL倾倒的状态下压电元件4 被支架3支承。由此,例如在带照相机手机或小型数码相机等中驱动透镜等时,可获得极高的光学性能。更进一步,由于由限制部件220限制驱动轴6相对于基准线FL的倾倒,因此,只设置轴9作为透镜框架2的止转轴,即可将驱动轴6设为透镜框架2的引导轴。由此,即使不在驱动轴6之外另行设置透镜框架2的引导轴,也可例如在带照相机手机或小型数码相机等中驱动透镜等时,防止光学性能的劣化。另外,限制部件220安装在轴承沟211a、212a的开口侧。由此,将驱动轴6从其开口侧配置在轴承沟211121 之后,可将限制部件220安装在轴承沟211121 的开口侧。 从而,可提高驱动装置100的组装性。在此,说明驱动装置1、10、100的动作。图4是使图1A、图IB及图IC所示的压电元件运作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图5是输入至图4所示的驱动电路的输入信号的波形图, 图6是从图4所示的驱动电路输出的输出信号的波形图。如图4所示,驱动电路31设在控制部30内。控制部30是进行驱动装置1的整体控制的部件,例如具有CPU、ROM、RAM、输入信号电路以及输出信号电路等。驱动电路31具有作为压电元件4的驱动电路的功能,对于压电元件4输出驱动用电信号。驱动电路31从控制部30的控制信号生成部输入控制信号,并将其控制信号进行电压放大或电流放大而输出压电元件4的驱动用电信号。驱动电路31使用例如由逻辑电路Ul U3构成输入段, 且在输出段具备场效应型晶体管(FET)Ql、Q2的电路。晶体管Ql、Q2,作为输出信号,可输出Hi输出(高电位输出)、Lo输出(低电位输出)以及OFF输出(开放输出)。图5(a)是使透镜框架2移动时输入的输入信号,以使卡合部加接近于压电元件 4,图5(b)是使透镜框架2移动时输入的输入信号,以使卡合部加从压电元件4离开。另外,图6 (a)是使透镜框架2移动时输出的输出信号,以使卡合部加接近于压电元件4,图 6(b)是使透镜框架2移动时输出的输出信号,以使卡合部加从压电元件4离开。图6 (a)、图6 (b)的输出信号为在与图5 (a)、图5 (b)的输入信号相同时间0N/0FF 的脉冲信号。图6(a)、图6(b)的2个信号被输入至压电元件4的输入端子^、4b。虽也可在此输入端子4a、4b输入具有锯齿状波形的脉冲信号,但如图6所示,即使输入具有矩形状波形的脉冲信号,也可使压电元件4动作。此时,由于压电元件4的驱动信号也可为具有矩形状波形的脉冲信号,因此,信号生成变得容易。图6(a)、图6(b)的输出信号由为同一频率的2个脉冲信号构成。此2个脉冲信号,通过使彼此的相位不同,成为彼此的信号的电位差阶段性地变大而急剧变小的信号、或成为彼此的信号的电位差急剧变大而阶段性地变小的信号。通过输入上述2个信号,可使压电元件4的伸长速度和收缩速度不同,可使卡合部加、进而使透镜框架2移动。例如,在图6(a)、图6(b)中,被设定为一方的信号从Hi (高)成为Lo(低)后,另一方的信号成为Hi。在该些信号中,被设定为当一方的信号成为Lo时,经过一定时滞后,另一方的信号成为Hi。另外,在2个信号双方皆为Lo时,作为输出设为关闭状态(开放状态)。作为图6 (a)、图6 (b)的输出信号,即,使压电元件4动作的电信号,使用超过声频的频率信号。在图6(a)、图6(b)中,2个信号的频率被设为超过声频的频率信号,例如被设为30 80kHz、更优选40 60kHz的频率信号。通过使用上述频率信号,可降低压电元件 4的可听领域中的动作音。根据以上,驱动装置1、10、100如下动作。S卩,电信号被输入至压电元件4,通过该电信号的输入,压电元件4反复伸长及收缩。根据此伸长及收缩,驱动轴6往返移动。此时, 通过使压电元件4的伸长速度和收缩速度不同,驱动轴6向一方向移动的速度和向另一方向移动的速度变得不同。由此,可使卡合部加、进而使透镜框架2向所期望的方向移动。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驱动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局部剖面图。如图7所示, 在驱动装置1中,倾斜调整机构20具有圆柱部21,其从一方侧过盈配合于具有以基准线 FL为中心线形成在隔离部11上的内表面Ilc的嵌合部lib ;以及圆筒部23,其从一方侧间隙配合于隔离部11的轴承孔11a,且从另一方侧间隙配合驱动轴6的一端部。圆柱部21的另一端面和驱动轴6的一端面之间设有间隙,使得它们在压电元件4最大伸张时也不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8所示,圆柱部21的中心线CLl和圆筒部23的中心线CL2,只偏心例如 l/100mm。在如以上构成的驱动装置1中,在倾斜调整机构20中,圆柱部21的中心线CLl和圆筒部23的中心线CL2偏心。因此,通过使在具有以基准线FL为中心线形成在隔离部11 上的内表面Ilc的嵌合部lib上嵌合的圆柱部21旋转,可容易且可靠地调整驱动轴6相对于基准线FL的倾斜。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压电元件4从相对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的侧方被支架3支承的情况下,也可在压电元件4的另一端没有固定锤部件8。并且,由支架3支承压电元件4,并不限于从相对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的侧方支承,也可在支架3上固定压电元件 4的另一端,从相对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上的另一方侧进行支承。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驱动轴6为圆筒状,但并不限于此。作为一例,在驱动轴6 的一端部形成有中空部6a,作为剖面圆形的凹部,倾斜调整机构20的圆柱部22也可与作为凹部形成的中空部6a间隙配合。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驱动轴6在至少3处被嵌合部122支承而被定位,因此, 在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缺口部122b也可以形成在嵌合部122的外面,使得驱动轴6在4处被嵌合部122支承。另外,如图10所示,也可在驱动轴6的中空部6a的内表面形成在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缺口部6b,使得驱动轴6在至少3处(在此,是6处)被嵌合部122支承。 此时,由于嵌合部122的外表面和驱动轴6的中空部6a的内表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可使驱动轴6相对于嵌合部122圆滑地往返移动,同时,由于驱动轴6相对嵌合部122被定位, 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驱动轴6相对于基准线FL的倾倒。需要说明的是,形成在嵌合部122的外表面的缺口部122b或形成在驱动轴6的中空部6a的内表面的缺口部6b,也可为沟状的部件等。如图11所示,也可以在嵌合部122的外表面通过形成在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沟状缺口部122b,形成在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突条部122c,使得驱动轴6至少在3处被嵌合部122支承。或者,如图12 所示,也可以在驱动轴6的中空部6a的内表面,通过形成在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沟状的缺口部6b,形成在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突条部6c,使得驱动轴6至少在3 处被嵌合部122支承。在这些情况下,通过与驱动轴6的中空部6a的内表面接触的至少3 根突条部122c。或与嵌合部122的外表面接触的至少3根突条部6c,嵌合部122的外表面和驱动轴6的中空部6a的内表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可使驱动轴6相对于嵌合部122 圆滑地往返移动,同时,驱动轴6相对于嵌合部122被定位,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驱动轴6 相对于基准线FL的倾倒。另一方面,未必一定要在嵌合部122的外表面或驱动轴6的中空部6a的内表面形成缺口部。此时,只要在嵌合部122的外表面或驱动轴6的中空部6a的内表面,进行化学研磨、电解研磨、润滑镀等可降低摩擦系数的表面处理,即可使驱动轴6相对于嵌合部122 的往返移动变得顺畅。另外,在压电元件4从相对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的侧方被支架3支承时,也可以不在压电元件4的另一端固定锤部件8。而且,由支架3支承压电元件4,并不限于从相对于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的侧方进行支承,也可以在支架3等固定压电元件4的另一端,从相对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上的另一方侧进行支承。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驱动轴6虽为圆筒状,但并不限于此。作为一例,也可以在驱动轴6的一端部作为剖面圆形的凹部而形成有中空部6a,支承部件120的嵌合部122 与作为凹部形成的中空部6a间隙配合。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驱动轴6也可在3处被在轴承沟21 Ia中形成为剖面U字状的内表面211b以及在按压部222中形成为剖面V字状的2个内表面22 支承。上述构成在轴承沟21 中也相同。需要说明的是,驱动轴6只要至少在3处被支承即可定位,因此,在4处以上被支承也可。另外,按压部222,如图15所示,可以为螺合在固定部221上的螺钉,或者,如图16 所示,也可以为以被压缩的状态安装在固定部221上的弹簧。按压部222为螺钉时,根据其拧紧情况,可调整驱动轴6相对于轴承沟211a、212a的内表面的按压力。另外,按压部222 为弹簧时,通过改变其弹簧常数,可调整驱动轴6相对于轴承沟21 la、21h的内表面的按压力。另外,按压部222并不限于将驱动轴6按压在轴承沟211a、212a的内表面,也可为使驱动轴6的外表面和轴承沟211121 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变小的部件。此时,由限制部件220限制驱动轴6相对于基准线FL的倾斜,因此,可防止驱动轴6相对于基准线FL的倾倒。另外,在压电元件4从相对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的侧方被支架3支承时,也可以不在压电元件4的另一端固定锤部件8。而且,由支架3支承压电元件4,并不限于从相对基准线FL的延伸方向的侧方支承,也可在支架3上固定压电元件4的另一端,从基准线FL 的延伸方向上的另一方侧进行支承。
权利要求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机电转换元件,其在规定的基准线的延伸方向上伸缩; 驱动轴,其安装在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上述机电转换元件的一端; 被驱动体,其摩擦卡合在上述驱动轴上; 支架,其支承上述机电转换元件,并且具有上述驱动轴的轴承部; 支承部件,其设于上述轴承部,并且具有固定在上述支架上的固定部以及嵌合在形成于上述驱动轴的至少一端部的中空部上的嵌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嵌合部的另一端,与摩擦卡合在上述驱动轴的上述被驱动体的卡合部移动至一侧尽头时的上述卡合部的另一端、以及上述卡合部移动至另一侧尽头时的上述卡合部的一端的任一方相比,更位于另一方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嵌合部的外表面形成有在上述延伸方向上延伸的缺口部,使得上述驱动轴在至少3处被上述嵌合部支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驱动轴的上述中空部的内表面形成有在上述延伸方向上延伸的缺口部,使得上述驱动轴在至少3处被上述嵌合部支承。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具备在规定基准线的延伸方向上伸缩的机电转换元件;安装在上述延伸方向上的上述机电转换元件的一端的驱动轴;摩擦卡合在上述驱动轴上的被驱动体;支承上述机电转换元件,同时具有上述驱动轴的轴承部的支架。本发明的第一驱动装置还具备调整机构,其设于上述轴承部且调整上述驱动轴相对于上述基准线的的倾斜。本发明的第二驱动装置还具备支承部件,其设在上述轴承部,同时具有固定在上述支架上的固定部和嵌合在形成于上述驱动轴的至少一端部的中空部的嵌合部。本发明的第三驱动装置还具备限制部件,其设在上述轴承部且限制上述驱动轴相对于上述基准线的倾斜。
文档编号H02N2/00GK102176645SQ20111011310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7日
发明者佐佐木龙太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