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及其组装方法

文档序号:7334317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马达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马达及其组装方法,尤其是一种可有效定位马达的轴管内各构件的马达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I所示,如中国台湾公开第200814494号《马达轴承之定位构造》发明专利是揭示一种现有马达7,该现有马达7包含一基座71、一定子组72、一扣持片73、一轴承74、一定位件75及一转子76。该基座71具有一轴管711 ;该定子组72结合于该轴管711的外周面;该扣持片73及该轴承74(以下统称"轴管内装组件")结合于该轴管711内部;该转子76同样具有一转轴761,该转轴761可旋转的结合该轴承74,且该转轴761也可借助该扣持片73和扣持作用,以确保该转子76不会任意脱离该基座71。前述该基座71于轴管711顶端另形成一扣合部712,该定位件75设有一压掣部751及一卡扣部752,该定位件75可借助该卡扣部752扣合于该轴管711之扣合部712,除可确保该定位件75不会任意脱落外,也可进一步利用该压掣部751将"轴管内装组件"定位于该轴管711内。然而,该现有马达7必须利用该定位件75压掣该扣持片73及轴承74等构件,以确保该扣持片73及轴承74等构件不会于该轴管711内任意位移松动,且该轴管711仍必须形成该扣合部712,方可供该定位件75的卡扣部752扣合;因此,该现有马达7的整体构件组成过于复杂,且组装步骤也过于繁琐。请参照图2所示,如中国台湾公开第201113435号《马达》发明专利是揭示一种现有马达8,该现有马达8具有一基座81,该基座81设有一金属轴管811,该金属轴管811内设置一轴承812及一扣持环813(以下统称"轴管内装组件");又,该金属轴管811之外周面供一定子组82结合,该定子组82与该金属轴管811为紧配合,使该金属轴管811略为变形,借此,该金属轴管811是以其内周面抵接该轴承812,使该轴承812形成定位,以防止该轴承812自该金属轴管811脱落。然而,由于该现有马达8仅利用该金属轴管811的内周面迫紧该轴承812,并无其它可用以定位该轴承812的结构设计;因此,该现有马达8在长时间使用后,仅单纯依靠该金属轴管811仍无法有效定位该轴承812,甚至容易造成该轴承812自该金属轴管811脱落;因此,该现有马达8的"轴管内装组件"的定位效果不佳。请参照图3所示,是中国台湾公开第201041279号专利申请案所揭示一种《马达及其定子装置》。该马达9之组装过程中,主要是先将如轴承91及顶撑构件92等(以下统称"轴管内装组件")装设于轴管93内部后,再将该定子组94套设于该轴管93之外部,以便利用该定子组94所形成之限位件941压抵该"轴管内装组件",借此,以方便完成后续马达组装作业。然而,借助该现有组装方法所构成之马达9,为确保该定子组94的限位件941能够确实将该"轴管内装组件"定位于该轴管93内部,该定子组94的结构必须另形成有该限位件941的设计,故造成该定子组94的结构过于复杂,且导致该定子组94的制造成本增加;再者,于组装使用的过程中,当该定子组94的限位件941用以压抵定位该"轴管内装组件"的过程中,容易因组装力道不易掌握,导致该定子组94的限位件941产生裂缝或断裂等情形,除同样造成组装上的诸多不便外,也无法有效定位该"轴管内装组件"。综上所述,上述各种现有马达及其组装方法中,有关"轴管内装组件"的相关定位构造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乃改良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于组装时,能够确实定位"轴管内装组件",以有效简化组装复杂度的马达组装方法。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达,其可有效定位"轴管内装组件",以防止"轴管内装组件"自轴管松动脱落者。
本发明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达,其可利用简易的结构设计用以定位"轴管内装 组件",以有效降低整体制造成本及结构复杂度。为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包含有一种马达组装方法,包含一前置组装步骤、一组装定位步骤及一成品构装步骤。该前置组装步骤是准备具有中空轴管的一基座及具有至少一嵌刺部的一轴管内装组件,将该轴管内装组件经由该轴管的一开口端装设于该轴管内部;该组装定位步骤是将一定子组迫紧结合于该轴管的外周面,使该轴管相对内缩变形,使设置于该轴管内装组件的嵌刺部嵌入该轴管的内周面,用以将该轴管内装组件定位于该轴管内;该成品构装步骤是将一转子枢接于该轴管,以完成马达的组装作业。基于相同技术概念,本发明马达包含一基座、一定子组及一转子。该基座设有一轴管,该轴管内部设置一轴管内装组件,该轴管内装组件设有一嵌刺部,该嵌刺部嵌入该轴管的内周面;该定子组结合于该轴管的外周面;该转子可旋转地结合该轴管内装组件。本发明马达所能达成的功效至少包含有借助定子组迫使该轴管变形,使设置有嵌刺部的该轴管内装组件被稳固定位于该轴管内,因此,本发明马达可利用该嵌刺部的简易结构用以定位"轴管内装组件",以防止"轴管内装组件"自该轴管松动脱落,并兼可有效降低整体制造成本及结构复杂度。


图I :第一种现有散热风扇的组合剖视图。图2 :第二种现有散热风扇的组合剖视图。图3 :第三种现有散热风扇的组合剖视图。图4 :本发明马达组装方法的步骤流程方块示意图。图5 :本发明马达组装方法的前置组装步骤的示意图。图6 :本发明马达组装方法所使用的嵌刺部一体成型于扣持片外周面的示意图。图7 :本发明马达组装方法的组装定位步骤的示意图。图8 :本发明马达组装方法的成品构装步骤的示意图。图9 :本发明马达的组合剖视图。其中
〔本发明〕
1马达
11基座12轴管
121开口端13 轴管内装组件
131耐磨片132轴承
133扣持片134定位环
14嵌刺部15 定子组
151组装孔16 转子
2马达
21 基座22 轴管
221开口端23 轴管内装组件
231耐磨片232轴承
233扣持片234定位环24嵌刺部25 定子组
251组装孔26 转子
〔现有技术〕
7马达
71 基座711轴管
712扣合部72 定子组
73扣持片74轴承
75 定位件751压掣部
752卡扣部76转子
761转轴
8马达
81基座811金属轴管
812轴承813扣持环
82 定子组
9马达
91 轴承92顶撑构件
93 轴管94定子组
941限位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4所示,本发明马达组装方法主要包含一前置组装步骤SI、一组装定位步骤S2及一成品构装步骤S3。如图4及图5所示,该前置组装步骤SI是准备具有中空轴管12的一基座11,该轴管12具有一开口端121 ;另将一轴管内装组件13经由该开口端121装设于该轴管12内部,该轴管内装组件13为各种能够装设于该轴管12且提供不同功能的相关构件,例如耐磨片、轴承、防尘片、防漏油盖、扣持片或定位环等(各构件的相关功能为熟悉该项技术者可以理解,在此容不赘述);又,该轴管内装组件13设置至少一嵌刺部14,该嵌刺部14是朝向该轴管12的内周面延伸,且该嵌刺部14的材质硬度是大于该轴管12的材质硬度,借此,当该轴管内装组件13装设于该轴管12时,该嵌刺部14较佳是抵接于该轴管12的内周面;该嵌刺部14可选择设置于该轴管内装组件13的其中至少一构件的外周面,且该嵌刺部14设置于该轴管内装组件13方式可采用一体成型或可拆装组合的结构设计,例如是于该扣持片或定位环的外周面一体成型出该嵌刺部14。本实施例中,该轴管12为塑料材质所制成,该轴管内装组件13则包含一耐磨片131、一轴承132、一扣持片133及一定位环134,该耐磨片131、轴承132、扣持片133及定位环134是依序组装于该轴管12内部;其中该定位环134的外周面是一体成型出该嵌刺部14,该定位环134及嵌刺部14为金属材质所制成。或者,如图6所示,是揭示该嵌刺部14是一体成型于该扣持片133的外周面,该轴管内装组件13也可省略如图5所示的定位环134。如图3及图7所示,该组装定位步骤S2是将一定子组15结合于该轴管12的外周面,该定子组15是具有一组装孔151,该组装孔151的最小孔径是略小于该轴管12的最大 外径;借此,当该定子组15结合于该轴管12的外周面时,该轴管12是穿伸于该组装孔151,由于该组装孔151的最小孔径是略小于该轴管12的最大外径,因此,该定子组15是可用以迫紧该轴管12,使该轴管12可相对内缩变形,在该轴管12内缩变形的过程中,设置于该轴管内装组件13的嵌刺部14是嵌入该轴管12的内周面,藉以形成固定状态,使该轴管内装组件13可稳固定位于该轴管12内,以防止该轴管内装组件13自该轴管12脱出。再者,当该轴管内装组件13装设于该轴管12时,如该嵌刺部14是抵接于该轴管12的内周面,则该嵌刺部14将更容易嵌入该轴管12的内周面如图3及图8所示,该成品构装步骤S3是将一转子16可旋转地结合于该轴管12 ;本实施例中,该转子16是可旋转地结合于该轴管12内部的轴管内装组件13,用以借助该轴管内装组件13与该轴管12枢接。借此,以完成本发明马达I的组装作业。如上所述,借助前揭的步骤流程,本发明马达组装方法所能达成的功效至少包含有本发明马达组装方法在进行该组装定位步骤S2时,是利用该定子组15迫紧该轴管12,使该轴管12内缩变形,借此,设置于该轴管内装组件13的嵌刺部14可嵌入固定于该轴管12的内周面,使该轴管内装组件13稳固定位于该轴管12内;因此,本发明的组装方法仅须在定子组15与该轴管12相互结合后,即可顺利定位"轴管内装组件13",而无须再针对该轴管内装组件13进行其它定位步骤,以达到简化组装复杂度的功效。本发明马达的轴管定位组装方法在该嵌刺部14嵌入于该轴管12的内周面后,设置于该轴管内装组件13的嵌刺部14与该轴管12之间是相互固定,使"轴管内装组件13"能够更稳固地定位于该轴管12内,藉以达到有效防止"轴管内装组件13"松动或脱落等诸多功效。请参照图9所示,基于与上述马达组装方法相同的技术概念,该组装方法所构成的本发明马达2是具有一基座21,该基座21设有中空状的一轴管22,该轴管22内部设置一轴管内装组件23,该轴管内装组件23设有一嵌刺部24,且该轴管22具有一开口端221,该开口端221远离该基座21。本实施例中,该轴管内装组件23则包含一耐磨片231、一轴承232、一扣持片233及一定位环234,该嵌刺部24是设置于该定位环234的外周面,其中该嵌刺部24可选择设置于该轴管内装组件23的其中至少一构件(例如前揭图5或图6的说明)。所述轴管22另结合一定子组25及一转子26。该定子组25是结合于该轴管22的外周面,该定子组25是具有供该轴管22结合的一组装孔251,该组装孔251的最小孔径是略小于该轴管22的最大外径,用以使该定子组25能够压迫该轴管22内缩变形,使设置于该轴管内装组件23的嵌刺部24是嵌入该轴管22的内周面;该转子26则可旋转地结合该轴管内装组件23,使该转子26可借助该轴管内装组件23与该轴管22相互枢接。如上所述,本发明马达所能达成的功效至少包含有借助定子组25迫使该轴管22变形,使设置有嵌刺部24的该轴管内装组件23被稳固定位于该轴管22内,因此,本发明马达可利用该嵌刺部24的简易结构用以定位"轴管内装组件23",以防止"轴管内装组件 23"自该轴管22松动脱落,并兼可有效降低整体制造成本及结构复杂度。
权利要求
1.一种马达组装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下列步骤 准备具有中空轴管的一个基座及具有至少一个嵌刺部的一个轴管内装组件,将该轴管内装组件经由该轴管的一个开口端装设于该轴管内部; 将一个定子组迫紧结合于该轴管的外周面,使该轴管相对内缩变形,使设置于该轴管内装组件的嵌刺部嵌入该轴管的内周面,用以将该轴管内装组件定位于该轴管内;及 将一个转子枢接于该轴管,以完成马达的组装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嵌刺部采用一体成型或能够拆装组合的方式设置于该轴管内装组件的其中至少一个构件的外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马达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轴管为塑料材质所制成,该嵌刺部为金属材质所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马达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轴管内装组件包含一个耐磨片、一个轴承、一个扣持片及设有该嵌刺部的一个定位环,以供将该耐磨片、轴承、扣持片及定位环依序组装于该轴管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马达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轴管内装组件包含一个耐磨片、一个轴承及设有该嵌刺部的一个扣持片,以供将该耐磨片、轴承及扣持片依序组装于该轴管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马达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轴管内装组件包含一个轴承、一个扣持片及设有该嵌刺部的一个定位环,以供将该轴承、扣持片及定位环依序组装于该轴管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马达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轴管内装组件包含一个轴承及设有该嵌刺部的一个扣持片,以供将该轴承及扣持片依序组装于该轴管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马达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轴管内装组件装设于该轴管时,该嵌刺部抵接于该轴管的内周面,以供后续该嵌刺部更易于嵌入该轴管的内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马达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转子可旋转地结合于该轴管内部的轴管内装组件,以供借助该轴管内装组件与该轴管枢接。
10.一种马达,其特征是包含 一个基座,设有一个轴管,该轴管内部设置一个轴管内装组件,该轴管内装组件设有一个嵌刺部,该嵌刺部嵌入该轴管的内周面; 一个定子组,结合于该轴管的外周面 '及 一个转子,可旋转地结合该轴管内装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定子组具有供该轴管结合的一个组装孔,该组装孔的最小孔径小于该轴管的最大外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轴管内装组件包含一个耐磨片、一个轴承、一个扣持片及一个定位环,该耐磨片、轴承、扣持片及定位环设置于该轴管内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嵌刺部设置于该定位环的外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嵌刺部设置于该扣持片的外周面。
全文摘要
一种马达及其组装方法,包含一前置组装步骤、一组装定位步骤及一成品构装步骤。该前置组装步骤是将具有至少一嵌刺部的一轴管内装组件装设于一轴管内;该组装定位步骤是将一定子组迫紧结合于该轴管的外周面,使该嵌刺部嵌入该轴管的内周面;该成品构装步骤是将一转子枢接于该轴管,以构成马达结构。借此,该马达及其组装方法可借助该嵌刺部嵌入该轴管的内周面的结构设计,用以定位该轴管内装组件,以有效降低整体制造成本及结构复杂度。
文档编号H02K15/00GK102832748SQ20111016031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5日
发明者蔡佳景 申请人:昆山广兴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