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以及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803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离合器以及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及具备该离合器的电动机,该离合器以这样的方式工作 将驱动轴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从动轴,而不将来自从动轴的旋转力传递给驱动轴。
背景技术
通常,作为电动窗装置等的驱动源使用的电动机具备旋转驱动的旋转轴;以及经由离合器与该旋转轴连结的减速机构。该离合器以这样的方式工作将旋转轴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减速机构的蜗杆轴,而不将来自蜗杆轴的旋转力传递给旋转轴。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39223号公报中记载的电动机上设置的离合器具备环状的离合器壳体。在该离合器壳体内配置有与旋转轴一体旋转的驱动侧旋转体;以及与蜗杆轴一体旋转的从动侧旋转体和滚动体。从动侧旋转体具备轴部和从该轴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合凸部。在卡合凸部的径向外侧端面形成有控制面,该控制面与离合器壳体之间的距离根据旋转方向而改变。所述滚动体被配置在离合器壳体与控制面之间。当驱动侧旋转体通过旋转轴的旋转驱动而旋转时,该驱动侧旋转体与从动侧旋转体的卡合凸部在圆周方向上卡合。因此,旋转轴的旋转驱动力经由驱动侧旋转体和从动侧旋转体传递到蜗杆轴。另一方面,在旋转轴不旋转驱动时,滚动体被夹持在卡合凸部的控制面与离合器壳体之间,从而阻止从动侧旋转体旋转。因此,蜗杆轴的旋转力不传递给旋转轴。在日本特开2002-39223号公报中记载的离合器中,当旋转轴旋转驱动时与驱动侧旋转体卡合、当旋转轴不旋转驱动时与离合器壳体一起夹持滚动体的从动侧旋转体的卡合凸部形成为从轴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形状。然而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合凸部会导致离合器在径向上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径向实现小型化的离合器、及具备该离合器的电动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方式的离合器,具备环状的离合器壳体;驱动侧旋转体;具有控制面的从动侧旋转体;以及被配置在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内周面与所述控制面之间的滚动体。所述控制面在离合器壳体内并面向径向外侧。当所述驱动侧旋转体旋转时,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旋转驱动力被传递到所述从动侧旋转体。当所述驱动侧旋转体旋转驱动时,所述滚动体与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一起旋转,当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不旋转驱动时, 所述滚动体被夹持在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内周面与所述控制面之间,从而阻止所述从动侧旋转体旋转。从动侧旋转体具有能够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的从动侧连结部。所述从动侧连结部和所述控制面被设置在轴向上不同的位置上。本发明的一种方式的电动机,具备具有驱动轴的电动机部;具有从动轴的减速部,该从动轴与所述驱动轴被配置在同一轴上,所述驱动轴的旋转驱动力被传递到从动轴, 减速部将传递来的旋转驱动力减速,将经减速的旋转驱动力输出;以及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从动轴之间的上述离合器,所述驱动侧旋转体被设置成能够与所述驱动轴一体旋转,所述从动侧旋转体被设置成能够与所述从动轴一体旋转。 通过下述说明结合附图以示例方式阐释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参考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可以充分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电动机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电动机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图2的离合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3的驱动侧旋转体的立体图。
图5是在安装状态下的图3的支承部件及驱动侧旋转体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6A是沿图2的6A-6A线的剖视图。
图6B是沿图2的6B-6B线的剖视图。
图7A和7B是分别表示旋转轴旋转驱动时的图6A和6B的离合器的剖视图。
图8A和8B是分别表示旋转轴旋转驱动时的图6A和6B的离合器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上的电动机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IOA是沿图9的10A-10A线的剖视图。
图IOB是其他例的离合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沿图9的11-11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实施方式)下面,依照附图,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1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被作为例如电动窗装置的驱动源使用。该电动机具备电动机部1、减速部2以及离合器3。电动机部1具备筒状的磁轭壳体(下面简称为磁轭)4,磁轭4具有底部。在磁轭 4的内周面上以相互对置的方式安装有一对磁石5。在磁石5内配置有电枢6。电枢6具备被配置于磁轭4中央部的旋转轴7 (驱动轴)。旋转轴7的基端部(图1中的上侧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设置于磁轭4的底部中央上的轴承8支承。在该旋转轴7的前端侧的部位上固定有圆筒状的整流器9。在旋转轴7的前端部上设置有连结部7a,该连结部7a通过在圆柱体上形成沿轴向平行的一对平面部而构成。连结部7a的前端部形成为曲面状(球面的一部分)。磁轭4具有开口端,在该开口端设有开口部,在该开口端上形成有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如。在该磁轭4的开口部上嵌合有刷握10。该刷握10由刷握主体IOa和连接器部IOb —体形成,刷握主体IOa具有将磁轭4的开口部闭塞的形状,连接器部IOb向磁轭4的径向外侧突出。刷握主体IOa将一对电刷11保持。该一对电刷11与所述整流器9 滑接,并通过未予图示的配线与连接器部IOb连接。在刷握主体IOa的中央设置有轴承12, 该轴承12将旋转轴7上的整流器9与连结部7a之间的部位可旋转地支承。从外部电源经由连接器部IOb供给到电刷11的电力经由整流器9供给到电枢6。由此,电枢6(旋转轴 7)被旋转驱动,即电动机部1被旋转驱动。所述减速部2具备树脂制的齿轮壳体21和收纳在该齿轮壳体21内的减速机构22 等。齿轮壳体21在与电动机部1轴向对置的部位(图1中的上侧端部)上设置有用于将该齿轮壳体21固定到电动机部1上的固定部21a。固定部21a的外形与磁轭4的凸缘部 4a的外形相同,在该固定部21a上形成有朝向磁轭4开口的嵌合凹部21b。在刷握10的刷握主体IOa嵌合在嵌合凹部21b内的状态下,固定部21a和与该固定部21a抵接的凸缘部 4a通过螺丝23固定,从而磁轭4被固定在齿轮壳体21上,电动机部1和减速部2形成一体化。在嵌合凹部21b的底部中央上形成有离合器收纳凹部21c。在该离合器收纳凹部 21c的底部中央上凹设有沿旋转轴7的轴线方向延伸的蜗杆轴收纳部21d。在蜗杆轴收纳部21d的侧方(图1中右侧)凹设有蜗轮收纳部21e。该蜗轮收纳部21e在蜗杆轴收纳部 21d的轴向(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上与所述蜗杆轴收纳部21d相连。在所述蜗杆轴收纳部21d中收纳有大致圆柱状的蜗杆轴M。蜗杆轴M由金属材料形成,在其轴向的中央部上形成有螺旋齿状的蜗杆部Ma。蜗杆轴收纳部21d的轴向的两端部上分别配置有由金属制成圆筒状的一对轴承25、26。蜗杆轴M的轴向的两端部分别被该一对轴承25、沈可旋转地支承。由此,蜗杆轴M和所述旋转轴7成同轴配置。S卩,旋转轴7的中心轴线Ll和蜗杆轴M的中心轴线L2被配置在一条直线上(参见图2)。在所述蜗轮收纳部21e中可旋转地收纳有圆板状的蜗轮27。蜗轮27与蜗杆轴M 的蜗杆部2 啮合,与蜗杆轴M —起形成减速机构22。在蜗轮27的径向的中央部上设置有输出轴观,该输出轴观在该蜗轮27的轴向(图1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与该蜗轮27 —体旋转。在该输出轴观上驱动连结有用于使车辆的车窗玻璃升降的公知的窗开闭调节器(省略图示)。在所述离合器收纳凹部21c内收纳有离合器3,该离合器3能够将所述旋转轴7与蜗杆轴M连结。如图2和图3所示,离合器3具备离合器壳体31、驱动侧旋转体32、支承部件33、滚动体34以及从动侧旋转体35。离合器壳体31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该离合器壳体31的轴向的一个端部上形成有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状的固定凸缘部31a。离合器壳体31的圆筒状部位的外径与离合器收纳凹部21c的内径大致相等。固定凸缘部31a的外径大于离合器收纳凹部21c的内径。在固定凸缘部31a上,在沿圆周方向的相隔等角度间隔的4个位置上分别形成有固定凹部31b。各个固定凹部31b在轴向上贯穿固定凸缘部31a,并朝向径向外侧开口。如图2所示,离合器壳体31的固定凸缘部31a被插入到离合器收纳凹部21c内, 直到与嵌合凹部21b的底面抵接,以使固定凸缘部31a被固定在齿轮壳体21上。详细地说,在嵌合凹部21b的底面的、离合器收纳凹部21c的开口部周围,在沿圆周方向相隔等角度间隔的4个位置上,形成有向轴向突出的固定突起21f。这些固定突起21f与树脂制的齿轮壳体21—体形成。这些固定突起21f的轴向长度大于固定凸缘部31a的厚度。4个固定突起21f分别被插入到与嵌合凹部21b的底面抵接的固定凸缘部31a的4个固定凹部 31b内,在轴向上将固定凸缘部31a贯穿。各个固定突起21f的前端部被进行热嵌(thermal caulking)加工,从而将离合器壳体31以不能在轴向上移动也不能沿圆周方向旋转的方式固定在齿轮壳体21上。另外,被固定在齿轮壳体21上的离合器壳体31与旋转轴7及蜗杆轴M被配置在同一轴上。所述驱动侧旋转体32具备大致圆柱状的驱动轴连结部41。驱动轴连结部41的外径小于所述离合器壳体31的内径。在驱动轴连结部41的径向的中央部上形成有驱动轴插入孔42,该驱动轴插入孔42沿轴向贯穿驱动轴连结部41。驱动轴插入孔42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旋转轴7的连结部7a的截面形状对应。S卩,如图6B所示,驱动轴插入孔42的内周面由在径向上分离且相互平行的一对平面4 和将一对平面4 的相邻端部彼此连结的2个连结面42b形成。因此,从轴向观看时,驱动轴插入孔42呈大致跑道形状,与平面4 平行的方向为长度方向,与平面4 垂直的方向为宽度方向。如图2所示,通过在该驱动轴插入孔42中压入连结部7a,从而驱动侧旋转体32与旋转轴7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另外,旋转轴7和与该旋转轴7连结的驱动侧旋转体32位于同一轴上(即,彼此的中心轴线一致)。如图2和图4所示,在驱动轴连结部41的减速部2侧的轴向端部(图2中的下端部)上一体形成有驱动侧连结部43。驱动侧连结部43从驱动轴连结部41的所述下端部沿轴向突出,形成为大致四角柱状。驱动侧连结部43的外形形成为比驱动轴插入孔42大。 在该驱动侧连结部43上形成有从动轴插入孔44,该从动轴插入孔44沿轴向贯穿驱动侧连结部43。如图6B所示,从动轴插入孔44的内周面由在径向上相互分离且相互平行的一对驱动侧传动面4 和将一对驱动侧传动面44a的相邻端部彼此连结的2个连结面44b形成。各个驱动侧传动面4 形成为与轴向平行的平面状,各个连结面44b形成为圆弧状的曲面状。因此,从轴向观看时,从动轴插入孔44呈大致跑道形状,与驱动侧传动面4 平行的方向为长度方向,与驱动侧传动面4 垂直的方向为宽度方向。从动轴插入孔44的中心轴线与驱动轴插入孔42的中心轴线一致。从动轴插入孔44在驱动侧旋转体32的旋转方向(即,与旋转轴7的旋转方向相同)上相对于驱动轴插入孔42错开90°。S卩,驱动轴插入孔42的平面4 和从动轴插入孔44的驱动侧传动面44a以驱动侧旋转体32的中心轴线(在离合器3被组装到电动机上的状态下,与旋转轴7的中心轴线Ll相同)为中心相互错开90°。因此,从轴向观看驱动侧旋转体32时,驱动轴插入孔42的中心线Ml与从动轴插入孔44的中心线M2垂直,中心线Ml穿过驱动轴插入孔4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并沿长度方向延伸,中心线M2穿过从动轴插入孔44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并沿长度方向延伸。在各个驱动侧传动面4 上设置有由橡胶材料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的一对缓冲部件45。缓冲部件45被形成在各个驱动侧传动面44a的、在从动轴插入孔44的中心线 M2方向上分离的2个位置上,并且缓冲部件45在轴向上从驱动侧传动面4 的轴向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参见图4)。各个缓冲部件45比驱动侧传动面4 稍微向从动轴插入孔44 内突出。另外,缓冲部件45被形成在与后述的第1以及第2从动侧传动面74、75抵接在各个驱动侧传动面4 上的位置对应的位置上。在从动轴插入孔44的各个连结面44b上设置有由橡胶材料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的弹性部件46。弹性部件46被形成在各个连结面44b的圆周方向的中央部上,在轴向上从连结面44b的轴向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参见图4)。各个弹性部件46比连结面44b向从动轴插入孔44内突出。如图2和图4所示,在所述驱动侧连结部43的基端部(图2、图4中的上侧端部)、即与驱动轴连结部41的所述下端部相邻的部位上一体形成有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大致圆环状的凸缘部47 (抵接部)。该凸缘部47的外径比离合器壳体31的内径稍大。在凸缘部 47上,在从动轴插入孔44的宽度方向(图6B中,与中心线M2垂直的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确认孔48,该确认孔48沿轴向贯穿凸缘部47。如图4所示,在驱动侧连结部43上,在从动轴插入孔44的长度方向(图6B中,与中心线M2方向相同)的两侧、即连结面44b的径向外侧上分别与驱动侧连结部43 —体形成有滚动体解除部49。2个滚动体解除部49沿圆周方向相隔180°间隔形成,在轴向上朝向与驱动轴连结部41相反的方向延伸。在各个滚动体解除部49的圆周方向的两端部上一体形成有由橡胶材料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的冲击吸收部件50。另外,分别由弹性材料形成的、冲击吸收部件50、所述缓冲部件45以及所述弹性部件46与驱动侧旋转体32上的由树脂材料形成的部位一体成形。在各个滚动体解除部49的前端部上一体形成有驱动侧卡合部51。各个驱动侧卡合部51的径向外侧的侧面比滚动体解除部49的径向外侧的侧面靠近径向内侧。在各个驱动侧卡合部51的径向外侧的侧面上形成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卡合槽51a。卡合槽51a朝向内侧凹设在驱动侧卡合部51的径向外侧的侧面上,朝向径向外侧开口。卡合槽51a沿着圆周方向从驱动侧卡合部51的圆周方向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此外,卡合槽51a弯曲成圆弧状,圆弧的曲率中心位于驱动侧旋转体32的中心轴线(在离合器3被安装到电动机上的状态下,与旋转轴7的中心轴线Ll相同)上。如图5所示,在与卡合槽51a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上,该卡合槽51a的内周面形成为朝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圆弧状。如图2所示,在如上所述的驱动侧旋转体32上,驱动轴连结部41以及驱动侧连结部43被配置在离合器壳体31的外部(详细地说,离合器壳体31与刷握10之间),2个滚动体解除部49被插入到离合器壳体31内。如图6A所示,配置于离合器壳体31内的各个滚动体解除部49的径向外侧的侧面与离合器壳体31的内周面成径向对置。如图2和图3所示,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支承部件33具备圆环状的环形部61。环形部61的外径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32的凸缘部47的外径大致相等。在该环形部61的轴向的两端面上分别形成有抵接突条部62,抵接突条部62向轴向突出并沿圆周方向延伸。在环形部61的、在圆周方向上分离的2个位置(本实施方式中,为相隔180°间隔的2个位置) 上分别形成有从该环形部61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内延部63。在各个内延部63上分别一体形成有一对滚动体支承件64。各对滚动体支承件64彼此从内延部63沿轴向延伸、并在圆周方向上相互分离。另外,2对滚动体支承件64的相邻的前端部彼此被呈圆弧状延伸的加强部65连结。在各对滚动体支承件64的前端部上分别形成有对向突出(沿圆周方向突出)的保持爪66。此外,在各个加强部65的圆周方向的中央部上形成有延设部67,延设部67在轴向上朝向环形部61延伸。延设部67形成为沿着加强部65弯曲的圆弧形板状。在该延设部 67上一体形成有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支承侧卡合部68。支承侧卡合部68沿着加强部65 呈圆弧状弯曲。如图5所示,支承侧卡合部68的前端面的、与支承侧卡合部68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以与形成在所述驱动侧旋转体32上的卡合槽51a对应的方式形成为朝向径向内侧膨出的圆弧状。如图3所示,在各对滚动体支承件64上插入有所述滚动体34。各个滚动体34形成为圆柱状。各个滚动体;34被配置在相对应的一对滚动体支承件64之间,从而2个滚动体34以能够旋转(能够以滚动体34的中心轴线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且相互平行地相隔等角度间隔(本实施方式中为180°间隔)的方式被支承部件33保持。各个滚动体34相对于支承部件33在轴向上的移动被内延部63和保持爪66限制。将2个滚动体34支承的支承部件33通过2个支承侧卡合部68与2个所述驱动侧卡合部51的卡合而被安装到驱动侧旋转体32上。在将2个滚动体解除部49插入到环形部61内之后,将2个支承侧卡合部68的前端部分别卡合到2个卡合槽51a中,从而2个支承侧卡合部68与2个驱动侧卡合部51相互卡合(参见图幻。通过将2个滚动体解除部 49插入到环形部61内,从而滚动体解除部49分别被配置在各对滚动体支承件64之间(参见图6A)。通过相互卡合的驱动侧卡合部51以及支承侧卡合部68,阻止支承部件33与驱动侧旋转体32在轴向上进行相对移动。另一方面,驱动侧旋转体32和支承部件33能够在支承侧卡合部68的前端面与卡合槽51a的内周面滑接的状态下沿圆周方向相对旋转。如图7A所示,当驱动侧旋转体32相对于支承部件33旋转时,各个滚动体解除部 49能够与位于驱动侧旋转体32的旋转方向(圆周方向)前方的滚动体支承件64抵接。如上所述,在所述环形部61的轴向的两端面上分别形成有抵接突条部62。因此,如图2所示, 在驱动侧旋转体32上安装有支承部件33的状态下,环形部61和凸缘部47成轴向对置,并且形成在环形部61的端面之中的与凸缘部47成轴向对置的端面上的抵接突条部62与凸缘部47抵接。滚动体34将形成在凸缘部47上的所述确认孔48贯穿,朝向驱动轴连结部 41露出。如图2和图6A所示,插入有滚动体34的滚动体支承件64与滚动体解除部49 一起被插入到离合器壳体31内。环形部61在离合器壳体31的外部上配置于该离合器壳体 31与凸缘部47之间。形成在环形部61的端面之中的与离合器壳体31成轴向对置的端面上的抵接突条部62与离合器收纳凹部21c的开口部侧的端面抵接。配置在离合器壳体31 内的滚动体34的外周面能够与离合器壳体31的内周面接触。如图2所示,所述从动侧旋转体35被形成在所述蜗杆轴M的基端部(图2中的上侧端部)上,并与该螺杆轴M形成为一体。从动侧旋转体35具备沿轴向排列的从动侧控制部71和从动侧连结部72。从动侧控制部71被形成在蜗杆轴M的基端部上,并与该蜗杆轴M形成为一体, 从动侧控制部71形成为沿蜗杆轴M的轴向延伸的柱状。从动侧控制部71的中心轴线与蜗杆轴M的中心轴线L2 —致。也就是说,从动侧控制部71与蜗杆轴M形成为同一轴上。 从动侧控制部71的外径小于等于蜗杆轴M的最大外径。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动侧控制部 71的外径与蜗杆轴M的被轴承25可旋转地支承的部位(下面称为旋转支承部位)的外径相等。如图6A所示,在该从动侧控制部7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一对控制面73。各个控制面73在从动侧控制部71的外周面上形成于沿圆周方向相隔等角度间隔(本实施方式中为 180°间隔)的2个位置上,并且控制面73形成为与轴向平行的平面状。此外,一对控制面 73相互平行,各个控制面73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滚动体34的轴向长度。从轴向观看时,2 个控制面73位于比蜗杆轴M的所述旋转支承部位的外形更靠近内侧(径向内侧)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各个控制面73与蜗杆轴M的中心轴线L2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旋转支承部位的外径的二分之一。
如图2所示,所述从动侧连结部72被形成在从动侧控制部71的蜗杆轴M相反侧的轴向端部上,并与从动侧控制部71形成为一体。从动侧连结部72与从动侧控制部71、具体为控制面73在轴向上连续形成。即,从动侧连结部72和从动侧控制部71在轴向上邻接排列,彼此之间不存在其他部位,在轴向上不分离。从动侧连结部72形成为沿蜗杆轴M的轴向延伸的柱状。从动侧连结部72的中心轴线与蜗杆轴M的中心轴线L2—致。也就是说,从动侧连结部72与蜗杆轴M形成在同一轴上。从动侧连结部72的轴向长度比形成在所述驱动侧连结部43上的从动轴插入孔44的轴向长度稍大。从动侧连结部72的外径小于等于蜗杆轴M的最大外径。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动侧连结部72的外径小于蜗杆轴M的所述旋转支承部位的外径(即,小于从动侧控制部71的外径)。此外,从动侧连结部72形成为比所述从动轴插入孔44稍细。如图6B所示,从动侧连结部72形成为与轴向垂直的截面呈大致椭圆形的形状,其截面形状在轴向上恒定。从轴向观看从动侧连结部72时,该从动侧连结部72的长度方向与控制面73 (图6A)平行,该从动侧连结部72的宽度方向(与从动侧连结部7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与控制面73垂直。从动侧连结部72的轴向长度比所述驱动侧传动面4 的轴向长度稍大。如图6B所示,在从动侧连结部7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一对第1从动侧传动面74以及一对第2从动侧传动面75。一个第1从动侧传动面74和另一个第1从动侧传动面74在圆周方向上隔着180°间隔形成。2个第1从动侧传动面74分别形成为与轴向平行的平面状、且相互平行。2个第1从动侧传动面74之间的间隔与设置在驱动侧旋转体32的从动轴插入孔44上的一对驱动侧传动面4 之间的间隔相等。各个第2从动侧传动面75分别形成在2个第1从动侧传动面74之间。一个第2从动侧传动面75和另一个第2从动侧传动面75在圆周方向上隔着180°间隔形成。2个第2从动侧传动面75分别形成为与轴向平行的平面状、且相互平行。2个第2从动侧传动面75之间的间隔与设置在驱动侧旋转体32 的从动轴插入孔44上的一对驱动侧传动面4 之间的间隔相等。第1从动侧传动面74和第2从动侧传动面75在轴向上由从动侧连结部72的轴向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如图2所示,如上所述的从动侧旋转体35从与驱动侧旋转体32相反的一侧插入到离合器壳体31和支承部件33内。从动侧连结部72被插入到从动轴插入孔44内,并且从动侧控制部71被配置在2个滚动体34之间。从动侧旋转体35与离合器壳体31、驱动侧旋转体32以及支承部件33被配置在同一轴上。从动侧连结部72的前端面(即,从动侧旋转体35的、蜗杆轴对相反侧的轴向的端面)与插入到驱动轴插入孔42内的旋转轴7的连结部7a的前端部在驱动侧旋转体32内沿轴向抵接。如图6B所示,从动侧连结部72以能够与驱动侧旋转体32 —体旋转且与驱动侧连结部43在轴向上重叠的方式游嵌在从动轴插入孔44内。在成径向对置的从动侧连结部72 的外周面与从动轴插入孔44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46和缓冲部件45。一对弹性部件46在从动轴插入孔44内由从动轴插入孔44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与从动侧连结部72接触。4个缓冲部件45分别位于2个第1从动侧传动面74及2个第2从动侧传动面75与驱动侧传动面4 之间。当驱动侧旋转体32相对于从动侧旋转体35绕中心轴线旋转时,根据驱动侧旋转体32的(也就是说,驱动侧传动面44a的)旋转方向,所述一对第1从动侧传动面74及所述一对第2从动侧传动面75之中的、在旋转方向上位于前方的一对从动侧传动面与相对置的驱动侧传动面4 沿旋转方向抵接。此时,驱动侧传动面4 在使位于驱动侧传动面4 与该一对从动侧传动面之间的缓冲部件45弹性变形的状体下与该一对从动侧传动面抵接。由此,驱动侧旋转体32和从动侧旋转体35能够一体旋转。S卩,驱动侧旋转体32与从动侧旋转体35在旋转方向上卡合,驱动侧旋转体32的旋转驱动力能够传递给从动侧旋转体35。另外,如图6A所示,从动侧控制部71是以在各个控制面73与离合器壳体31的内周面之间分别设有滚动体34的方式插入到支承部件33内。各个控制面73与离合器壳体 31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在与控制面73垂直的方向上的间隔)根据从动侧旋转体35的旋转方向而改变。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面73与离合器壳体31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在各个控制面73的圆周方向的中央上最大,随着从各个控制面73的圆周方向的中央朝向圆周方向的两端而逐渐减小。控制面73的圆周方向的中央与离合器壳体31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滚动体34的外径。另外,各个控制面73的圆周方向的端部与离合器壳体31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滚动体34的外径。接着,以离合器3的动作为中心,说明上述电动机的动作。参见图1,当电动机部1停止时、即旋转轴7和驱动侧旋转体32不旋转驱动时,从负荷侧(即车窗玻璃侧)向输出轴观施加载荷,借助该载荷,从动侧旋转体35 (蜗杆轴
要旋转。这样的话,如图6A所示,从动侧旋转体35的各个控制面73与配置于各个控制面 73与离合器壳体31的内周面之间的滚动体34抵接,并且与离合器壳体31的内周面一起夹持滚动体34。另外,在图6A中,示出了从动侧旋转体35要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的离合器 3。如上所述,由于离合器壳体31以不能沿圆周方向旋转的方式被固定在齿轮壳体21上, 所以通过离合器壳体31和滚动体34,阻止从动侧旋转体35进一步旋转。其结果,由于蜗杆轴M的旋转被阻止,所以能够抑制旋转轴7从蜗杆轴对侧旋转。另外,控制面73的与滚动体;34抵接的部位是比控制面73的圆周方向的中央更靠近控制面73的圆周方向的端部的部位。图6A中示出从动侧旋转体35要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的例子,然而即使在从动侧旋转体35要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阻止其旋转。另一方面,当电动机部1驱动时、即旋转轴7旋转驱动时,如图7A和图7B所示,驱动侧旋转体32以旋转轴7的中心轴线Ll为旋转中心,与旋转轴7—体旋转驱动(参见图 2)。另外,在图7A、图7B、图8A以及图8B中示出旋转轴7和驱动侧旋转体3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时的离合器3。驱动侧旋转体32相对于正在停止的支承部件33旋转。驱动侧旋转体32的各个滚动体解除部49分别与位于各个滚动体解除部49的旋转方向前方的滚动体支承件64抵接,沿旋转方向按压该滚动体支承件64。这样的话,由滚动体支承件64支承的滚动体34被从离合器壳体31的内周面与控制面73之间挤出,离合器壳体31的内周面与控制面73对滚动体34进行的夹持被解除。由此,从动侧旋转体35的锁定被解除。另外,此时,如图7B所示,驱动侧旋转体32的驱动侧传动面4 不与从动侧旋转体35的第1 从动侧传动面74抵接,从动侧旋转体35保持停止状态。如图8B所示,驱动侧旋转体32进一步被旋转轴7旋转驱动时,驱动侧传动面4 对位于驱动侧传动面4 与第1从动侧传动面74之间的缓冲部件45进行按压,使缓冲部件45弹性变形的同时,沿旋转方向抵接到第1从动侧传动面74上。由此,能够从驱动侧旋转体32经由驱动侧传动面4 和第1从动侧传动面74向从动侧旋转体35传递旋转驱动力。因此,从动侧旋转体35与驱动侧旋转体32 —起以中心轴线(与蜗杆轴M的中心轴线 L2相同)为旋转中心旋转。此时,如图8A所示,支承部件33被滚动体解除部49按压而与驱动侧旋转体32 —体旋转。因此,滚动体34也一边被支承部件33引导一边与从动侧旋转体35 —起旋转。详细地说,各个滚动体34分别被配置在控制面73的圆周方向的中央部, 不被离合器壳体31的内周面与控制面73夹持,而在被支承部件33支承的状态下,以该从动侧旋转体35的中心轴线为旋转中心旋转。当螺杆轴M伴随从动侧旋转体35的旋转而旋转时,该旋转被蜗杆部2 及蜗轮 27减速,从输出轴观输出。因此,与输出轴观驱动连结的窗开闭调节器工作,车窗玻璃进行开闭(升降)。另外,在图7A、图7B、图8A以及图8B中示出了驱动侧旋转体3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的离合器3,然而即使在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从驱动侧旋转体32向从动侧旋转体35传递旋转驱动力。但是,在图7A、图7B、图8A以及图8B中,即使在驱动侧旋转体32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驱动侧传动面4 也能够抵接到第2从动侧传动面75上。如上所述,根据本第1实施方式,具有以下优点。(1)在从动侧旋转体35的轴向的不同位置上形成从动侧连结部72和控制面73, 从动侧连结部72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在驱动侧旋转体32上,在驱动侧旋转体32不旋转驱动时,控制面73与离合器壳体31的内周面一起夹持滚动体34。也就是说,从动侧连结部72和控制面73在轴向上不重叠。因此,能够避免从动侧连结部72和控制面73在从动侧旋转体35的同一轴向位置上径向相邻。因此,能够抑制从动侧旋转体35向径向突出。从而实现了从动侧旋转体35在径向上的小型化,所以能够实现离合器3在径向上的小型化。(2)由于从动侧连结部72和控制面73在轴向上连续形成,所以能够抑制从动侧旋转体35在轴向上变长。因此,能够抑制离合器3在轴向上的大型化。(3)在驱动侧旋转体32旋转驱动时,驱动侧传动面4 沿旋转方向抵接到第1从动侧传动面74或第2从动侧传动面75上。由此,能够以良好的效率将驱动侧旋转体32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从动侧旋转体35。(4)驱动侧传动面4 与第1从动侧传动面74或第2从动侧传动面75抵接时产生的冲击被缓冲部件45吸收。因此,能够抑制在驱动侧传动面4 与第1从动侧传动面74 及第2从动侧传动面75抵接时产生噪声。(5)从动侧旋转体35的从动侧连结部72以能够与驱动侧旋转体32 —体旋转且与驱动侧旋转体32在轴向上重叠的方式游嵌在驱动侧旋转体32上。另外,在驱动侧旋转体32和从动侧旋转体35 (从动侧连结部72)的径向对置的部位彼此之间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弹性部件46。因此,即使在驱动侧旋转体32的中心轴线与从动侧旋转体35的中心轴线发生了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弹性部件46的弹性变形而将该偏移补正(吸收)。(6) 2个滚动体34被支承部件33支承,从而容易使2个滚动体的位置及姿势稳定。 支承部件33与驱动侧旋转体32的凸缘部47抵接,从而通过该凸缘部47限制支承部件33 进一步向驱动侧(即电动机部1侧)移动。此外,由于凸缘部47 —体形成在驱动侧旋转体 32上,所以无需另外设置用于限制支承部件33向驱动侧移动的部件。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7)能够从离合器3的外部通过确认孔48确认有无滚动体34。在安装离合器3 时,能够通过确认孔48确认有无滚动体34,从而能够防止滚动体34等的误组装。(8)通过将驱动侧卡合部51和支承侧卡合部68卡合,从而能够将驱动侧旋转体 32和支承部件33 —体化。在组装离合器3时,能够将驱动侧旋转体32和支承部件33 —体地组装,所以离合器3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9)在驱动侧旋转体32开始旋转驱动时,滚动体34被滚动体解除部49 (通过滚动体支承件64)沿离合器壳体31的圆周方向按压。由此,能够容易地解除离合器壳体31的内周面与控制面73对滚动体34的夹持。另外,由于驱动侧旋转体32的驱动侧卡合部51 一体形成在滚动体解除部49上,所以能够减少部件数量。(10)插入到从动轴插入孔44的从动侧连结部72与插入到驱动轴插入孔42的旋转轴7的连结部7a沿轴向抵接。另外,从动轴插入孔44和驱动轴插入孔42均形成在驱动侧旋转体32上。因此,能够抑制旋转轴7与从动侧旋转体35在轴向上的晃动。(11)驱动轴插入孔42的平面4 和从动轴插入孔44的驱动侧传动面44a以驱动侧旋转体32的中心轴线为中心错开90°。因此,能够抑制插入到驱动轴插入孔42的旋转轴7和具有插入到从动轴插入孔44中的从动侧连结部72的从动侧旋转体35相对于轴向的斜率。(12)具备径向突出的形状得到抑制的从动侧旋转体35的本实施方式的离合器3 在径向上实现了小型化。通过具备在径向上实现了小型化的离合器3,能够将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小型化。另外,从动侧连结部72和控制面73在轴向上形成在不同的位置上,从而在将离合器3组装到电动机上时,能够减小对蜗杆轴M上的从动侧旋转体35侧的轴向的端部进行旋转支承的轴承25与控制面73之间的距离。因此,即使蜗杆轴M倾斜,也能够抑制控制面73的斜率(从动侧旋转体35的形成有控制面73的部位的轴偏移)。因此,能够在控制面73与离合器壳体31的内周面之间确实地夹持滚动体34。像这样,能够抑制蜗杆轴M的斜率给离合器3的动作带来影响,所以离合器3的动作稳定。(13)从轴向观看时,控制面73和从动侧连结部72位于比蜗杆轴M的外形靠近内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在径向上确实地将从动侧旋转体35小型化。(14)在滚动体解除部49的圆周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冲击吸收部件50。因此,在驱动侧旋转体32开始旋转驱动时,能够抑制滚动体解除部49与滚动体支承件64抵接时产生噪声。(第2实施方式)下面,依照附图,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第2实施方式。另外,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如图9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替代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离合器3,具备离合器90。在离合器90中,替代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侧旋转体32,而具备驱动侧旋转体91。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侧旋转体32相比,驱动侧旋转体91还具备将旋转轴7 的连结部7a与从动侧连结部72沿轴向抵接时产生的冲击吸收的第2缓冲部件92。如图IOA所示,驱动侧旋转体91具备驱动轴连结部41。在驱动轴连结部41的、驱动侧连结部43侧的轴向的端面41a(图IOA的下端面)上形成有一对缓冲凹部41b。如图 IOA和如图11所示,一对缓冲凹部41b分别形成在驱动轴插入孔42的、从动轴插入孔44侧的开口部42d的周围、即驱动轴插入孔4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位置上。各个缓冲凹部41b 在轴向上凹设,朝向从动轴插入孔44开口。各个缓冲凹部41b分别在开口部42d的两侧形成为沿连结面44b的圆弧状。在一对缓冲凹部41b内分别设置有由橡胶材料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的第2缓冲部件92。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第2缓冲部件92采用与缓冲部件45和弹性部件46相同的材料形成。另外,在图9和图11中,对表示分别由弹性材料形成的缓冲部件45、弹性部件 46以及第2缓冲部件92的部分赋予了小点。2个第2缓冲部件92分别被设置在一对缓冲凹部41b内,也就是说,形成在开口部 42d的周围。2个第2缓冲部件92分别在开口部42d上形成于从动轴插入孔44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位置上。从轴向观看时,2个第2缓冲部件92呈沿着连结面44b且围绕开口部 42d的圆弧状。2个第2缓冲部件92分别与插入到从动轴插入孔44的从动侧连结部72的前端面(即,从动侧旋转体35的、蜗杆轴M相反侧的轴向的端面)成轴向对置。各个第2缓冲部件92从缓冲凹部41b的开口部向轴向突出,比端面41a朝向从动轴插入孔44突出。2个第2缓冲部件92分别与插入到从动轴插入孔44的从动侧连结部 72的前端面抵接。将蜗杆轴M从蜗轮27 (参见图1)受力而向从旋转轴7离开的方向最大限度地移动了时的、从动侧旋转体35与旋转轴7之间的缝隙S的宽度(轴向宽度)设为 W时,各个第2缓冲部件92从端面41a起的轴向突出量与缝隙S的宽度W相等,或比缝隙S 的宽度W稍大。在此,说明缝隙S。如图9和图IOA所示,离合器90形成为,从动侧连结部72的前端面与压入到驱动轴插入孔42内的旋转轴7的连结部7a的前端部在驱动侧旋转体91内沿轴向抵接。另一方面,为了抑制具备与蜗轮27啮合的蜗杆部Ma的蜗杆轴M发生变形的同时、顺利地从蜗杆部Ma向蜗轮27传递旋转驱动力,电动机容许与从动侧连结部72 — 体形成的蜗杆轴M在轴向上有微小移动。因此,在具备离合器90的电动机中,当从蜗轮27 对蜗杆部2 施加使蜗杆轴M向与旋转轴7相反的方向移动的力时,蜗杆轴M以从旋转轴7离开的方式在轴向上稍微移动。由此,在从动侧连结部72与连结部7a之间产生微小的缝隙S。如图IOA和图11所示,各个第2缓冲部件92和与该第2缓冲部件92在轴向上相邻的缓冲部件45及弹性部件46形成为一体而相连。详细地说,各个第2缓冲部件92与在轴向上与各个第2缓冲部件92相邻的缓冲部件45及弹性部件46上的驱动轴连结部41侧的轴向的端部相连。各个第2缓冲部件92与驱动侧旋转体91的由树脂材料形成的部位一体成形。在形成缓冲部件45、弹性部件46以及冲击吸收部件50的同时形成第2缓冲部件 92。接着,说明本第2实施方式的离合器90的动作。离合器90采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离合器3相同的方式,阻止从动侧旋转体35在旋转轴7不驱动时旋转,以及在旋转轴7驱动时向从动侧旋转体35传递旋转驱动力。参见图9,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当电动机部1停止时、即旋转轴7及驱动侧旋转体91不旋转驱动时,蜗杆轴M被蜗轮27向离开旋转轴7的方向按压。因此,如图IOA 所示,在从动侧连结部72的前端面与连结部7a的前端部之间形成有缝隙S。从动侧旋转体 35及蜗杆轴M被与从动侧连结部72的前端面抵接的第2缓冲部件92向离开旋转轴7的方向按压。当电动机部1起动时,向输出轴28和蜗轮27施加与电动机部1停止时蜗轮27想要旋转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负荷。当旋转轴7开始旋转驱动时,借助蜗杆部2 从蜗轮27 受到的阻力,从动侧旋转体35和蜗杆轴M向旋转轴7移动。此时,从动侧旋转体35和蜗杆轴M —边使从动侧连结部72与驱动轴连结部41之间的第2缓冲部件92变形,一边缓慢地向旋转轴7移动。因此,旋转轴7的连结部7a与从动侧连结部72抵接时的冲击被第 2缓冲部件92吸收。因此,连结部7a与从动侧连结部72缓和地抵接。如上所述,根据第2实施方式,除了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1) (14)的优点之外, 还具有以下优点。(15)旋转轴7的连结部7a与从动侧连结部72抵接时的冲击被第2缓冲部件92 吸收。因此,能够抑制在连结部7a与从动侧连结部72抵接时产生噪声。(16)第2缓冲部件92被形成在开口部42d的周围。因此,能够在使旋转轴7与从动侧连结部72抵接的同时,抑制在旋转轴7与从动侧连结部72抵接时产生噪声。(17)第2缓冲部件92和在轴向上与该第2缓冲部件相邻的缓冲部件45及弹性部件46形成为一体而相连。因此,能够在形成缓冲部件45和弹性部件46的同时形成第2缓冲部件92。另外,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也可以更改为以下的形式。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离合器3、90被设置在电动机上,且被配置在同轴配置于电动机上的旋转轴7与蜗杆轴M之间。然而,离合器3、90只要被配置在成同轴配置的驱动轴与从动轴之间,能够以将驱动轴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从动轴、而阻止由从动轴向驱动轴传动旋转力的方式工作即可,也可以设置在电动机以外的装置上。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各个第2缓冲部件92从驱动轴连结部41的端面41a起的轴向突出量与缝隙S的宽度W相等,或者比缝隙S的宽度W稍大。然而,所述轴向突出量也可以比缝隙S的宽度W小。第2缓冲部件92的位置及形状不限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位置及形状。只要第2 缓冲部件92形成为从动侧连结部72的前端面能够在驱动侧旋转体91上从轴向与第2缓冲部件抵接的位置及形状即可。例如,也可以在驱动轴插入孔42的开口部42d的周围以围绕该开口部42d的环状的方式只形成1个第2缓冲部件92。另外,也可以在驱动轴插入孔 42的周围,沿着圆周方向断续地形成多个第2缓冲部件92。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第2缓冲部件92只被设置在驱动侧旋转体91上。但是, 第2缓冲部件92也可以采用能够与驱动轴连结部41的轴向的端面41a抵接的方式设置在从动侧连结部72的前端面上。另外,第2缓冲部件92也可以被设置在驱动侧旋转体91和从动侧连结部72的前端面的双方上。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第2缓冲部件92和与其在轴向上相邻的缓冲部件45及弹性部件46形成为一体而相连。然而,第2缓冲部件92也可以不与缓冲部件45及弹性部件46形成为一体。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当电动机部1停止时,蜗杆轴M被蜗轮27按压向离开旋转轴7的方向。然而,当电动机部1停止时,也可以通过蜗轮27朝向旋转轴7按压蜗杆轴 24。这样,在电动机部1停止时,如图IOB所示,从动侧旋转体35和蜗杆轴M处于在从动侧连结部72与驱动轴连结部41之间使第2缓冲部件92变形的同时,向旋转轴7移动的状态。因此,当电动机部1停止时,连结部7a与从动侧连结部72抵接。若电动机部1被驱动, 则与旋转轴7的旋转方向对应地,从动侧旋转体35及蜗杆轴M借助从蜗轮27受到的力向离开旋转轴7的方向移动。然后,若电动机部1停止,则从动侧旋转体35及蜗杆轴M被蜗轮27按压而向旋转轴7移动。此时,从动侧旋转体35及蜗杆轴M使第2缓冲部件92在从动侧连结部72与驱动轴连结部41之间变形的同时,缓慢向旋转轴7移动。因此,连结部 7a与从动侧连结部72抵接时的冲击被第2缓冲部件92吸收。因此,连结部7a与从动侧连结部72缓慢抵接。由此,能够得到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1 相同的优点。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驱动轴插入孔42的平面4 与从动轴插入孔44的驱动侧传动面44a以驱动侧旋转体32或91的中心轴线为中心错开90°。然而,平面4 与驱动侧传动面4 也可以错开90°以外的角度。另外,平面4 和驱动侧传动面4 也可以采用相互平行的方式形成。驱动轴插入孔42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形状。驱动轴插入孔42只要形成为能够以与旋转轴7和驱动侧旋转体32或91 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的形状即可。也就是说,旋转轴7不一定要被按压到驱动轴插入孔42中,只要以能够使驱动侧旋转体32或91 和旋转轴7 —体旋转地连结的方式,将旋转轴7插入(包括压入和游嵌)到驱动轴插入孔 42中即可。另外,从动轴插入孔44不限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形状。从动轴插入孔44只要形成为能够将驱动侧旋转体32或91与从动侧旋转体35 —体旋转地连结的形状即可。也就是说,只要以使驱动侧旋转体32或91与从动侧旋转体35能够一体旋转地连结的方式, 将从动侧旋转体35插入(包括压入和游嵌)到从动轴插入孔44中即可。在驱动侧旋转体32中,驱动轴插入孔42和从动轴插入孔44也可以不在轴向上连续形成。另外,插入到从动轴插入孔44的从动侧连结部72也可以不与插入到驱动轴插入孔42的旋转轴7的连结部7a沿轴向抵接。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驱动侧卡合部51 —体形成在滚动体解除部49上。然而, 驱动侧卡合部51也可以一体形成在驱动侧旋转体32的不同于滚动体解除部49的部位上。 另外,也可以将驱动侧旋转体32和支承部件33在轴向上相互卡合、且允许驱动侧旋转体32 和支承部件33绕驱动侧旋转体32的中心轴线进行相对旋转的卡合部作为不同于驱动侧旋转体32及支承部件33的其他部件设置。另外,离合器3也可以不具备卡合部(驱动侧卡合部51及支承侧卡合部68)。对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离合器90也是一样的。离合器3、90也可以不具备支承部件33。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在驱动侧旋转体32、91的凸缘部47上形成有确认孔48。 但是,凸缘部47也可以不具备确认孔48。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从轴向被支承部件33抵接的抵接部,将圆环状的凸缘部47设置在驱动侧旋转体32、91上。然而,该抵接部只要形成为能够限制从轴向底接到该抵接部上的支承部件33进一步向驱动侧(电动机部1侧)移动的形状即可,不必形成为圆环状。例如,也可以替代凸缘部47,在驱动侧旋转体32、91上设置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棒状的抵接部。另外,驱动侧旋转体32、91也可以不具备凸缘部47。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从动侧连结部72以能够与驱动侧旋转体32、91 一体旋转且在轴向上重叠的方式游嵌。另外,驱动侧旋转体32、91以及从动侧连结部72的径向对置的部位彼此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46。然而,也可以在驱动侧旋转体32、91中省略弹性部件 46,将驱动侧连结部72插入到从动轴插入孔44中即可。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从动侧旋转体35的从动侧连结部72插入到驱动侧旋转体32的从动轴插入孔44,从而将驱动侧旋转体32和从动侧旋转体35连接成能够一体旋转。然而,将驱动侧旋转体32和从动侧旋转体35 —体旋转地连结的机构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通过在从动侧连结部72上设置插入凹部,在该插入凹部中插入柱状的驱动侧连结部43,从而将驱动侧旋转体32和从动侧旋转体35连结成能够一体旋转。此时,驱动侧旋转体32和从动侧连结部72的径向对置的部位彼此之间设置了弹性部件46的状态下,向从动侧连结部72的插入凹部游嵌柱状的驱动侧连结部43。即使采用这种结构,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5)相同的优点。驱动侧旋转体32、91也可以不具有缓冲部件45。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当驱动侧旋转体32、91旋转驱动时,驱动侧传动面4 沿旋转方向与从动侧连结部72的第1从动侧传动面74或第2从动侧传动面75抵接。但是, 驱动侧旋转体32、91与从动侧连结部72在驱动侧旋转体32、91旋转驱动时相互抵接的部位也可以不为平面状。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在从动侧旋转体35上,从动侧连结部72和控制面73在轴向上连续形成。但是,从动侧连结部72和控制面73只要在轴向上形成于不同的位置上即可,可以在轴向上分离形成。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离合器3、90具有2个滚动体34。然而,离合器3、90也可以具有1个或3个以上的滚动体34。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滚动体34的数量,变更控制面 73的数量、支承部件33的滚动体支承件64的数量、滚动体解除部49的数量、确认孔48的数量。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滚动体34形成为圆柱状,然而也可以不形成为圆柱状。 例如,滚动体34也可以是球体状。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驱动侧旋转体32、91和旋转轴7分别独立形成,然而也可以形成为一体。另外,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从动侧旋转体35与蜗杆轴M形成为一体, 然而可以与蜗杆轴M分开形成,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与蜗杆轴M连结。
权利要求
1.一种离合器,具备 环状的离合器壳体; 驱动侧旋转体;从动侧旋转体,具有控制面,该控制面在所述离合器壳体内并面向径向外侧,当所述驱动侧旋转体旋转时,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旋转驱动力被传递到所述从动侧旋转体,滚动体,配置在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内周面与所述控制面之间,当所述驱动侧旋转体旋转驱动时,与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一起旋转,在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不旋转驱动时,滚动体被夹持在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内周面与所述控制面之间,从而阻止所述从动侧旋转体旋转, 所述离合器的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侧旋转体具备从动侧连结部,该从动侧连结部能够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所述从动侧连结部和所述控制面被设置在轴向上不同的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动侧连结部和所述控制面在轴向上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具有驱动侧传动面,所述从动侧连结部具有从动侧传动面,在所述驱动侧旋转体旋转驱动时,所述驱动侧传动面沿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旋转方向抵接到所述从动侧传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侧传动面和所述从动侧传动面之中的至少一方上设置有缓冲部件,该缓冲部件将所述驱动侧传动面与所述从动侧传动面抵接时的冲击吸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和所述从动侧旋转体被配置在同一轴上,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和所述从动侧连结部中的任意一方以能够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和所述从动侧连结部中的另一方一体旋转且在轴向上重叠的方式游嵌在另一方上,还具备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被设置在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和所述从动侧连结部的沿径向对置的部位彼此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动体是多个滚动体之中的一个, 离合器还具备保持所述多个滚动体的支承部件,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具有能够从轴向与所述支承部件抵接的抵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还具备凸缘部,该凸缘部以将所述支承部件上的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侧的轴向端部覆盖的方式在径向上延设,所述凸缘部具有确认孔,能够通过所述确认孔确认到所述滚动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动体是多个滚动体之中的一个, 离合器还具备保持所述多个滚动体的支承部件,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和所述支承部件分别具备卡合部,卡合部彼此以限制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和所述支承部件在轴向上相对移动、而允许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和所述支承部件绕驱动侧旋转体的中心轴线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相互卡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还具备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卡合部形成为一体的滚动体解除部, 在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开始旋转驱动时,该滚动体解除部按压所述滚动体,从而解除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内周面与所述控制面对所述滚动体进行的夹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还具备驱动轴插入孔;以及在轴向上与该驱动轴插入孔连续的从动轴插入孔,驱动轴以能够与驱动侧旋转体一体旋转的方式插入到驱动轴插入孔中,所述从动侧连结部以能够与驱动侧旋转体一体旋转的方式插入到从动轴插入孔中,插入到所述从动轴插入孔中的所述从动侧连结部与插入到所述驱动轴插入孔中的所述驱动轴在轴向上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插入孔和所述从动轴插入孔分别具备筒状的内周面,各个内周面包括在径向上分离且相互平行的一对平面;以及将一对平面彼此连结的一对连结面,所述驱动轴插入孔的所述平面与所述从动轴插入孔的所述平面以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中心轴线为中心错开9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和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之中的至少一方具备第2缓冲部件,该第2缓冲部件将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从动侧连结部抵接时的冲击吸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缓冲部件被设置在所述驱动轴插入孔的周围。
14.根据权利要求1 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以及所述从动侧连结部被设置在比与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一体旋转的从动轴的外形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上。
15.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驱动轴的电动机部;具有从动轴的减速部,该从动轴与所述驱动轴被配置在同一轴上,所述驱动轴的旋转驱动力被传递到从动轴,减速部将传递来的旋转驱动力减速,将经减速的旋转驱动力输出; 以及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从动轴之间的权利要求1 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所述驱动侧旋转体被设置成能够与所述驱动轴一体旋转,所述从动侧旋转体被设置成能够与所述从动轴一体旋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面和所述从动侧连结部被设置在比所述从动轴的外形靠近径向内侧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径向上实现小型化的离合器及具备该离合器的电动机。离合器具备环状的离合器壳体;驱动侧旋转体;具有控制面的从动侧旋转体;以及被配置在离合器壳体的内周面与控制面之间的滚动体。控制面在离合器壳体内朝向径向外侧。当驱动侧旋转体旋转时,驱动侧旋转体的旋转驱动力被传递到从动侧旋转体。当驱动侧旋转体旋转驱动时,滚动体与从动侧旋转体一起旋转,当驱动侧旋转体不旋转驱动时,滚动体被夹持在离合器壳体的内周面与控制面之间,从而阻止从动侧旋转体旋转。从动侧旋转体具有能够与驱动侧旋转体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的从动侧连结部。从动侧连结部和控制面被设置在轴向的不同的位置上。
文档编号H02K7/10GK102401037SQ201110288788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5日
发明者国分博, 山下友骑 申请人:阿斯莫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