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327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接线盒,尤其是涉及一种快速接拆线缆的太阳能接线盒。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系统中常常需要采用接线盒,而接线盒内五金端子需要和外部线缆连接。传统用于太阳能接线盒常采用接触式、锡焊式或螺钉连接,由于接触式连接在组装过程中容易震动而断开,连接不牢靠,而且连接面积小,导通性能不好。锡焊式连接或螺钉连接工作量很大,因为需要在组装后进行连接,接线盒空间有限,给连接工作带来很大极限性。 而且还存在高温锡焊脱落断开,螺丝没有拧紧脱落断开等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快速接拆线缆的太阳能接线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接线盒,其包括一绝缘本体、一与所述绝缘本体相配合的面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电器元件及固线装置,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开口朝向所述面盖的收容空间,所述电器元件及固线装置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中, 所述固线装置包括一接线夹及一与所述接线夹相配合的弹片;所述接线夹具有一横向延伸且固设于收容空间底壁处的第一基部、一夹线部及一设于所述第一基部和夹线部之间的延伸部,所述第一基部上设有一第一开口及一设于所述第一开口一侧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近第一开口端向下弯折形成一接触部;所述弹片具有一卡设于收容空间底壁处的第二基部、一由所述第二基部的一端延伸形成的固定部、及一由所述固定部的自由端延伸形成且设于第二开口下方的弹性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一上下贯穿所述固定部的贯穿孔,所述接触部伸入所述贯穿孔中且抵顶于所述贯穿孔的一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接线夹的第一基部的两侧向下弯折有相互对称、且卡设于收容空间底壁处的夹持部;所述弹片的第二基部呈U形且具有第一自由端及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二基部的第一自由端向一侧延伸形成平板状的固定部,所述第二基部的第二自由端向相对侧延伸、且向下弯折形成一卡持于收容空间底壁处的卡持部;所述固定部的自由端向下弯折后、向第二基部延伸形成所述弹性部。进一步地,所述接线夹的延伸部的两侧向上延伸有相互对称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设有前后贯穿所述定位部的定位槽,所述电器元件架设于相邻的接线夹上,电器元件的两端设于相对应的定位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的侧面向外凸设有若干相互间隔的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上设有一上下贯穿所述第一连接耳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的侧壁上设有一向着面盖延伸、且超出所述第一连接耳上边缘的卡扣部;所述面盖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若干相互间隔、且与所述第一连接耳相对应的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耳上设有一上下贯穿所述第二连接耳且与所述卡扣部相配合的卡扣槽。进一步地,所述卡扣部的末端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卡设于所述卡扣槽中的卡钩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太阳能接线盒通过设有接线夹及与所述接线夹相配合的弹片,因而可以通过弹片的弹力以快速拆接线缆,从而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接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去除面盖后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太阳能接线盒1包括一绝缘本体10、一与所述绝缘本体10 相配合的面盖20、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0中的电器元件30及固线装置40。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绝缘本体10设有一开口朝向所述面盖20且大致呈矩形的收容空间11。所述电器元件30及固线装置40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1中。所述收容空间 11的一侧壁上设有两贯穿所述侧壁且相互间隔的出线孔(图中未示)。所述绝缘本体10 的侧面向外凸设有若干相互间隔的第一连接耳13。所述第一连接耳13上设有一上下贯穿所述第一连接耳13的贯穿槽131。所述贯穿槽131的侧壁上设有一向着面盖20延伸、且超出所述第一连接耳13上边缘的卡扣部14。所述卡扣部14的末端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卡钩部 141。所述面盖20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若干相互间隔、且与所述第一连接耳13相对应的第二连接耳21。所述第二连接耳21上设有一上下贯穿所述第二连接耳21且与所述卡扣部 14相配合的卡扣槽211。所述卡钩部141卡设于所述卡扣槽211中。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固线装置40包括一接线夹41及一与所述接线夹41相配合的弹片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夹41及弹片42设计过盈配合0.2mm。所述接线夹 41具有一横向延伸且固设于收容空间11底壁处的第一基部411、一夹线部412及一设于所述第一基部411和夹线部412之间的延伸部413。所述第一基部411上设有一第一开口 414 及一设于所述第一开口 414 一侧的第二开口 415。所述第二开口 415的近第一开口 414端向下弯折形成一接触部4151。所述接线夹41的第一基部411的两侧向下弯折设有相互对称、且卡设于收容空间11底壁处的夹持部4111。所述接线夹41的延伸部413的两侧向上延伸有相互对称的定位部4131。所述定位部4131上设有前后贯穿所述定位部4131的定位槽4132。所述电器元件30架设于相邻的接线夹41上。所述电器元件30的两端设于相对应的定位槽4132中。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所述弹片42具有一卡设于收容空间11底壁处且呈U形的第二基部421。所述第二基部421具有第一自由端及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二基部421的第一自由端向一侧延伸形成平板状的固定部422。所述第二基部421的第二自由端向相对侧延伸、且向下弯折形成一卡持于收容空间11底壁处的卡持部423。所述固定部422的自由端向下弯折后、向第二基部421延伸形成一设于第二开口 415下方的弹性部424。所述固定部422上设有一上下贯穿所述固定部422的贯穿孔4221,所述接触部4151伸入所述贯穿孔 4221中且抵顶于所述贯穿孔4221的一侧壁上。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在使用时,首先将所述电器元件30及固线装置40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中。将一字螺丝刀或类似的扁平工具伸入接线夹41的第一开口 414处、以施力于所述弹片42的弹性部424,使得所述弹片42发生弹性形变;所述接线夹41的接触部4151与弹片42的贯穿孔4221的侧壁分开;因而可以将线缆的一端插入所述接线夹41的接触部4151与贯穿孔4221的侧壁之间。然后停止对所述弹片42施力, 弹片42将通过自身的弹性恢复原态,所述线缆夹持于所述接触部4151及贯穿孔4221的侧壁之间以达到导电的目的。所述线缆的相对端夹设于接线夹41的夹线部412上,且穿过出线孔以伸出所述收容空间11。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当想将所述线缆拆下时,只需将一字螺丝刀或类似的扁平工具伸入接线夹41的第一开口 414处、以施力于所述弹片42的弹性部424,使得所述弹片 42发生弹性形变;所述接线夹41的接触部4151与弹片42的贯穿孔4221的侧壁分开;将所述线缆从所述固线装置40上拆下以断开电性连接。然后停止对所述弹片42施力,弹片42 将通过自身的弹性恢复原态。从而本实用新型太阳能接线盒1不仅连接牢固、所述线缆与固线装置的接触面大,而且导通性能良好、方便快速拆接线缆;因而大量的降低了工作量, 且保证了太阳能接线盒1工作的可靠性、延长了太阳能接线盒1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太阳能接线盒1通过设有接线夹41及与所述接线夹41相配合的弹片42,因而可以通过弹片42的弹力以快速拆接线缆,从而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方便。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接线盒,其包括一绝缘本体(10)、一与所述绝缘本体(10)相配合的面盖 (20)、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0)中的电器元件(30)及固线装置(40),所述绝缘本体(10)设有一开口朝向所述面盖00)的收容空间(11),所述电器元件(30)及固线装置00)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装置GO)包括一接线夹Gl)及一与所述接线夹Gl)相配合的弹片G2);所述接线夹Gl)具有一横向延伸且固设于收容空间(11) 底壁处的第一基部G11)、一夹线部(412)及一设于所述第一基部(411)和夹线部(412)之间的延伸部G13),所述第一基部011)上设有一第一开口(414)及一设于所述第一开口 (414) 一侧的第二开口 G15),所述第二开口 015)的近第一开口(414)端向下弯折形成一接触部G151);所述弹片0 具有一卡设于收容空间(11)底壁处的第二基部G21)、一由所述第二基部(421)的一端延伸形成的固定部022)、及一由所述固定部(42 的自由端延伸形成且设于第二开口(415)下方的弹性部GM);所述固定部(422)上设有一上下贯穿所述固定部G22)的贯穿孔(4221),所述接触部0151)伸入所述贯穿孔0221)中且抵顶于所述贯穿孔G221)的一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夹Gl)的第一基部 (411)的两侧向下弯折有相互对称、且卡设于收容空间(11)底壁处的夹持部Glll);所述弹片0 的第二基部G21)呈U形且具有第一自由端及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二基部(421) 的第一自由端向一侧延伸形成平板状的固定部022),所述第二基部021)的第二自由端向相对侧延伸、且向下弯折形成一卡持于收容空间(11)底壁处的卡持部G23);所述固定部G22)的自由端向下弯折后、向第二基部G21)延伸形成所述弹性部G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夹的延伸部 (413)的两侧向上延伸有相互对称的定位部(4131),所述定位部0131)上设有前后贯穿所述定位部G131)的定位槽(4132),所述电器元件(30)架设于相邻的接线夹上,电器元件(30)的两端设于相对应的定位槽0132)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侧面向外凸设有若干相互间隔的第一连接耳(13),所述第一连接耳(1 上设有一上下贯穿所述第一连接耳(13)的贯穿槽(131),所述贯穿槽(131)的侧壁上设有一向着面盖00)延伸、且超出所述第一连接耳(1 上边缘的卡扣部(14);所述面盖00)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若干相互间隔、且与所述第一连接耳(1 相对应的第二连接耳(21),所述第二连接耳上设有一上下贯穿所述第二连接耳且与所述卡扣部(14)相配合的卡扣槽0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14)的末端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卡设于所述卡扣槽011)中的卡钩部(14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接线盒,其包括一绝缘本体、一与绝缘本体相配合的面盖、设于绝缘本体中的电器元件及固线装置,绝缘本体上设有一开口朝向面盖的收容空间,电器元件及固线装置收容于收容空间中,固线装置包括一接线夹及一与所述接线夹相配合的弹片;接线夹具有一第一基部、一夹线部及一设于所述第一基部和夹线部之间的延伸部,第一基部上设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近第一开口端向下弯折形成一接触部;弹片具有一卡设于收容空间底壁处的第二基部、一固定部、及一设于第二开口下方的弹性部;固定部上设有一上下贯穿固定部的贯穿孔,接触部伸入贯穿孔中且抵顶于贯穿孔的一侧壁上。从而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H02G3/16GK201946927SQ20112000241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6日
发明者陈泽鹏 申请人:东莞市泽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