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移动通信车辆整车防雷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车辆的防雷,具体涉及一种移动通信车辆整车防雷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军事与自然灾害应急指挥系统中均以指挥通信车为主,从防雷的角度来看,只要是大地上的建筑物(包括大地表面)都有遭受雷击的可能性,而移动通信车辆往往在建筑物附近或在空旷的地区布置,也容易成为雷击的主要目标。如果移动通信车辆在建筑物附近停靠工作时,当有直接雷发生并击中建筑物,通常会产生光能(闪电)、声能(雷声)、热能(雷击击中导体时产生的热效应)和电磁感应等现象(雷击时产生的雷击电磁脉冲),其中对周围设备影响最大的是电磁脉冲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 如果移动通信车辆直接停放在空旷的野外无任何其他建筑物保护的情况下,这时的移动通信车辆相当于固定的通信基站,遭受雷击现象可等同于通信基站考虑,即通信基站(移动通信车辆)可能遭受直接雷、感应雷、雷电波侵入和地电位反击等多种危害。且移动式阵地环境是不受控的(即有可能在山区、沙漠等),因此移动式阵地的直击雷保护实施非常困难。现有的移动通信车辆防雷较为简单(见图),且主要针对于5米高度左右的通信车辆天线做保护,只能满足一般性民用通信车辆但对于特殊车辆无法满足。现有的通信车辆防雷保护方式及弊端I、直击雷保护在天线上端加装避雷针做直接雷防护,但高度一般为5米左右,如是针对于19米或更高要求架设的移动天线就根本无法保护;2、感应雷保护在各电源与信号入口处加装相应的电源浪涌保护器与信号浪涌保护器。但目前对于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相互匹配常常做得不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2. I、很多厂家为了利益都会为客户选择大通浪涌保护器,但浪涌保护器的通流量并不是越大越好,通流量增大的同时对于浪涌保护器的输出残压将明显增大,对于精密设备反而起不到有效的保护作用;2. 2、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相互距离匹配,即一级防雷与二级防雷或三级防雷之间的匹配距离多少合适,是否需要做多级防护等问题;2. 3、浪涌保护器的使用环境选择是否正确,如室内型的浪涌保护器并不适用于野外使用,但多数厂家未能做到这一点;2. 4、浪涌保护器产品本身适应功率是否满足设备需求,如设备输出功率大于浪涌保护器承载功率此时将会有很大的隐患,即设备正常工作时由于设备大功率的输出而导致浪涌保护器直接损坏,且有可能造成设备的烧毁;2. 5、浪涌保护器新技术应用与开发,很多厂家由于自身技术实力或经营理念问题(即挣点钱就退出市场),不愿意在产品技术研发上投入太多费用,致使产品技术落后与现需保护设备不匹配或根本无法起到保护作用;[0013]3、防雷接地系统现常规使用的接地材料通常采用1-3根镀锌角钢或圆钢做接地体,但降阻效果非常差,在土壤电阻率较好地方一般达到20 Ω左右,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方一般只能达到80 Ω左右或者更高,此类接地电阻值都不能达到防雷接地系统的要求。防雷接地电阻值大小直接关系到设备安全问题,因为接地电阻值的大小关系到雷电流入地释放快慢的问题。要做到达到标准要求的地网与接地材料与大地接触面积足够大或接地体本身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相关(如同体积的紫铜接地体材料比碳钢接地体材料效果好很多倍);同时当避雷针或浪涌保护在泄放雷电流时必须是通接地体来泄放,如电阻值太大将会导致雷电流泄放不及时且大电流带来的物理性效能会对人员或设备造成严重损坏,而且设备遭遇地电位反击的可能性越大。综上,现有的技术方案防雷效果差无法满足通信车辆的防雷要求,因此针对于移 动通信车辆的综合防雷保护需要更进一步的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车辆整车防雷系统。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通信车辆整车防雷系统,包括避雷针、接地网、引下线和浪涌保护器,所述避雷针安装在所述通信车辆车顶或者架设在与通信车辆配套的避雷针专用车辆上,避雷针通过引下线连接所述接地网,所述接地网埋入大地,车辆内部通信设备和外接交流电源之间设有电源浪涌保护器,车辆内部通信设备和车辆通信天线馈线之间设有浪涌保护器,所述浪涌保护器的地线就近与接地网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防雷天线为伸缩式避雷针,其高度大于通信设备的天线的高度,其底座内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将所述伸缩式避雷针顶起,所述伸缩式避雷针的每一节顶端均设有绳索扣。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为手摇式升降杆或者是电动升降杆。进一步地,所述引下线采用35mm2多股铜芯电缆且电缆不少于2根,采用可拆卸的压接方式,压接螺栓不小于M12。进一步地,所述接地网由等离子接地电极并联组合而成,所述等离子接地电极分别埋入所述通信车辆周围的大地。进一步地,外接电源输出交流且不需要整流时,在电源与车辆内部通信设备加装防水型专用交流电源浪涌保护器。进一步地,外接交流电源需经整流设备进行直流转换时,需在整流设备输出的直流电源进入车辆内部通信设备前加装直流电源浪涌保护器,同时对于车内通信设备的所有电源插头处加装D级防雷浪涌保护插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I、采用伸缩式避雷针,可有效增加避雷针的长度,增大防雷保护范围,同时伸缩式避雷针安装、携带方便,适合移动通信车辆的使用;2、采用等离子接地电极并联组合作为接地网,大幅提高降阻能力,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组合,达到预期的防雷效果;3、在电源端和天线馈线端均设有浪涌保护器,且根据其使用环境选择浪涌保护器的类型,有效提高防雷能力。
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防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伸缩式避雷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等离子接地电极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如图I所示,一种移动通信车辆整车防雷系统,包括避雷针I、接地网3、引下线2和浪涌保护器,所述避雷针安装在所述通信车辆车顶或者架设在与通信车辆配套的避雷针专用车辆上,图I中,避雷针I是安装在避雷针专用的避雷车上,避雷针I通过引下线2连接所述接地网3,所述接地网3埋入大地,通信车辆内部通信设备和外接交流电源之间设有电源浪涌保护器,车辆内部通信设备和车辆通信天线馈线之间设有浪涌保护器,所述浪涌保护器的地线就近与接地网3相连。如图I、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避雷针I为伸缩式避雷针,其高度大于通信设备的天线4的高度,其底座内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将所述伸缩式避雷针I顶起,所述伸缩式避雷针I的每一节顶端均设有绳索扣。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为手摇式升降杆或者是电动升降杆。进一步地,所述引下线采用35mm2多股铜芯电缆且电缆不少于2根,采用可拆卸的压接方式,压接螺栓不小于M12。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接地网3由等离子接地电极5并联组合而成,所述等离子接地电极5分别埋入所述通信车辆周围的大地。进一步地,外接电源输出交流且不需要整流时,在电源与车辆内部通信设备加装防水型专用交流电源浪涌保护器。进一步地,外接交流电源需经整流设备进行直流转换时,需在整流设备输出的直流电源进入车辆内部通信设备前加装直流电源浪涌保护器,同时对于车内通信设备的所有电源插头处加装D级防雷浪涌保护插座。上述实施方式仅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任何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和技术启示的情况下所作的变形和润饰,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通信车辆整车防雷系统,包括避雷针、接地网、引下线和浪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针安装在所述通信车辆车顶或者架设在与通信车辆配套的避雷针专用车辆上,避雷针通过弓I下线连接所述接地网,所述接地网埋入大地,车辆内部通信设备和外接交流电源之间设有电源浪涌保护器,车辆内部通信设备和车辆通信天线馈线之间设有浪涌保护器,所述浪涌保护器的地线就近与接地网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移动通信车辆整车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针为伸縮式避雷针,其底座内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将所述伸缩式避雷针顶起,伸縮式避雷针的每ー节顶端均设有绳索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ー种移动通信车辆整车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升降杆为手摇式升降杆或者是电动升降杆。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移动通信车辆整车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下线采用35mm2多股铜芯电缆且电缆不少于2根,采用可拆卸的压接方式,压接螺栓不小于M12。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移动通信车辆整车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网由等离子接地电极并联组合而成,所述等离子接地电极分别埋入所述通信车辆周围的大地。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移动通信车辆整车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外接电源输出交流且不需要整流时,在电源与车辆内部通信设备加装防水型专用交流电源浪涌保护器。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移动通信车辆整车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外接交流电源需经整流设备进行直流转换时,需在整流设备输出的直流电源进入车辆内部通信设备前加装直流电源浪涌保护器,同时对于车内通信设备的所有电源插头处加装D级防雷浪涌保护插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车辆整车防雷系统,包括避雷针、接地网、引下线和浪涌保护器,所述避雷针安装在所述通信车辆车顶或者架设在与通信车辆配套的避雷针专用车辆上,避雷针通过引下线连接所述接地网,所述接地网埋入大地,车辆内部通信设备和外接交流电源之间设有电源浪涌保护器,车辆内部通信设备和车辆通信天线馈线之间设有浪涌保护器,所述浪涌保护器的地线就近与接地网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防雷效果相比现有技术大幅提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H02H9/04GK202797930SQ201220280320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4日
发明者殷建军, 王黎敏 申请人:株洲普天中普防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