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模块化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4184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用模块化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用模块化变频器。
背景技术
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Drive, 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它首先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然后用电子元件对直流电进行开关变为交流电。变频器一般由整流电路、直流中间电路、逆变电路、控制电路等几大部分构成,其中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中的功率元件在运行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热,若不及时散热将严重影响变频器的性能及使用寿命。现有的通用变频器为了满足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中的功率元件散热要求,采用“一”字型式布局,即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中所有的功率元件并排设置。上述结构具有散热效果好、均流效果好的优点。然而,“一”字型式布局结构,同时也带来了变频器整体尺寸的不协调,使得变频器的宽度很大,给客户并机安装造成麻烦。此外,该结构的变频器是功率密度不高,使得结构成本偏高和产品竞争力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变频器为了散热而导致整个变频器宽度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通用模块化变频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用模块化变频器,包括第一功率模块、第二功率模块、第一散热器以及第二散热器;其中第一功率模块的背部贴于第一散热器的底板且第二功率模块的背部贴于第二散热器的底板;所述第一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以翅片相对的方式固定在变频器的框架上。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用模块化变频器中,所述第一功率模块集成有变频器的逆变部分功率器件,所述第二功率模块集成有变频器的整流部分功率器件。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用模块化变频器中,所述变频器还包括由侧面板围合而成且两端开口的风道,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位于所述风道内且第一功率模块和第二功率模块位于所述风道外。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用模块化变频器中,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以翅片顺着所述风道设置。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用模块化变频器中,所述风道的两端开口处分别设有防尘滤网。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用模块化变频器中,所述变频器还包括固定有电容器的电容板,所述电容板位于风道外且电容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风道内。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用模块化变频器中,所述电容板与第一功率模块位于侧面板的同一面。[0013]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用模块化变频器中,所述侧面板上还固定有直流中间电路,所述第一功率模块和第二功率模块分别与直流中间电路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用模块化变频器中,所述侧面板上还固定有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功率模块和第二功率模块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用模块化变频器中,所述风道的一个开口处设有散热风扇。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模块化变频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背靠背设置的第一功率模块和第二功率模块,既兼顾了功率模块的散热效果,又降低了变频器的宽度,提高了产品的功率密度。此外,本实用新型将变频器的整流和逆变部分模块化,为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模块化结构设计提供了保障。此外,本实用新型中,背靠背的结构形成的风道(烟囱),能够更加方便冷热空气的交换。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通用模块化变频器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通用模块化变频器正面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通用模块化变频器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通用模块化变频器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变频器包括第一功率模块11、第二功率模块12、第一散热器14以及第二散热器15,其中第一功率模块11的背部贴于第一散热器14的底板且第二功率模块12的背部贴于第二散热器15的底板。上述两个功率模块可通过螺钉、胶粘等方式分别固定到两个散热器的底板。上述第一散热器14和第二散热器15的底板上(贴附第一功率模块11和第二功率模块12的另一面)分别有垂直于底板的翅片,且该第一散热器14和第二散热器15以翅片相对的方式固定在变频器的框架上(即第一散热器14的翅片的端部正对第二散热器15的翅片的端部,且两个散热器的翅片平行)。两个散热器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使用具有两个底板且翅片位于两个底板之间的散热器代替上述两个散热器。通过将第一功率模块11和第二功率模块12背靠背设置,可在保证变频器散热效率的同时,降低变频器的宽度,提高产品的功率密度。特别地,上述第一功率模块11可集成变频器的逆变部分功率器件,而第二功率模块12则集成有变频器的整流部分功率器件。通过将变频器的整流和逆变部分模块化,可为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模块化结构设计提供保障。为了提高散热效率,上述变频器可包括由多个侧面板13 (例如图3中示出的四个侧面板13)围合形成的风道,且该风道的两端开口。上述的第一散热器14和第二散热器15位于风道内且该两个散热器的翅片顺着风道的方向设置,从而可加速热对流,提高散热效率。而第一功率模块11和第二功率模块12位于风道外(例如可在侧面板13的对应位置设置窗口),方便对第一功率模块11和第二功率模块12的安装和维护操作。为了避免灰尘进入风道并堵塞风道,影响散热效率,可在上述风道的两端开口处分别设置防尘滤网16、17。此外,上述通用模块化变频器还可包括固定有电容器的电容板19,该电容板19位于风道外且该电容板19上的电容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风道内,从而电容器产生的热量也可通过风道排出。特别地,为提高变频器功率密度,上述电容板19可与第一功率模块11位于同一侧面板。变频器的其他部分电路,例如直流中间电路、接线端子18、控制电路等,也可设置在其中一个侧面板13上。为便于接线,直流中间电路、接线端子18、控制电路可设于与第一功率模块11和第二功率模块12不同的侧面板13上,从而方便第一功率模块11和第二功率模块12分别电连接直流中间电路。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可在上述的通用模块化变频器的风道的一个开口处设置散热风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通用模块化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功率模块、第二功率模块、第一散热器以及第二散热器;其中第一功率模块的背部贴于第一散热器的底板且第二功率模块的背部贴于第二散热器的底板;所述第一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以翅片相对的方式固定在变频器的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模块化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模块集成有变频器的逆变部分功率器件,所述第二功率模块集成有变频器的整流部分功率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模块化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还包括由侧面板围合而成且两端开口的风道,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位于所述风道内且第一功率模块和第二功率模块位于所述风道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模块化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以翅片顺着所述风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模块化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两端开口处分别设有防尘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模块化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还包括固定有电容器的电容板,所述电容板位于风道外且电容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风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用模块化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板与第一功率模块位于侧面板的同一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模块化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板上还固定有直流中间电路,所述第一功率模块和第二功率模块分别与直流中间电路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用模块化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板上还固定有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功率模块和第二功率模块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用模块化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一个开口处设有散热风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用模块化变频器,包括第一功率模块、第二功率模块、第一散热器以及第二散热器;其中第一功率模块的背部贴于第一散热器的底板且第二功率模块的背部贴于第二散热器的底板;所述第一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以翅片相对的方式固定在变频器的框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背靠背设置的第一功率模块和第二功率模块,既兼顾了功率模块的散热效果,又降低了变频器的宽度,提高了产品的功率密度。
文档编号H02M5/42GK202872649SQ2012205303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6日
发明者李亚东, 蒋康涛 申请人: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苏州默纳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