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负载功率因数的有级补偿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96328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单相负载功率因数的有级补偿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相负载功率因数的有级补偿电路,包括稳压电源电路、相电压电流信号调理电路、补偿控制电路,具体包括电压互感器VS1、电流互感器CS1、电压跟随器IC1、电流跟随器IC2、处理器IC3、稳压电源模块U0、上固态继电器U1、下固态继电器U2、大补偿电容C1、小补偿电容C2、上三极管Q1、下三极管Q2、基准管D1、上稳压管D2、下稳压管D3、负载电阻R1等。本实用新型利用基于两个过零型交流固态继电器对两只补偿电容器进行对电网无扰动的组合切换,以实现对功率因数的三级补偿控制,能满足多数交流负载对功率因数补偿控制的要求,该方法性价比高、通用性好、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单相负载功率因数的有级补偿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测控领域,涉及一种电路,特别涉及一种单相负载功率因数的有级补偿电路,适用于对交流感性负载自动进行功率因数补偿控制的应用场合,以提高供电、用电效能。
【背景技术】
[0002]交流用电负载大多为感性负载,电流相位滞后于电压相位,而供电、用电系统的功率因数是电能运行质量中的重要指标。目前,用于提高功率因数的常用的方案是:一是当监测到功率因数低到一定程度是,每相并联上一只用于补偿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补偿电容器;二是采用基于移相控制的晶闸管投切的补偿电容器,即:每各补偿电容器采用两只反并联逆阻型晶闸管或一只双向晶闸管进行相控方式的投切控制。现有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单电容只能对一点实现较理想的补偿效果;二是移相投切式将对电网产生附加的谐波污染。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单相负载功率因数的有级补偿电路。该电路集功率因数检测与有级组合式过零补偿控制方案于一体,采用基于两个过零型交流固态继电器对两只补偿电容器进行电网无扰动的组合切换,以实现对功率因数的三级补偿控制。
[0004]本实用新型包括稳压电源电路、相电压电流信号调理电路、补偿控制电路。
[0005]稳压电源电路包括稳压电源模块W、电源电容CO、稳压电阻R2、基准管Dl,稳压电源模块UO的相供电端L端与电网相电压端L端连接,稳压电源模块UO的零线端N端与电网零线端N端连接,稳压电源模块UO的输出电源端+V端与稳压电源正端VCC端、电源电容CO的一端、稳压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源电容CO的另一端接地,稳压电阻R2的另一端与基准管Dl的阴极、基准电压端VZ端连接,基准管Dl的阳极接地;
[0006]相电压电流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电压互感器VSl、电流互感器CSl、用电系统PUl、电压跟随器IC1、电流跟随器IC2、负载电阻R1、偏压电阻R3、电压滤波电阻R4、电压滤波电容C3、上稳压管D2、偏流电阻R5、电流滤波电阻R6、电流滤波电容C4、下稳压管D3,电压互感器VSl的相检测端L端与电网相电压端L端连接,电压互感器VSl的零线端N端与电网零线端N端连接,电压互感器VSl的正输出端OUTl端与电压滤波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压互感器VSl的负输出端0UT2端接地,电压滤波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压跟随器ICl的正输入端+IN端、偏压电阻R3的一端、上稳压管D2的阴极、电压滤波电容C3的一端连接,偏压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压基准端VZ端连接,电压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上稳压管D2的阳极接地,电压跟随器ICl的负输入端-1N端与电压跟随器ICl的输出端OUT端、处理器IC3的上A/D转换接口端ADCl端连接,电压跟随器ICl的正电源端+V端与稳压电源正端VCC端连接,电压跟随器ICl的负电源端-V端接地,用电系统PUl的相供电端L端经连线穿过电流互感器CSl的检测孔后与电网相电压端L端连接,用电系统PUl的零线端N端与电网零线端N端连接,电流互感器CSl的负输出端AC2接地,电流互感器CSl的正输出端ACl与负载电阻Rl的一端、电流滤波电阻R6的一端连接,负载电阻Rl的另一端接地,电流滤波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流跟随器IC2的正输入端+IN端、偏流电阻R5的一端、下稳压管D3的阴极、电流滤波电容C4的一端连接,偏流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压基准端VZ端连接,电流滤波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下稳压管D3的阳极接地,电流跟随器IC2的负输入端-1N端与电流跟随器IC2的输出端OUT端、处理器IC3的下A/D转换接口端ADC2端连接,电流跟随器IC2的正电源端+V端与稳压电源正端VCC端连接,电流跟随器IC2的负电源端-V端接地;
[0007]补偿控制电路包括处理器IC3、钟振U3、上三极管Ql、下三极管Q2、上基极电阻R7、下基极电阻R8、大补偿电容Cl、小补偿电容C2、上固态继电器U1、下固态继电器U2,处理器IC3的电源端VCC端与稳压电源正端VCC端连接,处理器IC3的地端GND端接地,处理器IC3的时钟端XT端与钟振U3的输出端OUT连接,钟振U3的电源端+V端与稳压电源正端VCC端连接,钟振U3的地端GND端接地,处理器IC3的第I输出端01端与上基极电阻R7的一端连接,处理器IC3的第2输出端02端与下基极电阻R8的一端连接,上基极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上三极管Ql的基极b端连接,上三极管Ql的射极e端接地,上三极管Ql的集电极c端与上固态继电器Ul的负输入端-1N端连接,下基极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下三极管Q2的基极b端连接,下三极管Q2的射极e端接地,下三极管Q2的集电极c端与下固态继电器U2的负输入端-1N端连接,上固态继电器Ul的正输入端+IN端、下固态继电器U2的正输入端+IN端均与稳压电源正端VCC端连接,上固态继电器Ul的第I交流端ACl端、下固态继电器U2的第I交流端ACl端均与电网相电压端L端连接,上固态继电器Ul的第2交流端AC2端与大补偿电容Cl的一端连接,下固态继电器U2的第2交流端AC2端与小补偿电容C2的一端连接,大补偿电容Cl的另一端、小补偿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电网零线端N端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9]本实用新型利用基于两个过零型交流固态继电器对两只补偿电容器进行对电网无扰动的组合切换,以实现对功率因数的三级补偿控制,能满足多数交流负载对功率因数补偿控制的要求,该方法性价比高、通用性好、安全可靠。
[0010]该电路方法容易扩展应用于三相交流负载系统的功率因数补偿控制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所示,单相负载功率因数的有级补偿电路,包括稳压电源电路、相电压电流信号调理电路、补偿控制电路。
[0014]稳压电源电路包括稳压电源模块UO、电源电容CO、稳压电阻R2、基准管DI,稳压电源模块UO的相供电端L端与电网相电压端L端连接,稳压电源模块UO的零线端N端与电网零线端N端连接,稳压电源模块UO的输出电源端+V端与稳压电源正端VCC端、电源电容CO的一端、稳压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源电容CO的另一端接地,稳压电阻R2的另一端与基准管Dl的阴极、基准电压端VZ端连接,基准管Dl的阳极接地;
[0015]相电压电流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电压互感器VSl、电流互感器CSl、用电系统PUl、电压跟随器IC1、电流跟随器IC2、负载电阻R1、偏压电阻R3、电压滤波电阻R4、电压滤波电容C3、上稳压管D2、偏流电阻R5、电流滤波电阻R6、电流滤波电容C4、下稳压管D3,电压互感器VSl的相检测端L端与电网相电压端L端连接,电压互感器VSl的零线端N端与电网零线端N端连接,电压互感器VSl的正输出端OUTl端与电压滤波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压互感器VSl的负输出端0UT2端接地,电压滤波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压跟随器ICl的正输入端+IN端、偏压电阻R3的一端、上稳压管D2的阴极、电压滤波电容C3的一端连接,偏压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压基准端VZ端连接,电压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上稳压管D2的阳极接地,电压跟随器ICl的负输入端-1N端与电压跟随器ICl的输出端OUT端、处理器IC3的上A/D转换接口端ADCl端连接,电压跟随器ICl的正电源端+V端与稳压电源正端VCC端连接,电压跟随器ICl的负电源端-V端接地,用电系统PUl的相供电端L端经连线穿过电流互感器CSl的检测孔后与电网相电压端L端连接,用电系统PUl的零线端N端与电网零线端N端连接,电流互感器CSl的负输出端AC2接地,电流互感器CSl的正输出端ACl与负载电阻Rl的一端、电流滤波电阻R6的一端连接,负载电阻Rl的另一端接地,电流滤波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流跟随器IC2的正输入端+IN端、偏流电阻R5的一端、下稳压管D3的阴极、电流滤波电容C4的一端连接,偏流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压基准端VZ端连接,电流滤波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下稳压管D3的阳极接地,电流跟随器IC2的负输入端-1N端与电流跟随器IC2的输出端OUT端、处理器IC3的下A/D转换接口端ADC2端连接,电流跟随器IC2的正电源端+V端与稳压电源正端VCC端连接,电流跟随器IC2的负电源端-V端接地;
[0016]补偿控制电路包括处理器IC3、钟振U3、上三极管Ql、下三极管Q2、上基极电阻R7、下基极电阻R8、大补偿电容Cl、小补偿电容C2、上固态继电器U1、下固态继电器U2,处理器IC3的电源端VCC端与稳压电源正端VCC端连接,处理器IC3的地端GND端接地,处理器IC3的时钟端XT端与钟振U3的输出端OUT连接,钟振U3的电源端+V端与稳压电源正端VCC端连接,钟振U3的地端GND端接地,处理器IC3的第I输出端01端与上基极电阻R7的一端连接,处理器IC3的第2输出端02端与下基极电阻R8的一端连接,上基极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上三极管Ql的基极b端连接,上三极管Ql的射极e端接地,上三极管Ql的集电极c端与上固态继电器Ul的负输入端-1N端连接,下基极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下三极管Q2的基极b端连接,下三极管Q2的射极e端接地,下三极管Q2的集电极c端与下固态继电器U2的负输入端-1N端连接,上固态继电器Ul的正输入端+IN端、下固态继电器U2的正输入端+IN端均与稳压电源正端VCC端连接,上固态继电器Ul的第I交流端ACl端、下固态继电器U2的第I交流端ACl端均与电网相电压端L端连接,上固态继电器Ul的第2交流端AC2端与大补偿电容Cl的一端连接,下固态继电器U2的第2交流端AC2端与小补偿电容C2的一端连接,大补偿电容Cl的另一端、小补偿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电网零线端N端连接。
[0017]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包括电压互感器VS1、电流互感器CS1、稳压电源模块U0、上固态继电器Ul、下固态继电器U2、电压跟随器ICl、电流跟随器IC2、处理器IC3、上三极管Q1、下三极管Q2、基准管D1、上稳压管D2、下稳压管D3等在内的所有器件均采用现有的成熟产品,可以通过市场取得。例如:电压互感器采用JDZXlO系列产品,电压流互感器采用BH-0.66系列产品,稳压电源模块采用WAN2.5-3.3,固态继电器采用SSR-H380D过零型系列产品,电压跟随器、电流跟随器均采用TLC2274,处理器采用STM32F103,三极管采用C8050,基准管、稳压管均采用BZX84-B3等。
[0018]本实用新型中的主要电路参数及输入输出关系如下:
[0019]图1中的电压互感器VSl的输出信号Uvtl与电网相电压u>1的关系如式(I)所示,其中的kv为变压系数;电流互感器CSl的输出信号Uitl与电网相电流ia间的关系如式(2)所示,其中的h为变流系数。
[0020]Uvo = kvua (I)
[0021]Uio = Rl^kiia (2)
[0022]上述的Uv(l、Ui(l信号经电平迁移及阻抗变换跟随后即成为单极性信号Uv、Ui,经阻容滤波后,分别如式(3)、式(4)所示,式(5)是确保电压信号、电流信号进行电路同步滤波的条件。
[0023]
【权利要求】
1.单相负载功率因数的无扰动多级补偿电路,包括稳压电源电路、相电压电流信号调理电路、补偿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稳压电源电路包括稳压电源模块U0、电源电容CO、稳压电阻R2、基准管D1,稳压电源模块UO的相供电端L端与电网相电压端L端连接,稳压电源模块UO的零线端N端与电网零线端N端连接,稳压电源模块UO的输出电源端+V端与稳压电源正端VCC端、电源电容CO的一端、稳压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源电容CO的另一端接地,稳压电阻R2的另一端与基准管Dl的阴极、基准电压端VZ端连接,基准管Dl的阳极接地; 相电压电流信号调理电路包括电压互感器VSl、电流互感器CSl、用电系统PUl、电压跟随器ICl、电流跟随器IC2、负载电阻R1、偏压电阻R3、电压滤波电阻R4、电压滤波电容C3、上稳压管D2、偏流电阻R5、电流滤波电阻R6、电流滤波电容C4、下稳压管D3,电压互感器VSl的相检测端L端与电网相电压端L端连接,电压互感器VSl的零线端N端与电网零线端N端连接,电压互感器VSl的正输出端OUTl端与电压滤波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压互感器VSl的负输出端0UT2端接地,电压滤波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压跟随器ICl的正输入端+IN端、偏压电阻R3的一端、上稳压管D2的阴极、电压滤波电容C3的一端连接,偏压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压基准端VZ端连接,电压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上稳压管D2的阳极接地,电压跟随器ICl的负输入端-1N端与电压跟随器ICl的输出端OUT端、处理器IC3的上A/D转换接口端ADCl端连接,电压跟随器ICl的正电源端+V端与稳压电源正端VCC端连接,电压跟随器ICl的负电源端-V端接地,用电系统PUl的相供电端L端经连线穿过电流互感器CSl的检测孔后与电网相电压端L端连接,用电系统PUl的零线端N端与电网零线端N端连接,电流互感器CSl的负输出端AC2接地,电流互感器CSl的正输出端ACl与负载电阻Rl的一端、电流滤波电阻R6的一端连接,负载电阻Rl的另一端接地,电流滤波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流跟随器IC2的正输入端+IN端、偏流电阻R5的一端、下稳压管D3的阴极、电流滤波电容C4的一端连接,偏流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压基准端VZ端连接,电流滤波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下 稳压管D3的阳极接地,电流跟随器IC2的负输入端-1N端与电流跟随器IC2的输出端OUT端、处理器IC3的下A/D转换接口端ADC2端连接,电流跟随器IC2的正电源端+V端与稳压电源正端VCC端连接,电流跟随器IC2的负电源端-V端接地; 补偿控制电路包括处理器IC3、钟振U3、上三极管Ql、下三极管Q2、上基极电阻R7、下基极电阻R8、大补偿电容Cl、小补偿电容C2、上固态继电器Ul、下固态继电器U2,处理器IC3的电源端VCC端与稳压电源正端VCC端连接,处理器IC3的地端GND端接地,处理器IC3的时钟端XT端与钟振U3的输出端OUT连接,钟振U3的电源端+V端与稳压电源正端VCC端连接,钟振U3的地端GND端接地,处理器IC3的第I输出端01端与上基极电阻R7的一端连接,处理器IC3的第2输出端02端与下基极电阻R8的一端连接,上基极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上三极管Ql的基极b端连接,上三极管Ql的射极e端接地,上三极管Ql的集电极c端与上固态继电器Ul的负输入端-1N端连接,下基极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下三极管Q2的基极b端连接,下三极管Q2的射极e端接地,下三极管Q2的集电极c端与下固态继电器U2的负输入端-1N端连接,上固态继电器Ul的正输入端+IN端、下固态继电器U2的正输入端+IN端均与稳压电源正端VCC端连接,上固态继电器Ul的第I交流端ACl端、下固态继电器U2的第I交流端ACl端均与电网相电压端L端连接,上固态继电器Ul的第2交流端AC2端与大补偿电容Cl的一端连接,下固态继电器U2的第2交流端AC2端与小补偿电容C2的一端连接,大补偿电容Cl的另一端、小补偿电容C2的另一端均与电网零线端N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负载功率因数的无扰动多级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压互感器VSl的输出信号Uvtl与电网相电压Ua间的关系如式(I)所示,其中的kv为变压系数;电流互感器CSl的输出信号Uitl与电网相电流ia间的关系如式(2)所示,其中的ki为变流系数:uvo = kvua (I)ui0 = Rl.kiia (2)上述的uv(l、ui(l信号经电平迁移及阻抗变换跟随后即成为单极性信号Uv、Ui,经阻容滤波后,分别如式(3)、式(4)所示,式(5)为确保电压信号、电流信号进行电路同步滤波的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负载功率因数的无扰动多级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压互感器VS1、电流互感器CS1、稳压电源模块U0、上固态继电器U1、下固态继电器U2、电压跟随器IC1、电流跟随器IC2、处理器IC3、上三极管Q1、下三极管Q2、基准管D1、上稳压管D2、下稳压管D3均采用现有的成熟产品,电压互感器采用JDZXlO系列产品,电压流互感器采用ΒΗ-0.66系列产品,稳压电源模块采用WAN2.5-3.3,固态继电器采用SSR-H380D过零型系列产品,电压跟随器、电流跟随器均采用TLC2274,处理器采用STM32F103,三极管采用C8050,基准管、稳压管均采用BZX84-B3。
【文档编号】H02J3/18GK203774795SQ201420054700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8日
【发明者】陈德传, 卢玲, 范利良 申请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