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电力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9552阅读:8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安全性电力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安全性电力配电柜,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侧壁和顶壁,所述侧壁边缘靠近顶壁的位置形成侧壁翻边,所述顶壁边缘靠近侧壁的位置形成顶壁翻边,所述侧壁翻边和顶壁翻边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配电柜内靠近侧壁翻边的位置设置有“W”形横梁,所述横梁上靠近配电柜内部的一侧连接有接线排。该技术方案通过增设横梁,通过横梁对接线排进行固定,较接线排直接与侧壁连接,安装可靠性更好,同时“W”形横梁、侧壁翻边以及顶壁翻边之间形成了连通配电柜内外的散热通道,该散热通道能够有效避免灰尘进入,使用安全性更高,具有有益的技术效果和显著的实用价值。
【专利说明】
一种高安全性电力配电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柜,特别是一种高安全性电力配电柜,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配电柜是一种电力设备,其主要是将按一定的接线方案将涉及一、二次设备成套组装到一起,在发电厂和变配电所中作为节制和保护发电机、电力变压器和高压线路之用,其中现有的开关柜在靠近顶部的接线排安装过程中,一般将接线排直接安装在配电柜侧壁上,并且为了提高配电柜内的散热效果,一般在配电柜顶壁上开设散热孔,但是实践发现,灰尘颗粒容易通过散热孔进入到配电柜内部,造成配电柜内部污染,存在电力系统故障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安全性电力配电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种高安全性电力配电柜,包括侧壁和顶壁,所述侧壁边缘靠近顶壁的位置形成侧壁翻边,所述顶壁边缘靠近侧壁的位置形成顶壁翻边,所述侧壁翻边和顶壁翻边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配电柜内靠近侧壁翻边的位置设置有“W”形横梁,所述横梁上靠近配电柜内部的一侧连接有接线排。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接线排呈直角“V”形结构,所述接线排两侧边具有折弯卡合端,所述接线排通过折弯卡合端与横梁卡合在一起。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侧壁一侧活动连接有柜门。
[0007]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设横梁,通过横梁对接线排进行固定,较接线排直接与侧壁连接,安装可靠性更好,同时“W”形横梁、侧壁翻边以及顶壁翻边之间形成了连通配电柜内外的散热通道,该散热通道能够有效避免灰尘进入,使用安全性更高,具有有益的技术效果和显著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安全性电力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侧壁与顶壁接合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安全性电力配电柜,包括侧壁10和顶壁30,所述侧壁10边缘靠近顶壁30的位置形成侧壁翻边11,所述顶壁30边缘靠近侧壁10的位置形成顶壁翻边31,所述侧壁翻边11和顶壁翻边3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配电柜内靠近侧壁翻边11的位置设置有“W”形横梁40,所述横梁40上靠近配电柜内部的一侧连接有接线排50。该技术方案通过增设横梁40,通过横梁40对接线排50进行固定,较接线排50直接与侧壁连接,安装可靠性更好,同时“W”形横梁40、侧壁翻边11以及顶壁翻边31之间形成了连通配电柜内外的散热通道,该散热通道能够有效避免灰尘进入,使用安全性更高。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排50呈直角“V”形结构,所述接线排50两侧边具有折弯卡合端51,所述接线排50通过折弯卡合端51与横梁40卡合在一起,该卡合固定方式能够提高接线排50的安装牢固性。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侧壁10—侧活动连接有柜门20,该柜门20能够对配电柜进行打开或关闭。
[001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高安全性电力配电柜,包括侧壁(10)和顶壁(3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0)边缘靠近顶壁(30)的位置形成侧壁翻边(11),所述顶壁(30)边缘靠近侧壁(10)的位置形成顶壁翻边(31),所述侧壁翻边(11)和顶壁翻边(3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配电柜内靠近侧壁翻边(11)的位置设置有“W”形横梁(40),所述横梁(40)上靠近配电柜内部的一侧连接有接线排(5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电力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排(50)呈直角“V”形结构,所述接线排(50)两侧边具有折弯卡合端(51),所述接线排(50)通过折弯卡合端(51)与横梁(40)卡合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安全性电力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0)—侧活动连接有柜门(20)。
【文档编号】H02B1/56GK205693139SQ201620537643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6日 公开号201620537643.4, CN 201620537643, CN 205693139 U, CN 205693139U, CN-U-205693139, CN201620537643, CN201620537643.4, CN205693139 U, CN205693139U
【发明人】熊欣
【申请人】熊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