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9696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包括充电区域,充电区域内设置有充电设备,充电区域内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内活动连接有若干个位于充电设备后方的后防撞杆;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控制模块和与驱动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控制模块作用于第一驱动装置,使得后防撞杆发生外凸于容纳槽或者隐藏于容纳槽内的移动。本实用新型在充电区域内设置有灵活可移动的后防撞杆,后防撞杆可在驱动控制模块及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发生外凸于或者隐藏于容纳槽内的移动,这样,则可有效防止驾驶员在忘记拔出充电枪头时将电动汽车驶出充电区域。
【专利说明】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施监控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是电动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在提供安全、方便的充电服务的基础上,还应提供完善的配电监控、充电监控、安全防护监控等功能。
[0003]目前,用于为电动车辆提供充电电源的充电粧和充电站上并未配备有充电防护系统,也即当驾驶员由于疏忽大意而忘记拔出充电枪头时,亦可以启动车辆驶出充电区域,这样,便会对充电设备进行强力拉拽,最终造成电动汽车和充电设备的损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它在充电区域内设置有灵活可移动的后防撞杆,后防撞杆可在驱动控制模块及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发生外凸于或者隐藏于容纳槽内的移动,这样,则可有效防止驾驶员在忘记拔出充电枪头时将电动汽车驶出充电区域。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包括充电区域,充电区域内设置有充电设备,充电区域内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内活动连接有若干个位于充电设备后方的后防撞杆;
[0007]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控制模块和与驱动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控制模块作用于第一驱动装置,使得后防撞杆发生外凸于容纳槽或者隐藏于容纳槽内的移动。
[0008]本实用新型零位状态时,后防撞杆隐藏于容纳槽内,这时,电动汽车驶入充电区域内。当开始通过充电设备充电后,再通过驱动控制模块作用于第一驱动装置,使得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后防撞杆发生外凸于容纳槽的移动。这样,则使得电动汽车位于充电设备与后防撞杆之间的区域。若驾驶员由于疏忽大意而忘记拔出充电枪头欲驶出充电区域时,由于有后防撞杆的阻拦,则会提醒驾驶员拔出充电枪头。
[0009]本实用新型中,可通过转动或者举升后防撞杆以实现其外凸于容纳槽的移动,相应地,也可通过反转或者下降后防撞杆以实现其隐藏于容纳槽内的移动。驱动控制模块作为第一驱动装置的控制器,可以以现有的软件在嵌入式设备中编程或者可编程逻辑器件等来实现对第一驱动装置的控制。
[0010]为实现对驱动控制模块的启动控制,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连接的继电器,继电器包括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和与第一静触点常闭的动触点,还包括与继电器串联且可控制第二静触点与动触点闭合的开关;
[0011]当第一静触点与动触点闭合时,驱动控制模块作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使得所述后防撞杆发生隐藏于所述容纳槽内的移动;
[0012]当第二静触点与动触点闭合时,驱动控制模块作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使得所述后防撞杆发生外凸于所述容纳槽的移动。
[00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开关来提供给驱动控制模块运行的信号。具体地,当开关断开时,第一静触点与动触点常闭,在该状态下,则提供给驱动控制模块一隐藏信号,即:控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后防撞杆做隐藏于容纳槽内的移动。当闭合开关时,动触点则转向与第二静触点闭合,在该状态下,则提供给驱动控制模块一外凸信号,即:控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后防撞杆做外凸于容纳槽的移动。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包括支撑板、导电板、弹性件及与所述继电器相连的第三静触点,弹性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导电板相连,弹性件作用于导电板使得导电板与第三静触点相连接;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充电设备的充电枪座处。
[0015]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将开关设置在充电设备的充电枪座处,当充电枪放置在充电枪座上时,则会施加重力给导电板,使得导电板克服弹性件的作用与第三静触点相分离,这时,开关则处于断开状态,相应地,第一静触点与动触点常闭,在该状态下,则提供给驱动控制模块一隐藏信号,即:控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后防撞杆做隐藏于容纳槽内的移动。当拿起充电枪给电动汽车充电时,由于施加给导电板的重力解除,使得导电板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与第三静触点相连接,这时,开关则处于闭合状态,相应地,动触点则转向与第二静触点闭合,在该状态下,则提供给驱动控制模块一外凸信号,即:控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后防撞杆做外凸于容纳槽的移动。
[0016]可见,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充电枪与充电枪座之间的脱离或者接触即可提供给驱动控制模块启动信号以控制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工作,具有操作便捷、运行稳定及可靠的优点。
[0017]为实现第一驱动装置对后防撞杆的驱动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齿轮盘及与齿轮盘啮合的齿条,齿轮盘套设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齿条设置于所述后防撞杆上。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驱动电机控制齿轮盘的正转或者反转,则可在齿轮盘与齿条之间的配合下控制后防撞杆的举升或者下降。
[0018]为防止后防撞杆在移动时发生晃动及位置偏移,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内固连有套设于所述后防撞杆外的导向筒。
[0019]为避免后防撞杆的过度移动而影响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后防撞杆上设置有光栅尺,所述导向筒内设置有可与光栅尺配合的光栅尺读数头,所述读数头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相连。本实用新型中,光栅尺与光栅尺读数头的配合可控制后防撞杆的最大位移量,当超过该最大位移量时,光栅尺读数头则会传递给驱动控制模块一停止信号以停止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
[0020]为避免电动汽车在驶入充电区域时损坏充电设备,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区域内还设置有若干个前防撞杆,前防撞杆位于所述充电设备的后方且位于所述后防撞杆的前方,若干个前防撞杆与若干个后防撞杆之间的区域为充电活动区域。
[0021]为防止造成电动汽车的损坏,进一步地,所述前防撞杆和所述后防撞杆上均装配有红外报警器。当电动汽车内未安装有红外报警设备时,通过前防撞杆和后防撞杆上红外报警器的设置,可提醒驾驶员调整电动汽车与前述防撞杆之间的位置。
[0022]为便于电动汽车驶入充电区域,同时,也可减少外物对后防撞杆的损坏,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相连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动力缸,动力缸的活塞端连接有可封闭所述容纳槽的封板。
[0023]本实用新型应用时,驱动控制模块在得到外凸信号时,应先作用于第二驱动装置以驱动封板移动释放出容纳槽的开口,再作用于第一驱动装置以驱动后防撞杆发生外凸于容纳槽的移动。驱动控制模块在得到隐藏信号时,应先作用于第一驱动装置以驱动后防撞杆发生隐藏于容纳槽的移动,再作用于第二驱动装置以驱动封板重新封闭容纳槽的开口。动力缸可选用液压缸或者气压缸。
[0024]为防止封板与后防撞杆在驱动控制模块失效时发生相互损坏,进一步地,所述封板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相连的红外感应器。本实用新型中,当红外感应器感应到前端有后防撞杆时,则传递给驱动控制模块停止对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本实用新型在充电区域内设置有灵活可移动的后防撞杆,后防撞杆可在驱动控制模块及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发生外凸于或者隐藏于容纳槽内的移动,这样,则可有效防止驾驶员在忘记拔出充电枪头时将电动汽车驶出充电区域。
[0027]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充电枪与充电枪座指定位置之间的脱离或者接触即可提供给驱动控制模块启动信号以控制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工作,具有操作便捷、运行稳定及可靠的优点。
[0028]3、光栅尺与光栅尺读数头的配合可控制后防撞杆的最大位移量,当超过该最大位移量时,光栅尺读数头则会传递给驱动控制模块一停止信号以停止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
[0029]4、当电动汽车内未安装有红外报警设备时,通过前防撞杆和后防撞杆上红外报警器的设置,可提醒驾驶员调整电动汽车与前述防撞杆之间的位置。
[0030]5、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及封板的设置,可便于电动汽车驶入充电区域,同时,也可减少外物对后防撞杆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中驱动控制模块的结构框图;
[003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在开关闭合时的结构框图;
[0034]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在开关断开时的结构框图。
[0035]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充电区域,2、充电设备,3、容纳槽,4、后防撞杆,5、驱动控制模块,6、第一驱动装置,7、前防撞杆,8、继电器,9、开关,10、支撑板,11、导电板,12、弹性件,13、驱动电机,14、齿轮盘,15、齿条,16、导向筒,17、第二驱动装置,18、动力缸,19、封板,20、红外感应器,21、光栅尺,22、读数头,23、红外报警器,24、充电枪座,25、电动汽车。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7]实施例1
[0038]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包括充电区域I,充电区域I内设置有充电设备2,充电区域I内设置有容纳槽3,容纳槽3内活动连接有若干个位于充电设备2后方的后防撞杆4;
[0039]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控制模块5和与驱动控制模块5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6,驱动控制模块5作用于第一驱动装置6,使得后防撞杆4发生外凸于容纳槽3或者隐藏于容纳槽3内的移动。
[0040]本实施例零位状态时,后防撞杆4隐藏于容纳槽3内,这时,电动汽车25驶入充电区域I内。当开始通过充电设备2充电后,再通过驱动控制模块5作用于第一驱动装置6,使得第一驱动装置6驱动后防撞杆4发生外凸于容纳槽3的移动。这样,则使得电动汽车25位于充电设备2与后防撞杆4之间的区域。若驾驶员由于疏忽大意而忘记拔出充电枪头欲驶出充电区域I时,由于有后防撞杆4的阻拦,则会提醒驾驶员拔出充电枪头。
[0041]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转动或者举升后防撞杆4以实现其外凸于容纳槽3的移动,相应地,也可通过反转或者下降后防撞杆4以实现其隐藏于容纳槽3内的移动。驱动控制模块5作为第一驱动装置6的控制器,可以以现有的软件在嵌入式设备中编程或者可编程逻辑器件等来实现对第一驱动装置6的控制。
[0042]实施例2
[0043]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还包括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5连接的继电器8,继电器8包括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和与第一静触点常闭的动触点,还包括与继电器8串联且可控制第二静触点与动触点闭合的开关9;
[0044]当第一静触点与动触点闭合时,驱动控制模块5作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使得所述后防撞杆4发生隐藏于所述容纳槽3内的移动;
[0045]当第二静触点与动触点闭合时,驱动控制模块5作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使得所述后防撞杆4发生外凸于所述容纳槽3的移动。
[0046]本实施例中,通过开关9来提供给驱动控制模块5运行的信号。具体地,当开关9断开时,第一静触点与动触点常闭,在该状态下,则提供给驱动控制模块5—隐藏信号,S卩:控制第一驱动装置6驱动后防撞杆4做隐藏于容纳槽3内的移动。当闭合开关9时,动触点则转向与第二静触点闭合,在该状态下,则提供给驱动控制模块5—外凸信号,S卩:控制第一驱动装置6驱动后防撞杆4做外凸于容纳槽3的移动。
[0047]优选地,所述开关9包括支撑板10、导电板11、弹性件12及与所述继电器8相连的第三静触点,弹性件1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板10和导电板11相连,弹性件12作用于导电板11使得导电板11与第三静触点相连接;所述开关9设置于所述充电设备2的充电枪座处。
[0048]本实施例应用时,将开关9设置在充电设备2的充电枪座24处,当充电枪放置在充电枪座24上时,则会施加重力给导电板11,使得导电板11克服弹性件12的作用与第三静触点相分离,这时,开关9则处于断开状态,相应地,第一静触点与动触点常闭,在该状态下,则提供给驱动控制模块5—隐藏信号,S卩:控制第一驱动装置6驱动后防撞杆4做隐藏于容纳槽3内的移动。当拿起充电枪给电动汽车25充电时,由于施加给导电板11的重力解除,使得导电板11在弹性件12的作用下与第三静触点相连接,这时,开关9则处于闭合状态,相应地,动触点则转向与第二静触点闭合,在该状态下,则提供给驱动控制模块5—外凸信号,S卩:控制第一驱动装置6驱动后防撞杆4做外凸于容纳槽3的移动。为取材便捷,弹性件12可采用压缩弹貪O
[0049]可见,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充电枪与充电枪座24之间的脱离或者接触即可提供给驱动控制模块5启动信号以控制第一驱动装置6的驱动工作,具有操作便捷、运行稳定及可靠的优点。
[0050]实施例3
[0051]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包括驱动电机13、齿轮盘14及与齿轮盘14啮合的齿条15,齿轮盘14套设于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上,齿条15设置于所述后防撞杆4上。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电机13控制齿轮盘14的正转或者反转,则可在齿轮盘14与齿条15之间的配合下控制后防撞杆4的举升或者下降。
[0052]实施例4
[005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容纳槽3内固连有套设于所述后防撞杆4外的导向筒16。通过导向筒16的设置可防止后防撞杆4在移动时发生晃动及位置偏移。
[0054]为避免后防撞杆4的过度移动而影响运行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后防撞杆4上设置有光栅尺21,所述导向筒16内设置有可与光栅尺21配合的光栅尺读数头22,所述读数头22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5相连。本实施例中,光栅尺21与光栅尺读数头22的配合可控制后防撞杆4的最大位移量,当超过该最大位移量时,光栅尺读数头22则会传递给驱动控制模块5一停止信号以停止第一驱动装置6的驱动作用。
[0055]实施例5
[005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充电区域I内还设置有若干个前防撞杆7,前防撞杆7位于所述充电设备2的后方且位于所述后防撞杆4的前方,若干个前防撞杆7与若干个后防撞杆4之间的区域为充电活动区域。通过前防撞杆7的设置,可避免电动汽车25在驶入充电区域I时损坏充电设备2。
[0057]为防止造成电动汽车25的损坏,优选地,所述前防撞杆7和所述后防撞杆4上均装配有红外报警器23 ο当电动汽车25内未安装有红外报警设备时,通过前防撞杆7和后防撞杆4上红外报警器23的设置,可提醒驾驶员调整电动汽车25与前述防撞杆之间的位置。
[0058]实施例6
[0059]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5中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还包括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5相连的第二驱动装置17,第二驱动装置17包括动力缸18,动力缸18的活塞端连接有可封闭所述容纳槽3的封板19。通过封板19的设置,可便于电动汽车25驶入充电区域I,同时,也可减少外物对后防撞杆4的损坏。
[0060]本实施例应用时,驱动控制模块5在得到外凸信号时,应先作用于第二驱动装置17以驱动封板19移动释放出容纳槽3的开口,再作用于第一驱动装置6以驱动后防撞杆4发生外凸于容纳槽3的移动。驱动控制模块5在得到隐藏信号时,应先作用于第一驱动装置6以驱动后防撞杆4发生隐藏于容纳槽3的移动,再作用于第二驱动装置17以驱动封板19重新封闭容纳槽3的开口。动力缸18可选用液压缸或者气压缸。
[0061]为防止封板19与后防撞杆4在驱动控制模块5失效时发生相互损坏,优选地,所述封板19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5相连的红外感应器20。本实施例中,当红外感应器20感应到前端有后防撞杆4时,则传递给驱动控制模块5停止对第二驱动装置17的作用。
[0062]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包括充电区域(I),充电区域(I )内设置有充电设备(2),其特征在于:充电区域(I)内设置有容纳槽(3),容纳槽(3)内活动连接有若干个位于充电设备(2)后方的后防撞杆(4); 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控制模块(5)和与驱动控制模块(5)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6),驱动控制模块(5)作用于第一驱动装置(6),使得后防撞杆(4)发生外凸于容纳槽(3)或者隐藏于容纳槽(3)内的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5)连接的继电器(8),继电器(8)包括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和与第一静触点常闭的动触点,还包括与继电器(8)串联且可控制第二静触点与动触点闭合的开关(9); 当第一静触点与动触点闭合时,驱动控制模块(5)作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使得所述后防撞杆(4)发生隐藏于所述容纳槽(3)内的移动; 当第二静触点与动触点闭合时,驱动控制模块(5)作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使得所述后防撞杆(4)发生外凸于所述容纳槽(3)的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9)包括支撑板(10)、导电板(11)、弹性件(12)及与所述继电器(8)相连的第三静触点,弹性件(1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板(10)和导电板(11)相连,弹性件(12)作用于导电板(11)使得导电板(11)与第三静触点相连接;所述开关(9)设置于所述充电设备(2)的充电枪座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包括驱动电机(13)、齿轮盘(14)及与齿轮盘(14)啮合的齿条(15),齿轮盘(14)套设于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上,齿条(15)设置于所述后防撞杆(4)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3)内固连有套设于所述后防撞杆(4)外的导向筒(1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撞杆(4)上设置有光栅尺(21),所述导向筒(16)内设置有可与光栅尺(21)配合的光栅尺读数头(22),所述读数头(22)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5)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区域(I)内还设置有若干个前防撞杆(7),前防撞杆(7)位于所述充电设备(2)的后方且位于所述后防撞杆(4 )的前方,若干个前防撞杆(7 )与若干个后防撞杆(4 )之间的区域为充电活动区域。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杆(7)和所述后防撞杆(4)上均装配有红外报警器(23)。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5)相连的第二驱动装置(17),第二驱动装置(17)包括动力缸(18),动力缸(18 )的活塞端连接有可封闭所述容纳槽(3 )的封板(1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19)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5)相连的红外感应器(20)。
【文档编号】B60L11/18GK205693396SQ201620539402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6日 公开号201620539402.3, CN 201620539402, CN 205693396 U, CN 205693396U, CN-U-205693396, CN201620539402, CN201620539402.3, CN205693396 U, CN205693396U
【发明人】殷艳波, 李桃, 倪建军, 杜宁, 刘小骧, 吴磊
【申请人】重庆科米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