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压电缆终端塔型复合套管。
背景技术:
目前超高压电缆终端复合套管主要是圆柱形结构,其多是沿用其他高压电气设备如电流互感器、电容器等现有模具结构生产,虽然在电气性能方面能满足使用要求,但未根据电缆终端特点设计其独有的结构。现有少数中高压电缆终端为传统的两段式的塔型结构,在超高压电缆终端复合套管领域中随着电压的提升,套管的干弧距离和爬电距离均需提高,继续沿用两段式塔型结构则其上部圆锥台形模具需要进一步增高,这对模具生产工艺及伞裙制作的要求更高。而且它们的缺点都很明显,现有技术中的复合套管内绝缘油的使用量都比较多,中心不够稳定,也解决不了覆冰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超高压电缆终端塔型复合套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压电缆终端塔型复合套管,包括套管主体,其特征是,所述套管主体采用三段式塔型结构,下段为第一圆柱体、中间段为圆锥台、上段为第二圆柱体,在所述套管主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部金具和下部金具,所述套管主体的外表面设有伞裙,在中间段和上段的交接部以及中间段和下段的交接部均设有防覆冰伞,所述防覆冰伞的直径要大于与其相邻的伞裙中伞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伞裙以及防覆冰伞的表面涂覆一层自洁剂。
进一步的,所述自洁剂采用复合硅类改性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圆锥台的底面直径与第二圆柱体的直径相同,圆锥台的顶面直径与第一圆柱体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主体总高度为5000mm≤h≤6100mm,上段内径为210mm≤φ1≤420mm,下段内径为480mm≤φ2≤750mm。
进一步的,所述伞裙采用一长伞一短伞设置的伞裙,伞裙的短伞半径为42mm≤r1≤62mm,伞裙的长伞半径为55mm≤r2≤85mm,所述防覆冰伞也采用一长伞一短伞的设置,且至少包括两个长伞和两个短伞,且长伞在上短伞在下,防覆冰伞的长伞的半径为95mm≤r4≤135mm,防覆冰伞的短伞的半径为42mm≤r4≤62mm,所述的半径均为伞的最外端到套管主体表面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主体采用环氧筒,所述环氧筒壁厚为10mm≤l≤30mm。
经过测试,上述套管总高度的尺寸能满足超高压情况下的干弧距离,上下段内径的设计则是考虑在超高压条件下的伞裙表面电场分布情况,伞裙半径的设计则是要考虑爬电距离能满足要求。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减少电缆终端复合套管内绝缘油的使用量,节省环氧套管材料成本;2)可有效降低重心,增加设备稳定性;3)相比于传统的两段式的塔型结构,其生产工艺难度降低;4)增加防覆冰伞裙设计,可有效阻断雨水接续,避免冰闪;5)伞裙和防覆冰伞表面涂覆自洁剂,雨、雪、冰很难在其表面上粘附,可起到自洁、抗污、抗水、抗油等保护作用;6)外观更具美学欣赏性;7)本发明的复合套管能够很好的适用电压等级为330kv~550kv。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超高压电缆终端塔型复合套管,包括套管主体,其特征是,所述套管主体采用三段式塔型结构,下段3为第一圆柱体、中间段2为圆锥台、上段1为第二圆柱体,在所述套管主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部金具4和下部金具5,其中上部金具4和下部金具5是用于套管本体与上下部密封件相连接,所述套管主体的外表面设有伞裙6,在中间段和上段的交接部以及中间段和下段的交接部均设有防覆冰伞7。
本实施例中,所述伞裙6以及防覆冰伞7的表面涂覆一层自洁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自洁剂采用复合硅类改性材料,雨、雪、冰很难在其表面上粘附,可起到自洁、抗污、抗水、抗油等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圆锥台的底面直径与第二圆柱体的直径相同,圆锥台的顶面直径与第一圆柱体的直径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管主体总高度为5800mm,上段内径为282mm,下段内径为632mm。
本实施例中,所述伞裙6采用一长伞一短伞设置的伞裙,伞裙的短伞半径为r1=53mm,伞裙的长伞半径为r2=70mm,所述防覆冰伞7也采用一长伞一短伞的设置,且至少包括两个长伞和两个短伞,且长伞在上短伞在下,防覆冰伞的长伞的半径为r4=115mm,防覆冰伞的短伞的半径为r4=75mm,所述的半径均为伞的最外端到套管主体表面的垂直距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管主体采用环氧筒,所述环氧筒壁厚为l=18mm。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