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罩部固定结构和马达。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马达中,作为将马达的罩部与外壳固定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中,通过粘结剂将罩部的凸缘与马达外壳的端面粘结固定。
专利文献1:特开昭52-143413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发明人发现,在专利文献1的上述结构中,涂覆粘结剂的马达外壳的端面为一平整的面,如果罩部的凸缘与马达外壳的端面之间没有涂敷适量的粘接剂,粘接剂容易从马达外壳溢出而从马达外壳滴落,从而不利于马达的组装作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罩部固定结构,该罩部固定结构具有筒状的外壳和罩部,外壳的壁部设置有从开口一侧的端面沿轴向相对于径向内外端面凹陷的凹部,凹部填充有粘接剂,罩部覆盖凹部,罩部通过粘接剂而固定于外壳。由此,通过在外壳的端面设置用于容纳粘接剂的凹部,在将罩部覆盖凹部并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外壳时,能够防止粘接剂从外壳滴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罩部固定结构,包括:筒状的外壳,其在轴向的至少一侧形成开口;以及罩部,其覆盖所述开口,其中,所述外壳的壁部设置有从所述开口一侧的端面沿轴向相对于径向内外端面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填充有粘接剂,所述罩部覆盖所述凹部,所述罩部通过所述粘接剂而固定于所述外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其中,所述壁部还设置有:引导部,其设置于所述凹部的径向外侧,所述引导部相对于所述凹部的径向内侧端面朝轴向突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方面,其中,所述引导部具有侧壁部,其从所述引导部的周向端部朝径向内侧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四方面,其中,所述引导部为用于将所述罩部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安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五方面,其中,在所述罩部的与所述外壳的开口一侧的端部接触的端面上、与所述凹部对置的位置设置有突出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六方面,其中,沿着所述壁部的周向设置所述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七方面,其中,所述凹部设置在所述壁部的整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八方面,其中,所述凹部以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壁部的周向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九方面,其中,在所述壁部的周向上以预定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凹部,在至少一个所述凹部的径向外侧设置所述引导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马达,其中所述马达具有如上第一至第九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罩部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外壳的端面设置用于容纳粘接剂的凹部,在将罩部覆盖凹部并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外壳时,能够防止粘接剂从外壳滴落。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罩部固定结构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外壳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外壳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罩部固定结构的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罩部固定结构的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罩部的一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罩部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罩部固定结构的另一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罩部固定结构的又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实用新型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对不同元素从称谓上进行区分,但并不表示这些元素的空间排列或时间顺序等,这些元素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列出的术语的一种或多个中的任何一个和所有组合。术语“包含”、“包括”、“具有”等是指所陈述的特征、元素、元件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元素、元件或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数形式“一”、“该”等包括复数形式,应广义地理解为“一种”或“一类”而并不是限定为“一个”的含义;此外术语“所述”应理解为既包括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此外术语“根据”应理解为“至少部分根据……”,术语“基于”应理解为“至少部分基于……”,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与筒状的外壳的中心轴线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称为径向,将围绕中心轴线的外周方向称为周向。值得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对各方向的定义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便,并不限定马达等在使用和制造时的方向。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罩部固定结构。图1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罩部固定结构10的马达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罩部固定结构10包括筒状的外壳11以及罩部12,外壳11可在轴向OO’的至少一侧(如O侧)形成开口111,罩部12覆盖该开口111;其中,外壳11的壁部112设置有从开口111的一侧(如O侧)的端面沿轴向OO’相对于径向内端面1121和外端面1122凹陷的凹部1123;凹部1123填充有粘接剂,罩部12覆盖凹部1123,罩部12通过粘接剂而固定于外壳11。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在外壳11的端面设置用于容纳粘接剂的凹部1123,在将罩部12覆盖凹部1123并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外壳11时,能够防止粘接剂从外壳11滴落。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为树脂制外壳,但不限于此,外壳还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凹部1123的剖面形状为矩形,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凹部1123的剖面形状还可以为其它任意形状,如圆弧形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外壳11的俯视图,示出了从设有凹部1123的端面一侧俯视观察外壳11的情况。如图2所示,沿着外壳11的壁部112的周向设置凹部1123,凹部1123可以以预定间隔设置在壁部112的周向上,即凹部1123的数量为多个,各相邻凹部1123之间的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设置。图2示出了3个凹部1123的情形,但不限于此,凹部1123的数量还可以为其它数值,本实用新型不对此作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凹部1123还可以设置在壁部112的整周上(图中未示出),即凹部112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外壳11的局部示意图,示出了外壳11的包含图2中所示的三个凹部1123中任意一个凹部112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3所示,壁部112还设置有引导部1124,引导部1124设置于凹部1123的径向外侧,相对于凹部1123的径向内侧端面朝轴向突起,例如朝轴向OO’的O侧突起,由此,能够防止粘接剂从凹部1123向外壳11的径向外侧溢出而从外壳11滴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引导部1124具有侧壁部11242,其从引导部1124的周向端部11241朝径向内侧突出,由此,能够防止粘接剂沿壁部11的周向流动,有利于防止粘接剂从外壳11滴落。
在本实施例中,可在至少一个凹部1123的径向外侧设置引导部1124。如图2所示,在所示出的3个凹部1123的径向外侧均设置引导部1124,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外壳11的各个凹部的径向外侧均设置引导部,也可以仅在多个凹部中的部分凹部的径向外侧设置引导部,或者也可以均不设置引导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如图2和3所示,引导部1124可以为用于将罩部12安装于外壳11的安装部20,例如,安装部20设置于壁部112的径向外侧,可以将安装部20作为引导部1124,或者,将安装部20的一部分作为引导部1124,这样可以减少部件数量,制造安装简单。由此,无需设置额外的引导部,使得制造安装简单化。并且,由于安装部在轴向尺寸较厚,在将安装部或安装部的一部分作为引导部时,可以保证引导部的强度。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引导部1124可以是单独设置于外壳11的壁部112的部件。
图4和图5分别是图1中罩部固定结构10的局部A和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凹部1123的径向外侧未设置引导部1124;如图5所示,在凹部1123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引导部1124。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所有凹部1123的径向外侧均形成引导部112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如图4和图5所示,壁部112的凹部1123的径向内侧设有径向内端面1121(也可称为接触部),该径向内端面与罩部12接触,由此,能够防止粘接剂从凹部1123向外壳11的径向内侧溢出而从外壳11滴落。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罩部12的一示意图,示出了从罩部12的与外壳11的开口一侧的端部接触的端面121一侧观察的情况;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罩部固定结构的俯视图,示出了将罩部12安装于外壳11时从罩部12一侧观察的俯视图,图1为沿图7的虚线PQ剖开罩部固定结构时朝箭头M所示方向观察到的情况。
如图1、图4至6所示,在罩部12的与外壳11的开口一侧的端部接触的端面121上、与凹部1123对置的位置设置有突出部122。由此,将突出部122插入凹部1123而将罩部12固定于外壳11时,在突出部122和凹部1123之间设有粘接剂,可以增大粘接剂的粘接面积,而且能够防止罩部12在径向和周向产生位移,从而能够更加牢固地固定罩部12。
在本实施例中,突出部122容纳于凹部1123,其形状与凹部形状相对应,例如,图1、图4至5示出了突出部122的剖面形状可以与凹部1123的剖面形状相同,为矩形,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突出部122的剖面形状还可以为可进一步增大粘接剂的粘接面积的曲面,由此,可以更加牢固地固定罩部12。此外,也可以将突出部122和凹部1123的形状设置成能够相互卡合的形状,从而能够更加牢固地固定罩部12。
在本实施例中,图1-6示出了在罩部12的端面121上设置有突出部122的情况,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罩部12的端面121不设置突出部122,以图8-9为例进行说明。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罩部固定结构的另一示意图,示出了在罩部12未设置突出部122且外壳11上未设置引导部时的情况,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罩部固定结构的又一示意图,示出了在罩部12未设置突出部122且外壳11上设置有引导部1124时的情况,图8-9可分别对应图4-5。
如图8和9所示,外壳11具有从端面凹陷的凹部1123,凹部1123内可以容纳有粘接剂71,罩部的端面121的一部分与外壳的端面(1121、1122)接触,并且,通过在罩部121的部分端面121粘接有粘接剂71而将罩部12固定于外壳11。由此,能够防止粘接剂从外壳11滴落。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在外壳11的开口111一侧的端面设置有沿轴向相对于径向内外端面凹陷的凹部1123,并在凹部1123填充有粘接剂71,在将罩部12覆盖凹部1123并通过粘接剂71固定于外壳11时,能够防止粘接剂71从外壳11滴落。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一种马达,其具有实施例1所述的罩部固定结构10。由于在实施例1中,已经对该罩部固定结构10进行了详细说明,其内容被合并于此,此处省略说明。
在该罩部固定结构中,通过在马达外壳的开口一侧的端面设置有沿轴向相对于径向内外端面凹陷的凹部,并在凹部填充有粘接剂,在将罩部覆盖凹部并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外壳时,能够防止粘接剂从马达外壳滴落。
在本实施例中,马达具有罩部固定结构、安装部等,但不限于此,马达还可以包括其它组件,例如以旋转轴为旋转中心的转子以及与转子对置的定子等,可参考现有相关技术。
在本实施例中,该马达可用于任意电气设备。例如可以作为空调机的室内机、空调机的室外机、饮水机、洗衣机、扫除机、压缩机、送风机、搅拌机等家电设备中的马达使用,或者,作为各种信息设备、工业设备等中的马达使用。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