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热保护的脉冲式充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69843发布日期:2022-05-26 10:0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热保护的脉冲式充电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热保护的脉冲式充电机。


背景技术:

2.充电机是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以微处理器(cpu蕊片)作为处理控制中心,是将硬件模拟电路烧录于微处理器中,以软件程序的方式来控制ups的运行。
3.现有脉冲式充电机在进行使用时,机体内部的电子元件长时间运行状态下容易产生高温,而传统的散热方式大多是单一的散热口排热,散热速度相对较慢,机体内部电子元件运行产生的高温不利于快速降低,进而影响到充电机的运行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机体内部电子元件运行产生的高温不利于快速降低,进而影响到充电机的运行性能,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过热保护的脉冲式充电机。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过热保护的脉冲式充电机,包括充电主机和排热底垫,所述排热底垫设置于充电主机底面;
6.所述充电主机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且充电主机侧壁上角安装有检测仪,所述检测仪下方设有延伸至散热孔外侧的检测探针,且充电主机顶面安装有模组元件,所述模组元件末端安装有蜂鸣器;
7.所述排热底垫顶面四角均设有支撑组件,且支撑组件包括支脚、伸缩轴和弹簧,所述支脚与排热底垫固定安装,且伸缩轴插接于支脚顶部,所述弹簧固定于伸缩轴底部与支脚内壁之间,且伸缩轴顶部与充电主机安装。
8.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排热底垫内部呈中空状,且排热底垫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朝向于充电主机底壁的排气孔,所述排热底垫侧壁嵌入安装有排风机,且排风机一侧设有位于排热底垫内部的排风口,通过排风机可排出气流。
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排热底垫侧壁且位于排风机侧边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元件,且控制元件输出端与排风机输入端电性连接。
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模组元件内部设有plc控制模块,且检测仪输出端与plc控制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模块输出端与蜂鸣器以及控制元件电性连接。
11.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充电主机通过支撑组件悬空安装于排热底垫上方,通过排热底垫针对充电主机进行散热。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充电主机底壁与排热底垫顶壁之间相隔有间隙,利于让充电主机运行过程中的高温扩散,避免排热底垫遮挡于充电主机底壁导致高温无法散出,伸缩轴支撑充电主机时,通
过弹簧可间接对充电主机进行减震,降低充电主机运行时的震动;
14.当检测探针检测散热孔中排出气流的温度大于45
°
时,检测仪会将信息传输到plc控制模块,plc控制模块带动蜂鸣器启动,蜂鸣器可发出报警声,以便让外界操作者知晓当前充电主机温度过热,且plc控制模块操控充电主机内部的电源控制元件关闭,使充电主机进入关机状态,对其进行过热保护,防止充电主机持续运行而引发烧机等不良状态;
15.控制元件操控排风机启动,通过排风机的排风口排出气流于排热底垫内部,且气流会从多个排气孔均匀散出,气流吹动充电主机底面,通过排热底垫对充电主机进行大面积的散热,让充电主机快速降温,避免影响到充电主机内部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热底垫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脚结构内部示意图。
19.图1-图3中:充电主机1、散热孔101、检测仪2、检测探针201、模组元件3、蜂鸣器301、排热底垫4、排气孔401、控制元件5、排风机6、支脚7、伸缩轴701、弹簧8。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下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21.请参阅图1-图3,一种过热保护的脉冲式充电机,包括充电主机1和排热底垫4,所述排热底垫4设置于充电主机1底面;
22.所述排热底垫4顶面四角均设有支撑组件,且支撑组件包括支脚7、伸缩轴701和弹簧8,所述支脚7与排热底垫4固定安装,且伸缩轴701插接于支脚7顶部,所述弹簧8固定于伸缩轴701底部与支脚7内壁之间,且伸缩轴701顶部与充电主机1安装;所述充电主机1通过支撑组件悬空安装于排热底垫4上方;
23.具体的,通过排热底垫4承托充电主机1,当前充电主机1呈悬空状,充电主机1底壁与排热底垫4顶壁之间相隔有间隙,利于让充电主机1运行过程中的高温扩散,避免排热底垫4遮挡于充电主机1底壁导致高温无法散出;
24.且伸缩轴701支撑充电主机1时,通过弹簧8可间接对充电主机1进行减震,降低充电主机1运行时的震动;
25.所述充电主机1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101,且充电主机1侧壁上角安装有检测仪2,所述检测仪2下方设有延伸至散热孔101外侧的检测探针201,且充电主机1顶面安装有模组元件3,所述模组元件3末端安装有蜂鸣器301;
26.所述模组元件3内部设有plc控制模块,且检测仪2输出端与plc控制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plc控制模块与充电主机1内部的电源控制元件5电性连接;
27.所述plc控制模块输出端与蜂鸣器301电性连接;
28.过热保护步骤:
29.充电主机1运行过程中的高温由散热孔101排出,且通过检测探针201可对散热孔101中排出的气流进行测温,而plc控制模块内设定有温度阀值,如温度阀值为45
°
,那么当检测探针201检测散热孔101中排出气流的温度大于45
°
时,检测仪2会将信息传输到plc控制模块,plc控制模块带动蜂鸣器301启动,蜂鸣器301可发出报警声,以便让外界操作者知晓当前充电主机1温度过热,及时对充电主机1进行处理;
30.且plc控制模块操控充电主机1内部的电源控制元件5关闭,使充电主机1进入关机状态,对其进行过热保护,防止充电主机1持续运行而引发烧机等不良状态;
31.所述排热底垫4内部呈中空状,且排热底垫4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朝向于充电主机1底壁的排气孔401,所述排热底垫4侧壁嵌入安装有排风机6,且排风机6一侧设有位于排热底垫4内部的排风口;
32.所述排热底垫4侧壁且位于排风机6侧边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元件5,且控制元件5输出端与排风机6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模块输出端与控制元件5电性连接;
33.降温步骤:
34.plc控制模块操控控制元件5启动,控制元件5操控排风机6启动,通过排风机6的排风口排出气流于排热底垫4内部,且气流会从多个排气孔401均匀散出,气流吹动充电主机1底面,通过排热底垫4对充电主机1进行大面积的散热,让充电主机1快速降温,避免影响到充电主机1内部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过热保护的脉冲式充电机,包括充电主机(1)和排热底垫(4),所述排热底垫(4)设置于充电主机(1)底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主机(1)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101),且充电主机(1)侧壁上角安装有检测仪(2),所述检测仪(2)下方设有延伸至散热孔(101)外侧的检测探针(201),且充电主机(1)顶面安装有模组元件(3),所述模组元件(3)末端安装有蜂鸣器(301);所述排热底垫(4)顶面四角均设有支撑组件,且支撑组件包括支脚(7)、伸缩轴(701)和弹簧(8),所述支脚(7)与排热底垫(4)固定安装,且伸缩轴(701)插接于支脚(7)顶部,所述弹簧(8)固定于伸缩轴(701)底部与支脚(7)内壁之间,且伸缩轴(701)顶部与充电主机(1)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热保护的脉冲式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底垫(4)内部呈中空状,且排热底垫(4)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朝向于充电主机(1)底壁的排气孔(401),所述排热底垫(4)侧壁嵌入安装有排风机(6),且排风机(6)一侧设有位于排热底垫(4)内部的排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热保护的脉冲式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底垫(4)侧壁且位于排风机(6)侧边通过螺栓安装有控制元件(5),且控制元件(5)输出端与排风机(6)输入端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过热保护的脉冲式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元件(3)内部设有plc控制模块,且检测仪(2)输出端与plc控制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模块输出端与蜂鸣器(301)以及控制元件(5)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热保护的脉冲式充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主机(1)通过支撑组件悬空安装于排热底垫(4)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过热保护的脉冲式充电机,涉及充电机技术领域,充电主机侧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且充电主机侧壁上角安装有检测仪,检测仪下方设有延伸至散热孔外侧的检测探针,且充电主机顶面安装有模组元件,模组元件末端安装有蜂鸣器;排热底垫顶面四角均设有支撑组件,且支撑组件包括支脚、伸缩轴和弹簧,支脚与排热底垫固定安装,且伸缩轴插接于支脚顶部,弹簧固定于伸缩轴底部与支脚内壁之间,且伸缩轴顶部与充电主机安装;PLC控制模块操控充电主机内部的电源控制元件关闭,使充电主机进入关机状态,对其进行过热保护,防止充电主机持续运行而引发烧机等不良状态。止充电主机持续运行而引发烧机等不良状态。止充电主机持续运行而引发烧机等不良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汪卫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奥迪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