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交叉阻尼线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和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大跨越输电线路导线和避雷线防振的交叉阻尼线夹。
在大跨越输电线路工程中,架空导线和避雷线(下称电线)的防振问题一直被人们所重视,其原因在于电线的振动会产生断线的可能,从而发生电力网络停电的重大事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大跨越电线由于受外界气象条件如冰、风、气温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电线的结构、材料和其物理性能的差异,当架空电线产生的振动频率与电线固有的频率相近时,会产生电线共振现象,其随机性大,当微风振动时属高频范畴,一般在3-70HZ;当复冰振动时(俗称舞动)属低频范畴,一般在0.1-3HZ。前者运动轨迹多以垂直上下运动,每次时续较长,产生概率也较大;后者运动轨迹呈椭圆形上下左右旋回运动,每次时续较短,产生概率也较少,其危害后者较前者更严重。目前大跨越输电线路的架空导线和避雷线普遍使用防振锤和阻尼线,以克服电线的高、低频振动。据国内五十年代至今所建设的近20条大跨越电线振动断股事故初步统计,在约占30%的断股事故中,因防振设备不善的占绝大多数,它们的使用寿命一般仅十年左右,达不到技术规范的要求即220KV电压等级≥30年,500KV电压等级≥50年。意大利SALVI公司的(4R)防振锤以及能源部南京电力金具研究所研制的(FR)防振锤被认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虽然它们的谐振频带提高到了10-50HZ,对一般线路电线的防振问题有了改善,但是仍然达不到大跨越电线谐振频带较宽(约4-90HZ)的要求,对大跨越线路上出现的高频和低频不能兼容保护;它们与电线都为金属接触联结,拧紧会损伤电线,拧松而不紧又因热胀冷缩极易松脱,从而削弱了它们的防振效果;它们的结构部件重量也偏大,在其与电线结合处容易形成死波节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谐振频带较宽,与电线联结不磨损、不断股、不松脱、重量轻,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大跨越输电线路防振的交叉阻尼线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线夹体、线夹盖、套管、螺栓、螺母、衬套构成,套管固定在线夹体一端且套管的轴心线与线夹体轴心线的夹角为15-30°线夹体与线夹盖一端绞接,它们的另一端由螺栓、螺母连接,相结合的线夹体与线夹盖之间有圆孔,圆孔的中心与套管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衬套装配在圆孔中。
衬套为氯丁橡胶圆筒,它的内侧开有槽口,槽口中部有凹槽,铝垫块嵌接在槽口和凹槽中。
连接在线夹体与线夹盖一端的螺栓上装配有蝶形垫片。
在一根绞线的两端分别插入本实用新型的套管中压接就构成了一付交叉阻尼装置,将它装置在电线上、便可利用其花边弧垂(绞线)作为平衡摆,当电线与其谐振频率一致时,平衡摆则以电线轴线为圆心,花边弧垂为半径,沿一定的角度方向来回摆动,迅速而有效地杜绝电线稳态振动的萌发,其谐振频率可达4-90HZ,可完全满足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大跨越电线的高频和低频防振技术要求,它可根据各种具有不同固有频率的电线防振方案进行优化布置,仅需确定交叉花边的长度、数目、角度等便可达到预期的防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斜臂套管结构形式,其倾斜度按花边弧垂的切线方向匹配设计,连接配合紧密、合理,确保了动能的传递和释放,克服了电线的松脱现象。衬套和传导铝垫块提高了它的自阻尼性能,保证了本实用新型与电线等电位,并避免了与电线金属直接接触和发生电线磨损与断股,较大程度地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从而满足了现有技术规范要求。本实用新型选用铝材或其它轻质金属材料制造,其重量轻,表面光滑,有良好的自身防晕能力,其与电线结合处不会形成死波节点。
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详细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实施例1的侧视图;图3实施例1中的衬套结构示意图;图4本实施例1与绞线连接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主视图;图6实施例4侧视图;图7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线夹体1的一端与套管3斜交并铸成一体,线夹体1轴心线与套管3轴心线的夹角α=15-30°,其中α=20°为最佳,套管3内孔深h=50-150mm,其中h=100mm为宜。线夹体1另一端为两个曲臂,每个曲臂的中间内侧都有半圆孔并对应在同心线上,孔的半径与所连接的电线的半径相配合,线夹体1的两个曲臂的一侧分别有与之相配合的线夹盖2,线夹盖2也为两个曲臂,每个曲臂的中间也都有半圆孔与线夹体1曲臂上的半圆孔对应,当线夹体1与线夹盖2合拢时,两半圆孔便形成一个圆孔;在线夹体1和线夹盖2的曲臂一端都有配合装置的耳板4,铰杆5穿插在耳板4中使线夹体1和线夹盖2铰接;其中铰杆5的轴心线、圆孔的中心以及套管3的轴心线都在同一轴线上;在线夹体1和线夹盖2的曲臂另一端都分别对称地开有螺栓连接孔,螺栓6和7分别穿接其中,螺栓6和7的另一端套有平垫片10和蝶垫片11,并有螺母8和9分别与之旋接。这里的线夹体1、线夹盖2、套管3均选用铝或铝合金等其它轻质金属材料制作。在线夹体1和线夹盖2合拢所形成的圆孔中装置有圆筒形的氯丁橡胶衬套12,衬套12如图3所示,其外径与圆孔直径相配合,内径与所连接的电线直径相配合,衬套12内一侧沿轴线开有一条宽约15mm的槽口13,在槽口13的中部挖有小凹槽14,铝垫块15与槽口13和凹槽14大小形状相配合并嵌接其中。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例。使用时,将绞线16的两端分别插入本实施例的套管3中并压接,其中一端的本实施例的线夹盖2在顺绞线方向的左侧,另一端的本实施例的线夹盖2在顺绞线方向的右侧(参见图4)。旋下螺母8和9,打开线夹盖2将电线从槽口13置入衬套12内,线夹盖2与线夹体1合拢后,再将螺母8和9分别紧旋在螺栓6和7上,并照此在电线上安装多个(参见图7)。
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基础上,将线夹体1一端的两个曲臂改变为一个曲臂,线夹体1一侧的与之相对应的二个曲臂构成的线夹盖2也改变为一个曲臂,连接线夹体1与线夹盖2的螺栓6上套接有平垫片10和碟形垫片11,螺母8旋接在螺栓6上,其它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使用方式也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基础上,将线夹体1一端的两上曲臂改变为三个曲臂,线夹体1一侧的与之相对应的二个曲臂构成的线夹盖2也改变为三个曲臂,连接线夹体1与线夹盖2的每一个螺栓上都分别套接有平垫片10碟形垫片11,其它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使用方式也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线夹体1一端的曲臂改变为四个或多个,与之相对应的线夹盖2也改为四个或多个曲臂,其它结构形式亦与实施例1相同。使用方式也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如图5、图6所示,线夹体1一端与套管3由螺栓17、螺母18固定斜交连接,线夹体1轴心线与套管轴心线的夹角α=15-30°,套管3的孔深h=50-150mm,在线夹体1的另一端内侧有半圆孔,半圆孔的半径与连接电线的半径相配合,在线夹体1的一侧有线夹盖2,线夹盖2的一端有与线夹体1上的半圆孔相对应的半圆孔,在靠近半圆孔的线夹体1和线夹盖2上有螺栓连接孔,螺栓6穿接在螺栓孔中,螺栓6的一端旋接有螺母8,并连接有平垫片 和碟形垫片,线夹体1与线夹盖2结合时,它们的半圆孔便结合为一圆孔,圆孔中穿接有氯丁橡胶衬套12,衬套12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较接近,使用方式也与实施例1相同,但其实用效果较差。
权利要求1.一种由线夹体1、线夹盖2、螺栓、螺母构成的阻尼线夹,其特征在于还有套管3、衬套12、套管3与线夹体1斜交铸成一体或斜交固定连接且斜交的夹角=15-30°,线夹体1与线夹盖2一端铰接,它们的另一端由螺栓6、螺母8连接,衬套12安装在线夹体1与线夹盖2间的圆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阻尼线夹,其特征在于衬套12为氯丁橡胶材料的圆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阻尼线夹,其特征在于线夹体1与线夹盖2铰链的轴心线、线夹体1与线夹盖2间的圆孔的中心及套管3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阻尼线夹,其特征在于连接在线夹体1与线夹盖2一端的螺栓上都套接有蝶形垫片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阻尼线夹,其特征在于线夹体1和线夹盖2分别是一个以上互相对称的曲臂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阻尼线夹,其特征在于衬套12内侧有槽口13、槽口13的中部有凹槽14,铝垫块15嵌接在槽口13和凹槽14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阻尼线夹,其特征在于线夹体1、线夹盖2、套管3为铝或铝合金等轻质金属材料。
专利摘要一种交叉阻尼线夹,由线夹体1、线夹盖2、套管3、衬套12及螺栓、螺母构成,套管3与线夹体1斜交铸成一体或固定连接,线夹体1与线夹盖2一端铰接,它们的另一端由螺栓6、螺母8连接,线夹体1与线夹盖2相结合而形成的圆孔中装置有衬套12。在一根绞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本实用新型,其谐振频率可达4—90Hz,可有效地杜绝电线稳态振动的萌发,具有与电线联结不磨损、不断股、不松脱和重量轻、使用时间长、能满足大跨越电线低频和高频防振要求的突出优点。
文档编号H02G7/00GK2147663SQ9320071
公开日1993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4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4日
发明者张荣生, 刘建文, 魏帮静, 朱正汉, 黄明观 申请人:能源部中南电力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