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冷储备式齐纳安全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紧急保护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齐纳安全栅。
现有的齐纳安全栅,其电子限流、限压均为双重化电路,负载能力较弱,自由组合度偏低,使用范围不宽,且为“一次性”使用,即其熔断器电路中熔断器熔断后,必须更换同型号、同规格的安全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负载能力较强,自由组合度高、使用范围宽,而且能多次使用的齐纳安全栅。
本实用新型冷储备式齐纳安全栅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对现有的齐纳安全栅加以改进,保留二重限流电路,其一端为本安端,另一端与限压电路相连;保留熔断器电路,一端为非本安端,另一端与限压电路相连;将原二重限压电路改为三重限压电路,对熔断器电路增加熔断器冷储备支路,熔断器冷储备支路的一端与三重限压电路相连,另一端为冷储备非本安端,用于当熔断器电路中熔断器熔断后将外接设备换接到对应的冷储备非本安端。
本实用新型冷储备式齐纳安全栅与现有的齐纳安全栅相比,由于采用了三重限压电路,提高了限压保护能力,从而提高了负载能力和自由组合度,也扩展了使用范围,由于增加了熔断器冷储备支路,当在线熔断器电路中熔断器熔断后,可将仪器设备接入熔断器冷储备支路,缩短了维护时间,使齐纳安全栅可多次使用,降低了用户费用。
结合附图
及实例进一步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
附图表示本实用新型冷储备式齐纳安全栅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二重限流电路,三重限压电路,熔断器电路,熔断器冷储备支路,外壳(图中未示),其中二重限流电路由三极管T1、T2、T3、T4、场效应管T5、T6,电阻R3、R4组成,T1集电极接T5源极,T1基极接T3集电极、T5栅极和漏极,T1发射极接T3基极,电阻R3跨接于T3基极和发射极间,T2集电极接T3发射极和T6源极,T2基极接T4集电极、T6栅极和漏极,T2发射极接T4基极,电阻R4跨接于T4基极和发射极间,T4发射极为本安端2,二重限流电路用于将本安端最大输出电流I0限制在安全数值之内,二重限流电路与三重限压电路相连;其中,三重限压电路由齐纳二极管D1、D2、D3、D4、D5、D6,电阻R2、R6、R7组成,齐纳二极管D1、D2、D3、D4、D5、D6正极接地,D2、D3并联,电阻R2跨接于D1、D2负极间,D5、D6并联,电阻R6跨接于D4、D5负极间,电阻R7一端接于D5负极,一端为本安端4,二极管D2负极与二重限流电路三极管T1集电极连接,三重限压电路用于将本安端的最高输出电压U0限制在安全数值之内,三重限压电路分别与二重限流电路、熔断器电路及熔断器冷储备支路相连;二极管D1负极连接电阻R1、熔断器F1串联构成的熔断器电路的一端,并至少连接一条由电阻R1′、熔断器F1′串联构成的熔断器冷储备支路,R1、F1串联熔断器电路的另一端为非本安端1,R1′、F1′串联熔断器冷储备支路的另一端为冷储备非本安端1′,同样,二极管D4负极连接电阻R5熔断器F2串联构成的熔断器电路的另一端,并至少连接一条由电阻R5′、熔断器F2′串联构成的熔断器冷储备支路,R5、F2串联熔断器电路的另一端为非本安端5;R5′、F2′串联熔断器冷储备支路的另一端为冷储备非本安端5′,熔断器电路用于保护三重限压电路中齐纳二极管,熔断器冷储备支路用于当熔断器电路中熔断器熔断后,将其对应接入非本安端。
使用时,当本安端设备接地、短路或元器件出现故障时,二重限流电路把本安端最大输出电流限制在安全数值内,当非本安端电压超过齐纳二极管额定工作电压,且在串入混触最高电压VII以下,齐纳二极管导通,或使熔断器熔断,把最高输出电压限制在安全数值内,熔断器电路用于保护齐纳二极管不被损坏,当熔断器电路中熔断器熔断后,只需将外接设备从非本安端换接到对应的冷储备非本安端,不必更换整个齐纳安全栅,齐纳安全栅可多次使用,省时、省工、节省用户费用。
权利要求1.一种冷储备式齐纳安全栅,具有外壳,限压电路,二重限流电路、其一端为本安端另一端与限压电路相连,用于将本安端输出的电流(I0)限制在安全数值内;熔电器电路,一端与限压电路相连,另一端为非本安端,用于保护限压电路;其特征是限压电路为三重限压电路,分别与二重限流电路和熔电器电路相连,用于将本安端最高输出电压(U0)限制在安全数值内;而且每个熔断器电路至少还设有一条熔断器冷储备支路,一端与三重限压电路相连,另一端为冷储备非本安端,用于当熔断器电路中熔断器熔断后,将外接设备换接到对应的冷储备非本安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紧急保护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冷储备式齐纳安全栅,它采用限流二重保护,限压三重保护,增加熔断器冷储备支路,同现有的齐纳安全栅相比,具有提高负载能力,扩大自由组合度,扩展使用范围,能够多次使用,节省用户费用等显著优点。
文档编号H02H9/02GK2277138SQ9421739
公开日1998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23日
发明者杨旭, 杨顺 申请人: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