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马达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7019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型马达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小型马达轴承座,它属于电机领域,涉及马达轴的固定结构。
现有小型马达一般均由上盖、上轴承座、带线圈矽纲片马达轴、下轴承座和下盖构成,将制有带台阶圆筒状轴承座用过盈配合压配方式压入上盖和下盖的中心孔内,将带线圈矽纲片的马达轴以间隙配合装入上、下盖上的轴承座孔内,成为小型马达。但是由于马达工作转数较高,而制造中两端的轴承孔又不容易保持在同一中心线上,因而必须以提高制造精度和留出配合间隙来解决这个问题。而间隙易引起轴的晃动和锈蚀,而提高制造精度会带来成本的提高的不足之处,并且晃动还可引起磁力,而会产生轴与轴承座卡死,抱轴等现象,因而设计者将直筒形的轴承座改为外径隆起的凸鼓形形状,并在轴承座内侧加垫油棉圈和蝶形弹簧垫圈,来卡挡和调节马达轴的中心位置。但该结构当马达工作较长时间时,会引起发热使蝶形弹簧垫圈失去弹性而造成耗电和产生噪音现象,甚至出现受磁力作用丧失原有功能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马达轴承座固定结构,轴承座可用手压入上、下盖上的中心孔内,它可自动调节对准中心来克服不能对准中心和现有技术之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的,它由上盖、上轴承座、带线圈矽纲片马达轴、下轴承座和下盖组成,上盖、下盖中心孔内装一个过渡配合用手可压入孔内的凸鼓形并在整个外表面均匀制有向内凹入沟槽的轴承座,上盖和下盖中心孔内表面则制有与轴承座相匹配的隆起凸筋。上下轴承座还可制成直筒形在外径中间部位制有一呈齿形的环状凸起与上下盖中心孔内的凸筋成为过渡配合,亦可将轴承座外表面制成凸鼓形四周削出平面,与上盖、下盖中心孔内表面制成四个凸起弧面花键形式相匹配过渡配合的结构。
该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装配简便不必使用机械加压,只须用手即可将轴承座装入上盖和下盖中心孔内构成卡制配合并且当装入马达轴后,它可自动调节对准马达轴心。
2、使用寿命长,长时间旋转不会产生抱轴、烧轴现象。
3、简化了加工艺和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1为一种小型马达轴承座轴测立体分解图。
附图2为外表面带齿直筒形轴承座立体图。
附图3为凸鼓形四周削出平面轴承座立体图。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马达轴承座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它由上盖1、上轴承座2、带线圈矽纲片马达轴3、下轴承座2、下盖4组成的小型马达,上盖1外形制成现有一般形式,在它的中心孔5内表面上制有向内隆起均匀分布的凸筋6,带孔的轴承座2外形制成凸鼓形,它的外表面上亦均匀制有防止转动,向内凹入沟槽7,轴承座2装入中心孔5中,使凸筋6与沟槽7构成相互啮合和并成为过渡性公差配合形式,将轴承座2用手压入上盖1中心孔5内。下盖4中心孔与上盖1结构相同,将下轴承座2用手压入下盖4的中心孔5内,将带线圈矽纲片马达轴3的两个轴颈分别装入上轴承座2和下轴承座2孔内构成该小型马达。
实施例2,该小型马达亦由上盖1,上轴承座2,带线圈矽纲片马达轴3,下轴承座和下盖4构成,除上下轴承座2外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上轴承座2制成圆直筒形在筒外圆直径中间部位,制有齿形环状凸起,将轴承座2装入中心孔5内时,使它们中间部位环状凸起与中心孔5内的凸筋6啮合成为用手压入过渡配合形式,当将马达轴3装入两端上下轴承座2孔内时而构成该小型马达。
实施例3,该小型马达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它由上盖1上轴承座10,带线圈矽纲片马达轴3,下轴承座10和下盖4组成,它们与实施例1和2的不同点是,上下轴承座10外形均为凸鼓形而四周加工削出四个平面11,将上盖1和下盖4的中心孔5内表面制成与平面11过渡配合,相匹配的花键形式,再用带线圈矽纲片的马达轴3组装在两个轴承座10孔内而构成该小型马达。
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马达轴承座,它包括上盖、带线圈矽钢片马达轴、下盖构成,其特征是上盖和下盖中心孔(5)内装一个过渡配合可用手压入孔内的凸鼓形,并在整个外表面上均匀制有向内凹入沟槽(7)的轴承座(2),上盖和下盖中心孔(5)的内表面,则制有与轴承相匹配的隆起凸筋(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马达轴承座,其特征是上、下轴承座(2)制成直筒形在外经中间部位制有一呈齿形的环状凸起与上、下盖中心孔(5)内的凸筋(6)成过渡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马达轴承座,其特征是轴承座(10)外表面制成凸鼓形四周削出平面(11)与上、下盖中心孔(5)内表面制成凸起花键形式匹配过渡配合的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小型马达轴承座,它由轴承座带线圈矽钢片马达轴和上、下盖的中心孔相配合组成。它将轴承座制成带凹槽的凸鼓形式或外形中间带齿的圆筒形与上、下盖中心孔内的凸筋匹配,它可用手压入固定,成为啮合配合。并可自动调节轴承座中心与马达轴心线相一致,来减少间隙,减少震动和噪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寿命,减少抱轴烧轴缺陷。
文档编号H02K5/167GK2245298SQ9522778
公开日1997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8日
发明者张启三 申请人:张启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