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的交流电机朝着小型化、高功率密度化、宽的工作区及低成本方向发展,对电机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对电机的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节能环保对电机的工作性能要求以外,人们对生活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严格电机工作时引发的震动和噪音,家用电器,如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对电机震动引起的噪音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电机引起的震动噪音一般分为三类,电机谐波磁场产生激振径(切、轴)向力波引起的电磁噪音、电机轴承等引起机械噪音、风扇、定转子相对移动引起的空气动力噪音,在电机电磁设计上,我们大力关注第一类的电磁噪音。电磁噪音来源于电机径向力波传递到齿上,进而通过齿顶传递到机壳上,机壳的形变会带来空气的震动而产生噪音。所以改善电机的电磁噪音要从径向电磁力波开始分析,从源头上,减小齿上传递到机壳上的电磁力。但电磁力减小后,对电机的寿命、性能有较大的不良影响。
[0003]现有技术中,另一种降低电磁噪音的方案为:在定子齿顶部位会开有小槽,和机壳间会存在齿顶间隙,此间隙会灌封环氧胶的,一方面利于电机的散热,另一方面填充的环氧胶会对定子齿部传递到机壳的径向力波会有一定削弱作用。但具有很大的缺陷齿顶开槽由于收到定子磁路的限制,不可能过大以免电机轭部磁密饱和,所以对电机径向力波的减弱效果有限。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低噪音的电机。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机,其包括定子、绕于所述定子上的绕组及位于定子外围的机壳,所述定子包括轭部、与所述轭部相连接的齿部及位于所述齿部两侧的绕线槽,位于所述轭部的外缘还设置一缺口,所述机壳具有收容所述定子的收容孔,自所述收容孔表面向所述机壳外表面方向拉伸出的若干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轭部的缺口对应所述第一凹槽,一对所述第二凹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的两侧,所述第二凹槽的小于所述第一凹槽。
[0007]所述第一凹槽底部到所述机壳的外表面的最小距离为K1,所述第二凹槽底部到所述机壳的外表面的最小距离为K2,所述收容孔表面到所述机壳的外表面的最小距离为K3,其中,ΚΙ >K3,K2>K3。
[0008]所述定子由若干定子冲片相互连接并叠加而成,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轭部的外表面的交点为Ρ1,所述轭部的外表面与侧表面的交点为Ρ2,交点Ρ1与交点Ρ2的连线的中心点为Ρ3,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心对应交点Ρ3。
[0009]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为L1,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为L2,所述齿部的宽度L,其中,0.8L<L2< 1.2L,0.2L<L3<0.5Lo
[0010]所述定子为整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轭部的外表面的交点为PI,自所述定子的中心点连接所述绕线槽的中心点后延长,该延长线与所述轭部的外表面相交P2,交点P1与交点P2的连线的中心点为P3,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心对应交点P3。
[001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电机具有如下功效:当在轭部对应的机壳开设第一凹槽时,第一凹槽内有无环氧胶,都会带来力波的减弱,同时力波会像齿顶的两侧传递,遇到轭部对应的机壳上所开第二凹槽时,会再次减弱,最终传递到机壳上的电磁力会大大小于齿上聚集的电磁力,噪音也随之减小。
[0012]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电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电机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1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18]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便于灌胶的电机100,其包括定子1、位于定子1上的绝缘骨架(未指示)、绕制在绝缘骨架上的绕组及位于定子1外围的机壳4。
[0019]定子1由若干定子冲片相互连接并叠加而成,定子1包括轭部11、与轭部11相连接的齿部12及连接齿部12的齿靴13,轭部11为绕一中心点旋转的环形结构;齿部12的顶端连接轭部11,并朝中心点延伸;齿靴13连接齿部12的末端。若干定位冲片11相互连接,具体的,轭部11具有位于一端的凹槽111及位于另一端的凸台112,若干轭部11的凹槽111与另一轭部11的凸台112相互配合,齿部12两侧形成若干绕线槽14。位于轭部11的外缘还设置一缺口113,缺口 113正对齿部12。
[0020]如图2所示,机壳4大致为方形结构,其具有位于一对角的安装孔41及位于另一对角的缺角42。机壳4还包括位于中心且用于收容定子1的收容孔43,自收容孔43的表面向机壳4的外表面方向凹陷的若干第一凹槽44。当定子1收容于收容孔43内时,若干缺口 113分别正对第一凹槽44。第一凹槽44底部到机壳4的外表面的最小距离为K1,收容孔43表面到机壳4的外表面的最小距离为K3,当设置第一凹槽44时,K1 2 K3。其中,K3 2 0.5mm。
[0021]为减小噪音,机壳4还具有自其收容孔43表面向外表面方向凹陷的第二凹槽45,所述第二凹槽45与所述第一凹槽44相互交叉间隔。第二凹槽45底部到机壳4的外表面的最小距离为K2,当设置第二凹槽45时,K2 2 K3。同一轭部11对应一个第一凹槽44,对应两个第二凹槽45,该两个第二凹槽45分别位于第一凹槽44的的两侧,第二凹槽45轭部11的小于第一凹槽44。为确定第二凹槽45的位置,设定第一凹槽44与轭部11的外表面的交点为Ρ1,轭部11的外表面与侧表面的交点为P2,交点P1与交点P2的连线的中心点为P3,第二凹槽45的中心对应交点P3。
[0022]为使噪音减小到最大化,具体的,第一凹槽44的长度L1宽于第二凹槽45的长度L2。具体的,设定齿部 12的宽度L,0.8L< L2 < 1.2L,0.2L< L3 < 0.5L。
[0023]气隙中的电磁力会通过齿靴13聚集到齿部12中,通过齿部12、轭部11传递到机壳4上,引起震动带来噪音,当在轭部11对应的机壳4开设第一凹槽44时,第一凹槽44内有无环氧胶,都会带来力波的减弱,同时力波会像齿顶的两侧传递,遇到轭部11对应的机壳4上所开第二凹槽45时,会再次减弱,最终传递到机壳上的电磁力会大大小于齿上聚集的电磁力,噪音也随之减小。
[0024]如图3所示,电机第二实施例中,当定子为整体式结构,自定子1的中心点连接绕线槽14的中心点P4后延长,该延长线与轭部11的外表面相交P2,交点P1与交点P2的连线的中心点为P3,第二凹槽45的中心对应交点P3。
[002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电机,其包括定子、绕于所述定子上的绕组及位于定子外围的机壳,所述定子包括轭部、与所述轭部相连接的齿部及位于所述齿部两侧的绕线槽,位于所述轭部的外缘还设置一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具有收容所述定子的收容孔,自所述收容孔表面向所述机壳外表面方向拉伸出的若干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轭部的缺口对应所述第一凹槽,一对所述第二凹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的两侧,所述第二凹槽的小于所述第一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底部到所述机壳的外表面的最小距离为K1,所述第二凹槽底部到所述机壳的外表面的最小距离为K2,所述收容孔表面到所述机壳的外表面的最小距离为K3,其中,K1 2 K3,K2 2 K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由若干定子冲片相互连接并叠加而成,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轭部的外表面的交点为P1,所述轭部的外表面与侧表面的交点为P2,交点P1与交点P2的连线的中心点为P3,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心对应交点P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为L1,所述第二凹槽的长度为12,所述齿部的宽度1^,其中,0.81^1^<1.21^,0.21^1^3<0.5匕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为整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轭部的外表面的交点为P1,自所述定子的中心点连接所述绕线槽的中心点后延长,该延长线与所述轭部的外表面相交P2,交点P1与交点P2的连线的中心点为P3,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心对应交点P3。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其包括定子、绕于所述定子上的绕组及位于定子外围的机壳,所述定子包括轭部、与所述轭部相连接的齿部及位于所述齿部两侧的绕线槽,位于所述轭部的外缘还设置一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具有收容所述定子的收容孔,自所述收容孔表面向所述机壳外表面方向拉伸出的若干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轭部的缺口对应所述第一凹槽,一对所述第二凹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二凹槽的小于所述第一凹槽。减少噪音。
【IPC分类】H02K1/14, H02K5/04
【公开号】CN105471156
【申请号】CN201610084075
【发明人】彭光明, 段宗才, 荆红民
【申请人】上海市雷智电机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6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