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连接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板,尤其涉及一种硬盘连接板。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主机产业发展,硬盘的总线也逐渐趋向SAS(Serial Attached SCS1、即串行连接 SCSI)、SATA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即串行 ATA)等序列式传输规格。如SAS规格,是在服务器或是数据中心等较大型终端机设备作为数据储存装置,用于在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和光盘驱动器(Optical Disk Drive, ODD)等装置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支持热插拔,目前传输速率按SAS1、SAS2、SAS3分别为3Gb/s、6Gb/s、12Gb/s。又如SATA规格,大多于一般消费型电子产品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中作为HDD、SSD、或ODD等数据储存装置的连接,也支持热插拔,而其传输速率是:SATA1 为 1.5Gb/s、SATA2 为 3Gb/s、SATA3 为 6Gb/s。
[0003]在数据协议上,SAS规格虽可兼容SATA数据,但SATA规格却不能支持SAS数据;而且,SATA与SAS因处理信号的方式不同,通常不同的主机板通常仅支持一种硬盘传输规格,且随着不断更新的软件和逐渐发展的云端,而需要更强大的硬件效能、更快速的传输速率(如SAS3的12Gb/s)来配合系统整体或软件;因此,主机内部需要更有弹性地支持前述两种传输规格。
[0004]如后附图1所示,台湾发明专利号第1363968号提出了一种高速差分信号传输系统,其利用相同的主机板布线架构,使用同一个共同连接器60a弹性地支持前述两种传输规格。除此之外,并增设有信号控制芯片10a、第一、第二、第三传输线20a、30a、40a、信号转换芯片50a、以及三个电容与电阻等,通过这些元件之间的连接或断开,能够切换SATA与SAS信号。然而新增诸多组件,纵使能够达到弹性支持两种传输规格,成本却不减反增,根本不利于成本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解决前述现有技术等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硬盘连接板,能够弹性支持SAS与SATA传输规格、以及SAS各种传输速率的硬盘连接板,并达到有效的成本控制。
[000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硬盘连接板,其包括有一板体、以及设于板体的至少一个连接埠。板体具有一接地区域,连接埠具有:设于两侧的两定位区、以及位于该两定位区之间的一信号区。信号区依次设有第一脚位组、第二脚位组、以及电源脚位组。其中,第一脚位组具有:三个第一接地垫片、呈间隔地设于三个第一接地垫片之间的两组第一信号垫片、以及与三个第一接地垫片对应的三个脚孔。其中,第一接地垫片和第一信号垫片沿着第一轴平行地排列,三个脚孔沿第二轴呈线性排列;并且,每一对对应的第一接地垫片与脚孔电连接至该板体的接地区域。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现有技术的系统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硬盘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A为图2的局部示意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硬盘连接板的第一接地垫片、脚孔、与接地区域的方块示意图;
[0011]图4为SAS3连接器的示意图;
[0012]图5为SAS2连接器的示意图。
[0013](符号说明)
[0014](现有技术)
[0015]1a…信号控制芯片
[0016]20a…第一传输线
[0017]30a…第二传输线
[0018]40a…第三传输线
[0019]50a…信号转换芯片
[0020](本实用新型)
[0021]I...板体G...接地区域
[0022]2…连接埠21…定位区
[0023]22…信号区31…第一接地垫片
[0024]32…第一信号垫片 30…第一脚位组
[0025]33...脚孔40...第二脚位组
[0026]41…第二接地垫片 42…第二信号垫片
[0027]50...电源脚位组 PX...第一平面
[0028]Pr..第二平面XI...第一轴
[0029]X2...第二轴yl、y2、y3...共轴
[0030]61…SAS3连接器 62…SAS2连接器
[0031]6121、6221 …定位区
[0032]6130、6230…第一信号接脚组
[0033]6140、6240…第二信号接脚组
[0034]6130g、6230g…第一接地接脚
[0035]6140g、6240g…第二接地接脚
[0036]6130p、6130q ;6230p、6230q…第一信号接脚
[0037]6140p、6140q ;6240p、6240q…第二信号接脚
[0038]6150、6250…电源接脚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39]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硬盘连接板的较佳实施例。
[0040]该硬盘连接板包括有一板体1、以及设置于板体I的至少一个连接埠2。其中,板体I设有接地区域G ;连接埠2设有位于两侧的两定位区21、以及位于该两定位区21之间的一信号区22。信号区22依次设有第一脚位组30、第二脚位组40、以及电源脚位组50。
[0041]其中,第一脚位组30是供第一组信号传输,其具有三个第一接地垫片31、呈间隔地设于两相邻的第一接地垫片31之间的两组第一信号垫片32、以及与上述三个第一接地垫片31对应的三个脚孔33。第二脚位组40是供第二组信号传输,其具有三个第二接地垫片41、以及呈间隔地设于两相邻的第二接地垫片41之间的两组第二信号垫片42。
[0042]请参阅图2A的第一脚位组30,其第一接地垫片31、第一信号垫片32是沿着第一轴Xl平行地排列,三个脚孔33沿着第二轴X2呈线性排列;第一轴Xl与第二轴X2能够共同定义有一第一平面PX,且两轴X1、X2于该第一平面PX上互相平行。每一对对应的第一接地垫片31与脚孔33能够共同定义一共轴,因此分别定义有共轴yl、共轴y2、共轴y3,且三共轴y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