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固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路固态继电器,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国内外技术产品现朝着高效节能方向不断发展,固态接触器也不例外。目前,现有技术中在技术领域中使用的固态继电器都是单独使用的,一路就得使用一个固态继电器,而PLC输出接线端子可以扩展很多,因而就要用市面上的多个单路固态继电器,占用仪器内部空间,连线比较复杂,布线困难,易出故障,给维修、更换元器件带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多路固态继电器,节省空间,连线简单,安装方便。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0005]多路固态继电器,由左固定导轨(1)、右固定导轨(8)、固定板(2)、固态继电器
(3)、输入接线端子(4)、输出接线端子(5)、保险丝(6)和电路板(7)组成,电路板(7)上连接有固态继电器(3)、保险丝(6)、输入接线端子(4)和输出接线端子(5),输入接线端子
(4)的输入口接输入控制信号,输入接线端子与固态继电器一一对接,控制固态继电器(3)的通断,固态继电器内部采用光电隔离,保护强弱电的隔离,同时采用环氧树脂灌封,防潮、防水、防震;固态继电器⑶输出端连接保险丝(6),起到过流保护的作用,保险丝(6)连接输出接线端子(5),输出接线端子(5)连接负载。电路板(7)的底部连接在固定板(2)上;电路板(7)的两侧与左固定导轨(I)、右固定导轨⑶相连,导轨式安装,方便快捷。
[0006]所述固态继电器设有多个,并且并排布置,并且并联在电路中。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多路固态继电器,其输入端共用一个正极或者负极,输出端共用一个交流220V。这样,布线简单美观而不杂乱,固态继电器内部用环氧树脂灌封,使其达到防潮、防水、防震的目的,导轨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0008]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固态继电器,由左固定导轨1、右固定导轨8、固定板2、固态继电器3、输入接线端子4、输出接线端子5、保险丝6和电路板7组成,电路板7上连接有固态继电器3、保险丝6、输入接线端子4和输出接线端子5,输入接线端子4的输入口接输入控制信号,输入接线端子与固态继电器对接,控制固态继电器3的通断,固态继电器内部采用光电隔离,保护强弱电的隔离,同时采用环氧树脂灌封,防潮、防水、防震;固态继电器3输出端连接保险丝6,起到过流保护的作用,保险丝6连接输出接线端子5,输出接线端子5连接负载。电路板7的底部连接在固定板2上;电路板7的两侧与左固定导轨1、右固定导轨8相连,导轨式安装。方便快捷。
[0011]所述固态继电器设有多个,并且并排布置,并且并联在电路中。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多路固态继电器,其输入端共用一个正极或者负极,输出端共用一个交流220V。这样,布线简单美观而不杂乱,固态继电器内部用环氧树脂灌封,使其达到防潮、防水、防震的目的,导轨安装方便。
【主权项】
1.多路固态继电器,由左固定导轨(I)、右固定导轨(8)、固定板(2)、固态继电器(3)、输入接线端子(4)、输出接线端子(5)、保险丝(6)和电路板(7)组成,其特征在,电路板(7)上连接有固态继电器(3)、保险丝(6)、输入接线端子(4)和输出接线端子(5),输入端子(4)的输入口接输入控制信号,输入端子与固态继电器 对接,控制固态继电器(3)的通断;固态继电器⑶输出端连接保险丝(6),保险丝(6)连接输出接线端子(5),输出端子(6)连接负载,电路板(7)的底部连接在固定板(2)上;电路板(7)的两侧与左固定导轨(I)、右固定导轨(8)相连,导轨式安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固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继电器设有多个,并且并排布置,并且并联在电路中。
【专利摘要】多路固态继电器,由左固定导轨(1)、右固定导轨(8)、固定板(2)、固态继电器(3)、输入接线端子(4)、输出接线端子(5)、保险丝(6)和电路板(7)组成,电路板(7)上连接有固态继电器(3)、保险丝(6)、输入接线端子(4)和输出接线端子(5),输入接线端子(4)的输入口接输入控制信号,输入接线端子与固态继电器一一对接,控制固态继电器(3)的通断,固态继电器内部采用光电隔离,保护强弱电的隔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多路固态继电器,其输入端共用一个正极或者负极,输出端共用一个交流220V。这样,布线简单美观而不杂乱,固态继电器内部用环氧树脂灌封,使其达到防潮、防水、防震的目的,导轨安装方便。
【IPC分类】H03K17/94
【公开号】CN204707107
【申请号】CN201520529246
【发明人】殷晨钟
【申请人】江苏固特电气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