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话的话筒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8283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电话的话筒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移动电话的话筒室,尤指一种可提供良好声学环境的移动电话的话筒室。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越来越多,用户对移动电话的要求已不仅满足于能够通话,而且要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通话效果,尤其是目前移动多媒体技术等相关业务的发展,移动电话的通话质量更显重要,移动电话的话筒作为移动电话的语音拾取装置,话筒室的设计好坏对通话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请参阅图1和图2,台湾专利公报第495122号专利揭示一种移动电话90,其包括一前盖91和一后盖92,前盖91的内侧开设一浅槽型话筒室911,且该浅槽型话筒室911内开设有多个贯通前盖91的通孔912,该移动电话90的话筒(图未示)直接设置于浅槽型话筒室911内,通孔912用于收集外部声音信号。
但是,该移动电话90的话筒直接设置于浅槽型话筒室911内,首先,该浅槽型话筒室911不能有效固持话筒,移动电话90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遭遇碰撞,而该固持方法在遭遇多次碰撞后会出现松动;其次,该话筒室911的通话孔位于手机前盖的下端,通话时该部位直接对应于用户嘴部,如此,通话过程中用户的呼吸或喘息噪声较易被话筒所吸收,且通话或呼吸的气流直接作用于通话孔,易形成啸叫。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移动电话的话筒室不能有效固持话筒、较易吸收用户的呼吸或喘息噪声及易形成啸叫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电话的话筒室,其可有效改善通话质量,且可充分固持话筒。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电话的话筒室,其包括一前室和一后室,该前室具一第一凹口,该后室具一第二凹口,该前室与后室配合形成一空腔,该前室的第一凹口和后室的第二凹口配合形成一用于收容话筒且与该空腔贯通的通孔,该前室与后室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用于收集外部声音信号且与该空腔贯通的孔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电话的话筒室将移动电话的话筒收容于一具共鸣功效的空腔内,经移动电话的孔眼收集的外部声音信号在空腔内发生谐振,再作用于话筒,由此可有效改善移动电话的通话质量,并可充分固持话筒;此外,本实用新型移动电话的话筒室的用于收集声音信号的孔眼开设于底板,实际使用时该孔眼非直接对应于用户嘴部,由此可有效降低对用户通话时呼吸或喘息所发出的噪声的收集,以及避免通话或呼吸的气流直接作用于通话孔而引起啸叫。

图1是现有移动电话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中现有移动电话又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电话的话筒室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3中移动电话的话筒室的前室和后室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电话的话筒室的前室又一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电话的话筒室的前室和后室分别一体成型于移动电话的前盖和后盖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电话的话筒室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电话的话筒室第三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移动电话的话筒室10第一实施例整体呈长方体结构,包括一前室11和一后室12,前室11和后室12配合形成一具共鸣功效的空腔(未标示),且空腔具一用于安装话筒(图未示)的通孔16和一孔眼116,通孔16的形状和尺寸与该话筒的形状和尺寸相应(本实施例为一圆形通孔)。
前室11包括一第一顶板111、一第一底板112、二相面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13和一第一侧墙114,其共同形成第一空腔(未标示),第一顶板111包括一第一凹口115(本实施例为半圆形),其凹口背向第一侧墙114,且第一顶板111具第一凹口115的一端与二第一侧壁113相接处分别形成一凹台118,第一底板112包括至少一与第一空腔贯通的孔眼116,以便于安装于移动电话的话筒室10内的话筒收集外部声音信号,第一底板112的内侧进一步包括二凸伸的挡止块117。
后室12包括一第二顶板121、一第二底板122、二相面对设置的第二侧壁123及一第二侧墙124,其共同形成第二空腔(未标示),第二顶板121包括一第二凹口125(本实施例为半圆形),其凹口背向第二侧墙124,且第二顶板121具第二凹口2125的一端与二第二侧壁123相接处分别延伸出一凸块128,用于与凹台118配合。
装配时,前室11的第一顶板111与后室12的第二顶板121配合形成顶板13,且第一顶板111的第一凹口115与第二顶板121的第二凹口125配合形成通孔16,第一底板112与第二底板122配合形成底板15,二第一侧壁113分别与二第二侧壁123配合,再与第一侧墙114及第二侧墙124共同形成四侧壁14,以形成一空腔(未标示),并通过凸块128与凹台118的配合进一步增进前室11与后室12的配合,以使前室11与后室12有效配合。当一移动电话的话筒(图未示)收容于移动电话的话筒室10内,底板15与该话筒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并通过挡止块117进一步支撑并定位该话筒。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移动电话的话筒室10的挡止块117的数目可变,且其亦可自第二底板122或四侧壁14内侧向空腔内延伸(请一并参阅图5)。
请一并参阅图6,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移动电话的话筒室10的前室11和后室12亦可分别一体成型于一移动电话80的前盖81及后盖82的底部,其中前室11的第一侧墙114和第一底板112分别一体成型于前盖81的前面板和前底板(未标示),后室12的第二侧墙124和第二底板122分别一体成形于后盖82的后面板和后底板(未标示),孔眼116则位于移动电话的前盖底部。
请参阅图7,可以理解,为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移动电话的话筒室10的共鸣腔体的密闭性,以达成更佳的共鸣功效,本实用新型移动电话的话筒室10第二实施例是将前室11与后室12一体成型,其整体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包括一顶板13、四侧壁14及一底板15,其亦可一体成型于移动电话的前盖或后盖。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移动电话的话筒室并不受形状的限制,其整体可呈其它立体几何形状,如为球形空腔。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电话的话筒室10′整体呈圆柱体结构,其包括一圆弧形侧壁14′(请参阅图8)。
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电话的话筒室,其中该移动电话包括一前盖和一后盖,其特征在于该移动电话的话筒室包括一前室和一后室,该前室具一第一凹口,该后室具一第二凹口,该前室与后室配合形成一空腔,该前室的第一凹口和后室的第二凹口配合形成一用于收容话筒且与该空腔贯通的通孔,该前室与后室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用于收集外部声音信号且与该空腔贯通的孔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话的话筒室,其特征在于该前室一体成型于上述前盖,该后室一体成型于上述后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话的话筒室,其特征在于该前室包括一第一顶板、二第一侧壁、一第一侧墙及一第一底板,上述第一凹口设置于第一顶板,且其凹口背向该第一侧墙,该二第一侧壁相面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电话的话筒室,其特征在于该后室包括一第二顶板、二第二侧壁、一第二侧墙及一第二底板,上述第二凹口设置于第二顶板,且其凹口背向该第二侧墙,该二第二侧壁相面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电话的话筒室,其特征在于上述孔眼设置于该第一底板或第二底板或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电话的话筒室,其特征在于该前室的第一顶板、二第一侧壁及第一底板分别与后室的第二顶板、二第二侧壁及第二底板配合,并与第一侧墙及第二侧墙共同形成上述空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电话的话筒室,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顶板具第一凹口的一端与二第一侧壁相接处分别形成一凹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电话的话筒室,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顶板具第二凹口的一端与二第二侧壁相接处分别延伸出一用于与该凹台配合的凸块。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电话的话筒室,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顶板的第一凹口和第二顶板的第二凹口均为半圆形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电话的话筒室,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腔内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挡止块,且该挡止块自该第一底板或第二底板或自该二第一侧壁、第一侧墙、二第二侧壁及第二侧墙向该空腔内延伸。
专利摘要一种移动电话的话筒室,其包括一前室和一后室,该前室具一第一凹口,该后室具一第二凹口,该前室与后室配合形成一空腔,该前室的第一凹口和后室的第二凹口配合形成一用于收容话筒且与该空腔贯通的通孔,该前室与后室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用于收集外部声音信号且与该空腔贯通的孔眼。
文档编号H04M1/02GK2595098SQ0225033
公开日2003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4日
发明者王小州, 何江源, 陈家骅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