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模式设置设备和设置方法、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和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7948069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模式设置设备和设置方法、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设置或控制对等(P2P)型内容数据(或流数据)发布系统中各设备之间连接模式的设备和方法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诸如因特网等通信网络中的对等型内容数据发布系统备受关注。内容数据发布系统以不同于客户机-服务器类型的内容数据发布系统的方式,在作为客户机的各节点之间发送/接收流发布式内容数据。
作为这种类型的系统,例如专利文件1公开了流数据发布系统。在该系统中,每一个节点都具有用于识别网络连接关系的拓扑信息。每一个节点被连接到根据拓扑信息识别的上游(较高层级)上的节点,接收从上游节点发送的流数据,并且将流数据传输(中继)到下游(较低层级)上的节点。
假设在这种类型的内容数据发布系统中,例如,由于在一个节点正在接收(下载)内容数据时位于较高层级上的另一个节点退出系统而使网络上的通信被断开。在这种情况下,正在接收内容数据的节点执行所谓的恢复操作,即搜索另一个可连接的节点并且再连接到该节点。不过,如果将该节点连接到作为再连接的目的的作为上层设备的被连结到具有窄带宽的通信线路(通信路径)的节点,则在再连接之后对内容数据的重放产生负面影响,并且进而对低层设备的内容数据的重放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存在对整个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结果,需要选择作为高层设备的具有宽带宽的节点作为再连接的目的地。
不过,现有内容数据发布系统的构建没有考虑到用于连接节点的通信线路的类型和带宽,诸如在系统的宽范围上数据传输速度(内容数据供应能力)。不论是否存在具有伴随节点的足够宽的带宽的设备这一事实,而且也没有用于弄清楚该存在的装置,因此再加入的节点被再连接到依附于较窄带宽的节点,并且存在在再连接之后对内容数据的重放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申请未决公开第2003-169089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现考虑到了这些问题,并且由于构成系统的网络拓扑本身清楚地显示出连结于用于构建该系统的节点的路径带宽在较高层级上较宽并且在较低层级上较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连接模式设置设备、连接模式设置方法、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和连接模式控制方法等,用于在加入系统/退出系统的连接时实现找到最佳连接目的地的更短时间,并且甚至在连接之后执行伴随内容数据重放的恢复操作等的情况下,也会在系统的较宽范围内提高通信性能,而不会对整个系统施加负面影响。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连接模式设置设备,用于设置在树型发布系统中提供的用于发布发布信息的发布设备和用于接收发布信息的多个接收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在树型发布系统中,发布设备位于最高层级上,多个接收设备形成多个层级,各设备经由各通信路径以树形连接,并且由发布设备发布的发布信息依次从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传输到较低层级上的接收设备,连接模式设置设备包括有效带宽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表示被连结到各接收设备的每一条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将每一个接收设备连接到位于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或者发布设备;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用于对各通信路径的各有效带宽进行比较;以及连接模式设置装置,用于基于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来设置各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
因此,为了将接收设备连接到位于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等,对被连结到各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进行比较,并且根据比较结果来设置各设备的连接模式。结果,甚至当执行了伴随着加入系统/退出系统的恢复操作时,也可以在不对整个系统施加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在该系统的较宽范围内提高通信性能。
连接模式设置装置设置各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以便在优选情况下被连结到其有效带宽相对较宽的通信路径的接收设备位于较高层级上。
因此,具有较高供应能力的接收设备位于较高层级上并且具有较低供应能力的接收设备位于较低层级上,从而使系统中各设备之间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达到最佳。因此,甚至当执行了伴随着加入系统/退出系统的恢复操作时,也可以在不对整个系统施加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在该系统的较宽范围内提高通信性能。
连接模式设置装置设置各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以便被连接在发布设备或一个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的其他接收设备的连接数小于预定连接数。
因此,可以将被连接在发布设备或该一个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的其他接收设备的连接数调整成预定连接数,以便负载可以分散而不会集中在一个地方。甚至当执行了伴随着加入系统/退出系统的恢复操作时,也可以在不对整个系统施加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在该系统的较宽范围内提高通信性能。
在其中被连结到该一个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被连接在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的其他接收设备总数分割并且被共享的情况下,确定预定连接数,以便有效带宽超过事先规定的最小有效带宽。
连接模式设置装置进一步设置各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以便由多个接收设备形成的层级数小于预定层级数。
因此,可以调整由系统中的多个接收设备形成的层级数,以便整个系统的负载可以得到抑制。甚至当执行了伴随着加入系统/退出系统的恢复操作时,也可以在不对整个系统施加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在该系统的较宽范围内提高通信性能。
连接模式设置设备包括加入请求信息接收装置,用于接收表示从新接收设备发送的加入请求以加入树型发布系统中的加入请求信息,其中有效带宽信息获取装置获取表示被连结到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已经发送了加入请求信息的新接收设备被连接到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或发布设备,有效带宽比较装置对被连结到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与被连结到除了新接收设备之外的至少一个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进行比较,并且连接模式设置装置基于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设置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以便新接收设备位于根据被连结到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层级上。
因此,设置要加入该系统的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以便新接收设备位于根据被连结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层级上。结果,甚至重复加入系统/退出系统并且重复对系统进行重构,也可以确保具有较高供应能力的接收设备位于较高层级上并且具有较低供应能力的接收设备位于较低层级上,并且可以保持系统中的各设备之间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最佳。因此,甚至当重复地对系统进行重构时,也可以在不对整个系统施加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在该系统的较宽范围内提高通信性能。
连接模式设置装置进一步设置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以便被连接在作为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的发布设备或该一个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的其他接收设备的连接数变得小于预定连接数。
因此,可以将被连接在发布设备或该一个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的其他接收设备的连接数调整成预定连接数,以便负载可以分散而不会集中在一个地方。甚至当重复对系统进行重构时,也可以在不对整个系统施加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在该系统的较宽范围内进一步提高通信性能。
在被连结到该一个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被连接在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的其他接收设备的总数分割并且被共享的情况下,确定预定连接数,以便有效带宽超过事先规定的最小有效带宽。
连接模式设置装置进一步设置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以便由多个接收设备形成的层级数变得小于预定层级数。
因此,可以调整由系统中的多个接收设备形成的层级数,以便整个系统上的负载可以得到抑制。甚至当重复对系统进行重构时,也可以在不对整个系统施加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在该系统的较宽范围内进一步提高通信性能。
连接模式设置设备包括连接信息发送装置,用于将连接到作为新接收设备的设置的连接目的地的发布设备或该一个接收设备所需的连接信息发送到新接收设备。
因此,用于接收连接信息的新接收设备可以快速加入系统中。
新接收设备为由于位于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从树型发布系统中退出而变得不能接收发布信息的接收设备。
因此,可以设置由于位于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从树型发布系统中退出而变得不能接收发布信息的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以便接收设备位于根据被连结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层级上。
基于从各设备之一发送数据到由其他设备经由通信路径接收数据所需的时间来计算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
因此,可以计算通信路径的准确有效带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连接模式控制设备,用于控制在树型发布系统中提供的用于发布发布信息的发布设备和用于接收发布信息的多个接收设备中的至少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在树型发布系统中,发布设备位于最高层级上,多个接收设备形成多个层级,各设备经由各通信路径以树形连接,并且由发布设备发布的发布信息依次从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传输到较低层级上的接收设备,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包括加入请求信息接收装置,用于接收表示从新接收设备发送的加入请求以加入树型发布系统中的加入请求信息;有效带宽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表示被连结到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已经发送了加入请求信息的新接收设备被连接到新接收设备的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或发布设备,并且获取表示被连结到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将除了新接收设备之外的至少一个接收设备连接到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或发布设备;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用于对被连结到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与被连结到除了新接收设备之外的各接收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进行比较;以及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用于基于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来设置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以便新接收设备位于根据被连结到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层级上。
因此,设置加入系统中的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以便新接收设备位于根据被连结到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层级上。甚至当重复加入系统/退出系统并且重复对系统进行重构时,系统中的设备之间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也可以达到最佳。因此,甚至当重复对系统进行重构时,也可以在不对系统施加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在该系统的较宽范围内提高通信性能。
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进一步设置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以便被连接在作为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的发布设备或一个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的其他接收设备的连接数变得小于预定连接数。
在被连结到该一个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被连接在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的其他接收设备的总数分割并且被共享的情况下,确定预定连接数,以便有效带宽超过事先规定的最小有效带宽。
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进一步设置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以便由多个接收设备形成的层级数变得小于预定层级数。
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包括连接信息发送装置,用于将连接到作为新接收设备的设置的连接目的地的发布设备或接收设备之一所需的连接信息发送到新接收设备。
新接收设备为由于位于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从树型发布设备中退出而变得不能接收发布信息的接收设备。
基于从各设备之一发送数据到由其他设备经由通信路径接收数据所需的时间来计算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
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包括连接确定装置,用于在被连结到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比被连结到除了新接收设备之外的一个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宽的情况下,基于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来确定新接收设备是否可以被连接在该一个接收设备所连接到的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或发布设备的较低层级上。
在连接确定装置确定新接收设备可以被连接的情况下,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将该一个接收设备所连接到的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或发布设备设置为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
在连接确定装置确定新接收设备不能被连接的情况下,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进一步确定新接收设备是否可以被连接在该一个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
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包括连接确定装置,用于在被连结到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比被连结到除了新接收设备之外的一个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窄的情况下,基于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来确定新接收设备是否可以被连接在该一个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
在连接确定装置确定新接收设备可以被连接的情况下,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将该一个接收设备设置为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
在连接确定装置确定新接收设备不能被连接的情况下,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设置新接收设备被连接在该一个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作为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
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包括接收设备选择装置,用于确定是否存在要被连接在该一个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的多个接收设备,并且在存在多个接收设备的情况下,从多个接收设备中选择被连结到有效带宽最宽的通信路径上的接收设备,其中,在连接确定装置确定新接收设备不能被连接的情况下,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将选择的接收设备设置为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
连接模式控制设备被包括在发布设备中。
连接模式控制设备被包括在该一个接收设备中。
连接模式控制设备被包括在第一接收设备中,并且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包括加入请求信息传输装置,用于在连接确定装置确定新接收设备不能被连接的情况下,将加入请求信息传输到除了该一个接收设备和新接收设备之外的各接收设备中的任一个,代替设置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
加入请求信息传输装置将加入请求信息优先传输到加入请求信息以前没有被传输到的接收设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存在一种连接模式设置方法,用于设置在树型发布系统中提供的用于发布发布信息的发布设备和用于接收发布信息的多个接收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在树型发布系统中,发布设备位于最高层级上,多个接收设备形成多个层级,各设备经由各通信路径以树形连接,并且由发布设备发布的发布信息依次从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传输到较低层级上的接收设备,该方法包括用于获取表示被连结到各接收设备的每一条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将每一个接收设备连接到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或者发布设备的步骤;用于对各通信路径的各有效带宽进行比较的步骤;以及用于基于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来设置各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的步骤。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存在一种连接模式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在树型发布系统中提供的用于发布发布信息的发布设备和用于接收发布信息的多个接收设备中的至少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在树型发布系统中,发布设备位于最高层级上,多个接收设备形成多个层级,各设备经由各通信路径以树形连接,并且由发布设备发布的发布信息依次从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传输到较低层级上的接收设备,该方法包括用于接收表示从新接收设备发送的加入请求以加入树型发布系统中的加入请求信息的步骤;用于获取表示被连结到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已经发送了加入请求信息的新接收设备被连接到新接收设备的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或发布设备,并且获取表示被连结到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将除了新接收设备之外的至少一个接收设备连接到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或发布设备的步骤;用于对被连结到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与被连结到除了新接收设备之外的各接收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进行比较的步骤;以及用于基于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来设置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以便新接收设备位于根据被连结到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层级上的步骤。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连接模式设置程序,用于计算机来设置在树型发布系统中提供的用于发布发布信息的发布设备和用于接收发布信息的多个接收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在树型发布系统中,发布设备位于最高层级上,多个接收设备形成多个层级,各设备经由各通信路径以树形连接,并且由发布设备发布的发布信息依次从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传输到较低层级上的接收设备,该程序使计算机起到以下作用有效带宽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表示被连结到各接收设备的每一条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将每一个接收设备连接到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或者发布设备;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用于对各通信路径的各有效带宽进行比较;以及连接模式设置装置,用于基于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来设置各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存在一种连接模式控制程序,用于计算机来控制在树型发布系统中提供的用于发布发布信息的发布设备和用于接收发布信息的多个接收设备中的至少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在树型发布系统中,发布设备位于最高层级上,多个接收设备形成多个层级,各设备经由各通信路径以树形连接,并且由发布设备发布的发布信息依次从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传输到较低层级上的接收设备,该程序使计算机起到以下作用加入请求信息接收装置,用于接收表示从新接收设备发送的加入请求以加入树型发布系统中的加入请求信息;有效带宽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表示被连结到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已经发送了加入请求信息的新接收设备被连接到新接收设备的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或发布设备,并且获取表示被连结到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将除了新接收设备之外的至少一个接收设备连接到较高层级上的接收设备或发布设备;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用于对被连结到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与被连结到除了新接收设备之外的各接收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进行比较;以及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用于基于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来设置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以便新接收设备位于根据被连结到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层级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存在其上记录有计算机可读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具有较高供应能力的接收设备位于较高层级上并且具有较低供应能力的接收设备位于较低层级上,从而使系统中的设备之间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达到最佳。因此,甚至当执行了伴随着加入系统/退出系统的恢复操作时,也可以在不对整个系统施加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在该系统的较宽范围内提高通信性能。


图1为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树型发布系统中设备的连接模式的例子。
图2示出了广播站设备1的示意性结构的例子。
图3示出了节点2的示意性结构的例子。
图4示出了系统管理服务器3的示意性结构的例子。
图5A示出了被连结到节点2c的通信路径4c中的通信线路的带宽,并且图5B示出了被连结到节点2c的通信路径4c的有效带宽。
图6A示出了被连结到节点2a的通信路径4a中的通信线路的带宽,并且图6B示出了被连结到节点2a的通信路径4a的有效带宽。
图7为概念图,示出了构造的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设备的连接模式和内容数据的流动的例子。
图8为流程图,示出了在构建了树型发布系统S的情况下系统管理服务器3中的控制器31中的连接模式设置处理的例子。
图9为流程图,示出了在重构了树型发布系统S的情况下系统管理服务器3中的控制器31中的连接模式控制处理的例子。
图10为流程图,示出了在重构了树型发布系统S的情况下系统管理服务器3中的控制器31中的连接模式控制处理的例子。
图11A至11C示出了设置节点2等的连接模式的状态。
图12示出了当未加入的节点2X新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中时重新设置节点2等的连接模式的状态。
图13示出了当位于较高层级上的节点2从树型发布系统S中退出时重新设置节点2等的连接模式的状态。
图14为流程图,示出了在自动重构了树型发布系统S的情况下节点2中的控制器21中的连接模式控制处理的例子。
图15为流程图,示出了在自动重构了树型发布系统S的情况下节点2中的控制器21中的连接模式控制处理的例子。
图16示出了当未加入的节点2X新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中时自动重新设置节点2等的连接模式的状态。
图17示出了当位于较高层级上的节点2从树型发布系统S中退出时自动重新设置节点2等的连接模式的状态。
参考标记说明 1 广播站设备2 节点3 系统管理服务器4 通信路径10 网络11 控制器12 存储器13 编码器14 通信单元15 总线21 控制器22 存储器23 缓冲存储器24 解码器25 视频处理器26 显示器27 声音处理器28 扬声器29 通信单元30 总线
31 控制器32 存储器33 通信单元34 总线S 树型发布系统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讲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以下实施例中,本发明被应用于树型发布系统。
[1.树型发布系统的结构等]首先,参照图1来讲述树型发布系统的示意性结构等。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树型发布系统中的节点的连接模式的例子。在图1的例子中,在上方框100中示出了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节点之间的电连接(例如,一个节点和另一个节点之间的建立通信的连接关系)。在下方框101中,示出了树型发布系统S中包括有节点的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模式。
树型发布系统S为对等(P2P)网络系统,如图1所示,它包括作为用于发布作为发布信息的内容数据(流数据)的发布设备的例子的广播站设备1,以及作为用于接收内容数据的多个接收设备的例子的多个节点(同等)2a、2b、2c、...、和2n。为树型发布系统S提供的节点2a至2n被称为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的节点。另一方面,图1的下方框101中的节点2X(下面将其称为“未加入节点2X”)为当前没有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的节点,但是可以加入树型发布系统并且可以响应于加入请求成为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节点。在图1中,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的节点2a至2n可以退出树型发布系统S。

广播站设备1和多个节点2被物理地连接到由因特网交换台(IX)5、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6、数字用户线路(DSL)载波(的设备)7、光纤入户(FTTH)载波(的设备)8和通信线路(例如电话线或光缆)9等构成的网络10。对于广播站设备1和节点2的每一个,都被分配了特定ID和因特网协议(IP)地址。在图1的下方框101中,与每一个通信线路9相对应的实线的厚度表示每一个通信线路9的带宽(例如数据传输速度)。
在如下方框101所示的物理连接的条件下,在树型发布系统S中,如图1中的上方框100所示,广播站设备1位于顶层,通过多个节点2a至2n形成多个层,并且覆盖网络是根据IP地址经由多条通信路径4a、4b、4c、...、和4n以树形构建的。由广播站设备1发布的内容数据依次从位于较高层级上的节点2a等传输到位于较低层级上的节点2g等。在以下讲述中,在涉及节点2a至2n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为了方便,将其称为节点2。在涉及通信路径4a至4n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为了方便,将其称为通信路径4。
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的节点2可以接收被发布或被传输的内容数据。不过,在节点2从树型发布系统S中退出的情况下,节点2不能接收内容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讲述了通过作为连接模式设置设备和连接模式控制设备的例子的系统管理服务器3执行如图1中的上方框100所示的树型发布系统S中各节点之间的连接模式的设置、控制和管理等的情况。不过,如后所述,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一情况。
[2.广播站设备的结构等]现在参照图2等来讲述广播站设备1的结构和功能。
图2为广播站设备1的示意性结构的例子。
如图2所示,广播站设备1具有控制器11,作为通过具有计算功能的中央处理单元(CPU)、用于工作的随机访问存储器(RAM)、用于存储各种数据和程序的只读存储器(ROM)等构成的计算机;存储器12,由用于存储各种数据、表格、程序和内容数据等的硬盘驱动器(HDD)等构成;编码器13,用于对在内容数据中包括的视频数据(图像信息)和音频数据(声音信息)等进行编码(数据压缩和加密等);以及通信单元14,用于经由网络10通过节点2执行通信控制。这些元件经由总线15相互连接。
当控制器11中的CPU执行在存储器12等中存储的程序时,控制器11读取在存储器12中存储的内容数据,使编码器13对在内容数据中包括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等进行编码,并且经由通信单元14将编码数据发布到节点2(在该例子中,为图1的上方框100中的节点2a和2b)。
控制器11参照在存储器12中存储的连接模式表来确定内容数据的目的地。在连接模式表中,至少写入有被连接到广播站设备1的节点2(换句话说,作为内容数据的目的地的节点2)的IP地址。例如,通过控制器11对内容数据进行打包,将目的地的IP地址等添加到每一个包的头部,并且从通信单元14发送得到的数据。
[3.节点的结构等]现在参照图3等来讲述节点2的结构和功能。
图3示出了节点2的示意性结构的例子。
如图3所示,每一个节点2都包括控制器21,作为由具有计算功能的CPU、用于工作的RAM和用于存储各种数据和程序的ROM等构成的计算机;存储器22,由用于存储各种数据、表格和程序等的HDD等构成;缓冲存储器23,用于暂时存储接收到的内容数据;解码器24,用于对在内容数据中包括的编码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等进行解码;视频处理器25,用于对解码视频数据等执行预定绘图处理,以将得到的数据作为视频信号输出;诸如CRT或液晶显示器等显示器26,用于根据从视频处理器25输出的视频信号来显示视频图像;声音处理器27,用于将解码音频数据D/A(数模)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并且通过放大器对模拟音频信号进行放大;扬声器28,用于将从声音处理器27输出的音频信号作为声波输出;以及通信单元29,用于经由网络10执行与广播站设备1或另一个节点2的通信控制。控制器21、存储器22、缓冲存储器23、解码器24和通信单元29经由总线30相互连接。
当控制器21中的CPU执行在存储器22中存储的程序时,控制器21经由通信单元29接收从广播站设备1发布或者从被连接在较高层级上的节点2(在图1的例子中,在上方框100中节点2c之上的层上的节点为节点2a)传输来的内容数据,从缓冲存储器23读取内容数据,同时将其存储在缓冲存储器23中,使解码器24对在内容数据中包括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等进行解码,将视频数据等输出到视频处理器25,并且将音频数据输出到声音处理器27。此外,控制器21经由通信单元29将接收到的内容数据传输到低层上的节点2(在图1的例子中,在上方框100中在节点2b之下的层上的节点为节点2e和2f)。内容数据依次被传输到最低层上的节点2g至2n。
与控制器21一样,控制器21参照在存储器22中存储的连接模式表来确定内容数据的目的地。
在连接模式表中,至少写入有被连接到该节点2的节点2(换句话说,为内容数据被传输到的节点2)的IP地址。通过控制器21对内容数据进行打包,将目的地的IP地址等添加到每一个包的头部,并且从通信单元29发送得到的数据。

例如,不必将解码器24、视频处理器25、显示器26、声音处理器27和扬声器28中的全部或部分提供给节点2,但是可以经由同轴电缆和局域网(LAN)电缆等将它们提供给被连接到节点2的另一个设备(例如,电视接收机和个人计算机等)。
作为要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的新接收器的未加入节点2X经由网络10将表示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的请求的加入请求信息发送到系统管理服务器3,并且能够从系统管理服务器3获取作为连接到节点2所需的连接信息的连接模式表。未加入节点2X可以根据在连接模式表中描述的IP地址,通过连接作为上层节点的节点2来作为新节点2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中。
[4.系统管理服务器的结构等]现在参照图4等来讲述系统管理服务器3的结构和功能。
图4示出了系统管理服务器3的示意性结构的例子。
如图4所示,系统管理服务器3具有控制器31,作为由具有计算功能的CPU、用于工作的RAM和用于存储各种数据和程序的ROM等构成的计算机;存储器32,由用于存储各种数据、表格和程序(包括本发明的连接模式设置程序和连接模式控制程序)等的HDD等构成;以及通信单元33,用于经由网络10执行与广播站设备1和节点2的通信控制。这些元件经由总线34相互连接。连接模式设置程序和连接模式控制程序可以从网络10上的预定服务器进行下载,或者可以在诸如CD-ROM等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并且经由该记录介质的驱动器进行读取。
控制器31中的CPU执行在存储器32等中存储的连接模式设置程序和连接模式控制程序。因此,在控制系统管理服务器3的元件的同时,控制器31起到本发明的有效带宽信息获取装置、有效带宽比较装置、连接模式设置装置(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加入请求信息接收装置和连接信息发送装置的作用。
下面来具体讲述通过控制器31执行的有效带宽信息获取装置、有效带宽比较装置、连接模式设置装置(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连接确定装置、加入请求信息接收装置和连接信息发送装置的功能。
在指定了要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的广播站设备1和多个节点2之后(例如,通过操作者等输入设备和节点的ID),控制器31从拓扑管理策略(被存储在例如RAM中的预定地址中)来获取表示提供给节点2的每一条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将节点2连接到作为有效带宽信息获取装置的较高层上的另一个节点2(也就是,位于上一层上的节点2)。
在图1的上方框100的例子中,例如,通信路径4a为用于将节点2a连接到广播站设备1的通信路径。通信路径4c为用于将节点2c连接到位于较高层上的节点2a的通信路径。存在通过连接各种带宽(彼此不同)的多条通信线路9来形成通信路径4的情况。例如,通过连接通信线路9a至9d来形成为节点2c提供的通信路径4c。
图5A示出了为节点2c提供的通信路径4c中的通信线路的带宽。图5B示出了为节点2c提供的通信路径4c的有效带宽。如图5A所示,通信线路9b和9c的每一个的带宽为100Mbps,通信线路9a的带宽为50Mbps,并且通信线路9d的带宽为10Mbps。不过,由于通信线路9d的带宽仅为10Mbps,因此通信线路9d为瓶颈。结果,通信线路4c的带宽受到限制,并且有效带宽为10Mbps,如图5B所示。
另一方面,图6A示出了为节点2i提供的通信路径4i中的通信线路的带宽。图6B示出了为节点2i提供的通信路径4i的有效带宽。如图6A所示,通信线路9f和9g的每一个的带宽为1Gbps,通信线路9b和9h的每一个的带宽为100Mbps,并且通信线路9e的带宽为50Mbps。不过,由于通信线路9i的带宽仅为1Mbps,因此通信线路9i成为瓶颈。结果,通信线路4i的带宽受到限制,并且有效带宽为1Mbps,如图5B所示。
每一条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可以例如通过系统管理服务器3从每一个节点2来得到,或者可以通过操作者等来进行设置。每一条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可以取决于到节点2所连接到的载波的通信线路9,从而可以得到该信息以作为有效带宽。
有效带宽可以根据自从将包数据从节点2发送到被连接到节点2的广播站设备1或上层节点2一直到通过广播站设备1或上层节点2来接收包数据所需的时间进行计算。例如,每一个节点2根据自从将包数据发送到被连接到节点2的较高层上的另一个节点2一直到接收到从较高层上的另一个节点2返回的包数据的时间以及节点2和被连接到节点2的较高层上的另一个节点2之间的距离,来计算数据传输速度,并且将计算出的数据传输速度设置为有效带宽。
拓扑管理策略可更新地被存储在例如存储器32中,并且不仅包括表示提供给每一个节点2的每一条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而且包括例如表示被连接在广播站设备1的较低层(也就是,下一层)上的节点2的连接的最大个数(最大分支数)和被连接在上述节点2的较低层(也就是,下一层)上的其他节点2的连接的最大个数(最大分支数)的最大连接数信息,以及表示通过多个节点2形成的层级的最大个数的最大层级数信息。
最大连接数和最大层级数的确定考虑到了整个树型发布系统S上允许的负载量、广播站设备1或节点2允许的负载量等。例如,在为一个节点2提供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被该一个节点2的较低层上作为节点连接的所有其他节点2的总数分割并被共享的情况下,确定连接的最大个数,以便有效带宽超过事先规定的最小有效带宽。
由于从广播站设备1发布的内容数据通过节点2进行依次传输,因此层级越低,内容数据接收延迟时间变得越长。最大层数的确定也考虑到了树型发布系统S中允许的接收延迟时间。
控制器31作为有效带宽比较装置来比较得到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并且作为连接模式设置装置来根据比较结果来设置节点的连接模式,以便被连结到其有效带宽相对宽的通信线路4的节点2优选情况下位于较高的层级上。
例如,在可被连接到广播站设备1的多个节点2中,把被连结到其有效带宽是最宽的通信线路4的节点2a和2b设置为连接到广播站设备1,以便优选情况下在所有节点2中它位于最高的层级上。随后,在除了节点2a和2b之外的所有节点2中,把被连结到其有效带宽是最宽的通信路径4的节点2d和2f设置为被连接,使其优选情况下位于次于节点2a和2b的层的最高层级上。
以此方式,例如,节点2的连接模式朝着最低层级进行设置。控制器31作为连接确定装置可以正确地确定从最大连接数或最大层级数的角度看节点2是否可以被连接在广播站设备1或一个节点2的较低层级上。例如,控制器31可以设置各节点的连接模式,以便被连接在广播站设备1或该一个节点2的较低层级上的其他节点2的连接数小于或等于广播站设备1或该一个节点2的最大连接数。控制器31可以设置各节点的连接模式,以便通过多个节点2形成的层级数最终小于或等于最大层级数。
控制器31根据如上所述设置的连接模式来生成每一个节点2的连接模式表,并且作为连接信息发送装置来经由通信单元33将连接模式表作为连接信息发送到每一个节点2。每一个节点2根据连接模式表将连接请求信息发送到较高层级上的广播站设备1或节点2,并且进行连接,从而构成树型发布系统S。
图7为概念图,示出了如上所述构建的树型发布系统S中各节点的连接模式和内容数据的流动的例子。从图7中可以看出,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从最高层级上的节点2朝着位于最低层级上的节点2逐渐变窄。
在构建了树型发布系统S之后,在未加入节点2新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情况下或者在由于位于较高层级上的节点2从树型发布系统S中退出而导致不能接收内容数据的节点2(由于节点2暂时从树型发布系统S中退出,因此节点2也被称为未加入节点2X)新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情况下,未加入节点2X(要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新节点)经由网络10将表示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请求的加入请求信息发送到系统管理服务器3。
另一方面,系统管理服务器3的控制器31作为加入请求信息接收装置来经由通信单元33接收从未加入节点2X发送的加入请求信息。例如,加入请求信息包括未加入节点2X的ID和IP地址。
控制器31作为有效带宽信息获取装置来获取表示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已经发送了加入请求信息的未加入节点2X被连接到较高层级上的节点2或者广播站设备1。此外,控制器31从拓扑管理策略获取有效带宽信息。有效带宽信息表示被连结到至少一个节点2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以便该一个节点2被连接到较高层级上的节点2或者广播站设备1。
控制器31作为有效带宽比较装置来对被连结到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和被连结到至少一个节点2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进行比较。控制器31并不总是必须对被连结到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和被连结到所有节点2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进行比较。控制器31对它和被连结到根据预定参考选择的节点2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进行比较就足够了。
控制器31作为连接模式设置装置(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设置未加入节点2X的目的地,以便未加入节点2位于根据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的层上。
例如,当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比被连结到被比较的节点2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要宽时,控制器31设置连接目的地,以便未加入节点2X位于比被比较的节点2的层级高或相同的层级上。另一方面,例如,在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比被连结到被比较的节点2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窄的情况下,将被比较的节点2设置为连接目的地(未加入节点2X被连接在比被比较的节点2低的层上),或者将被连接在比被比较的节点2低的层级上的另一个节点2设置为连接目的地。
在存在被连结到有效带宽比未加入节点2X的有效带宽宽的通信路径4的多个节点2的情况下,将被连接到有效带宽最宽的通信路径4的节点2设置为连接目的地,或者将被连接到有效带宽最宽的通信路径4的节点2之下的层级上所连接的另一个节点2设置为连接目的地。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31作为连接确定装置,可以正确地器确定从最大连接数或最大层级数的角度看,未加入节点2X是否可以被连接为位于广播站设备1或一个节点2的较低层级上的节点,并且设置每一个节点的连接目的地,以便例如被连接在广播站设备1或节点2的较低层级上的其他节点2的连接数小于或等于广播站设备1或该一个节点2的最大连接数。可选情况下,控制器31可以设置每一个节点的连接目的地,以便通过多个节点2形成的层级数最终等于或小于最大层级数。
控制器31生成用于示出如上设置的未加入节点2X的连接目的地的IP地址等的连接模式表,并且作为连接信息发送装置来经由通信单元33将连接模式表作为连接信息发送到未加入节点2X。未加入节点2X根据连接模式表将连接请求信息发送到广播站设备1或较高层级上的节点2,并且被连接到连接目的地,由此重构树型发布系统S。
[5.树型发布系统的操作]接下来,参照图8至13等相对于作为主体的系统管理服务器3来讲述被构造的树型发布系统S的操作和被重构的树型发布系统S的操作。
图8为流程图,示出了在构建了树型发布系统S的情况下系统管理服务器3中的控制器31中的连接模式设置处理的例子。图9和10为流程图,示出了在重构了树型发布系统S的情况下系统管理服务器3中的控制器31中的连接模式控制处理的例子。图11A至11C示出了设置了节点2等的连接模式的状态。图12示出了在未加入节点2新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情况下重新设置节点2等的连接模式的状态。图13示出了在位于较高层级上的节点2从树型发布系统S中退出的情况下重新设置节点2等的连接模式的状态。
图8至10示出了由系统管理服务器3中的控制器31中的各个装置执行的处理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首先,参照图8至11等来讲述在构造了树型发布系统S的情况下的操作。
例如,当设置了要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多个节点2时,开始如图8所示的处理。首先,对于所有节点2,从在存储器32中存储的拓扑管理策略中获取(通过有效带宽信息获取装置获取)表示连结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表示最大连接数的最大连接数信息、表示广播站设备1的最大连接数的最大连接数信息和表示树型发布系统S中层级的最大个数的最大层级数信息(步骤S1)。
接下来,(通过有效带宽比较装置)对各节点2的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进行相互比较。依次从最宽的有效带宽开始提取与广播站设备1的最大连接数(例如2)相对应的节点2(步骤S2),并且(通过连接模式设置装置)设置提取的多个节点2到广播站设备1的连接(步骤S3)。如图11A所示,设置节点2a和2b到广播站设备1的连接。
之后,选择被设置为连接到广播站设备1的节点2中的一个(步骤S4)。例如,选择了被连结到具有最宽的有效带宽的通信路径4的节点2(在存在具有相同有效带宽的节点2的情况下,例如选择具有较小ID号的节点2)。
随后,确定选择的节点2所位于的层级是否与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最大层级相对应(步骤S5)。在其与最大层级相对应的情况下(步骤S5是),连接不能被设置到较低的层级,从而控制器31进展到步骤S9。例如,当最大层级为2时,如图11A所示的节点2a位于与最大层级相对应的第二层级上。在其与最大层级相对应的情况下,树型发布系统S中层级的最大个数可以增加预定层级数,并且控制器31可以进展到步骤S6。
另一方面,当选择的节点2所位于的层级不与最大层级相对应时(步骤S5否),对除了已经进行连接设置的节点2之外的所有节点2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的宽度进行相互比较。从最宽有效带宽起依次提取与选择的节点2的最大连接数(例如最大连接数为2)相对应的量的节点2(除了已经进行连接设置的节点2之外)(步骤S6)。(通过连接模式设置装置)设置提取的多个节点到选择的节点2的连接(步骤S7)。例如,如图11B所示,将提取的节点2c和2d连接在选择的节点2a之下的层级上。
随后,确定是否已经完成了要加入的所有节点2的连接设置(步骤S8)。在还没有完成所有节点2的连接设置的情况下(步骤S8否),控制器31返回到步骤S4。在完成了所有节点2的连接设置的情况下(步骤S8是),控制器31进展到步骤S9。
在控制器31从步骤S8返回到的步骤S4中,在被设置为连接到广播站设备1或者位于最高的层上的节点2的其他节点2中,选择位于最高层级上、较低层级上的其他节点2还没有被连接到其上并且被连结到有效路径为最宽的通信路径2的节点2(在图11B的例子中为节点2b)。以与上述类似的方式,执行步骤S5和随后步骤中的处理,从而设置节点2的连接,如图11C所示。
以此方式,直到在步骤S5中确定选择的节点2所位于的层级与最大层级相对应或者在步骤S8中确定对所有节点2都已经完成了连接设置,才重复执行步骤S4至S7中的处理。设置节点的连接模式,以便被连结到有效带宽相对较宽的通信路径4的节点2优选情况下位于较高的层级上。逐渐增加通过节点2形成的层级的个数。
在步骤S9中,根据如上所述设置的连接模式,为每一个节点2生成连接模式表。在连接模式表中写入的信息例如在各节点2之间是不同的。例如,用于节点2的连接模式表包括广播站设备1或者节点2自身连接到的较高层级上的节点2的IP地址(或者获取IP地址所需的设备ID);节点2自身连接到的较低层级上的节点2的IP地址(或者获取IP地址所需的设备ID);以及在节点2自身连接到的较高层级为节点2的情况下,广播站设备1或者较高层级上的节点2连接到的较高层级上的节点2的IP地址(或者获取IP地址所需的设备ID)。

随后,(通过连接信息发送装置)经由网络10将生成的连接模式表发送到每一个节点2(步骤S10),并且完成处理。可以发送连接模式表,以响应来自节点2的请求。
在将连接模式表发送到每一个节点2之后,节点2将连接请求信息发送到广播站设备1或较高层级上的节点2,并且根据连接模式表(例如在其中包括的IP地址)进行电气连接。结果,例如,如图7所示,构造了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从最高层级上的节点2到最低层级上的节点2逐渐变窄的树型发布系统S。
现在参照图9和10以及图12和13等来讲述在对树型发布系统S进行重构的情况下的操作。
例如,在如图12所示的未加入节点2X新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情况下,未加入节点2X经由网络10将表示请求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加入请求信息发送到系统管理服务器3。可选情况下,例如,节点2g和2h将表示请求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加入请求信息发送到系统管理服务器3,其中节点2g和2h由于位于如图13所示的较高层级上的节点2c因诸如电源断开或故障等原因从树型发布系统S中退出而成为未加入节点2X并且不能接收内容数据。加入请求信息包括未加入节点2的IP地址或ID。
如上所述传输的加入请求信息是通过系统管理服务器3接收的(加入请求信息接收装置)并且开始图9所示的处理。
首先,参考已经发送了加入请求信息的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日志(过去通信的日志)(步骤S21)并且确定通信日志是否存在(步骤S22)。例如,通信日志包括诸如通信日期和时间、用于通信的IP地址和端口、通信协议的类型、由通信协议生成的各种消息以及进一步的有效带宽信息等信息。可以包括预定量的包数据的发送/接收所需的包发送/接收时间来取代有效带宽信息。
当存在通信日志时(步骤S22是),从通信日志中获取未加入节点2X的有效带宽信息(步骤S23)。例如,在图13的情况中,存在与已成为未加入节点2X的节点2g进行通信的日志。
另一方面,当不存在通信日志时(步骤S22否),例如,从未加入节点2X获取在第一次加入时设置的网络的自声明信息(包括诸如线路类型和有效带宽信息等信息)(步骤S24)。
随后,从在存储器32中存储的拓扑管理策略中获取表示被连结到位于较高层级上的节点2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表示最大连接数的最大连接数信息、表示广播站设备1的最大连接数的最大连接数信息和表示树型发布系统S中层级的最大个数的最大层级数信息(步骤S25)。
接下来,(通过有效带宽比较装置)对被连结到连接到广播站设备1的节点2a和2b(也就是,在广播站设备1的下一层)的通信路径4a和4b的有效带宽进行相互比较。确定在被连结到当前连接到广播站设备1的节点2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之中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是否比被连结到节点2的通信路径4的最窄带宽宽(步骤S26)。如果不是最窄的(步骤S26是),则设置未加入节点2X到广播站设备1的连接(步骤S27),并且系统管理服务器3移动到步骤S28。也就是说,由于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是最宽的,因此未加入节点2X被强制连接为广播站设备1的下一层的节点。
在步骤S28中,确定是否由于未加入节点2X的强制连接而使节点2到广播站设备1的连接数超过了广播站设备1的最大连接数。在超过最大连接数的情况下(步骤S28是),取消被连接到广播站设备1的节点2之中的被连结到有效带宽最窄的通信路径的节点2的连接设置,并且将该节点2识别为未加入节点2X(步骤S29),并且系统管理服务器3进展到步骤S35。具体说来,由于连接数超过了广播站设备1的最大连接数,因此在被连接到广播站设备1的节点2之中,被连结到有效带宽最窄的通信路径的节点2被移动到下一层级。因此,在以下步骤S35中,选择在步骤S29中识别的未加入节点2X所连接到的节点2。
另一方面,在步骤S28中连接数没有超过最大连接数的情况下(步骤S28否),系统管理服务器3进展到步骤S33。
在步骤S26中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不是最宽的情况下(步骤S26否),确定节点2到广播站设备1的连接数是否为广播站设备1的最大连接数(步骤S30)。如果是最大连接数(步骤S30是),则系统管理服务器3进展到步骤S35。也就是说,由于连接数达到广播站设备1的最大连接数,因此未加入节点2移动到下一层级。另一方面,如果不为最大连接数(也就是说,小于最大连接数) (步骤S30否),则(通过有效带宽比较装置)对被连结到连接到广播站设备1的节点2a或2b的通信路径4a或4b的有效带宽与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进行比较。例如,确定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是否是最窄的(步骤S31)。如果是最窄的(步骤S31是),则系统管理服务器3移动到步骤S35。也就是说,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比例如通信路径4a和4b的有效带宽窄。因此,未加入节点2X不位于与节点2a和2b相同的层级上,而是位于比节点2a和2b低的层级上。
甚至在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是最窄的情况下,如果有效带宽之差(例如,与节点2a和2b的有效带宽中较窄的一个之差)在预定范围之内,则系统管理服务器3可以进展到步骤S32,以使未加入节点2X位于与节点2a和2b相同的层级上。
另一方面,在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不是最窄的情况下(步骤S31否),设置未加入节点2X到广播站设备1的连接(步骤S32),并且系统管理服务器3转移到步骤S33。
在步骤S33中,生成连接模式表,作为用于连接到作为在步骤S27或S32中设置的未加入节点2X的连接目的地的广播站设备1所需的连接信息。连接模式表包括例如作为连接目的地的广播站设备1的IP地址(或者获取IP地址所需的设备ID)。
随后,(通过连接信息发送装置)经由网络将生成的连接模式表发送到已经发送了加入请求的未加入节点2X(步骤S34),并且完成处理。可以响应于来自未加入节点2X的请求而发送连接模式表。
当将连接模式表发送到未加入节点2X时,未加入节点2X根据连接模式表(例如在表中包括的IP地址)将连接请求信息发送到广播站设备1,并且进行电气连接。以此方式,例如,对树型发布系统S进行重构。
在步骤S35中,例如,在被设置为连接到广播站设备1的节点2中,选择被连结到具有最宽有效带宽的通信路径4的节点2(在图12和13的例子中为节点2a)。
确定选择的节点2所位于的层级是否与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最大层级相对应(步骤S36)。在与最大层级相对应的情况下(在图12和13的例子中,例如,节点2i等所位于的层级与最大层级相对应)(步骤S36是),例如,将表示断开状态的消息通知给未加入节点2X(步骤S37),并且完成处理。在选择的节点2所位于的层级与最大层级相对应的情况下,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最大层级数可以增加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预定层级数,并且系统管理服务器3进展到如图10所示的步骤S39。
另一方面,在层级不与最大层级相对应的情况下(步骤S36否),系统管理服务器3进展到如图10所示的步骤S38。
在如图10所示的步骤S38中,确定是否将其他节点2设置为连接在选择的节点2之下的层级上。如果不是(步骤S38否),则设置未加入节点2X(在下面将要讲述的请求加入的未加入节点2X、在步骤S29中识别的未加入节点2X或者在步骤S42中识别的未加入节点2X)连接到选择的节点2(步骤S45)。
另一方面,在进行了连接设置的情况下(步骤S38是),(通过有效带宽比较装置)对被连结到连接到选择的节点2的节点2(也就是,选择的节点2的下一层)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和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进行比较。确定在被连结到当前连接到选择的节点2的节点2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中,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是否比被连结到节点2的通信路径4的最窄带宽宽(步骤S39)。如果不是最窄的(步骤S39是),则设置未加入节点2X到选择的节点2的连接(步骤S40),并且系统管理服务器3移动到步骤S41。也就是说,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是最宽的,从而未加入节点2X被强制连接为选择的节点2的下一层的节点。
在步骤S41中,确定是否由于未加入节点2X的强制连接而使各节点2到选择的节点2的连接数超过了选择的节点2的最大连接数。在超过最大连接数的情况下(步骤S41是),取消被连接到选择的节点2的各节点2之中的被连结到有效带宽最窄的通信路径的节点2的连接设置,并且将该节点2识别为未加入节点2X(步骤S42),并且系统管理服务器3进展到如图9所示的步骤S35。具体说来,由于连接数超过了选择的节点2的最大连接数,因此被连接到选择的节点2的各节点2之中,被连结到有效带宽最窄的通信线路的节点2被移动到下一层级。因此,在以下步骤S35中,选择在步骤S42中识别的未加入节点2X所连接到的节点2。
另一方面,在步骤S41中连接数没有超过最大连接数的情况下(步骤S41否),系统管理服务器3进展到步骤S46。
在步骤S39中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不是最宽的情况下(步骤S39否),确定到选择的节点2的连接数是否为节点2的最大连接数(步骤S43)。如果是最大连接数(步骤S43是),则系统管理服务器3进展到如图9所示的步骤S35。也就是说,由于连接数达到选择的节点2的最大连接数,因此未加入节点2被移动到下一层级。
另一方面,在连接数不为最大连接数(也就是说,小于最大连接数)的情况下(步骤S43否),则对被连结到连接到选择的节点2的较低层级上的节点2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与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进行比较。例如,确定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是否是最窄的(步骤S44)。如果是最窄的(步骤S44是),则系统管理服务器3返回到步骤S35。也就是说,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比例如被连结到连接在如图12所示的节点2a的较低层级上的节点2c和2d的通信路径4c和4d的有效带宽窄。因此,未加入节点2X不位于与节点2c和2d相同的层级上,而是位于节点2c和2d之下的层级上。
甚至在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是最窄的情况下,如果有效带宽之差在预定范围之内,则系统管理服务器3可以进展到步骤S45,以使未加入节点2X位于与节点2c和2d相同的层级上。
另一方面,在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不是最窄的情况下(步骤S44否),设置未加入节点2X(请求加入的未加入节点2X、在步骤S29中识别的未加入节点2X或者在步骤S42中识别中的未加入节点2X)到选择的节点2的连接(步骤S45)。
在系统管理服务器3从如图10所示的步骤S42至S44所返回到的如图9所示的步骤S35中,在还没有被选择的节点2之中,例如,选择通信路径2位于最高层级上并且有效带宽为最宽的节点2(例如在图12和13的例子中,选择邻近于节点2a的节点2b)。以类似于上述的方式,在步骤S36和随后的步骤中的处理中,设置未加入节点2X的连接目的地。也就是说,(通过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设置未加入节点2X的连接目的地,以便未加入节点2X位于根据连结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的层级上(在如图12和13所示的例子中,未加入节点2X被连接在节点2d等之下的层级上)。
在步骤S46中,生成连接模式表,作为用于连接到作为上述设置的未加入节点2X的连接目的地的节点2所需的连接信息。连接模式表包括例如作为连接目的地的节点2的IP地址(或者获取IP地址所需的设备ID)。
随后,(通过连接信息发送装置)经由网络10将生成的连接模式表发送到未加入节点2X(已经发送了加入请求的未加入节点2X、在步骤S29中识别的未加入节点2X以及在步骤S42中识别中的未加入节点2X)(步骤S47),并且完成处理。可以响应于来自未加入节点2X的请求来发送连接模式表。
当将连接模式表发送到未加入节点2X时,未加入节点2X根据连接模式表(例如在表中包括的IP地址)将连接请求信息发送到位于较高层级上的节点2,并且进行电气连接。以此方式,例如,对树型发布系统S进行重构。
如上所述,在以上实施例中构建树型发布系统S的情况下,设置节点的连接模式,以便通过系统管理服务器3使被连结到有效带宽相对较宽的通信路径4的节点2优选情况下位于较高的层级上。因此,具有较高供应能力的节点2位于较高层级上,具有较低供应能力的节点2位于较低层级上,并且使系统S中的各节点之间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最优化。因此,甚至当执行了伴随着加入系统/退出系统的恢复操作等时,也可以在不对整个系统S施加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在该系统S的宽范围上提高通信性能。
而且,将被连接在广播站设备1或节点2的较低层级上的其他节点的连接数调整为最大连接数。因此,负载被集中在一个节点中但是可以被分散。此外,将通过系统S中的多个节点2形成的层级的个数调整为最大层数,以便可以压缩整个系统上的负载。甚至执行了伴随着加入系统/退出系统的恢复操作等时,也可以在不对整个系统S施加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在该系统S的宽范围上进一步提高通信性能。
在以上实施例中重构树型发布系统S的情况下,设置要加入该系统S中的未加入节点2X的连接目的地,以便未加入节点2X位于根据被连结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层上。结果,甚至重复加入系统S/从系统S中退出并且重复系统S的重构,供应能力相对较高的节点2也保持在较高层级上,并且供应能力相对较低的节点2保持在较低层级上。因此,可以保持系统S中的各节点之间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最优化。因此,甚至重复地对系统S进行重构,也可以在不对整个系统施加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在该系统的宽范围上提高通信性能。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将被连接在广播站设备1或节点2的较低层级上的其他节点的连接数调整为最大连接数。因此,负载没有被集中在一个节点中而是可以被分散。此外,将通过系统S中的多个节点2形成的层级的个数调整为最大层级数,从而可以压缩整个系统上的负载。甚至重复执行了系统的重构,也可以在不对整个系统施加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在该系统的宽范围上进一步提高通信性能。
在以上实施例中已经讲述了系统管理服务器3起到连接模式设置设备和连接模式控制设备的作用的例子。不过,广播站设备1可以取代系统管理服务器3,起到连接模式设置设备和连接模式控制设备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当广播站设备1中的控制器11中的CPU执行在存储器12等中存储的连接模式设置程序和连接模式控制程序时,控制器11起到本发明的有效带宽信息获取装置、有效带宽比较装置、连接模式设置装置(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加入请求信息接收装置和连接信息发送装置的作用,并且执行如图8所示的连接模式设置处理和如图9和10所示的连接模式控制处理。
[6.不存在系统管理服务器3的情况下的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讲述了系统管理服务器3或广播站设备1管理整个树型发布系统S的连接模式的情况。下面来讲述不存在用于管理整个树型发布系统S的连接模式的系统管理服务器3等设备并且通过节点2自动对树型发布系统S进行重构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存在通过一定方法(例如系统管理服务器3、广播站设备1等)已经构造了树型发布系统S这一先决条件。
这种情况中的树型发布系统S的结构如图1所示,除了不存在系统管理服务器3之外,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站设备1和节点2具有的结构和功能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广播站设备1和节点2的类似。此外,节点2还起到连接模式控制设备的作用(换句话说,连接模式控制设备被包括在节点2的一部分中)。
具体地说,当节点2的控制器21中的CPU执行在存储器22等中存储的连接模式控制程序时,控制器21起到本发明的有效带宽信息获取装置、有效带宽比较装置、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加入请求信息接收装置、连接信息发送装置、连接确定装置和接收设备选择装置的作用。在以下操作中来讲述各个装置的细节。
每一个节点2都将拓扑管理策略可更新地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2中。拓扑管理策略包括广播站设备1或被连接在较高层级上的节点2的IP地址(或者用于获取IP地址的设备ID)、最大连接数信息和有效带宽信息;自节点2的最大连接数信息和有效带宽信息;以及被连接在较低层级上的节点2的IP地址(或者用于获取IP地址的设备ID)、最大连接数信息和被连接在较低层级上的节点2的有效带宽信息(除了节点2没有被连接在较低层级上的情况之外)。此外,在广播站设备1或节点2位于高出两层的层上的情况下,包括了广播站设备1或节点2的IP地址(或者获取IP地址所需的设备ID)。
接下来,参照图14至17,主要针对节点2来讲述自动重构的树型发布系统S的操作。
图14和15为流程图,示出了在自动重构树型发布系统S的情况下节点2中的控制器21中的连接模式控制处理的例子。图16示出了在未加入节点2X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情况下自动重新设置节点2等的连接模式的状态。图17示出了在位于较高层级上的节点2从树型发布系统S中退出的情况下自动重新设置节点2等的连接模式的状态。
例如,在如图16所示的未加入节点2X新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情况下,未加入节点2X经由网络10将表示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请求的加入请求信息发送到任意节点2a(自节点2a)。例如,未加入节点2X参考广播站设备1等并且从广播站设备1等获取任意节点2a的IP地址,并且将加入请求信息发送给节点2a。

可选情况下,例如,节点2g和2h根据被写入在拓扑管理策略中的位于高出两层的层上的节点2a的IP地址,将表示加入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请求的加入请求信息发送到节点2a,其中,节点2g和2h由于位于如图17所示的较高层级上的节点2c因诸如电源断开或故障等原因从树型发布设备S中退出而成为未加入节点2X并且不能接收内容数据。
(通过加入请求信息接收装置)如上所述发送的加入请求信息被例如节点2a(自节点2a)接收,并且开始如图13所示的处理。
首先,参考已经发送了加入请求信息的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日志(过去通信的日志)(步骤S51),并且确定是否存在通信日志(步骤S52)。例如,通信日志包括诸如有效带宽信息等信息。
当存在通信日志时(步骤S52是),(通过有效带宽信息获取装置)从通信日志中获取未加入节点2X的有效带宽信息(步骤S53)。
另一方面,当不存在通信日志时(步骤S52否),例如,(通过有效带宽信息获取装置)从未加入节点2X获取第一次加入时设置的网络的自声明信息(包括有诸如线路类型和有效带宽信息等信息)(步骤S54)。
随后,(通过有效带宽信息获取装置)从拓扑管理策略中获取被连接在较高层级上的广播站设备1的最大连接数信息和有效带宽信息、自节点2a的最大连接数信息和有效带宽信息,以及被连接在较低层级上的节点2(在图16的情况下为节点2c和2d,在图17的情况下为节点2d)的最大连接数信息和有效带宽信息(除了节点2没有被连接在较低层级上的情况之外)(步骤S55)。
接下来,(通过有效带宽比较装置)对被连结到自节点2a的通信路径4a的有效带宽和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进行相互比较。确定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是否等于或小于被连结到自节点2a的通信路径4a的有效带宽(步骤S56)。如果等于或小于该有效带宽(步骤S56是),也就是,在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窄于或等于被连结到自节点2a的通信路径4a的有效带宽的情况下,系统管理服务器3进展到步骤S59。
另一方面,在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不等于或小于被连结到自节点2a的通信路径4a的有效带宽的情况下(步骤S56否),也就是,在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较宽的情况下,确定未加入节点2X是否可以被连接在位于节点2a所连接到的较高层级上的广播站设备1(或节点2)的较低层级上,也就是说,(通过连接确定装置)确定在拓扑管理策略中是否存在问题(例如,连接数是否超过了广播站设备1的最大连接数)(步骤S57)。
在未加入节点2X可被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57是),也就是,在拓扑管理策略中不存在任何问题(例如,连接数没有超过最大连接数)的情况下,将广播站设备1设置为未加入节点2X的连接目的地(具体地说,根据比较结果,通过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来设置连接目的地,以便未加入节点2X位于根据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的层级上)。生成作为连接到广播站设备1所需的连接信息的连接模式表,并且(通过连接信息发送装置)经由网络10将其发送到已经发送了加入请求的未加入节点2X(步骤S58),并且完成处理。可以响应于来自未加入节点2X的请求来发送连接模式表。未加入节点2X根据连接模式表(例如在表中包括的IP地址)将连接请求信息发送到广播站设备1,进行电气连接,并且例如从广播站设备1(或自节点2a)获取拓扑管理策略。以此方式,例如,对树型发布系统S进行重构。

另一方面,在步骤S57中确定未加入节点2X不能被连接时(步骤S57否)的情况下,也就是,在拓扑管理策略中存在问题的情况下,控制器21进展到步骤S59。
在步骤S59中,(通过连接确定装置)确定未加入节点2X是否可被连接在自节点2a的较低层级上,也就是,确定在拓扑管理策略中是否存在问题(例如,连接数是否超过了自节点2a的最大连接数)。
在确定未加入节点2X可以被连接(步骤S59是),也就是,在拓扑管理策略中不存在任何问题(例如,连接数没有超过最大连接数)的情况下,将自节点2a设置为未加入节点2X的连接目的地(也就是说,根据比较结果,通过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来设置连接目的地,以便未加入节点2X位于根据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的层级上)。生成作为连接到自节点2a所需的连接信息的连接模式表,并且(通过连接信息发送装置)经由网络10将其发送到已经发送了加入请求的未加入节点2X(步骤S60),并且完成处理。可以响应于来自未加入节点2X的请求来发送连接模式表。以此方式,未加入节点2X根据连接模式表(例如在表中包括的IP地址)将连接请求信息发送到自节点2a,并且进行电气连接,并且从自节点2a获取拓扑管理策略。例如,根据拓扑管理策略对树型发布系统S进行重构。
另一方面,在步骤S59中确定未加入节点2X不能被连接时(步骤S59否),也就是,在拓扑管理策略中存在问题(例如,连接数超过了最大连接数)的情况下,控制器21进展到如图15所示的步骤S61。如图15所示的处理为用于将被连接在自节点2a的较低层级上的节点2(在图16的例子中为节点2c或2d)设置为未加入节点2X的连接目的地的处理。
在步骤S61中,确定节点2是否被连接在自节点2a的较低层级上。在节点2没有被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61否),例如,将表示节点2不能被连接的消息通知给未加入节点2X(步骤S69),并且完成处理。
另一方面,在连接了节点2的情况下(步骤S61是),确定是否连接了多个节点2(步骤S62)。在没有连接多个节点的情况下(步骤S62否),也就是,在连接了一个节点2的情况下,将该一个节点设置为未加入节点2X的连接目的地(具体地说,根据比较结果,通过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来设置连接目的地,以便使其位于根据被连结到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的层级上,这与下面讲述中的类似)。生成作为连接到节点2所需的连接信息的连接模式表,并且(通过连接信息发送装置)经由网络10将其发送到已经发送了加入请求的未加入节点2X(步骤S63),并且完成处理。可以响应于来自未加入节点2X的请求来发送连接模式表。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62中连接了多个节点时(步骤S62是),确定被连结到位于较低层级上的节点2的通信路径4的有效带宽是否相等(例如在预定范围内的有效带宽中)(步骤S64)。如果有效带宽不相等(步骤S64否),则(通过接收设备选择装置)从位于较低层级上的多个节点2中选择有效带宽最宽的通信路径4的一个节点2。由于在图16的例子中被连结到节点2d的通信路径4d的有效带宽是最宽的,因此选择了节点2d。
例如,设置选择的节点2d来作为未加入节点2X的连接目的地。生成作为连接到节点2d所需的连接信息的连接模式表,并且(通过连接信息发送装置)经由网络10将其发送到已经发送了加入请求的未加入节点2X(步骤S65),并且完成处理。可以响应于来自未加入节点2X的请求来发送连接模式表。
另一方面,当有效带宽相等时(步骤S64是),确定是否存在最近的加入请求信息的传输日志(步骤S66)。当存在该传输日志时(具体地说,最近将加入请求信息传输到被连接在较低层级上的节点2)(步骤S66是),在位于较低层级上的多个节点2中选择在过去(例如在最近)加入请求信息还没有被传输到的节点2中的一个。
将在过去(例如在最近)加入请求信息还没有被传输到的选择的节点2设置为未加入节点2X的连接目的地。生成作为连接到节点2所需的连接信息的连接模式表,并且(通过连接信息发送装置)经由网络10将其发送到已经发送了加入请求的未加入节点2X(步骤S67),并且完成处理。可选情况下,可以响应于来自未加入节点2X的请求来发送连接模式表。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66中不存在传输日志时(步骤S66否),随机选择位于较低层级上的多个节点2中的一个。将选择的节点2设置为未加入节点2X的连接目的地。生成作为连接到节点2所需的连接信息的连接模式表,并且(通过连接信息发送装置)经由网络10将其发送到已经发送了加入请求的未加入节点2X(步骤S68),并且完成处理。可选情况下,可以响应于来自未加入节点2X的请求来发送连接模式表。
如上所述,未加入节点2X接收在步骤S63、S65、S67或S68中发送的连接模式表,根据连接模式表(例如在表中包括的IP地址)将连接请求信息发送到被连接在自节点2a的较低层级上的节点2,电气连接到节点2,并且从节点2(或者自节点2a)获取拓扑管理策略。例如,根据拓扑管理策略来重构树型发布系统S。
如上所述,另外在不存在用于管理整个树型发布系统S的连接模式的系统管理服务器3的情况下,每一个节点2设置未加入节点2X的连接目的地,以便未加入节点2X位于根据被连结到加入系统S中的未加入节点2X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层级上。因此,甚至当重复加入系统/退出系统并且重复对系统S进行重构,也可以保持具有较高供应能力的节点2位于较高层级上并且具有较低供应能力的节点2位于较低层级上。因此,可以保持系统S中的各设备之间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最优化。因此,甚至当重复地对系统进行重构时,也可以在不对整个系统施加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在该系统的宽范围上提高通信性能。
在步骤S58、S63、S65和S68中,在执行处理之后由自设备2a来设置作为未加入节点2X的连接目的地的节点2,并且将连接模式表发送到未加入节点2X。可选情况下,在步骤S58、S63、S65、S67和S68中,作为加入请求信息传输装置的自节点2a可以将加入请求信息从未加入节点2X传输到自节点2a的较高或较低层级上的节点2。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较高或较低层级上的节点2来接收加入请求信息,并且通过节点2来开始图14所示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67中,将加入请求信息优先传输到在过去(在最近)加入请求信息还没有被传输到的节点2。
虽然讲述了通过为树型发布系统S提供的节点2的任一个来执行图14和15所示的处理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情况。系统管理服务器3或广播站设备1可以执行图14和15中所示的处理,以控制树型发布系统S中的各节点2之间或者广播站设备1和节点2之间的连接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从未加入节点2X发送到系统管理服务器3或广播站设备1的加入请求信息包括用于指明未加入节点2X期望被连接到的节点2的信息(例如,设备IP或IP地址)。节点2位于自节点2a。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这些实施例是解释性的,并且其结构与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所述的技术思想中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产生类似效果的任何设备都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
包括有2004年6月26日提交的说明书、权利要求的范围、附图和摘要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4-217032号中的所有公开内容都以参考的形式被引入到本发明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模式设置设备,用于设置在树型发布系统中提供的用于发布发布信息的发布设备和用于接收所述发布信息的多个接收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在所述树型发布系统中,所述发布设备位于最高层级上,所述多个接收设备形成多个层级,所述各设备经由各通信路径以树形连接,并且由所述发布设备发布的所述发布信息依次从较高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传输到较低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所述连接模式设置设备包括有效带宽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表示被连结到所述各接收设备的每一条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将每一个所述接收设备连接到位于较高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或者所述发布设备;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用于对所述各通信路径的所述各有效带宽进行比较;以及连接模式设置装置,用于基于所述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来设置所述各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模式设置设备,其中所述连接模式设置装置设置所述各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以便被连结到有效带宽相对较宽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所述接收设备优选地位于较高层级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模式设置设备,其中所述连接模式设置装置设置所述各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以便被连接在所述发布设备或一个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的其他接收设备的连接数小于预定连接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模式设置设备,其中,在被连结到所述一个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所述有效带宽被连接在所述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的其他接收设备的总数分割并且被共享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预定连接数,以便所述有效带宽超过事先规定的最小有效带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模式设置设备,其中所述连接模式设置装置进一步设置所述各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以便由所述多个接收设备形成的层级数小于预定层级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模式设置设备,进一步包括加入请求信息接收装置,用于接收表示从新接收设备发送的加入请求以加入所述树型发布系统中的加入请求信息,其中所述有效带宽信息获取装置获取表示被连结到所述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已经发送了所述加入请求信息的所述新接收设备被连接到较高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或所述发布设备,有效带宽比较装置对被连结到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与被连结到除了所述新接收设备之外的至少一个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进行比较,并且连接模式设置装置基于所述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设置所述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以便所述新接收设备位于根据被连结到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所述有效带宽的层级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模式设置设备,其中所述连接模式设置装置进一步设置所述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以便被连接在作为所述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的所述发布设备或所述一个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的其他接收设备的连接数变得小于预定连接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模式设置设备,其中,在被连结到所述一个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所述有效带宽被连接在所述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的其他接收设备的总数分割并且被共享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预定连接数,以便所述有效带宽超过事先规定的最小有效带宽。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连接模式设置设备,其中所述连接模式设置装置进一步设置所述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以便由所述多个接收设备形成的层级数变得小于预定层级数。
10.如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连接模式设置设备,包括连接信息发送装置,用于将连接到作为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设置的连接目的地的所述发布设备或所述一个接收设备所需的连接信息发送到所述新接收设备。
11.如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连接模式设置设备,其中所述新接收设备为由于位于较高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从所述树形发布系统中退出而变得不能接收所述发布信息的所述接收设备。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模式设置设备,其中基于从所述各设备之一发送数据到由其他设备经由所述通信路径接收所述数据所需的时间来计算所述通信路径的所述有效带宽。
13.一种连接模式控制设备,用于控制在树型发布系统中提供的用于发布发布信息的发布设备和用于接收所述发布信息的多个接收设备中的至少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在所述树型发布系统中,所述发布设备位于最高层级上,所述多个接收设备形成多个层级,所述各设备经由各通信路径以树形连接,并且由所述发布设备发布的所述发布信息依次从较高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传输到较低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所述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包括加入请求信息接收装置,用于接收表示从新接收设备发送的加入请求以加入所述树型发布系统中的加入请求信息;有效带宽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表示被连结到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已经发送了所述加入请求信息的所述新接收设备被连接到所述新接收设备的较高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或所述发布设备,并且获取表示被连结到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将除了所述新接收设备之外的至少一个接收设备连接到较高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或所述发布设备;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用于对被连结到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所述有效带宽与被连结到除了所述新接收设备之外的所述各接收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所述有效带宽进行比较;以及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用于基于所述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来设置所述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以便所述新接收设备位于根据被连结到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所述有效带宽的层级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其中所述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进一步设置所述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以便被连接在作为所述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的所述发布设备或一个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的其他接收设备的连接数变得小于预定连接数。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其中,在被连结到所述一个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所述有效带宽被连接在所述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的其他接收设备的总数分割并且被共享的情况下,确定所述预定连接数,以便所述有效带宽超过事先规定的最小有效带宽。
16.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其中所述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进一步设置所述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以便由所述多个接收设备形成的层级数变得小于预定层级数。
17.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包括连接信息发送装置,用于将连接到作为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设置的连接目的地的所述发布设备或一个所述接收设备所需的连接信息发送到所述新接收设备。
18.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新接收设备为由于位于较高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从所述树型发布设备中退出而变得不能接收所述发布信息的所述接收设备。
19.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其中基于从所述各设备之一发送数据到由其他设备经由所述通信路径接收所述数据所需的时间来计算所述通信路径的所述有效带宽。
20.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连接模式控制设备,进一步包括连接确定装置,用于在被连结到所述新接收设备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比被连结到除了所述新接收设备之外的一个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宽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来确定所述新接收设备是否可以被连接在所述一个接收设备所连接到的较高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或所述发布设备的较低层级上。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其中,在所述连接确定装置确定所述新接收设备可以被连接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将所述一个接收设备所连接到的较高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或所述发布设备设置为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连接目的地。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其中,在所述连接确定装置确定所述新接收设备不能被连接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进一步确定所述新接收设备是否可以被连接在所述一个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
23.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连接模式控制设备,进一步包括连接确定装置,用于在被连结到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所述有效带宽比被连结到除了所述新接收设备之外的所述一个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所述有效带宽窄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来确定所述新接收设备是否可以被连接在所述一个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其中,在所述连接确定装置确定所述新接收设备可以被连接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将所述一个接收设备设置为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连接目的地。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其中,在所述连接确定装置确定所述新接收设备不能被连接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设置所述新接收设备被连接在所述一个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作为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连接目的地。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模式控制设备,进一步包括接收设备选择装置,用于确定是否存在要被连接在所述一个接收设备的较低层级上的多个接收设备,并且在存在多个接收设备的情况下,从所述多个接收设备中选择被连结到有效带宽最宽的所述通信路径上的所述接收设备,其中,在所述连接确定装置确定所述新接收设备不能被连接的情况下,所述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将所述选择的接收设备设置为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连接目的地。
27.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其中所述连接模式控制设备被包括在所述发布设备中。
28.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其中所述连接模式控制设备被包括在所述一个接收设备中。
29.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其中所述连接模式控制设备被包括在第一接收设备中,并且包括加入请求信息传输装置,用于在所述连接确定装置确定所述新接收设备不能被连接的情况下,将所述加入请求信息传输到除了所述一个接收设备和所述新接收设备之外的各接收设备中的任一个,代替设置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连接目的地。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连接模式控制设备,其中所述加入请求信息传输装置将所述加入请求信息优先传输到所述加入请求信息以前没有被传输到的所述接收设备。
31.一种连接模式设置方法,用于设置在树型发布系统中提供的用于发布发布信息的发布设备和用于接收所述发布信息的多个接收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在所述树型发布系统中,所述发布设备位于最高层级上,所述多个接收设备形成多个层级,所述各设备经由各通信路径以树形连接,并且由所述发布设备发布的所述发布信息依次从较高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传输到较低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用于获取表示被连结到所述各接收设备的每一条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将每一个所述接收设备连接到较高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或者所述发布设备的步骤;用于对所述各通信路径的所述各有效带宽进行比较的步骤;以及用于基于所述有效带宽的比较结果来设置所述各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的步骤。
32.一种连接模式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在树型发布系统中提供的用于发布发布信息的发布设备和用于接收所述发布信息的多个接收设备中的至少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在所述树型发布系统中,所述发布设备位于最高层级上,所述多个接收设备形成多个层级,所述各设备经由各通信路径以树形连接,并且由所述发布设备发布的所述发布信息依次从较高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传输到较低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用于接收表示从新接收设备发送的加入请求以加入所述树型发布系统中的加入请求信息的步骤;用于获取表示被连结到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已经发送了所述加入请求信息的所述新接收设备被连接到所述新接收设备的较高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或所述发布设备,并且获取表示被连结到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将除了所述新接收设备之外的至少一个接收设备连接到较高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或所述发布设备的步骤;用于对被连结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所述有效带宽与被连结到除了所述新接收设备之外的所述各接收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所述有效带宽进行比较的步骤;以及用于基于所述有效带宽的比较结果来设置所述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以便所述新接收设备位于根据被连结到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所述有效带宽的层级上的步骤。
33.一种连接模式设置程序,用于计算机来设置在树型发布系统中提供的用于发布发布信息的发布设备和用于接收所述发布信息的多个接收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在所述树型发布系统中,所述发布设备位于最高层级上,所述多个接收设备形成多个层级,所述各设备经由各通信路径以树形连接,并且由所述发布设备发布的所述发布信息依次从较高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传输到较低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所述程序使所述计算机起到以下作用有效带宽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表示被连结到所述各接收设备的每一条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将每一个所述接收设备连接到较高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或者所述发布设备;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用于对所述各通信路径的所述各有效带宽进行比较;以及连接模式设置装置,用于基于所述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来设置所述各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
34.一种连接模式控制程序,用于计算机来控制在树型发布系统中提供的用于发布发布信息的发布设备和用于接收所述发布信息的多个接收设备中的至少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模式,在所述树型发布系统中,所述发布设备位于最高层级上,所述多个接收设备形成多个层级,所述各设备经由各通信路径以树形连接,并且由所述发布设备发布的所述发布信息依次从较高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传输到较低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所述程序使所述计算机起到以下作用加入请求信息接收装置,用于接收表示从新接收设备发送的加入请求以加入所述树型发布系统中的加入请求信息;有效带宽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表示被连结到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已经发送了所述加入请求信息的所述新接收设备被连接到所述新接收设备的较高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或所述发布设备,并且获取表示被连结到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有效带宽信息,以便将除了所述新接收设备之外的至少一个接收设备连接到较高层级上的所述接收设备或所述发布设备;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用于对被连结到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所述有效带宽与被连结到除了所述新接收设备之外的所述各接收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所述有效带宽进行比较;以及连接目的地设置装置,用于基于所述有效带宽比较装置的比较结果来设置所述新接收设备的连接目的地,以便所述新接收设备位于根据被连结到所述新接收设备的所述通信路径的所述有效带宽的层级上。
35.一种记录介质,其上计算机可读取地记录有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程序。
全文摘要
在树型发布系统中,布置这样的拓扑,使得上行链路的带变得宽于下行链路的带。每个接收设备获取用于与变成其上层的接收设备连接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并且基于各通信路径的有效带宽的比较结果来设置各接收设备之间的连接。
文档编号H04L12/56GK101015175SQ20058002528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6日
发明者日比野义彦, 清原裕二, 铃木博明, 牛山建太郎, 饭岛康一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爱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