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扬声器调音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扬声器调音片,用以调整扬声器出音的音频及声学特性,特别涉及一种片体状,可直接贴覆于扬声器,以有效缩小其各孔洞至固定孔径的扬声器调音片。
背景技术:
扬声器的应用非常广泛,且依其尺寸的大小,又分别具有不同的用途,如音响用的大型扬声器,一般又称为喇叭,小型的扬声器则应用于耳机等,扬声器依其音频的不同,亦分为很多种类,如高音、中音、低高、重低音、全音域等等,而其声音频带的高低响应,除了音箱本身的大小具有直间接关是的外,喇叭的出音孔亦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请参阅图1,图中所示是为一现有的微型扬声器10(即俗称的耳机单体),如图中所示,其多个出音孔101一般是以冲孔的方式成型,即一金属片上成型有多个出音孔101,由于冲孔成型的加工,需要工作母机与模具作搭配,而以目前而言,冲孔式的加工方式,其所冲出透孔的孔径,最小仅能达到约0.5mm~0.6mm孔径,若需要更微小的孔径,则无法达成,而由于出音孔101的孔径大小,关是影响着声音表示时的音频效能,若有特殊需求孔径的出音孔(即需求小于0.5mm时或某一孔径时或成特定形状时,耳机即为其一)时,则显然目前的冲孔加工是无法达到的,故,目前解决的方式是如图中所示,其是于出音孔302的表面上,再覆盖上一层具透孔的不织布102或海绵,此类型材质的特性为具有适度的透气性,亦即其本体上形成有多个透气孔1021交迭,且此透气孔1021的孔径是比出音孔101小,经整片覆盖后(请参照图2所示,图中为现有的实施示意图),藉以修饰出音孔101的孔径,即声音由出音孔101发出时,尚需再透过不织布102的透气孔1021,如此,可修饰及调整原音频特性,唯,不织布102(或海绵)的透孔1021,虽可达到音频调整的目的,然而,此类材质所成型的透孔孔径及编织密度不一,若需要较精确的音频及声学特性调整,则此类材质显然无法达成精确音频调整目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的需求考虑,本发明人经过精心研究,针对声音于空气中的变化进行了解,并对出音孔的加工及结构多方进行研发,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精准控制出音孔孔径,使音频及声学特性可达到需求标准的扬声器调音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扬声器调音片,呈一体不可分的片体,所述片体成型有透孔,且所述片体是贴覆于扬声器的孔洞的平面上,所述片体的所述透孔孔径,是小于所述扬声器的所述孔洞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扬声器调音片,呈一体不可分的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成型有多个透孔,所述片体是贴覆于扬声器的各孔洞平面上,所述片体的所述透孔孔径,是小于所述扬声器的所述各孔洞的孔径。
本实用新型扬声器调音片,是由热塑成型或金属材质一体成型,其是呈片状或膜状的片体,片体中心位置是依实际需求,成型有一特定孔径的透孔,此片体是可供直接贴覆于扬声器的出音孔,贴覆后,可将原本出音孔遮去一部份,调音片较小的透孔,则形成提供声音传出的新通道,亦即缩小了原本出音孔的孔径,如此,即可改变整个扬声器所发出声音的音频及声学特性,而由于此扬声器调音片是为预先成型,故,其透孔的孔径可达到一致,且亦可达到精准,故应用于出音孔的孔径的调整,可使调整后的音频及声学特性亦达到一致且符合需求的标准,又,以目前热塑加工或粉末冶金等加工成型的制造技术,均已相当的成熟,故,较诸于现有的冲孔加工而言,而适于制作此类型的调音片。
为了能清楚了解本发明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示,敬请参阅。
图1现有的微型扬声器;图2现有的实施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扬声器调音片的立体外观图;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一;图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二;图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三;图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四。
附图标记说明10微型扬声器;101出音孔;102不织布;1021透气孔;20扬声器调音片;201片体;202透孔;30扬声器;301出音孔;302出音气孔;303磁铁固定结构;304出音气孔;40扬声器调音片;401片体;402透孔;50扬声器调音片;501片体;502透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图中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调音片20的立体外观图,如图中所示,此扬声器调音片20是呈片状,片体201的中心位置是成型有一透孔202,此透孔202的孔径于制造时即已确定,且所述片体201是贴覆于扬声器30的孔洞(可以是出音孔或出音气孔)的平面上,所述片体201的所述透孔202孔径,是小于所述扬声器30的所述孔洞的孔径,所述片体201成型为薄膜状,为求制造方便及加工精确,是利用塑料成型、金属粉末冶金成型或金属冲压成型为最佳的加工方式,其呈薄片状的片体201的厚度,亦可依需求而于制造时确定,例如成型较厚的片状,或则成型为较薄的膜状。
请参阅图4,图中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一,如图中所示,扬声器调音片20是可以贴覆的方式,单片贴覆在一扬声器30的一出音孔301上,贴覆后,如图中所示,被贴覆的出音孔301原本的较大孔径已被遮去部份,而扬声器调音片20的透孔201则成为声音的新通道,如此,即有效的缩小了出音孔301的原孔径,由于扬声器调音片20的透孔201的孔径具有一致性,故所有出音孔301被完全贴覆后,其音频及声学特性亦呈一致,除可有效使出音孔301缩小,同时亦达到音频及声学特性一致的目的,又,亦可由多片不同孔径大小的扬声器调音片,分别贴覆在扬声器的各个出音孔,达到音频及声学特性调整的需求,又,亦可依需求,以多层贴覆于出音孔。
请参阅图5,图中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扬声器调音片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二,如图中所示的扬声器调音片40,其片体401是呈片状,片体上成型有多个透孔402,此种扬声器调音片40是可整面贴覆于一扬声器的出音孔平面上,其整体性更佳,且实施过程更为简易,亦即,此扬声音调音片40的尺寸,是依据一扬声器的尺寸订制,如此,只要进行一次性的贴覆加工即可完成,片体401可完整覆盖于整个扬声器30的平面,且各透孔402则可对应于扬声器30的每个出音孔301。
请参阅图6,图中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三,如图所示的扬声器30,其背后形成有多个出音气孔302,此数个出音气孔302对于音频亦有相当程度的影响,故,本实用新型扬声器调音片亦可应用于此,如图中所示的扬声器调音片50,其是配合扬声器30出音气孔302的形状,故其片体501呈环状,片体501缘环状成形有多个透孔502,是其整体符合扬声器的出音气孔302的布设,如图中所示,片体501可于完整贴覆后,使各出音气孔302的孔径缩小至相同孔径,进而达到有效控制音频的作用。
请参阅图7,图中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四,如图中所示的扬声器30,其后侧部是有铆接有一磁铁固定结构303,铆接部位形成另一出音气孔304,此出音气孔304亦可使用本实用新型扬声器调音片进行贴覆,或是扬声器本身为达成调节出(透、泄)气量的目的,而有此孔洞结构的后加工程序亦然。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已定型化的调音片,弥补冲压加工无法制成的小孔,使扬声器的出音孔可被有效限缩,且,因调音片孔径的一致性,使贴覆后的出音孔,可产生声学特性一致且稳定的音频,如此,则可有效的控制扬声器音频的一致性,据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其据以实施后,确实可达到提供一种可精准控制出音孔孔径,使音频可达到需求标准的扬声器调音片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扬声器调音片,呈一体不可分的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成型有透孔,且所述片体是贴覆于扬声器的孔洞的平面上,所述片体的所述透孔孔径,是小于所述扬声器的所述孔洞的孔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调音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为出音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调音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为出音气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调音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成型为薄膜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调音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是由塑料成型,呈一体不可分的形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调音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由金属粉末冶金成型,呈一体不可分的形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调音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由金属冲压成型,呈一体不可分的形体。
8.一种扬声器调音片,呈一体不可分的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成型有多个透孔,所述片体是贴覆于扬声器的各孔洞平面上,所述片体的所述透孔孔径,是小于所述扬声器的所述各孔洞的孔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调音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为出音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调音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为出音气孔。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调音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成型为薄膜状。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调音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是由塑料成型,呈一体不可分的形体。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调音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由金属粉末冶金成型,呈一体不可分的形体。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调音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由金属冲压成型,呈一体不可分的形体。
1 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调音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呈环状。
专利摘要一种扬声器调音片,用以组设于扬声器中具有孔洞的部分,以调节孔洞的气流大小及扬声器前后气室腔体内的压力变,改变扬声器共振频率,使扬声器出音的音频特性符合需求,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片状或膜状的调音片,此调音片经加工成型有特定外径的孔洞,且此孔洞是小于扬声器既有的出音孔及排气孔,经贴覆后,具有缩小出音孔及排气孔的功用,藉以调节扬声器的所产生的音频及声学特性,有效调整至符合产品需求的声学特性范围。
文档编号H04R1/00GK2922350SQ20062011874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9日
发明者柯惠馨 申请人:柯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