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接入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相应终端和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5248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随机接入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相应终端和基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相应终端和基站。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来建立与基站的上行同步。现有的随机接入方案是在终端侧终端在所有可用的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中随机选择一个Preamble,并选择一个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AccessChannel)发送该Preamble,同时启动随机接入定时器,进行计时。终端在计时期间如果收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RandomAccessResponse)消息,则按该消息中的定时调整量(TA,TimingAdjustment)调整上行消息的发送时间即可建立与基站的上行同步,并复位随机接入定时器。如果随机接入定时器计时超时,则终端确认基站未响应,并根据回退算法随机等待一段时间,然后再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终端再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时,需要提升Preamble的发送功率。在网络侧基站对RACH信道进行检测,在收到终端发送的Preamble后,如果该Preamble没有发生碰撞,则计算该Preamble的到达时间与理想到达时间的偏移,然后将其作为TA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发送给终端;如果该Preamble发生碰撞,则不发送该Preamble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其中,在终端发送Preamble的过程中,如果两个终端选择了相同的Preamble并在同一个接入资源(RACHOccasion)上发送,则认为Preamble发生碰撞,将发生Preamble碰撞的终端称为碰撞终端。可以看出,现有的随机接入方案主要有以下三个不足之处1、碰撞终端需要启动回退算法,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后才能再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这大大增加了终端随机接入的时延;2、由于终端无法判断没有收到基站对随机接入的相应是因为Preamble碰撞还是因为Preamble的发送功率不足,所以,那些发送功率不足的终端也会启动随机回退算法,造成终端随机接入时延无意义的增加;3、碰撞终端仍然都在RACH上发起随机接入,增加了RACH的负载。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相应终端和基站,以解决现有的随机接入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用于终端的随机接入,该方法包括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后,在下行调度信道检测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在下行调度信道检测到调度信息后,判断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当发生Preamble碰撞时,在调度信息指示的上行接入资源再次发送Preamble;未发生Preamble碰撞时,在调度信息指示的消息承载信道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其中,进一步包括在下行调度信道如果没有检测到调度信息,则提升Preamble的发送功率,在下一个随机接入时刻再次发送Preamble。其中,根据调度信息中相应指示位的指示得知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其中,下行调度信道有两类,根据在哪一类调度信道检测到调度信息,得知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其中,所述下行调度信道与发送Preamble的RACH具有对应关系。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用于基站对终端随机接入的处理响应,该方法包括检测到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后,当检测到的Preamble发生碰撞时,调度专用的上行接入资源,在调度信息中设置所述上行接入资源的指示信息;检测到的Preamble未发生碰撞时,在调度信息中设置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消息承载信道的指示信息。在下行调度信道发送调度信息,并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其中,进一步包括发送指示上行接入资源的调度信息后,在所述上行接入资源所在的时隙和频率纟佥测终端发送的Preamble。其中,通过设置调度信息中相应的指示位,指示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其中,下行调度信道有两类;根据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在相应类别的调度信道发送调度信息,以指示是否发生Preamble/5並撞。其中,所述下行调度信道与所述RACH具有对应关系。一种终端,包括检测单元,用于在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后,在下行调度信道检测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判断单元,用于在检测单元检测到调度信息后,确定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再次接入单元,用于在发生Preamble碰撞时,在调度信息指示的上行接入资源再次发送Preamble;响应消息接收单元,用于在未发生Preamble碰撞时,在调度信息指示的消息承载信道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其中,还包括功率提升单元,用于在检测单元没有检测到调度信息时,提升Preamble的发送功率,在下一个随才/l4矣入时刻通知终端再次发送Preamble。其中,判断单元根据调度信息中相应指示位的指示得知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其中,下行调度信道有两类;判断单元根据检测单元在哪一类调度信道检测到调度信息,确定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一种基站,包括调度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的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发生碰撞时,调度专用的上行接入资源,在调度信息中设置所述上行接入资源的指示信息,在下行调度信ii^送调度信息;响应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的Preamble未发生碰撞时,在调度信息中设置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消息承载信道的指示信息,在下行调度信ii^送调度信息;指示单元,用于指示终端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其中,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在调度单元发送调度信息后,在所述上行接入资源所在的时隙和频率检测终端发送的Preamble。其中,指示单元通过设置调度信息中相应的指示位,指示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其中,下行调度信道有两类;指示单元通知调度单元在第一类调度信道发送调度信息,以指示发生Preamble碰撞;指示单元通知响应单元在第二类调度信d送调度信息,以指示未发生Preamble碰撞。在本发明中,基站发现Preamble碰撞后,为碰撞终端调度一个专用的上行接入资源,碰撞终端可以利用该专用的上行接入资源发起二次随机接入过程。由于碰撞终端会很快获得再次发送Preamble的机会,因此缩短了随机接入的时延。碰撞终端利用专用的上行接入资源进行随机接入,还可以降低Preamble,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由于本发明缩短了碰撞终端的随机接入时延,对RACH上的碰撞概率要求也可以适当放宽,进而可以减少系统中为RACH配置的资源,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图l是本发明提出的终端侧的随机接入的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提出的基站侧的随机接入的流程图;图3是一种TDD系统的子帧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提出的终端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提出的基站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基站发现Preamble碰撞后,为碰撞终端调度一个专用的上行接入资源,碰撞终端可以利用该专用的上行接入资源发起二次随机接入过程。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作具体说明,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终端侧的随机接入的流程图。终端在进行随机接入时,首先在RACH所在的时隙,即随机接入时刻,在可用的Preamble中随机选择一个Preamble,并选择一个RACH发送该Preamble(步骤11)。终端发送Preamble后,将在检测时间窗内检测下行调度信道以得知基站是否发送调度信息(步骤12)。其中,才全测时间窗的长度与起始位置是终端预先知道的,4佥测时间窗的长度与起始位置可以由协议规定,也可以由基站通过广播通知各终端。另外,可以预先建立下行调度信道和RACH的对应关系,下行调度信道和RACH的对应关系可以由协议规定,也可以由基站通过广播通知各终端。终端得知下行调度信道和RACH的对应关系后,即可以根据所选则的RACH确定需要检测的相应的一个或几个调度信道。可以看出,通过建立下行调度信道与RACH的对应关系,可以避免终端对所有的下行调度信道进行检测,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终端的运行负荷。终端在检测时间窗内如果未检测到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则认为基站未收到其发送的Preamble,此时终端应该提升Preamble的发送功率(步骤13)。在下一个随机接入时刻,终端再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即执行步骤ll。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的随机接入方案中,终端如果确认基站未响应,将提升Preamble的发送功率并根据回退算法随机等待一段时间,然后再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这是因为基站不响应终端的情况包括两种1、基站检测出终端所发送的Preamble发生了碰撞;2、终端发送Preamble的功率不够,导致基站未检测出终端发送的Preamble。对于第一种情况,若碰撞两个终端(假设是两两相碰)都立即在下一个随机接入时刻发送Preamble,则再次发生Preamble碰撞的概率依然会比较高。为尽量避免再次发生碰撞,终端采用了随机回退算法,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这样,碰撞终端再次发送Preamble的时刻就被随机化了,再次发生Preamble碰撞的概率也就降低了。对于第二种情况,终端需要提升Preamble的发送功率。由于终端无法得知到底发生哪一种情况,所以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终端既要启用回退算法又要提升Preamble的发送功率。对于第一种情况,提升Preamble的发送功率不仅会浪费终端的发送功率,还会增加对其它终端的干扰。对于第二种情况,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将会无益地增加终端随机接入的时延。而在本发明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案中,即使终端发送的Preamble发生碰撞,基站仍然会发送调度信息给终端,因此基站不发送调度信息给终端的情况只有一种,就是终端发送Preamble的功率不够,导致基站未能收到终端发送的Preamble。所以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如果未检测到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只需要提升Preamble的发送功率,在下一个随机接入时刻,再次;^随机接入过程即可。终端在检测时间窗内如果检测到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则需要确定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步骤1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随机接入过程中没有发生Preamble碰撞的终端,基站通过调度信道发送调度信息给所述终端,终端可以根据该调度信息的指示,在消息承载信道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TA;对于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碰撞终端,基站通过调度信it^送调度信息给所述终端,该调度信息指示的是基站为碰撞终端调度的专用上行接入资源。可采用的调度信道的结构有多种,一种调度信道的结构可以如表1所示。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为了使终端可以明确的辨别出其是否被调度,调度信息中应包含以下信息被调度的终端的ID:该ID是系统预留的,用于调度随机接入终端。当系统保留有多个用于随机接入调度的ID时,发起随机接入的终端可以根据其选择的RACH确定其应监听的ID;Preamble序号由于在一个时刻,一个RACH上可能有不同的终端发送不同的Preamble。基站用该序号指示出当前调度信令是对发送哪一个Preamble的终端的调度。同一个终端组中的各终端通过Preamble序号可以得知当前调度信令是否发送给自己的;资源信息对于随机接入过程中未发生Preamble碰撞的终端而言,该资源信息指示的是消息承载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对于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碰撞终端而言,该资源信息指示的是基站为终端调度的专用上行,接入的时频资源位置;碰撞指示该信息指示终端在随机接入过程中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以便终端据此对上述"资源信息"的含义进行解释;"石並撞指示,,可以显式携带,例如,用一个比特(bit)显式地表明终端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碰撞指示"也可以隐式携带,例如,使用两类不同的ID调度碰撞终端和非碰撞终端,即,终端发送Preamble后同时监听两类不同ID的调度信道,终端如果发现其纟皮用于调度碰撞终端的ID调度,则确认发生Preamble碰撞;否则,没有发生Preamble碰撞。当采用表l所示的信道结构时,一种可能的信息携带方式为随机接入调度的"ID"由表l中"域l"携带;"资源信息"由表l中"域2"携带;"Preamble"序号和显式携带的"碰撞指示"由表1中"域3"携带。如果没有发生Preamble碰撞,则可以根据调度信息的指示在消息承载信道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步骤15),然后建立与基站的上行同步(步骤16)。如果发生Preamble碰撞,则可以根据调度信息的指示得知专用上行接入资源(步骤17),然后在所述专用上行接入资源发送重新随机选择的一个Preamble(步骤18)。终端在专用上行接入资源发送Preamble后,将继续在检测时间窗内检测基站是否发送调度信息,即再次执行步骤12。以上是终端侧完整的随机接入过程,下面对相应的基站侧的随机接入处理过程进行说明,图2是本发明提出的基站侧的随机接入的流程图。基站在RACH所在的时隙,即随机接入时刻,对RACH上可能出现的Preamble逐一进行4佥测(步骤21)。基站若未4企测到Preamble则再次执行步骤21,基站如果检测到Preamble,则需要进一步检测是否发生了Preamble碰撞(步骤22)。如果未发生Preamble碰撞,则基站根据该Preamble的到达时间与理想到达时间计算出TA(步骤23),基站在终端的检测时间窗内发送相应的调度信息给终端(步骤24)。其中,调度信息指示了消息承载信道的时隙和频率的位置,基站通过消息承载信道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给终端,在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TA。如果发生Preamble碰撞,则基站为碰撞终端调度专用上行接入资源(步骤25),基站在终端的检测时间窗内发送相应的调度信息给终端(步骤26)。其中,调度信息指示了专用上行接入资源的信息,包括开始时隙,持续时间,载率和可用的Preamble码等。基站预留专用上行接入资源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专用上行接入资源的持续时间碰撞终端(简单起见,这里只考虑两个终端碰撞的情况)再次发生Preamble碰撞的概率为1/PreambleNum(Preamble—Num为基站指定的接入资源块上,可供选择的Preamble的个数),如果上行接入资源的持续时间越长,在其上可以发送的Preamble码的长度也就越长,对应的可用的Preamble的数量就越多,碰撞概率就越低,基站通过控制专用上行接入资源的持续时间可以控制终端再次接入的碰撞概率;上行业务数据量在上行业务繁重时,应缩短专用上行接入资源的持续时间,以保证业务传输。基站在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过程中,同时使用了调度信道和消息承载信道,在发送专用上行接入资源信息的过程中,只使用了调度信道,具体请参见终端侧随机接入流程的步骤14的说明。基站可以通过调度信息中的"碰撞指示"位,显式地表明终端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也可以通过隐式表明终端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具体请参见终端侧随机接入流程的步骤14的说明。发送专用上行接入资源信息给终端后,基站在专用上行接入资源所在的时隙和频率,对专用上行接入资源上可能出现的Preamble逐一进行检测(步骤27)。基站检测到Preamble后,仍然需要检测Preamble是否发生碰撞,即执行步骤22,然后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后续操作。下面,通过一个更具体的实例对本发明提出的随机接入方案进行说明。图3示出了一种TDD系统的子帧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但并不仅适用于TDD系统或图3所示的子帧结构。在图3中,时隙TS0、TS1、TS9TS13为下行时隙;TS2TS8为上行时隙。在TS1和TS2之间有下上行切换点保护时隙,TS8和TS9之间有上下行切换点保护时隙。两个RACH被安排在子帧N的上^f亍时隙TS2内。假设终端1和终端2选择相同的Preamble,并且在同一个RACH上发送该Preamble。基站在子帧N的上行时隙TS2,4企测到在RACH上Preamble发生碰撞,基站将在随后的子帧N+l的上行时隙TS3和TS4上为碰撞终端调度一块专用上行^接入资源。基站在子帧N的下行时隙TS10,发送调度信息,告知碰撞终端在子帧N+l的上行时隙TS3和TS4上预留了专用上刊4妄入资源。终端1和终端2在子帧N的检测时间窗下行时隙TS9TS11内,可以检测到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终端1和终端2得知Preamble发生碰撞后,可以得知调度信息所指示的资源为专用上行接入资源。终端1和终端2将重新选择Preamble,并在基站指示的专用上行接入资源上发送该Preamble。基站在子帧N+1的上行时隙TS3和TS4,在专用上行接入资源上检测Preamble。当4企测到Preamble后,进一步检测Preamble是否发生碰撞。如果Preamble没有发生碰撞,则计算各Preamble的TA,并在子帧N+l的下行时隙TS9和TS10分别通过调度信息将消息承载信道的信息发送给终端1和终端2,并通过消息承载信il^送相应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给终端1和终端2。如果Preamble发生碰撞,则基站再次为碰撞终端调度一块专用上行接入资源,并在子帧N+l的下行时隙TS10发送调度信息。终端1和2在子帧N+1的检测时间窗下行时隙TS9TS12内,可以检测到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执行后续的相关操作。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相应的采用该接入方法的终端和基站。图4是终端的示意图,图5M站的示意图。从图4可以看出,终端包括检测单元S41、判断单元S42、再次接入单元S43和响应消息接收单元S44。终端在进行随机接入时,首先在RACH所在的时隙,即随机接入时刻,在可用的Preamble中随机选择一个Preamble,并选择一个RACH发送该Preamble。终端发送Preamble后,检测单元S41将在检测时间窗内检测下行调度信道以得知基站是否发送调度信息。其中,检测时间窗的长度与起始位置是终端预先知道的,检测时间窗的长度与起始位置可以由协议规定,也可以由基站通过广纟番通知各终端。检测单元S41在检测时间窗内如果未^r测到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则认为基站未收到其发送的Preamble。终端还可以有一个功率提升单元,在检测单元S41没有检测到调度信息时,功率提升单元可以提升Preamble的发送功率,在下一个随机接入时刻通知终端再次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检测单元S41在检测时间窗内如果检测到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则判断单元S42需要确定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步骤1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随机接入过程中没有发生Preamble碰撞的终端,基站通过调度信道发送调度信息给所述终端,终端可以根据该调度信息的指示,在消息承载信道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TA;对于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碰撞终端,基站通过调度信道发送调度信息给所述终端,该调度信息指示的是基站为碰撞终端调度的专用上行接入资源。可采用的调度信道的结构有多种,一种调度信道的结构可以如表1所示。为了使终端可以明确的辨别出其是否被调度,调度信息中应包含以下信台被调度的终端的ID:该ID是系统预留的,用于调度随机接入终端。当系统保留有多个用于随机接入调度的ID时,发起随机接入的终端可以根据其选择的RACH确定其应监听的ID;Preamble序号由于在一个时刻,一个RACH上可能有不同的终端发送不同的Preamble。基站用该序号指示出当前调度信令是对发送哪一个Preamble的终端的调度。同一个终端組中的各终端通过Preamble序号可以得知当前调度信令是否发送给自己的;资源信息对于随机接入过程中未发生Preamble碰撞的终端而言,该资源信息指示的是消息承载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对于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碰撞终端而言,该资源信息指示的是基站为终端调度的专用上4亍接入的时频资源位置;碰撞指示该信息指示终端在随机接入过程中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以便终端据此对上述"资源信息,,的含义进行解释;"碰撞指示"可以显式携带,例如,用一个比特(bit)显式地表明终端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碰撞指示"也可以隐式携带,例如,使用两类不同的ID调度碰撞终端和非碰撞终端,即,终端发送Preamble后,检测单元S41将同时监听两类不同ID的调度信道,如果发现其被用于调度碰撞终端的ID调度,则表明发生Preamble碰撞;否则,表明没有发生Preamble碰撞。当采用表l所示的信道结构时,一种可能的信息携带方式为随机接入调度的"ID"由表l中"域l"携带;"资源信息"由表l中"域2"携带;"Preamble"序号和显式携带的"碰撞指示"由表1中"域3"携带。当采用显式方式携带碰撞指示时,判断单元S42可以根据调度信息中"碰撞指示"位的指示得知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当采用隐式方式携带石並撞指示时,判断单元S42可以才艮据4全测单元S41在哪一类调度信道;险测到调度信息,确定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如果没有发生Preamble碰撞,响应消息接收单元S44可以根据调度信息的指示在消息承载信道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终端利用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的TA可以与基站建立上行同步。如果发生Preamble碰撞,再次接入单元S43可以根据调度信息的指示得知专用上行接入资源,在所述专用上行接入资源发送重新随机选择的一个Preamble。将再次在检测时间窗内检测基站是否发送调度信息。结合图4对本发明提供的终端进行具体说明后,下面结合图5对本发明提供的基站作具体说明。从图5可以看出,基站包括调度单元S51、响应单元S52和指示单元S53。基站在RACH所在的时隙,即随机接入时刻,对RACH上可能出现的Preamble逐一进行检测。基站如果检测到Preamble,则需要进一步检测是否发生了Preamble碰撞。如果未发生Preamble碰撞,则基站根据该Preamble的到达时间与理想到达时间计算出TA(步骤23),响应单元S52在终端的检测时间窗内在下行调度信it^送相应的调度信息给终端,其中,调度信息指示了消息承载信道的时隙和频率的位置。基站通过消息承载信道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给终端,在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TA。如果发生Preamble碰撞,则调度单元S51为碰撞终端调度专用上行接入其中,调度信息指示了专用上行4妻入资源的信息,包括开始时隙,持续时间,载率和可用的preamble码等。基站预留专用上行接入资源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专用上行接入资源的持续时间碰撞终端(简单起见,这里只考虑两个终端碰撞的情况)再次发生Preamble碰撞的概率为l/Preamble_Num(Preamble—Num为基站指定的接入资源块上,可供选择的Preamble的个数),如果上行接入资源的持续时间越长,在其上可以发送的Preamble码的长度也就越长,对应的可用的Preamble的数量就越多,碰撞概率就越低,基站通过控制专用上行接入资源的持续时间可以控制终端再次接入的碰撞概率;-上行业务数椐量在上行业务繁重时,应缩短专用上行接入资源的持续时间,以保证业务传输。基站在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过程中,同时使用了调度信道和消息承载信道,在发送专用上行接入资源信息的过程中,只使用了调度信道,具体请参见终端侧随机接入流程的步骤14的说明。指示单元S53可以通过调度信息中的"碰撞指示"位,显式地表明终端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也可以通过隐式表明终端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当采用显式方式进行碰撞指示时,指示单元S53可以通过设置调度信息中的"碰撞指示,,位,以表明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当采用隐式方式进行碰撞指示时,指示单元S53可以通知调度单元S51在第一类调度信il^送调度信息,以表明发生Preamble碰撞;指示单元S53可以通知响应单元S52在第二类调度信道发送调度信息,以表明未发生Preamble碰撞。基站还可以包括一个检测单元,用于在调度单元S51发送专用上行接入资源信息给终端后,在专用上行接入资源所在的时隙,对专用上行接入资源上可能出现的Preamble逐一进行4企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这里结合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方法步骤和装置单元均可以电子硬件、软件或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示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以上对各种示例性的步骤和单元均以其功能性的形式进行总体上的描述。这种功能性是以硬件实现还是以软件实现依赖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所时间的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针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以多种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是这种实现的结果不应解释为倒是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利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的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者他们之中的任意组合,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这里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单元。通用处理器可能是微处理器,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中,该处理器可能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能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者更多结合DSP核心的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其他此种结构。结合上述公开的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的步骤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这二者的组合。软件模块可能存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媒质中。一种典型存储媒质与处理器耦合,从而使得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媒质中读信息,且可向该存储媒质写信息。在替换实例中,存储媒质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々某质可能存在于一个ASIC中。该ASIC可能存在于一个用户站中。在一个替换实例中,处理器和存储々某质可以作为用户站中的分立组件存在。提供所述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这里定义的总体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主旨的&出上应用于其他实施例。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18权利要求1、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用于终端的随机接入,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后,在下行调度信道检测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在下行调度信道检测到调度信息后,判断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当发生Preamble碰撞时,在调度信息指示的上行接入资源再次发送Preamble;未发生Preamble碰撞时,在调度信息指示的消息承载信道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下行调度信道如果没有检测到调度信息,则提升Preamble的发送功率,在下一个随机接入时刻再次发送Preamble。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调度信息中相应指示位的指示得知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下行调度信道有两类,根据在哪一类调度信道检测到调度信息,得知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调度信道与发送Preamble的RACH具有对应关系。6、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用于基站对终端随机接入的处理响应,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到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后,当检测到的Preamble发生碰撞时,调度专用的上行接入资源,在调度信息中设置所述上行接入资源的指示信息;检测到的Preamble未发生碰撞时,在调度信息中设置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消息承载信道的指示信息。在下行调度信ii^送调度信息,并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发送指示上行接入资源的调度信息后,在所述上行接入资源所在的时隙和频率检测终端发送的Preamble。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调度信息中相应的指示位,指示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下行调度信道有两类;才艮据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在相应类别的调度信道发送调度信息,以指示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调度信道与所述RACH具有对应关系。11、一种采用权利要求l所述方法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单元,用于在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后,在下行调度信道检测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判断单元,用于在检测单元检测到调度信息后,确定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再次接入单元,用于在发生Preamble碰撞时,在调度信息指示的上行接入资源再次发送Preamble;响应消息接收单元,用于在未发生Preamble碰撞时,在调度信息指示的消息承载信道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率提升单元,用于在检测单元没有检测到调度信息时,提升Preamble的发送功率,在下一个随机接入时刻通知终端再次发送Preamble。13、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判断单元根据调度信息中相应指示位的指示得知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下行调度信道有两类;判断单元根据检测单元在哪一类调度信道检测到调度信息,确定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1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度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的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发生碰撞时,调度专用的上行接入资源,在调度信息中设置所述上行接入资源的指示信息,在下行调度信i!X送调度信息;响应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的Preamble未发生碰撞时,在调度信息中设置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消息承载信道的指示信息,在下行调度信it^送调度信息;指示单元,用于指示终端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在调度单元发送调度信息后,在所述上行接入资源所在的时隙和频率检测终端发送的Preamble。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指示单元通过设置调度信息中相应的指示位,指示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下行调度信道有两类;指示单元通知调度单元在第一类调度信道发送调度信息,以指示发生Preamble碰撞;指示单元通知响应单元在第二类调度信ilj复送调度信息,以指示未发生Preamble碰撞。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用于终端的随机接入,该方法包括发送Preamble后,在下行调度信道检测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在下行调度信道检测到调度信息后,判断是否发生Preamble碰撞;当发生Preamble碰撞时,在调度信息指示的上行接入资源再次发送Preamble;未发生Preamble碰撞时,在调度信息指示的消息承载信道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采用该方法的终端,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用于基站对终端随机接入的处理响应,以及采用该方法的基站。文档编号H04B7/26GK101316134SQ20071009993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申请日期2007年5月31日优先权日2007年5月31日发明者房家奕,毕海洲,蒋海林,炜鲍申请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