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数据单元转换的方法、设备及数据单元传输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单元转换的方法、设备及数据单元传输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通信领域中,在不同用户之间进行通信时,为了便于处理,发送方设备会将具体业务的用户数据单元转换成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单元;接收方设备收到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单元后,再将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单元转换为具体业务的用户数据单元;从而实现网络上不同用户之间的数据通讯。具体业务的用户数据单元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ServiceDataUnit)。具体来说,涉及上述数据单元传输的技术包括以下流程一、发送前进行数据转换;发送方设备会先对待发送的SDU进行处理,比如将一个SDU分割成几个小的数据单元,或者将几个SDU级连生成一个大的数据单元,并且为每个生成的小li据单元或大的l"居单元加一个传输头部结构,该传输头部结构中包含协议控制信息和每个数据块的序列号。发送SDU处理得到的数据单元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DataUnit),每个PDU中包含由SDU组成的数据部分和添加的传输头部结构。二、接收后进行数据解析;接收方设备收到PDU后,依据头部结构中该数据块的序列号,去掉头部结构,将数据部分转换成用户数据;实现网络中不同用户之间的数据通讯。在现有将SDU转换成PDU技术中,都基于字节或都基于帧为每个数据部分加头部结构以进行数据单元的转换。现有技术中,数据单元转换时为每个生成的小数据单元或大的数据单元添加的传输头部结构有两种方案一、基于帧的头部结构;二、基于字节的头部结构。在这两种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若预先设置传输头部结构为基于帧的头部结构,则在所有业务用户数据的转换中都会添加基于帧的头部结构;同理,若预先设置传输头部结构为基于字节的头部结构,则在所有业务用户数据的转换中都会添加基于字节的头部结构。由上述内容可知,在现有技术中,不同业务用户数据都是添加相同的传输头部结构,为了满足传输头部结构需要兼顾所有业务用户数据的要求,一种现有技术PDU传输头部结构中包括尽可能多的字段。但是这些尽可能多的字段对于一些业务来说是不需要的。比如传输头部结构中的请求接收方反馈状态报告字段,对于服务数据单元较短、业务流量均匀且不需要重传和反馈的一类业务来说是不需要的。该类业务的PDU传输头部结构中出现这些字段会增加头部结构的长度,增加传输过程中带宽的消耗,不利于传输效率的提高。另夕卜,为了节约在传输过程中头部结构的开支,另一种现有技术PDU传输头部结构中也会选"^去掉一些业务不需要的字段。在去掉一些业务不需要的字段后,对其他需要这些字段的业务来说,又不能满足业务本身的需求,用户的体验较差。比如头部结构中的请求接收方反馈状态报告字段,对于数据单元较短、业务流量均匀且不需要重传和反馈的一类业务来说是不需要的,设计人员可能会选择去掉该字段,但是对于服务数据单元较长、业务流量不均匀且需要重传和反馈的一类业务来说又是必须的,当用户选择该类业务时,由于该类业务的PDU传输头部结构不完整造成该类业务不能很好地传输,用户体验显然较差。此外,现有技术PDU传输头部结构中的序列号长度是固定的,该序列号长度为满足所有业务序列号长度,往往规定长度为最大值,对于有些序列号要求不长的业务来说,头部结构较长的序列号长度增加了不必要的开支,从而不能有效地提高该类业务数据单元的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单元转换的方法、设备及数据单元传输的系统,提高数据单元的传输效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单元转换的方法,包括将服务数据单元按照业务类型分类;将所述分类后的服务数据单元生成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为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添加所属分类的头部结构,生成协议数据单元。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单元转换的设备,包括分类模块,用于将服务数据单元按照业务类型分类;数据部分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分类后的服务数据单元生成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以及添加模块,用于为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添加所属分类的头部结构,生成协议数据单元。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单元传输的系统,包括发送方设备,用于将服务数据单元按照业务类型分类后生成协议数据单元,并发送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以及接收方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协议数据单元,并按照业务类型解析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生成服务数据单元。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服务数据单元按照业务类型分类后再进行数据单元的转换,不同业务类型的服务数据单元添加不同的传输头部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服务数据单元不分业务类型添加相同头部结构而造成数据传输效率低的技术缺陷,本发明实施例为需要转换的服务数据单元添加适合的传输头部结构,既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又满足每种业务数据单元转换的需求,提高传输效率和用户体验。图l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单元转换的方法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单元解析的方法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类业务的PDU的解析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单元转换设备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单元解析设备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单元传输的系统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单元转换/解析的方法及设备及数据单元传输的系统。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数据单元的传输效率,满足不同业务的不同需求,改善用户体^r。如下本发明提供详细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单元转换的方法图。当用户需要向网络中另一个用户通讯时,应用层程序生成用户数据SDU,传输层收到来自应用层的业务SDU后,进入如下的步骤步骤101,将SDU按照业务类型分类;每类业务的SDU特点以及业务数据流量和业务数据是否需要重传,根据不同的业务会有不同。总的来说,可以依据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长度变化大小、业务数据流量是否均匀和业务数据是否需要重传,可以将业务的SDU分为两大类;业务的SDU长度变化小、业务数据流量均匀、且业务数据不需要重传,则该类业务的SDU分为第一类业务的SDU;业务的SDU长度变化大、业务数据流量不均匀、且业务数据需要重传则该类业务的SDU分为第二类业务的SDU。比如IP语音承载业务(VOIP,VoiceonIP),VOIP业务的SDU长度变化小,业务数据流量均匀,且不需要重传,所以VOIP业务的SDU被分为第一类业务的SDU;确认模式业务(AM,Acknowledgemode)的SDU长度变化大,业务数据流量不均匀,且需要重传,因此AM业务的SDU被分为第二类业务的SDU。上述分类的规则可以预置在发送方设备里,传输层接收到来自上层的SDU后,依据预置的分类规则将SDU分类。步骤102,将分类后的SDU生成PDU的数据部分;SDU被分类后,将一个SDU分割成几个小的数据单元或者将几个SDU级连生成一个大的数据单元,这些小的数据单元或者一个大的数据单元组成PDU的数据部分。形成PDU的数据部分后,执行步骤103,进一步生成完整的PDU。步骤103,为数据部分添加头部结构,生成PDU;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来源于第一类业务的SDU的教:据部分添加基于帧的头部结构,为来源于第二类业务的SDU的数据部分添加基于字节的头部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以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LinkControl)协议PDU的头部结构为例说明。以下是基于帧的RLCPDU头部结构RLCPDUHeader={RBID,RLCSN,Startflag,Endflag,listof{Extensionflag,LengthIndicator}}其中,listof表示有多个Extensionflag和LengthIndicator字段,各字段含义见表一表一字段含义RLCPDUHeaderRLCPDU头RBID无线承载标识RLCSN顺序标识该PDU在整个业务PDU的位置StartFlag标识PDU的第一个字节是否是一个SDU的第一个字节EndFlag标识PDU的最后一个字节是否是一个SDU的最后一个字节Extensionflag表示紧跟在该字段后面的是LengthIndicator字段,还是SDU数据的开始。1表示是后面是LengthIndicator字段,0表示是SDU数据的开始LengthIndicatorPDU的长度以下是基于字节的RLCPDU头部结构RLCPDUHeader={RBID,Type,P,RLCSN,Startflag,Endflag,listof{Extensionflag,LengthIndicator}}其中,listof表示多个Extensionflag和LengthIndicator字段,各字段含义见表二:表二<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需要说明的是,在基于字节的头部结构中RLCSN是以字节偏移量标识的,具体来说,每个PDU的SN是以该PDU承载的业务数据的起始字节标识的。其中头部结构中的PDU序列号长度可以用业务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时延计算得到或者业务数据传输速率、传输时延和服务数据单元包长计算得到。如VOIP业务的传输速率是每秒50帧,若允许传输时延是300ms,那么VOIP业务的PDU序列号长度=log(50x0.3)/log2=4bits;该计算公式中50是每秒50帧,0.3是传输时延300ms,2表示二进制。又如AM业务的传输速率为100Mbps,若允许传输时延是50ms,若规定通用最小SDU包长40byte为单位,那么PDU序列号长度=Iog((100/40)xl06x0.05)/log2=17bits;在该公式中100为传输速率100Mbps,40是通用最小SDU包长40byte,0.05是传输时延50ms,2表示二进制。至此,发送方设备将SDU生成了PDU,PDU在网络上传输,最终到达接收方设备,接收方设备收到PDU后,需要将PDU解析生成SDU,从而实现网络不同用户之间的通讯。请参阅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单元解析的方法图。接收方设备收到发送方设备发送的PDU后,进入如下步骤步骤201,将协议数据单元单元按照业务类型分类;在PDU的头部结构中都会有具体的业务标识,如RLCPDU头部结构中携带的RBID字段是无线承载标识,RBID标识该PDU为无线承载业务的具体业务类型。接收方设备中预置每种具体业务的分类状况,预置的分类状况用业务标识与具体的分类对应;接收方设备收到PDU后,使用该PDU头部结构中携带的业务标识查询预置的分类状况,将该PDU分类为第一类业务PDU或者第二类业务PDU。预置的分类状况的分类原则为,若该类业务的SDU长度变化小、业务数据流量均匀、且业务数据不需要重传,则该类业务的PDU对应为第一类业务的PDU;若该类业务的SDU长度变化大、业务数据流量不均匀、且业务数据需要重传,则该类业务的PDU对应为第二类业务的PDU。步骤202,解析PDU,生成业务的SDU;当接收到的协议数据单元是第一类业务的协议数据单元时,直接将PDU去掉传输头部,生成业务的SDU。当接收到的协议数据单元是第二类业务的协议数据单元时,解析分类后的协议数据单元由以下步骤实现请参阅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类业务的PDU的解析流程图。步骤2021,检查PDU携带的序列号是否在接收窗口范围内;在接收业务数据期间,接收方的接收窗口大小是不能改变的,接收窗口的大小需要在业务连接建立前预先配置。接收窗口的大小由接收状态变量、最高期望状态变量和最大可接受的接收状态变量控制。接收状态变量由最后一个已经按序接收的PDU的下一个PDU的SN决定,当4妄收到的PDU的SN等于该变量值时,更新该接收状态变量;最高期望状态变量为已经接收到的最高SN的PDU的下一个PDU的SN;最大可接受的接收状态变量是第一个被接收方拒绝的PDU的SN。在协议数据单元的头部结构中都会有该协议数据单元在业务数据中的位置,如表一和表二中,在RLCPDU的头部结构中有RLCSN。当协议数据单元携带的序列号在接收窗口范围内时,执行步骤2022;当协议数据单元携带的序列号不在接收窗口范围时,直接丢弃该协议数据单元。步骤2022,检查PDU是否乱序;通过检查PDU头部结构中携带的序列号查看收到的PDU是否时按序列号排列的;若收到的PDU是按照序列号排列的,直接执行步骤2026,当检查PDU携带的序列号不是按照序列号排列时,执行步骤2023。步骤2023,緩存接收到的乱序的PDU,并启动计时器;若在计时器规定的时间内接收完毕乱序的PDU,执行步骤2025;在计时器规定的时间内未接收完毕乱序的PDU,执行步骤2024;步骤2024,发出重传未收到的乱序的PDU的通知;接收方设备向发送方设备发出重传未收到的乱序的PDU的通知,直到收到所有乱序的PDU后,再执行步骤2025将乱序的PDU进行排序,然后执行步骤2026。接收方设备根据PDU头部结构中携带的序列号,以及用户此次发送SDU生成的所有PDU的序列号范围判定乱序的PDU是否接收完毕。步骤2025,将乱序的PDU排序;在收到所有乱序的PDU后,对乱序的PDU进行排序后,执行步骤2026,解析PDU;步骤2026,解析协议数据单元。解析协议数据单元即去掉协议数据单元中的传输头部结构得到数据部分。第二类业务的协议数据单元解析后,将数据部分生成服务数据单元,完成用户数据从一个设备传送到另一个设备的过程,实现网络中用户之间的通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类业务PDU的解析过程中可以先检查接收到的PDU是否乱序,在检查PDU不是乱序或者是乱序经重新排序后,再检查PDU携带的序列号是否在接收窗口范围内,在检查该PDU携带的序列号在接收窗口范围后,解析该PDU。以上两个实施例分别描述了用户数据的数据单元转换成利于传输的数据现两个流程的设备实施例。请参阅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单元转换的设备图。如图所示,数据单元转换的设备包括分类模块310,用于将服务数据单元按照业务类型分类;数据部分生成模块320,用于将所述分类模块分类后的服务数据单元生成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添加模块330,用于为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添加所属分类的头部结构,生成协议数据单元。如下提供分类模块的分类原则和分类后的结果所述业务分类模块依据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长度变化大小、业务数据流量是否均匀和业务数据是否需要重传将服务数据单元分类;若所述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长度变化小、业务数据流量均匀、且业务数据不需要重传,则将所述服务数据单元分为第一类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在所述分类模块分类的所述服务数据单元为第二类业务服务数据单若所述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长度变化大、业务数据流量不均匀、且业务数据需要重传,则将所述服务数据单元分为第二类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在所述分类模块分类的所述服务数据单元为第一类业务服务数据单元时,所述添加模块为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添加基于帧的头部结构;元时,所述添加模块为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添加基于字节的头部结构。依据本发明数据单元转换方法实施例的流程,本发明数据单元转换设备还包括序列号长度计算模块340;所述序列号长度计算单元340,用于依据所述分类^t块的分类,为不同业务类型的服务数据单元分别计算并得到协议数据单元头部结构中序列号的长度;所述添加模块330在为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添加所属分类的头部结构时,依据所述序列号长度计算模块计算的序列号长度为所述头部结构中添加序列号。相应地,有了数据单元转换的设备,为了实现网络中用户之间的通讯,还需要解析数据单元的设备。请参阅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单元解析设备图。如图所示数据单元解析设备包括协议数据分类模块410,用于将协议数据单元按业务类型分类;解析模块420,用于将分类后的协议数据单元按所属业务类型进行解析,生成服务数据单元。协议数据分类单元的分类原则和分类结果如下协议数据分类单元使用协议数据单元中携带的业务标识查询预置的分类状况,将协议数据单元分为第一类业务协议数据单元或第二类业务协议数据单元,为所述解析单元提供区分业务类型的协议数据单元;所述预置的分类状况的分类原则为若所述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长度变化小、业务数据流量均匀、且业务数据不需要重传,则所述业务的协议数据单元对应为第一类业务的协议数据单元;若所述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长度变化大,业务数据流量不均匀,且业务数据需要重传,则所述业务的协议数据单元分对应为第二类业务的协议数据单元。在所述协议数据分类^^莫块分类的协议数据单元为第二类业务协议数据单元时,所述数据单元解析设备还包括序列号范围检查模块430和乱序检查模块440;在所述协议数据分类;f莫块分类的协议数据单元为第二类业务协议数据单元时,序列号范围检查模块430,用于检查所述协议数据单元携带的序列号是否在接收窗口范围内;乱序才企查模块440,用于检查所述协议数据单元是否乱序;所述解析模块420在所述序列号范围检查模块检查所述协议数据单元携带的序列号在接收窗口范围内,所述乱序检查模块检查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不乱序后,解析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生成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当序列号范围检查模块检查所述协议数据单元携带的序列号不在接收窗口范围内时,丢弃所述协议数据单元。在乱序检查模块检查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乱序时,所述数据单元解析设备还包括缓存模块450、计时器460、重传模块470和排序模块480;当所述协议数据单元携带的序列号在接收窗范围内,且乱序检查模块检查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乱序时,緩存模块450,用于緩存接收到的乱序的协议数据单元;计时器460,用于对接收乱序的协议数据单元过程进行计时;重传模块470,用于在计时器超时时,发出重传未接收到的所述乱序的协议数据单元的通知;排序模块480,用于将在计时器规定时间内接收到的所述緩存模块緩存的协议数据单元排序;所述解析模块420解析所述排序模块排序的协议数据单元,生成服务数据单元。上述分别描述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单元转换设备的实施例和数据单元解析设备的实施例;在通信领域中,实现不同用户之间的通讯,需要多个设备同时参与,如下本发明提供数据单元传输的系统实施例。数据单元传输的系统1包括发送方设备和接收方设备,发送方设备具备数据单元转换设备的功能和结构,同样接收方设备具备数据单元解析设备的功能和结构。请参阅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单元传输的系统图。如图所示凌t据单元传输的系统包括发送方设备300,用于将服务数据单元按照业务类型分类后生成协议数据单元,并发送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以及接收方设备400,用于接收所述协议数据单元,并按照业务类型解析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生成服务数据单元。依据发送方设备具体的功能,将发送方设备结构细化如下分类模块310,用于将服务数据单元按照业务类型分类;数据部分生成模块320,用于将所述分类模块分类后的服务数据单元生成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添加模块330,用于为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添加头部结构,生成协议数据单元;以及发送模块350,用于发送所述协议数据单元。同样,依据接收方设备的具体功能,将接收方设备的结构细化如下接收模块490,用于接收所述协议数据单元;协议数据分类模块410,用于将所述协议数据单元按业务类型分类;以及解析模块420,用于解析所述分类后的协议数据单元,生成服务数据单元。数据传输的系统完成网络中数据的传输,实现不同用户之间的通讯。流量是否均匀和业务数据是否需要重传将服务数据单元按业务类型分类,根据业务特点将数据单元分类,从而实现依据业务特点为不同的业务数据单元添加合适的头部结构,增强方案的可实施性。进一步的,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为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添加头部结构中,使用业务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时延计算头部结构中的序列号长度,相对现有技术中固定长度的序列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不同类型业务有不同的序列号长度,减少一些业务协议数据单元头部结构中序列号长度不必要的开支,提高传输的效率。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单元转换的方法、设备及数据单元传输的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数据单元转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服务数据单元按照业务类型分类;将所述分类后的服务数据单元生成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为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添加所属分类的头部结构,生成协议数据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单元转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服务数据单元按照业务类型分类具体为若所述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长度变化小、业务数据流量均匀、且业务数据不需要重传,则将所述服务数据单元分为第一类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若所述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长度变化大,业务数据流量不均勻,且业务数据需要重传,则将所述服务数据单元分为第二类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单元转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服务数据单元为第一类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时,为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添加头部结构为基于帧的头部结构;在所述服务数据单元为第二类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时,为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添加头部结构为基于字节的头部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单元转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服务数据单元为第一类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时,使用业务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时延计算并得到所述头部结构中序列号的长度;在所述服务数据单元为第二类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时,使用业务数据传输速率、传输时延和服务数据单元长度计算并得到所述头部结构中序列号的长度。5、一种数据单元转换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类模块,用于将服务数据单元按照业务类型分类;数据部分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分类后的服务数据单元生成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以及添加模块,用于为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添加所属分类的头部结构,生成协议数据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单元转换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模块在所述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长度变化小、业务数据流量均匀、且业务数据不需要重传时,将所述服务数据单元分类为第一类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所述分类模块在所述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长度变化大、业务数据流量不均匀、且业务数据需要重传时,将所述服务数据单元分类为第二类业务的服务数据单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单元转换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服务数据单元被分类为第一类业务服务数据单元时,所述添加模块为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添加基于帧的头部结构;当所述服务数据单元被分类为第二类业务服务数据单元时,所述添加模块为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添加基于字节的头部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数据单元转换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转换设备还包括序列号长度计算单元;所述序列号长度计算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分类模块的分类,为不同业务类型的服务数据单元分别计算并得到协议数据单元头部结构中序列号的长度;所述添加模块在为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添加所属分类的头部结构时,依据所述序列号的长度为所述头部结构添加序列号。9、一种数据单元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方设备,用于将服务数据单元按照业务类型分类后生成协议数据单元,并发送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以及接收方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协议数据单元,并按照业务类型解析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生成服务数据单元。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单元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方设备进一步包括分类模块,用于将服务数据单元按照业务类型分类;数据部分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分类模块分类后的服务数据单元生成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添加模块,用于为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添加头部结构,生成协议数据单元;以及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协议数据单元。11、根据权利要求9或IO所述的数据单元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方设备进一步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协议数据单元;协议数据分类^^块,用于将所述协议数据单元按业务类型分类;以及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分类后的协议数据单元,生成服务数据单元。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数据单元转换的方法及设备及数据单元传输的系统。数据单元转换的方法包括将服务数据单元按照业务类型分类;将所述分类后的服务数据单元生成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为所述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部分添加所属分类的头部结构,生成协议数据单元。本发明减少传输过程中数据单元的开支,提高传输效率。文档编号H04L12/56GK101299711SQ20071010562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申请日期2007年4月30日优先权日2007年4月30日发明者方志鹏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