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65784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作为记录媒体的用纸上形成文字及图形等的图像的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某个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感光鼓、可插拔地设在装置主体中的处理单元、将上述感光鼓曝光的LED头、和支撑该LED头的支撑部及齿条传动装置。
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能够使上述LED头在接近于上述感光鼓的接近位置和从上述感光鼓离开的离开位置之间平行移动地设置的支撑部件、和具有啮合在上述齿条传动装置上的小齿轮及用来使该小齿轮旋转的操作部的操作部件。
在某个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中,考虑将主体用由金属板形成的框架构成、将上述LED头的支撑机构安装在该框架上。
但是,在将各框架组装的情况下,将较大的框架彼此连结的作业是相当庞大的作业,在组装作业中因放倒框架而在制造中需要时间、使效率降低的情况较多。这一点也考虑利用夹具等进行组装作业,但额外需要夹具的成本、确保夹具的放置场所、夹具的移动作业等,很难说是合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接着说明用来解决该课题的结构方法及其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提供以下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金属板制的第1底架、和大致垂直地连接在该第1底架上的金属板制的第2底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底架的端部具有相互平行地突出而形成的板状的第1突起及板状的第2突起、从上述第2突起向与该第2突起的突出方向成大致90°的角度的方向延伸而一体形成的板状臂、沿该板状臂的厚度方向突出而一体形成在该板状臂上的限制突起、以及与上述第1突起和第2突起的突出方向大致垂直地配置的可与上述第2底架抵接的抵接面;上述第2底架具备能够插入上述第1突起、上述第2突起、以及上述板状臂的凹陷部,该凹陷部具有限制插入到该凹陷部中的上述第1突起及上述第2突起向该插入方向以外的方向移动的限制面、和能够抵接在插入上述凹陷部中的上述板状臂的限制突起上的防脱突起。
通过该结构,能够不用夹具而简便地将第1底架与第2底架垂直地连结。因而,底架的组装变得容易,提高了组装作业性。
在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的是,在上述凹陷部中形成有圆形突起,在该圆形突起的前端上构成有上述限制面。
通过该结构,由于在将两个突起插入到凹陷部中时不会产生过大的摩擦,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组装作业性。
在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限制突起从朝向上述凹陷部的插入方向的起始侧开始逐渐使突出量增大而形成。
通过该结构,在将两个突起插入到凹陷部中的同时通过防脱突起逐渐推压限制突起,能够一边使板状臂弹性变形一边使限制突起容易地通过防脱突起。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组装作业性。
在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第1底架与上述第2底架由作为连结部件的自攻螺钉连结。
通过该结构,能够利用自攻螺钉将第1底架与第2底架可靠地连结。此外,由于是自攻螺钉,所以不需要事先在孔中切削螺纹,比较方便。进而,在自攻螺钉的螺纹切削时对底架施加对应的力,但两底架通过上述的连结构造而防止了分离,能够可靠地一边切削螺纹一边将两底架连结。
根据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将上述第1底架的上述第1突起、上述第2突起及上述板状臂插入到上述第2底架的上述凹陷部中并临时组装,然后通过连结部件将第1底架和第2底架连结。
通过该结构,能够不用夹具而简便地将第1底架与第2底架垂直地临时组装、然后通过连结部件连结。因而,底架的组装变得容易,提高了组装作业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点、要素、过程、步骤、特征和优点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就会变得更为清楚。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印传真复合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复合机的主体的内部的状况的正面剖视图。
图3是详细地表示图像形成部的状况的正面剖视放大图。
图4是表示主体的框架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
图5A是表示用来将两个框架连结而临时组装的结构的要部立体图。
图5B是表示将两个框架临时组装后的状况的要部立体图。
图6是表示通过排气通道将两个框架连结的状况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表示处理盒(Process Cartridge)的整体结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表示将处理盒从开口插入而安装到主体上的状况的要部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从图8的状态插入处理盒、限制挡板解除开闭门的限制的状况的要部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从图9的状态再插入处理盒、处理盒的突出部一边将开闭门推开一边通过开口的状况的要部立体图。
图11是LED头支撑机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12是从与图11不同的方向观察LED头支撑机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13是滑动部件处于接近位置时的LED头支撑机构的主视图。
图14是滑动部件处于离开位置时的LED头支撑机构的主视图。
图15是详细地表示滑动体与转动臂、以及刷的结构的要部放大立体图。
图16是滑动部件处于接近位置附近时的LED头支撑机构的主视图。
图17是表示在LED头支撑机构的组装时安装滑动部件的状况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的外观立体图所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复印传真复合机501具备作为平板扫描仪及自动文件馈送扫描仪发挥功能的图像读取部511、用来指示复印份数及传真发送目的地等的操作面板512、内置有在作为记录媒体的用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等的主体513、和依次供给上述用纸的供纸盒514。
复印传真复合机501在主体513的正面侧(设有上述操作面板512一侧)具备前盖521,并且在一侧的侧面上具备卡纸入口盖(jam accesscover)522。这些前盖521及卡纸入口盖522开闭自如地设置。例如在进行维护作业等的情况下,通过将这些盖521、522开放,能够进入到主体513的内部中。
图2中表示复印传真复合机501的主体513的内部的状况。如该图2所示,在主体513的下部具备供给用纸100的供纸盒514。该供纸盒514可在装置正面侧(图2的纸面近身侧)拉出地构成。在供纸盒514的上方配置有图像形成部11,进而,在其上方具备定影部91及排纸托盘515。
在主体513的内部,形成有用来从供纸盒514向排纸托盘515输送用纸100的输送通路531。该输送通路531构成为,从供纸盒514的一端侧朝向上方延伸而达到图像形成部11,再向上方延伸而通过定影部91后,向水平方向弯曲而达到排纸托盘515上。另外,在图2中虽然没有表示,但在上述排纸托盘515的上方配置有上述图像读取部511及操作面板512。
供纸盒514被形成为上方开放状,在其底部转动自如地设有板状的挡板532。用纸100多片叠合而层叠在该挡板532之上。在该挡板532的上方配置有供纸辊21。并且,通过一边由未图示的施力弹簧将上述挡板532向上方推起,一边驱动上述供纸辊21,将最上层的用纸100分离而拾取,朝向上述输送通路531送出。
在输送通路531中,在上述供纸辊21的紧接着的下游侧配置有分离辊22。通过一边将用纸100夹持在面对该分离辊22而配置的辊之间一边驱动,将用纸100一片片地分离。在分离辊22的下游侧配置有阻挡辊23。通过一边将用纸100夹持在面对该阻挡辊23而配置的辊之间一边驱动,一边矫正用纸100的斜行一边向下游侧的图像形成部11输送。
图像形成部11如图2及作为其要部放大图的图3所示,是在感光鼓12的周围配置有带电器13、LED头14、显影器15、转印辊16、清洁器17的结构。
感光鼓12构成为,在表面上形成有有机感光体的光导电膜,并且由未图示的电动马达旋转驱动。带电器13构成为称作所谓的scorotron带电器的非接触的电晕带电方式的带电器,通过由该带电器13使感光鼓12的表面均匀地、例如带负电。
作为曝光器的LED头14配置在比上述带电器13靠下游侧(是指感光鼓12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以下,在显影器15、转印辊16及清洁器17的说明中相同),是在用纸宽度方向上排列装备有多个发光二极管(LED)的结构。在该LED头14的表面上,配置有排列了多个折射率分布型透镜的透镜阵列。并且,LED头14对应于经由电话线路接收到的传真原稿的图像数据、或由图像读取部511读取的图像数据而有选择地发光。结果,感光鼓12的表面被有选择地曝光,通过曝光部分的电荷能量消失而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器15配置在上述LED头14的下游侧。该显影器15构成为使用调色剂和载体作为显影剂的双成分显影方式。具体而言,显影器15将合成树脂制的显影剂容器35、和配置在该显影剂容器35的内部的螺杆形状的两个搅拌部件31、32一边相对于上述感光鼓12形成微小的间隙一边接近地配置,并且,显影器15具备支撑在上述显影剂容器35上的显影剂载持体33、和接近于该显影剂载持体33的表面而配置的限制刀片34。
搅拌部件31、32构成为,被旋转驱动,由此一边将调色剂与载体均等地混合一边使双成分显影剂在显影剂容器35内循环。此外,显影剂载持体33由非磁性体的材料形成为筒状,旋转自如地嵌合在圆柱状的磁性体36的外侧。并且,内部的磁性体36通过由其磁性将双成分显影剂吸附在显影剂载持体33的表面上、在此状态下使显影剂载持体33旋转,将双成分显影剂一边保持在显影剂载持体33的表面上一边向感光鼓12侧输送。另外,显影剂载持体33的表面的双成分显影剂的厚度受上述限制刀片34限制以变得均匀。
然后,在感光鼓12与显影剂载持体33的接近部分上,显影剂载持体33的表面的双成分显影剂中的调色剂仅在相当于上述LED头14的曝光部的部分上,有选择地向感光鼓12的表面移动。结果,在感光鼓12的表面上形成对应于上述静电潜像的调色剂图像。另外,双成分显影剂中的载体、以及没有向感光鼓12侧移动的剩余的调色剂被回收到显影剂容器35内。
转印辊16配置在上述显影器15的下游侧,并且从感光鼓12隔着输送通路531配置在相对侧。此外,在该转印辊16上施加来自电源的预定的电压。因而,形成在感光鼓12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感光鼓12的旋转而向转印辊16侧接近地移动,通过其电场吸引力被转印到用纸100上。
清洁器17构成为,配置在上述转印辊16的下游侧,在转印辊16的部分上将没有被转印到用纸100上的残留调色剂除电,并且从感光鼓12的表面刮下而储存。
上述图像形成部11的结构中的至少感光鼓12、带电器13、显影器15和清洁器17收容在合成树脂制的盒中,构成为处理盒(处理单元)5。在该图像形成部11中,被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用纸100通过感光鼓12的旋转而被向输送通路531的下游侧的定影部91输送。
如图2、图3所示,定影部91具备内装有加热源(卤素灯等)并被旋转驱动的加热辊92、和面对该加热辊92而配置的加压辊93。加压辊93在图示省略的施力弹簧的作用下被相对于加热辊92推压。在该结构中,如果用纸100通过加热辊92与加压辊93之间,则通过高温的加热辊92的热及加压辊93的压力,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融解而定影在用纸100上。另外,在定影部91上,设有用来防止用纸在粘贴于加热辊92上的状态下卷绕在其周围的分离爪94。
如图2所示,在比定影部91靠下游侧设有输送辊95,在更下游侧设有排纸辊96。在该结构中,从定影部91送来的用纸100被输送辊95与对置于该输送辊95配置的从动辊之间夹持而向下游侧输送。进而,用纸100被排纸辊96与对置于该排纸辊96的从动辊之间夹持,被排出到上述排纸托盘515上。
接着,参照图4的示意立体图对构成上述主体513的框架进行说明。该主体5 13如图4所示,具备正面侧框架601、背面侧框架602、和侧面框架603。这3个框架601~603都沿垂直方向竖立配置。在背面侧框架602上固定有多个加强框架630,并且安装有用来驱动上述图像形成部11等的图示省略的驱动部。
在正面侧框架601与背面侧框架602之间,水平地配置有中间框架605。该中间框架605将正面侧框架601的高度方向中途部与背面侧框架602的高度方向中途部连结。结果,通过正面侧框架601、背面侧框架602和中间框架605,形成“H”字状的骨架。如图2所示,在中间框架605的下侧形成有上述供纸盒514的收容空间,在中间框架605的上侧,形成有收容图像形成部11及定影部91、对装置的各部分供给电源的电源部18等的收容空间。
这里,参照图5对用来使正面侧框架601、背面侧框架602和中间框架605的三者的组装变得容易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正面侧框架601、背面侧框架602及中间框架605都由金属板构成。
如图5A所示,在水平配置的作为第1底架的上述中间框架605的端部,一体形成有板状的第1突起571及板状的第2突起572,使其沿水平的方向突出。第1突起571及第2突起572沿相互平行的方向突出。并且,从第2突起572的前端向相对于该第2突起572的突出方向呈大致90°的角度的方向(接近于第1突起571的前端的方向)延伸而一体形成有水平的板状臂573。
进而,在该板状臂573的前端部一体形成有限制突起575,使其向该板状臂573的厚度方向突出。这些第1突起571、第2突起572、板状臂573及限制突起575是通过制造中间框架605时的压力冲裁而形成的。
进而,上述中间框架605的端部以适当的宽度弯折,形成垂直部576。进而,上述第1突起571及第2突起572的基部的侧面形成为台阶状,在各自的台阶状部分形成有较小的抵接面577。该抵接面577相对于第1突起571及第2突起572的突出方向大致垂直地配置。此外,该抵接面577可抵接在作为对方侧的部件的背面侧框架(第2底架)602的后述的凹陷部581的附近部分上而构成。
另一方面,在作为第2底架的背面侧框架602上形成有冲裁状的凹陷部581。该凹陷部581构成为,以细长的大致长方形状形成,能够插入中间框架605的上述第1突起571、第2突起572及板状臂573。该凹陷部581是通过制造背面侧框架602时的压力冲裁而形成的。
凹陷部581包围上述第1突起571及第2突起572的四方而形成,构成限制插入的上述第1突起571及第2突起572向该插入方向以外的方向移动的限制面582。另外,在上述凹陷部581的上缘,与两个突起571、572的各自的位置相一致地形成有圆弧状的突起583、584,上述限制面582构成在突起583、584的下端。进而,在上述凹陷部581的上端,在圆形的突起583、584之间形成有防脱突起585。
另外,形成在中间框架605侧的上述限制突起575形成为,从插入到背面侧框架602的上述凹陷部581中的方向的前头侧开始使突出量逐渐增大,在限制突起575的上面形成有平缓的斜面。
在该结构中,将上述第1突起571、第2突起572及板状臂573沿图5A的粗线箭头方向插入到上述凹陷部581中。另外,在凹陷部581的上缘,由于限制面582(仅)构成在圆形的突起583、584的前端,所以插入时的摩擦不会变得过大,插入作业较顺利。
另外,在上述插入作业的中途,上述限制突起575接触在防脱突起585上。并且如果进一步插入,则防脱突起585将限制突起575的平缓的斜面向下方推入,所以一边使板状臂573向下方弹性变形,一边使限制突起575通过防脱突起585的下侧。并且几乎与中间框架605的上述抵接面577接触在上述背面侧框架602上同时,限制突起575完全通过防脱突起585,板状臂573在复原力的作用下回到原位,防脱突起585沿插入方向面对限制突起575,进行防脱。
这样实现了图5B所示的临时组装状态,中间框架605相对于背面侧框架602不会移动或松脱,能够垂直地连结而临时组装。另外,在中间框架605与上述正面侧框架601之间也具备与图5A完全同样的连结构造,通过同样连结而临时组装,能够将正面侧框架601、背面侧框架602与中间框架605的三者临时组装为“H”字状。结果,能够使背面侧框架602及正面侧框架601自己站立,不需要组装作业者用手压制着或使用夹具来使背面侧框架602及正面侧框架601不倒下,所以能够提高组装的效率。
在进行了这样的临时组装后,如图5B所示,将作为连结部件的自攻螺钉590旋合在旋合孔591中,将背面侧框架602、正面侧框架601和中间框架605的三者可靠地连结。另外,在通过该自攻螺钉590的旋合时,由于旋合孔591的螺纹切削,中间框架605经由自攻螺钉590被以相当的力推压,但通过防脱突起585与限制突起575的防脱作用,背面侧框架602(正面侧框架601)不会从中间框架605脱离、或者背面侧框架602(正面侧框架601)也不会倒下。因而,通过自攻螺钉590的连结作业也很容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自攻螺钉590,但也可以使用自攻螺钉以外的螺钉、或者采用其他的连结部件。此外,并不限于将框架连结为H字状的情况,例如在连结为I字状、T字状的情况下,也能够采用图5所示的用来进行临时组装的结构。进而,第1突起571、第2突起572及板状臂573的形状、凹陷部581的形状等能够适当地变更。
回到图4,说明框架的结构。如图4所示,在经由中间框架605连结的正面侧框架601与背面侧框架602之间,水平地配置有连结框架(第4框架)604。该连结框架604构成为细长的形状,通过螺钉等图示省略的固定构造分别将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连结在正面侧框架601上、将另一端连结在背面侧框架602上。
并且,大致水平地配置有合成树脂制的排气通道621,以将上述侧面框架603与连结框架604连结。该排气通道621成形为从横壁(下壁)622的两端垂直地竖起纵壁623、623的形状,构成为上下开放状。此外,形成为,随着从排气通道621的一端向另一端接近,上述横壁622使宽度逐渐减小,另一方面,上述纵壁623、623使其上下长度逐渐增大。
排气通道621的上述一端侧(横壁622的宽度较宽侧)如图2等所示,接近于上述感光鼓12、带电器13及上述定影部91等。此外,在排气通道621的上述一端侧,在上述横壁622上形成有贯通状的流通孔624。在排气通道621的上述另一端侧,固定有排气风扇(排气机构)631及臭氧过滤器632。此外,在排气通道621的上述另一端侧、上述电源部18的附近位置上,在横壁622上形成有导入孔637。
由此,在上述排气通道621的内部形成有大致水平方向的排气流路635,能够通过驱动排气风扇631将含有从感光鼓12飞散的调色剂、带电器13产生的臭氧、还有定影部91产生的热的空气经由该排气流路635排出。在排气流路635中流动的空气最终通过覆盖主体513的树脂盖、或者形成在上述排纸托盘515上的排气孔636被排出到外部。进而,上述电源部18的周围的含有热的空气也被从导入孔637导入到排气通道621内,被排气风扇631排气。另外,带电器13产生的臭氧由于被上述臭氧过滤器632吸附,所以不会被排出到主体513的外部。
另外,上述排纸托盘515配置在上述排气通道621的紧接着的上方,使其覆盖排气通道621的上方开放部来配置上述排气通道621。因而,上述排气流路635的上侧被排纸托盘515覆盖。
接着,详细地说明排气通道621对上述侧面框架603及连结框架604的安装。如图4的要部放大图即图6所示,在相当于上述排气流路635的下游侧端部的部分,肋板部625、626从上述排气通道621的两侧的纵壁623、623朝向外侧横向突出地一体形成。该肋板部625、626形成在比上述横壁622高一些的位置上。此外,从各个肋板部625、626的下面分别向下方突出形成有圆棒状的突起627。进而,在上述横壁622上形成有贯通状的插通孔628,在该插通孔628中能够插通作为固定机构的螺钉629的轴部。
另一方面,朝向垂直方向配置的侧面框架603的上端部仅弯折预定的宽度,形成水平部641。在该水平部641上,分别使位置与上述突起627匹配而形成有贯通状的插入孔642。另一方面,在侧面框架603的上端部,在两个插入孔642、642之间形成有凹部643,能够使上述排气通道621的端部嵌合到该凹部643中。在上述凹部643中形成有旋合孔644。
通过以上的结构,通过在将两个上述突起627分别从上侧插入到上述插入孔642中的状态下、将上述螺钉629从上侧插通到上述插通孔628中并旋合到上述旋合孔644中,能够将排气通道621固定到侧面框架603上。
另外,在上述排气通道621的中途部(排气流路635的方向的中途部),也在该排气通道621上形成有插通孔651。此外,在连结框架604上,在对应于上述插通孔65 1的位置上形成有旋合孔652。因而,通过将螺钉653从上侧插通到上述插通孔651中而旋合到上述旋合孔652中,能够将排气通道621固定在连结框架604上。
以上,能够将侧面框架603和连结框架604经由排气通道621连结。这样,由于合成树脂制的排气通道621兼发挥将侧面框架603与连结框架604连结来加强的加强部件的作用,所以能够以简单且轻量的结构提高框架构造的刚性。此外,由于上述排气通道621是一体形成横壁622和纵壁623、623的结构,所以即使是合成树脂制也能够有效地有助于框架构造的刚性提高。特别是,由于排气通道621大致沿水平方向配置,所以能够实现对于水平方向的较强的外力也能够承受的框架构造。
在排气通道621上,在突出形成在一侧的纵壁623上的肋板部625的缘部上,形成有细长的电气配线导引部661。该电气配线导引部661具备相互平行地配置的导引壁662及断续壁663。两个壁662、663从上述肋板部625的端部以向上方突出状一体地形成,在这些导引壁662及断续壁663之间形成有电气配线收容空间665。断续壁663沿长度方向形成多个间隙并且反复地配置,另一方面,在该断续壁663的各间隙的部分上,紧固突起666从上述导引壁662的上端部朝向接近于上述断续壁663侧突出。
在该结构中,通过将对上述排气风扇631供给电力的电气配线633推入设置到上述电气配线收容空间665的内部,能够防止将电气配线633钩挂到其他部件等上而进行保护。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排气通道621也兼作为电气配线633的导引部件,所以能够实现结构的进一步的简单化及部件件数的降低。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排气通道621的排气流路635的下游侧的端部,具备插通孔628和突起627。另一方面,在侧面框架603上设有插入孔642。并且,通过在将排气通道621的突起627插入到该插入孔642中的状态下使螺钉629插通到上述插通孔628中并螺纹紧固到上述侧面框架603上,将排气通道621与侧面框架603固定。通过该结构,能够通过突起627和插入孔642将侧面框架603定位。此外,由于突起627有多个(两个),所以能够在多个部位(共计3个部位)将排气通道621与侧面框架603固定,还能够抑制侧面框架603的弯曲。
此外,由于将排纸托盘515配置为覆盖排气流路635的上侧(参照图2),所以排纸托盘515兼起到与排气通道621一起导引排气流路635的作用。因而,使结构更加简单化。
另外,突起627及插入孔642也可以设置3个以上,也可以仅设置1个。但是,从侧面框架603的防弯曲的观点出发,优选地设置多个。此外,在排气通道621与连结框架604的连结部位处也能够采用使用突起627与插入孔642的连结结构。此外,排气通道621的形状、电气配线导引部661的位置及形状可以根据布置上的需要等而适当地变更。
接着,参照图7等对上述处理盒5进行说明。如作为外观立体图的图7所示,处理盒5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壳体201,在其内部旋转自如地支撑着上述感光鼓12。另外,该壳体201如图3所示,兼作为显影器15的显影剂容器35及清洁器17的残留调色剂的储存容器等。
如图7所示,在该壳体201上形成有细长的开口202,能够将装备在主体513侧的上述LED头14从该开口202插入(参照图3)。在该开口202的下侧配置有显影器盖203。该显影器盖203构成上述壳体201的一部分,如图3所示,配置为使其覆盖显影器15的上述显影剂容器35的上侧。
如图7所示,显影器盖203在水平地延伸到开口202的内侧后,在感光鼓12的附近被弯折。在比该弯折部位靠内侧,上述显影器盖203形成有随着接近于感光鼓12而上升的倾斜面204。
此外,在上述开口202的内部,在上述倾斜面204的两端(感光鼓12的轴向两端)上,形成有上方突出状的肋板205、205。该肋板205的长度方向与上述倾斜面204大致平行地取向。此外,在感光鼓12的两端侧分别配置有定位孔形成部件206、206,在该定位孔形成部件206上形成有定位孔207。在各定位孔207中,能够分别插入后述的定位销46来定位。一个定位孔形成部件206的定位孔207形成为上述定位销46无间隙地嵌合的圆孔状,构成为,通过其轴向截面都为圆形的部分(定位部)进行定位。另外,另一个定位孔形成部件206的定位孔207形成为长孔状,使定位销46的定位变得容易。
处理盒5的上述壳体201为在上述感光鼓12的轴向中央具有较小的水平方向的突出部208的形状。在上述显影器15中,在该突出部208的附近,配置有用来计测调色剂浓度的图示省略的浓度传感器。在该突出部208的一侧具备第1电连接器211,能够从该第1电连接器211输出上述浓度传感器的信号。
接着,参照图8对用来将上述处理盒5安装到主体513上的结构进行说明。在作为要部立体图的图8中,标号211是固定在上述正面侧框架601(图4)的正面侧的树脂制的内部盖。另外,该内部盖221通过将图1所示的前盖521开放而露出。
如图8所示,在上述内部盖221上,形成有用来插入处理盒5的安装开口222。使该安装开口222的(整体的)轮廓与包括上述突出部208的处理盒5的轮廓O2大致一致。在比上述内部盖221靠主体内部侧,形成有处理盒5的插入空间225。在该插入空间225的内部,设有能够与上述第1电连接器211电气地连接的第2电连接器212。
并且,在上述主体513侧设有开闭门223,以使其将上述安装开口222部分封闭。该开闭门223绕垂直轴224转动自如地被枢轴支撑,能够在图8所示的封闭位置、和从该封闭位置向主体513的内部侧转动的开放位置(参照图10)之间切换地构成。此外,在开闭门223上,设有将该开闭门223朝向上述封闭位置施力的施力弹簧(第1施力部件)231。
在比上述开闭门223靠主体513的内部侧,在上述插入空间225的下方,设有限制挡板(限制部件)241。该限制挡板241形成为板状,并且将其一端围绕水平轴242转动自如地被枢轴支撑。结果,限制挡板241能够在图8所示的限制位置、和从该限制位置向下方转动的解除位置(参照图9)之间切换。此外,在限制挡板241上,设有将该限制挡板241朝向上述限制位置施力的图示省略的施力弹簧(第2施力部件)。
在限制挡板241的上面,分别以上方突出状形成有第1限制爪(第1突起)251、和第2限制爪(第2突起)252。第1限制爪251及第2限制爪252构成为,抵接在开闭门223的下部上,能够限制该开闭门223的转动。
此外,在限制挡板241的上面,以上方突出状形成有限制解除凸轮253。该限制解除凸轮253具备平缓的斜面状的被推动面。另一方面,在处理盒5的壳体201的下面,突出形成有推动肋板215。该推动肋板215构成为,在将处理盒5插入到安装开口222中时接触在上述限制解除凸轮253上。此外,推动肋板215的长度方向构成为,大致沿着上述处理盒5的插入方向。
在以上的结构中,图8中表示将上述处理盒5安装到主体513中时的状况,在该图8的状态下,使上述开闭门223成为封闭位置,并且通过图示省略的施力弹簧使上述限制挡板241成为上方的限制位置。结果,限制挡板241的第1限制爪251抵接在开闭门223的下部,进行限制以使开闭门223不会转动。
在该图8的状态下,将处理盒5与上述感光鼓12的轴向平行地插入到上述安装开口222中。另外,在图8的状态下,由于上述安装开口222的一部分由上述开闭门223封闭,所以安装开口222的轮廓与上述处理盒5的插入方向前头部分的轮廓O1大致一致。因而,用户只要将处理盒5的前头部分的轮廓O1与安装开口222的轮廓对齐就可以,在对位时不会迷惑而能够简单地插入处理盒5。
如果将处理盒5向插入空间225插入,则如图9所示,推动肋板215接触在上述限制挡板241的限制解除凸轮253上,经由该限制解除凸轮253的上述被推动面将限制挡板241向下方推动。结果,限制挡板241克服图示省略的施力弹簧而向下方转动,成为限制解除位置,所以上述第1限制爪251与上述开闭门223的抵接被解除。结果,开闭门223能够向上述开放位置切换。另外,由于推动肋板215构成为细长的形状,所以从该图9的状态到将处理盒5以一定程度插入,维持着上述限制挡板241的限制解除状态。
如果将处理盒5进一步向插入空间225插入,则如图10所示,处理盒5的突出部208接触在开闭门223上,向插入空间225侧推动。结果,突出部208能够一边推开开闭门223而向开放位置切换、一边通过安装开口222。
如果从图10的状态进一步将处理盒5稍稍插入,则上述推动肋板215通过限制解除凸轮253的部分,所以限制挡板241在图示省略的施力弹簧的作用下如箭头所示那样向上方转动,回到限制位置。因而,由于上述第2限制爪252抵接在处于开放位置的开闭门223的下部,所以开闭门223在限制挡板241的作用下在开放位置处被限制,在突出部208通过了安装开口222后也在开放位置处被固定。
如果从图10的状态进一步将处理盒5推入,则成为处理盒5的大部分进入到插入空间225内的状态,处理盒5向主体513的安装结束。此时,由于处理盒5的第1电连接器211电气地连结在主体513侧的第2电连接器212上,所以能够通过复印传真复合机501的未图示的控制部识别处理盒5的显影器15中的表示调色剂浓度的信号。
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与处理盒5的端部的轮廓O1相比中途部的轮廓(包括突出部208的轮廓)O2较大,但只要将其端部的轮廓O1与安装开口222的轮廓(由开闭门223部分封闭的状态下的轮廓)对齐,就能够简单地将处理盒5插入,即使是较大的轮廓O2的部分,通过将开闭门223推开,也能够无问题地通过安装开口222。因而,处理盒5的安装作业是很容易的。此外,在完全地安装处理盒5的状态下,开闭门223被限制在开放位置,所以在将处理盒5拆下而突出部208通过时,开闭门223不会成为障碍。
另外,在将处理盒5从主体513拆下的情况下,只要与上述相反地考虑就可以。即,如果将处理盒5从安装开口222拉拔,则在突出部208通过安装开口222的中途,推动肋板215将限制解除凸轮253的被推动面向下方推动,所以限制挡板241从限制位置向下方转动而成为解除位置。由此,限制挡板241的第2限制爪252的限制被解除,所以开闭门223能够向封闭位置切换。然后,与突出部208完全通过安装开口222同时,开闭门223在施力弹簧231的施力的作用下被切换为封闭位置。如果进一步拉拔处理盒5,则推动肋板215通过限制解除凸轮253,所以限制挡板241在图示省略的施力弹簧的作用下向上方转动而成为限制位置。结果,上述第1限制爪251抵接在处于封闭位置的开闭门223的下部,所以开闭门223被限制挡板241限制在封闭位置。
这样,在将处理盒5拆下时,与包括突出部208的较大的轮廓O2的部分通过安装开口222同时,开闭门223被封闭,然后开闭门223被限制在该封闭位置。因而,在拆下后再次安装处理盒5的情况下,只要将端部的轮廓O1与开口222的轮廓(由开闭门223部分封闭时的轮廓)对齐,就能够简单地将处理盒5插入。
此外,上述限制挡板241具备抵接在处于封闭位置的开闭门223上的第1限制爪251、和抵接在处于开放位置的开闭门223上的第2限制爪252。因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开闭门223限制在各位置上。
此外,限制挡板241在其朝向上述处理盒5的面(朝向插入空间225的面、即上面)上具备限制解除凸轮253,该限制解除凸轮253具有斜面状的被推动面。进而,在上述处理盒5的朝向上述限制挡板241侧的面(下面)上,设有用来经由上述限制解除凸轮253推动限制挡板241的推动肋板215。该推动肋板215的长度方向取向为沿着处理盒5的插入方向的朝向。因此,通过适当设定推动肋板215的长度及位置,能够简单地设定处理盒5的插入时的开闭门223的限制/限制解除的时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处理盒5的上述突出部208的部分上具备第1电连接器211,另一方面,在主体513侧具备第2电连接器212。并且,构成为,在将上述处理盒5安装到主体513中时,上述第1电连接器211与第2电连接器212电气地连接。因而,在将调色剂浓度传感器配置在突出部208的附近时能够使电气配线简单化,并且在处理盒5向主体513的安装时能够在主体侧可靠地识别调色剂浓度。
另外,开闭门223及限制挡板241可以代替转动自如地构成而例如平行移动自如地构成。此外,壳体201的形状、突出部208的形状、开闭门223的位置及形状、安装开口222的形状、限制挡板241的位置及形状、以及限制爪251、252的位置及形状等能够适当地变更。
接着,详细地说明用来使LED头14相对于感光鼓12接近及离开的结构。即,如上所述,感光鼓12、带电器13、显影器15、清洁器17作为处理盒5而一体地集中,如上所述,根据需要能够从主体513拆下而更换。但是,在进行图像形成时,如图3所示,由于感光鼓12与LED头14处于接近的状态,所以如果在该状态下进行处理盒5的安装或拆卸(图8~图10),则会损坏LED头14。鉴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印传真复合机501中,具备能够根据需要使LED头14从感光鼓12离开的LED头支撑机构41。
图11及图12是从相互不同的方向图示LED头支撑机构41的外观的立体图。此外,图13是滑动部件处于接近位置时的LED头支撑机构41的主视图。如图11及图12所示,上述LED头支撑机构41具备相互平行地配置的LED支撑框架42、43。如图12等所示,在LED支撑框架42、43的相互面对的面上分别设有导轨44。
并且,在两个上述LED支撑框架42、43之间配置有滑动部件5 1,在该滑动部件51上安装有上述LED头14。该滑动部件51具有都由合成树脂(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丙稀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形成的、基部侧部件52与前端侧部件(头保持器)53。上述基部侧部件52形成为稍微细长的大致长方形,并且其长度方向端部经由上述导轨44支撑在LED支撑框架42、43上。结果,基部侧部件52能够沿上述导轨44在水平方向(第1方向D1)上滑动。
在接近于上述感光鼓12侧的上述基部侧部件52的端部上,连结有前端侧部件53。在该前端侧部件53的前端部安装有LED头14。如图13所示,LED头14配置为,使其成为使前端侧从水平方向稍稍提起的斜上方向。因而,对感光鼓12照射光的方向也是斜上方向。如图11所示,在LED头14的表面上配置有排列了多个折射率分布型透镜的透镜阵列45。在LED头14上,在透镜阵列45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附近形成有台阶(角部)49。
在LED头14的长度方向两端上固接有定位销(定位体)46。该定位销46与LED头14的朝向(上述光照射方向)平行地取向。该定位销46构成为,通过嵌合到形成于上述处理盒5的定位孔形成部件(对方侧部件)206上的定位孔207中,能够将LED头14相对于感光鼓12精密地定位。该定位销46构成为前端具有半球状部分的圆棒状,构成为,通过轴向截面呈均匀的圆形的圆柱状的部分(定位部)进行定位。
如图13所示,在上述基部侧部件52的前端部,形成有导引平面47。该导引平面47在垂直于上述LED头14的光照射方向的方向(与定位销46垂直的方向)上形成。另一方面,在前端侧部件53上,旋转自如地支撑有由聚缩醛树脂构成的多个圆柱滚子(转动体)48,该圆柱滚子48能够在上述导引平面47上转动。结果,前端侧部件53相对于基部侧部件52是沿着上述导引平面47的朝向,能够向从垂直方向稍稍倾斜的方向(第2方向D2)位移。
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上述LED支撑框架42、43之间,旋转自如地支撑有金属制的操作传递轴55。该操作传递轴55的一端贯通一侧的LED支撑框架42而延伸,在其前端固定有操作杆(操作部件)56。另一方面,操作传递轴55的另一端贯通LED支撑框架43而延伸,在其前端上安装有图示省略的施力弹簧。
在操作传递轴55的两端附近的位置上,分别固定有两个小齿轮57、57。该小齿轮57、57具有以圆弧状排列的多个齿58。另外,两个小齿轮57、57都使用完全相同的部件。此外,上述操作传递轴55形成为截面D字状,两个小齿轮57、57使相位相互一致而固定在上述操作传递轴55上。
在上述滑动部件51的基部侧部件52的一侧的表面(上面)上,形成有与各个上述小齿轮57啮合的齿条59。齿条59以一对设置,相互使齿的位置统一而配置。各个齿条59的齿尖面构成在与基部侧部件52的表面相同的面上(在两者之间没有台阶的状态),另一方面,齿底面配置在从基部侧部件52的表面凹陷的位置上。此外,在滑动部件5 1的前端侧部件53上,形成有直线状的凹槽60,以使其从上述齿条59的端部延长。
在图11~图13中,表示LED头14接近于感光鼓12的状态,将此时的滑动部件51的位置称作接近位置。如果从该状态开始用户旋转操作上述操作杆56,则其操作力经由操作传递轴55被传递给小齿轮57,随着小齿轮57的旋转,滑动部件51沿着第1方向D1从感光鼓12退避。结果,如图14所示,使LED头14从感光鼓12离开,将此时的滑动部件51的位置称作离开位置。如以上那样,通过操作上述操作杆56,能够将滑动部件51、进而LED头14在接近位置与离开位置之间切换。
如图11及图12所示,固定有金属制的支撑板70,以使其将上述LED支撑框架42、43的上端彼此连结。在该支撑板70的上面上,设有用来控制LED头14的电路基板78。此外,为了覆盖并保护该电路基板78而设有盖79。如图13所示,电路基板78隔着上述操作传递轴55位于与上述滑动部件51相反侧。
从电路基板78引出有柔性扁平线缆80。该柔性扁平线缆80是为了将上述电路基板78与上述LED头14之间电气地连接而设置的。
在上述支撑板70上固定有线缆导引部件71,该线缆导引部件71配置在上述电路基板78与上述滑动部件51之间。该线缆导引部件71具备用来导引上述柔性扁平线缆80的两个导引部72、72,各个导引部72接近于上述操作传递轴55而配置。线缆导引部件71以作为绝缘体的合成树脂为坯材,如图11所示,将两个导引部72、72连结而一体成形。
各个导引部72如图13所示那样以台阶状弯折形成,构成为,沿着弯折状的路径导引柔性扁平线缆80。该导引部72的滑动部件51侧的端部(下端部)位于比上述操作传递轴55更靠近上述滑动部件51的位置。
如图11所示,在上述滑动部件51的基部侧部件52上,形成有用来收纳上述柔性扁平线缆80的线缆收容槽75。该线缆收容槽75凹设在基部侧部件52的上面,将接近于上述线缆导引部件71一侧开放而形成。如图13所示,在线缆收容槽75的一端部上具备倾斜导引面(导向面)76。上述柔性扁平线缆80受上述倾斜导引面76导引,以使其从滑动部件51的上面上从上述感光鼓12离开并接近于上述电路基板78、向斜上方向(第3方向D3)被拉出。
如图11所示,设置有盖77,以使其将上述线缆收容槽75的上方开放侧封闭。该盖77的表面设置为与上述基部侧部件52的表面拉平。
通过以上那样构成,能够通过线缆导引部件71的导引部72导引,以使柔性扁平线缆80不会与作为金属体的支撑板70及操作传递轴55接触。因而,能够防止噪声混入到在柔性扁平线缆80的内部的信号线中流动的控制信号中,避免LED头14的误动作。此外,还能够避免柔性扁平线缆80擦到操作传递轴55上而损伤。
此外,线缆导引部件71的上述滑动部件51侧的端部配置在比上述操作传递轴55更接近于上述滑动部件51的位置上。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柔性扁平线缆80接触在操作传递轴55上。
此外,线缆导引部件71形成为弯折状,以使其不会与操作传递轴55干涉,并且接近于操作传递轴55而配置。因而,能够将操作传递轴55附近的空间作为用来进行柔性扁平线缆80的配置的空间有效地利用,能够实现LED头支撑机构41的紧凑化。
此外,线缆导引部件71的上述滑动部件51侧的端部处于比上述操作传递轴55距离感光鼓12远的位置。因而,即使因滑动部件51的移动而柔性扁平线缆80松弛,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接触在操作传递轴55上。
另外,如果着眼于与后述的LED头14的清扫机构64的关系,则上述线缆导引部件71的滑动部件51侧的端部处于比上述清扫机构64靠上述滑动部件51近一侧,从上述感光鼓12观察配置在比上述清扫机构64远的一侧。因而,能够防止柔性扁平线缆80接触在清扫机构64上而成为信号噪声的原因、或成为柔性扁平线缆80的损伤的原因。
进而,上述滑动部件51具备倾斜导引面76,该导引面导引柔性扁平线缆80,以使柔性扁平线缆80被从滑动部件51向远离感光鼓12的方向、且靠近电路基板78的方向(第3方向D3)拉出。此外,如图14所示,在滑动部件51处于离开位置时上述柔性扁平线缆80被从滑动部件51拉出的位置从上述感光鼓12观察比线缆导引部件71的导引部72离开更多。因而,即使将滑动部件51切换到离开位置,如图14所示,由于柔性扁平线缆80在远离操作传递轴55的位置处松弛,所以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柔性扁平线缆80接触在操作传递轴55上。
接着,对用来清扫LED头14的光照射面(透镜阵列45的表面)的清扫机构64进行说明。即,在图像形成时,如图3等所示,由于LED头14接近于感光鼓12,所以从感光鼓12飞散的残留调色剂或纸粉等附着在LED头14上而弄脏、给曝光带来不良影响。在本实施方式中,鉴于这一点,在LED头支撑机构41上具备用来清扫LED头14的清扫机构64。
对清扫机构64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在两个LED支撑框架42、43之间架设有清扫导轨(导引部件)66。该清扫导轨66配置在上述滑动部件51的上方,并且取向为使其平行于上述LED头14的长度方向。
沿着该清扫导轨66滑动自如地安装有滑动体67。在该滑动体67上连结着杆68的一端,并且该杆68的另一端贯通一侧的LED支撑框架42而延伸,在其端部上固定有清扫操作杆(清扫操作部件)69。因而,通过将该清扫操作杆69推入/拉出操作,能够使滑动体67沿与LED头14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滑动移动。
如作为图11的要部放大图的图15所示,在上述滑动体67上轴支撑着转动臂(清扫臂)81。该转动臂81绕沿着导轨66的长度方向的轴线转动自如,并且沿着该轴线与上述滑动体67一起平行移动自如。
在该转动臂81上安装有附属部件82,该附属部件82具备刷(清扫体)85。此外,在该转动臂81的中途部上设有接触臂83。该接触臂83的前端面(滑动面)89接触在上述滑动部件51的基部侧部件52的上面可滑动地构成。此外,该滑动面89的宽度w1设定为比形成在上述基部侧部件52上的齿条59的宽度w2大。
进而,在上述滑动体67与上述转动臂81之间夹着施力弹簧(施力部件)84。该施力弹簧84将上述转动臂81向图14的顺时针方向施力。
上述附属部件82构成为,具备例如由丙烯酸绒头织物(acrylate moquette)构成的刷(清扫体)85,能够通过该刷清扫上述LED头14的透镜阵列45的表面。如图15所示,在转动臂81的前端上以突出状形成有两个安装销97,并且在上述附属部件82上凹设有能够嵌合到各个上述安装销97上的安装孔98。附属部件82还具备卡扣部(卡止部)86,该卡扣部86能够卡止在形成于上述转动臂81上的槽87中。在该结构中,通过将转动臂81的安装销97插入到附属部件82的安装孔98中并且将上述卡扣部86卡止在上述槽87中,能够将附属部件82安装在转动臂81上。
在以上的结构中,在图11~图13及图15所示的接近位置上,上述滑动部件5 1的基部侧部件52经由接触臂83将上述转动臂81提起。换言之,由于接触臂83的滑动面89抵接在滑动部件51上来克服上述施力弹簧84的施力,所以上述刷85不会接触在滑动部件51上。这样,在使滑动部件51成为接近位置时刷85不会接触在其他部件上,所以不会在刷85上产生磨耗而降低LED头14的清扫能力。
另一方面,在图14所示的离开位置处,由于滑动部件51的转动臂81的提起被解除,所以转动臂81在施力弹簧84的施力的作用下使前端的刷85向接近于LED头14的方向转动。因而,如图14的实线所示,上述刷85被推压在LED头14的透镜阵列45的表面上。在该图14的状态下,如果用户推拉操作图11等中图示的清扫操作杆69,则转动臂81与滑动体67一起平行移动,所以附属部件82的刷85沿着LED头14的长度方向移动。因而,能够通过刷85良好地清扫透镜阵列45的整个表面。
另外,如图11等所示,在上述滑动体67的滑动方向(转动臂81的滑动方向)的两端部上,配置有可接触在上述转动臂81上的斜凸轮(分离机构,凸轮体)88、88。该斜凸轮88以肋板状突出形成在支撑上述清扫导轨66的两端的LED支撑框架42、43的相互面对的面上。该斜凸轮88朝向滑动体67的滑动行程(转动臂81的平行移动行程)的中央侧突出地装备着。
在该结构中,考虑如图14的实线位置那样刷85接触在LED头14上、通过上述清扫操作杆69的推入/拉出操作清扫的状态。如果处于平行移动行程的中央附近的上述转动臂81路过该行程的两端部,则上述转动臂81接触在上述斜凸轮88的斜面上。并且,转动臂81受斜凸轮88的倾斜面推压,如点划线所示那样向克服施力弹簧84的方向转动,转动臂81的前端的刷85从LED头14离开。
另外,通常上述清扫操作杆69成为被推入到其操作行程的一端(主体513的内侧)的状态,在LED头14的清扫时进行多次将该清扫操作杆69拉出到近身侧后再推入的操作,最后再推入到主体513的内侧。并且,在将清扫操作杆69推入到深处的状态下,如上所述,成为转动臂81在斜凸轮88的作用下克服施力弹簧84而转动的、图14的点划线的状态。这样,即使滑动部件51位于离开位置,通常上述刷85在斜凸轮88的作用下也成为从LED头14离开的状态。结果,能够避免刷85被长时间推压在LED头14上而产生磨耗、成为清扫能力的降低的原因。
特别是,在上述刷85通过LED头14的透镜阵列45的两端的台阶49(图11中图示)时,设定上述斜凸轮88的倾斜面的位置,以使该刷85从LED头14离开。由此,能够避免因刷85接触在台阶49上而产生从附属部件82的剥离、损伤刷85等。
此外,上述斜凸轮88以肋板状突出而装备在支撑上述清扫导轨66的两端的LED支撑框架42、43上。此外,斜凸轮88朝向转动臂81的平行移动行程的中央侧(滑动体67的滑动行程的中央侧)突出地装备。因而,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单化及紧凑化。
此外,由于上述附属部件82拆装自如地安装在转动臂81上,所以在调色剂等的异物积存在刷85上的情况下,能够与附属部件82一起容易地更换,能够提高维护性。并且,由于附属部件82经由卡扣部86拆装自如,所以能够不需要安装螺钉等,上述的更换作业变得更容易。
另外,也可以不经由附属部件82而将刷85直接装备在转动臂81上。此外,也可以构成为,代替刷85而用布等清扫上述LED头14。
另外,清扫操作杆69是在使滑动部件51移动到离开位置(图14)后进行操作的部件,在图11等所示的接近位置处,也考虑用户误将清扫操作杆69推入/拉出操作的情况。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齿条59的齿尖面与滑动部件51的表面拉平,所以接触臂83的前端面(滑动面)89不会在齿条59的部分卡挂而损坏齿条59的齿或转动臂81,转动臂81能够一边与齿条59交叉一边沿着清扫导轨66顺利地平行移动。此外,由于基部侧部件52的线缆收容槽75也由盖77封闭、该盖77的表面也与基部侧部件52的表面拉平,所以转动臂81能够也顺利地横切线缆收容槽75的部分而平行移动。
此外,如图15所示,设在上述转动臂81上的接触臂83的前端的滑动面89的宽度w1构成为比齿条59的宽度w2大。因而,在因上述那样的用户的误操作而接触臂83横切齿条59时,即使接触臂83的前端的滑动面89面对该齿条59的齿底,接触臂83也不会进入并卡挂在齿条59的齿底上。因而,能够防止齿条59的齿及转动臂81的损坏。
此外,如图11等所示,在转动臂81的平行移动行程的最端部的位置处,转动臂81所具备的滑动面89位于与上述齿条59完全不重复的位置。在这样的布置中,由于转动臂81的平行移动不受齿条59限制,所以能够遍及LED头14的整个长度方向可靠地进行清扫。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动臂81的平行移动行程的最端部的位置处,由于使上述刷85成为从LED头14的被清扫区域(大致与台阶49和台阶49之间的区域一致)的宽度偏离的位置,所以能够可靠地清扫整个上述被清扫区域。
另外,上述的效果意味着齿条59的配设位置的自由度显著提高。因而,如本实施方式所示,还能够做成齿条59成对地设在上述转动臂81的平行移动行程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上、各个上述齿条59配置在比上述LED头14的上述被清扫区域的长度方向端部靠中央附近的位置上的布置,能够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而使LED头支撑机构41紧凑化。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臂81由聚缩醛树脂构成,以比滑动部件51(基端侧部件52及前端侧部件53)滑动性高的材料构成。因而,即使在将滑动部件51在接近位置与离开位置之间切换的情况下、或者在滑动部件51处于接近位置时误操作了清扫操作杆69的情况下,转动臂81也能够相对于滑动部件51顺利地滑动。此外,与将滑动部件51的表面侧用滑动性较高的材料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材料成本。
此外,上述转动臂81还包括对其滑动体67的轴支撑部分(轴孔)的部分,整体由上述聚缩醛树脂一体形成。因而,能够实现转动臂81的顺利的转动、和上述滑动面89相对于滑动部件51的顺利的滑动,同时还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但是,也可以代替将转动臂81的整体通过聚缩醛树脂形成而例如仅将滑动面89的部分通过聚缩醛树脂形成。此外,可以采用其他滑动性较高的树脂、例如聚四氟乙烯树脂。
另外,齿条59的齿尖面也可以配置在从基端侧部件52的表面凹陷的位置上。在此情况下,转动臂81的接触臂83能够不损伤齿条59的齿而横切通过该齿条59。但是,如果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齿条59的齿尖面与基端侧部件52的表面拉平,则在接触臂83能够更顺利地通过齿条59的部分这一点更为优选。
接着,参照图16,对LED头14相对于感光鼓12的定位进行说明。图16中表示将滑动部件51从图14的离开位置向图13的接近位置切换的中途的状况。
如图16所示,在将滑动部件51插入到开口202中时,滑动部件51成为以悬臂状支撑比感光鼓12远的一侧(基端侧)的形状。因而,有可能发生滑动部件51倾斜以使LED头14侧下降、定位销46的角度也倾斜、定位销46难以嵌合到定位孔207中的情况。
鉴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滑动部件51被插入到上述开口202中而来到上述接近位置的附近时,该滑动部件51的前端侧(前端侧部件53)的下面受上述肋板205、205的上面(导引面)导引。结果,能够通过肋板205支撑前端侧部件53、进行导引以将设在LED头14上的定位销46顺利地插入到上述定位孔207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部件51的滑动方向(第1方向D1)为水平,另一方面,从LED头14向感光鼓12照射光的方向朝向斜上,此外,定位销46的朝向也同样朝向斜上。这样,在滑动部件51的滑动方向与定位销46的方向不同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将定位销46形成为尖细锥状、或将定位孔207形成为开口端侧扩大的锥状,则不能将定位销46插入到定位孔207中,但这样不能可靠地进行定位而成为LED头14的晃动的原因。
对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滑动部件51中,上述前端侧部件53相对于基端侧部件52向第2方向D2位移。另外,该第2方向D2是与LED头14的光照射方向垂直的方向,是与上述定位销46的朝向垂直的方向。因而,不会发生滑动部件51弯曲、或者定位销46使上述定位孔207破损的情况,能够将LED头14正确且平滑地相对于感光鼓12定位。这样,实现了图13所示的接近位置。
另外,由于在前端侧部件53与基端侧部件52之间夹着圆柱滚子48,所以能够使结构简单化,并且能够经由圆柱滚子48的转动顺利地进行前端侧部件53的位移。此外,由于上述圆柱滚子48转动的导引平面47与作为前端侧部件53的位移的方向的第2方向D2平行,所以能够实现简单的结构。
另外,上述肋板205是用来进行导引以将定位销46顺利地插入到定位孔207中的部件,构成为,与定位销46的前端的球状部进入到定位孔207中大致同时,前端侧部件53的下面与上述肋板205离开一些距离。由此,肋板205不会妨碍定位销46的定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上述肋板205的上面接触在滑动部件51的前端侧部件53上而进行导引,但也可以构成为,使肋板205直接接触在LED头14上而进行导引。
此外,也可以在LED头14侧具备定位孔形成部件、在感光鼓12侧形成定位销。在此情况下,定位孔形成部件相当于定位体。
接着,参照图17对上述的LED头支撑机构41的组装进行说明。如图17所示,在组装LED头支撑机构41时,将上述滑动部件51沿粗线箭头方向插入到两个LED支撑框架42、43之间,使基端侧部件52的侧部嵌合在导轨44上。
随着该插入作业而使齿条59与小齿轮57啮合,但齿条59的齿与小齿轮57的齿58需要以正确的相位啮合。例如,如果齿条59与小齿轮57的啮合即使偏差了1齿距,图13所示的接近位置的LED头14的位置也会偏离该量,不能在感光鼓12上正常地写入静电潜像。
鉴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的小齿轮57中,以圆弧状排列中的周向的最端部的齿58e与位于其旁边的齿58的齿间齿距(端部齿距)p1变得比其他的齿58的齿间齿距(通常齿距)p2大(p1>p2)。
在本实施方式中,小齿轮57由合成树脂成形为上述的形状。此外,在位于比基端侧部件52靠滑动部件51的插入方向前头侧的前端侧部件53上,使上述齿条59延长而形成凹槽60。使该凹槽60的形成深度与上述齿条59的齿底面的深度大致一致。
在该结构中,在将滑动部件51插入到LED支撑框架42、43之间时,调节上述操作传递轴55的旋转相位(小齿轮57的角度),以使得只有上述小齿轮57的最端部的齿58e位于上述凹槽60的内部、其他齿58位于凹槽60的外部。另外,如上所述,在小齿轮57中,由于以圆弧状排列中的最端部的齿58e与位于其旁边的齿58的齿间齿距p1比其他齿间齿距p2大,所以容易仅使最端部的齿58e位于凹槽60的内部中。
如果在此状态下插入滑动部件51,则小齿轮57的最端部的齿58e如图17那样抵接在齿条59的最端部的齿上,此时小齿轮57开始旋转。换言之,通过该最端部的齿58e与齿条59的最端部的齿抵接,能够正确地定位小齿轮57的旋转位置。在小齿轮57的旋转开始后,马上相邻于小齿轮57的最端部的齿58e的齿58、其接着相邻的齿58、……依次与齿条59啮合。这样,本实施方式的LED头支撑机构41在组装时能够容易地使齿条59和小齿轮57在正确的位置处啮合,制造较容易。
进一步讲,上述端部齿距p1为通常齿距p2的2倍(p1=p2×2)。换言之,上述小齿轮57具有在将齿以上述通常间距p2相等的间距排列后、仅将其最端部的齿的旁边的齿去掉而做成缺齿部那样的形状。由此,使小齿轮57的形状简单化,所以制造也较容易。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小齿轮57的周向的一端、在另一端上也形成为,使端部齿距p1为通常齿距p2的2倍。换言之,小齿轮57的多个齿58、58e关于圆弧的中央点对称配置。因而,即使假设小齿轮57的表背相反,形成比通常间距p2大的端部间距p1的部分也面向齿条59。因而,在组装时可以不考虑小齿轮57的安装方向,所以部件的处理较方便,能够防止组装错误。
另外,上述的结构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具有一对齿条59、具有多个小齿轮57以使其与各个齿条59啮合的情况下,在作为小齿轮57能够利用相同的部件、能够减少部件的管理工序数的方面是有用的。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两个齿条59相互使齿的位置统一而配置,另一方面,两个小齿轮57相互使相位一致而固定在操作传递轴55上,所以也容易将两个小齿轮57在正确的位置上同时与两个齿条59啮合。
另外,小齿轮57的齿58的配置也可以不是对称的。此外,上述端部齿距p1并不限于通常齿距p2的2倍,只要比1倍大就可以(p1>p2)。但是,端部齿距p1更优选为通常齿距p2的整数倍。
此外,齿条59及小齿轮57设有一对两个,但也可以设有3个以上,也可以仅设有一个。此外,在构成为前端侧部件53相对于基端侧部件52不位移的情况下,齿条59也可以延长到基端侧部件52的部分。
另外,也可以代替上述复印传真复合机501而将本发明的结构应用到例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装置等中。
以上通过优选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在上述说明以外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和实施方式来实施本发明。因此,权利要求书涵盖了在本发明的主旨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金属板制的第1底架、和大致垂直地连接在该第1底架上的金属板制的第2底架,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底架具有相互平行地突出而形成的板状的第1突起及板状的第2突起、从上述第2突起向与该第2突起的突出方向成大致90°的角度的方向延伸而一体形成的板状臂、和沿该板状臂的厚度方向突出而一体形成在该板状臂上的限制突起;
上述第2底架具备能够插入上述第1突起、上述第2突起、以及上述板状臂的凹陷部,该凹陷部具有限制插入到该凹陷部中的上述第1突起及上述第2突起向该插入方向以外的方向移动的限制面、和能够抵接在插入上述凹陷部中的上述板状臂的限制突起上的防脱突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底架还具备与上述第1突起及第2突起的突出方向大致垂直地配置的能够抵接在上述第2底架上的抵接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凹陷部中形成有圆形突起,在该圆形突起的前端构成上述限制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突起从向上述凹陷部的插入方向的起始侧开始逐渐使突出量增大而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底架与上述第2底架由作为连结部件的自攻螺钉连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底架的端部,弯折形成有垂直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突起及上述第2突起的基部的侧面以台阶状形成有上述抵接面。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抵接面可抵接在上述第2底架的上述凹陷部的附近而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凹陷部被形成为细长的大致长方形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凹陷部包围上述第1突起及第2突起而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圆形突起设有两个,这两个圆形突起使位置分别与上述第1突起及第2突起匹配而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限制突起的上表面形成有平缓的斜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突起、上述第2突起、上述板状臂及上述限制突起是通过制造上述第1底架时的冲裁而形成的。
1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1底架的上述第1突起、上述第2突起及上述板状臂插入到上述第2底架的上述凹陷部中而临时组装,然后通过连结部件将第1底架和第2底架连结。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底架,具有相互平行地突出而形成的板状的第1突起及板状的第2突起、从上述第2突起向与该第2突起的突出方向成大致90°的角度的方向延伸而一体形成的板状臂、沿该板状臂的厚度方向突出而一体形成在该板状臂上的限制突起、以及与上述第1突起及第2突起的突出方向垂直地配置的可抵接在上述第2底架上的抵接面;以及
第2底架,具备能够插入上述第1突起、上述第2突起、以及上述板状臂的凹陷部,该凹陷部具有限制插入该凹陷部中的上述第1突起及上述第2突起向该插入方向以外的方向移动的限制面、可抵接在插入上述凹陷部中的上述板状臂的限制突起上的防脱突起、以及形成于上述凹陷部的多个圆形突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凹陷部被形成为细长的大致长方形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凹陷部包围上述第1突起及上述第2突起而形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圆形突起设有两个,这两个圆形的突起使位置分别与上述第1突起及第2突起匹配而形成。
1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制造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1底架的上述第1突起、上述第2突起及上述板状臂插入到上述第2底架的上述凹陷部中而临时组装,然后通过连结部件将第1底架和第2底架连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在中间框架的端部上,相互平行地突出形成有第1突起及第2突起。从第2突起的前端以向第1突起的前端接近的朝向延伸有板状臂。在该板状臂的前端上一体形成有限制突起。另一方面,背面侧框架具备凹陷部,如果将上述的两个突起及板状臂插入到该凹陷部中,则上述限制突起通过凹陷部侧的防脱突起、限制突起与防脱突起相对置来进行防脱。
文档编号H04N1/00GK101105657SQ20071012872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4日
发明者中野孝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