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层业务数据包交换方法及业务标识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6775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应用层业务数据包交换方法及业务标识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层业务数据包交换方法及装置,以及一种应用层业务标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信信令网(如No.7信令网)由于基于固定链路的窄带网络,其信令在固定速率的信令链路上传送。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增值业务的持续发展,传统电信信令网的负荷越来越高,带宽问题和设备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网络分组化成为目前网络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网际协i义(IP,InternetProtocol)信令网。IP信令网是利用IP协议作为承载技术来传送信令消息的网络,通常所说的信令消息是指完成呼叫控制和相关业务功能的消息。在IP信令网中,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指定的基于IP技术的信令传输(SIGTRAN,SignalingTransport)协议簇,包括有No.7信令系统消息传送部分层(MTP,MessageTransferPart)的适配协议,以提供No.7信令消息在IP信令网上的传输能力,因此传统电信信令网中广泛使用的No.7信令消息,如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SignalingConnectionControlPart)的信令网管消息,在IP信令网中也能够进行高效而可靠的传输,实现IP信令网与传统电信信令网之间的互通;此夕卜IP信令网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有信令连接控制部分用户消息适配层(SUA,SignalingConnectionControlPartUserAdaptationLayer)与传统电信信令网中的SCCP层适配,以提供更强的地址映射和路由功能,以及更简单的管理功能。SCCP的被叫地址中可以携带目的信令点编码(DPC,DestinationSignalingPointCode)、子系统号(SSN,Sub-SystemNumber)、全局码(GT,GlobalTitle)等信息。每一跳SCCP路由结果中必须包含下一跳节点的DPC地址。SCCP路由可能有以下几个路由结果(1)DPC+SSN;(2)DPC+GT,由于各节点的资源有限,不可能要求一个节点的SCCP能翻译所有的GT,因此始发节点有可能将GT翻译成某个中间节点的DPC,该中间节点的SCCP再继续对GT进行翻译,最终将消息送达到目的节点;(3)DPC+SSN+GT,这种情况是相对于第二种情况存在子系统业务时的情形。SUA协议对SCCP的路由寻址信息进行了扩展,除了包含上述SCCP路由结果的三种情况外,另外还包含以下几种情况(4)IP+SSN;(5)IP+GT;(6)IP+GT+SSN;(7)域名(HOSTNAME)。SUA的应用模式包括信令网关(SG,SignalingGateway)应用实现No.7信令网和基于IP的SUA信令网互通;IP服务器进程(IPSP,IPServerProcess)应用使用SUA中继完成点对点通信,见图1所示。随着电信网络IP化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基于时分复用(TDM,TimeDivisionMultiplexing)承载的7号信令网正在逐步向全网IP承载发展。在IPSP组网应用中,网络中各网元使用SUA协议进行通信,SUA协议下层基于流控制传送协议(SCTP,StreamControlTransportProtocol),通过SCTP偶联通道完成数据传送。SCTP协议与TCP协议相似,业务交换需要给每个网元分配IP地址,当核心网设备众多时,需要占用大量的IP地址资源。另外,使用公网IP进行业务交换时,网络中的所有网元都暴露在广域网中,使其易受攻击。现有技术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具体参阅图2所示,SCTP承载层使用IP编址,SS7承载层和应用层使用SCTP层的IP编址,建立一个基于全IP编址的SS7核心网,SCTP^又完成同一个IP网中SS7网元间业务通道的搭建,需要在异构IP网之间传输的核心网数据使用GT或HOSTNAME编址,由SUA完成对异构IP网间传输的核心网数据进行GT翻译和HOSTNAME翻译,依据翻i奪结果修改消息的地址参数及选取路由,从而完成不同IP网络间的业务转发,其中上述异构IP网指采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IP网络系统,如图2中所示的IPv4广域网和IPv4局域网就是两个采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异构IP网络,除此之外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也属于采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异构IP网络。但是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点(l)由于在同一IP网络中使用相同IP地址在应用层和承载层标识同一网元,这样在应用层中各网元基于与承载层相同的IP地址发送数据或接收数据时,有可能会存在一个IP网络中的网元不能正确识别另一个异构IP网络中的网元发来的数据包,因此造成不能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正确解析,从而造成异构IP网络之间在应用层进行业务数据包交互的损失。(2)虽然可以由异构IP网之间的信令转接设备(STP)对异构IP网之间交互的数据包中的地址进行翻译,从而实现一个IP网络中的网元可以识别另一个异构IP网络中的网元发来的数据包,但是由于所有的跨网数据包都需要进行GT或HOSTNAME翻译,从而使得处理效率比使用IP+SSN寻址还要低。另外,无法通过SUA协议管理消息实现跨网网元的状态维护,也会造成业务数据包的交互丟失。IP网络有局域网、广域网、也有IPV4、IPV6网络,一般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不能影响其它IP应用,部署时不能对现有网络进行大的结构调整,此时如果直接使用设备的IP作为应用层网元的标识,会造成同一个应用层内IP地址多样化,甚至出现IP沖突,管理困难;而如果是在同一IP编址的网络中(如局域网中)使用SUA完成应用层网元地址的部署,则网络组网成;M艮高,另外由于IP地址空间有限,限制了网络内网元的数量。
发明内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层业务数据包的交换方法,以在应用层实现无损交换业务数据包,包括接收采用第一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源端网元发来的业务数据包,所述业务数据包中包含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以及根据接收的业务数据包中包含的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包转发给釆用第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目的网元;所述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是指对处于采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网元统一编排应用层地址时,编排给源端网元和目的网元的地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令转接设备,以在应用层实现无损交换业务数据包,包括数据包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釆用第一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源端网元发来的业务数据包,所述业务数据包中包含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其中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是指对处于采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网元统一编排应用层地址时,编排给源端网元和目的网元的地址;数据包转发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业务数据包中包含的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包转发给釆用第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目的网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层业务数据包发送方法,应用于采用第一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源端网元,以在应用层实现无损发送业务数据包,包括构造业务数据包,所述业务数据包中包含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所述目的网元处于采用第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发送所述业务处于采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网元统一编排应用层地址时,编排的地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层业务数据包发送装置,以在应用层实现无损发送业务数据包,包括数据包构造单元,用于构造业务数据包,所述业务数据包中包含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所述目的网元处于采用第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业务数据包;其中,所述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是指对处于采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网元统一编排应用层地址时,编排的地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层业务标识方法,以使子系统号可以标识更多的应用层业务,包括基于扩展后的子系统号的取值范围,将不同子系统号的值分配给应用层中的不同业务;基于所述分配的子系统号的值标识应用层中的业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层业务标识装置,以使子系统号可以标识更多的应用层业务,包括分配单元,用于基于扩展后的子系统号的取值范围,将不同子系统号的值分配给应用层中的不同业务;标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分配的子系统号的值标识应用层中的业务。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应用层业务数据包交换方案通过在应用层,对不同异构网络间的各个网元进行统一编排应用层地址,这样异构网络间的不同网元就可以相互识别对方的应用层地址,因此对其发来的业务凝:据包就可以进行正确识别,因此可以在应用层实现无损交换业务凝:据包。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应用层业务标识方案通过对现有的SSN参数结构中的SSN取值范围进行扩展,从而使得SSN参数结构可以表示更多的SSN值,因此使用扩展取值范围后的不同SSN值可以实现标识更多的应用层业务。图1为SUA的IPSP应用模式的示意图2为在SS7应用层使用设备IP编码并用GT/HOSTNAME方式寻址在异构网间完成业务交换的示意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在SS7应用层IP网络中完成异构网间业务交换的示意图4为在SUA中扩展SSN参数方法的示意图5为用于说明STP—B网元完成SS7业务包交换过程的示意图6为STP—B网元数据配置的流程图7为STP网元SS7应用层IP状态管理及业务处理示意图8为通过STP一B网元在异构IP网络间完成业务交换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在不改变现有SUA消息结构的前提下,和承载于SUA之上的SS7业务层)的IP编址,并在这个基础上提供一种在异构IP网络间使用SUA完成SS7业务无损交换的方法。参阅图3所示,图中存在两个网络平面,下面的平面是传统的IP承载层,这个平面由IPV4广域网(包括IP1、IP2、IP3、IP4四个地址)和IPV4局域网(包括IP-1、IP-2、IP-3、IP-4四个地址)组成,这两个异构IP网间由一个IP化的SS7信令转接设备(STP)完成业务互通,这个平面由IP+SCTP层组成。上面的平面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SS7应用层IP网络平面(包括IP-A、IP-B......IP-F等地址),这个平面由SUA+SUA应用层组成,SUA应用层包括移动应用部分(MAP,MobileApplicationPart)、CAMEL应用程序部分(CAP,CAMELApplicationPart)、无线接入网络应用部分(RANAP,RadioAccessNetworkApplicationPart)等子系统。IP-A和IP2为同一网元的IP地址,IP-A为应用层IP地址,用于标识核心网地址;IP2为传统IP网络地址,用于标识SCTP的本端地址。图3中其他网元的表示方法与前述相同。图3中包括7个核心网业务网元,其中SS7信令转接设备(STP)完成业务互通,在IP承载平面,这个STP网元同时存在于IPV4广域网和IPV4局域网,其同时拥有这两个网络的IP地址,分别为IP4、IP-1。在SS7应用层IP网络平面,这个i殳备只有一个应用层IP地址为IP-D。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完成SS7应用层IP网络规划,可以采用IPV4或IPV6编址方式为每个网元分配一个独立的IP地址。并依据业务层具体需要,配置相关的子系统号(SSN)。2、为STP网元分配IPV4广域网IP地址和IPV4局域网IP地址。依据其他网元所处的IP网络类型,为非STP网元分配IPV4广域网IP地址或IPV4局域网IP地址。依据IP网络内网元之间的业务关系,配置相关的SCTP偶联通道。如果SS7应用层IP网络网元间需要进行业务数据包交换,配置用于数据包传输的路由,这些路由与IP承载层对应的SCTP偶联通道对应。3、各网元启动后,完成SCTP偶联通道建立,用于消息接收和发送。SUA协议栈完成数据传输的路由状态管理,维护各业务通道状态。各网元的SUA协议栈在网络运行过程中完成以下工作本网SCTP偶联状态如果发生变迁,通过路由管理模块更新路由状态;从其他网元接收到的SS7应用层IP(+SSN)相关的管理消息,各网元SUA协议栈的状态管理模块完成同步本网元上的状态信息;本网元4金测到本网元(或是其他网元)的SS7应用层IP(+SSN)状态变化时,需要通过管理消息通知周边网元,协助其他网元完成实体状态更新。4、STP网元完成将IPV4局域网业务数据包转发到IPV4广域网的方法STP网元从IPV4局域网中的SCTP偶联通道中收到业务数据包后,将收到的数据传送到SUA协议栈的路由功能处理,SUA协议栈通过查找预先配置在协议栈中的路由数据,分析业务数据包中的参数,如果参数是以被叫地址寻址,分析参数中IP+SSN信息,进行配置数据查找,确定数据包的目的点是否可达,如果可达需要选取转发消息使用的路由,以确定用于转发消息的SCTP偶联通道;如果参数是带参考号的有连接消息,查询本地维护的有连接呼叫状态机,以获取消息转发使用的SCTP偶联通道。在获得了转发数据包使用的IPV4广域网中的SCTP偶联通道后,将数据包发送到指定网元。5、STP网元完成将IPV4广域网业务数据包转发到IPV4局域网的方法与上述4中的方法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利用上述4中的方法也可以完成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的互通,即将上述两个承载网分别换成IPV4网络和IPV6网络。通过组合SCTP协议层的配置数据,STP网元可以同时完成IPV4广域网、IPV6广域网、IPV4局域网、IPV6局域网之间的业务数据包交换。在SUA协议中指出了IP+SSN的寻址方式,SSN的取值范围在0OxFF之间,可见SSN的取值数量比较少。在SUA实际应用中,可以启用SUA协议中SSN参数结构中的三个保留字节位(当然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启用其中的部分保留字节位,如启用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保留字节位),具体参见图4所示,使用32比特位来表示SSN(对应启用所有保留字节位的情况,即启用3个保留字节位),使得SSN的取值范围扩展成0OxFFFFFFFF,扩大了IP+SSN的寻址空间。如果SUA协议应用于不支持SSN扩展的网络中,则需要将大于OxFF的SSN禁用。另外,网元以PC编址时,同样可以采用上述SSN扩展的方法。实现SS7应用层IP网络后,还可以兼容使用GT和HOSTNAME方式进行寻址,以这种方式进行寻址,需要将GT和HOSTNAME的翻"^奪结果指定为SS7应用层IP网络中的IP+(SSN)。上述方案中SS7应用层IP网络中的网元,除了可以采用应用层IP标识本局,还可以使用IP+SSN的方式进行标识,也就是不同网元可以有相同的应用层IP,不同的SSN。以上描述了使用SS7应用层IP网络支持业务数据包交换的方法,对其中STP网元和非STP网元的实现思想进行了简要描述。完成异构IP网络间数据包交换的关键节点是STP网元,图5用于说明STP网元完成SS7业务包交换的具体过程,图中有三个网元(Node_C,STP—B,Node—A),STP_B为Node_C和Node—A转发SS7核心网业务数据包。图中标识了各网元所处的承载层IP网络和SS7应用层IP网络。STP网元完成SS7核心网业务数据包交换的具体步骤如下一、STP—B网元的数据配置(参阅图6所示)步骤701:配置IP承载层IP地址参数,包括局域网IP地址和广域网IP地址;步骤702:配置SCTP偶联通道,至少包括一条局域网偶联通道和一条广域网偶联通道;步骤703:配置SS7应用层IP地址和其它实体凄t据;步骤704:配置SS7应用层IP地址的路由数据,使得SS7应用层IP+(SSN)与SCTP偶联通道相关联。综上,STP—B网元的数据配置步骤中STP网元需要完成IP承载层IP参数和SCTP偶联通道配置,再依据SS7应用层IP地址的规划,配置本网元的应用层IP,最后给应用层IP地址指定使用的路由(即使用的SCTP偶联通道)。SCP一B网元需要配置的参数示例如下表:关键配置项参数说明承载层IP地址广域网地址IP4局域网地址IP-1SS7应用层IP网络本局地址IP誦BSS7应用层IP网络远端局地址Node—A地址IP-ANode—C地址IP-CSCTP偶联SCTP偶联1(IP4,IP3间偶联)SCTP偶联2(IP-l,IP-2偶联)偶联使用的SCTP端口依具体情况确定。SS7应用层IP路由到地址IP-A,使用SCTP偶耳关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参阅图5所示,STP-B网元在IP7义载层配置了两个IP地址广域网地址IP4和局域网地址IP-1;STP-B网元在IP承载层配置了两条偶联通道广域网SCTP偶联1和局域网SCTP偶联2;STP-B网元在SS7应用层配置了一个地址IP-B。二、STP—B网元完成SS7应用层IP网络中的状态管理和SS7业务数据包的处理(具体参阅图7所示)图7中各功能模块的功能说明如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STP—B网元完成SS7应用层IP网络中的状态管理的步骤如下(参阅图5和图7):1、SCTP偶联管理单元801接受外部偶联数据配置,下发偶联状态信息给SCTP协议栈807,建立SCTP偶联1,SCTP协议栈807完成SCTP偶联1的建立并向上通知SCTP偶联管理单元801,说明SCTP偶联1建立完毕。2、路由管理单元802从SCTP偶联管理单元801接收SCTP偶联1完成建立的信息,并将使用SCTP偶联1的路由置成可达,并通知实体状态管理单元805,i兌明IP-C^各由可以z使用。3、实体状态管理单元805接收到SCTP偶联1的路由可达信息时,将应用层IP-C设置成可达。STP—B网元完成SS7业务数据包处理的步骤如下(参阅图5和图7,下面以网元Node—C通过STP一B向网元Node—A发送业务包为例说明)1、STP_B网元中的SCTP协议栈807从SCTP偶联1接收Node一C发来的SUA业务数据包,进行数据包解析并识别为SUA数据包,将SUA数据包分发到消息收发单元803;消息收发单元803完成SUA数据包的解析,确认数据包消息为业务数据包,将业务数据包分发到SS7业务数据处理单元806。2、SS7业务数据处理单元806接收到业务数据包后,分析其中的被叫地址参数,根据获取到的地址IP-A通过实体状态管理单元805的查询接口,查询与地址IP-A关联的路由信息,获取发送消息使用的偶联号为SCTP偶联2;SS7业务数据处理单元806将该数据包和发送数据包使用的偶联号(SCTP偶联2)传递到消息收发单元803;3、消息收发单元803完成数据包构造,并将构造好的数据包和数据包传送所用的偶联号(SCTP偶联2)发送到SCTP协议栈807,由SCTP协议栈807进而将数据包发送给STP—B网元。三、通过STP一B网元在异构IP网络间完成核心网业务数据包交换的整体流程如下(参见图8所示)仍然以网元Node—C通过STP一B向网元Node—A发送一个无连接业务数据包为例步骤901:首先SUA用户启动无连接服务,指定被叫地址为IP-A和核心网业务子系统号SSN1;步骤902:Node—C中的SUA协议栈接受业务,构造无连接业务数据包,选取数据包发送路由,即选取偶联通道;步骤903:Node_C中的SCTP协议栈完成偶联通道上数据包的发送;步骤904:STP_B完成数据包接收、识别和分发处理;步骤905:STP—B中的SUA协议栈完成数据包解析识别,分发到业务数据处理单元进行处理;步骤906:STP—B中的SUA协议栈分析SUA数据包中的被叫信息,获取得到被叫地址为IP-A;步骤907:STP—B中的SUA协议栈查询到IP-A网元路由信息,获得发送消息使用的偶联通道,即局域网SCTP偶联2;步骤908:STP一B中的SUA协议栈构造SUA数据包,把要发送的数据包和发送数据包使用的偶联通道号传送到SCTP协议栈;步骤909:STP—B中的SCTP协议栈在选定的SCTP偶联2上发送数据包;步骤910:Node—A中的SCTP协议栈完成数据包接收、识别并分发到SUA协议栈;步骤9U:Node—A中的SUA协议栈接收数据包,解析数据包,发现数据包中的被叫地址为本局地址IP-A,将数据包发到上层核心网SSN1;步骤912:由SSN1完成对接收的数据包的处理。在上述步骤中,STP一B的SCTP协议栈和SUA协议栈协同完成业务数据包的转发,其中关键的步骤为SUA协议栈上完成的处理步骤906和步骤907:在步骤906中,SUA协议栈支持IP地址参数的携带,Node—C可以将Node—A的IP地址信息存入SUA数据包之中,网元STP—B根据-波叫地址获取到SS7应用层IP网络的信息,通过配置数据查询,以确定这个业务接收网元已在本局配置,从而准备消息路由处理。在步骤卯7中,通过实体状态管理单元查询到SS7应用层IP-A为远端局点,并且查询到到达这个局点的路由可用,选取一个可用路由并在路由表中获取该可用路由使用的偶联通道(即SCTP偶联2),发送数据包的偶联通道选取完成后,接下来就可以进行数据包的转发操作。网元Node—C和网元Node—A也存在SCTP协议栈与SUA协议栈协同完成业务数据包处理的过程,处理方法与STP一B相似,这里不再详细说明。综上可知,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应用层业务数据包发送方法,包括构造业务数据包,所述业务数据包中包含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该源端网元处于采用第一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该目的网元处于采用第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发送所述业务凝:据包;其中,所述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是指对处于采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网元统一编排应用层地址时,编-悱的地i址。当对处于采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源端网元和目的网元统一编排应用层地址为IP地址和子系统号时,将子系统号值基于子系统号参数结构中的保留字节位和原用于表示子系统号值的字节位表示,其中,基于不同子系统号的值来标识应用层中的不同业务。以及,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应用层业务数据包交换方法,包括接收采用第一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源端网元发来的业务数据包,所述业务数据包中包含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以及根据接收的业务数据包中包含的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包转发给采用第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目的网元;所述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是指对处于釆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网元统一编排应用层地址时,编排给源端网元和目的网元的i也址。其中,对处于采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网元统一编排IP地址作为应用层地址。或者,对处于采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网元统一编排IP地址和子系统号作为应用层地址,其中,所述子系统号为扩展了取值范围的子系统号。以及,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应用层业务标识方法,包括基于扩展后的子系统号的取值范围,将不同子系统号的值分配给应用层中的不同业务;基于所述分配的子系统号的值标识应用层中的业务。综上可知,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信令转接设备包括数据包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采用第一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源端网元发来的业务数据包,其中该接收的业务数据包中包含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是指对处于采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网元统一编排应用层地址时,编排给源端网元和目的网元的地址;数据包转发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业务数据包中包含的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包转发给采用第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目的网元。以及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应用层业务数据包发送装置,包括数据包构造单元,用于构造业务数据包,所述业务数据包中包含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所述源端网元处于采用第一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所述目的网元处于采用第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业务数据包;其中,所述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是指对处于采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网元统一编排应用层地址时,编排的地址。以及,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应用层业务标识装置,包括分配单元,用于基于扩展后的子系统号的取值范围,将不同子系统号的值分配给应用层中的不同业务;标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分配的子系统号的值标识应用层中的业务标识单元。其中可以通过占用SSN参数结构中的保留字节位和原用于表示SSN值的字节位来表示SSN的值,从而实现扩展SSN的取值范围。其中根据具体应用情况,可以占用SSN参数结构中的所有保留字节位,也可以占用SSN参数结构中的部分保留字节位。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装置中所提到的各个功能单元可以基于软件编程来实现,也可以基于改造现有的硬件设备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现有SUA协议消息对IP地址的支持,提出SS7应用层IP网络的概念,并说明了实施的方法,提供了一种在异构IP网络间基于SUA的核心网业务数据包的无损穿透方法,解决了现有网络中部署核心网跨异构IP网络困难的技术问题,可用于SS7核心网全网IP化演进。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在不改变现有SUA消息结构的前提下,使用了一套独立的IP编址系统,完成SCTP之上的应用层IP化编址,《艮好的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1)应用层中如果包括了IP地址信息,这种地址信息与业务数据包发起网元(或接收网元)的IP地址不同,因为应用层中采用了独立的IP编址系统,其他网络中的网元可以识别这些地址信息,跨网处理时不需要删除业务数据包中包含的这些地址信息。(2)可以兼容GT或是HOSTNAME完成地址识别,也可以采用IP+SSN的方式完成地址识别,地址识别处理灵活,效率高。另外可以通过SUA协议管理消息实现跨网的网元状态维护,实现异构IP网络间核心网业务的无损交换。(3)由于在应用层采用了独立的IP编址系统,基于现有网络进行部署时,不会造成同一个核心网内IP地址冲突;完成SUA核心网部署也不需要限定在同一IP编址网络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指明了基于SUA协议扩展SSN参数结构的必要性,并说明了在现有SUA参数结构中完成扩展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增大了SSN参数的取值范围,增大了SUA协议的寻址空间。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层业务数据包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采用第一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源端网元发来的业务数据包,所述业务数据包中包含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以及根据接收的业务数据包中包含的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包转发给采用第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目的网元;所述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是指对处于采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网元统一编排应用层地址时,编排给源端网元和目的网元的地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处于采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网元统一编排IP地址作为应用层地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处于采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网元统一编排IP地址和子系统号作为应用层地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系统号为扩展了取值范围的子系统号。5、一种信令转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包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采用第一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源端网元发来的业务数据包,所述业务数据包中包含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其中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是指对处于采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网元统一编排应用层地址时,编排给源端网元和目的网元的i也址;数据包转发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业务数据包中包含的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包转发给采用第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目的网元。6、一种应用层业务数据包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采用第一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源端网元,包括构造业务数据包,所述业务数据包中包含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所述目的网元处于采用第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发送所述业务数据包;其中,所述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是指对处于采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网元统一编排应用层地址时,编排的地址。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对处于采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源端网元和目的网元统一编排应用层地址为IP地址和子系统号时,将子系统号值基于子系统号参数结构中的保留字节位和原用于表示子系统号值的字节位表示,其中,基于不同子系统号的值来标识应用层中的不同业务。8、一种应用层业务数据包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包构造单元,用于构造业务数据包,所述业务数据包中包含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所述源端网元处于采用第一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所述目的网元处于采用第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业务数据包;其中,所述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是指对处于釆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网元统一编排应用层地址时,编排的地址。9、一种应用层业务标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扩展后的子系统号的取值范围,将不同子系统号的值分配给应用层中的不同业务;基于所述分配的子系统号的值标识应用层中的业务。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扩展子系统号取值范围的过程具体包括分别占用子系统号参数结构中的保留字节位和原用于表示子系统号值的字节位;利用所述占用的字节位来表示子系统号的值,实现扩展子系统号的取值范围。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占用子系统号参数结构中的所有保留字节位;或占用子系统号参数结构中的部分保留字节位。12、一种应用层业务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配单元,用于基于扩展后的子系统号的取值范围,将不同子系统号的值分配给应用层中的不同业务;标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分配的子系统号的值标识应用层中的业务。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层业务数据包交换方法,包括信令转接设备接收采用第一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源端网元发来的业务数据包,所述业务数据包中包含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以及根据接收的业务数据包中包含的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将接收的业务数据包转发给采用第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目的网元;所述源端网元的应用层地址和目的网元的应用层地址,是指对处于采用不同编址空间编址的网络中的网元统一编排应用层地址时,编排给源端网元和目的网元的地址。相应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令转接设备及应用层业务标识方法、装置。采用本发明方案,可以在应用层实现无损交换业务数据包,且子系统号可以标识更多的应用层业务。文档编号H04L12/56GK101453417SQ200710196369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申请日期2007年11月30日优先权日2007年11月30日发明者斌万,刘宇洪,周宗榕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