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盖组件及具有该电池盖组件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3022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池盖组件及具有该电池盖组件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盖体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盖组件及具有该电池盖组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应 用日益广泛,这些便携式电子装置多采用电池作为其能量来源。现有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电池 多为可拆式电池,这些电池通过一与便携式电子装置机壳本体插接的电池盖将其装设于便携 式电子装置中,以给便携式电子装置提供电量。便携式电子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池能 量的不断消耗,而不得不更换电池,因此人们设计出许多电池盖,以求能方便可靠地更换电 池。
一现有电池盖,其包括一顶壁、 一左侧壁、 一右侧壁及一底壁。所述顶壁大致呈矩形板 状,所述左侧壁及右侧壁分别由该顶壁的相对的左右两侧缘延伸弯折形成。所述底壁由该顶 壁的另一侧壁延伸弯折而成,该底壁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侧壁相接,从而形成一大致矩形凹 腔状,且一端开口、 一端封闭的容置空间。电池盖相对底壁一端的顶壁的开口端壁上延伸有 一突起部,突起部可与电子装置本体的凹槽相卡合。装配时,先将电池盖顶壁、左侧壁及右 侧壁对着便携式电子装置本体,同时突起部对着本体的凹槽,再向突起部方向推动电池盖, 电池盖的突起部卡于凹槽内,同时左侧壁,右侧壁及底壁贴合于便携式电子装置本体周壁上
该种形式的电池盖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电池更换时,需先将电池盖取下,使该电池盖 与电子装置本体脱离。而在电池盖拆卸过程中,需反向推动电池盖,因左侧壁、右侧壁及底 壁与电子装置本体贴合较紧密,电池盖不易从本体脱离,从而使得整个拆装过程非常繁琐、 更换电池非常不便。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当更换完电池后,有时容易将电池盖忘记安装于 本体上,从而造成电池盖的遗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电池盖遗失、且拆装、使用方便的电池盖组件。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所述电池盖组件的电子装置。
一种电池盖组件,其包括一后盖及一电池盖,所述后盖包括一用于装设电池的电池容纳
4腔;所述电池盖组件还包括至少一弹性装置,该电池盖可滑动地罩设于所述后盖的电池容纳 腔上,所述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装设于所述后盖及电池盖上,以提供一开启电池盖的弹 性力;所述后盖上相对凸设有至少一止脱部,所述电池盖上对应于该止脱部凸设有至少一防 脱部,以使所述电池盖相对后盖滑动时不与后盖脱离。
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本体及一电池盖组件,所述电池盖组件装设于本体上,以用于 装设给电子装置提供电量的电池;该电池盖组件包括一后盖及一电池盖,所述后盖包括一用 于装设电池的电池容纳腔;所述电池盖组件还包括至少一弹性装置,该电池盖可滑动地罩设 于所述后盖的电池容纳腔上,所述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装设于所述后盖及电池盖上,以 提供一开启电池盖的弹性力;所述后盖上相对凸设有至少一止脱部,所述电池盖上对应于该 止脱部凸设有至少一防脱部,以使所述电池盖相对后盖滑动时不与后盖脱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电池盖组件采用一弹性装置将电池盖可滑动地罩设于该后盖的电 池容纳腔上,并提供一开启电池盖的弹性力,从而在电池盖拆装、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费很 大力气就可通过其弹性装置轻松、方便开启所述电池盖。通过在所述后盖上相对设置至少一 止脱部,从而使得电池盖在更换电池过程中与电子装置的后盖不分离,从而有效避免了电池 盖的遗失。


图l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电池盖组件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电池盖组件的另一视角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电池盖组件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电池盖组件沿VI-VI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电池盖组件的电池盖弹出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所述电子装置可以为一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 或数码相机等电子装置。
请参阅图1及图2,所述电池盖组件100装设于一电子装置的本体(图未示)上,以用于装 设给电子装置提供电量的电池元件(图未示)。所述电池盖组件100包括一后盖10、 二弹性装 置20及一电池盖30。
所述后盖10可以为电子装置的主机体或壳体的一部分,其大致呈矩形板状。所述后盖 lO包括一第一表面ll、 一与该第一表面11相对的第二表面13、 一电池容纳腔15、 二滑槽16、 二止脱部17、 一卡持部18及一弹性装置安装部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容纳腔15为一大致呈矩形的容纳空间,其由第一表面11上朝向第二表面13方向贯通开设一矩形通孔形成,并 对应地于该后盖10上形成一第一侧壁151、 一第二侧壁152、 一第三侧壁153及一第四侧壁154 。所述第一侧壁151平行于所述第三侧壁153,所述第二侧壁152平行于所述第四侧壁154,其 共同围成所述用于装设电池元件的电池容纳腔15。所述第四侧壁154的朝向第一表面11一侧 被切去一部分形成一大致矩形的开口部1542,并对应地于所述第四侧壁154朝向第一表面11 端形成一阶梯形抵持部1545。所述二滑槽16沿平行于第一表面11方向分别相对地凹设于所述 第一侧壁151及第三侧壁153的靠近第一表面11一侧位置处,并与所述第四侧壁154的开口部 1542相互连通。所述二止脱部17为二楔形凸块,其分别相对地凸设于所述二滑槽16内靠近第 四侧壁154端位置处。其中,所述二止脱部17的楔形斜面端(图未标)朝向第四侧壁154方向设 置。所述卡持部18大致呈矩形块状,其凸设于所述第二侧壁152上大致中部位置处,该卡持 部18朝向上表面11一侧凹设有一卡持槽182。所述弹性装置安装部19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 151与第三侧壁153上靠近第四侧壁154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装置安装部19为一圆形 柱状体,其由所述第一侧壁151的靠近第四侧壁154的开口部1542端朝向第三侧壁153方向凸 设而成,并与该第三侧壁153相接。
所述弹性装置20为二螺旋弹簧,其一端分别装设于所述后盖10的弹性装置安装部19上, 另一端装设于电池盖30上。该二弹性装置20包括一大致圆形柱状的主体部21及二分别设置与 该主体部21两端的卡勾部23。
所述电池盖30大致呈"L"形板状,其可滑动地装设于所述后盖10上,并罩设于所述电 池容纳腔15上。该电池盖30包括一盖板31、 一封闭板32、 二滑轨33、 二防脱部34、 一卡持块 35、 一弹性装置装设部36、 二导向槽37及一按压部39。所述盖板31大致呈矩形长条板状,其 包括一外表面311、 一与该外表面311相对的内表面312及二相对平行的侧壁315。所述封闭板 32大致呈矩形板状,其由所述盖板31的一末端边缘朝向内表面312方向垂直延伸弯折形成, 当所述电池盖30完全盖上时,所述封闭板32抵持于所述后盖10的第四侧壁154的阶梯形抵持 部1545上。所述二滑轨33大致呈矩形长条状,其平行于所述盖板31的外表面311,相对凸设 于盖板31的二相对侧壁315上。所述二防脱部34为二楔形卡块,其对应于所述二滑槽16内的 止脱部17,沿平行于外表面31方向相对凸设于所述二滑轨33上,且位于与所述封闭板32端相 对的另一端(图未标)位置处,以使得所述盖板31装设于所述后盖10上后,在使用过程中,该 盖板31与后盖10不相互脱离。所述卡持块35凸设于所述盖板31的内表面312上与所述封闭板 32相对的另一端。所述弹性装置装设部36固设于所述内表面312上与封闭板32相对的另一端 位置处,且该弹性装置装设部36临近所述卡持块35设置。该弹性装置装设部36包括一基座362及二卡接部365,所述基座362呈大致条形板状,其平行于所述封闭板32凸设所述内表面 312上与所述封闭板32相对的另一端。所述二卡接部365为二矩形凸块,其朝向封闭板32方向 间隔地凸设于所述基座362上,该二卡接部365上分别贯通开设有一卡持孔3652。所述二导向 槽37沿平行于该盖板31的二侧壁315方向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内表面312上,并位于封闭板32与 所述弹性装置装设部36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导向槽37分别由沿平行于侧壁315方向 间隔凸设于内表面312上的二条形凸条372与内表面312围成,所述二条形凸条372之间的间隔 距离与所述弹性装置20的横截面尺寸相当,以使得所述弹性装置20可容置所述导向槽37内。 所述按压部39大致呈椭圆形凸块状,其凸设于所述盖板31的外表面311上与所述封闭板32相 对的另一端位置处。
请一并参阅图3、图4及图5,组装所述电池盖组件100时,首先将所述二弹性装置20—端 的卡勾部23卡接于所述电池盖30的弹性装置装设部36的卡接部365的卡持孔3652内,该二弹 性装置20的主体部21分别对应地装设于所述电池盖30的二导向槽37内。接下来,将所述电池 盖30的盖板31的设有卡持部35的一端对准所述电池盖30的第四侧壁l54的开口部l542,所述 盖板31的二滑轨33分别对应滑入所述二滑槽16内。推动所述电池盖30,使所述盖板31的二滑 轨33上的防脱部34对应地挤压并越过所述二滑槽16内的止脱部17。将所述二弹性装置20的另 一端的卡勾部23分别卡接于所述后盖10的弹性装置安装部19上,进一步推动所述电池盖30, 使所述盖板31的卡持块35卡持于所述后盖10的第二侧壁152上的卡持部18的卡持槽182内,同 时所述电池盖30的封闭板32对应地抵持于所述第四侧壁154的阶梯形抵持部1545上,即完成 所述电池盖组件100的安装。在推动电池盖30过程中,所述弹性装置20被拉伸,从而积蓄有 一弹性势能。
当开启所述电池盖30时进行更换电池元件时,需用力按压或朝向第四侧壁154的开口部 1542方向推抵所述盖板31的外表面311上的按压部39,使该盖板31的内表面312上的卡持块 35从后盖10的卡持部18的卡持槽182中脱离出来。所述弹性装置20积蓄的弹性势能被释放, 从而带动所述电池盖30沿后盖10的第一侧壁151及第三侧壁153上的滑槽16朝向第四侧壁154 的开口部1542方向滑移以露出所述电池容纳腔15。所述二滑轨33上的防脱部34对应地抵持于 滑槽16内的止脱部17上,以防止该电池盖30与后盖10脱离。
可以理解,所述弹性装置20的数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二个,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增加或减少其数量。例如当所述弹性装置20为一个时也是可行的。
可以理解,所述弹性装置20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螺旋弹簧,其也可以是压簧、板簧等 其他弹性体。可以理解,所述导向槽37的数量对应于所述弹性装置的数量,其也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 二个,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其数量。
可以理解,所述导向槽37也可以是直接凹设于所述内表面312的凹槽。
可以理解,所述后盖10的滑槽16的数量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二个,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 要增加或减少该滑槽16的数量。
可以理解,所述后盖10上的止脱部17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二个,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 要增加或减少止脱部17的个数。所述防脱部34的数量也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二个,其数量与 所述止脱部34的数量相当。
所述电池盖组件100采用一弹性装置20将电池盖30可滑动地罩设于该后盖10的电池容纳 腔15上,并提供一开启电池盖30的弹性力,从而在电池盖30拆装、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费很 大力气就可通过其弹性装置20轻松、方便开启所述电池盖30。通过在所述后盖10上相对设置 二止脱部17,以及在所述电池盖30上对应于该二止脱部17设置二防脱部34,从而使得电池盖 30在更换电池过程中与电子装置的后盖10不分离,从而有效避免了电池盖30的遗失。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做其他形式和细节上 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等变化 ,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盖组件,其包括一后盖及一电池盖,所述后盖包括一用于装设电池的电池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组件还包括至少一弹性装置,该电池盖可滑动地罩设于所述后盖的电池容纳腔上,所述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装设于所述后盖及电池盖上,以提供一开启电池盖的弹性力;所述后盖上相对凸设有至少一止脱部,所述电池盖上对应于该止脱部凸设有至少一防脱部,以使所述电池盖相对后盖滑动时不与后盖脱离。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上凹设有 至少一滑槽,所述电池盖包括一盖板及凸设于盖板上的至少一滑轨,所述滑轨可滑动地装设 于所述滑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一弹 性装置装设部,其设置于该盖板的内表面上靠近防脱部端,所述后盖包括一弹性装置安装部 ,其设置于该后盖上靠近止脱部端;所述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装设于所述弹性装置装设 部及弹性装置安装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容纳腔由 贯通开设于后盖上的矩形通孔形成,并对应地于后盖上形成一第一侧壁、 一第二侧壁、 一第 三侧壁及一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所述 滑槽为二个,其相对凹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上,并分别与第四侧壁相互连通;所述 滑轨为二个,其对应于所述二滑槽分别相对凸设于盖板的二相对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脱部为二个 ,其呈楔形块状,并分别相对凸设于所述二滑槽内靠近第四侧壁端位置处,该止脱部的楔形 斜面端朝向第四侧壁方向设置;所述防脱部为二个,其呈楔形卡块状,该二防脱部对应于所 述二止脱部分别相对凸设于所述滑轨上靠近其一端部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内表面 上靠近其防脱部端的边缘位置处凸设有一卡持块,所述后盖的第二侧壁上对应于所述卡持块 设有一卡持部,所述卡持块对应卡持于该卡持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内表面上临近弹性装置装设部位置处沿平行于其二侧壁方向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一导向槽,以用于容 纳所述弹性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安装部为一由第一侧壁上朝向第三侧壁方向凸设的柱状体,该弹性装置装设部包括一基座,该基 座上朝向封闭板方向凸设有至少一卡接部,该卡接部上贯通开设有一弹性装置卡接的卡持孔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壁朝向第一表面的一侧被切去一部分形成一开口部,并对应地于所述第四侧壁朝向第一表面端形成一阶梯形抵持部;所述电池盖还包括一封闭板,其由所述盖板的与防脱部相对的另一端边缘朝向内表面方向垂直延伸弯折形成,当所述电池盖完全盖上时,所述封闭板抵持于所述阶梯 形抵持部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外表面上与所述封闭板相对的另一端凸设有一按压部。
11. 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本体及一电池盖组件,所述电池盖组件装设于本体上,以用于装设给电子装置提供电量的电池;该电池盖组件包括一后盖及一电池 盖,所述后盖包括一用于装设电池的电池容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组件还包括至少 一弹性装置,该电池盖可滑动地罩设于所述后盖的电池容纳腔上,所述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 固定装设于所述后盖及电池盖上,以提供一开启电池盖的弹性力;所述后盖上相对凸设有至 少一止脱部,所述电池盖上对应于该止脱部凸设有至少一防脱部,以使所述电池盖相对后盖 滑动时不与后盖脱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盖组件,其包括一后盖、一电池盖及至少一弹性装置。所述后盖包括一第一表面,其上贯通开设有一矩形通孔,形成一用于装设电池的电池容纳腔。所述电池盖可滑动地罩设于所述后盖的电池容纳腔上,所述弹性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装设于所述后盖及电池盖上,以提供一开启电池盖的弹性力。所述后盖上相对凸设有至少一止脱部,所述电池盖上对应于该止脱部凸设有至少一防脱部,以使所述电池盖相对后盖滑动时不与后盖脱离。
文档编号H04M1/02GK101562239SQ20081030118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8日
发明者张智强, 政 施 申请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