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感测电路、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物体的接近进行检测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有检测手指或笔等物体接近画面的功能的显示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显示装置中,将表示内置在显示画面内的多个光传感器各自的受光量的数据变换为多灰度级图像,并基于任意时刻的多灰度级图像和该图像之前一帧或两帧的多灰度级图像之间的差分数据,检测出物体是否接近了画面。
专利文献1特开2006-24444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当差分数据中的表示物体的移动量的区域与画面上的感测区域相重叠的区域面积在规定值以上时,能够检测出物体接近了感测区域。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应取差分的两个帧之间所夹的帧的数量被固定为初始值,因此例如各帧的时间长度较短时,无法将在应取差分的两个帧的各自的多灰度级图像的差分数据中表示物体的移动量的区域的面积设定为足够检测物体与感测区域的接近的值,存在不能精确检测物体与感测区域的接近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不受单位期间的时间长度的限制而恰当地检测物体的接近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感测电路具备数据生成部,其基于从检测区域内设置的多个光检测电路的每一个输出的检测信号,按每个单位期间生成表示多个光检测电路各自的受光量的数据;设定部,其可变地设定应取差分的两个单位期间所夹的单位期间的数量即差分单位期间数;差分数据生成部,其在多个单位期间的每一个中,依次生成该单位
期间内数据生成部生成的数据、与比该单位期间早差分单位期间数个单位期间的单位期间内数据生成部生成的数据之间的差分数据;和接近检测部,其基于由差分数据生成部生成的差分数据,检测物体是否接近了检测区域。 根据上述方案,能够按照在应取差分的两个单位期间之间的差分数据中表示物体的移动量的区域的面积成为能够检测物体与检测区域之间的接近的程度的值的方式,可变地设定差分单位期间数(应取差分的两个单位期间之间所夹的单位期间的数量)。因此,具有能够精度良好地检测物体与检测区域的接近的优点。另外,接近检测部不仅能够检测物体与检测区域的接近,而且还能够检测物体与检测区域的接触。总之,这里所说的"接近"是还包括物体与检测区域"接触"的概念。 作为本发明的感测电路的形态,设定部根据单位期间的时间长度来可变地设定差分单位期间数。更具体而言,单位期间的时间长度越短,设定部将差分单位期间数设定为越大的值。根据该方案,单位期间的时间长度短时,通过设定大的差分单位期间数的值,能够将应取差分的两个单位期间之间的差分数据中表示物体的移动量的区域的面积设定为能
3够检测物体与检测区域的接近的程度的值。另外,单位期间的时间长度长时,通过将差分单 位期间数设定为小的值,能够縮短从电源接通后到最初进行接近检测为止的无效时间。艮P, 根据该方案,能够不受单位期间的时间长度的限制地同时实现接近检测的迅速化和高精度 化。 作为本发明的感测电路的具体的形态,接近检测部在由差分数据生成部生成的差 分数据中表示物体的移动量的区域(例如图8所示的区域dfl)和作为检测区域的至少一 部分区域的感测区域(例如图8所示的区域S)相重叠的区域的面积为规定值以上时,检测 物体接近了感测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感测电路的其它形态,还具备照度变化检测部,其基于由数据生成 部生成的数据来检测环境照度的变化,接近检测部在由照度变化检测部检测到环境照度的 变化时,在从该单位期间开始直至差分单位期间数个单位期间后的单位期间为止的期间, 停止物体与检测区域的接近的检测。 例如,由于环境照度产生变化,不能区分变化后的单位期间与变化前的单位期间 之间的差分数据中表示物体的移动量的区域和周边区域时,在从环境照度产生了变化后的 单位期间一直到差分单位期间数个单位期间后的单位期间为止的期间,不可能正确检测物 体与检测区域是否已接近。这样,在不受环境照度的变化的限制地在每一单位期间内执行 物体与检测区域的接近的检测的形态中,从检测出环境照度的变化的单位期间一直到差分 单位期间数个单位期间后的单位期间为止的期间会继续进行误检测。相对于此,在本发明 的形态中,由于检测出环境照度的变化时,在从该单位期间一直到差分单位期间数个单位 期间后的单位期间为止的期间,停止物体与检测区域的接近的检测,因此具有在该期间不 会继续进行误检测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的感测电路能够利用于显示装置。而且,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能够利用 于各种电子设备。作为这种设备,有个人计算机或便携电话机等。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意结构的模块图。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光检测电路的结构的图。图3是表示对物体的接近进行检测所利用的各信号的具体波形的图。图4是表示重置期间的光检测电路的动作的图。图5是表示感测期间的光检测电路的动作的图。图6是表示读取期间的光检测电路的动作的图。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感测电路的结构的图。图8是表示物体接近检测区域的情况的图。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感测电路的动作的图。图1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感测电路的动作的图。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感测电路的结构的图。图1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感测电路的动作的图。图13是表示在对比例中环境照度发生了变化时的情况的图。图1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感测电路的其它例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感测电路的动作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具体例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具体例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具体例的立体图。 图中10-显示装置;20-垂直移位寄存器;30-水平移位寄存器;40-定时产生电路;60-感测电路;70-控制线;80-信号线;100-检测区域;P_光检测电路;It_检测电流;eh检测值;T-单位期间;SD-感测数据。
具体实施例方式 (A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的结构的模块图。显示装置10具备检测区域100、多个光检测电路P、垂直移位寄存器20、水平移位寄存器30、定时产生电路40、 AD变换器50、感测电路60。虽然省略详细的图示,但是图1所示的检测区域100中布置了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且在各交叉部配置了像素电路。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兼备显示图像的功能和检测物体的接近的功能。 如图1所示,检测区域100中设置有沿X方向延伸的m条控制线70、沿与X方向正交的Y方向延伸的n条信号线80 (m和n是2以上的自然数)。各光检测电路P配置在对应于控制线70与信号线80交叉的位置处。因此,这些光检测电路P配置为纵m行X横n列的矩阵状。 图1所示的垂直移位寄存器20基于从定时产生电路40提供的信号VSYNC,向各控制线70输出用于驱动各光检测电路P的重置信号RES和选择信号SEL。如图2所示,控制线70由分别向X方向延伸的重置线72和选择线74构成。向第i行(1《i《m)的控制线70的重置线72提供重置信号RES[i],向第i行的控制线70的选择线74提供选择信号SEL[i]。 图3是表示对物体的接近进行检测所利用的各信号的具体波形的图。如图3所示,信号VSYNC是对单位期间T进行规定的信号。如图3所示,在各单位期间T内,重置信号RES[l] RES[m]和选择信号SEL[l] SEL[m]依次变为有效电平(高电平)。
如图3所示,在各单位期间内,对m行中的各行设定动作期间Td。各动作期间Td由重置期间Tr、感测期间Ts和读取期间To构成。在第i行的动作期间Td的重置期间Tr内,重置信号RES [i]被设定为高电平。在重置期间Tr后的感测期间Ts内,重置信号RES [i]和选择信号SEL[i]被设定为低电平。在感测期间Ts后的读取期间To内,选择信号SEL[i]被设定为高电平。对其它行的动作期间Td也相同。 图2是表示光检测电路P的电路图。在图2中,表示了属于第i行的一个光检测电路P。光检测电路P具备N沟道型重置晶体管61、 N沟道型放大晶体管62、 N沟道型选择晶体管63、输出对应于受光量的大小的受光信号的受光元件(例如,光电二极管)Q。
如图2所示,重置晶体管61介于提供电源电位VDD的电源线90与放大晶体管62的栅极之间。重置晶体管61的栅极与重置线72连接。放大晶体管62介于电源线90与选择晶体管63之间。放大晶体管62的栅极上连接了受光元件Q。如图2所示,选择晶体管63介于放大晶体管62与信号线80之间。选择晶体管63的栅极与选择线74连接。
下面,参照图3 图6说明光检测电路P的动作。如图3所示,在重置期间Tr,由 于重置信号RES[i]被设定为高电平,因此重置晶体管61呈导通状态。由此,如图4所示, 放大晶体管62的栅极的电位VA被设定(重置)为电源电位VDD。 如图3所示,在感测期间Ts,由于重置信号RES[i]和选择信号SEL[i]向低电平迁
移,因此如图5所示,重置晶体管61和选择晶体管63向截止状态迁移。此时,放大晶体管
62的栅极的电位VA被设定为对应于受光元件Q的光电导电流(photoconductive current)
Ip的值。根据向受光元件Q入射的光量决定受光元件Q的光电导电流Ip。 如图3所示,在读取期间To内,由于选择信号SEL[i]向高电平迁移,因此如图6
所示,选择晶体管63呈导通状态。此时,对应于放大晶体管62的栅极的电位VA的大小的
检测电流It流过信号线80。 在感测期间Ts内,若手指等物体在检测区域100中构成影子并且接触或接近该区 域时,对应于构成影子的区域而设置的受光元件Q的受光量改变,从而受光元件Q的光电导 电流Ip发生变化。对应于此,放大晶体管62的栅极的电位VA也会改变。因此,在读取期 间To内,向信号线80输出对应于受光量的检测电流It。 如图1所示,n条信号线80的每一个与AD变换器50之间设置有开关SW。 n个开 关SW的每一个在从水平移位寄存器30提供的动作信号G成为有效电平时呈导通状态。图 1所示的水平移位寄存器30基于从定时产生电路40提供的信号HSYNC,向各开关SW输出 动作信号G[l] G[n]。如图3所示,在由信号HSYNC规定的各读取期间To内,动作信号 G[l] G[n]依次变为有效电平(高电平)。因此,在各读取期间To内,由于各开关SW依 次变为导通状态,因此在各读取期间To内向各信号线80输出的检测电流It(模拟值)通 过开关SW依次被输出到AD变换器50,并且由AD变换器50变换为检测值d(数字值)后提 供给感测电路60。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检测电路P的受光量越少,则检测值d被设定为越小 的值。 图7是感测电路60的模块图。如图7所示,感测电路60具备数据生成部110、 存储装置120、差分数据生成部130、设定部140、接触检测部150。图8是表示在单位期间 T1 T4内用户的手指(物体)逼近显示在检测区域IOO内的操作用按钮BT的情形的图。
图7所示的数据生成部110通过将从AD变换器50串行输出的检测值d按每一个 由信号VSYNC规定的单位期间T划分来生成感测数据SD。因此,感测数据SD是表示一个单 位期间T内的各光检测电路P的受光量的mXn个检测值d的集合。图7所示的存储装置 120存储由数据生成部110生成的多个感测数据SD。 在图8中,按照检测值d越小(光检测电路P的受光量越少)灰度级越低(接近黑 色的灰度级)的方式,显示由感测数据SD表示的图像。检测区域100中的投影了物体的影 子的区域内的光检测电路P的受光量由于比物体以外的周边区域内的光检测电路P的受光 量少,因此由感测数据SD表示的图像中的低灰度级的区域(在图8中用黑色表示的区域) 表示投影了物体的影子的区域,高灰度级的区域(在图8中用白色表示的区域)表示周边 区域。 图7所示的差分数据生成部130在各个单位期间T中,从存储装置120读取该单 位期间T的感测数据SD、比该单位期间T早差分单位期间数N个单位期间的单位期间T的 感测数据SD,并依次生成两者的差分数据。差分单位期间数N表示夹在应取差分的两个单位期间T之间的单位期间T的数量,由图7所示的设定部140设定。差分单位期间数N为 "0"时,生成某单位期间T内生成的感测数据SD与该单位期间T紧前面的单位期间T内生 成的感测数据SD之间的差分数据,差分单位期间数N为"1"时,生成与比该单位期间T早 两个单位期间的单位期间T内生成的感测数据SD之间的差分数据。 差分数据是表示各光检测电路P的受光量的检测值d的差分值的集合。在应取差 分的两个单位期间T之间,光检测电路P的受光量没有变化时差分值变成O,另一方面,投影 了物体的影子而受光量有变化时,差分值变成表示物体的影子所对应的灰度级与周边区域 的灰度级之差的值。在图8中,按照差分值越接近0则灰度级越低(接近黑色的灰度级) 的方式表示了由差分数据表示的图像。另外,在图8中,差分单位期间数N设定为"0"。
图7所示的接触检测部150基于由差分数据生成部130生成的差分数据,检测物 体是否已接近。接触检测部150比较构成差分数据的各差分值与阈值Z,如图8所示,将超 过阈值Z的差分值所对应的区域作为表示物体的移动量的区域dfl来提取。而且,当该区 域dfl与操作用按钮BT所对应的区域S相重叠的区域的面积在规定值以上(例如,区域S 的2/3以上)时,检测物体接触了操作用按钮BT。物体的移动速度越大、以及差分单位期间 数N或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越长,则区域dfl的面积越大。另外,构成差分数据的各差分 值中小于阈值Z的差分值所对应的区域被作为表示周边区域的区域df2而提取。
图7所示的设定部140将差分单位期间数N设定为可变。更具体而言,如下所述。 首先,设定部140基于从定时产生电路40输出的信号VSYNC,检测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 这里,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可变。例如,感测电路60被组合到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设 定为0. 1秒的面板时和被组合到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设定为(1/60)秒的面板时,由设定 部140检测出的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不同。另夕卜,例如,在组合了感测电路60的面板中, 在根据应用程序的请求等将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设定为可变的情况下,也能够改变由设 定部140检测出的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而且,设定部140根据检测出的单位期间T的 时间长度,可变地设定差分单位期间数N。 在本实施方式中,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越短,差分单位期间数N被设定为越大的 值。例如,各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为O. l秒(10Hz)时,如图9所示,差分单位期间数N被 设定为"O",各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为(1/60)秒(60Hz)时,如图10所示,差分单位期间 数N被设定为"5"。 现在,设从物体的影子即将到达区域S开始直至与区域S的2/3重叠为止的时间 为0. 1秒(10Hz)。这样,应取差分的两个单位期间T的间隔A t (从一个单位期间T的终点 到另一个单位期间T的终点为止的时间长度)为0. 1秒以上时,在应取差分的两个单位期 间T之间的差分数据中表示物体的移动量的区域dfl的面积变成区域S的2/3以上的值。
各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为0. 1秒时,如图9所示,由于差分单位期间数N被设定 为"0",因此应取差分的两个单位期间T(例如,图9所示的单位期间T1与T2)的间隔At 是0. 1秒,区域dfl的面积变成相当于区域S的2/3的值。另外,各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 为(1/60)秒时,如图IO所示,由于差分单位期间数N被设定为"5",因此应取差分的两个单 位期间T(例如,图10所示的单位期间Tl与T7)的间隔A t是0. 1秒(1/60秒X6),区域 dfl的面积变成相当于区域S的2/3的值。S卩,根据本实施方式,无论各单位期间T的时间 长度为0. 1秒和(1/60)秒的哪一个,都能够检测物体与区域S的接近。
7
下面,假设差分单位期间数N被固定为初始值的情形(以下,称作"对比例")。首 先,在对比例中假设差分单位期间数N被固定为"O"的情况。各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为 0. 1秒时,与图9所示的本实施方式同样,由于应取差分的两个单位期间T的间隔At是O. 1 秒,区域dfl的面积变成相当于区域S的2/3的值,因此能够检测物体与区域S的接近。但 是,各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为(1/60)秒时,应取差分的两个单位期间T的间隔A t也变 成(1/60)秒,小于0. 1秒,区域dfl的面积不会达到能够检测物体与区域S的接近的程度 的值(区域S的2/3)。因此,各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为(1/60)秒时,产生不能够检测物 体与区域S的接近的问题。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越短,则将差分单位期间 数N设定为越大的值,因此,如上所述,各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为(1/60)秒时,将差分单 位期间数N设定为"5"。因此,由于能够使区域dfl的面积达到能够检测物体与区域S的接 近的程度的值,所以能够检测物体与区域S的接近。S卩,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能够不受单 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的限制地精确检测物体与区域S的接近的优点。 下面,假设在对比例中差分单位期间数N被固定为"5"的情况。各单位期间T的 时间长度为(1/60)秒时,与图IO所示的本实施方式同样,由于应取差分的两个单位期间T 的间隔A t是0. 1秒,区域dfl的面积变成相当于区域S的2/3的值,因此能够检测物体与 区域S的接近。 另一方面,各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为0. 1秒时,由于应取差分的两个单位期间T 的间隔At变成O.l秒以上的值(0. 1秒X6),所以能够检测物体与区域S的接近。此时, 设在单位期间T1的起点接通感测电路60的电源,则由于差分单位期间数N被设定为"5", 因此最先执行物体与区域S的接近的检测(以下,称作"接近检测")是在单位期间T7的终 点。即,从电源接通后一直到单位期间T7的终点的期间,不执行接近检测。这样,单位期间T 的时间长度越长,从电源接通后到最初进行接近检测的无效时间(dead time)会变得越长, 因此从縮短无效时间的观点来看,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越长设定越小的差分单位期间数 N值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特别有效。如同上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各单位期间T的时间 长度为0. 1秒时,差分单位期间数N被设定为"0",因此在单位期间Tl的起点接入电源时, 如图9所示,最初进行接近检测是在单位期间T2的终点。因此,与对比例相比,具有能够縮 短从电源接通后到进行最初的接近检测为止的无效时间的优点。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不受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的限制,同时实现接
近检测的迅速化和高精度化。 (B :第2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感测电路60的结构的模块图。本实施方式 的感测电路60与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不同点在于具有检测环境照度的变化的照度变化 检测部160。由于其它的结构与第l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部分的说明。另外,环 境照度是从外部向检测区域100入射的固定的光量。 照度变化检测部160基于由数据生成部110生成的感测数据SD,检测环境照度的 变化。具体情形如以下所述。照度变化检测部160在每个单位期间T内,从存储装置120 读取在该单位期间T内生成的感测数据SD,并生成构成该读取的感测数据SD的检测值d的 直方图且确定最频值。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检测区域100的面积比物体的面积大很多,因此将该最频值作为表示环境照度的环境照度数据来使用。而且,照度变化检测部160按每 个单位期间T,求出该单位期间T的环境照度数据与该单位期间T紧前面的单位期间T的环 境照度数据的差分值,当该差分值在规定基准值以上时,向接触检测部150通知环境照度 产生了变化。 接触检测部150通过照度变化检测部160检测出环境照度的变化时,在从该单位 期间T直至差分单位期间数N后的单位期间T为止的期间,停止接近检测。图12是表示差 分单位期间数N被设定为"O"时在单位期间T3的开始时环境照度产生了变化时的动作的 图。此时,如图12所示,接触检测部150仅在单位期间T3停止接近检测,从单位期间T3的 感测数据SD作为时间上在先的数据而被用于接近检测的时刻(在图12中为单位期间T4 的终点)重新开始接近检测。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不进行使用环境照度产生了变化后的单 位期间T的感测数据SD和环境照度变化前的单位期间T的感测数据SD之间的差分数据的 接近检测。 现在,不受环境照度变化的限制,按每个单位期间T进行接近检测的情形(以下, 称作"对比例2")。图13是在差分单位期间数N被设定为"O"的对比例2中表示在单位期 间T3的开始时环境照度产生了变化(在图13中是向暗的方向变化)时的情况的图。图13 中,表示了单位期间T1 T4内用户的手指(物体)接近操作用按钮BT,在单位期间T4接 触操作用按钮BT的情况。如图13所示,在对比例2中,由于周边区域内的各光检测电路P 的受光量在单位期间T2与单位期间T3之间产生变化,因此表示周边区域内的各光检测电 路P的受光量的检测值d的差分值变得比阈值Z大。由此,在单位期间T2与单位期间T3 之间的差分数据中超过阈值Z的差分值所对应的区域(图13所示的区域dfl和区域df2) 与区域S重叠的区域的面积变成区域S的2/3以上的值。因此,会导致虽然该差分数据中 表示物体的移动量的区域dfl与区域S重叠的面积未达到区域S的2/3,却误判断出物体接 触了区域S。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境照度数据的差分值变成规定基准值(例如,阈值Z) 以上且检测出环境照度的变化时,由于在从该单位期间T 一直到差分单位期间数N后的单 位期间T的期间停止接近检测,因此具有能够防止在该区间继续输出错误的检测结果的优 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差分单位期间数N被设定为"O"的情况,差分单位 期间数N也能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设定为可变。图14是在差分单位期间数N被设定 为"5"时表示在单位期间T8的开始时环境照度产生了变化时的动作的图。此时,如图14 所示,在从单位期间T8 —直到5个单位期间后的单位期间T13为止的期间停止接近检测。 即,在图14所示的情况下,也不进行使用环境照度变化前后的感测数据SD的差分数据的接 近检测。 (C :变形例) 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进行以下的变形。另外,也能够组合以
下所示的变形例中的两个以上的变形例。
(1)变形例1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感测电路60的结构的模块图。图15所示的情况 与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照度变化检测部160在相互前后的两个单位期间T的各自的环境照度数据的差分值为规定基准值以上时,向差分数据生成部130通知环境照 度产生了变化。 通过照度变化检测部160检测出环境照度的变化时,差分数据生成部130在从该 单位期间T一直到差分单位期间数N后的单位期间T为止的期间,停止差分数据的生成。由 此,接触检测部150在该期间不能进行接近检测(检测停止)。差分数据生成部130在该期 间不进行应取差分的两个单位期间T的每一个的感测数据SD的读取动作或差分数据的生 成处理,因此与第2实施方式相比,具有能降低差分数据生成部130的耗电的优点。
总之,只要是在照度变化检测部160检测出环境照度的变化时,在从该单位期间T 一直到差分单位期间数N后的单位期间T为止的期间停止接近检测的形态即可。
(2)变形例2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由设定部140自动地设定差分单位期间数N的形 态,但是例如也可以是不使设定部140自动地进行差分单位期间数N的设定,而是通过用户 向设定部140输入单位期间数N来决定差分单位期间数N的形态。该形态中,例如,在各单 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被设定为0. 1秒的面板中组合了感测电路60时,用户向设定部140输 入差分单位期间数"O"。另外,例如,在各单位期间T的时间长度被设定为(1/60)秒的面板 中组合了感测电路60时,用户向设定部140输入差分单位期间数"5"。总之,只要将差分单 位期间数N设定为可变的形态即可。
(3)变形例3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接触检测部150检测了显示在检测区域100的操作用按 钮BT所对应的区域S与物体的接近,但是能够任意地设定检测区域100中成为接近检测的 对象的区域。例如,也可以是对检测区域100整体与物体的接近进行检测的形态。
(D:电子设备) 下面,说明利用了本发明的显示装置IO的电子设备。图16是表示将以上说明的 任一方式的显示装置IO作为显示装置来采用的移动个人计算机的结构的立体图。个人计 算机2000具备显示装置10和主体部2010。主体部2010中设置有电源开关2001和键盘 2002。 图17表示将本发明的显示装置IO作为显示装置来使用的便携电话机的结构。便 携电话机3000具备多个操作按钮3001和滚动按钮3002以及电光学装置(显示装置)D。 通过操作滚动按钮3002来滚动显示在显示装置10上的画面。 图18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的便携信息终端(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的结构。便携信息终端4000具备多个操作按钮4001和电源开关4002以及显 示装置10。操作电源开关4002时,在显示装置10上显示地址薄或日程表的各种信息。
另外,作为使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除了图16至图18所示以外,还可 以列举数字静止照相机、电视、摄像机、车辆导航装置、寻呼机、电子记事本、电子纸、电子计 算器、文字处理器、工作站、可视电话、POS终端、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视频播放器、具备 触摸板的设备等。
权利要求
一种感测电路,具备数据生成部,其基于从检测区域内设置的多个光检测电路的每一个输出的检测信号,按每个单位期间生成表示所述多个光检测电路各自的受光量的数据;设定部,其可变地设定应取差分的两个单位期间所夹的单位期间的数量即差分单位期间数;差分数据生成部,其在多个所述单位期间的每一个中,依次生成该单位期间内所述数据生成部生成的所述数据、与比该单位期间早所述差分单位期间数个单位期间的单位期间内所述数据生成部生成的所述数据之间的差分数据;和接近检测部,其基于由所述差分数据生成部生成的所述差分数据,检测物体是否接近了所述检测区域。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感测电路,其中,所述设定部根据所述单位期间的时间长度来可变地设定所述差分单位期间数。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感测电路,其中,所述单位期间的时间长度越短,所述设定部将所述差分单位期间数设定为越大的值。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感测电路,其中,所述接近检测部在由所述差分数据生成部生成的所述差分数据中表示所述物体的移动量的区域、和作为所述检测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的感测区域相重叠的区域的面积为规定值以上时,检测所述物体接近了所述感测区域。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感测电路,其中,该感测电路还具备照度变化检测部,其基于由所述数据生成部生成的所述数据来检测环境照度的变化,所述接近检测部在由所述照度变化检测部检测到环境照度的变化时,在从该单位期间开始直至所述差分单位期间数个单位期间后的单位期间为止的期间,停止所述物体与所述检测区域的接近的检测。
6. —种显示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感测电路。
7. —种电子设备,具备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受单位期间的时间长度的限制地恰当检测物体的接近的感测电路、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感测电路具备数据生成部(110),其基于从检测区域(100)内设置的多个光检测电路(P)的每一个输出的检测电流(It),按每个单位期间(T)生成表示多个光检测电路(P)各自的受光量的感测数据(SD);设定部(140),其可变地设定差分单位期间数(N);差分数据生成部(130),其在各单位期间(T),依次生成该单位期间(T)的感测数据(SD)与比该单位期间早差分单位期间数(N)个单位期间的单位期间的感测数据(SD)之间的差分数据;接近检测部(150),其基于由差分数据生成部生成的差分数据,检测物体是否接近了检测区域(100)。
文档编号H04M1/02GK101739180SQ200910221069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0日
发明者日吉泰德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