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网全交换有线通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民航系统的有线通讯系统,尤其涉 及一种双网全交换有线通讯系统。
技术背景有线通讯系统是民航生产运行中最重要的环节,长期以来,我 国主用有线通信设备多数都依赖进口,不仅花费了国家大量外汇,而且进口系 统在使用中也暴露出容量小、兼容性差、功能单一等诸多问题;而传统的有线 通讯系统,对于地地通话方面,无法实现本地一点对多点,以及本地与外地一 点对多点的通话,例如以往的有线通话是话机之间一一对应的相连进行有线 通信,话机则组成管制席位,这样的话,如果需要同多方进行有线控制,则就 需要在一个席位端配置多部话机,这样一来席位配置异常繁杂,给使用和维护 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另外以往的通讯体统是单线连接, 一旦连接中断,就会 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而且以往的通讯系统兼容性差;而且以往的通讯通讯主 机中只有一个中央处理器,这样, 一旦主机的中央处理器停止工作,也会造成 后整部系统瘫痪;而航空通讯系统是维系飞行安全的必备系统。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网全交换有线通讯系统,其目的是解决 以往的通讯系统容量小、席位配置复杂、由于单线连接造成的易损坏和维护不 便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双网全交换有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系统包含至少两个 通讯主机,每两个通讯主机之间通过两条并行的交换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通扭 装置;每个通讯主机包含至少一个与交换网络连接的双网络交换单元;双网络 交换单元主要包括内线板、外线板、席位板和两块交换板;内线板、外线板均 通过通讯网络数据线分别连接至两块并列交换板,两块交换板共同连接至席位 板;两块交换板同时与两条并行的交换网络连接。
所述的双网络交换单元还包括有监控板、语音板、录音板和磁石板;监控 板、语音板、录音板和磁石板通过两条并行的通讯网络数据线与两块交换板连接。
在所述内线板、外线板、席位板上均设置有音频隔离变换器、数字隔离器、
两片网络驱动模块及独立的CPU和FPGA;两块网络驱动器通过电路与CPU连 接,CPU通过电路与FPGA连接,FPGA—方面通过数模转换器与音频隔离变换 器连接,另一方面直接与数字隔离器连接;音频隔离变换器数字隔离器连接至 外部设备端口,而两片网络驱动模块则通过通讯网络数据线连接至两块交换 板。
所述交换板上设置有多个与各个功能板连接的接口和与全交换网络连接 的接口,所有接口均通过音频隔离变换器和数字隔离器与交换单元连接,交换 单元与控制及路由协议判断模块连接。
数字隔离器为光电耦合器和继电器。
两条并行的交换网络的传输介质为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VLAN、 VPN、 协议转换ATS-QSIG、 NO. 7和无线网桥。
所述通讯主机中的多个双网交换单元阵列的设置在壳体内;而每个双网交 换单元中的无线板、内线板、外线板、席位板、监控板、GPS板、语音板、录 音板、磁石板和交换板均插接在壳体内的板卡插槽上临时固定,交换板插接在 板卡插槽的两端。
内线板在使用时与直通电话机连接 ,外线板在使用时与市话或程控交换机 连接;席位板在使用时通过席位终端板与用户席位连接。
优点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网全交换有线通讯系统,该系统将多 个通讯主机利用两条并行的全交换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的通讯结构;而 每个通讯主机则包含多个双网交换单元,整个系统之间的信息转化与交流就是 以每个双网交换单元为单位的,然后将多个双网交换单元之间通过两条并行的 全交换网络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通讯主机,而每个通讯主机分布在不同的 区域,从而实现区域间通话;然后就可以实现主机之间的信息通讯;两条并行 的全交换网络可以选择很多载体进行互连(如网线、双绞线、光纤、同轴电 缆等),并且有很多成熟稳定的连网和路由方案可以选择(如局域网VLAN 联网、广域网VPN, DDN专线,无线网桥等),其可提供100M、 1000M的交换 速率,这样在提高整个系统的信息转换速率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容量;而通讯主机中的每个双网交换单元的结构是将内线板、外线板、席位板、监控 板、语音板、录音板和磁石板,通过两条并行的通讯网络数据线与两块交换板 连接在一起,席位板与席位终端板连接,席位终端板则与用户席位连接形成的 通讯装置,而该单元在使用时,内线板与直通电话机连接,使直通电话机也可
以通过席位进行通话和控制;而内线板可以与多部直通电话机连接,这样通过 一个席位之间的转换就可以实现对多点控制的目的,使席位配置异常简洁合 理;同时因为每个双网交换单元对应一个席位,这样的话,在每个通讯主机内 就包含有多个席位,这样通讯主机内席位和席位之间可以自由交流,而通讯主 机和通讯主机之间的多个席位也可以自由的进行交流,这样以来,就能够实现 通讯主机内的信息交流,也可以实现通讯主机之间的信息交流。
另外在双网交换单元中还配置有其他的功能板,例如外线板与市话或程 控交换机连接实现系统与外部有线电话的连通;监控板用于与监控配置终端机 连接,用于监控系统安全并发出报警信号;GPS板与外部时钟源连接,实现时 钟同步;而语音板则用于储存向双网络交换单元的各个对应功能板发送的语音 信息;录音板则用于远程席位的本地录音;磁石板用于与磁石或供电电话连接。 另外,在系统的双网交换单元的每个功能板上,都集成有互为隔离的两个全交 换网络冗余运行,系统采用分散型控制结构,以无线功能板为例,主机中没有 中央处理单元,所有功能均由各功能板上的独立CPU和FPGA进行控制,分散 型控制结构可以把故障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任何功能板的故障都不会影响整 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使可靠性有了明显提高。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由于采用了分散型控制结构和双网络并行冗余的工作方式,数据交换畅通 无阻,系统运行稳定,经过多次实验,无一例系统瘫痪现象发生,可靠性得到 了明显的提高,为保障飞行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外部语音信息经过相应的 功能板的模数转换后,以数据祯的格式通过这两个网络进行交换,设计宽带 (10M)与实际使用宽带(128K)比达到10: 0.128,有效的提高了数据交换 可靠性,真正做到无阻塞通信。
多个双网交换单元(最大255个,根据需要可扩充到1023个)通过两条
并行的全交换网络组成系统的通讯主机。然后再通过两条并行的全交换网络,把本地或异地的多个通讯主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双网全交换有线通 讯系统,使异地间的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区域间联系更加紧密、管制调度更加 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采用冗余的两条并行的全交换网络架构,双网并行工作,可以 方便的进行扩容,并使地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区域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真正做
到无阻塞通信,目前,本系统容量超过国际类似系统最大容量2倍以上。本实 用新型的各个功能板都集成了全冗余网络并行工作,在任意两个功能板间提供 不小于10Mpbs的数据交换能力,在多机组间交换,伴随着现今网络技术的飞 速发展,本系统将拥有十分强大的扩容能力。在这样的交换能力下坐席、模拟 用户、数字用户等各种接口的数量几乎是可以无限制的扩容,其可以采用丰富 的连网方案,能够实现区域间多平台全功能连网,做到资源共享。
另外,很多进口产品并不是提供数据转换协议和技术,因此在多系统互连 时存在很大的难度。而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同的通讯协议,使用自主开发的通信 协议,可以使不同通讯主机之间的通信协议相互转换,并与不同产品之间具有 很强的兼容性。
本实用新型可以外接目前国内所使用的各种地面有线通信设备,而这些设 备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民航安全生产。一旦由于本系统内部故障原因造成对 接入设备的损坏,其损失是无可估量的。因此,本系统的各个功能板在设计时, 对所有的输入输出端口进行了全部隔离。通过音频隔离变换器对所有的音频输 入输出信号(RX、 TX及电话信号)进行隔离;通过光电耦合器和继电器对数 字信号(PTT、 SQL、 ALM)进行隔离。采用全隔离接入方式,可以保证即使在 本系统出现严重故障时,也不会对接入的甚高频等设备产生任何影响,有效地 提高可地空通信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自适应式的接口。当外部设备接入时,各个功能板上的 CPU和FPGA会自动判别信号的极性和电平,通过内部极性和电平转换后输出 一个标准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对系统的输出信号,各功能板同样进行智能化的 处理,使输出信号满足接入设备的需要。这种处理方式,可以满足数字信号的 接地/干接点/+5¥/+12¥/-48V等,极大的方便了不同协议甚高频设备的连接, 提高了系统的适应能力。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立CPU分散控制,每块功能板上都有高性能的32位智 能处理器(CPU) NIOSII,用来处理冗余的通讯协议、音频的采集和音频的合 成等功能。在整个应用和维护过程中,分散控制系统结构可以把故障限制在最 小的范围内,任何功能板的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可靠性 相比采用传统的核心主机控制方式的系统有了进一步提高,运行稳定,为保障 飞行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实用新型采用全交换网络技术,与传统的PCM交换技术相比具有很明显 的优势。两种技术的对比如下-
PCM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技术完善之前的一种数字信号交换方式,类似于模 拟开关矩阵转换的交换方式,交换容量存在局限性;全网络交换技术则是新型 的数字信号交换技术,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而诞生出来的,有着交换容 量大、传输宽带较大、控制灵活等特点,尤其是采用容错编码技术的全交换网 络结构,在数据交换过程中具有数据传输准确、及时的特点,更符合民航行业 对通信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特殊要求。
PCM交换技术是采用控制芯片来控制交换芯片通道的接通或断开。全交换 网络技术的数据是以祯格式传输的,每个数据祯的头部都有确定的目的地址, 交换芯片根据目的地址进行数据祯交换。PCM交换的信息令处理能力依靠处理 器的速度,而全交换网络是把所有的信令处理分散到每个端口上去,不依靠于 处理器的速度。
PCM交换需要同步时钟,如果失去同步时钟,PCM交换将会瘫痪,而全交 换网络则不需要同步时钟。全交换网络技术与PCM交换技术相比可提供更多的 联网方式。
在使用和维护方式方面。采用本实用新型之后,通讯主机中的席位直接通 过交换板与有线板相连,使用和维护都较之简单、方便,安全性也随之大大提 高,有力地保障了飞行安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板卡可以热插拔。任何板卡(包括交换板),在通电运 行状态下均可热插拔,方便用户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进行维护。
本实用新型拥有全面的运行监督控制平台。可以检测系统中的任意一个数 据的信息,智能的判断故障并有声光报警;远程维护功能,系统提供远程拨号的维护功能,厂家维护人员可以在用户许可的情况下,通过拨号方式连入系统,
帮助用户进行故障判断和信息配置;交换系统的全冗余设计。使用户系统使用 过程中可以关闭或拔下任意一个交换板进行交换,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存储多达256个电话会议,组内可容纳64名成员进行 会议。系统可分级进行会议,也可以多组同时进行会议,每组会议成员同时发 言人数可达4方;也就是说可以在通讯主机内的多个席位之间形成电话会议, 也可以在通讯主机之间形成多席位的电话会议。其具有"一键通"功能,即通 过电话会议功能,可以预先设定多个呼叫组,通过一键操作即可同时呼叫该组 中的全部电话,这一功能对于航行通告、通知信息发布等非常具有实用性。本 实用新型的全交换网络技术,还可以采用自主研发的通讯协议,通过协议转换 单元与采用其他的通讯协议的内话设备互联。
本实用新型,设备简洁合理,实用性强,比较适合应用在民航领域。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通讯主机的结构示意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双网交换单元的示意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交换介质的示意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内线板的结构框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内线板的电路板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内线板的带有音频隔离变换器的电路图;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通讯主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交换板的结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网全交换有线通讯系统,所述通讯系 统包含至少两个通讯主机1,每两个通讯主机1之间通过外部两个并行的全交 换网络lll连接,形成完整的通讯装置;这样,两部通讯主机1之间就可以实 现通过两个全交换网络111自由通讯;如图4所示,所述全交换网络111可以 采用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VLAN、 VPN、协议转换ATS-QSIG、 NO. 7和无线 网桥等传输介质。每个通讯主机1包含至少一个双网络交换单元2;如果包含多个双网络交
换单元2则多个双网络交换单元2之间也是通过两个全交换网络111连接在一 起的;双网络交换单元2主要包括内线板4、外线板5、席位板6、席位终端 板7和两块交换板8;如图2和3所示,内线板4和外线板5通过两条并行的 通讯网络数据线连接至两块交换板8,两块交换板8则连接至席位板6;席位 板6连接席位终端板7;也就是说内线板4和外线板5均分别通过两块交换板 8与席位板6连接;使席位板6实现对内线板4和外线板5的控制。两块交换 板8同时与外部的两条全交换网络111连接;在使用时内线板4通过外部设备 端口与多部直通电话机16连接,实现一个用户席位15对所有有线设备的统一 控制;外线板通过外部设备端口与市话或程控交换机连接,席位终端板7与用 户席位15连接,这样,在每个双网交换单元内就会实现一个席位可以进行对 一部或多部直通电话机16的有线控制,及其他多个功能的控制;而在通讯主 机l内由于有多个双网交换单元2,这样就使得,同一通讯主机l内的多个用 户席位15之间、有线和有线之间可以实现自由的信息交流。
而如图2所示,所述的双网络交换单元2还包括有监控板9、语音板ll、 录音板12和磁石板13;监控板9、语音板ll、录音板12和磁石板13通过内 部的两条通讯网络222与两块交换板8连接;这样以上各个功能板则均是通过 两块交换板8与席位板6连接;在使用时,监控板9用于与监控配置终端机连 接;而语音板11则用于储存向双网络交换单元2的各个对应功能板发送的语 音信息;录音板12则用于远程席位的本地录音;磁石板13用于与磁石或供电 电话连接;
而在交换板8上则设置有多个端口用于与各个功能板对应连接。图9所示 为交换板8的结构原理简易框图,交换板8内信息经过数字和音频隔离后进入 交换单元和控制及陆由协议判断模块内处理,再输送出去。
在所述内线板4、外线板5、席位板6、监控板9、语音板ll、录音板12 和磁石板13上均设置有音频隔离变换器、数字隔离器、两片网络驱动模块20 及独立的CPU 18和FPGA 19;如图5和6所示,以内线板4为例,音频隔离 变换器、数字隔离器、两片网络驱动模块及独立的CPU和FPGA均设置在印刷 电路板上,网络驱动模块20与内部两条并行的通讯网络数据线连接,进而连接至交换板8;两块网络驱动器14通过电路与CPU连接,CPU通过电路与FPGA 连接,CPU与FPGA形成控制单元;FPGA—方面通过两个转换方向相反的数模 转换器22与音频隔离变换器21连接,而另一方面与数字隔离器23连接,音 频隔离变换器21和数字隔离器23与外部设备端口连接;而数字隔离器可以采 用光电耦合器或继电器。FPGA就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如图8所示,所述通讯主机1中的多个双网交换单元2阵列的设置在壳体 14内;而每个双网交换单元2中的内线板4、外线板5、席位板6、监控板9、 语音板11、录音板12、磁石板13和交换板8均插接在壳体14的板卡插槽24 内,交换板8插接在板卡插槽24的两端。各种外接设备包括用户席位15、直 通话机16等直接通过线路连接至壳体14内的各个双网交换单元2所对应的功 能板上。
而系统主机1在使用时分布于不同的区域,这样无论是在本系统主机1 所在的区域内,还是在本系统主机1与其他系统主机1之间均可以实现多席位 多平台的有线信息交流。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形式的简易框图,图中显示出了各个功能板 与电源的连接情况,各个功能板与电源的连接情况同现有公知的电路板相同, 在这里不再赘述。
因为本系统可以外接目前国内所使用的各种有线通信设备,而这些设备的 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民航安全生产。 一旦由于本系统内部故障原因造成对接入 设备的损坏,其损失是无可估量的。因此,本系统的各个功能板在设计时,对 所有的输入输出端口进行了部隔离。通过音频隔离变换器对所有的音频输入输 出信号(RX、 TX及电话信号)进行隔离;通过数字隔离器,也就是光电耦合 器或继电器对数字信号(PTT、 SQL、 ALM)进行隔离。采用全隔离接入方式, 可以保证即使在本系统出现严重故障时,也不会对接入的甚高频等设备产生任 何影响,有效地提高可地空通信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和安全性。本系统在使用时, 可以将通讯主机设置在不同的地点,进行信息互相传。
另外如图5和6所示,为内线板4的构造原理。图7所示,为内线板4 的带有音频隔离变换器21的电路图。
而在交换板8上则设置有多个端口用于与各个功能板及全交换网络111对应连接。图9所示为交换板8的结构原理简易框图,交换板8的各个端口均 通过音频隔离变换器和数字隔离器连接至交换单元,交换单元与控制及陆由协 议判断模块连接;信息由相应的端口经过数字和音频隔离后进入交换单元和控 制及陆由协议判断模块内处理,再输送出去。
本实用新型的接口采用自适应式。当外部设备接入时,各个功能板上的 CPU和FPGA会自动判别信号的极性和电平,通过内部极性和电平转换后输出 一个标准控制信号进行处理。对系统的输出信号,各功能板同样通过AD转换 器进行智能化的处理,使输出信号满足接入设备的需要。这种处理方式,可以 满足数字信号的接地/干接点/+5¥/+12¥/-48¥等,极大的方便了不同协议甚高
频设备的连接,提高了系统的适应能力。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各个功能板采集信息,然后通过交换板8及两 条并行的全交换网络111,实现双网交换单元之间2以及本地通讯主机1与异 地通讯主机l之间的信息交换,从而能够实现区域间多平台全功能连网,做到 资源共享。
本实用新型的平台架构采用全交换网络技术,与传统的PCM交换技术相比 具有很明显的优势。PCM电路交换硬件设计和全交换网络硬件设计如图所示。 两种技术的对比如下
PCM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技术完善之前的一种数字信号交换方式,类似于模 拟开关矩阵转换的交换方式,交换容量存在局限性;全网络交换技术则是新型 的数字信号交换技术,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而诞生出来的,有着交换容 量大、传输宽带较大、控制灵活等特点,尤其是采用容错编码技术的全交换网 络结构,在数据交换过程中具有数据传输准确、及时的特点,更符合民航行业 对通信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特殊要求。
PCM交换技术是采用控制芯片来控制交换芯片通道的接通或断开。全交换 网络技术的数据是以祯格式传输的,每个数据祯的头部都有确定的目的地址, 交换芯片根据目的地址进行数据祯交换。PCM交换的信息令处理能力依靠处理 器的速度,而全交换网络是把所有的信令处理分散到每个端口上去,不依靠于 处理器的速度。PCM交换需要同步时钟,如果失去同步时钟,PCM交换将会瘫 痪,而全交换网络则不需要同步时钟。全交换网络技术与PCM交换技术相比可提供更多的联网方式。
采用本实用新型之后,用户席位15也直接通过交换板8与通讯主机1中 的内线板4相连,使直通话机16直接与用户席位15连接;使用和维护都较为 简单、方便,安全性也随之大大提高,有力地保障了飞行安全。
在每个功能板上,都集成有互为隔离的两个全交换网络冗余运行。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每个双网络交换单元2上相应的功能板都会将外部 语音信息经过模数转换后,以数据祯的格式通过两个通讯网络数据线传输至交 换板然后传输至用户席位进行信息交换,通讯网络数据线的设计宽带(10M) 与实际使用宽带(128K)比达到10: 0.128,有效的提高了数据交换可靠性, 真正做到无阻塞通信。
本实用新型采用冗余的全交换网络架构,双网并行工作,可以方便的进行 扩容,并使得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区域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真正做到无阻塞通 信,目前,本系统容量超过国际类似系统最大容量2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板都集成了全冗余网络并行工作,在任意两个功能板间 提供不小于10Mpbs的数据交换能力,在多个通讯主机1间交换,可提供IOOM、 1000M的交换速率,伴随着现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本系统将拥有十分强大 的扩容能力。在这样的交换能力下坐席、模拟用户、数字用户等各种接口的数 量几乎是可以无限制的扩容。
随着空管领域大区管的建设、航空公司基地的延伸以及机场集团公司的整 合,对语音调度管理的区域连网需求越来越迫切,本系统的研发成功解决了这 一难题,采用丰富的连网方案,远程席位可以利用传输介质来通过交换网络实 现与异地内话系统之间的联网。如图4所示,传输介质包括光纤、同轴电缆、 双绞线、VLAN、 VPN、协议转换ATS-QSIG、 NO. 7和无线网桥。
由于不同通讯主机采用不同的通讯协议,并且很多进口产品并不是提供数 据转换协议和技术,因此在多系统互连时存在很大的难度。本系统自主开发的 通信协议,可以使不同平台之间的通信协议相互转换,并与不同产品之间具有 很强的兼容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立CPU分散控制,每块功能板上都有高性能的32位智 熊处理器(CPU) NIOSII,用来处理冗余的通讯协议、音频的采集和音频的合成等功能。在整个应用和维护过程中,分散控制系统结构可以把故障限制在最 小的范围内,任何功能板的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可靠性 相比采用传统的核心主机控制方式的系统有了进一步提高,运行稳定,为保障 飞行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高效可维性,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板卡热插拔。任何板卡(包括交换板),在通电运行状态下均可热插 拔,方便用户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进行维护。
2、 全面的运行监督控制平台。可以检测系统中的任意一个数据的信息, 智能的判断故障并有声光报警。
3、 远程维护。系统提供远程拨号的维护功能,厂家维护人员可以在用户 许可的情况下,通过拨号方式连入系统,帮助用户进行故障判断和信息配置。
4、 交换系统的全冗余设计。使用户系统使用过程中可以关闭或拔下任意
一个交换板进行交换,而不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
该实用新型还可以实现存储多达256个电话会议,组内可容纳64名成员 进行会议。系统可分级进行会议,也可以多组同时进行会议,每组会议成员同 时发言人数可达4方。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系统主机l内进行局域的电话会议, 也可以在系统主机1之间进行大范围的电话会议;也就是说通过一个席位可以 同时与多部直通话机16进行通话;这些均是通过本系统的两条并行的全交换 网络111与交换板等功能板得以实现。
通过电话会议功能,可以预先设定多个呼叫组,通过一键操作即可同时呼 叫该组中的全部电话,这一功能对于航行通告、通知信息发布等非常具有实用 性。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双网全交换有线通讯系统,在不同通讯主机之间,可以 通过很多载体进行互连(如网线、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等),并且有很 多成熟稳定的连网和路由方案可以选择(如局域网VLAN联网、广域网VPN, DDN专线,无线网桥等),还可以采用自主研发的通讯协议,通过协议转换单 元与采用其他的通讯协议的内话设备互联。
本实用新型,设备简洁合理,实用性强,比较适合应用在民航领域。
权利要求1、一种双网全交换有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系统包含至少两个通讯主机(1),每两个通讯主机(1)之间通过两条并行的交换网络(111)连接在一起形成通讯装置;每个通讯主机(1)包含至少一个与交换网络(111)连接的双网络交换单元(2);双网络交换单元(2)主要包括内线板(4)、外线板(5)、席位板(6)和两块交换板(8);内线板(4)、外线板(5)均通过通讯网络数据线分别连接至两块并列交换板(8),两块交换板(8)共同连接至席位板(6);两块交换板(8)同时与两条并行的交换网络(111)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全交换有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网络交换单元(2)还包括有监控板(9)、语音板(11)、录音板(12)和磁石板(13);监控板(9)、语音板(11)、录音板(12)和磁石板(13)通过两条并行的通讯网络数据线与两块交换板(8)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全交换有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线板(4)、外线板(5)、席位板(6)上均设置有音频隔离变换器、数字隔离器、两片网络驱动模块及独立的CPU (18)和FPGA (19);两块网络驱动器(14)通过电路与CPU连接,CPU通过电路与FPGA连接,FPGA—方面通过数模转换器与音频隔离变换器连接,另一方面直接与数字隔离器连接;音频隔离变换器数字隔离器连接至外部设备端口 ,而两片网络驱动模块则通过通讯网络数据线连接至两块交换板(8)。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网全交换有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板上设置有多个与各个功能板连接的接口和与全交换网络(HI)连接的接口,所有接口均通过音频隔离变换器和数字隔离器与交换单元连接,交换单元与控制及路由协议判断模块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网全交换有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数字隔离器为光电耦合器和继电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全交换有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条并行的交换网络(111)的传输介质为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VLAN、 VPN、协议转换ATS-QSIG、 NO. 7和无线网桥。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网全交换有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主机(1)中的多个双网交换单元(2)阵列的设置在壳体(14)内;而每个双网交换单元(2)中的无线板(3)、内线板(4)、外线板(5)、席位板(6)、监控板(9) 、 GPS板(10)、语音板(11)、录音板(12)、磁石板(13)和交换板(8)均插接在壳体(14)内的板卡插槽(15)上临时固定,交换板(8)插接在板卡插槽(15)的两端。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全交换有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内线板(4)在使用时与直通电话机连接;外线板(5)在使用时与市话或程控交换机连接;席位板(6)在使用时通过席位终端板(7)与用户席位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双网全交换有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系统包含至少两个通讯主机,每两个通讯主机之间通过两条并行的交换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通讯装置;每个通讯主机包含至少一个与交换网络连接的双网络交换单元;双网络交换单元主要包括内线板、外线板、席位板和两块交换板;内线板、外线板均通过通讯网络数据线分别连接至两块并列交换板,两块交换板共同连接至席位板;两块交换板同时与两条并行的交换网络连接。本实用新型,设备简洁合理,实用性强,比较适合应用在民航领域。
文档编号H04M7/00GK201388241SQ200920012170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0日
发明者佟美玲, 冯政民, 哲 刘, 戈 吴, 孙向峰, 屈长鸣, 磊 张, 张丽鹃, 朱恩营, 杨术森, 杨术轩, 琳 林, 潘庆革, 罗晓宁, 凡 赵, 邱燕霖, 鹏 闫 申请人:沈阳空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