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49036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技术,特别涉及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数 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CMMB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手机电视技术,按照“天地一体、星网结合、统一标准、全 国漫游”的基本原则建立覆盖全国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及全国统一的运营机制,利用地 面或卫星广播电视覆盖网向手机、个人数码助理(PDA)、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 3(MP3)、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以及车船上的小型接收终端等点对面地提供广播电视 节目。截止到2010年2月24日,全国已有301个城市开通了 CMMB信号,22个省级行政 单位实现了全省开通,并有108个城市达到了现阶段深度覆盖的要求。目前,开通CMMB信 号的城市主要是省会城市、直辖市和地级市。对于部分中心城市如北京,其CMMB信号不但 覆盖了北京城区,还覆盖了周边区县,如昌平、通州等,这些周围区县接收到的节目和北京 城区接收到的节目是一样的。当前,CMMB技术提供的节目主要包括中央提供的5套电视节 目和2套音频广播节目、省提供的一套节目以及市提供的一套节目。中央节目经编码后产生的实时传输协议(RTP)流经打包后通过卫星以数字视频 广播的因特网协议(IP OVER DVB)的方式传送到各城市,各城市接收到后,还原为RTP流并 发送给本地的复用器复用,同时将本地节目编码后发送给本地的复用器复用,本地的复用 器对接收到的各路信号进行复用后,得到复用码流,并利用打包的复用流(PMS)包来承载, 通过PMS OVER ASI的方式传输给调制器进行调制,进而由发射机发射给各接收终端。这 里所提到的PMS OVER ASI,是指利用异步串行接口(ASI),通过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的 DS3或El信道,利用光纤传输给调制器,而光纤的使用会导致CMMB技术的实现成本的增加, 不利于CMMB技术的推广,特别是对于那些中心城市,其要将复用码流通过光纤传输给各区 县的调制器,距离较远,成本会更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数 据传输方法,能够降低CMMB技术的实现成本。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数据传 输系统,能够降低CMMB技术的实现成本。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数据发 送装置,能够降低CMMB技术的实现成本。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数据接 收装置,能够降低CMMB技术的实现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预先在复用器侧设置第一转换设 备,在调制器侧设置第二转换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转换设备接收复用器输出的每秒的复用码流,所述复用码流用打包的复用流 PMS包承载,将接收到的PMS包转换为因特网协议IP包,并将转换后的IP包通过以太网通 路传输给第二转换设备;所述第二转换设备将接收到的IP包转换为PMS包,并传输给调制器。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设置于复用器侧的第一转换 设备以及设置于调制器侧的第二转换设备;所述第一转换设备,用于接收复用器输出的每秒的复用码流,所述复用码流用打 包的复用流PMS包承载,将接收到的PMS包转换为因特网协议IP包,并将转换后的IP包通 过以太网通路传输给第二转换设备;所述第二转换设备,用于将接收到的IP包转换为PMS包,并传输给调制器。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数据发送装置,包括第一转换单元,用于接收复用器输出的每秒的复用码流,所述复用码流用打包的 复用流PMS包承载,将接收到的PMS包转换为因特网协议IP包;第一传输单元,用于将转换后的IP包通过以太网通路传输给调制器侧的转换设备。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数据接收装置,包括第二转换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IP包转换为打包的复用流PMS包;所述IP包为将 承载复用器输出的每秒的复用码流的PMS包进行转换后得到的IP包;第二传输单元,用于将转换后的PMS包传输给调制器。可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承载复用码流的PMS包转换为IP包,以互联网为 依托,在专用的稳定的以太网通路上进行传输,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光纤,从而降低了 CMMB 技术的实现成本,便于CMMB技术的推广。


图1为现有PMS包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为现有某一秒的复用码流中包括的不同PMS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系统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数据发送装置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数据接收装置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介绍本发明所述方案的具体实现之前,首先介绍一下PMS包。依据之前的介绍可知,复用码流利用PMS包来承载,PMS包的长度为188字节,如 图1所示,图1为现有PMS包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PMS包主要由包头、净荷以及填 充3部分组成。其中,包头部分的长度为16字节,组成结构如表一所示
权利要求
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在复用器侧设置第一转换设备,在调制器侧设置第二转换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转换设备接收复用器输出的每秒的复用码流,所述复用码流用打包的复用流PMS包承载,将接收到的PMS包转换为因特网协议IP包,并将转换后的IP包通过以太网通路传输给第二转换设备;所述第二转换设备将接收到的IP包转换为PMS包,并传输给调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接收到的PMS包转换为IP包之前,进一步包括判断接收到的PMS包中是否存 在空包,如果存在,去除所述空包;所述传输给调制器之前,进一步包括补入去除的空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接收到的PMS包中是否 存在空包,如果存在,去除所述空包包括针对每个PMS包,分别判断其是否为承载时间日期TOD消息、复用帧描述MFD消息或复 用帧数据的PMS包,如果不是,则确定该PMS包为空包,并去除该PMS包;和/或,找出接收到的PMS包中承载MFD消息的PMS包,并获取每个承载MFD消息的 PMS包所指示的承载复用帧数据的PMS包的个数Num ;用当前承载的复用帧有效长度除以每个承载复用帧数据的PMS包的净荷长度并向上 取整,得到Num个承载复用帧数据的PMS包中实际承载复用帧数据的有效包数;用所述Num减去所述有效包数,得到承载复用帧填充数据的PMS包数,即空包数,并去 除得到的空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P包为用户数据协议 UDP包;所述将接收到的PMS包转换为IP包包括将接收到的PMS包填充到UDP包的净荷 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接收到的PMS包填充到UDP包的净荷部分之前,进一步包括将接收到的PMS包 进行压缩,将压缩后的PMS包填充到UDP包的净荷部分;所述传输给调制器之前,进一步包括对压缩的PMS包进行解压缩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对所述UDP 包进行前向纠错编码。
7.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复用器侧 的第一转换设备以及设置于调制器侧的第二转换设备;所述第一转换设备,用于接收复用器输出的每秒的复用码流,所述复用码流用打包的 复用流PMS包承载,将接收到的PMS包转换为因特网协议IP包,并将转换后的IP包通过以 太网通路传输给第二转换设备;所述第二转换设备,用于将接收到的IP包转换为PMS包,并传输给调制器。
8.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换单元,用于接收复用器输出的每秒的复用码流,所述复用码流用打包的复用 流PMS包承载,将接收到的PMS包转换为因特网协议IP包;第一传输单元,用于将转换后的IP包通过以太网通路传输给调制器侧的转换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单元进一步用于, 判断接收到的PMS包中是否存在空包,如果存在,去除所述空包。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IP包为用户数据协议 UDP包;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将接收到的PMS包填充到UDP包的净荷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单元进一步用 于,将接收到的PMS包进行压缩,将压缩后的PMS包填充到UDP包的净荷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进一步用 于,对所述UDP包进行前向纠错编码。
13.—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转换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IP包转换为打包的复用流PMS包;所述IP包为将承载 复用器输出的每秒的复用码流的PMS包进行转换后得到的IP包;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将转换后的PMS包传输给调制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预先在复用器侧设置第一转换设备,在调制器侧设置第二转换设备;第一转换设备接收复用器输出的每秒的复用码流,所述复用码流用打包的复用流(PMS)包承载,将接收到的PMS包转换为因特网协议(IP)包,并将转换后的IP包通过以太网通路传输给第二转换设备;所述第二转换设备将接收到的IP包转换为PMS包,并传输给调制器。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案,能够降低CMMB技术的实现成本。
文档编号H04N7/24GK101959062SQ201010175770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3日
发明者张辉, 李刚, 王西强, 肖兵 申请人: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