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通道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网络交换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4926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数据通道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网络交换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通道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网络 交换设备。
背景技术
大部分网络交换设备和网络分流设备都是由输入板、交换板和输出板组成,其中 输入板、交换板和输出板均可以为多个。输入板与交换板之间通过输入背板上的多个物理 通道来传输数据,交换板和输出板之间通过输出背板上的多个物理通道来传输数据。为了 使网络交换设备或网络分流设备的整体输出达到负载均衡的效果,输入板的数据通过输入 背板通道传输至交换板之前,一般需要采用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得到用于传输数据的输入背 板通道和输出背板通道。常用的负载均衡算法包括五元哈希(五元HASH)算法、轮循(Round Robin)算法、 流量比例(Traffic)算法等。但是每一种负载均衡算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当要传输的数据 流发生变化时,原本适用的负载均衡算法可能会导致不均衡,使得某个背板通道需要传输 的数据流大于其物理带宽,从而造成数据拥塞,导致从输入板传输到交换板的数据的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通道的负载均衡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负 载均衡方法存在的从输入板传输到交换板的数据丢失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数据通道的负载均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 步骤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前,采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得到数据的负载 均衡结果;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时,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择输入背板通道 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交换板上的交换芯片根据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将数据交换至对应的输出背板通 道,并通过所述输出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输出板。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通道的负载均衡装置,包括输入板, 与输入板通过输入背板通道连接的交换板,以及与交换板通过输出背板连接的输出板,所述输入板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前,采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得到 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并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时,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 择输入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所述交换板根据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将数据交换至对应的输出背板通道,并通过 所述输出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输出板。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交换设备,包括输入板,与输入板通 过输入背板通道连接的交换板,以及与交换板通过输出背板连接的输出板,
所述输入板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前,采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得到 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并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时,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 择输入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所述交换板根据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将数据交换至对应的输出背板通道,并通过 所述输出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输出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择输入背板通道将数据传 输至交换板,充分利用了输入背板通道的带宽,从而避免了输入背板通道中数据的拥塞,并 保证输入板的数据可以无丢失的传输到交换板。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通道的负载均衡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通道的负载均衡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通道的负载均衡装置的结构框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板的结构框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板数据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至交换板的示意 图;图6是本发明实现数据通道的负载均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前,采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 计算得到数据的输出背板通道,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时,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 先级选择输入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交换板通过数据的输出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 至输出板,从而可以充分利用输入背板通道的带宽,保证数据无丢失的传输到交换板。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通道的负载均衡方法的实现流程,详述 如下在步骤S101中,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前,采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计算 得到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其中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主要包括数据的输出接口信息。该输 出接口信息包括输出背板通道号和输出板的输出接口号。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将输入板的数据传输至交换板之前,采 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得到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以便交换板接收到该数据后,可以 根据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进行交换,并选择对应的输出背板通道将数据输出至输出板。其 中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可以采用通道标签的方式封装在数据的报文中,其中通道标签可 以通过媒体接入控制(Destination MediaAccess Control, DMAC)地址或者虚拟局域网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LAN)等域来实现。在采用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得到数据的 负载均衡结果后,为数据选择对应的DMAC地址或者VLAN并封装在报文中。
其中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提供的任意一种负载均衡算法,如五 元HASH算法、轮循算法、流量比例算法等。当然,为了达到较好的数据均衡效果,在选择负 载均衡算法时可以根据需要传输的数据的特性进行选择,由于其具体步骤属于现有技术, 在此不再赘述。在步骤S102中,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时,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 择输入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输入板的数据上输入背板通道时,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 先级选择输入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其中各输入背板通道采用绝对优先级方式。 优先级的设置可以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自然顺序,如设置各输入背板通道优先级如下输 入背板通道1 >输入背板通道2 >输入背板通道3 >输入背板通道4,表示输入背板通道1 的优先级大于输入背板通道2的优先级,依此类推。也可以按照各输入背板通道的带宽设 置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当然还可以按照其他规则设置输入背板通道,在此不一一举例 说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择输入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 至交换板时,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从高到低选择,选择的输入背板通道以满负荷将 数据传输至交换板,当选择的输入背板通道溢出时,为溢出部分的数据选择下一优先级的 输入背板通道传输,依此类推。举例说明如下假设各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如下输入背板通道1 >输入背板通道2 >输入背板通道3 >输入背板通道4则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择输入背板通道满负荷的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 的过程如下首先选择输入背板通道1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当数据流在输入背板通道1上满 负荷时,溢出部分自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2传输至交换板,输入背板通道2满负荷时,溢出 部分自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3传输至交换板,输入背板通道3满负荷时,溢出部分自动通过 输入背板通道4传输至交换板。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各输入背板通道的带宽传输数据,避免 了输入背板通道上的数据拥塞。而且只要从输入板传输到交换板的数据流小于或者等于输 入背板通道的带宽,就可以保证输入板的数据无丢失的传输到交换板。在步骤S103中,交换板上的交换芯片根据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将数据交换至对 应的输出背板通道,并通过该输出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输出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输入背板通道将输入板的数据传输至交换板之前,就已经 采用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得到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因此,交换板可以根据数据的负载均衡 结果将数据交换至对应的输出背板通道,并通过该输出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输出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择输入背板通道将数据传 输至交换板,充分利用了输入背板通道的带宽,从而避免了输入背板通道中数据的拥塞,并 保证输入板的数据可以无丢失的传输到交换板。实施例二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通道的负载均衡方法的实现流程,详述 如下在步骤S201中,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前,采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得到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其具体步骤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在步骤S202中,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时,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 择输入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其具体步骤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在步骤S203中,交换板上的交换芯片根据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将数据交换至对 应的输出背板通道,并通过该输出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输出板。其具体步骤如上所述,在 此不再赘述。在步骤S204中,当输出背板通道数据流量达到通道物理带宽的最大值时,交换板 向输入板返回溢出消息,以告知输入板该输入背板通道已达到处理能力的极限,即该输入 背板通道即将溢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输入板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择了输入背板通道将 输入板的数据传输至交换板时,由于每个输入背板通道在交换板上均对应有用于将该输入 背板通道传输的数据交换至对应的输出背板通道的交换芯片,因此,交换板上与输入背板 通道对应的交换芯片可以根据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将数据交换至对应的输出背板通道。当输出背板通道数据流量达到通道物理带宽的最大值时,交换板中该输出背板通 道对应的交换芯片通过输入背板通道向输入板返回溢出信息,以告知输入板该输入背板通 道已达到处理能力的极限。其中交换板向输入板返回溢出信息的输入背板通道为该交换芯 片之前从其接收数据的输入背板通道。在步骤S205中,输入板在接收到溢出消息时,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为后续 的数据选择下一优先级的且未溢出的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每个输入背板通道在交换板上均对应有用于将该输入背 板通道传输的数据交换至对应的输出背板通道的交换芯片,因此,当某输出背板通道数据 流量达到通道物理带宽的最大值,交换板向输入板返回溢出消息时,则输入板按照输入背 板通道的优先级为后续的数据选择下一优先级的且未溢出的输入背板通道将输入板的数 据传输至交换板。当然当下一个优先级通道的数据流量也达到通道物理带宽的最大值,则选择更低 优先级的输入背板通道来处理,从而实现了后级输出背板通道拥塞时,交换板通过输入背 板通道给输入板溢出消息,再由输入板为后续的数据选择更低优先级且未溢出的输入背板 通道,从而避免了整个网络交换设备的数据丢失,既实现了负载均衡,又达到了动态分流的 效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交换板上某个交换芯片因输出背板通道数据流量达到通道 物理带宽的最大值,即将发生溢出时,向输入板返回溢出消息,输入板在接收到溢出消息 时,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为后续的数据选择下一个优先级的且未溢出的输入背板通 道传输数据,这样可以将某个交换芯片处理不了的数据动态的分配给其他交换芯片上来处 理,从而避免了整个网络交换设备的数据丢失,既实现了负载均衡,又达到了动态分流的效果。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通道的负载均衡装置的结构,为了便于说 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该数据通道的负载均衡装置包括输入板1,与输 入板1通过输入背板通道2连接的交换板3,以及与交换板3通过输出背板通道4连接的输 出板5。其中
输入板1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2传输数据前,采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得到 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并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2传输数据时,按照输入背板通道2的优先级 选择输入背板通道2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3。其中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主要包括数据的输出接口信息,该输出接口信息包括输 出背板通道号和输出板的输出接口号。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可以采用通道标签的方式携带 在数据的报文中,其中通道标签可以通过DMAC地址或者VLAN等域来实现。其中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提供的任意一种负载均衡算法,如五 元HASH算法、轮循算法、流量比例算法等。当然,为了达到较好的数据均衡效果,在选择负 载均衡算法时可以根据需要传输的数据的特性进行选择,由于其具体步骤属于现有技术, 在此不再赘述。在按照输入背板通道2的优先级选择输入背板通道2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3时, 选择的输入背板通道2以满负荷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当选择的输入背板通道2溢出时,为 溢出部分的数据选择下一优先级的输入背板通道,依此类推。交换板3上的交换芯片根据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将数据交换至对应的输出背板 通道4,并通过该输出背板通道4将数据传输至输出板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择输入背板通道将数据传 输至交换板,充分利用了输入背板通道的带宽,从而避免了输入背板通道中数据的拥塞,并 保证输入板的数据可以无丢失的传输到交换板。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板1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 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该输入板1包括输入调度单元11、负载均衡计算单元12、报文编辑单元13和通道 选择单元14。其中输入调度单元11把输入板多个不同输入接口的报文调度汇总成一路数据等待处理。负载均衡计算单元12采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得到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 其中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主要包括数据的输出接口信息。该输出接口信息包括输出背板通 道号和输出板的输出接口号。报文编辑单元13将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封装在数据的报文中。其中数据的负载 均衡结果可以采用通道标签的方式封装在数据的报文内,其中通道标签可以通过DMAC地 址或者VLAN等域来实现。通道选择单元14按照输入背板通道2的优先级选择输入背板通道2将数据传输 至交换板3。通道选择单元14在按照输入背板通道2的优先级选择输入背板通道时,按照输入 背板通道2的优先级从高到低选择,选择的输入背板通道以满负荷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 当选择的输入背板通道溢出时,溢出部分选择下一优先级的输入背板通道传输,依此类推。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该交换板3还包括溢出检测单元31。该溢出检测单元31 检测输出背板通道4数据流量是否达到通道物理带宽的最大值,并在输出背板通道4数据 流量达到通道物理带宽的最大值时,向输入板2返回溢出消息,以告知输入板2该输入背板 通道已达到处理能力的极限,即该输入背板通道即将溢出。
此时,该交换板2还包括溢出处理单元15。该溢出处理单元15在接收到交换板返 回的溢出消息时,触发通道选择单元14,以使通道选择单元14为后续的数据选择下一优先 级的且未溢出的输入背板通道。以下以具体的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通道的负载均衡方法进行详细的 说明请参阅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板数据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至交换板 的示意图。数据流从输入板1的多个输入口进入输入板1后,输入板1中的负载均衡计算单 元12采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得到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再经过交换板1中的报文编 辑单元13将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封装在数据包中。即报文编辑单元13把每个报文的负载 均衡结果通过标签的形式编辑在报文的封装之内,如使用DMAC地址或者VLAN域,使得报文 携带了均衡标签,便于交换板3上的交换芯片的交换。通道选择单元14中,按照输入背板通道2的优先级为携带了均衡标签的报文选择 其输入背板通道2。在本实例中,由于输入背板通道包括输入背板通道201、输入背板通道 202、输入背板通道203和输入背板通道204,且各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如下输入背板通 道201 >输入背板通道202 >输入背板通道203 >输入背板通道204,这样,当报文编辑单 元13有编辑好的报文需要输出时,则优先选择输入背板通道201,当输入背板通道201溢 出,即达到最大处理能力后,报文自动溢出到输入背板通道202,当输入背板通道202溢出, 即得到最大处理能力时,报文自动溢出到输入背板通道203,依此类推。这样的数据通道负载均衡方法有如下优点可以充分利用输入背板通道的总带宽,即只要有任何输入背板通道有空闲,输入 板的数据都能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至交换板,直到输入板的数据达到输入背板通道的总 带宽,这样避免了出现负载均衡后一部分输入背板通道的流量大于其处理能力,而另一部 分输入背板通道空闲,从而导致丢包的问题,使得总带宽得不到充分利用。另外,即使部分输入背板通道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业务处理。因为当某个输入背 板通道发生故障时,则自动会被认定为超出该输入背板通道的处理能力,报文就不会再选 择该输入背板通道,而改选其他正常输入背板通道,只要处理流量不超过剩余的输入背板 通道的总带宽,就不会丢失报文。而在根据负载均衡算法决定输入背板通道和输出背板通 道时,由于数据上输入背板通道前,就已经确定了输入背板通道,当该输入背板通道发生故 障时,则选择该输入背板通道的报文就没有办法输出到交换板,除非重新配置负载均衡算 法,把故障输入背板通道排除在外,即便是重新配置负载均衡算法,也会存在短时间的丢包 现象。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现数据通道的负载均衡的示意图。交换板通常由一个或者多个交换芯片堆叠而成,每个交换芯片上可以有多个数据 通道,具有很高的交换能力。在本示例中,以交换板包括两个交换芯片,分别为交换芯片A 和交换芯片B,每个交换芯片包括一个输入背板通道和两个输出背板通道为例进行说明,其 中交换芯片A包括输入背板通道一。输出背板通道一和输出背板通道二,交换芯片B包括 输入背板通道二、输出背板通道三和输出背板通道四。输入板的数据通过图5所示的示例选择输入背板通道一传输至交换板的交换芯片A,交换芯片A根据报文封装的负载均衡结果将数据交换到输出背板通道,并在输出背板 通道一和输出背板通道二上实现负载均衡。当输出背板通道一数据流量达到通道物理带宽的最大值,即输出背板通道一即将 发生溢出时,交换芯片A经由输入背板通道一向输入板返回溢出信息,以告知输入板该输 入背板通道一即将发生溢出。此时,输入板为后续的报文选择下一优先级的且未溢出的输 入背板通道二,交由交换芯片B来处理输入背板通道一收到溢出消息后选择输入背板通道 二的数据,并对输入背板通道二传输的数据在输出背板通道三和输出背板通道四上实现负 载均衡,并输出至输出板。这样就可以将交换芯片A处理不了的报文动态的分配给交换芯 片B来处理,从而实现网络交换设备整机的动态负载均衡。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交换设备。该网络交换设备包括输入板,与输入 板通过输入背板通道连接的交换板,以及与交换板通过输出背板连接的输出板。其中输入板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前,采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得到数据 的负载均衡结果,并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时,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择输 入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其具体结构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交换板上的交换芯片根据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将数据交换至对应的输出背板通 道,并通过该输出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输出板。其中输入板和交换板的具体结构和原理同上,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择输入背板通道将数据传 输至交换板,充分利用了输入背板通道的带宽,从而避免了输入背板通道中数据的拥塞,并 保证输入板的数据可以无丢失的传输到交换板。当交换板上某个交换芯片因输出背板通道 传输数据发生溢出时,向输入板返回溢出消息,输入板在接收到溢出消息时,按照输入背板 通道的优先级为后续的数据选择下一个优先级的且未溢出的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这样 可以将某个交换芯片处理不了的数据动态的分配给其他交换芯片上来处理,从而避免了整 个网络交换设备的数据丢失,既实现了负载均衡,又达到了动态分流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一种数据通道的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前,采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得到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时,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择输入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交换板上的交换芯片根据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将数据交换至对应的输出背板通道,并通过所述输出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输出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当输出背板通道数据流量达到通道物理带宽的最大值时,交换板向输入板返回溢出消息;输入板在接收到溢出消息时,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为后续的数据选择下一优先 级的且未溢出的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择输 入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的步骤具体为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从高到低选择,选择的输入背板通道以满负荷将数据传输 至交换板,当选择的输入背板通道溢出时,为溢出部分的数据选择下一优先级的输入背板 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得到的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以 通道标签的形式封装在数据的报文中,通道标签通过媒体接入控制DMAC地址或者虚拟局 域网VLAN域实现。
5.一种数据通道的负载均衡装置,包括输入板,与输入板通过输入背板通道连接的交 换板,以及与交换板通过输出背板连接的输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板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前,采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得到数据 的负载均衡结果,并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时,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择输 入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所述交换板根据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将数据交换至对应的输出背板通道,并通过所述 输出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输出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板包括输入调度单元,用于把输入板多个不同输入接口的报文调度汇总成一路数据等待处理;负载均衡计算单元,用于采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得到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 报文编辑单元,用于将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封装在数据报文中; 通道选择单元,用于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择输入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板包括溢出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输出背板通道数据流量是否达到通道物理带宽的最大值,并 在输出背板通道数据流量达到通道物理带宽的最大值时,向输入板返回溢出消息;此时,所 述交换板包括溢出处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交换板返回的溢出消息时,触发所述通道选择单元,以使所述通道选择单元为后续的数据选择下一优先级的且未溢出的输入背板通道。
8.—种网络交换设备,包括输入板,与输入板通过输入背板通道连接的交换板,以及与 交换板通过输出背板连接的输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板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前,采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得到数据 的负载均衡结果,并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时,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择输 入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所述交换板根据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将数据交换至对应的输出背板通道,并通过所述 输出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输出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板包括输入调度单元,用于把输入板多个不同输入接口的报文调度汇总成一路数据等待处理;负载均衡计算单元,用于采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得到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 报文编辑单元,用于将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封装在数据报文中; 通道选择单元,用于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择输入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板包括溢出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输出背板通道数据流量是否达到通道物理带宽的最大值,并 在输出背板通道数据流量达到通道物理带宽的最大值时,向输入板返回溢出消息;此时,所 述交换板包括溢出处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交换板返回的溢出消息时,触发所述通道选择单元,以使 所述通道选择单元为后续的数据选择下一优先级的且未溢出的输入背板通道。
全文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网络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数据通道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网络交换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前,采用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得到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在通过输入背板通道传输数据时,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择输入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交换板上的交换芯片根据数据的负载均衡结果将数据交换至对应的输出背板通道,并通过所述输出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输出板。本发明实施例由于按照输入背板通道的优先级选择输入背板通道将数据传输至交换板,充分利用了输入背板通道的带宽,从而避免了输入背板通道中数据的拥塞,并保证输入板的数据可以无丢失的传输到交换板。
文档编号H04L12/24GK101848158SQ201010177210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8日
发明者张军 申请人:深圳市恒扬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