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处理经固定接入的网络业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处理经固定接入的网络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网络中,业务分隔是允许不同类型的分组业务在用户平面业务转发功能中接受例如相对于排队、调度误差控制或诸如此类的不同处置的概念。为实现业务分隔,边缘节点可将分组分类成不同业务类,例如,话音业务、多媒体业务或因特网业务。基于此业务分类,可为数据分组提供标示,标示允许用户平面业务转发功能将数据分组与相应业务类及关联转发处置相关联。
如果边缘节点是例如使用数字订户线路(DSL)或同轴电缆技术,在经固定接入与网络传递数据业务的住宅网关,则基于端口映射,在上行链路方向,即,从住宅网关到网络, 实现业务分类是已知的。在此情况下,为住宅网关提供 了多个物理端口,每个物理端口专用于某个类型的终端装置,例如,用于连接到固定电话的话音端口,用于连接到数字电视或数字机顶盒的电视端口及用于连接到计算机或其它类型的多用途因特网装置的因特网端口。 因特网端口也可耦合到无线局域网(WLAN)的接入点,有时也称为WiFi接入点。在此类情形中,在话音端口中接收的所有业务可分类为话音业务,在电视端口上接收的所有业务可分类为多媒体业务,以及在因特网端口上接收的所有业务可分类为因特网业务。随后,可为分类的业务的数据分组提供经固定接入在上行链路传送中要使用的对应标示。
作为备选,业务分类可基于住宅网关的半静态配置。例如,发送到某个因特网协议 (IP)地址或某个IP地址范围的所有数据业务可被指派到某个业务类。此方案也可在边缘节点是在使用无线接入技术与固定接入节点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时应用。此外,分类规则能够通过信号从网络发送到边缘节点。
然而,使用实现业务分类的上述概念,网络运营商可难以以使得业务分类以所需方式实现的此类方式有效地管理大量的边缘节点。
相应地,需要用于处理经固定接入的网络业务的强大、有效技术。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了在通信装置中处理网络业务的方法。根据方法,在通信装置中经固定接入接收入局数据分组。数据分组包括第一标识符并且被指派到某个业务类。在要从通信装置经固定接入传送的出局数据分组中,检测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标识符是互补的第二标识符的数据分组。具有所述第二标识符的检测到出局数据分组被指派到与具有所述第一标识符的入局数据分组相同的业务类。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包括配置成经固定接入从网络接收入局数据分组的接口和配置成经固定接入将出局数据分组发送到网络的接口。通信装置还包括业务分类器。业务分类器配置成检测包括第一标识符的入局数据分组和包括与所述第一标识符互补的第二标识符的出局数据分组。另外,业务分类器配置成将具有所述互补第二标识符的所述出局数据分组指派到与具有第一标识符的入局数据分组相同的业务类。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可提供其它方法或装置。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在由通信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促使通信装置根据上述方法操作的程序代码。
图
图
图
图
图
图
图
图
图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述内容中,将参照示范实施例和 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所示实施例涉及通信装置的上行链路(UL)数据业务(即,从通信装置到通信网络的数据业务)的处理。通信网络提供经固定接入的接入,即,使用DSL接入技术、光技术技术或同轴电缆接入技术实现的接入。另外,通信网络也可提供经蜂窝移动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接入节点的接入。例如, 蜂窝移动无线电网络可根据3GPP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实现,例如,实现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网络,或者服务体系结构演进(SAE)/ 长期演进(LTE)网络。然而,要理解的是,本文中所述概念也可应用到其它类型的通信网络。如本文中所述的实施例基于UL业务分类规则实现UL业务分类,UL业务分类规则通过监视下行链路(DL)数据业务(具体来说,在DL数据分组的协议报头中的信息)在本地生成。
图1以示意图方式示出其中可应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概念的通信网络环境。 如图所示,通信网络环境包括根据3GPP技术规范的蜂窝移动无线电网络域10。此外,提供了固定接入域20。另外,通信网络环境包括家庭域30,家庭域包括耦合到固定接入域20的各种订户驻地(premise)装置。家庭域30的组件一般位于订户驻地站点。在家庭域中,提供了住宅网关(RG) 35,住宅网关是在订户驻地站点的通信装置,其用于将订户驻地装置耦合到固定接入域20。具体而言,RG 35可将在订户驻地站点的局域网(LAN)耦合到通信网络的固定接入域20。
在所示示例中,蜂窝移动无线电网络域10根据3GPP SAE/LTE实现。如图所示,蜂窝移动无线电网络域10包括经服务网关(SGW)耦合到无线电接入网络(RAN)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 GW)。如图所示,RAN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SM EDGE RAN (GERAN)、UMTS地面 RAN (UTRAN)或演进UTRAN (E- UTRAN)。在蜂窝移动无线电网络域10中,运营商的IP服务(例如IP多媒体子系统(IMS)服务)可由应用服务器或诸如此类托管。例如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或诸如此类等移动终端或用户设备(UE) 40可经TON GW访问运营商的IP服务。
另外,蜂窝移动无线电网络域10包括控制节点,如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和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归属订户服务器(HSS)形式的订户数据库及3GPP鉴权、授权和计费 (AAA)服务器。
此外,为支持3GPP毫微微接入技术,蜂窝移动无线电网络域10包括家庭eNodeB 网关(HeNB Gff)和安全网关(Sec GW)。为耦合到非3GPP网络域,例如,耦合到固定接入域 20,蜂窝移动无线电网络域10还包括演进分组数据网关(eTOG)。有关蜂窝移动无线电网络域10的上述组件和在这些组件之间提供的接口的其它细节能够取自3GPP技术规范。
固定接入域20包括运营商基础设施,运营商基础设施例如使用DSL接入技术、光接入技术或同轴电缆接入技术,提供到通信网络的固定接入。为此,提供了与蜂窝移动无线电网络域10中的ePDG和/或TON Gff进行通信的宽带网络网关(BNG)。此外,BNG使用例如基于导线或基于线缆的固定通信链路,与家庭域30中的RG 35进行通信。视相对于 RG 35使用的接入技术而定,可为固定接入域20提供对应接入节点,例如,DSL接入复用器 (DSLAM)、光网络终端(ONT)或同轴电缆头端。此外,固定接入域20包括宽带策略和计费功能(BPCF)和固定接入(FA)鉴权、授权和计费(AAA)服务器形式的策略控制节点。蜂窝移动无线电网络域10中的策略控制节点卿,PCRF)与固定接入域20中的策略控制节点(B卩,BPCF)进行通信。此外,3GPP AAA服务器与FA AAA服务器进行通信。另外,固定接入域20中的BNG与蜂窝移动无线电网络域 10中的Sec GW进行通信。这样,在蜂窝移动无线电网络域10与固定接入域20之间的受信任互通是可能的。
家庭域30包括RG 35和与其连接的多个订户驻地装置。在所示示例中,订户驻地装置包括媒体中心(MC)形式的数字娱乐装置、个人计算机(PC)形式的多用途计算装置、经机顶盒(STB)耦合到RG 35的电视机(TV)及无线接入点,具体而言WiFi接入点(AP)和 3GPP毫微微接入点(AP)。
在图1的通信网络环境中,UE 40可在蜂窝移动无线电网络域10中的接入之间移动,例如,使用GERAN、UTRAN或E-UTRAN,并且在经固定接入域20的接入之间移动,例如经 3GPP毫微微AP或WiFi AP。这由虚线箭头示出。
图2以示意图方式示出其中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处理UL数据业务的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包括通信装置100、固定接入节点250和网络节点220。另外,通信系统包括控制节点300。所示通信系统可以是图1的通信网络环境的一部分。例如,通信装置100可对应于 UE 40或RG 35。网络节点220可对应于BNG或PDN GW。如果通信装置100对应于RG 35, 则固定接入节点250可以是耦合在BNG与RG 35之间以便实现BNG与RG之间的固定接入的任何类型的接入节点。固定接入节点250也可集成在BNG中或在RG 35中。例如,固定接入节点250可通过DSLAM、0NT、线缆调制解调器或诸如此类实现。固定接入节点250可位于固定接入域20中或者在家庭域10中。如果通信装置100对应于UE 40,则固定接入节点也可以是RG 35。相应地,通信装置100可以是经住宅网关耦合到网络节点220的UE,或者可以是住宅网关本身。住宅网关具有到网络节点的固定通信链路,而在UE与住宅网关之间的通信链路可以是无线。一般使用到网络节点220的固定通信链路对住宅网关进行鉴权,为此,它可与例如图1的FA AAA服务器等鉴权服务器进行通信。如果UE经住宅网关连接到网络节点220,则在固定接入域中UE的独立鉴权不是必需的。控制节点300可以是BPCF 或 PCRF。
如进一步所示,通信装置100和网络节点220在DL方向和UL方向上传递数据分组。数据分组被指派到不同业务类50,其以示意图方式通过分开的双头箭头示出。业务类例如可以是话音业务、多媒体业务和因特网业务。对于每个业务类50,可定义例如固定接入节点250或传输节点(未示出)等中间节点中的对应转发处置。每个业务类50可对应于某个服务质量(QoS)级别。例如,话音业务类可具有比因特网业务类更高的QoS级别。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检测与入局DL数据分组的标识符互补的出局UL数据分组的标识符,实现通信装置100中的UL数据业务的分类。DL数据分组已经被例如网络节点220的业务分类器210指派到业务类50,其基于DL分组分类规则215操作。在所示示例中,由控制节点300例如基于策略数据控制网络节点220的业务分类器210。携带互补标识符的出局UL数据分组被指派到与入局DL数据分组相同的业务类50。为此,为通信装置 100提供了能够在反射模式中操作的业务分类器110。在反射模式中,业务分类器110监视 DL数据分组以便在本地生成UL分组分类规则115。
在通信装置100中,可基于DL数据分组的标示,检测DL数据分组被指派到的业务类·50。通过识别所接收的DL数据分组的源,例如基于数据分组中的源标识符,可实现DL数据分组的监视。例如,源标识符可以是源IP地址。随后,此信息用于在本地生成UL分组分类规则115。UL分组分类规则用于将引导到所识别的源的UL数据分组指派到与来自此源的DL数据分组相同的业务类50。根据分类的UL数据分组被指派到的业务类来标示它们, 例如使用与在DL数据分组中相同的标示。
在下述内容中,将通过引用在传送数据分组中使用的数据分组和协议帧的示范结构,更详细解释业务分类器110的反射模式。
图3以示意图方式示出IP版本4类型的IP数据分组。如图所示,数据分组的报头部分包括若干信息字段,它们是“版本”、“IHL (IP报头长度)”、“差别服务”、“总长度”、“标识”、“标志”、“段偏移”、“存活时间”、“协议”、“报头校验和”、“源地址”、“目的地地址”、“选项”及“填充”。有关这些字段的细节在RFC 791规范中定义。称为“差别服务”的信息字段在RFC 2475规范中定义。另外,IP数据分组的报头部分也将包括称为“源端口”和“目的地端口”的信息字段。对应信息字段例如由RFC 793规范中定义的传输控制协议(TCP)和如RFC 768规范中定义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定义。
在报头部分之后,一般为IP数据分组提供数据部分,数据部分中可包括不同类型的有效负载数据业务。
图4以示意图方式示出根据IP版本6类型的IP数据分组。同样地,报头部分包括多个信息字段,它们是“版本”、“差别服务”、“流标签”、“有效负载长度”、“下一报头”、“跳限制”、“源地址”及“目的地地址”。报头部分的此结构在RFC 2460规范中定义。另外,报头部分也可包括例如,如TCP和UDP定义的一样,称为“源端口 ”和“目的地端口 ”的信息字段。同样地,报头部分之后一般将是可携带各种类型的有效负载数据的数据部分。
为便于说明本公开内容,将只进一步论述称为“差别服务”、“源地址”、“目的地地址”、“源端口 ”及“目的地端口 ”的信息字段。关于其它信息字段,能够从上面提及的RFC规范获得其它解释。
信息字段“源地址”指示数据分组源自的IP地址。类似地,信息字段“目的地地址”指示数据分组去往的IP地址。在IP版本4中,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是32比特值。在 IP版本6中,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是128比特值。
信息字段“源端口 ”指示在数据分组的源的端口号,而信息字段“目的地地址”指示在数据分组的目的地点的端口号。
基于源地址、目的地地址、源端口及目的地端口,IP分组流能够定义为在源地址和源端口定义的第一端点与目的地地址和目的地端口定义的第二端点之间的IP分组流。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地址、源端口、目的地端口和协议标识符的实体也称为“IP 5元组 (tuple)”。
信息字段“差别服务”包括在IP版本4数据分组中和在IP版本6数据分组中。如在RFC 2474规范中定义的一样,信息字段“差别服务”是8比特值。此信息字段的结构在图5中以示意图方式示出。
如图5所示,信息字段的6比特(B卩,比特0-5)用于定义差别服务码点(DSCP)。其它两比特未使用。使用DSCP,可控制由网络节点进行的数据分组的转发。对于与不同类型的服务有关的数据分组,可选择不同的转发过程。DSCP可进行标准化。此外,某个范围的非标准化DSCP可用。
图6以示意图方式示出根据IEEE 802.1 q和802.1 p标准的协议帧的结构。协议帧在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上使用,并且可用于传送如结合图3、4和5所述的IP分组。 IP数据分组随后会包括在协议帧的数据字段中。
协议帧以前置码开始,前置码是I和O的交替模式。前置码的长度是7字节。前置码之后是帧起始分界符(SFD)。帧起始分界符具有I字节的长度,并且包括I和O的交替模式,以两个连续的I结束。帧起始分界符之后是定义协议帧的目的地MAC地址(DA)的6字节和定义协议帧的源MAC地址(SA)的6字节。下一字段包括标记协议标识(TPID)。8100 的十六进制值指示IEEE 802.1 q/p协议。下一字段包括标记控制信息(TCI)。如图6的下半部所示,标记控制信息包括3个优先级比特,之后是定义为规范格式指示符(CFI)的I比特和虚拟局域网标识(VLAN ID)的12比特。TCI字段也可称为VALN标记。TCI字段之后是2字节长度的类型长度字段。此字段指示在协议帧的数据字段中包含的MAC客户端数据字节的数量,或者在使用可选格式组装帧时指示帧类型标识。类型长度字段之后是数据字段,该字段可以是48到1500字节长的序列。数据字段之后是循环冗余校验(CRC)值,该值由MAC源装置生成,并且由MAC目的地装置用于校验所接收的协议帧的完整性。
在TCI字段中,优先级比特定义用户优先级。有关优先级比特的设置到用户优先级的映射的详细信息在IEEE 802.1 P标准中定义。CFI比特用于提供与以太网和令牌环类型网络两者的兼容性。VLAN ID用于区分不同虚拟局域网(VLAN)。
根据如本文中所述的概念,在DL数据 分组中的信息在通信装置100中用于在本地生成用于UL数据分组的分组分类规则。此外,要注意的是,在许多可行情形中,IP数据分组流一般是双向的。即使有效负载数据的传输只在一个方向上发生,例如,基于TCP分组, IP分组流一般也将包括在相反方向上传送的控制分组,如TCP确认分组。此外,IP分组流的源和目的地IP地址和端口号一般是对称的,即,在一个方向上的目的地端点(通过IP地址和端口号识别)与在另一方向上的源端点(通过IP地址和端口号识别)相同,且反之亦然。 由于对称性原因,相同IP分组流的反向流动分组将具有“互补”地址标识符和“互补”端口标识符,这意味着在一个方向上的源标识符与在另一方向上的目的地标识符相同。
根据如下面内容中所述的概念,将假设DL数据业务以某种方式指派到业务类50, 并且提供有对应标示。这可由网络网关节点220的业务分类器210实现。在所示示例中,控制节点300将DL分组分类规则215通过信号发送到网络网关节点220。然而,也可使用提供DL分组分类规则215到网络网关节点220的其它方式。通过使用DL分组分类规则215, 网络网关节点220中的业务分类器220指派DL分组到业务类50,并且相应地标示DL数据分组。通过设置数据分组的报头中的DSCP字段,通过设置数据分组的优先级比特,和/或通过为数据分组提供VLAN标记,可实现此标示。此外,如果出局数据分组要使用遂穿协议传送,则出局数据分组的此标示也可通过为数据分组提供隧道标识来实现。
如上所述,通信装置100包括基于UL分组分类规则115操作并且支持生成UL分组分类规则的反射模式的业务分类器110。在反射模式中,业务分类器110配置成检测包括第一标识符的入局数据分组和包括相对于第一标识符是互补的第二标识符的出局数据分组。 在互补第二标识符中,例如目的地IP地址和/或目的地端口等目的地端点元素与第一标识符中例如源IP地址和/或源端口等源端点元素相同。第一和第二标识符每个可以是IP 5 元组。通过监视所接收的DL数据分组,业务分类器110以指派具有互补第二标识符的出局数据分组到与具有第一标识符的入局数据分组相同的业务类50的此类方式生成UL数据分类规则115。这样,不要求将UL分组分类规则115通过信号明确发送到通信装置100。另一方面,UL分组分类规则115能够灵活地适应特定通信情形,这些情形能够由网络运营商通过DL业务分类来控制。
在反射模式中,如果业务分类器110在DL方向上检测到带有入局数据分组的新IP 分组流,则它能够自动生成对应UL分组分类规则115。如果IP分组流的入局数据分组每个携带特定IP 5元组,则UL分组分类规则115将配置成指派携带互补IP 5元组的出局数据分组到与所接收的入局数据分组相同的业务类50。此外,UL数据分组根据其分类进行标示,例如通过使用与此业务类的DL数据分组中相同的标示。此标示可通过设置数据分组 的报头中的DSCP字段,通过为数据分组提供VLAN标志,和/或通过设置数据分组的优先级比特来实现。此外,如果出局数据分组要使用隧穿协议传送,则出局数据分组的此标示也可通过为数据分组提供隧道标识来实现。
基于IP 5元组的标识符和互补标识符的结构在图7中示出。然而,要理解的是, 其它类型的标识符和互补标识符也是可能的。通常,在互补标识符中,标识符的至少一个元素作为另一元素再次出现。例如,在出局数据分组的互补标识符中,入局数据分组中的标识符的源元素可作为目的地元素再次出现。根据一实施例,标识符包括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 并且互补标识符包括对应于标识符的目的地地址的源地址和对应于标识符的源地址的目的地地址。
如图7所示,基于IP 5元组的标识符可包括源地址A、目的地地址B、源端口 C、目的地端口 D及协议标识符X。对应互补标识符因而将具有源地址B、目的地址A、源端口 D、 目的地端口 C及协议标识符X。换而言之,在互补标识符中,与标识符相比,交换了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类似地,在互补标识符中,与标识符相比,交换了源端口和目的地端口。协议标识符保持不变。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使用不同类型的标识符和互补标识符,例如,基于仅 IP 5元组的一部分。例如,在互补标识符中,与标识符相比,只能够交换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
在下述内容中,将通过参照如图1所示的结构,更详细地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处理UL数据分组的过程。
最初,UL数据分组(例如与诸如基于IP的话音服务等特定服务有关的数据分组) 在被指派到例如因特网业务类等业务类50中的默认业务类的同时,可从通信装置100传送到网络网关220。对应IP分组流随后也将包括在DL方向上传送的数据分组,例如,确认分组。通过使用DL分组分类规则215,网络网关节点220中的业务分类器210将指派这些DL 数据分组到所需业务类,例如,话音业务,并且将实现DL数据分组的对应标示。如上所提及的一样,此标示可涉及设置在DL数据分组的报头中的DSCP字段,为DL数据分组提供VLAN 标记,为DL数据分组提供隧道标识,和/或设置DL数据分组的优先级比特。
在反射模式中,通信装置100中的业务分类器110随后检测入局DL数据分组,并且基于与所接收的入局数据分组中的IP 5元组互补的IP 5元组进行操作,生成UL业务分类规则115。此处,要理解的是不同IP分组流可具有相同业务类50,并且多个UL分组分类规则115可用于指派出局UL数据分组到一个业务类50。
除生成UL分组分类规则115的反射模式外,也可为业务分类器110提供其它业务分类模式,例如,基于从网络通过信号发送的UL分组分类规则进行操作,基于静态配置的 UL分组分类规则进行操作,或者基于端口映射进行操作。反射模式可响应例如在初始化在通信装置100与网络网关节点220之间的连接时从网络接收控制信号而激活,或者在更新过程中激活。
也可为通信装置100提供向通信网络指示它支持生成UL分类规则115的上述反射模式的功能性。例如,这能够包 括到在通信装置100与网络网关节点220之间的连接初始化中。例如,信息元素能够添加到在连接初始化期间使用的信令。借助于此信息元素,通信装置100能够指示它支持反射模式。而且网络能够通过信号向网络装置100指示是否应使用反射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00支持生成UL分类规则115的反射模式的信息也可在网络节点之间分发,例如,分发到控制节点300。
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为业务类50的子群组(例如只为一个业务类)选择性地激活生成UL分类规则115的反射模式。例如,能够只为话音业务和/或多媒体业务激活反射模式。如果并非所有应用或服务都要求激活反射模式,则这可以是有用的。例如,在一些情况下,服务的数据分组中的IP 5元组可静态定义,并且对应静态UL分组分类规则115可在通信装置100中使用。此外,端口映射能够用于一些业务类50,而到一个或多个其它业务类的业务分类在反射模式中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能够通过信号向通信装置100指示是否应应用生成UL分类规则115的反射模式,例如,在网络网关节点220与通信装置100之间的链路上使用对应信令。在此类情况下,从通信装置100到通信网络的指示支持反射模式的信令也能够在每业务类基础上实现。也就是说,对应信令能够为例如话音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等某一业务类或业务类群组指定反射模式的支持。
图8进一步示出通信装置100的示范实现。如上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移动终端, 例如,结合图1解释的UE 40,或者是住宅网关,例如,结合图1所述的RG 35。
根据所示实现,通信装置100包括至少第一接口 130以便经固定接入节点250耦合到网络网关节点220。接口 130实现为双向接口,S卩,包括用于接收DL数据分组的接收 (RX)接口和用于传送UL数据分组的传送(TX)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如果通信装置实现为住宅网关,则它也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接口 140以便耦合到其它装置,例如,耦合到如图1所示的订户驻地装置。第二接口 140也可实现为双向接口,即,包括接收(RX)接口和传送(TX)接口。此外,通信装置100包括耦合到接口 130,140的处理器150和耦合到处理器150的存储器160。存储器160可包括例如闪存ROM等只读存储器、例如动态RAM (DRAM) 或静态RAM (SRAM)等随机存取存储器(ROM)、例如硬盘或固态磁盘等大容量存储装置或诸如此类。存储器160包括要由处理器150执行以便实现通信装置100的上述功能性的适当配置的程序代码。更具体地说,存储器160可包括配置成实现生成UL分组分类规则的反射模式的规则生成器模块170和配置成通过应用UL分组分类规则以上述方式分类出局UL数据分组以及相应地标示出局UL数据分组的业务分类模块180。相应地,业务分类器110可通过使处理器150执行规则生成器模块170和业务分类模块180而实现。
要理解的是,如图8所示的结构只是示意性的,并且通信装置100可实际上 包括为清晰起见而未示出的其它组件。此外,要理解的是,存储器160可包括未示出的其它类型的程序代码模块,例如,用于实现移动终端或住宅网关的已知功能性的程序代码模块。
图9示出显示用于处理UL数据业务的方法900的流程图,该方法可用于实现上述概念。方法可在经固定接入具有通信网络的接入权的通信装置中实现,例如在图1的UE 40 或RG 35中。
在步骤910中,在通信装置中接收带有第一标识符的入局数据分组。数据分组经固定接入接收。为此,通信装置可经中间固定接入节点耦合到固定接入。数据分组根据第一标识符识别,例如,IP 5元组或包括目的地地址标识符和源地址标识符的其它标识符。此外,入局数据分组与业务类相关联,例如通过在数据分组是提供的标示。
在步骤920中,检测带有互补第二标识符的出局数据分组。
在步骤930中,将带有第二标识符的出局数据分组指派到与带有第一标识符的入局数据分组相同的业务类。
在步骤920中出局数据分组的检测和在步骤930中指派到相同业务类可基于分组分类规则而实现。分组分类规则可通过监视所接收的入局数据分组而在通信装置中生成。
随后,在可选步骤940中,可为出局数据分组提供指示出局数据分组已指派到的业务类的标示。此标示可通过设置出局数据分组的DSCP,通过设置出局数据分组的优先级比特和/或通过包括VLAN标记或隧道标识到出局数据分组中来实现。优先级比特可以是 VLAN标记的一部分。
根据如上所述的概念,来自通信装置的出局数据业务到所需业务类的动态指派是可能的,而不要求到通信装置的复杂信令。指派可根据操作条件或基于策略数据适应,例如,基于用户特定的策略数据,和/或如果出局数据业务与特定服务有关,则基于服务特定策略。此外,指派能够取决于日时间、星期几或其它参数。多个不同策略因此可定义用于控制数据业务到某个业务类的指派。一个此类策略甚至可以是阻塞与特定服务有关的数据业务。
要理解的是,如上所述概念只是示范,并且易于进行各种修改。例如,如图1和2 所示网络节点无需实现为分开的节点,而是两个或更多个节点可集成到单个组件中。概念可在各种类型的通信网络和各种类型的通信装置中应用。另外,或作为IP 5元组的备选, 也可使用其它标识符和互补标识符实现概念。概念可通过专用硬件实现,和/或通过要由在涉及节点之一中的多用途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在通信装置(100)中处理网络业务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通信装置(100)经固定接入接收入局数据分组,所述数据分组包括第一标识符并且被指派到业务类(50); -检测从所述通信装置(100)经所述固定接入传送的出局数据分组,所述出局数据分组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标识符是互补的第二标识符; -将具有所述第二标识符的所检测的出局数据分组指派到与具有所述第一标识符的所述入局数据分组相同的业务类(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 -监视所接收的入局数据分组;以及 -基于所监视的入局数据分组,生成用于将所述出局数据分组指派到所述相同业务类(50)的分组分类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包括 其中基于控制信号,激活所述出局数据分组到所述相同业务类(50)的所述指派。
4.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为多个业务类(50)的子群组选择性地激活所述出局数据分组的所述指派。
5.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 -标示所述出局数据分组,所述标示指示所述出局数据分组被指派到的业务类(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其中为所述入局数据分组提供标示,所述标示指示所述入局数据分组被指派到的业务类(50);以及 其中,所述出局数据分组标示有与所述入局数据分组相同的标示。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出局数据分组的所述标示包括设置所述数据分组的差别服务码点字段,设置所述数据分组的优先级比特,通过为所述数据分组提供虚拟局域网标记,和/或通过为所述数据分组提供隧道标识符。
8.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符包括源地址,并且所述第二标识符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标识符的所述源地址的目的地地址。
9.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 -向网络组件(220)指示所述通信装置(100)能够进行所述出局数据分组到所述相同业务类(50)的所述指派。
10.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通信装置(100)是住宅网关。
11.根据权利要求1到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通信装置(100)是耦合到住宅网关的移动终端。
12.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接口(120),配置成经固定接入从网络接收入局数据分组; -接口(120),配置成经所述固定接入将出局数据分组发送到所述网络; -业务分类器(110),配置成检测包括第一标识符的入局数据分组和包括与所述第一标识符互补的第二标识符的出局数据分组,以及将具有所述互补第二标识符的所述出局数据分组指派到与具有所述第一标识符的所述入局数据分组相同的业务类(5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通信装置(100)是住宅网关。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通信装置是配置成耦合到住宅网关的移动终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通信装置(100)配置成按照根据权利要求1到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来操作。
全文摘要
为有效处理经固定接入的网络业务,可通过检测与入局下行链路数据分组的标识符互补的出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的标识符,以反射模式实现在通信装置(100)中UL数据业务的分类。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已经被指派到业务类(50)。携带互补标识符的出局上行链路数据分组被指派到与入局下行链路数据分组相同的业务类(50)。为此,为通信装置(100)提供了业务分类器(110)。在反射模式中,业务分类器(110)通过监视所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在本地生成上行链路分组分类规则(115)。
文档编号H04L12/851GK103004155SQ201080068337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9日
发明者R.路德维希, H.斯特伦 申请人: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