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83892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机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保护壳,尤指一种能提升触感及产品价值感,并能有效达到防护的效果。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面上常见的手机保护壳大多是以塑胶或金属制成一壳体,再以喷涂、印刷或溅镀方式于壳体表面形成一装饰膜;或是直接以硅胶(Silicon)成型为保护壳,以供套接于手机的外表面,使达到保护的功能。然而,以塑胶或金属所成型的保护壳,除了可表现不同的色彩之外,并无法形成各种纹路,以产生立体的视觉效果;且由于其表面平滑且冰冷,因此,实际的触感并不良好。而以硅胶成型的保护壳,则由于具有黏贴灰尘的特性,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容易让表面产生肮脏的感觉,因此,亦不适合长期使用。另,一般手机保护套除了具有保护手机的功能之外,并不具备其他的功能。有鉴于此,为了改善上述的缺点,使手机保护壳能在保护壳的外表面形成立体纹路,并具有其他功能,以提升产品的价值,发明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手机保护壳,通过在一支撑板之外侧黏着一外装饰层的结构,能在保护壳的外侧形成立体纹路,以提升触感及产品价值感,从而促进销售。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手机保护壳,通过在一支撑板的内侧黏着一内保护层的结构,能在保护壳的内侧与手机表面接触或磨擦时,能有效避免刮伤,从而达到防护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手机保护壳,通过在一支撑板的外侧设有一容置槽的结构,能黏着并定位一卡片,以达到装饰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手机保护壳,通过在一支撑板的内侧设有一容置槽的结构,能黏着并定位一电子卡片,以供随身携带,并方便使用。为达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的手机保护壳,包括:—支撑板,包括一外表面及相对该外表面的一内表面;一内保护层,结合于支撑板的内表面上;以及一外装饰层,结合于支撑板的外表面上。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中,该内保护层包括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该内保护层的外表面黏着在支撑板的内表面上。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中,该外装饰层包括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该外装饰层的内表面黏着在支撑板的外表面上。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中,该内保护层设有一第一容置槽。[0017]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中,该第一容置槽穿透该内保护层。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中,该外装饰层设有一第二容置槽。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中,该第二容置槽穿透该外装饰层。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兹详述于后: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以外装饰层形成立体纹路,因此,可以有效提升触感及产品价值感,从而促进销售。2、本实用新型以内保护层与手机的表面接触,因此,可以有效避免手机表面刮伤,从而达到防护的效果。3、本实用新型于支撑板之外侧设有容置槽,以供黏贴具有特殊图案的卡片,因此,可以有效达到装饰的效果。4、本实用新型于支撑板的内侧或外侧设有容置槽,以供黏贴悠游卡或SIM卡之类的电子卡片,因此,可让使用者随身携带,并方便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2A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态样的立体外观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5为图4的b_b’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手机保护壳I ;支撑板2 ;外表面21、31、41 ;内表面22、32、42 ;视窗23 ;圆孔24 ;内保护层3 ;第一容置槽33 ;外装饰层4 ;第二容置槽43 ;电子卡片5。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2A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手机保护壳I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支撑板2、一内保护层3以及一外装饰层4。该支撑板2为概略呈长方形的塑胶框体,包括一外表面21及相对于该外表面21的一内表面22,支撑板2的顶面上形成一长方形视窗23。实施时,支撑板2亦可如图3所不,于其顶面上形成多个呈矩形阵列状排列的圆孔24。而在材质上,该支撑板2亦可为聚乙烯(polyethylene, PE),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聚苯乙烯(polystyrene, PS)或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之类的热塑性塑胶。该内保护层3为纤维布,该内保护层3亦可为聚氨酯(polyurethanes, PU)之类具有柔软及缓冲性质的材料所制成。该内保护层3包括一外表面31及一内表面32,内保护层3的外表面31以黏着剂黏着于支撑板2的内表面22上。而该外装饰层4为纤维布,该外装饰层4亦可具有立体纹路的人造I3U皮。该外装饰层4包括一外表面41及一内表面42,夕卜装饰层4的内表面42以黏着剂黏着于支撑板2的外表面21上。实施时,内保护层3及外装饰层4的大小形状分别与支撑板2的外表面21及内表面22的大小形状相同,借此将内保护层3完全黏着于支撑板2的内表面22上,并将外装饰层4完全黏着于支撑板2的外表面21上。由此,当手机保护壳i套接并覆盖于手机的顶面及侧面上,或套接并覆盖于手机的底面及侧面上时,即能经由外装饰层4所显现的立体纹路及质感,以提升产品价值,并经由内保护层3以保护手机的表面,使达到防护的效果。请参阅图4、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手机保护壳I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外装饰层4设有一长方形第二容置槽43,且第二容置槽43上下穿透外装饰层4。由此,使用者可将悠游卡之类的电子卡片5黏贴定位于第二容置槽43内,让使用者在携带手机时,能同时携带电子卡片5,以减少另外储放电子卡片5的空间,并方便随身使用。再者,由于电子卡片5的表面具有特殊的图案,则可同时产生装饰手机保护壳I表面的效果。而如图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手机保护壳I的第三实施例,其与第二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内保护层3设有一长方形第一容置槽33,且第一容置槽33上下穿透内保护层
3。由此,当悠游卡之类的电子卡片5定位于第一容置槽33内,且手机保护壳I套接并覆盖于手机的底面及侧面上时,电子卡片5夹置于支撑板2与手机的间,如此一来,不但可随身携带手机及电子卡片5,且由于电磁波可穿透支撑板2及外装饰层4,则可让使用者在不拿取电子卡片5的情况下,直接使用该电子卡片5。另,第一容置槽33亦可供容置一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由此,使用者即可将一 SIM卡安装于手机内,另一 SIM卡加以储存以避免遗失。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以外装饰层形成立体纹路,因此,可以有效提升触感及产品价值感,从而促进销售。2、本实用新型以内保护层与手机的表面接触,因此,可以有效避免手机表面刮伤,从而达到防护的效果。3、本实用新型于支撑板之外侧设有容置槽,以供黏贴具有特殊图案的卡片,因此,可以有效达到装饰的效果。4、本实用新型于支撑板的内侧或外侧设有容置槽,以供黏贴悠游卡或SIM卡之类的电子卡片,因此,可让使用者随身携带,并方便使用。综上所述,依上文所揭示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确可达到实用新型的预期目的,提供一种能在保护壳的外表面形成立体纹路以提升产品价值、能保护手机表面,并能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悠游卡或SIM卡的类电子卡片的手机保护壳,极具实用的价值,爰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根据本文的揭露或教导可衍生推导出许多的变更与修正,若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等效改变,其所产生的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实质精神时,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的内,合先陈明。
权利要求1.一种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撑板,包括一外表面及相对该外表面的一内表面; 一内保护层,结合于支撑板的内表面上;以及 一外装饰层,结合于支撑板的外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内保护层包括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该内保护层的外表面黏着在支撑板的内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外装饰层包括一外表面及一内表面,该外装饰层的内表面黏着在支撑板的外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内保护层设有一第一容置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置槽穿透该内保护层。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外装饰层设有一第二容置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容置槽穿透该外装饰层。
专利摘要一种手机保护壳,供结合于手机的表面上,该保护壳包括一支撑板、一内保护层以及一外装饰层。其中,支撑板包括外表面及相对外表面的内表面;内保护层结合于支撑板的内表面上;而外装饰层结合于支撑板的外表面上。由此,即能在保护壳的外表面形成立体纹路,以提升触感及产品价值感,并能在保护壳的内侧与手机表面接触或磨擦时,能有效避免刮伤,以达到防护的效果。
文档编号H04M1/02GK203027304SQ20122062246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黄介儒 申请人:和成欣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